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 中医诊断学 第七单元 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

第七章八纲辨证一、选择题(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答案,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1.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出自()A.《内经》B.《伤寒杂病论》C.《医学六要》D.《伤寒质难》E.《景岳全书·传忠录》2.最早具体运用八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医家是()A.张三锡B.祝味菊C.张景岳D.张仲景E.王执中3.八纲辨证是()A.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B.其他辨证方法的延伸C.外感病的辨证方法D.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E.以上都不是4.表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外邪直中B.劳倦内伤C.虫兽所伤D.六淫袭表E.里邪出表5.不属于寒证病因的是()A.阴液亏虚B.阴邪致病C.寒邪直中D.阳气不足E.饮食生冷6.不属于热证病因的是()A.风热侵袭B.阳邪亢盛C.阴液不足D.阳气亏损E.以上都不是7.虚证的病理特点是()A.邪气亢盛B.正气不足C.正虚邪盛D.正邪相持E.正邪相争8.病人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善太息,脉弦,常见于()A.表寒证B.真寒假热证C.半表半里证D.表寒里热证E.表热里寒证9.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A.阳气暴脱B.阴盛阳虚C.阴盛格阳D.阴阳俱虚E.以上都不是10.病人手足厥冷,烦渴喜冷饮,便干溲黄,舌红苔黄干,脉沉数有力,证属()A.里寒证B.真热假寒证C.真寒假热证D.里实热证E.阴虚内热证11.病人腹部胀痛时作时止,按之痛减,脉弦硬者,证属()A.实证挟虚B.真虚假实C.虚证挟实D.真实假虚E.虚实并重12.病人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证属()A.表寒里热B.表实里虚C.上热下寒D.上虚下实E.虚实真假13.病人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口渴,烦躁,苔白干糙,证属()A.上热下寒B.表寒里热C.表实里虚D.表热里寒E.表里俱热14.病人先见高热口渴,汗出,后出现消瘦,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脉细无力,证属()A.实证转虚B.真寒假热C.表寒里热D.虚实夹杂E.热证化寒15.表证发热的特点是()A.寒热往来B.壮热C.恶寒发热D.身热不扬E.但热不寒16.病人自觉身热烦躁,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触之胸腹无灼热、下肢厥冷,口渴但不欲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无力,应属于()A.真热假寒证B.真寒假热证C.上热下寒证D.上寒下热证E.表热里寒证17.表证恶寒的病机是()A.阳气不足B.肺卫不固C.外邪束表,卫阳被郁D.风性开泄,腠理疏松E.肺气不足18.对里证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多见于内伤杂病B.里证一般不见于外感病C.可由外邪直中脏腑而成D.情志为病多属里证E.饮食劳倦所伤为里证19.属于亡阳证的舌脉是()A.舌淡胖嫩,脉象沉迟B.舌淡而润,脉象虚细C.舌淡而润,脉微欲绝D.舌红津干,脉细数疾E.舌红少苔,脉象细数20.属于亡阴证的舌脉是()A.舌红津干,脉细数疾B.舌红苔黄,脉细有力C.舌红少苔,脉象细数D.舌淡胖嫩,脉象沉迟E.舌淡而润,脉微欲绝21.辨别表证最有意义的症状是()A.寒热往来B.恶寒发热C.头身疼痛D.脉数E.壮热22.不属于里证表现的是()A.壮热B.恶寒发热C.五心烦热D.口渴E.苔黄23.病人胃痛数年,遇寒则剧,近日小便热、急、痛、色黄量少。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考点总结

中医诊断学——第七单元八纲辨证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细目一八纲基本证候要点一表里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表证与里证的临床表现(1)表证的临床表现: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程短的特点。
(2)里证的临床表现凡非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的特定证候,一般都属里证的范畴,即所谓“非表即里”。
里证可见于外感疾病的中、后期阶段,或为内伤疾病。
其基本特征是一般病情较重,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2.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要点二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寒证与热证的临床表现(1)寒证的临床表现: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辨证要点:寒冷、清稀、白、脉紧或迟(2)热证的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辨证要点:热、红、黄、数2.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要点三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虚证与实证的临床表现(1)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一般新起、暴病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壮实者多实证。
2.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要点四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1.阴证的临床表现:里证、寒证、虚证。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等。
2.阳证的临床表现:表证、热证、实证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等。
第七章 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

中篇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与精华,是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当遵循的原则。
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学应有的、独特的内容,它是治疗时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
无论疾病病种是否明确,辨证论治都能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灵活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医学对疾病的处理能力。
临床辨证的一般思维规律,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症状、体征等病情资料的综合分析,先明确病位、病性等辨证要素(简称“证素”),然后概括为完整的证名。
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属于纲领证;病性辨证是辨别证候的性质,属于基础证;脏腑辨证是以病位为主,结合病性的辨证方法,属于具体证;此外,还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也是中医学辨证分类的方法。
第七章八纲辨证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遍规律的共性,它能把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分别概括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再进一步归纳为阴证、阳证两大类。
就是说,对于任何一种证候,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从基本性质来说,一般可区分为寒与热;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与虚;从病证类别来说,都可归属于阴或阳。
因此.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纲领,是用于分析各种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在诊断过程中能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八纲辨证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辨证思维的特点。
虽然八纲辨证主要将各种证候概括为四对纲领性证候,每对证候的双方都有与另一方区分的临床表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把临床上各种证候只是划分为八个孤立而毫不相关的、界限分明的区域,而是八纲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相互错杂。
因此,对于八纲辨证,既要掌握八纲的基本证候,又要熟悉八纲之间相互组合形成的各种复合证候类型。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

其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 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均可以出现表证,除此之外,还有暑湿 袭表证、湿邪遏表证、燥邪犯表证。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3
表证的病位是在体表吗? 皮毛、肌腠等处的病变就是表证吗?
八纲辨证:即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 证的纲领(八类证候),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从而辨别病变的位 置的深浅(表里),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 盛衰(虚实)和病证类别的阴阳的辨证方法。
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表里是分辨疾病病的浅深和病势趋向(病位)的总纲;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3
证素: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带有根本性质 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素质。证素, 就是证的基本要素,即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 内容。
证素不是指证候,但证素的确定,必须以症为据。
证素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4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 领。
(3)表里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 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寒与温 病之初期。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0
(一)表证
概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 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 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临床表现】
表证的概念是临床实践同医理相结合的人为 的抽象的归纳和判断。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4
(二)里证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八纲辨证✅【七】八纲辨证本文为b站李灿东老师《中基诊断》整理的视频笔记,共128讲基础的知识框架分为10个模块。
【七】八纲辩证表里——病位深浅寒热——病性虚实——邪正虚实阴阳——病证类别辨证:分析矛盾,辨别症候(一)表里辨证1,病位深浅2,表里是相对概念,不是固定的解剖名称3,表里是两类特定症候的概括4,还能反映病情轻重表证邪气——皮毛,口鼻——肺气机表——邪正抗争主要见于外感病的初期特点:起病比较急,短,轻;经常有外因可查;恶寒发热同时并见,舌苔薄,脉浮里证部位在内,脏腑经络,气血,骨髓特点:发病都有一个过程,可急可缓。
起病比较长,重;没有新起的恶寒发热;表现各异。
病因:表证不解入里;外邪直中;情志内伤,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半表半里证邪在少阳,又叫少阳病。
1,外感病-恶寒发热。
2,表证-头身痛,喉咙痛,鼻塞;里证-内脏症状3,舌脉(二)寒热辨证疾病性质/阴阳盛衰寒症含义:阴盛阳衰外感寒邪;过食生冷;年老久病特点:冷,白,稀,润,静热症含义:阳盛阴虚感受了火邪;感受寒邪,郁久化热;过食辛辣;七情化火;年老久病特点:热,红(黄),稠,干,动寒症&热证的区别寒热/口渴/面色/四肢/二便/舌脉(三)虚实辨证实症含义:邪气盛,正气不虚感受外邪,病理产物的堆积;情志不遂【有余;强烈;停聚】特点:危,短,强壮虚症含义:正气不足,邪气不盛生成不足,脾胃功能不好;消耗太多【不足,虚弱】特点•气虚——无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动则益甚】•阳虚——寒【气虚+寒】•血虚——淡•阴虚——虚热•精亏•津液不足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病程,体质,气息,脉象,精神状态,舌脉虚实的真假真实假虚:本质是实证,而出现的虚的假象。
“大实有羸状”真虚假实:脉大,二便不通,腹胀(四)阴阳辨证阴阳是辨证的纲领表热实——阳里寒虚——阴阴阳是八纲的二类证阴证阳证八纲之间的关系相兼错杂转化真假1,证的相兼,两纲或两纲以上的证。
表实寒症&表实热证;里实寒症&里实热证;里虚寒症&里虚热证2,证的错杂•表里同病: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里俱实,表实里虚,表里俱寒,表里俱热•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虚实夹杂:虚中夹实,实中夹虚,虚实并重3,证的转化•表里转化: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热转化:寒症化热,热证转寒•虚实转化:实证转虚,因虚致实。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 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目的要求]熟悉八纲、八纲辨证,八纲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真假等概念;掌握八纲基本证候的临床表现,熟悉其证候分析。
[教学内容]1.八纲、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
2.表里辨证:表证(及半表半里证)、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3.寒热辨证:寒证、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4.虚实辨证:实证、虚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5.阴阳辨证:阴证、阳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鉴别要点。
6.八纲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类型;证候真假的含义、类型、证候特征、病机、辨证要点;证候转化的含义、类型、实质。
7.八纲辨证的意义。
[教学要求]一、八纲辨证的概念与源流1.了解八纲作为辨证纲领的意义。
2.熟悉八纲辨证的概念;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各自的辨证意义。
二、八纲基本证候1.熟悉表与里、表证与里证概念的相对性;表里两纲的辨证意义。
熟悉半表半里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掌握表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证候分析、辨证要点;里证的概念、形成里证的三类原因。
2.熟悉寒热辨证的意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证候分析。
掌握寒证与热证的概念、临床表现。
3.熟悉虚实辨证的意义。
掌握虚证与实证的概念,实证、虚证的一般临床表现。
4.熟悉阴阳两纲归类证候的依据与内容。
三、八纲证候间的关系1.熟悉证候相兼的概念;证候相兼的常见证型。
表虚证与表实证的概念、临床表现、鉴别要点。
2.了解证候错杂的概念;证候错杂(夹杂)的常见证型。
熟悉证候错杂中,矛盾的双方均反映疾病的本质,辨证时主要分析其中的主次缓急。
3.熟悉证候真假的概念;证候真假的四种类型。
掌握真寒热证与真假热寒证的概念、临床表现、辨证要点;真虚假实证与真实假虚证的概念。
熟悉真热假寒证与真寒假热证、真虚假实证与真实假虚证的基本病机。
4.熟悉证候转化的概念;证候转化的三种类型;表里出入的含义;里邪出表、虚证转化为实证的本质。
掌握寒证转化为热证、热证转化为寒证、实证转化为虚证的概念。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1、八纲的概念:八纲,即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2、八纲辨证:通过对四诊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类证候归纳说明病变的病位、性质以及病变过程中正邪双方力量对比等情况的辨证方法。
3、八纲辨证的意义,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基本上可以用八纲来加以归纳,按其类别、病位、性质及邪正盛衰,分别归属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证候。
其中阴阳又可概括其他六纲,即表、热、实证为阳;里、虚、寒证为阴,故阴阳又是八纲中的总纲。
4、八纲之间的关系,八纲不仅可以单独出现,同时又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八纲相兼,二纲或两纲以上证候同时出现,为八纲相兼,如表寒、表热、虚寒、虚热、里虚寒、里虚热等等。
(2)八纲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八纲可相互转化,如表里转化、虚实转化、寒热转化、阴阳转化。
(3)八纲真假:在疾病的一定阶段,八纲可有真假证出现,如实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证。
第一节表里1、表、里的概念:表与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如躯壳与脏腑,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则脏为里,腑为表。
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为外;脏腑、骨髓为内。
外有病属表。
内存病属里。
2、表里辨证的适应范围及意义:表里辩证适用于外感病,其意义可察知病情的轻重、病位深浅及病势转归。
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
3、表、里证的临床表现和证候分析。
4、表、里证关系。
一、表证[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
[临床表现]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症见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
兼见头身疼痛,鼻塞,咳嗽等症。
[证候分析]六淫之邪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部而发热。
卫气受遏,外不能温煦肌表,则恶风寒。
经络阻滞,气血不畅,以致头身疼痛。
肺失宣肃,且见鼻塞咳嗽等症。
舌淡苔白,脉浮均为邪气在表之征。
二、里证[概念]里证是疾病深入于里(脏阴、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
中医诊断学第七章 八纲辨证

胆热循经上冲
口苦,咽干,目眩
证候特点 起病急,病程长,既非表证,亦非里证
4.表证、里证的鉴别
证 寒热
舌 脉 中医诊断学
舌苔薄白, 表证 恶寒发热 舌质变化不
明显,脉浮
里证
但热不寒 但寒不热
舌苔厚或无 苔,舌质变 化不明显, 脉沉
症状
以头身痛,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
喷嚏微咳,内脏证 候不明显
以内脏证候为主症, 烦躁神昏,胸闷胸 痛,腹痛呕吐,便 秘腹泻,尿短赤或 清长
表现分析
外感热邪 寒湿情志 饮食化火
素体阴虚 劳倦内伤
阳热过盛 阴精不足
产热过多 阴虚阳亢
热证
发热恶热,手足温和,面赤舌红
阳热亢盛,火性炎上
口渴、尿黄、便干
热伤津液
烦躁、脉数
扰神迫血
热、黄、赤、稠、燥、动
3.寒证热证鉴别
证 寒热
面
喜恶 四肢 色
寒 证
喜温 恶寒
冷凉
白 或 青
口渴
口和 不渴
分 泄 二便 物
虚实辨证内容
虚证
实证 鉴别
1. 虚 证
概念 指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而邪气不著,表现以
不足、松弛、无力、衰退为特点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
主主要要表表现现
成因 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情志内伤,饮食失调,劳逸过
度,房事不节,产育过多,久病失治,误治等。)
气虚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动则 加甚。(脏腑功能衰退)
特点
声中医高诊气断学粗,动则倦消,脉沉 实邪内结,闭 取有力——真 阻经络,气血 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 不通。外周、 赢瘦,脉沉细——假 脑神失于温养 辨识:默默无语但语时声高 而现假虚象。 气粗;体赢瘦但胸腹硬满拒 “大实有羸状” 按;脉沉细但按之有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第七单元八纲辨证一、A11、虚实真假的鉴别关键是A、舌质的嫩胖与苍老B、脉象的有力无力C、体质的强壮与虚弱D、病程的长短E、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2、热极肢厥证又可称为A、真热假寒证B、真寒假热证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表里同病证3、真热假寒的表现可见A、神志昏沉B、面色紫暗C、胸腹灼热D、四肢厥冷E、以上都是4、下列属于证候转化的是A、表里出入B、表里同病C、寒热错杂D、虚实夹杂E、以上都是5、下列属于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错杂关系的是A、表里同病B、寒热错杂C、虚实夹杂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临床上常见的八纲相兼证候不包括A、表实寒证B、里实热证C、里虚寒证D、里实寒证E、寒热错杂证7、真寒假热证产生的机理是A、阴盛格阳B、阳盛格阴C、阴不敛阳D、阳不敛阴E、表热里寒8、不属于阳证临床表现的是A、恶寒发热B、语声高亢C、大便溏泄D、小便短赤E、肌肤灼热9、阴证的临床表现为A、肌肤灼热B、烦躁不安C、呼吸气粗D、身重踡卧E、口干渴饮10、下列关于虚证与实证的鉴别叙述错误的是A、虚证病程长,实证病程短B、虚证精神萎靡,实证精神兴奋C、虚证疼痛喜按,实证疼痛拒按D、虚证发热为蒸蒸壮热,实证发热为五心烦热E、虚证畏寒,得衣近火则减,实证恶寒,添衣加被不减11、下列属于寒证常见的临床表现为A、口淡不渴B、恶热喜冷C、小便短黄D、舌红脉数E、大便干结12、下列不属于表证临床表现特点的是A、恶寒发热B、头身疼痛C、闭塞流涕D、咽喉痒痛E、口渴欲饮13、下列症状哪项不是实证的临床表现A、五心烦热B、声高气粗C、小便不通D、痰涎壅盛E、腹痛拒按14、以下哪项不是虚证的临床表现A、五心烦热B、舌嫩少苔C、腹胀满不减D、声低息微E、怕冷喜加衣15、下列哪项不是鉴别寒证与热证的要点A、身热与身冷B、面赤与面白C、口渴与不渴D、舌苔黄与白E、头痛与不痛16、下列哪项不是八纲辨证所应辨析的内容A、病性的寒热B、病变的吉凶C、邪正的盛衰D、病证的类别E、病位的深浅17、下列哪项不是热证的表现A、面赤B、小便短赤C、大便秘结D、口淡不渴E、咯痰黄稠二、B1、A.真热假寒证B.真寒假热证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表里同病证<1> 、古代有阳盛格阴证之称的是A B C D E<2> 、古代有阴盛格阳证之称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虚实真假的辨别,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其中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其次是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病人的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也是辨析的依据。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20】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真热假寒证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故可称作热极肢厥证,古代亦有称阳盛格阴证者。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9】3、【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真热假寒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证候。
其临床表现有四肢凉甚至厥冷,神志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身热,胸腹灼热,口鼻气灼,口臭息粗,口渴引饮,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有力。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7】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证候转化指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其病位、病性,或邪正盛衰的状态发生变化,由一种证候转化为对立的另一种证候。
证候的转化包括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6】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可以表现为表里同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临床辨证应对其进行综合分析。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5】6、【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临床常见的八纲相兼证候有表实寒证、表实热证、里实寒证、里实热证、里虚寒证、里虚热证等,其临床表现一般是有关纲领证候的相加。
选项E属于八纲中表里寒热虚实的错杂关系,是证候错杂中的内容,不属于证候相兼的范畴。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相兼、错杂、转化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4】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真寒假热的实际是阳虚阴盛而阳气浮越,故又称虚阳浮越证,古代亦有称阴盛格阳证、戴阳证者。
故正确答案是A。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3】8、【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阳证的特征性表现有: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荅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选项C为阴证的临床表现,故根据题干所问,正确的选项是C。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虚实证候、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2】9、【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阴证的特征性表现有: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身重踡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泻气腥,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除了选项D以外,其余各项均为阳证的临床表现,故根据题干所问,正确的选项为D。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虚实证候、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1】1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D的描述恰好相反,虚证的患者发热表现为五心烦热,午后微热,而实证的患者发热表现为蒸蒸壮热。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虚实证候、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10】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寒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踡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除了选项A外,其余各项均为热证的表现。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表里证候、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09】1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表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选项E为热证的临床表现。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表里证候、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08】1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对于实证而言其发热是蒸蒸壮热,而A选项是虚证的发热表现。
故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虚实证候、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07】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C是属于实证的表现,在此不是虚证的表现,符合题干要求,故此题选C。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虚实证候、阴阳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06】1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寒证与热证的鉴别,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尤其是恶寒发热、对寒热的喜恶、口渴与否、面色的赤白、四肢的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是辨别寒证与热证的重要依据。
故此题最佳选项为E。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表里证候、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05】1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
故在此只有B不是八纲辨证的内容。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表里证候、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04】17、【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热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
选项D是寒证的表现。
故在此正确的答案是D。
【该题针对“八纲基本证侯-表里证候、寒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03】二、B1、<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真热假寒证常有热深厥亦深的特点,故可称作热极肢厥证,古代亦有称阳盛格阴证者。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22】<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真寒假热的实际是阳虚阴盛而阳气浮越,故又称虚阳浮越证,古代亦有称阴盛格阳证、戴阳证者。
【该题针对“八纲证候间的关系-证候真假的内容及鉴别”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55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