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合集下载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引言激素调节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调节机制,通过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维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本节课将介绍激素的概念、分类、合成和作用机制,以及常见激素的功能和调节作用。

二、概念与分类1. 激素的概念: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离分泌腺体的靶细胞,调节机体生理活动的化学物质。

2. 激素的分类:a. 根据化学性质:激素可分为脂溶性激素和水溶性激素。

b. 根据合成部位:激素可分为腺体激素和非腺体激素。

c. 根据作用方式:激素可分为靶细胞表面受体激素和细胞内受体激素。

三、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 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a.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垂体分泌的促激素通过血液刺激靶腺合成和释放激素。

b.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甲状腺通过摄取和转化碘离子,合成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激素的合成: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类固醇激素。

2. 非腺体激素的合成和分泌:a. 细胞膜脂质代谢产物:如前列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b. 细胞内蛋白质代谢产物: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1. 细胞膜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a. 激素与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

b. 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腺体酶,产生第二信使。

c. 第二信使介导激素的生物效应。

2. 细胞内受体激素的作用机制:a. 激素通过血液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受体结合。

b. 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细胞核,结合到基因上游区域。

c. 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转录和翻译,影响蛋白质合成。

五、常见激素的功能和调节作用1. 脑垂体激素:a. 生长激素: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调节蛋白质合成。

b. 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2. 甲状腺激素:a. 促进体内能量代谢和热产生。

b. 促进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c. 调节胎儿和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激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主要的激素类型及其调节作用;3. 理解激素调节的机制和调节过程;4. 能够分析和解释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激素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主要激素类型及其调节作用;2. 教学难点:激素调节的机制和调节过程,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激素分泌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2. 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激素的基本概念,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产生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讲解激素的分类和主要的激素类型,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并解释它们的调节作用。

3. 机制和过程(20分钟)详细讲解激素调节的机制和过程,包括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靶细胞的识别和响应等。

通过具体的实例,如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激素调节的复杂性和精密性。

4. 激素调节的重要作用(15分钟)介绍激素调节在人体内的重要作用,包括生长发育、代谢调节、生殖调节等方面。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孕妇的荷尔蒙变化等,让学生认识到激素调节对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性。

5. 案例分析(15分钟)提供一个激素调节的案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让学生分析该病的症状、原因和激素调节的机制,并讨论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6.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激素调节领域。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 教学手段:讲授、互动讨论、案例分析;2. 教学资源:激素分泌示意图、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互动、案例分析等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以及对激素调节的应用能力;2. 教学反馈:在课后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作业,通过批改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课题概述本节课的主题是激素调节,主要内容包括激素的定义、分类、合成、分泌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激素对生物体内部环境的调节作用,以及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激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机制。

- 掌握常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

- 了解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激素在生物体内部环境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 能够解释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激素调节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对自身身体调节机制的认识和重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激素的定义、分类和作用机制。

- 常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

2. 教学难点:- 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 激素在生物体内部环境调节中的作用机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激素是什么吗?它们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2. 概念讲解(15分钟)首先,给出激素的定义:“激素是由内分泌腺体合成并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产生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然后,介绍激素的分类,包括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生物胺类激素等。

3. 作用机制(20分钟)详细讲解激素的作用机制,包括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信号传导机制以及激素的负反馈调节等。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过程。

4. 常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30分钟)介绍常见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例如胰岛素、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激素在身体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5. 激素与身体各系统的相互关系(20分钟)讲解激素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激素对生长发育、代谢调节、免疫调节和生殖调节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实例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激素在身体调节中的重要性。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激素调节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激素调节的基本概念,包括激素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主要的激素种类及其分泌部位、作用靶器官以及调节机制;3. 理解激素调节对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性;4. 能够分析和解释一些常见的激素调节相关疾病。

二、教学重点1. 激素的定义和作用;2. 主要激素的种类、分泌部位、作用靶器官及调节机制;3. 激素调节对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1. 激素的分泌和调节机制的理解;2. 激素调节与生物体内稳态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如“你们还记得什么是激素吗?激素在生物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激素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激素的定义和作用。

教师可以解释激素是一种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血液传递到作用靶器官,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理活动。

3. 主要激素的种类、分泌部位、作用靶器官及调节机制(3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PPT或板书的形式,介绍主要的激素种类、分泌部位、作用靶器官及调节机制。

例如,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作用于全身各组织器官,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胰岛素由胰腺分泌,作用于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调节血糖水平等。

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激素的作用靶器官和调节机制。

4. 激素调节对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性(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激素调节对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性。

例如,甲状腺激素调节体温、心率和能量代谢,保持机体在一定的稳态范围内;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血糖在适宜的范围内。

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让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对生物体的意义。

5. 激素调节相关疾病的分析和解释(20分钟)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常见的激素调节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并分析和解释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激素调节失调可能导致哪些疾病,并让学生分析和解释其发生的原因。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激素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主要激素的名称、分泌部位和作用机制,并能够理解激素调节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激素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教学难点是激素调节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具体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身体健康与激素调节相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激素调节的思量。

2. 激素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向学生介绍激素的概念和分类。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等。

3. 主要激素的名称、分泌部位和作用机制(2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介绍主要激素的名称、分泌部位和作用机制。

例如,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作用于代谢率和体温的调节;胰岛素由胰腺分泌,调节血糖浓度等。

4. 激素调节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15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激素调节对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例如,生长激素的缺乏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睾丸激素的增加会引起男性二性征的形成。

5. 激素调节的应用(10分钟)通过实例介绍激素调节在医学和体育方面的应用。

例如,利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运动员使用合理的激素调节方法来提高运动表现。

6. 激素调节的问题和争议(10分钟)通过讨论和辩论,引导学生思量激素调节所涉及的问题和争议,如激素滥用对健康的影响等。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激素调节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展示激素相关的图片、示意图和视频,以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同时,还使用案例分析、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预度。

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设备、图片、示意图、视频和课堂讨论材料等。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

王瑞琴—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王瑞琴—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第一节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完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知识,教材以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2、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3、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候的病症。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的讨论,进一步形成关爱生命、热爱大自然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2、说出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其过多、过少时人体的病症;3、说出胰岛素的功能及其分泌不足时候的病症。

教学难点:举例说明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参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

二、学情、学法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很多学生已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已经学习过性激素,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加上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

虽然对激素调节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什么是内分泌腺,以及激素调节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还缺乏一定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生能理解几大激素的有关知识。

但学生对激素如何参与调节人体生理活动有一定的难度,进行对照实验的设计可能会有困难。

本节课采用指导自学法、讨论法和归纳法相结合的形式,首先由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其次由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再次让学生归纳总结、巩固升华所学知识,最后由教师拓展延伸,检测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体的激素调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完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知识,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基础知识,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列举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难点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作用;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实例和一个探究实验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呈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某学生三年级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让学生思考:这两张照片身体上有哪些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思维活跃起来。

2、讲授新课(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首先多媒体出示汗腺、唾液腺、肝脏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分泌物是通过什么结构运输的,学生观察后很容易得出结果,由此引出外分泌腺的概念。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

激素调节说课稿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

激素调节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调节机制,通过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本次说课将围绕激素的定义、分类、合成、分泌和作用等方面展开,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激素调节的原理和作用。

二、激素的定义和分类1. 激素的定义: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组织分泌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血液或组织液传递到靶细胞,调节靶细胞的生理功能。

2. 激素的分类:根据化学性质,激素可以分为蛋白质激素、类固醇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激素等三类。

三、激素的合成和分泌1. 激素的合成:激素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内分泌腺或组织中,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前体物质合成成熟的激素分子。

2. 激素的分泌:激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等。

激素的分泌方式有内分泌分泌和外分泌分泌两种。

四、激素的作用机制1.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激素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从而启动下游信号传导通路。

2. 下游信号传导通路: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通路,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等,最终调节靶细胞的生理功能。

五、激素调节的生理功能1. 生长发育调节:激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生长激素促进骨骼生长、甲状腺激素调节代谢等。

2. 生殖调节:激素参与调节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雌激素促进卵泡发育、睾酮调节精子生成等。

3. 代谢调节:激素对机体代谢过程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如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甲状腺激素调节基础代谢率等。

4. 应激反应调节: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如肾上腺素调节应激反应、皮质醇调节免疫应激等。

六、激素调节的相关疾病1. 激素过多症:当某种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引发相应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等。

2. 激素缺乏症:当某种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相应的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激素调节》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体的激素调节》,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是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共同完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内分泌系统与激素调节的知识,教材以生长激素等几种主要激素的调节作用为例,着重说明激素对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生命活动具有重要而显著的调节效能。

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对生命活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基础知识,依据教学大纲,我确定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人体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列举部分激素分泌异常时的表现,增强珍爱生命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尝试模仿临床观察、分析资料和对照实验等形式,体验研究激素功能的基本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难点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作用;内分泌腺、激素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实例和一个探究实验激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的形式,归纳总结出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呈现出“生生合作,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氛围。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探讨预防和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糖尿病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某学生三年级时的照片和现在的照片,让学生思考:这两张照片身体上有哪些变化?以及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题。

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思维活跃起来。

2、讲授新课(一)内分泌系统与激素首先多媒体出示汗腺、唾液腺、肝脏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他们的分泌物是通过什么结构运输的,学生观察后很容易得出结果,由此引出外分泌腺的概念。

然后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回答内分泌腺的概念及它的分泌物叫什么,是怎么定义的,并让学生讨论怎么区别内、外分泌腺。

这样通过比较它们的不同,更便于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出示内分泌系统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按照顺序说出人体的各内分泌腺以及它们所分泌的激素是什么。

这样更便于学生记忆。

特别强调垂体、胰岛、卵巢和睾丸(二)生长激素的调节作用关于这部分内容,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侏儒症、巨人症、肢端肥大症的图片,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讨论它们的病因。

并由此总结出生长激素的作用。

最后补充:在睡眠时人分泌的生长激素较多,青少年应每天有充足的睡眠,保证8小时以上。

这样才能更健康的生活。

(三)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首先多媒体展示蝌蚪和小狗有关甲状腺激素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1)为什么饲喂甲状腺激素的蝌蚪提前发育成了青蛙?(2)手术摘除了狗的甲状腺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3)你认为甲状腺激素有哪些作用?这些问题可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每小组推荐1名学生叙述组内讨论的结果,进行全班交流。

并引导学生总结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

然后出示甲状腺功能亢进、呆小症、和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图片,结合教材,回答它们的病因及症状。

并让学生知道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方法。

这样通过资料和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在生活中识别疾病。

最后让学生从病因、相同点、不同点三个方面对侏儒症和呆小症进行比较,并列出表格。

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这两种病症的本质原因不同。

(四)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多媒体展示科学家对糖尿病的探究实验,并讨论从科学家的实验的每一步中你得出什么结论?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概括得出实验结论,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回答:胰岛素的主要作用,糖尿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同时让学生思考胰岛素制剂为什么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同时阅读“相关连接”讨论糖尿病的防治措施。

(五)总结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填写下列表格,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比较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六)达标测试题目分为基础部分和综合题,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基础部分和重点难点等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主要贴近了社会,贴近了学生生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如果学生能搜集一些有关激素调节失常的疾病,课上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除可对课堂教学进行反馈外,还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化理解。

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在“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中安排了“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为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间。

每个探究都有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探究提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又为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设计探究方案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考虑到两个探究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具有类同性,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了两个实验同步进行的方式。

在第一课时的课堂上首先运用多媒体画面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角度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可以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最后对探究计划进行初步的实施。

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时,各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并撰写探究报告。

根据两个实验的完成情况,及时安排第二课时,进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过程,使探究过程具有连续性、完整性。

[教学目标]1.以酸雨或废电池为例,说明人类的破坏性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实践、发散思维、合作交流等多种能力。

4.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1.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2.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环保意识,加深关心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搜集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危害的图片资料。

(2)预习探究实验,小组成员合作,初步拟定本组探究方案。

2.教师准备(1)搜集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有关酸雨的知识、成因、危害的图片、资料,有关废电池的资料。

(2)设计并制作课件(图片、资料、酸雨形成动画、废电池造成危害的动画、探究提示、问题设置、诗句欣赏、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变化情况)。

(3)录像片段(国外有关酸雨的情况报道及治理方法)。

(4)为探究实验提供的材料用具(不同pH(pH=3.4.5)的模拟酸雨,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标签,喷壶,小麦幼苗,浸泡过的小麦、黄瓜、大豆、菜豆等种子)。

[教学方法]探究解决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培养、观察、记录等过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一)两分钟课前“热身”利用两分钟课前准备时间,多媒体以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一段有关“人类在改变地球面貌”的文字记载,然后呈现“只有一个地球”的警示语,并伴有音响效果。

通过视、听的感官刺激,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改变地球面貌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创造意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1.你说我说大家说。

通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图片、资料,提高了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表达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关心爱护生物圈、关注社会的情感。

教师予以评价、鼓励。

2.观察、思考、质疑。

(1)多媒体显示四幅画面(浓烟滚滚、江水混浊、喷洒农药、被腐蚀的佛像),学生观察、辨析,达成共识:环境污染有多种类型(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它们已经对生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2)利用被腐蚀的佛像放大与原型的比较及佛像拟人化的问题“伤害我的元凶是谁”,创设了质疑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究酸雨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3)通过对我国于电池的产量、消费量、回收率的资料分析及专家测试结果──“一节纽扣电池能污染60万升水,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探究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浓厚兴趣。

(三)确定探究主题、制定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根据本组的探究兴趣,确定探究主题,并从教师提供的多种供选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选择本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时对本小组感兴趣的探究主题初步制定探究计划,通过教师的探究提示,各组将探究计划补充和完善。

探究提示内容如下:1.你选用的材料用具有哪些?你为什么要这样选取?2.是否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如果需要,你将怎样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材料和条件(如环境、管理、观察记录等)上有什么要求?3.本实验是否需要数量统计?如果需要,尝试设计一种你认为简单明了的统计格式,以便记录观察实验的结果。

4.只做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可靠吗?你认为怎样做,实验结果才可靠,为什么?(四)初步实施探究方案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初步实施探究方案。

教师以多媒体提示课后的管理、记录等工作,以保证探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提示的内容如下:1.课上完成实验装置,对所选用的材料进行初步处理后送到本组的“实验基地”。

2.课后小组成员继续分工合作,做好管理、观察记录工作。

3.还需做哪些工作才能完成此次探究的全过程?(五)探究过程的课外延续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实施探究计划。

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对实验材料进行定时管理、观察、记录,最终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合作完成探究过程,并对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撰写探究报告。

二、第二课时(一)分析结果、表达交流、教师评价各小组组长代表全组同学在全班汇报交流探究报告,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同时展示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实验前、后材料的变化情况图片以及各组的原始实验记录表。

如果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分析导致该结果的原因。

其他同学可对各组的探究报告提出质疑,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在每组发言之后,教师及时对该组的探究情况予以客观评价,既要赏识鼓励,又要指出存在的问题。

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科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自评互评、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总结实验中出现的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应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设置对照实验、设置重复组等,指出探究道路的坎坷,鼓励学生在漫长的科学探究的道路上知难而进,培养自己坚韧不拔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