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知识讲义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是以生产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产品为主的社会生产部门。
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
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农业生产有五大特点:地域性、季节性、连续性、综合性、商品性。
我国的农业由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组成。
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
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3个阶段。
现在,我国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
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过程。
主要内容是: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实现农业技术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手段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社会化;管理现代化。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是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性农业生产体系。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建立起一个发达的农业农业生产达到品质优、产量高、效率高。
农产品能充分满足人民需要,能充分满足工业需要,农业成为国民经济坚实的基础。
(二)建设一个富裕文明的农村农民达到小康水平,进一步达到富裕水平。
农民能享受良好的教育和医疗保健。
农村由传统文明转变为现代城市文明。
(三)建设一个美好的农村环境农村交通四通八达,山川秀丽,信息灵通。
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是由人工栽培的植物,通常分为农作物、园艺作物(蔬菜、果树、花卉)、林木三大类。
生长,是作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长大;发育,是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生长发育就是作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长大和成熟。
作物的一生:作物从发芽出苗,经过根、茎、叶的生长,开花结实,到新种子成熟的全过程。
1、作物的生育期作物的年龄,叫生育期,以天数计。
作物从种子发芽到新种子成熟经历的天数,叫作物的生育期。
《现代农业》课件-现代农业教案课件

现代农业的特点
之五
现代农业的整个农业的生产组织、生 产管理、生产经营、生产工具、劳动 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观念,及 其农产品的质量、储存、保管和流通 等方面,具有当代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 水平和管理水平
现代农业的特点小节
现代农业的概念是针对传统农业而言 的,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 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 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 现代农业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 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 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 农业
农业科技发展的内涵 • 农业科技的发展不是指单项 技术措施,而是指综合的技 术体系;而这一技术体系包 括提高土地的单位利用率和 农业技术措施的改进。
农业科技发展的内涵之土地利用
• 土地利用是农业技术的基础。扩大农 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 量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 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 面积和农用地的范围,从战国时候起, 已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提高单 位面积产量上。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对比之 作用转换
传统农业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提供农产品
的供给,而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除了农 产品供给以外,还具有生活休闲、生态 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功 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人们的 精神家园。
现代农业的分类
• • • • • • • 绿色农业 物理农业 休闲农业 工厂化农业 特色农业 立体农业 订单农业
由手工畜力农具生产 转变为机器生产
现代农业的特点
之一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 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用现代 经营理论和方法管理的,用高效 便捷的信息系统和社会化服务 体系服务的,用良好的生态环境 支持的农业
2021中级经济师《农业》备考讲义(第1讲)

2021年经济师中级农业先导预习课【预习班次讲义学习说明】中级经济师预习班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思维,为更好地进行经济师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预习班的学习应该是高效和轻松的,采用学练结合的方式。
所以在进行讲义设计时也为大家做了高效的学习标记:黑色加粗字体标记知识点,双下划线标记需要背诵的重要词汇。
最后请在本节回顾中进行填空练习,自我检测学习情况。
第一章现代农业发展概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合计多选合计案例分析合计总合计分值平均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2044120066本节知识概览知识点1——现代农业的内涵知识点2——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知识点3——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知识点4——发展阶段知识点5——现代农业面临的突出矛盾知识点1——现代农业的内涵按照生产力水平划分:世界农业发展精力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生产工具落后,石器、木制工具为主,依靠天然食物,刀耕火种,完全靠天吃饭。
传统农业:①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②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长期变化甚微;③人力资本稀缺。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历史、相对的概念。
其中动态性表现在现代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绿色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
知识点2——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现代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先后出现了有别于石油农业的多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高效农业、高科技型农业、观光休闲型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
将能源使用减少到最低,一切副产品都要通过再循环。
多种经营,保证物量生产最大。
强调建立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
特点:生产率高、稳定持续、综合性、有机性和效益性。
有机农业:一般情况下,有机农业不用化肥、农药及其合成的化学制品,在需要时使用一定限量的化肥或农药作为应急手段,也称为有机农业。
由于成本高和产出率低,只会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内存在。
立体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高效复合生态系统”。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现代农业可不简单,那可是一门大学问!咱先来说说现代农业的种植技术。
过去种地,全靠老天赏饭吃,风调雨顺就能多收点,赶上旱涝灾害,那可就惨喽。
现在可不一样啦,有了大棚种植技术,甭管外面是严寒还是酷暑,大棚里的蔬菜水果照样长得水灵灵的。
我就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个草莓大棚,一进去,那满眼的绿色和点点的红色,真是让人欢喜。
草莓秧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每一颗草莓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红宝石,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诱人。
种植户告诉我,这大棚里的温度、湿度都是通过智能设备精准控制的,什么时候浇水、施肥,都有严格的标准。
而且,为了让草莓长得更好,他们还用上了无土栽培技术,草莓的根就泡在营养液里,吸收着充足的养分。
这可真是科技改变农业啊!再来说说农业的灌溉方式。
以前,大家都是大水漫灌,浪费水不说,效果还不好。
现在呢,有了滴灌和喷灌技术,水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精准地流到农作物需要的地方。
有个农场主就跟我讲,他们用了滴灌技术后,用水量减少了一大半,农作物的产量还提高了不少。
还有农业的机械化。
以前收麦子,全家老小齐上阵,顶着大太阳,弯腰割麦,累得腰酸背痛。
现在,大型收割机轰隆隆一开动,一会儿功夫,大片的麦田就收割完了。
我亲眼见过那种场面,那收割机就像一个巨大的怪兽,把麦子吃进去,麦粒就乖乖地从肚子里吐出来,麦秆则被粉碎还田,变成了肥料。
说到肥料,现代农业也有了新变化。
不再是单纯地用化肥,而是更多地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
有个村子专门搞生态农业,他们把牲畜的粪便经过处理变成有机肥,施到地里,种出来的蔬菜口感特别好,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
现代农业也离不开优良的种子。
科研人员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培育,让种子的抗病性更强,产量更高。
就像袁隆平爷爷培育的杂交水稻,解决了多少人的吃饭问题呀!另外,农业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不再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而是成立了合作社,大家一起抱团发展。
一起采购农资,一起销售农产品,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收益。
总之,现代农业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它让我们的餐桌更加丰富,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
现代农业技术大一知识点

现代农业技术大一知识点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而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供应、保护环境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现代农业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无土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是指在没有土壤的条件下利用水培、气培等方式进行植物种植。
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大量的土壤资源,减少土壤污染。
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应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生产,通过精确的营养供给和控制生长环境,可以实现高产量、高品质的农产品。
二、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作物的生长环境、营养需求等进行监测和管理,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
其中包括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无人机等进行农田勘测和作物监测,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优化农业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三、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将传感器、无线通信、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分析,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农田土壤水分、养分含量、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的实时监测,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农田的精细化管理和农作物的智能化生产。
四、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是指通过利用生物科学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畜禽、微生物等进行基因改造和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其中包括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组织培养等。
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抗逆性和产量,改进畜禽的品种和产量,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途径。
五、农业信息化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和决策中广泛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和应用,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决策水平。
其中包括农业远程监控系统、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等。
农业信息化技术可以提供农业生产、市场信息和服务,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的基本知识

现代农业的基本知识它的主要内容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着眼于促进农民增收,大力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
一、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概念和特征(一)、传统农业的概念和特征什么是传统农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定义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称为传统农业”。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史蒂文斯和杰巴拉指出:“传统农业可定义为这样一种农业,在这种农业中,使用的技术是通过那些缺乏科学技术知识的农民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而发展起来的……,建立在本地区农业的多年经验观察基础上的农业技术是一种农业艺术,它通过口授和示范从一代传到下一代”。
传统农业是相对于现代农业的一个动态的概念。
传统农业主要有以下特征:(1)、传统农业的生产单位是分散的农户或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属于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的性质。
(2)、传统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发展模式。
(3)、传统农业一般表现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
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不但反映在城乡之间和工农业之间的分割,而且还表现于农村经济的非单一的农业经营,即农村中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并存。
(4)、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具有长期不变的特点。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整体情况而言,农业既不完全是传统农业,也没有进入现代农业,而是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
(二)、现代农业的概念与特征(1)、现代农业的内涵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现代农业技术培训ppt课件

第三单元 :发展设施农业
第一节 贵州省设施农业发展概况
一、设施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贵州省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的总体目标,联系实际,因地制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设施 农业也取得较快进展,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生产技术不断完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二、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及优缺点:
1、 设施园艺 贵州省园艺设施主要是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遮阳棚等,以竹木结构为主,其中
用得最多的是塑料大棚和小拱棚等。少量的塑料连栋温室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在管理方面 机械化、智能化的较少,半机械化和人工管理较多,即土地耕作主要靠微型耕作机械,播 种、施肥、浇水、收获等主要是靠人工操作。园艺设施主要是用于种植高效反季节蔬菜、 良种西瓜、精品花卉等。农户也把小拱棚和遮阳棚用于蔬菜苗和秧苗的培育。温室的建设 成本较高,不易拆装和转移,但其利用时间长,不易损坏, 保温保湿效果显著,经济效
目前,在包括贵州在内的许多西部地区已经开始把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进行全面
推广。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经济,坚持科学发
展观,既要经济快速发展,更要“青山绿水碧空”,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
抓,有效地避免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合理生态农业示范的实行和推广,对于西部大开发的
也被称为农艺作物或农作物
二、作物的分布:
作物的分布是指作物通过扩散,在不同地理区域位置上种植后的空间配置情况。
作物分布和生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由于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在形态结构和生
初中现代农业知识点整理

初中现代农业知识点整理现代农业知识点整理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形态。
它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保护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农作物、畜牧业和农业技术三个方面整理初中阶段常见的现代农业知识点。
一、农作物知识点1. 杂交育种:通过将两个不同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使其结合,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杂交育种可使产量和抗病性得到显著提高。
2. 轮作种植:将不同种类的农作物按一定的顺序、节奏进行有机配套种植。
轮作种植可调节土壤养分结构,大幅降低土壤病虫害发生率,增加农作物产量。
3. 喷洒农药:农药是一种能杀灭、驱除或防治农田病虫害的化学物质。
喷洒农药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4. 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养分,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开花结果,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5. 水稻分蘖: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通过控制水稻的生长环境和施肥,可以促进水稻分蘖,增加穗数,提高产量。
二、畜牧业知识点1. 种养结合:种养结合是畜牧业中一种常用的生产模式。
通过养殖适合自家农田环境的良种,可以改善畜禽品质,提高产量。
2. 高效饲养:高效饲养是指在提供合适饲料的前提下,科学管理畜禽的生长过程,控制饲料利用率,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3. 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为了改善畜禽饲料的营养价值,在饲料中添加的化学物质。
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增强畜禽的免疫力。
4. 疫苗接种:疫苗是一种能产生对抗病原体的免疫作用的物质。
对畜禽进行疫苗接种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养殖业的损失。
5. 畜禽粪便处理:粪便是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
合理处理畜禽粪便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将其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农田,提高土壤肥力。
三、农业技术知识点1. 农田水利:农田水利是指利用人工方式改善农田排水和灌溉的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
第三,从生产经营者农民来说,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文 化水平较低,或者没有文化,忽视人力资本投入,很少 或没有专业分工,农民生产主要靠经验。而现代农业则 对生产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的是新型农民,需要 的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普遍趋势。
5、产量水平变革
粮食单产水平的三次飞跃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49年 1970年 1990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上世纪70-80年代二 十年比建局初期20 年的粮食单产提高 了60-80%,亩产 70-80kg到130kg
自上世纪90年代至本 世纪前十年,粮食单 产水平提高了5060%,亩产130公斤 提高到200公斤以上
二、我局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4、耕作方式变革
建局初期耕作主要以连年深翻作业为主 上世纪70年代初,耙茬耕作得到全面推广 进入21世纪,进口大马力先进机械的广泛使用,耕作方式主要以联合整 地为主,深松、浅翻、耙地一次完成,隔年深松、原茬卡种、深松耙茬 有机结合,进一步向少耕、免耕方向发展。
二、我局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目前,全局农机总动力已增加到50万千瓦,160马力以上大型 进口拖拉机580台,大型收获机630台,大型配套农具6000台套 全局有GPS机车监控调度系统3套、地面纠偏站11个、GPS卫星 定位与自动驾驶系统385套,所有播种机车可实现无人驾驶, 千米直度误差不超过2.54厘米,田间作业标准化明显提高。 现全局拥有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10个
五抓:
二是抓标准作业:九三旱作农业的标准 现在在全国来说也是走在前列的,但还有 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五抓:
三是抓科技增产:通过这几年来的不断模索、试 验、示范和创新,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取得了可喜成效。
五抓:
四是抓综合抗灾:通过工程抗灾、机械抗灾、结构抗 灾、措施抗灾等多管齐下、齐头并进,才能把灾害损 失降到最低。
2010年,粮食总产119万吨,比2009年增长18.2%; 2011年粮食总产140万吨,,比2010年增长17.6%, 2012年粮食总产179.1万吨,比2011年增长27.9%。
粮食总产
190 170 150 130 110 90 70 50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二、我局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3、机械装备变革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后,以国产东方红54、75等拖拉机为主
进入80年代,引入美国产大马力胶轮拖拉机和德国E512、E516收获机
1999年,引进240台纽荷兰M160机车,原有的小型机车陆续淘汰; 2004年以后,以迪尔7830拖拉机、凯斯6088收获机为代表的大型进口 机车成为主流。
三是土质优良 :
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 ,主要土壤类型有:黑土、暗棕壤、 草甸土、沼泽土四个类型,以黑土为主占80.14%,黑土土 体深厚,一般为30-60cm,有机质含量丰富, PH值为6.16.5,呈微酸性。能适应多种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非常适 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芸豆等作物。
四、九三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首先,从生产目的来讲,传统农业是“糊口农业”、产 品农业;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市场农业。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区别
其次,从手段来看,传统农业往往技术手段落后,物质 装备落后,生产方式还是主要以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 工具为主,劳动率低下,基本上还处于靠天吃饭的局面。 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科技在 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改 变了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
二、我局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截止目前,全局已建成65个种植业专业合作社, 社员数33889人。使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的利用和 流转更加科学、合理。
二、我局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2、结构调整变革
1949-1992年,小麦是第一大作物,搭配种植大豆、谷子、芸豆等
1993-2001年,小麦、大豆种植比例相当,基本各占45%左右; 自2002年以后小麦面积急剧下降,大豆成为第一大作物,重茬成 为普遍现象; 2007-2013年玉米面积逐年增加到2013年达到200万亩。
二、我局现代农业发展历程
1、管理体制变革
自1949年建局至1978年,分配体制 --工资制 1979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3年在各农场实行了试办家庭农场的办法 1985年彻底打碎了“铁饭碗”,全面兴办职工家庭农场 1994年,家庭农场 “两自理、四到户”基本达到了100% 2011年,在各农场又试行了建立农业专业股份制合作社
三、我局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状况
二是水量少:
正常年份年降水量为460—510毫米,但近年来干旱发生 频繁,年降水量一般只有300-400毫米,而且降水分布 不均,在作物生长期间旱灾时有发生。不仅降水少,而 且地下水也很稀缺,埋藏较深,一般在80-120米以下, 水量较少,多为裂系水。
三、我局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状况
二是春播看质量 :
重点是看春播是否播在最佳时机,播量是否准确, 播深是否一致,播行是否笔直,是否种满种严。
五看:
三是夏管看长势:重点看苗情是否 做到苗齐、苗匀、苗全、苗壮。
五看:
四是三秋看标准:一是除原垄卡种外100% 黑色越冬;二是平播作物100%秋深施肥; 三是垄作面积要100%秋起垄、秋施肥、起 垄夹肥。
四、九三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以“增加玉米面积”为突破,狠抓“结构调整”标准化
积极扩大玉米和高效经济作物种植。 2013年种植玉米200万亩 ,大豆140万亩,青贮15万亩,甜菜4万亩,马铃薯8万亩,小麦 5.3万亩,其他29.6万亩。
四、九三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二) 以先进农机为依托,狠抓“装备”标准化。
最近5年的粮食 单产增到330公 斤,比前20年 又提高了50%
三、我局发展现代农业的资源状况
呈现“两少一优”的特点 : 一是热量少局直周边10个农场属于黑龙江省第四
、第五积温带,年平均气温0℃左右,≥10℃年有 效积温北部1900℃,中部2000-2110℃,南部 2200-2300℃,全局平均2200℃左右,无霜期95115天。;
五抓:
五是抓管理增收:强化管理可以压缩开支、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管理可以减少到 场的粮食减少损失、卖上好价钱。
五化 :
一是生产要组织化:组织化程度高便于管理、便于服务, 更加有利于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
五化 :
二是经营要规模化:土地集中连片才有利于大机械作 业 ,规模经营有利于共同创占市场先机和份额。
农场统一供种,建立了覆盖全局的品种试验网络。
建立健全了三圃田、原种田、良种繁殖基地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实 现了种子生产专业化。
每年可生产小麦、大豆原种100吨、原种一代1000吨、良种50000吨
不断加大了种子机械设备更新、种子中心,10个农场种子检验室为 分支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种子水平逐年 提高。
复习题:
4、如何使管理局争做旱作农业排头兵? 一是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和田间作业的自动导航驾驶。二是提高科技转化率, 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7%,农业科技成果转 化率达到85%。三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 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 四是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坚持农艺标准、农机作业 标准,狠抓管理,全面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五是 提高综合抗灾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健全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合作社推进力度,降低灾 害风险。
五看:
五是全年看成效:种地最终的目的是多 打粮、多挣钱,这是衡量全年农业工作 成败的核心内容。
五抓:
一是抓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合理轮作的基本需 要,更是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必要措施 。
大豆140万亩 玉米200万亩 占49% 占35%
青贮15万 亩占3.8%
甜菜4万亩 占1%
马铃薯8万亩 占2%
复习题:
2、九三气候特点: 四季气候特点是:冬长严寒有雪, 春季多风干旱,夏短不热多雨,秋季寒 潮霜早。年平均气温为0.4℃,一月最冷, 七月最热。全年无霜期介于112~127天。 年平均降雨量为470~520mm之间。属 第四、五积温带,有效积温2200℃左右, 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
复习题:
3、为什么要大力推进以玉米种植为主的种植业结 构调整? 1、实行合理轮作的需要。一直以来管理局以豆类 种植为主,病虫害发生较为频繁且影响产量,利用玉 米进行轮作,有利于破坏害虫的食物链,减少病虫害 发生,提高作物单产。 2、实现职工增收的需要。玉米产量高效益好。近 些年来,大豆、小麦等常规作物由于产量不稳定,价 格上涨缓慢,成本增加幅度较大,所以效益相对较少, 一般大豆每公顷在3000左右,小麦2000左右。而玉米 种植效益相对较高。玉米每公顷效益在5000-8000元 左右。
五、今后我局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
在阶段工作上要做到“五看”,在年度工作上要做到“五抓” ,在规划目标上要做到“五化”。即:在今后的现代农业建设 上要坚持“五看”、“五抓”、“五化”的工作思路。
五看:
一是备耕看准备:重点是看春播生产物 资的准备,化肥、农药、种子、柴油等 生产物资是否到位。
五看:
五是栽培要模式化:模式化栽培是将多个单项技术进行 综合组装,把一些定性的东西变成定量,操作起来更加 规范、更加简单。最终目的是使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光、 热、水、肥、气、热,达到高产高效。
复习题:
1、九三农业资源概况: 九三管理局现有土地面积 56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2 万亩,草原143万亩,林地132万亩, 水面15万亩。位于北纬48º52ˊ,东 经125º17ˊ,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