2021高三模考作文“敬畏规则”原题解析及范文
作文敬畏规则范文

作文敬畏规则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员,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需要规则来约束的环境中。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都接触过各种各样的规则,比如校规、社会法律等等。
这些规则通常是为了保障我们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
而我们应该怎么看待这些规则呢?我认为只有敬畏规则,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意义,才能在遵守规则的同时积极发挥自己的创造。
人类之能够建立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正是因为我们学会了制定规则。
规则是人类行为的基础,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体现。
我们的行为需要在规则的框架下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规则怀有敬畏之心。
敬畏规则并不等于盲目服从,而是要认识到规则的理性性质,理解规则的内涵,以此为基础去实践。
只有真正认识到规则的价值,我们才能从各种角度准确地执行规则,避免侵害他人的权益,同时尊重自己的权益。
几千年来,人类通过不断制定、修改和完善规则,建立起了一个高度理性的社会。
我们每一个人的个性、价值、兴趣都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须要遵守各种规则。
在遵守规则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规则本身是有局限性的。
规则并不能代替我们的思考和判断,也不能涵盖我们生活的所有细节。
我们需要在敬畏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更优异的事物。
敬畏规则还要求我们要尊重规则的制定者。
规则的制定者一般是现行统治者或者经过选举的大众意见代表人物。
他们制定的规则不仅是在整个社会生态中综合考虑的,还受到法律、社会道德和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制约。
我们要认识到这些规则的建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规则制定者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尽义务。
遵守规则也是对他们工作付出的一种尊重和认可。
敬畏规则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这种敬畏不仅是对规则本身的赞同和理解,还涉及到我们对自己和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承担。
只有敬畏规则,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加文明、稳定、公正和和谐的社会,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敬畏规则作文

敬畏规则作文敬畏规则作文一:尊重师长敬畏规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尊重师长。
师长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给予我们知识和智慧的指引,他们对我们具有权威和尊严。
因此,我们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师长,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
尊重师长意味着我们要言谈举止得体,不可以对师长进行不尊重的行为或言辞,更不可以违背他们的教导。
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耐心听取师长的指导和建议,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和指正,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种敬畏的表现。
此外,尊重师长也包括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
我们要按照规定的时间上课,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迟到不早退。
在课上,要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不做无关的打闹和嘈杂。
在班级中,要尊重老师的安排,不捣乱班级的纪律,不扰乱课堂秩序。
这些都是对师长的尊重和敬畏的表现。
总之,尊重师长是一种基本的敬畏规则,它要求我们在行为和言语上都要尊重师长,并且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持优秀的学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发展自己。
敬畏规则作文二:珍惜大自然资源大自然是宇宙的奇迹,是地球的母亲,给予了我们丰富的资源和美丽的环境。
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乱破坏,大自然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因此,我们要学会敬畏规则,珍惜大自然资源,为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珍惜大自然资源,首先要保护环境。
我们要爱护身边的环境,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破坏花草树木。
我们还可以参加环保活动,比如植树造林、清理河道、节约用水等,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
其次,我们要节约能源。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但它却是有限的。
我们要明白能源资源是非常宝贵的,应该合理利用。
我们可以节约电力,不浪费水资源,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
面对有限的能源,我们应该怀有敬畏的心态,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次用车。
最后,我们要保护动植物。
动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维系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2021高三模考作文“敬畏规则”原题解析及范文

2021高三模考作文“敬畏规则”原题解析及范文作文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2月23号,在辽宁营口大石桥火车站,41岁的女乘客何某赶到进站口时,列车已经发车近一分钟。
何某坚持要求进站,受到了阻拦。
何某又提出要办理退票,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按照规定,列车发车后无法退票,只可以改签当天的其他车次。
"听到这话,何某就用行李堵住了进站口,不让其他乘客进入。
车站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劝说,何某称如果不退票就继续堵住进站口。
见何某无法沟通,民警只好试图把她拉离现场。
谁知何某情绪更加激动了,大喊:“我有心脏病!"纠缠中还用力咬了民警一口。
最终,多位民警一起上前,才将何某控制住,带回派出所。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
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规则,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主要讲41岁的女乘客何某赶到进站口时,列车已经发车近一分钟。
何某要求进站,受到了阻拦。
何某又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绝后,何某就用行李堵住了进站口,不让其他乘客进入。
交流之后,大喊我有心脏病,还用力咬了民警一口。
题干要求“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需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主要围绕“规则”“理智”“素质”“文明”“修养”“道德”等分析立意。
参考立意:①要尊重公共秩序(要遵守规则)。
②做人不可以自我为中心,肆意发泄情绪。
③遇到不合个人心意的事时,釆取“闹”的方式不可取。
敬畏规则作文800字

标题:敬畏规则,守护秩序的基石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规则如同一座灯塔,为我们在浩渺的人生海洋中指引方向;又如一堵坚实的城墙,为我们的行为划定边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敬畏规则,不仅是对法律与道德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自身和他人权益的维护。
首先,敬畏规则是理性公民的基本素养。
规则的存在并非束缚我们的自由,反而是在保护我们的自由。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交通规则的约束,马路上将会是一片混乱,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
同样,在学校、职场乃至整个社会,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道德规范,都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体能够在有序的社会环境中安全、公平地生活和发展。
其次,敬畏规则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一个尊重并遵守规则的社会,其成员之间更容易形成信任和合作的关系。
每个人都自觉遵循公共秩序,不越雷池半步,这样就能有效减少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反之,若人人无视规则,社会就会陷入无序和混乱,公平正义难以实现。
再者,敬畏规则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理解并执行规则,我们学会自律,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道理,这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至关重要。
而这种个人层面的修养,最终会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敬畏规则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选择。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和传播规则意识,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明白,遵守规则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只有当我们共同维护规则,才能共建一个公正、公平、有序的社会环境,共享文明社会带来的福祉。
综上所述,敬畏规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对人性尊严和公共利益的坚守。
让我们以实际行动去敬畏规则,让规则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明灯,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秩序。
敬畏规则是立德之本作文

敬畏规则是立德之本作文
规则就像人生的航海图,缺少了它,我们将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无依。
虽说规矩有时候会让人觉得束缚和麻烦,但它的存在是维系社会秩序、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石。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为所欲为,不遵守任何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那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
比如,如果没有交通规则,大家随心所欲在路上行驶,那车祸就将不可避免。
再比如,如果没有课堂纪律,同学们就会东一张嘴西一张嘴,老师根本无法传授知识。
所以,规则对于维系社会运转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规则的目的不是为了束缚我们,而是给我们划定一个底线,让我们有个遵循。
在这个底线之上,我们依然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
一个有远见的人,不会把规则视为枷锁,而是把它当成指路明灯,遵从它、尊重它,从而收获更多的自由。
敬畏规则,不仅是立德之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学会在规则的框框内挥洒自我,用创新的方式来遵从规则,而不是固步自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秩序的环境中施展自己的才华,收获事业的成就和人生的精彩。
敬畏规则作文500字

敬畏规则作文500字
标题:敬畏规则,走向和谐
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
它们是我们行为的指南,是我们社会秩序的保障。
敬畏规则,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我们要明白,规则并非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保护我们的屏障。
比如交通规则,它规定了我们如何安全地驾驶车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再如学习规则,它教会我们如何有效率地学习,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这些规则的存在,都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有序、和谐。
然而,有些人对规则视而不见,甚至故意违反规则。
他们可能认为自己足够聪明,可以避开规则的约束。
但事实往往是,他们最终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比如酒后驾车的人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交通事故,作弊的学生可能会被学校处分。
这些都是因为他们不敬畏规则,没有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需要从小就培养敬畏规则的意识。
在学校里,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在社会上,我们要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热爱国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敬畏规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敬畏规则、遵守规则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
以敬畏规则为话题的作文

以敬畏规则为话题的作文
你知道吗,我小时候住的那个小镇,规矩特别简单。
路上没有
红绿灯,但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走。
傍晚时分,全镇的烟囱都会冒烟,那是大家回家的信号。
那种感觉,就像整个世界都在跟你说话,告诉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哎,说到规矩,你知道吗,我特别怕看书。
但你知道吗,书本
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句子,都像是有魔力一样,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知识的海洋。
我得承认,有时候,我真的很敬畏这些规矩,因为它们能让我学到那么多东西。
还有啊,你有没有去过海边?那里的规矩更大了。
海浪什么时
候来,什么时候走,月亮什么时候圆,什么时候缺,这些都是大自
然的规矩。
站在海边,我会感觉自己好渺小,但同时也觉得,生命
真的好奇妙。
咱们日常生活里,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矩。
早上的太阳告诉
你该起床了,晚上的星星告诉你该睡觉了。
这些规矩就像是我们的
指南针,指引我们往前走。
我得说,我真的很敬畏这些规矩,因为
它们让我生活得更有条理,更有方向。
敬畏规则作文

敬畏规则引言规则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从家庭到学校,从社会到国家,规则是维护秩序、促进发展的重要保障。
并且,遵守规则并不仅仅是强制性的行为,而是我们应该怀有敬畏之心来对待规则。
本文将探讨敬畏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所带来的好处。
一、规则的定义与作用规则可以被定义为一组行为准则,是社会或组织所制定的用来指导行为的规范。
规则的存在和实施,可以使人们在行为中遵从固定的、公认的标准,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
在各个领域中,规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组织和社会运作的基础。
二、敬畏规则的重要性敬畏规则意味着我们对规则怀有一种敬畏之心,自觉地遵守规则并尊重其存在。
这种态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社会秩序规则的存在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
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无序之中。
敬畏规则意味着我们承认规则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遵守规则,为社会秩序的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保护个人权益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护每个人的权益。
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享受到公正、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敬畏规则使我们能够遵循法律、正确行事,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权益不受到侵害。
3. 培养自律意识敬畏规则能够培养出人们的自律意识。
遵守规则要求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远离不良行为。
在不断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养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从而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三、遵守规则的好处敬畏规则并遵守规则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还会对社会和组织产生积极的影响。
1.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在一个团队或组织中,遵守规则是保证团队正常运作的基础。
当每个成员都遵守规则并尊重规则时,团队能够更加高效地协同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2. 提升个人信任度遵守规则可以提升个人的信任度。
当别人知道你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他们会更加信任你并愿意与你合作。
而且,遵守规则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
3. 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遵守规则可以帮助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高三模考作文“敬畏规则”原题解析及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2月23号,在辽宁营口大石桥火车站,41岁的女乘客何某赶到进站口时,列车已经发车近一分钟。
何某坚持要求进站,受到了阻拦。
何某又提出要办理退票,工作人员耐心解释:“按照规定,列车发车后无法退票,只可以改签当天的其他车次。
"听到这话,何某就用行李堵住了进站口,不让其他乘客进入。
车站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劝说,何某称如果不退票就继续堵住进站口。
见何某无法沟通,民警只好试图把她拉离现场。
谁知何某情绪更加激动了,大喊:“我有心脏病!"纠缠中还用力咬了民警一口。
最终,多位民警一起上前,才将何某控制住,带回派出所。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
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
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并思考规则,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主要讲41岁的女乘客何某赶到进站口时,列车已经发车近一分钟。
何某要求进站,受到了阻拦。
何某又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绝后,何某就用行李堵住了进站口,不让其他乘客进入。
交流之后,大喊我有心脏病,还用力咬了民警一口。
题干要求“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需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主要围绕“规则”“理智”“素质”“文明”“修养”“道德”等分析立意。
参考立意:①要尊重公共秩序(要遵守规则)。
②做人不可以自我为中心,肆意发泄情绪。
③遇到不合个人心意的事时,釆取“闹”的方式不可取。
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确定标题《敬畏规则》。
开头可以写规则的重要性,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等,引出论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遵守这些规则”。
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一个人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他就会被这个社会接纳,造福于社会。
如果一个人不遵守社会的规则,那他就不会被社会所认可。
可以举事例分析从正面论证,如等到孙悟空头上戴上了紧箍咒,家风等分析。
还可以结合重庆的公交车事件,从反面论证。
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如“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敬畏规则的心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去奋斗,只有这样,我们的步子才能跨得更大,迈得更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素材】(1)遵守规则,就是在敬畏生命。
柏油路上的斑马线就是在提醒人们过马路时
要注意安全,高压电箱上的黄色标注就是在提醒人们靠近会很危险,马路边上“喝酒不能开车”的警示牌,就是在提醒人们生命可贵……
(2)风筝之所以能翱翔天空,是因为有丝线的牵引;鱼翔潜底,游刃有余,是因为有水的依托;迁徙的大雁之所以能飞越千山万水、永不迷航,是因为有严明的纪律;车水马龙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秩序井然,是因为有行之有效的交通规则。
世界因规则而美丽,人类因规则而和谐。
只有真正领规则的内涵,才能洞悉人生的真谛。
(3)包拯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兄嫂抚养成人,供养读书,科举中第,步入仕途。
兄嫂惟一的独子包冕作为地方官,利用职务便利,贪污用来赈灾的粮钱,后被人举报。
作为监察官的包拯,亲自审理此案,查明事实真相后,下令处死自己的亲侄子包冕。
临行刑时,面对嫂子的责骂,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负义”的小人,而是因为职责所在,要遵守规则,严格执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为了解脱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愿代替侄子为她“养老送终”。
(4)“割发代首”说的是建安三年夏,曹操亲率大军兵发宛城讨伐张绣。
此时麦子已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官军皆牵马行走,然只有曹操没有下马。
此时从麦地里飞起一只斑鸠,曹操的坐骑受惊蹿进麦地,踩倒一片麦子。
曹操要按律执行,边说边拿起佩剑要自刎。
谋士郭嘉为其开脱道:“《春秋》上言:法不加于尊。
丞相统率大军,岂可自戕?”曹操说:“既然《春秋》上说过了,那我姑且免死。
”于是用剑割下一绺头发,算作自我惩罚。
优秀例文:
敬畏规则
我们常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是在强调规则的重要性。
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每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都是由相应的社会规则确定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遵守这些规则。
规则无处不在,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挣断线的风筝不仅不会得自由,反而会一头栽向大地。
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做一个敬畏规则的公民。
家庭生活中有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等;社会生活中有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
规则,有时候虽然不起眼,但它却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一次工作中,周总理需要看世界地图和一些书籍,工作人员给文化馆打电话,说有位领导需要一些图书。
接电话的同志回答:“我们有规定,图书不外借,要看请自己来。
”总理便冒雨到图书馆借书。
这位同志见站在眼前的是周总理,心里很懊悔,总理和蔼地说:“无论谁都要遵守制度。
”周总理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规则的重要性。
在一次理发中,很多人都在等候理发,但是时间宝贵的他却没有接受别的同志让他先理发的请求,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不过这样做是不对的,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
共秩序,按照先后次序理发。
”他说完后,就排到最后一位,耐心的等候理发。
正是有了像列宁这样遵守规则的人,才有了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位父亲带着年幼的孩子去钓鱼。
河边的告示牌上写着:“钓鱼时间从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
”父子俩钓了很长时间,终于钓起来一条大鱼。
他们很高兴。
突然,他看了一眼手表,严肃地对孩子说:“现在已经是四点十二分了,按规定我们只能钓到四点,因此我们必须把这条鱼放回河里去。
”虽然孩子很不情愿,但父亲最终毅然把鱼放回了河里。
这位父亲用行动教育了孩子:每个人要遵守规则!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一代,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敬畏规则的心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去奋斗,只有这样,我们的步子才能跨得更大,迈得更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敬畏规则是一种人生态度,它使我们的生活和谐有序,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
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