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血型分析鉴定及处理

合集下载

血型鉴定常见的疑难问题分析及处理共53页文档

血型鉴定常见的疑难问题分析及处理共53页文档
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血型鉴定常见的疑难问题分析及处理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ABO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

ABO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

ABO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在血型分类中没有疑难血型,迄今为止在文献中也查不到“疑难血型”的定义,因为“疑难血型”是1种血型难以检定或判定的“现象”,而不是1种型别。

检定1份标本是否属“疑难血型”,除了标本本身的特殊性外,还与实验室的设备、技术人员的水平、经验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1份ABO亚型标本,在基层医院血库可能因为正定型与反定型不一致而分析不出原因被认为是“疑难血型”,但在血液中心血型参比实验室该问题可能就易于迎刃而解。

在检定血型时,标本如果受多种因素干扰使结果难以判定,便呈现“疑难血型”现象。

一、干扰ABO血型正确判定的因素(一)生理性因素1.年龄老年人(ABO抗原或ABO抗体减弱),6个月前的婴儿(ABO 抗原或ABO抗体不成熟),可能导致ABO血型误定。

2.ABO亚型包括A(B)型、B(A)型,ABO抗原减弱导致细胞定型(正定型)受干扰,或血清中出现不规则抗体干扰血清定型(反定型)。

3.冷凝集素有些健康人血清中含有冷凝集素,且在<4℃才有活性,不干扰ABO血型检定,如果冷凝集素效价升高,或在室温以上反应,致敏自身红细胞可能干扰ABO正定型,存在于血清可能干扰ABO反定型。

4.“先天性”无ABO抗体近年有“先天性”无ABO抗体的个案报告,原因有待研究。

5.双精子授精红细胞呈嵌合体。

6.个体特异性个别人血清中ABO可溶性血型物质过高,ABO正定型红细胞凝集减弱。

(二)实验技术原因1.标本混淆如采错被检者,红细胞和血清非同一人,记录结果与标本编号不对应。

2.静脉输液处采样ABO抗体被输液稀释,干扰ABO反定型。

3.采样不规范用凝血块洗下红细胞检定血型,其中混有凝集程度不一的红细胞;用血浆做ABO反定型,操作过程中纤维蛋白析出凝集试剂红细胞。

4.试剂质量问题或漏加试剂定型试剂过期失效,未达标准,被污染。

操作中未遵循“先加血清后加细胞”的原则,大批量样本试验时漏加试剂血清或试剂红细胞。

5.实验操作不规范被检红细胞未洗涤,非特异性粘附血浆蛋白,或被检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稀。

ABO疑难血型鉴定

ABO疑难血型鉴定

ABO正、反定型不合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ABO正反定型不符定义:①ABO正反定型不符,即正定型与反定型提示的血型结果不一致②ABO正反定型相符,但为弱反应,正定型反应强度<3+,或反定型反应强度<2+③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与A细胞、B细胞凝集强度差别≥2+凡是遇到ABO正、反定型不合的病人第一步: 排除人为因素/操作失误1,重新采集血样⑴分抗凝,不抗凝两管⑵排除采错人,输血/输液处采样……2,核对试剂,器材仔细阅读试剂效期,说明书,操作方法,注意事项3,规范化操作复检复检ABO 血型仍然正、反定型不合,就确定为疑难血型进入三步法第二步第二步:凡是ABO正、反定型不合的病例按下面方法,分析病人的抗原、抗体是“变多?还是变少?”正、反定型结果判断1,正定型AB, (两种抗原) 抗原变多正定型O, (无抗原) 抗原变少2,反定型O, (两种抗体) 抗体变多反定型AB, (无抗体) 抗体变少3,正定型A, 或B (一种抗原) ①抗原变多;②抗原变少反定型A, 或B (一种抗体) ①抗体变多;②抗体变少★不要过问“真滴变多变少没有”,你依样画葫芦就是了规律很好记,不管是抗原/抗体:两种→肯定是变多没有→肯定是变少;一种→可能是变多,也可能是变少归纳ABO正,反定型不合的“五大类30种原因”知道有个“五大类30种原因”就可以了不要记,书上有这些表,现用现翻书★用排除法(1)红细胞抗原变少7种(2)红细胞抗原变多7种①<6月,老年(临床)□①自身凝集素(临床诊断)□②白血病(临床诊断)□②红细胞粘附大量蛋白(RBC未洗)□③输异型血(输血史)□③样本含试剂反应物(RBC未洗)□④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④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⑤血型物质↑□⑤获得性B抗原(类B)(临床感染)□⑥急性大失血(临床病史)□⑥B(A)表型□⑦ABO亚型□⑦输异型血(输血史)□注意:每条的临床提示(3)血清抗体变少6种(4)血清抗体变多7种①<6个月/老年(临床)□①自身抗体(临床诊断AIHA)□②ABO亚型□②同种抗体(抗筛)□③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化验)□③对试剂反应的物质□④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④血清蛋白异常(化验)□⑤先天性ABO抗体缺失□⑤输异型血浆(输血史)□⑥大量输液(输血史)□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⑦输含血型抗体Ig(输血史)□注意:每条的临床提示5)混合凝集(mf)3种①3个月内输异型血(输血史)□②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③双精子受精/嵌合体(问家系)□注意:每条的临床提示归纳剩下不能排除的原因:第三步: 实验验证针对剩下几种不能排除的原因, 选择针对性实验验证,如何选择针对性实验呢?翻看书本:《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 P131。

ABO疑难血型鉴定

ABO疑难血型鉴定

ABO正、反定型不合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ABO正反定型不符定义:①ABO正反定型不符,即正定型与反定型提示的血型结果不一致②ABO正反定型相符,但为弱反应,正定型反应强度<3+,或反定型反应强度<2+③正定型为O型,反定型与A细胞、B细胞凝集强度差别≥2+凡是遇到ABO正、反定型不合的病人第一步: 排除人为因素/操作失误1,重新采集血样⑴分抗凝,不抗凝两管⑵排除采错人,输血/输液处采样……2,核对试剂,器材仔细阅读试剂效期,说明书,操作方法,注意事项3,规范化操作复检复检ABO 血型仍然正、反定型不合,就确定为疑难血型进入三步法第二步第二步:凡是ABO正、反定型不合的病例按下面方法,分析病人的抗原、抗体是“变多?还是变少?”正、反定型结果判断1,正定型AB, (两种抗原) 抗原变多正定型O, (无抗原) 抗原变少2,反定型O, (两种抗体) 抗体变多反定型AB, (无抗体) 抗体变少3,正定型A, 或B (一种抗原) ①抗原变多;②抗原变少反定型A, 或B (一种抗体) ①抗体变多;②抗体变少★不要过问“真滴变多变少没有”,你依样画葫芦就是了规律很好记,不管是抗原/抗体:两种→肯定是变多没有→肯定是变少;一种→可能是变多,也可能是变少归纳ABO正,反定型不合的“五大类30种原因”知道有个“五大类30种原因”就可以了不要记,书上有这些表,现用现翻书★用排除法(1)红细胞抗原变少7种(2)红细胞抗原变多7种①<6月,老年(临床)□①自身凝集素(临床诊断)□②白血病(临床诊断)□②红细胞粘附大量蛋白(RBC未洗)□③输异型血(输血史)□③样本含试剂反应物(RBC未洗)□④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④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⑤血型物质↑□⑤获得性B抗原(类B)(临床感染)□⑥急性大失血(临床病史)□⑥B(A)表型□⑦ABO亚型□⑦输异型血(输血史)□注意:每条的临床提示(3)血清抗体变少6种(4)血清抗体变多7种①<6个月/老年(临床)□①自身抗体(临床诊断AIHA)□②ABO亚型□②同种抗体(抗筛)□③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化验)□③对试剂反应的物质□④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④血清蛋白异常(化验)□⑤先天性ABO抗体缺失□⑤输异型血浆(输血史)□⑥大量输液(输血史)□⑥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⑦输含血型抗体Ig(输血史)□注意:每条的临床提示5)混合凝集(mf)3种①3个月内输异型血(输血史)□②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③双精子受精/嵌合体(问家系)□注意:每条的临床提示归纳剩下不能排除的原因:第三步: 实验验证针对剩下几种不能排除的原因, 选择针对性实验验证,如何选择针对性实验呢?翻看书本:《输血免疫血液学实验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 P131。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配血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配血
案例二
患者为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需要进行换血治疗。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发现与父母血型不符,常 规血型鉴定无法确定。经过特殊血型抗体检测及基因分型等辅助检测,最终确定该患者为Kidd阴性和 Duffy阴性等稀有血型。
疑难配血的案例
案例一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消化道出血需要输血。在交叉配血过程中,发现与常规交叉配血不符,无法进行输血。经过 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血清中存在抗筛检抗体,导致交叉配血困难。经过特殊处理和配血尝试,最终成功完成输 血。
技术和设备限制
由于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一些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可能无法开展疑难血型鉴定和疑难配血工作。这给这些地区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05
CATALOGUE
相关文献推荐
经典文献推荐
Alpern, R.J., & Mollison, J.G. (1977). Prevalence of ABO blood group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mother
Li, M., Li, Y., Zhang, Q., et al. (2019). Evaluation of a novel blood group genotyping assay using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4(5), 307-314.
法等。
临床考虑
在解决疑难配血问题时,临床医 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 病情、失血量、输血需求等,以
决定最合适的输血方案。
疑难配血的应用
交叉配血的应用
交叉配血是确认患者与供体血 液是否相容的重要步骤,对于 疑难配血患者,交叉配血的难 度会增大,但仍需尽可能进行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配血.pptx

疑难血型鉴定与疑难配血.pptx
采用最经典的试管方法
用洗涤充分的红细胞制备悬液
增加高效价人源抗血清检测
增加抗-AB、抗-H和抗A1检测
吸收放散实验
DNA检测
直抗试验
第37页/共63页
• 血型检定,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三步也是确保安全有效输血的 三关,交叉配血是最后一关,也是“三关”中最重要的一关。 只要交叉配血真正相合(相容),将血液输给患者才是安全的。
生的错误,规范地做重复试验 ----重新采集血样 ----核对试剂、器材 核对试剂 ----复检ABO血型
第16页/共63页
第二步:了解临床资料,分析可能的原因 ----病人年龄小于1岁或大于60岁吗? ----病人的丙球蛋白浓度减低吗? ----病人的诊断是白血病、肠道阻塞、胃癌、结
肠或直肠癌瘤吗? ----病人做过骨髓移植手术吗? ----病人是一位经产妇吗?
溶血
双群
阳性
第47页/共63页
阴性
第48页/共63页
第49页/共63页
第50页/共63页
第51页/共63页
聚凝胺试剂漏检抗体举例
第52页/共63页
抗球蛋白试剂漏检抗体举例
第53页/共63页
第54页/共63页
第55页/共63页
• 主侧配血不相合的原因 • 1.患者血清的原因
----针对供者红细胞的同种抗体。 ----自身抗体
第58页/共63页
• 常见的疑难配血 -----产生了不规则抗体的患者
*选择不含与抗体特异性对应的抗原的供者红细胞输血
----有自身抗体的患者
例如:AIHA患者,如果DAT+、IAT-,一般不干扰主侧配血;如 果DAT+、IAT+,血清中存在游离的自身抗体,则主侧配血总 是不合。

血型鉴定常见疑难问题分析及处理共48页文档

血型鉴定常见疑难问题分析及处理共48页文档
血型鉴定常见疑难问题分析及处理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
48

疑难血型鉴定及处理

疑难血型鉴定及处理

离 心 后, 反定型实验 (微 柱 凝 胶 卡 第 五、 六 孔)中 红 细 胞 呈 分 散 状 态 悬 浮 于 凝 胶 中, 甚 至 沉 于 凝 胶 底 部。 处理方 法: ①实验中增加血浆用量; ②延长反应时间, 加样完毕后 将凝胶卡置于室温下15min 后再离心; ③取两支玻璃试管, 标记好 A1、B 管, 各加入待检者血浆2 滴, 再分别加入 A1、 B 型反定红细胞一滴, 混匀后置于4℃冰箱中15min 后离心 镜检。
①操作者配制的红细胞浓度不合适, 造成抗原抗体不能 充分结合; ②标本放置时间过久被细菌污染。 处理方法: 按照 操作规程重新进行实验。
原抗体复合物浮在在微柱凝胶表面或悬浮在胶中; 阴性: 被 检红细胞抗原无相应的抗体结合, 不出现特异性抗原抗体复 合物, 单个的红细胞可以通过凝胶微孔, 沉于凝胶底部。
2 结果判读及分析处理
血清抗体水平下降25 例、 红细胞抗原减弱9 例、 不规则抗 体6 例、 冷凝集素5 例、 血浆因素4 例、 人为因素3 例、 弱 D 血型 1 例、 亚型1 例。
2.3 不规则抗体
1.3 标本 1.4 方法
标本均为输血前72h 以内抽取的无凝块、 无溶血的 EDTA-K 2 抗凝血 [3]。 1.4.1 定型前准备 核对标签, 检查试剂有效期, 复检 ABO 血型, 了解患者病 史 (尤其妊娠史、 输血史和家族史等) 、 临床诊断以及用药情 况, 排除人为因素或操作失误造成的 ABO 血型正反定型不 一致。 1.4.2 规范化采集血样 重新规范化采集血样, 换用不同批号凝胶卡及反定红细 胞, 重新检测 ABO 正反定型。 1.4.3 实验步骤 将 ABO、 RhD 血型定型试剂卡标注好, 将标本离心以后 取压积红细胞配成0.8% 的红细胞悬液, 然后分别加入凝胶 卡第一至第四孔中 (各50μl) , 将待检者血浆分别加入第五至 第六孔中 (各50μl) ; 将反定 A1、 B 型红细胞配制成0.8% 的 浓度, 分别加入第五至第六孔中 (各50μl) 。 使用血型血清学 用离心机离心5min(900r/min 离心2min, 1500r/min 离心3 分 钟) 。 离心完毕取出卡片肉眼判读结果。 1.4.4 结果判读标准 阳性: 离心以后红细胞抗原与相应抗体形成的特异性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血病 输异型血 移植 输血反应 血型物质↑
正定型,意外抗原反应
1、获得性B抗原(类B) (临床提示感染) 2、多凝集红细胞 3、自身凝集素 (临床提示AIHA)直抗(+) 4、红细胞粘附大量蛋白 5、红细胞未洗涤,血清对 试剂反应 6、输异型血(输血史) 7、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史) (混合视野)
0 0
± 1+
Oc 抗H 4+
Pc 4+
A1c ±
H抗原强弱:Oc > 大部分亚型> Ac
• 3、吸收放散试验: 1份Pc(生理盐水三洗后)+1份抗A 4℃吸收30-60min 4℃生理盐水洗6次 热放散后取上层放散液
放散液的检测:
Pc放散液 A细胞 IS 2+
Oc放散液 0
4℃
3+
0
通过吸收放散试验在Pc上检测出A抗原
• 4、结论
综上所述:可判断为A亚型,但还不能确定亚型的具体分型 • 输血:A型红细胞、血小板
ABO亚型的检测
人源B
抗A1
实例分析(二)
-A
室温 4+
-B
2+
-D
4+
自身c
2+
Ac
2+
Bc
4+
分析:患者的血型可能是A型。 巨球蛋白血症或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液中异 常球蛋白升高,导致缗钱状凝集 对策:核对患者诊断和用药情况;盐水替代 :A型 输血:A型红细胞、血小板
主 侧 + 自身对照 抗体筛选 +
对患者血清进行抗体鉴定,筛选对应抗原阴性 的红细胞重做交叉配血。
主 侧 + 自身对照 + 抗体筛选 +
(1)患者血清内可能有自 身及同种抗体二者同时存在 (2)患者血清异常: ①A/G比例不平衡 ②污染物
(1)患者血清做自身吸受试验去除自身抗体 ,进行抗体鉴定试验并利用自身吸收的血清重做 交叉配血。 (2 ) ①如有缗钱状现象,用盐水处理 ②重取新标本,应用新盐水,新试剂,干净 试管重做试验。
ABO正反定型不符合原因 • 试验因素
假阴性:未加试剂;红细胞与血清比例不当;试验温 度不当;离心速度不够;未判明结果为溶血;试验结果解 读不准确。 假阳性:试剂血清、红细胞或生理盐水污染;应用不 洁的器皿;离心过度;试验结果解读不准确。
• 患者本身
排除人为试验差错
• • • • • • • •
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 • • • • • 初步检查:再取一份患者新鲜标本 红细胞洗涤后配成2~5%浓度 重复进行各项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用O及自身细胞检测血清 判定结果之前,实验管至少在室温和4℃放置30分钟,阴 性者用显微镜观察结果
进一步实验
• • • • • • • 增加试剂血清:抗A1 、 抗H、 抗AB 增加细胞:自身、O细胞、脐血细胞 唾液血型物质鉴定 吸收试验 放散试验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分子生物学实验
未达到两管强 凝集
不规则抗体?
除两管强凝集 之外还有其他 凝集
提示疑难血型
疑难血型的定义 • 疑难血型:是指一种血型难以判定的“现象”
实质不是一种独立的血型
• 在临床输血中,常规只要求查ABO和Rh(D),不要求查其它 血型,因此,疑难血型只涉及ABO和RhD • ABO疑难血型一般是因为正、反定型不合而发现的
实例分析和处理方法
实例分析(一)
1、病史 :患者,女,37岁,子宫肌瘤,既往妊娠史: G2P1,无输血史。
-A 室温 ±
-B
0
-D
4+
自身c
0
Ac
0
Bc
4+
分析:A亚型? A型(A抗原减弱)?其它可能
• 2、补充试验(人源抗A/B、抗H)
-A(人源) 室温 4℃ -B(人源) -AB(人源)
± 1+
红细胞抗原“变多”
反定型、意外阴性
新生儿、老年
血清抗体“变少”
病理 情况
低蛋白血症 免疫抑制药物 血液病 先天性免疫缺乏 骨髓移植
处理:加大血清量, 降低温度
反定型、意外阳性
缗钱状形成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抗体“变多”
不规 则抗 体
同种抗体 自身抗体
冷型自身抗体
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了解患者一般情况。 ★在做进一步试验之前,先进行重复试验。 ★用试管法,洗涤细胞。 ★更换新的试剂。 ★灭活补体。
可能的解释
(1)患者或献血者的ABO定 型不正确 (2)患者血清中的同种抗 体与献血者红细胞上的抗原 发生反应,但在筛选细胞上 无此抗原存在。 (3)献血者细胞可能有DAT 阳 患者血清中的同种抗体与献 血者红细胞及筛选细胞上的 抗原发生反应
讨论解决
(1)重复ABO实验:查对抗体是否一致。 (2)增加抗体筛选和鉴定的细胞,进一步检查 病人血清中的抗体 (3)做献血者直抗,如阳性,此血不能用于临 床,废弃。
漏加试剂 红细胞浓度过低或过高 试剂污染、失效 加样枪污染 离心机转速不达标 标本搞错 记录错误 结果判读错误
正反定型不合的三种情况
正定型被干扰 : 抗原“变多” 抗原“变少” 抗体“变多” 抗体“变少”
反定型被干扰:
正,反定型同时被干扰
正定型,抗原减弱或缺少 ABO亚型 年龄<6月、老年
红细胞抗原“变少”
患者的疾病类型?(白血病,胃肠道肿瘤) 血样是否是输血后采集?
ABO正反定型不符思路整理
意 外
(—)
洗涤RBC,降 低温度,延长孵 育时间
用不同 来源的 抗体试 验,镜 检
正 定 型
意 外
(+)
洗涤 RBC
可能的亚 型;因为年 龄、诊断 或用药造 成的抗原 减弱
人源试剂,吸 收放散试验 (加对照)
冷抗体或缗钱状凝集
直抗(+)
用不同来源的抗体 试验,研究病人的 输血史和诊断
获得性B、多凝集
ABO正反定型不符思路整理
意 外
(—)
加大血清量,降 低温度,延长孵 育时间,镜检
与A(A1、A2)和 B细胞反应,加自 身对照(—)
因为年龄、诊 断或用药造成 的抗体减弱
反 定 型
意 外
( +)
抗体筛选
自身对照
ABO血型系统的血清学特点
• ABO系统主要的抗原、抗体
血型
抗原
抗体
A
B O AB
A
B A,B
抗B
抗A 抗A,抗B -
ABO血型系统的血清学特点
• • • •
A、B抗原的免疫性强 规则抗体:血清中规律性的存在抗A和/或抗B抗体 分泌型人的分泌液(血浆、唾液、羊水等)存在着A、B、H
血型物质
红细胞上的抗原与血清中的抗体存在相反的互补关系
实例分析(三)
-A 室温 2+
-B 2+
-D 4+
自身c 0
Ac 0
Bc 0
患者是新生儿,抗体未出,反定无效 正定型未出现2管强凝集 血型可能是O型,脐带血中有Wharton胶。 洗涤被检细胞后正定型凝集消失:O型
输血:O型血
ABO正反定型不符需要关注的问题
患者的年龄? 细胞是否三洗?
患者是否血浆蛋白浓度低?



注意:细胞浓度、血清与细胞比例
ABO 正反定型结果
-A -B A细胞 B细胞 O细胞 自身对照
A型
B型 O型
4+
0 0
0
4+ 0
0
>1+ >1+
>1+
0 >1+
0
0 0
0
0 0
AB型
4+
4+
0
0
0
0
ABO正反定型相符:
“正反定型中有且只有2个强凝集反应管”
ABO正反不符
ABO亚型/抗 原抗体减弱
A1c(+) A2c和筛选 c自c(-),
含抗A1的A或AB亚型
所有细胞呈(+)
包括自身对照 部分筛选(+) 自身(-)
自身抗体和同种 抗体
抗体鉴定
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在血型鉴定中做 了反定型,在血型鉴定中就能发现问题,如果血 型鉴定中找到原因,配血问题自然能解决。
试验结果
主 侧 + 自身对照 抗体筛选 -
疑难血型鉴定分析及处理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 董伟群
输血前检查
输血申请
血样、信息
ABO、Rh定型
抗体筛选与鉴定
交叉配血
血液发放
红细胞血型系统简介
• 最重要的血型系统:ABO、Rh • 临床意义:输血安全、器官移植、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临床意义 • 溶血性输血反应 • 新生儿溶血病
• 器官移植
----正反定型的理论基础
ABO血型系统的血清学特点
抗A、抗B抗体的特性 • • 主要为IgM、IgG

IgM抗体可被2-Me(2-巯基乙醇)破坏

IgG抗体分子量小,可通过胎盘屏障,造成新生儿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
ABO正反定型试验方法
• • • • • 玻片法 试管法:经典 微量板法: 微柱凝胶法 PCR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