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导学案
8-6-1《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节《燃烧与灭火》(共2课时)第1课时自学-诊断一、自学目标:(根据目标读读、划划课本内容)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的分析,从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重点)2.了解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生成物的差别、促进物质燃烧的方法。
二、问题导学:1. 灭火的原理(1)燃烧的条件: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 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着火点是可燃物维持燃烧所需的________ 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属性,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小有关,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既不能通过降低或升高着火点来灭火。
(2)燃烧的定义:是指可燃物与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反应。
燃烧的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反应。
注意: 发光发热未必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3)灭火的原理与方法①隔绝氧气(或空气)②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例: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学情诊断:【诊断1】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使火眼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原由喷射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诊断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生燃烧的是()A.白磷置于80℃水中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如氧气C.白磷置于80℃水中并通入氧气D.白磷置于10℃的室内第1课时问题-探究四、探究重点:寻找灭火的方法、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五、问题记录:六、论证演练:第1课时觉悟-发展七、水平过关:1.使物质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A. 只要有充足的氧气B. 只要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C. 只要是可燃物D. 只要可燃物在氧气中达到一定的温度2. 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A. 缓慢氧化反应B. 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C. 发光.发热的化合反应D. 剧烈的分解反应3.食用油在锅内不小心着火,将火熄灭的最好的方法是()A.把油倒掉B.立即用大量水灭火C.迅速关闭火源D.盖严锅盖4.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防止燃烧产物污染空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质5.下列图示中的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6.冬天用煤火取暖,如果室内通风不良,因空气不足,碳会不完全燃烧,产生______,就会发生_______中毒。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公开课导学案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复习: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1.燃烧是与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反应.2.燃烧的三个条件:(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1)。
(2)。
(3)。
3.灭火的方法有:(三个条件只需具备一个)(1)(2)、(3) 。
自学1:三种灭火器的原理1.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CO2吹出(主要成分为)来灭火。
具有、、、和等优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2.CO2灭火器是在加压时将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有和的作用。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等处的失火。
使用时,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上,否则,会把手。
3.水基型灭火器产生的泡沫喷射到燃料表面,析出的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使可燃物与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
可用来扑灭非水溶性液体,如等,以及固体材料,如等引起的火灾。
3.泡沫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4.干粉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5.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可能,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捂住口鼻,蹲下或沿墙壁自学2:爆炸1.可燃物在急剧地,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使气体的而引起爆炸。
2.可燃物与氧气的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3.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或,它们接触到,就发生爆炸的危险。
4.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和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5.可燃物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1)与氧气的有关,氧气的越大,燃烧越;(2)与氧气的接触有关,越大,燃烧越。
6.下面的爆炸现象都是化学反应吗?(1)鞭炮爆炸(2)轮胎爆炸(3)气球爆炸(4)炸弹爆炸7.爆炸原因(1)化学变化引起:火药爆炸、油库爆炸等(2)物理变化引起: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8.可燃物的燃烧和爆炸是同一个化学反应,两种不同的反应现象。
最新燃烧与灭火导学案第2课时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导学案(第2课时)编制:朱玉兰审核:审批: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灭火的原理;2、根据生活经验和灭火的原理,推测出适当的灭火方法;3、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学习重点】:灭火的原理【学习难点】:灭火的方法【共同构建】:活动一、温故知新如右图,烧杯内有开水,开水内有一小块白磷,烧杯上方盖有一薄铜片,铜片上有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堆红磷,回答下列问题:(1)铜片上白磷与开水中的白磷相比,燃烧,另一个没有燃烧是因为。
(2)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相比,燃烧,另一个没有燃烧是因为。
(3)由此可总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缺少任意一个条件,燃烧(能/不能)发生。
活动二、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分析教材p125 实验7-2,试一试:设计不同的方法来熄灭蜡烛,并说明原理。
(烧杯、镊子、水、剪刀、碳酸钠和稀盐酸)、 2、 3、2、根据下列灭火实例,分析灭火原理(1)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原理是:。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扑灭;原理是:。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原理是:。
活动三、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燃烧、缓慢氧化、自然之间的关系A、爆炸是指:物质在有限的内急速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引起爆炸。
可发生爆炸的物质有:、两类。
B、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
C、缓慢氧化:进行的较慢的、不易察觉的。
D、自然:过程中由于热量聚集引起可燃物温度升高,达到了这种物质的着火点,不经点燃就自发燃烧的现象。
2、阅读教材p129,了解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的注意事项。
【课堂演练】1.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A.用水泼灭 B.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D.用扇子搧灭2、用水可以灭火,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水蒸发吸热,提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大量水蒸发吸热,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大着火点以下D.水的密度大于空气3、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起火,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考虑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D、设法降低油井口的温度C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扑灭D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立即盖上锅盖【课后练习】1.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自救。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导学案

第2课时1.认识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认真阅读课本P130“探究2”至P135所有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常见的灭火器和适用范围:干粉灭火器可用来扑灭一般失火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水基型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汽油、柴油、固体材料等引起的失火。
2.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
3.列举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的易燃易爆物。
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煤油、汽油、柴油、酒精、烟花、沼气、油墨、纸张、塑料等。
4.你知道哪些地方可能会发生爆炸?为什么这些地方会发生爆炸?这些地方都应标有什么样的字样或图标?仔细辨别课本P133图7-13。
5.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要注意厂房和仓库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静电消除设备,并严禁烟火;对那些遇水或受阳光照射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不能存放在露天或高温的地方。
1.“练习与应用6”。
日常生活中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方法灭火?说明理由。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2)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
可用相应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隔绝空气。
(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
切断电流,同时报警。
(4)炒菜时油锅着火。
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
隔绝空气,降低可燃物温度。
(5)图书馆内图书起火。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降温和隔绝空气。
2.讨论并模拟:当发生火灾时应采取什么自救措施?3.面粉粉尘爆炸实验设计实验证明面粉、煤粉等固体粉尘也能发生爆炸。
各小组讨论课本【实验7-2】,观察并分析老师的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砰”的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产生,放热,塑料盖被掀起。
【讨论分析】(1)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罐,与空气充分接触。
燃烧与灭火 (二) 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二)导学案年级: 初三科目: 化学课型: 新授学习目标:1、巩固燃烧的条件。
2、分析并了解燃烧引起的爆炸发生的条件。
3、掌握防爆知识、记住有关安全标志。
学习重、难点:爆炸发生的条件前置自学:1.阅读课本129页多识一点理解碳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写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充足:________________ 不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有12g碳要使其充分燃烧全部生成二氧化碳需要多少氧气?若使其全部生成一氧化碳,需要多少氧气?由此可得出_化学反应生成物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思考:130页“交流共享”,分析并燃烧引起爆炸的原因3.阅读130页“实验探究6-1”,结合微观图分析:(1)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在导管的尖嘴处能够安静的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发生爆炸呢?(2)根据爆炸发生的条件,分析棉纺厂、面粉厂、矿井应该采取哪些安全措施?4.填写下图:5.阅读132页“多识一点”,了解爆炸极限的含义,并会寻找各种气体的爆炸上限和下限展示交流合作探究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地是()①氢气②汽油蒸气③面粉尘④面尘⑤天然气A①B①②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达标拓展1.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当的是()A.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品乘车B.人居社区配置消防设备消防通道C.夜间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加油站、面粉厂附近必须严禁烟火2.在煤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瓦斯)爆炸事故,常采取的安全措施是()A.进矿井前先点火检查是否有甲烷B.准备好灭火器C.注意通风,严禁烟火D.带好防毒面具3.某同学进入房间后发现煤气泄漏,他应采取的措施是()A开灯检查B打电话报警 C 关闭阀门,开窗通风D点火检查学(教)后记。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将能够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火灾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燃烧?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火灾发生?2. 观看视频:播放一个关于火灾事故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火灾对人类生活的风险和重要性。
二、进修(30分钟)1. 燃烧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燃烧?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开释出热量和光线的过程。
- 燃烧的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点是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 燃烧的类型: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
2. 灭火的方法:- 机械灭火:利用灭火器、灭火器具等物品进行灭火。
- 化学灭火:利用化学物质对火灾进行灭火。
- 物理灭火:利用物理方法如隔离、降温等对火灾进行灭火。
三、实践(20分钟)1. 灭火器的应用:请学生分组进行实操,应用灭火器对模拟火灾进行灭火演练。
2. 灭火器的分类:让学生观察和了解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及其适用途景。
四、讨论(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同砚们结合实际案例,讨论火灾事故的原因、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
2. 思考问题:如果发生火灾,你将如何应对?你认为家庭、学校等处所应该做哪些预防措施?五、总结(10分钟)1. 总结归纳: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进行总结。
2. 提出问题:老师提问学生,对于火灾安全,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想要了解的知识?六、作业安置(5分钟)1. 请同砚们写一篇关于火灾安全的小短文,包括燃烧与灭火的知识,以及自己对火灾安全的认识和建议。
2. 家庭作业:检查家中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是否齐全,并了解如何正确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燃烧与灭火的知识,提高火灾安全认识,增强自我珍爱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导学案

7.1 焚烧和灭火学习目标: 1 认识灭火的原理2认识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学习要点: 1 认识灭火的原理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教具:烧杯酒精灯酒精棉手帕蜡烛两只碳酸钠盐酸方法导航:一、知识回首:焚烧需要什么条件?———————————————————————二、自主学习:1如何达到灭火的目的?2认真察看实验 7-2 后剖析:三个烧杯中的蜡烛分别处在什么条件下?第三个烧杯内发生了什么反响?3 详细采纳哪些举措能灭火?每种方法试举 1 例。
4 阅读表 7-2,回答以下问题:①息灭木材 .棉布等焚烧惹起的火灾,用哪一种灭火器?②息灭油 .气等焚烧惹起的火灾?,用哪一种灭火器③息灭图书室 .名贵设施等处失火,用哪一种灭火器5哪一种状况能惹起爆炸?6识记 P129图 7-12 中的各样表记7生产、运输、使用和储藏易燃、易爆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三、试试练习: 1 利用“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熄灭蜡烛的是()2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可用水灭火的原由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爆炸必定是化学反响C 急速的焚烧都会惹起爆炸D 在纯氧中焚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必定能焚烧3有道是,水火无情。
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沉着地依据详细状况采用相应的求生举措,以下方法错误的选项是()A 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B 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C 直立身子朝火光的方向逃生D 蹲下或爬行前行逃生★ 你还有什么疑问?四讲堂研究:1展现自学成就:2着手一试:实验 7-2 并记录实验现象:剖析:评论:3议论: P126议论 1、2、3、并剖析灭火的原理评论:4议论( 1)什么状况下发生爆炸?(2)爆炸能否都需氧气,能否都是化学反响?评论:5 识记 P129图 7-12 中的图标6议论:在我们身旁有哪些与易燃易爆物相关的安全问题?评论:五讲堂小结:其实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照本宣科,要点是记忆有技巧 ,“死记”以后会“活用”。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学案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学案第一篇: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学案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爆炸的定义,化学爆炸的原因.2.学会防火防爆的措施.二.学习过程:1.阅读教材132----135页,思考下列问题.1)爆炸指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易燃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爆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任何可燃性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与空气充分混合遇到明火都有可能爆炸,因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有________________的字样.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____________.3)生产和运输,使用和储存无处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________绝不允许___4)了解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2.随堂检测:(1)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此措施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2)用扇子扇煤炉火焰,为什么越扇越旺?而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为什么一扇就灭?(3)在生煤火炉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的更旺,为什么?(4)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斧底抽薪''钻木取火''火上浇油'.(5)发生下列情况时,应采用什么灭火方法灭火?说明理由;[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2]由于吸烟,不慎燃烧被褥;[3]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4]炒菜时油锅着火;[5]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第二篇:燃烧和灭火学案七、1燃烧和灭火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了解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学习重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习研讨引入:展示图片,认识火的利与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发生爆炸的原因,及预防爆炸的措施。
2、知道可燃性气体的使用规则
3、了解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
实验探究爆炸的原理
三、学习过程:
㈠旧知识回顾:
1、燃烧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2、促进燃烧的方法:、
㈡新知识获取:
可燃物燃烧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便利,也能带来灾难。
例如:家庭生活中我们用液化石油气燃烧放热来做饭。
如果在通风不好的厨房内气体泄漏遇火很容易引起爆炸。
讨论:P116 交流共享
这里所说的爆炸是变化,你认为在爆竹里的少量火药会爆炸的原因是
1、【提出疑问】:
⑴爆炸是如何发生的,什么情况下易引起爆炸?
⑵爆炸和燃烧有什么关系?
2、【试验探究】:氢气的燃烧与爆炸
⑴观察模拟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用火柴点燃后开始看到,片刻后看到
讨论:为什么刚开始时氢气在小孔处能够安静的燃烧,而片刻后瓶内的氢气就会发生爆炸呢?
⑵分析现象:移开棉花团后,氢气从小孔处跑出,点燃后能燃烧是因为氢气具有
性,且。
这时瓶内的氢气(燃烧或不燃烧)因为。
随着氢气的燃烧,瓶内氢气减少而进入,这时瓶内的氢气(燃烧或不燃烧)。
因为
这时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爆炸。
讨论:为什么这时会产生爆炸?(可参考课本P117 )
观看微观模拟动画结论:刚开始小孔处跑出少量纯净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产生的热量(大量或少量),易及时散失。
片刻后瓶内进入氧气与氢气混合,瓶内的氢气被瓶口处燃着的氢气引燃,瞬间燃烧放出(大量或少量)的热,在有限空间内气体急剧膨胀所以发生了爆炸。
【实验现象拓展】
1、从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在空气中,若点燃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可能引起,或爆鸣。
因此使用氢气前必须验纯。
其他可燃性的气体也一样使用前要。
2、氢气燃烧和爆炸的反应原理(一样或不一样),
化学方程式为
3、你见过、听说过的爆炸有那些?
观看趣味试验:【面粉爆炸】
4、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引起爆炸?
5、爆炸和燃烧有什么关系?
6、如何预防爆炸?
7、是不是在有限空间内点燃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就一定会发生爆炸?请你观察下面一组数据及试验现象:
结论:混合气体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引燃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范围称之为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
阅读P118
请大家再讨论在什么情况下易引起爆炸?
小结: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时,在空间内,与明火会剧烈燃烧引起爆炸。
不
燃
烧
弱
爆
炸
强
爆
炸
强
爆
炸
强
爆
炸
强
爆
炸
强
爆
炸
弱
爆
炸
安静
燃烧
安
静
燃
点燃现象
95
90
80
70
60
50
40
3
20
10
空气体积分数/%
5
10
20
30
40
50
60
7
80
90
氢气体积分数/%
【课堂检测】
1、【05汕头课改】某工人在地下施工时不慎挖穿了煤气管道,造成煤气泄漏。
当他打着打火机支探查时,立刻发生了爆炸。
请回发生爆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气体混合后,点燃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氧气B.氢气、空气
C.氧气、氮气D.氢气、煤气
3.【05青岛】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4、【05重庆】在电影院、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常见的标志是
5.【05潍坊】某炼油厂因油罐泄漏,一拖拉机行驶至附近时,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瞬间油罐起火爆炸,后经及时扑救,大火于数小时后基本扑灭,但仍有消防队员用消防水龙头对油罐继续喷水至冷却。
依据学过的化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油罐泄漏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油罐起火的原因是。
6、关注两则新闻:①2004年7月底,山东烟台部分县市区的居民将在日常生
活中用上质优价廉的天然气。
②2004年5月18日,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蔡家沟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瓦斯的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都是甲烷:CH4 )
(1)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请用化学知识分析瓦斯爆炸的原因:
(3)上面两个例子说明,化学物质可造福人类,但有时候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请你再举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说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