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计划表急救物品管理

合集下载

抢救药品持续质量改进

抢救药品持续质量改进
6、个别科室近效期药品未做好标识,或标识不够明显。


分析
1、重数量、轻质量。护士交接班过程中强调物品数量的准确性,达到定量定点放置,却忽视了对物品有效期的检查,因此造成物品过期却不能及时发现。
2、清点工作繁琐、工作量大,个别护士为图省事,没有认真清点,导致清点登记不真实。
3、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够强,工作习惯较差,仪器使用后往往忘记整理,甚至不知道如何登记。
时间
7月~9月




1、抢救车内药品有跳槽现象。
2、抢救车内一次性用品,如口咽通气管、输血器,有过期未整理的现象。
3、个别科室湿化瓶有效期已过期未更换。
4、个别科室仪器使用后未及时整理及登记。
5、抢救车物品有多放现象,与示意图不符。
6、抽查护士对本科室抢救药品的作用及副作用掌握不全。


分析
1、质控员对一次性用品及消毒用品的有效期检查不够仔细,清点流于形式。
2、抢救仪器检查登记不及时,责任心不强。
3、个别护士未掌握抢救车的使用制度,开启抢救车后未及时补充物品、药品。
4、物品、仪器的清点检查流于形式,登记不真实。
5、质控员未认真履行职责,工作马虎,欠仔细。
6、科内对抢救药物的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效果欠理想。




1、质控员要履行职责,认真完成抢救车药品及物品的清点工作,加强药品质量及有效期的检查,按护理部统一规定做好近效期标识。
3、在各班使用急救仪器后,及时进行整理,保证急救物品处于应急状态;同事之间互相提醒和督促,逐步改变不良的工作习惯。
4、将急救药品作用、应用及观察、急救仪器使用方法等形成文字资料,以便大家学习和掌握。

工作计划 用物准备不全的整改措施护士

工作计划 用物准备不全的整改措施护士

用物准备不全的整改措施护士用物准备不全的整改措施护士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计划表制定日期:xx年6月12日完成期限:xx年12月30日注:原因分析栏目中存在的原因尽可能量化,以便于对照分析。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过程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过程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实施过程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结果报告表第二篇、手术室用物准备不全的整改措施护士护理质量考核及持续改进考核部门:护理部第三篇、社区护理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用物准备不全的整改措施护士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年3月第24卷第3期(总第291期)社区护理安全问题及改进措施陈玉林①关键词社区护理;护理安全;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8X(2010)03—0021—03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f11。

检查中发现部分社区的护士配备不足,有的在编不在岗,或一人多职。

如有的护士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社区卫生工作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创建群众满意社区卫生服务站提档升级工作,本人多次参加了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督导检查工作。

此项督查有效地促进了承担着护理工作的同时也承担发药、做B超等其他工作。

有的社区将没有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安排单独值班,或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护理质虽不断提高。

然而。

检查中发现仍有不安全隐患存在,而社区护理安全与居民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应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临时聘请未受过任何培训的护士值班,护理人员不足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由此造成的护理安全隐患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2治疗室、换药室的管理有待加强治疗室、换药室管理虽较以前规范。

区域划分清楚,但主要不安全因素1.1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人力资源配备足影响患者安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也是①武汉市第一三医院武汉430074便、快捷,社康中心成了患者的家,医生自然成了患者的健康管理者和最信赖的朋友。

2.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记数资料采用趋势x2检验,P<O.05为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督导表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督导表
1
6.1.2.2各班有交接清点,并签名
1
6.1.3毒麻药定数定位,基数明确
1
6.1.4毒麻药无过期、变质
3
6.1.5有使用登记(药品批号、麻方与登记、空安瓿相符)、剩余药品有销毁记录(双签字)
1
6.2高危药管理与使用(2分)
6.2.1高危药品、高浓度电解质等单独存放
1
6.2.2标识清楚
1
7
手术室(10分)
1
3
护理
安全(15分)
3.1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管理(5分)
3.1.1有非惩罚性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护士主动上报的激励机制
3.1.1.1有制度
1
3.1.1.2有激励机制
1
3.1.2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后能够及时上报管理部门(注:若全年无报告不得分!)
2
3.1.3有根据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进行相关记录、整改工作(注:若全年无报告此项不得分!)
1
8.2.4建立科室绩效分配帐册
1.3
被检查者签字:
1
2.2.4提出的整改措施能够落实,并且有评价
1
2.3.2科室落实执行医院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2.3.2.1体温单绘制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准确
1
2.3.2.2医嘱单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1
2.3.2.3医嘱执行单标注执行时间、核对人、执行人签字
1
2.3.2.4护理记录及时、客观、准确
1
2.3.2.5开展ADL量表、压疮评估表、跌倒坠床评估表等量化表格评估工作
1
4.3.2配件齐全,合理放置
1.5
4.3.3护理人员会使用负压吸引器
0.5
4.4

急救用品管理办法

急救用品管理办法

急救用品管理办法标题:急救用品管理办法引言概述:急救用品管理是保障急救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合理管理急救用品能够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科学的急救用品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一、急救用品的分类和储存1.1 根据用途分类:将急救用品按照功能分类,如止血救护、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等。

1.2 合理储存:根据急救用品的特性和使用频率,合理选择储存位置,确保易取易用。

1.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急救用品的有效期和完整性,及时更换过期或损坏的用品。

二、急救用品的采购和补充2.1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机构规模和急救需求,制定急救用品的采购计划,确保急救用品的充足。

2.2 选择可靠供应商: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保证急救用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2.3 及时补充:定期检查急救用品库存量,及时补充用品,避免因用品不足而影响急救工作。

三、急救用品的管理和标识3.1 建立档案:建立急救用品的档案,记录用品名称、规格、采购时间等信息,方便管理和查询。

3.2 标识清晰:对急救用品进行清晰的标识,包括用途、有效期、存放位置等信息,避免混淆和错误使用。

3.3 定期清点:定期清点急救用品,确保用品齐全、完好,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四、急救用品的更新和维护4.1 定期更新:根据急救用品的有效期和使用情况,定期更新急救用品,确保用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2 维护保养:定期对急救用品进行清洁、消毒和保养,确保用品的卫生和质量。

4.3 备用备份:对急救用品中的关键物品进行备用备份,确保在急救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五、急救用品的培训和应急演练5.1 培训人员:对急救用品的使用和管理进行培训,提高急救人员的技能和意识。

5.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急救应急演练,检验急救用品的使用效果和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3 急救记录:建立急救用品的使用记录,包括使用时间、使用人员等信息,为后续管理提供参考。

结语:科学合理的急救用品管理办法是保障急救工作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急诊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检查标准1:急诊科设置急诊科独立设置,急诊专业队伍稳定,人员相对固定,设备设施完备,布局合理,满足急诊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1)按照要求急诊科设置应为独立的医疗区域,有急诊“绿色通道”,标志醒目,无障碍,通道衔接通畅,设置了急诊导医。

(2)急诊医疗专业设内、外科两大系列,护理工作由急诊科护士担任。

(3)专业队伍相对固定,确保急诊观察床位大于核定床位的2%,监护床位大于核定床位的1%,固定人员按核定床位的1%设置,副高以上人员大于1/3的标准。

(4)根据急诊工作的要求,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满足急诊病人的需要。

检查标准2:急救技能掌握(附件1:急诊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诊治及操作技能)(1)急诊医务人员经过医院和科室的培训和考核,能够熟练掌握急诊医生必须掌握的急症的诊治及相关技能(考核办法见附件2急诊急救培训与考核制度、考核内容见附件3)(2)熟悉院前急救程序(见附件4:院外急、往诊接待流程);(3)熟练使用抢救设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1)坚持岗前培训制度,急诊医师须经过急诊专业培训后上岗(抽查附件1、2内容);(2)科室质控小组每月检查急诊医师专业培训记录、资料和急诊抢救工作记录,查看标准执行情况。

(3)每月进行急诊业务学习,及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4)及时组织新员工进行院前、院内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保障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及喉罩管技术,不断提高急救技能。

检查标准3:急救设备、药品的配备及完好率考核方法:(1)设备设施:实地查看急救设备设施是否定位放置,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完好率能否达到100%,对于临时故障设备是否加以标识及有无应急措施。

查看急救设备维修保养记录、交接班记录及设备的调配方案;(2)急救药品及急救物品:查看药品、急救物品的准备是否齐全足量,有无过期药品和消毒物品。

现场查看各种无菌包及治疗盘的使用情况;查看质控小组抽查情况记录,查看药品、物品的交接班记录;(3)现场查看救护车车况及随车必备抢救设施、物品情况;改进措施:(1)急诊抢救设备每天有专人负责,做到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并记录交接班记录,保障设备性能良好,处于应急状态。

护理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护理质量控制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1、病人指甲脏、胡须长。

2、输液卡巡视填写不规范,巡视不及时,输液实际滴数与输液卡填写的不符。

3、实际吸氧流量与医嘱不符。

4、床头卡填写错误。

5、床单元不洁。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基础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3、未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

4、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检查不子细。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工作认真、子细。

2、加强基础护理。

3、加强安全意识,严格按护理规范执行。

存在问题:1、病人不知用药知识。

2、病人不知责任护士、护士长。

3、患者健康教育不到位。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2、健康教育制度落实不到位。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制度。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存在问题:1、吉尔碘无打开时间、过期。

2、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

3、配置的液体无加药时间,加药时间大于 2 小时。

缺陷分析:1、护士工作不认真,未按操作流程工作。

2、护士院感意识不强。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严格按操作规范工作。

2、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院感知识,并落实。

3、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存在问题:1、床上床下物品多、功能带上有杂物,床头柜上物品多。

2、陪护多、坐、睡床上。

3、高危药品登记本记录不及时。

4、病房使用电饭锅。

5、使用非医院配制的被褥。

缺陷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制度落实不到位。

2、护士忙于护理工作,忽视病房管理。

3、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1、护士长加大督查力度。

2、加强病房管理,让病人参预病房管理。

3、加强护士责任心的教育。

4、高危药品按规范管理。

五、管道护理存在问题:1、浅静脉留置针管腔内有血液沉积。

2、留置导尿管上有分泌物。

3、留置导尿管过期。

缺陷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

2、护士长督查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1、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

2、护士长加大检查力度。

存在问题:1、体温单未记录过敏药物。

护理质量安全评价持续改进记录表

护理质量安全评价持续改进记录表

2020年3月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持续改进记录表病区(护理单元):存在问题三级护理质控存在问题:1、抢救管理:湿化瓶欠清洁;电动吸引器灰尘多、个别护士简易呼吸器操作欠熟练。

2、消毒隔离:棉签无开启时间;治疗车上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未分开放置;用后体温计未浸泡。

一级护理质控存在问题:1、病房治疗给药管理:护士对特殊用药的观察要点和注意事项掌握不全面。

2、重点患者护理:护士对一级护理患者病情掌握不全面。

3、护理文书:护士医嘱执行单未双签字。

持续追踪护理质控存在问题:1、治疗室地面前欠清洁原因分析1、护士责任心不强,对抢救设备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卫生处置工作认识不到位。

2、急救意识淡薄,急救操作技术部熟练。

3、无菌意识差。

4、消毒隔离制度的认识及掌握不够,未领会消毒隔离的重要性。

5、护士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相关培训不到位。

6、未重视掌握患者七知道在责任制整体化优质护理服务中的重要性。

7、工作不认真,未严格执行医嘱执行制度及流程8、护士工作忙碌,未重视工作区域卫生。

计划(Plan)1、提高护士的急救意识,定期对抢救仪器进行培训。

2、质控小组加强督导,向医院申请电子体温计3、督促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用后的棉签及时填写时间。

4、质控小组对治疗准备室加强督导。

5、培训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要求全员掌握。

6、加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不定期督导责任护士七知道。

7、加强责任心教育,对个别工作意识淡薄人员进行专人教育指导,并不定期提问。

8、进行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培训,提高护士内涵建设实施(Do)2019.3.26督查1、抢救物品管理员及时整改,电动吸引器处于备用状态。

2、查看治疗准备室:棉签已书写开启时间,治疗车清洁物品与无菌物品已分开放置。

3、医院统一配备电子体温计。

4、责任护士掌握患者七知道。

5、检查护士对一级护理患者病情掌握全面6、查看护理文书书写:医嘱执行单双人签字。

7、治疗室地面清洁干燥。

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记录

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记录
B3:仓库乱
A1:临时医嘱医生未下头孢硫咪皮试,护士未及时发现。责任人:杨玲




A2: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
E3:责任护士休息时间,健康教育不能连续
B3:用后物品不能及时处理到位
A1:医嘱处理不规范,护士查对不认真




A2:质控小组长组织人员学习“核心制度”,做到学以致用。质控组长参加交接班,注重交接班的内容和内涵质量。
C2:洗手不规范、物品准备不齐全。
E1:输液巡视卡填写不规范,责任人:常珍珍




A3:查对医嘱不严格,发现问题未能及时纠正,有时医生不愿意签名或忘记。
E3:安全管理不到位,查对不严格。
C2:心里素质欠缺!
E1:工作中不细心,未认识到输液巡视卡的重要作用




A3:查对医嘱不严格,发现问题未能及时纠正,有时医生不愿意签名或忘记。
C C1、A1:加强护理文书的书写管理制度及技术操作的细节管理,召集护理骨干讨论细节问题,如何杜绝以上问题的反复发生(实行护士一帮一带教)
整改情况
已整改 □部分整改 □未整改






E3:本月质控已整改完毕,结合出现的问题,科室规定,治疗班下班前必须把物品再次清查,发现用完或不够下班用的物品及时补充到位,方可进行交接班。
D2:血压计袖带不清洁,吉尔碘未写开启时间。
A1:输液巡视卡字迹不清楚。




E3:交接班不认真,护士长外出开会,从思想上未重视。
C3: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无菌观念不强,心里素质欠缺。
A1、D2:工作中不认真,工作内涵质量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阶段:检查阶段:包括护士长交叉检查;护理部每月大检查,并不定时巡视病房,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改进;护士长不定时检查急救物品的定位、设备完整情况、消毒情况以及护士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在急救仪器的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设备科,有维修结果记录等。
第四阶段:处理阶段:每月护士长例会进行工作小结、讨论,肯定改进后的成效,找出下一步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时修正目标、措施,保证CQI顺利实施。
具体
实施
方案
第一阶段:计划阶段:成立由护理部负责,各科室护士长为组员的CQI小组,书写CQI计划表,包括负责人、小组人员名单、问题名称、原因分析、改进目标、实施方案和评价,进行全面管理,修订急救物品质量管理标准。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在全院各科室实施改进措施,包括组织学习管理制度,明确标准和职责;加强新护士急救知识达100%;2、护士熟悉急救药品位置、作用、使用方法及副作用100%;3、护士熟悉科室急救仪器使用100%。




1、实行在护士长领导下,由急救管理护士,全体护士参与的管理制度。2、召开护士长会议,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讨论急救药械存在的问题,处理措施,提高对急救药械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3、科室护士长在每月护士例会时,对急救药品的查对,主要包括药物质量、药物批号和有效期、药物的规范放置、药物的更换、急救药物的交接等进行重点讲解,并且要求护士掌握急救药品的常用剂量、作用、使用方法及疗效观察。4、设急救药械管理登记本,每周专人负责检测1次,并登记,仪器设备故障随时记录及时处理。5、将急救药品作用、应用及观察、急救仪器使用方法等形成文字资料,以利于大家学习掌握。6、加强新护士的岗位培训。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CQI)计划表
项目名称
规范急救物品的管理
项目负责人
小组人员
存在问题
1、护士对急救药品剂量、作用、副作用认识不足70%;2、护士不熟悉急救物品放置位置60%;3、护士对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40%;4、不同批号未按有效期排序放置20%;5、急救仪器性能不良或抢救用物不完备20%




1、交接班制度落实不到位,只重数量未注重批号和有效期;2、补上的新药与原来的药品混放;3、护士对急救室物品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4、护士对急救药品知识缺乏;5、各科室新护士调入较多,培训难度增加。
科室名称:护理部制定日期:2012年3月10完成期限:2012年9月3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