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氧气瓶爆炸是指由于氧气瓶内高压氧气与外界其中一种能源的接触而引起的爆炸事故。

这类事故不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此类事故的认识和防范。

案例1:工地氧气瓶爆炸2024年地工地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钢结构焊接作业,其中一名工人不慎将焊炬的火焰接触到了放置在旁边的氧气瓶上,瞬间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人不幸身亡。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

首先,氧气瓶与明火接触是非常危险的,应该将氧气瓶与火源相隔一定距离。

其次,焊接作业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这名工人可能缺乏必要的焊接技术和安全意识。

预防措施:在工地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危险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规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禁止将明火与氧气瓶接触。

在工地设置专门的存放氧气瓶的地方,隔离火源。

案例2:医院氧气瓶爆炸2024年地医院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医院正在进行手术,手术室内一名护士不慎将氧气瓶与患者体内的电灼、激光手术器或电刀等高温设备相接触,引发爆炸。

事故造成医护人员和患者受伤。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和设备管理不善。

首先,医护人员应该熟悉各种手术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与氧气瓶的安全距离。

其次,医院应加强对手术设备和氧气瓶的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氧气瓶的安全存放。

预防措施:针对手术操作和设备管理不善的问题,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同时,医院应制定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案例3:工业氧气瓶爆炸2024年工业区企业发生了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

据调查,事故发生时工人正在进行金属切割作业,其中一名工人在切割过程中不慎将火花引燃了放置在旁边的氧气瓶上,导致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工人受伤,严重烧伤。

火灾爆炸事件案例分析总结

火灾爆炸事件案例分析总结

火灾爆炸事件案例分析总结引言:火灾和爆炸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常见事故类型。

对于这些事件,我们需要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其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本篇文章将通过几个具体实例,展示火灾爆炸事件的案例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经验教训。

一、XXX化学厂爆炸事故概述:XXX化学厂位于某市工业区内,该厂主要生产危险化学品,并使用大量易燃物质作为原料。

在某年某月的一个晚上,由于操作失误导致一氧化碳泄漏并积聚,在不明原因引发下发生了爆炸事故。

根因分析:1. 安全管理不到位:该厂没有建立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程序,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意识。

2. 设备维护不当:使用过时设备且长期忽视维护保养工作,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 知识传递缺失:遗留问题未得到及时交流,导致类似事故在未来难以预防。

教训:1.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培训员工并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2. 定期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3. 知识传递与分享:及时总结类似事件教训,加强内部沟通与交流。

二、XX购物中心火灾案例概述:XX购物中心位于市区商业街附近,该中心拥有多层楼层且入住租户众多。

某年某月,一场大火突然在其中一家服装店爆发,并很快蔓延到整个购物中心。

此次火灾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并幸好未造成人员伤亡。

根因分析:1. 消防设施不完善:购物中心的消防系统存在故障,无法及时检测和控制火势扩展。

2. 店铺管理问题:该服装店存放着大量易燃材料和化妆品,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储存和保护。

3. 疏散预案缺失:过于依赖火警报警器,没有明确的疏散预案和演练。

教训:1. 提升消防设施:购物中心应定期检查、测试和维护消防系统,确保其可靠性。

2. 店铺管控:租户应对存放易燃物品进行限制,并采取适当的储存和保护措施。

3. 演练与培训:购物中心应定期组织消防演习并提供员工有关如何逃生的培训。

三、某村庄液化气罐爆炸事故概述:某村庄属于农村地区,村民普遍使用液化气作为燃料。

十大爆炸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十大爆炸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十大爆炸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事件,它可以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爆炸火灾更是其中的一种极端情况,它具有瞬间破坏力大、扩散速度快、危害程度深等特点,往往是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下面将对十大爆炸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防范类似事故提供借鉴和指导。

1. 天津港爆炸事故2015年8月12日晚,中国天津港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爆炸事故,事故共造成165人死亡,789人受伤。

经调查发现,爆炸原因主要是由于储存在港口的危险化学品及其不当管理引发。

这次事故极大地震惊了全国,也引起了政府和企业对危化品管理的高度重视。

2. 比利时皮可尼宣告火灾2004年5月,比利时皮可尼市一家化工公司发生了严重的爆炸火灾,爆炸处附近的一栋楼房被彻底摧毁,至少15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临近地区的数千人被疏散。

调查发现,该公司未按法定程序处理危险废物,也没有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3. 阿姆斯特丹Schiphol机场火灾1992年10月4日,荷兰阿姆斯特丹Schiphol机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爆炸火灾,事故导致43人丧生,这起事故的爆炸原因是一家航空公司的货机所携带的危险品爆炸,引发大面积火灾。

事后,荷兰政府对危险货物的运输和处理进行了全面检讨。

4. 法国第戎化肥厂爆炸火灾2001年9月21日,法国第戎市一家化肥厂发生了爆炸火灾,至少3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事故附近的大量建筑物被摧毁。

事故原因主要是工厂内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导致火灾,事后法国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管理进行了整改。

5. 英国格兰费尔炼油厂爆炸火灾2005年12月11日,英国格兰费尔炼油厂发生严重的爆炸火灾,至少22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调查显示,是厂内的原油处理装置发生了泄漏并引发火灾,且该装置未采用足够的安全措施。

6. 斯里兰卡Kurunegala燃气公司爆炸火灾2008年3月,斯里兰卡Kurunegala燃气公司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爆炸火灾,事故造成至少23人丧生,150多人受伤。

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化工厂爆炸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给工厂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本文将以某化工厂爆炸事故为例,对其进行分析,探讨事故原因和应对措施,以期提高化工厂安全生产意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该化工厂位于工业园区,主要生产有机化工产品。

事故发生在晚上9点左右,当时工厂内部突然传出爆炸声,随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事故造成数人受伤,工厂部分设备和仓库被严重损毁,火灾还波及了周边一些建筑物。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可能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以及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首先,操作失误是化工厂爆炸事故的常见原因之一。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的疏忽大意或者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化学反应失控,从而引发爆炸。

比如,误将不相容的化学品混合使用,或者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等。

因此,化工厂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避免操作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其次,设备故障也是化工厂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化工生产中使用的设备通常处于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设备老化、磨损、腐蚀等问题可能导致设备失效,从而引发事故。

因此,化工厂应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新老化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最后,管理不善也是化工厂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都可能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因此,化工厂应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工作,提高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水平。

综上所述,化工厂爆炸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安全事故,其原因可能与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化工厂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水平,以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

希望本文的案例分析能够引起化工企业的重视,促进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爆炸事故的案例分析

爆炸事故的案例分析

爆炸事故的案例分析(七起事故)
实例1: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1.事故经过
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2.主要原因分析
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3.主要预防措施
(1)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实例2:焊补装酸罐爆炸
1.事故经过
某单位一装运硫酸的罐体底部漏酸,补焊时,将罐底朝上,人孔朝下放在地面上,当焊工起弧时,酸罐即发生爆炸,当场烧伤焊工,并炸死在场工人一名。

化工厂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化工厂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化工工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化工厂火灾爆炸事故也时有发生,给生产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通过对多起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化工厂火灾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一、案例分析1. 祭城化工厂爆炸事故2019年3月21日,湖南省祭城镇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7人死亡,5人受伤。

初步调查表明,该厂是非法生产火药和炸药的地下作坊,由于存在安全隐患和违法经营行为,导致事故的发生。

2. 华星化工厂爆炸事故2019年3月21日凌晨,江苏省连云港市华星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

据报道称,该厂是一家生产酸类化工品的企业,事故发生前,厂内大量酸滴漏,导致厂区爆炸。

3. 东莞黄江化工厂爆炸事故2018年4月26日,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

据调查显示,该厂是一家生产印刷油墨的企业,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未按规定消除静电,导致油墨容器发生爆炸。

二、原因分析经过对多起化工厂火灾爆炸事故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安全隐患很多化工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生产设备老化,缺少定期维护和检修;不合格的设备和材料被使用;员工安全教育缺乏等等。

这些安全隐患给厂区带来了无法预知的风险,容易导致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 正常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在生产过程中,如操作、运输等,一旦出现了不当操作,或者是某个环节存在漏洞,都会给企业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

如在黄江化工厂事故中,工人未按规定消除静电,导致油墨容器发生爆炸。

3. 管理不当企业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如员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防范知识;缺乏规范化管理等,都会给企业的安全带来问题。

如祭城化工厂爆炸事故中,该厂是非法生产火药和炸药的地下作坊,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导致事故的发生。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大全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大全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大全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因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存在安全隐患而导致的爆炸、火灾、泄露等事故。

这些事故不仅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了严重伤害,也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起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

1.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事件天津港危险化学品仓库在2024年8月发生了一起严重爆炸事故,造成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这起事故的起因是仓库管理不规范,存储大量违规进口的危险化学品,并未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和储存措施。

同时,港口当地政府监管不力,对危险化学品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了这起重大事故的发生。

2. 美国Bhopal化工厂泄漏事件1984年12月,印度Bhopal市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致命的气体泄漏事故,导致数千人死亡和成千上万人受伤。

这是当时世界上最严重的化学品事故之一、事故的起因是化工厂不当操作和缺乏安全设备,导致甲醛和异氰酸甲酯等危险物质泄漏。

此外,厂方对泄漏事故上报和紧急响应不及时,加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3.日本东京地铁沙林毒气袭击1995年3月,日本东京地铁系统发生了一起恐怖袭击,成员来自Aum Shinrikyo新興宗教组织。

他们在地铁中同时释放了沙林毒气,导致12人死亡和上千人受伤。

沙林是一种神经毒剂,对人体具有极高的毒性。

这次事件揭示了国内恐怖主义和化学武器的威胁,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些事故案例揭示了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起因和影响。

首先,不合规操作和缺乏有效的安全措施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许多事故是由于违反操作规程、使用不合格设备或仓库管理不善而导致的。

其次,政府和监管机构的监管不力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制度使得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此外,恐怖主义和化学武器的威胁也需要引起全球的高度警惕。

为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行业的监管和安全管理。

厂家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确保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遵循规范操作和使用合格设备。

爆炸事故案例及分析

爆炸事故案例及分析

爆炸事故案例及分析1. 案例一:天津港爆炸事故1.1 事故经过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港发生了一起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引发的爆炸波及了数公里范围内的居民区和工业园区,造成了至少173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根据调查报告,这起事故是由在储存区域中的一批危险化学品不当操作所引起的。

1.2 事故分析天津港爆炸事故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事故发生地点距离居民区和工业园区过于近,缺乏必要的安全间距。

其次,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监管。

此外,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也存在缺失。

最后,当事故爆发时,灭火和救援能力不足,导致事故扩大和伤亡加重。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管。

储存区域应与居民区和工业园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相关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的更新。

此外,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和装卸过程的监管,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同时,应完善灭火和救援设备及人员培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 案例二:福岛核电站事故2.1 事故经过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核泄漏事故。

这是由一场9.0级的海啸引发的,海啸导致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失效,核燃料棒无法得到有效冷却,最终导致核泄漏和反应堆的氢气爆炸。

2.2 事故分析福岛核电站事故揭示了核能安全的重要性。

首先,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应具备足够的抗灾能力,能够应对极端天气情况。

其次,核电站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海啸和地震等可能的灾害。

此外,核电站的设备和结构应具备足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以应对可能的灾难性事故。

最后,核能领域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水平,并及时引入最新的安全技术和设备。

为了提高核能安全,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

核能领域的安全监管机构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安全规范,并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源爆炸占比
4、燃气泄漏后,引发爆炸的原因分析
5、事故发生时间分析
• 2017年明确事故时间的爆炸新闻共686起,全天24小 时中,7:00-8:00、8:00-9:00两个时间发生爆炸事 故数最多,整体5:00-10:00的时间段是爆炸事故高 发时段,正是准备早饭的时间。早起做饭,请注意 留意厨房是否有燃气味儿,如发现燃气泄漏,请关 闭阀门,开窗通风,到室外电话报警
2017年我国燃气爆炸事故分析报告
• 由图5、图6可知,多数燃气爆炸事故未能在第一时 间查明并公布原因。但是90%的燃气事故均是由于胶 管过长、老化,加之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在此提醒 广大燃气用户,日常用气需要多加留意,做好定期 自检,发现隐患及时通知燃气公司专业人员整改, 避免悲剧的发生。
结束语
燃气爆炸事故案例剖析
安全培训教案
安全法则
• (一)墨菲法则 • 指可能发生的都会发生。任何侥幸心理都是不可取 的。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是预防事故的有效途 径
安全法则
• (二)海恩法则 • 1:29:300:1000 • 意思是:1次死亡或重伤事故,是在29次小事故基础 上发生的;29次小事故的发生,是在300次未遂事故 的基础上发生的;300次未遂事故是在1000个隐患造 成的。
爆炸地点统计
3、引发泄漏的原因分析
• 室内680起燃气爆炸事故中,有483起不明泄漏 原因,具体泄漏原因及各泄漏原因的分布比例 如下图:
泄漏原因
3、引发泄漏的原因分析
• 室内680起燃气爆炸事故中,有483起不明泄漏 原因,具体泄漏原因及各泄漏原因的分布比例 如上图所示。 • 不明原因的燃气爆炸事故最多,事故的跟踪报 道很少,可见我国在燃气安全上面数据分析可知:1、发生燃气爆炸时间较集中在早上5:00~10: 00点;月份7/8月为高峰期;2、发生的地点是室内多于室外;3、 发生的气源种类:液化气大于天然气;4、泄漏原因为室内软管和 阀门占比最大;室外野蛮施工破坏尤为突出;5、使用安全比供应 安全更突出,事故地点居民用户和商户事故率最高(占90%); • 避免事故,抓安全管理,就要从大数据分析入手。 • 事故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安全管控从源头抓起。 • 重视问题的主要方面,不等于放弃其他方面不理;抓关键同时也要 抓方方面面,齐抓共管,全面管理,共创多赢局面。
四、2017年室外燃气爆炸爆燃新闻分析
• 1、2017年,@燃气爆炸公众号共收集室外燃气管道 泄漏及爆燃事件265起,共造成16人死亡,132人受 伤。 • 伤亡主要来源于2起重大室外管道燃气爆炸事故: “7.2贵州燃气管道爆炸”和“7.4吉林松原燃气管 道”,共造成13死,124伤。
室外燃气爆炸地区分析
燃气事故预防措施
•防泄漏 •防明火和静电 •防密闭或半封闭空间 •
“室内泄漏”处置两关一开三不动
•关闭表前阀(进气总阀),关闭灶前阀。 •开门窗,并支稳; •不动用任何电器开关(包括电灯开关,油烟机 开关,冰箱,电视开关等);不动打火机(不在室内 吸烟);不用手机(不在室内打电话)。
爆炸极限定义
• 2、2017年,全国共31个省份(包含直辖市及自治区) 发生过室外燃气泄漏及爆燃爆炸,排名前十名的省 份为湖北、四川、江苏、安徽、广东、河南、陕西、 重庆、天津、浙江。2017年全国共有12个省份全年 室外燃气泄漏及爆燃爆炸事故超过10起。
室外燃气爆炸地区图示
室外管道泄漏原因
2017年全国十大燃气爆炸新闻回顾
各省爆炸情况分析
各城市爆炸情况分析
三、2017年室内燃气爆炸爆燃新闻分析
• 2017年@燃气爆炸共收集室内燃气爆炸 爆燃新闻680起,共造成90人死亡, 1040人受伤。
1、事故气源种类分析
• 按照气源种类划分,2017年液化石油气爆炸新 闻数共429起、天然气182起、人工煤气11起, 其他11起,三种主要气源的爆炸新闻中,液化 石油气占比63%,为引发室内燃气爆炸的主要气 源种类,管道天然气占比27%,和液化气罐相比, 管道天然气相对安全些。
事故的危害性
● 安全事故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什么? ●费用的增加,如赔偿费用、医疗费用,发生的误工费 用,看护费用,不良再加工和废品的损失,设备损失,交货 期延误,生产的中断,政府部门的勒令停产等等。
安全事故带给企业的是:
●责任事故还对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
事故的危害性
给员工带来的时什么呢? ■安全事故带给员工的时:身体和身心的伤害,时间的 损失、精神的伤害,有时还伴有纪律的处分,甚至付出生命 的代价。 ■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对员 工的家庭、个人更是造成无法弥补的伤痛。
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 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 限为12.5%~74%。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固体粉尘)与空气(或
爆炸上限和下限
• 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 称为爆炸下限(LEL)和爆炸上限(UEL)。在低于爆炸下限 时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限时不会爆炸,但能燃烧。 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 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 延的缘故。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 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控制气体浓度是职业安全不可缺少 的一环。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
• 从数据上看,第二、三季度是燃气安全事故的高发 期,各燃气企业应加倍重视秋季安全管理工作,加 强安全检查。 • 1、室内事故比室外事故要高很多。12月份53-16=37 起;7月份85-27=58起; • 2、6/7月份为事故高发期;事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 人数17+26/104=41.3%
数据分析
结束语
•谢谢大家!
再见!
近期爆炸案例剖析
一、总体情况 据@燃气爆炸微信公众平台收录统计的燃气爆炸新闻有950起, 其中室内燃气爆炸680起,室外燃气泄漏及爆炸270起。共造 成104人死亡、1145+人受伤。2017年平均每月有79起燃气安 全事故发生,7月份为燃气安全事故数量最高的一个月份,当 月共发生112起燃气爆炸事故,当月平均每天有近4起事故发 生。
爆炸极限
•天然气:5~15(体积比浓度)爆炸威力最 大9.5~10. •液化石油气:1.5~9.5 •人工煤气:下限5~20.7 上限31~73 •氢气:4~75.6
爆炸极限
•固体金属塑料粉尘:下限20~60g/m3 上限 2000~6000g/m3(如玉米淀粉45~小麦60~ 煤炭35~; 镁20~镁铝合金50~热聚乙烯20等)
结 论
●由此可以看出: ●只有安全才能带给企业生存发展的机会; ●只有安全才能让企业员工平安幸福。
如何才能安全生产避免事故呢
◆首先是企业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其次要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和培训、学习。 ◆第三要定期进行企业健康'体检',即隐患排查、 治理,安全风险评估、管控等。 ◆第四要根据企业实际,制定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
图表
气源占比情况
2、事故地点分析
• 全年室内燃气事故主要集中在民居,占比65%,仍居 首位且呈逐年递增状态,可见我国燃气用户端的安 全形势日趋严峻!加强燃气安全法律法规的编制、 修订和执行,加强燃气安全常识的宣传,加强居民 和商业用户的用气管理,同时推广能够有效预防燃 气爆炸事故的安全装置,逐步实现“本质安全”, 是降低燃气爆炸事故的工作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