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水文)

合集下载

中小河流治理初步设计编制要点

中小河流治理初步设计编制要点

基础资料收集不足
在初步设计阶段,部分基础资料收集不够全面,可能影响 治理方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议加强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提高设计精度。
设计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的设计理念相对传统,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建议引 入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高治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生态保护措施需加强
尽管在治理方案中考虑了生态环境保护,但仍需进一步加 强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力度,确保河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 持和资金保障,共同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的顺利开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方法
评价内容
包括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对水域生态、水质、水量、水生生物、河 岸带植被等方面的影响。
评价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模拟等手段 进行评价。
评价结论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及预防或 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
善河流生态环境,促进生物多样性。
02
箱涵结构
箱涵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涵洞结构形式,它具有过流能力强、占地面积小、
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城市排水和道路建设中,箱涵结构得到了
广泛应用。
03
橡胶坝
橡胶坝是一种新型的水工建筑物,它由高强度帆布和橡胶制成,具有结
构简单、造价低廉、易于安装和维修方便等优点。橡胶坝在城市景观建
中小河流治理初步设计编制要点
目录
• 治理背景与目标 • 初步设计原则与思路 • 治理方案比选与优化 • 工程布置与建筑物设计 • 施工组织与进度安排 •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措施 • 结论与建议

最新版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解决方案

最新版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解决方案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勘察设计项目解决方案为适应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建设要求,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确保勘察设计质量,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等有关规程规范,结合我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特点和实际,现编制《**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勘察设计要点》(以下简称《要点》)。

《要点》主要明确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设计报告的编制重点和基本要求,统一报告编制格式和章节内容。

一、总体要求1. 设计报告应遵循现行规程规范进行编制,在认真调查、勘察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就工程任务、防护范围、保护对象、工程规模、河道特性、工程总体布局、主要建(构)筑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使得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范围明确、措施得当、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能够切实发挥效益。

设计报告文字应简明扼要,图纸完整、规范。

2. 承担设计任务及其相应勘察、试验、研究工作的单位,应具有水利水电行业相应资质。

3. 设计报告应满足初步设计阶段深度要求,部分章节应补充规划、可研阶段的相关内容:(1) 分析河流(或河段)防洪工程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对河道防洪安全的要求以及现状存在的问题,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确定水文参数和成果。

(3) 查明与河流治理工程相关的主要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设计要求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等参数。

(4) 合理确定防护范围,明确工程治理任务。

(5) 分析河道演变趋势及存在问题,论证堤线、堤距,确定治理工程总体布局方案;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堤防、护岸和建(构)筑物结构形式、尺寸及基础处理措施。

应有必要的总体方案和建筑物结构形式比较,通过分析论证支撑相应的结论意见。

(6) 对河道治理可能产生影响的滑坡、跨(拦)河建筑物等应分析说明相互关系,提出处理或改造建议。

(7) 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总体布置、主体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安排和施工导流方案等。

云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管理的通知-云建设[2007]87号

云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管理的通知-云建设[2007]87号

云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管理的通知正文:---------------------------------------------------------------------------------------------------------------------------------------------------- 云南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管理的通知(云建设[2007]87号)各州、市建设局: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是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环节,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责。

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为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质量和管理水平,依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云南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是按照有关法规规定,省政府明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

初步设计审批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为保证初步设计审批工作的质量,各州市建设局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勘察设计(建管)部门应配备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管理人员,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初步设计审批工作。

二、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工程以及非国有资金投资的大、中型建设工程和技术复杂的小型建设工程的初步设计,必须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开展施工图设计。

对三级和三级以下一般民用建筑工程;小型、技术要求简单的工业及其它非工业建设工程,可以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

不要求另行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大、中、小型建设工程范围和建筑工程设计规模分级标准按建设部有关行业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执行(见附件)。

三、初步设计审批实行分级管理。

特级建筑工程、一级建筑工程中的一般公共建筑及特殊公共建筑、大型市政工程和由国家和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文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文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技动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水文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贯彻落实厅党组关于切实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工作部署,加快我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提高设计质量和技术审查效率,根据相关规程规范要求,结合《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针对已报项目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审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现对我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水文分析计算、工程任务和规模等存在的几方面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水文分析计算(一)总体原则1.应按相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水文分析计算。

本部分主要为基本资料收集、水文分析计算方法及成果合理性检查。

2.全面收集工程建设需要的水文设计基础资料,包括采用和参考的水文基础资料,作为分析计算的重要依据。

3.分析计算时应说明并列出采用的参数、计算方法和计算成果。

4.对设计成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与已有成果及省颁布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合理采用。

5.提供水文水利计算专题报告,专题报告应附计算过程。

(二)设计基本资料1.提供流域水系图(标明相关水文站、雨量站,以及本工程、已建、在建和规划的水利水电工程位置)。

2.说明工程所在流域自然地理概况、河道特征和洪水特性。

3.对工程需采用或作为参考的水文站和雨量站点资料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资料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进行评价。

明确工程设计所采用或参考的资料系列。

(三)洪水1.洪水标准根据我省河流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我省中小河流治理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

2.设计洪水(1)由于中小河流大多属于山区性河流,且发生过洪涝灾害,因此需对历史洪水进行分析,如属特大洪水且可靠,计算时须进行特大值处理。

(2)有实测资料的情况。

采用频率分析方法或搬家指数法进行计算,对已有规划设计成果的需整治河段,应对计算成果进行分析比较,并以安全为原则,提出设计洪水成果及洪水过程线;对工程上、下游近年已建或已经审批工程的设计成果,应与其衔接。

(3)无实测资料的情况。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doc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doc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一、总则(一)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印发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和《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规范主要设计内容和标准,提高设计工作质量,提出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所指中小河流是流域面积在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

(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应参照现行有关规范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结合本指导意见,开展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

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设计环节质量控制,确保设计成果质量。

(四)设计中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水文分析、河流冲淤演变及河势变化分析,加强整治河宽和堤距的分析论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好土方挖填平衡,减少弃渣占地,并根据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择优确定施工工期。

(五)工程建设内容要避免与市政园林建设相混淆,生态措施只能放在护岸、护坡、堤防等河道治理工程上,不用于绿化、靓化等市政园林工程。

河道治理工程与市政、园林工程结合实施的项目,应分别列出其工程量和投资,明确资金来源。

(六)中小河流治理中涉及到的占地和移民安置、交通桥梁、环境影响等问题,应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各省(区、市)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工作。

二、水文(一)应收集和整理本流域和相邻流域的水文站、雨量站的实测系列资料,收集省区的暴雨查算手册或水文图集,收集以往河道治理规划设计中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和成果,并加强河道特征和洪水特性分析。

(二)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结合具体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附近有较长实测洪水流量资料时,可优先采用频率分析计算方法,直接推求设计洪水;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实测洪水资料短缺时,可根据经审批的省区的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分析及水文规划设计的探讨

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分析及水文规划设计的探讨

中小河流治理问题分析及水文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河流是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源泉,在生活中可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提供了饮用水,还给人类各项生产的过程中提供有效的水资源。

而且也为人类的清洁、电能以及航运等各方面都来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河流较多的国家,这些河流中有许多的河流属于中小河北流。

作者分析了当前中小河流水文规划设计的原则以及在治理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而分析了相关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问题;水文规划设计;1.中小河流水文规划设计的原则1.1综合利用的原则所谓综合利用就是对全流域的各部位、各控制点以及各河段的除害兴利的工程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设计。

全面提升中小河流综合的利用率,首先要从防洪、灌溉、排涝、水土保持以及水力发电等方面入手,不但要针对某条河流采取综合利用的规划,而是要对其他的河流一起进行规划,这样才能达到统一的体系,让水利的资源能够达到利用的最优化。

1.2远期和近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河流的水文规划设计要采取远期与近期相结合的原则,这样可以有效的治理河流工程。

例如,规划水能时,根据水库的地址、方式的运行以及装机容量这些基础要素来确定好,不但要对中小河流水文当前的负荷要求考虑周全,而且还要根据中小河流水文的远期规划负荷的发展目标来对比,保证水能的规划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

1.3统一安排的原则中小河流进行水文规划过程中,必须与河流枢纽的工程、河流梯级的开发情况及全流域规划现状进行有效结合,然后采取统筹的安排,这样既要突出了重点、又兼顾了全面,而且还要充分考虑上游、中游和下游水文的规划安排,达到全流域的综合利用效益最优化的目标,制定出河流分期和分级开发的方案。

与此同时,还要采取因地制宜原则,进一步增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全面提高水能开发的利用价值。

另外,中小河流的水文规划过程中,要别要做好河流上游、下游以及左右岸之间的关系,防止一些区域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效益而发生拦河设障、盲目开发、挤占河道等不良行为,进一步保证该河流区域的防洪安全与生态平衡,加快促进该流域的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参考大纲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编制参考大纲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参考大纲前言1 综合说明2 水文2.1概况2.1.1流域概况2.1.2气象水文2.2 水文基本资料2.2.1 站网分布2.2.2 实测水文资料2.2.3洪水调查资料2.2.4 水文基本资料评价2.3 设计洪水2.3.1暴雨洪水特性2.3.2历史洪水2.3.3设计洪水2.3.4设计洪水合理性分析2.4 施工设计洪水2.4.1 枯水期时段划分2.4.2枯水期施工设计洪水推求2.5 水位流量关系2.6 泥沙2.7 排涝水文2.7.1 设计暴雨2.7.2 水田排涝模数2.7.3 旱地排涝模数2.7.4 排涝设计流量3 工程地质3.1前言3.2区域地质概况3.3工程区工程地质条件3.4已建堤防状况(根据需要确定)3.5堤防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6护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7穿堤涵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8其他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9天然建筑材料3.10结论及建议4工程任务和规模4.1概况4.1.1自然地理概况4.1.2社会经济概况4.2规划成果主要结论4.2.1防护对象(城区、乡镇等)发展规划4.2.2 (所在)河流防洪治理规划4.3河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3.1河道特性及河势分析4.3.2洪水灾害及成因4.3.3河道治理工程现状4.3.4现状防洪能力分析4.3.5存在的主要问题4.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5工程任务4.6治理方案4.6.1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6.2设计水平年4.6.3防洪排涝标准4.6.4治理范围4.6.5治理方案4.6.6治理方案与治理任务的符合性分析4.7工程规模4.7.1防洪工程4.7.2排涝工程4.8设计水面线4.9防洪排涝非工程措施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设计依据5.1.1设计基本资料5.1.2 主要技术标准5.2工程等级和标准5.2.1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和防洪标准5.2.2 地震参数5.2.3 主要设计允许值5.3工程总体布置5.3.1 堤线布置5.3.1.1 堤线布置原则5.3.1.2 堤距确定5.3.1.3 堤线方案比选5.3.2 护岸工程布置5.3.3 排涝工程布置5.3.4 工程总体布置5.4主要建筑物型式5.4.1防洪堤型式方案比选5.4.2护岸型式方案比选5.4.3排涝建筑物型式方案比选5.5主要建筑物设计5.5.1防洪堤设计5.5.1.1堤顶高程确定5.5.1.2堤身结构设计5.5.1.3渗流、稳定及应力分析计算5.5.1.4堤防沉降计算5.5.1.5基础埋置深度确定5.5.1.6堤基处理5.5.2护岸工程设计5.5.2.1护岸结构设计5.5.2.2生态措施(包括生态工程及植物措施)5.5.2.3稳定及应力计算5.5.2.4抗冲刷计算5.5.2.5防冲措施5.5.3排涝工程设计5.5.3.1排涝工程布置5.5.3.2排涝工程结构设计5.5.3.3水力计算5.5.3.4稳定及应力计算5.5.3.5基础处理5.6疏浚清障设计(根据需要确定)5.7附属建筑物5.8主要材料设计5.9工程安全监测5.10主要工程量6机电及金属结构6.1水力机械(根据需要确定)6.2电气6.3金属结构7施工组织设计7.1施工条件7.1.1工程条件7.1.2自然条件7.2料场选择与开采7.2.1料场选择7.2.2料场规划7.2.3料场开采及加工7.3施工导流7.3.1导流标准7.3.2导流方式7.3.3导流建筑物设计7.3.4导流建筑物施工7.4主体工程施工7.5施工交通运输及施工总布置7.5.1施工交通运输7.5.2施工总布置7.5.3土石方平衡利用规划7.6施工总进度8建设征地与移民安置8.1工程用地范围及实物8.2移民安置规划。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001]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001]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一、总则(一)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印发的《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和《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为指导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工作,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规范主要设计内容和标准,提高设计工作质量,提出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所指中小河流是流域面积在200至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

(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应参照现行有关规范及《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规定的内容和深度要求,结合本指导意见,开展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工作。

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做好各设计环节质量控制,确保设计成果质量。

(四)设计中应加强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认真开展必要的现场调查和勘测等工作;重视水文分析、河流冲淤演变及河势变化分析,加强整治河宽和堤距的分析论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好土方挖填平衡,减少弃渣占地,并根据加快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择优确定施工工期。

(五)工程建设内容要避免与市政园林建设相混淆,生态措施只能放在护岸、护坡、堤防等河道治理工程上,不用于绿化、靓化等市政园林工程。

河道治理工程与市政、园林工程结合实施的项目,应分别列出其工程量和投资,明确资金来源。

(六)中小河流治理中涉及到的占地和移民安置、交通桥梁、环境影响等问题,应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各省(区、市)具体情况,做好相应工作。

二、水文(一)应收集和整理本流域和相邻流域的水文站、雨量站的实测系列资料,收集省区的暴雨查算手册或水文图集,收集以往河道治理规划设计中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和成果,并加强河道特征和洪水特性分析。

(二)参照《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XX),结合具体资料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洪水计算方法。

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附近有较长实测洪水流量资料时,可优先采用频率分析计算方法,直接推求设计洪水;当工程地址及上、下游实测洪水资料短缺时,可根据经审批的省区的暴雨洪水计算方法,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河道洪水地区组成计算
★考虑与治理河段最近的水库组合
◆在同频率法、典型年法中,采用同频率法即可
◆水库高频率洪水不宜采用原暴雨途径估算的设 计成果(应按前述方法重新计算) ◆水库下泄洪水与下游区间洪水组合时 应考虑洪水传播时间
四 洪水成果的合理性分析
※ 方法的合规性 ※ 面上的合理性 ※ 与实际的符合性

泥沙估算
★含沙量 (一般河流) ★悬移质、推移质输沙率(多沙河流)
七 排涝模数计算
■水田的排涝模数 ■旱地的排涝模数 ■城区的排涝
规范 3.1.7 当设计流域缺乏洪水和暴雨资料时,但工程地点附 近已调查到可靠的历史洪水,其重现期又与工程的设计标准接 时,可直接采用历史洪水或适当调整,作为该工程的设计洪水。
Cs=4Cv
Cv 0.5 0.6 0.7 0.8 50% 0.847 0.789 0.731 0.676 75% 0.644 0.591 0.533 0.527 Cv 0.5 0.6 0.7 0.8
Cs=5Cv
50% 0.82 0.762 0.711 0.670 75% 0.644 0.631 0.612 0.604
云南省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水文分析
一 基本资料
1 流域特性资料分析
地理位置及所在流域自然地理概况 河道特征和洪水特性 治理河段起、止断面以上的河长及径流面积 在水系图中示意出治理河段位置并标明水文站 、 雨量站以及已建水库工程位置 上游的水利工程位置及与治理河段之间的水力联 系,水库工程的特征值(径流面积、正常库容及 总库容)。
• 3 暴雨洪水途径修正法(经验法)
①由暴雨推求洪水的初值Qp初 ② 计算参证站(面积小于1000km2) 实测途径与暴雨途径洪水成果差异 K=Qp实/Qp暴 ③ Qp=K Qp初
二 河道天然洪水计算
4 洪水调查综合分析法
①调查大洪水或常遇洪水洪痕并推流(Q pn )
② 分析调查洪水的频率pn ③通过面上分析经验估定洪水的Cv、Cs值 ④由调查的Q pn和估定的Cv、Cs值反算均值Q0 ⑤计算设计洪水

一 基本资料
2 基本资料收集及处理 。本流域和相邻流域的水文站、雨量站的实 测洪水、暴雨系列资料 。以往河道治理规划设计中设计洪水的计算 方法和成果 。对洪水资料系列进行一致性分析,必要时 应对洪水系列进行均一性订正
二 河道天然洪水计算
• 1 水文比拟法 • ①面积差异在20%以内时
Fp Qp F 0 Q0
二 河道天然洪水计算
• 3 暴雨洪水途径修正法(经验法)
m1设 CM F
0.262
J
0.171
B
0.476
i 0.84 F 0.109 ( ) 10
n设 Cn F
0.161
m1设 K设 n设
在千年洪水相同的情况下 不同Cv值的频率曲线差异比较
二 河道天然洪水计算
n
二 河道天然洪水计算
• 1 水文比拟法 • ②面积差异大于20%时
Fp Qp F 0

n
PP P 0
Q 0
二 天然河道天然洪水计算
• 2 地区综合法
Q0 kF
n
Cv kC F
n1
二 河道天然洪水计算
• 3 暴雨洪水途径修正法(经验法)
方法 地点或站 名 河名 面积 频率 暴雨洪 水 暴雨洪水 修正法 调查 法 误差 50%以上 10% 370 190 95% 10年比50 还大 87.0 288 44% 43%
2%
40 10% 10%
739
125 4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2
五 水位~流量关系计算
◆利用水文站实测水位~流量 综合分析 ◆采用水力学方法推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