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081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正式样本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引言据统计,我国煤矿的矿井运输事故占矿井事故总数的28%左右,因此,设法减少矿井运输事故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诚然,矿井发生运输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因素,又有客观的原因,现按斜井提升和平巷运输两方面谈谈减少运输事故的对策。
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事故暗例分析,当前我矿机电运输存在的主要隐患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提升运输设施的要求1.1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
提升机的电控系统,液压及机械制动系统必须可靠,各种闭锁关系正确,制动能力满足运行要求,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应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
煤矿预防运输事故的措施

预防运输事故的措施一、矿车运输事故的预防1.对重要装备、设备(如绞车后备保护、绞车制动系统、斜井跑车装置、钢丝绳等)要加强日常管理、检查、维护、保养。
2.在特殊工作中,如调绳、检修、试运转等要制定专项措施,机电科、运输队管理人员要在现场亲自指挥。
3.斜井串车提升严禁蹬钩。
行车时,严禁行人。
变坡点必须悬挂醒目的“行车不行人”警示牌(声光信号)。
绞车司机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八不开”,信号把钩工必须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的制度,必须做到“三好、四有、两落实”,杜绝闲杂人员进入提升作业的倾斜井巷。
4.在倾斜井巷内必须坚持使用阻车器、挡车器、档车栏、常闭式安全门等防跑车装置和能够将运行中断绳、脱钩的车辆阻止住的跑车防护装置,并定期试验,确保其动作灵敏、可靠。
在提升过程中,如果发生串车与挡车器相撞或挡车器误动作的事故时,信号把钩工必须立即停车,并保护好现场,向相关部门汇报,等候处理。
5.各区队必须配备专职运输线路检查维修工,负责轨道和井筒安全设施的检查。
检查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严禁使用没有闭锁的矿车插销及其它不完好的矿车。
严禁在井筒及各个车场随意翻掉矿车斗子,不完好的矿车及时进行检修。
6.加强连接件的安全检验,在每次换钢丝绳时,必须用2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试验。
矿车连接装置至少每2年进行1次2倍于其最大静负荷的拉力试验,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到期未检验的钢丝绳连接件或矿车连接件。
7.运输队要加强管理,各基层区队必须配备专职人员每日对井下小绞车、防跑车和跑车防护装置、轨道、声光信号、钢丝绳认真检查,并填写记录,上报运输队。
8.加强大件下放(提升)的管理工作。
大件提升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严格执行;大件升井(下放)的捆绑必须可靠,装车不得超高、超宽、超长,重心不得偏移,并设专人进行检查验收。
9.井下轨道铺设及车场设计必须遵照设计规范,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确保安全距离。
10.运输巷道断面设计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设备最突出部分与巷道支护的间隙、行人侧安全间隙必须满足要求。
煤矿井下跑车事故检讨书

尊敬的矿领导:您好!我是XX矿的XX,担任井下运输班班长。
近期,我们班在X月X日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跑车事故,给矿井的生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在此,我深感愧疚,特向矿领导及全体职工诚恳地写下这份检讨书,以表达我对事故的深刻反思和对矿领导、职工的歉意。
一、事故经过X月X日,我班负责进行井下物料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作业,导致矿车失控,沿轨道飞速下滑,造成了跑车事故。
事故发生后,矿车沿途多处设施损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幸运的是,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人员违章操作:在此次事故中,操作人员无视井下安全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加大运输负荷,导致矿车超载,最终失控。
2. 安全管理不到位:我作为班长,对班组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对操作人员的违章行为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导致事故发生。
3. 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事故发生后,经调查发现,事故发生的矿车及轨道存在安全隐患,但未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导致设备故障。
4.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我班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操作人员对安全操作规程掌握不牢,存在侥幸心理。
三、事故教训及整改措施1. 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今后,我将加强对班组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杜绝违章作业。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我班将严格执行井下运输操作规程,加强现场管理,确保运输安全。
3.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加强对矿车、轨道等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4.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和安全意识。
5. 严肃追究责任:对此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我将严格按照公司规定,严肃追究其责任。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消除事故隐患。
2. 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3. 提高班组整体安全素质,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4. 积极配合公司开展安全生产工作,为矿井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我再次为此次事故向矿领导及全体职工表示诚挚的歉意。
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

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煤矿事业也在蓬勃发展。
煤矿事业中的井下原煤运输系统是整个煤矿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生产中,煤矿井下运输系统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而造成相当大的事故,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影响到煤矿项目的正常进行。
本文就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出现事故的原因以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原因及控制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带动着煤矿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其中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能够提升生产的质量。
我国的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主要是利用皮带进行运输,这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提高煤炭的生产效率,但是其井下运输系统也在管理和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
本文通过分析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事故发生的原因,来进行控制措施的探讨。
1.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出现事故的原因通过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实际的运行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出现事故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下面就具体进行分析。
1.1在井下运输系统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隐患首先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中在进行系统管理方面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工作人员对煤矿井下运输系统,一般是皮带运输系统的管理方面松懈,在思想和意识上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第一和生产第二的思想,有时候甚至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违反相关的规章制度,导致一些生产安全违规行为的出现,影响井下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操作。
1.2对运输系统进行维修的工作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素质在煤矿皮带井下运输系统中,进行维修和护理的工作人员自身缺少必要的专业素养,他们自身的文化程度就高低有别,一些专业的维修技术还不能完全掌握,这些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这样在进行设备维修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责任心也不强,最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1.3专业人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在井下运输系统运行过程中,值班人员在管理上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值班人员经常被冒名顶替,尤其是一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操作人员,他们本身的责任就比较重大,让别人冒名顶替,尤其是让新进人员进行值班,没有考虑到他们的专业技能还不够熟练的问题,以及这些人员在上岗工作的时候还没有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
煤矿井下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煤矿井下机电运输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摘要:机电运输在煤矿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环节。
整个煤矿生产过程都离不开机电运输,因此其安全性的高低决定着井下开采作业能否顺利开展。
再加上机电运输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对该工作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然而煤矿企业普遍劳动力众多,工作人员专业性较差、机电设备的技术落后是目前最大的问题,直接导致机电运输工作任务烦琐、路线长。
关键词:煤矿井下;机电运输事故;预防措施引言煤矿生产中,不仅需要向煤矿井下运输人员、材料及设备,还要将井下采出的煤炭和矸石运输到地面。
这些都是通过煤矿机电运输完成的。
煤矿井工开采中重要的机电运输设备主要有矿井提升机、电力机车、皮带输送机及无轨胶轮车等。
由于煤矿井下繁忙的运输任务和恶劣的环境,很容易发生各种机电运输事故。
一旦发生运输事故,很容易导致运输系统瘫痪。
为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煤矿运输事故的发生。
1煤矿井下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分析1.1实现标准化管理煤矿井下运输系统涉及很多机电运输设备,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对生产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为实现运输标准化,需从管理角度入手,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
目前,已有很多由人为失误导致的机电运输安全事故发生,因此,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此类现象。
同时,严格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促进运输过程的标准化。
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积极作用。
1.2保证设备安全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运输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落实过程中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作为井下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机电设备长期处于井下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线路老化加速,缩短了使用寿命。
而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所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同时,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应在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以提高煤矿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新疆焦煤集团1930煤矿“1.23”运输事故分析汇报(培训中心)

新疆焦煤集团1930煤矿“1.23”运输事故分析汇报(培训中心)第一篇:新疆焦煤集团1930煤矿“1.23”运输事故分析汇报(培训中心)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30煤矿“1·23”运输事故分析汇报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30煤矿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四日2015年1月23日11时10分,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30煤矿二采区主运输巷发生1起运输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1.4万元。
一、煤矿基本情况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宝钢(集团)八钢公司,为中央企业下属子公司,前身是原煤炭部直属统配煤矿新疆艾维尔沟煤矿。
1930煤矿为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矿井之一,企业性质为国有,证照齐全。
1930煤矿位于吐鲁番盆地西翼的艾维尔沟矿区,向北距离乌鲁木齐市130km,行政区划隶属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管辖。
矿区由S103省道至G314国道通往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等地,并有公路通往南疆铁路鱼儿沟车站,交通较为便利。
井田东西走向长约3.5km,北南倾向宽约1.35km,面积约4.723km,开采深度+2100m~+1800m,保有可采储量350万t。
(一)矿井开采条件井田位于吐鲁番盆地西缘天山峡谷地带艾维尔沟矿区中部,出露地层自下而上为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第四系。
矿井开采侏罗系八道湾组煤层,该组共含煤12层,主采煤层为4、5、6、7、10号煤层。
其中4、5、6号煤层全矿井可采,均为自燃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6Mt/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0.81Mt/a,改扩建设计能力1.5Mt/a。
2012年,煤矿委托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2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该矿1.5Mt/a改扩建项目初步设计(修改),2012年9月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新煤安监发〔2012〕179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12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以新煤规发〔2012〕287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
煤矿井下运输安全知识整理

煤矿井下运输安全知识整理矿井运输事故的出现是由多方面原因所造成的,因此煤矿井下运输安全知识是员工都要学习的。
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煤矿井下运输安全知识,仅供大家参考!煤矿井下运输安全知识一、作业人员在乘坐乘人皮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 严禁携带超长、超重物品乘坐乘人皮带。
2. 乘人间距不低于5米。
3. 乘坐人员应面向行驶前方,不得站立或仰卧,严禁嬉戏打闹。
4. 乘坐皮带时不得抚摸皮带侧帮,防止挤伤手。
5. 下皮带时小心谨慎,严禁在站台处停留,防止堵塞造成人员摔伤。
6. 禁止在非乘人时间段内乘坐。
二、作业人员在入井或升井乘坐人车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 听从乘务人员指挥,开车前必须关上车门或挂上防护链。
2. 人体及所携带的工具和零件严禁露出车外。
3. 人车行驶中或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或在车内站立。
4. 严禁在人车上或任何2车箱之间搭乘。
5. 严禁扒、蹬、跳。
6. 严禁超员乘坐。
7. 乘坐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不准打闹。
煤矿井下乘车安全措施一、乘车人员要按顺序排队上、下车,不准拥挤、打闹,抢上抢下,听从司机统一指挥。
二、乘车人员要坐在车内,头、手不得伸出窗外,站稳、扶好,身体部位严禁露出车外。
三、汽车在行驶中或尚未停稳时,严禁上、下车或在车内打闹。
四、严禁人、物混运。
五、乘坐罐笼时,必须遵守乘罐制度,听从把钩工指挥,开车信号发出后严禁进出罐笼。
六、乘坐罐笼要自觉排队,严禁在达到规定人数时,强行挤罐。
七、当罐笼开动后,要站稳扶好,严禁在罐笼内嬉戏打闹。
八、严禁在同一罐笼内人员和物料混合提升。
煤矿井下采面行走安全措施一、在大巷、轨道上下山、综采工作面风巷行走时,严格遵守“行车不行人”制度,禁止嬉戏打闹。
二、在大巷、轨道上下山、综采工作面风巷行走时,要走在巷道两边的人行道上,严禁行走在轨道中间。
三、在大巷、轨道上下山、综采工作面机风行走时,巷道失修区域行人时应先观察,然后迅速通过,严禁在失修区域随意停留。
晋华宫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d o i : l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3 . 0 7 . 0 6 1
中图分类号 : F 4 0 6 . 8
文献标 志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3 ) 0 7— 0 0 9 3— 0 2
晋 华 宫 煤 矿 机 电 运 输 事 故 发 生 的 原 因 及 控 制 对 策
田祥枝 田为民 ( 1 . 大 同煤矿集团公司 晋华宫矿 。 山西 大同 0 3 7 0 1 6 ; 2 . 大同煤矿集 团公司地煤公 司 青磁 窑矿 。 山西 大同 0 3 7 0 0 0)
摘 要: 随着科技水平 的不 断发展 , 晋华宫矿现 代机械化水平的逐步 提高 , 矿井运输 设备大 量增加 , 机电运 输事故频 率也时有 上 升, 严重影晌了正常安全生产 , 本文简要分析了晋华宫矿发生机电运输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控制对策。 关键词 : 煤矿机电 ; 运输 ; 事故预防
网电视广播板报专栏和安全文化长廊安全文化窗2从业人员文化程度差没有掌握好操作技术口井口大厅等多个安全理念宣传载体对员工进行全由于煤矿这个行业的特殊性特别是井下员工文方位的安全理念宣传教育特别注重班前培训每天班化程度参差不齐这就给掌握工艺技术带来一定的难前均由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班前安全培训教育在全家度虽然我们一直在大力强化教育培训但起不到立竿福照片前做安全警示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7 页
煤矿井下运输事故原因与防范措施
引言
据统计,我国煤矿的矿井运输事故占矿井事故总数的28%左右,因此,设法减少矿井运输事故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诚然,矿井发生运输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因素,又有客观的原因,现按斜井提升和平巷运输两方面谈谈减少运输事故的对策。
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事故暗例分析,当前我矿机电运输存在的主要隐患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反了“三大规程”及有关安全规定,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时有发生。
1《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提升运输设施的要求
1.1立井、斜井提升机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和提升机后备保护装置,各种保险装置必须灵敏、性能可靠、在正常提升过程中严禁甩掉保护运行。
提升机的电控系统,液压及机械制动系统必须可靠,各种闭锁关系正确,制动能力满足运行要求,专门升降人员及混合提升的系统每年应进行一次性能测定,其它提升系统至少每三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
提升系统除常用信号装置外,还必须有备用信号装置。
1.2各种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1.3立井升降人员必须使用带MA标志的罐笼和防坠器并按《煤矿安全规程》第413条规定对防坠器定期进行脱钩和不脱钩试验。
1.4升降人员与物料的罐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1条要求。
第 2 页共 7 页
1.5在提升速度大于3m/s的提升系统内,必须设防撞梁和托罐装置。
1.6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
1.7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
2平巷运输
2.1加强对电机车机械制动系统的管理,确保行车安全目前,粘重5t以下的电机车只有手动制动装置(手闸),大于5t小于10t的有手动和电气制动装置(电闸)。
在一般情况下,司机只允许用手闸制动,只有在危急关头(如撞车、撞人或其它特殊情况),司机才可同时采用手闸、电闸和撒砂一起制动。
可是,在现场随机检查中,经常可以发现电机车的手闸不灵,因此,司机在正常减速或停车情况下常常使用反转制动或电气制动。
这样,一方面这对控制器的触头极为不利,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直流电机的整流子严重冒火,使电机过热甚至烧毁。
最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对一列由手闸完全失灵的架线电机车牵引的全速向下运行的重串车,如果恰好此时机车架空线因故突然停电,那后果就难以预料了。
因此,要经常对手闸闸瓦的间隙进行调整,确保制动可靠。
2.2进一步提高矿车碰头的装用率和完好率矿车碰头起缓冲保护作用,能有效延长矿车底盘的使用寿命。
目前一对矿车弹性碰头仅几十元,而一部新矿车却要四千多元。
实践证明:安装矿车弹性碰头是一项很有效益的工作,应大力普及。
3斜井提升
3.1斜井上部车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用甩车场,尽可能不用平车场平车场与甩车场相比,甩车场发生的事故率较低,因为平车场
第 3 页共 7 页
存在的缺点是:在变坡点处必须设有阻车器,否则,容易造成跑车或断绳事故;由于钢丝绳在提升过程中对地滚、枕木、轨道,甚至岔心、尖轨的运行接触机械磨损较大,有时出现严重的“拉锯”现象,这将大大缩短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每班人员一般要2人,而甩车场只要1人即可。
所以,斜井上部车场最好采用甩车场。
如果天轮高度安装适当,甩车场可以不用地滚,只要在各分水平甩车场处安装几根立滚即可,这样既可大幅度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又能有效降低串车跑车和断绳事故。
3.2在斜井上部平车场必须安设阻车器《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在斜井巷上部的平车场变坡点处必须安设阻止矿车自行下滑的阻车器,并经常检查,使其真正起到阻车作用。
3.3合理选择绞车常用闸和保险闸的配重绞车常用闸(工作闸)和保险闸的配重是不能随意增减的。
在现场检查中曾发现有的绞车保险闸制动力矩不够,在绞车施以保险闸后,仍不能刹死滚筒,还必须再加上常用闸一起制动,才能阻止重车继续下滑。
对此,《煤矿安全规程》中明确规定:在倾角为25°的斜井中,提升绞车的常用闸和保险闸制动时的制动力矩M制动与提升绞车设计静荷重旋转力矩M设计之比必须满足公式:M制动/M设计=2.6,但是,制动力矩也不宜太大。
制动力过大的坏处是:①在下放重载制动时,将使钢丝绳连接装置和提升绞车本身受到过大的冲击力;②在上提重载制动时,可能产生钢绳先松后冲击现象,严重时将会发生断绳事故。
3.4加强对小绞车的日常维检及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小绞车一定要安装牢固,对长期使用的应打水泥基础或地锚固定。
严禁超载,确保提升安全。
同时,加强对绞车工、把钩工及信号工等有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
第 4 页共 7 页
4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4.1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治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一是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治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二是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三是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4.2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治理。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
实践证实,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4.3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治理要安全。
实践证实,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
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治理制度,非凡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
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
第 5 页共 7 页
进各项安全治理制度的落实。
5结束语
现代化的煤矿生产中,机电运输一直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关系到煤矿所有设备与材料的运输,其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个事故中居第4位,因此,机电运输设备状况好坏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生产,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 6 页共 7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