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工程技术论文 酶工程技术

酶工程技术论文 酶工程技术
酶工程技术论文 酶工程技术

酶工程技术论文酶工程技术

发达国家所掌握的酶工程技术比较熟练,近些年来人们加快了对新酶源的开发,使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酶工程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酶工程技术论文篇一

酶工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酶反应器的推广与使用,使得食品新产品得到了开发,食品的品种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为食品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酶工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情况作进一步的说明。

关键词:酶工程食品添加剂

引言

利用酶和细胞或者是细胞器所具有的催化功能为人类提供服务,生产所需产品的技术统称为酶工程技术。作为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酶工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中。

一、开发新的酶源

发达国家所掌握的酶工程技术比较熟练,近些年来人们加快了对新酶源的开发,使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近几年的探究与摸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比如说,华南理工大学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技术可以产生一种特定的酶,这种酶具有很强的催化的作用,它可以进行两步酶法催化分子果糖转移反应而产生低聚果糖,这是一项巨大的突破;其次比较有名的就是江苏化工学院自制出了选择性优良以及非常廉价的糖化酶和胰淀粉酶,它们经过一系列的催化作用可以生产出低糖度、低热量、高粘度且不会被微生物发酵的麦芽糖醇。

脂肪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水解酶,它是一种只能在异相系统或者不溶性系统的油-水界面上来进行水解的酶。但是由于脂肪酶的不稳定性、酶的来源较少、提纯比较困难的种种原因使得它长期以来得不到充足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细胞工程、固定化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的兴起,人们逐渐解开了脂肪酶的神秘面纱,对于脂肪酶的研究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其中甘油胆汁及其衍生物在食品行业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它改善了食品工业中面包的质量与口感,它可以诱导或快速形成巧克力面包的香味,为国内外食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固定化酶技术与细胞技术的发展

通常所谓的固定化技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酶或者是细胞固定在水溶性或者是非水溶性的膜状、颗粒状、管状的载体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明显的提高酶对热度以及对酸碱度的稳定性;而且利用固定化技术在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流失的现象,利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进行回收再生,为生产的可持续化、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早在70年代,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就对固定化酶或者固定化细胞技术开始了长时间的研究,现在许多的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大型企业已经掌握了固定化酶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固定化酶和细胞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中。

固定化酶技术在甜味剂的生产中采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连续生产,可以制造出葡萄糖浆,这项技术在整个的酶工程工业生产中是最成功的,同时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利用酶技术方法可以将便宜的无水马来酸制作成酒石酸,现在的市场上几乎都是运用这种方法来生产酒石酸,因为它具有操作过程简单、酒石酸纯度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利用固定化酶和细胞技术还可以生产营养强化剂,营养强化剂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一些微量的元素,L-天门冬安是最早应用固定化细胞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氨基酸,这项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科学界的研究已经使它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它可以连续数周进行生产,这种方法转化效率极高,对生成的产物易分离,同时产物的纯度也很高。

三、非水相酶催化反应技术

80年代后期,人们对于界面酶学和非水酶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这样就极大地促进了脂肪酶多功能催化作用的开发。在食品添加剂生产的领域中,利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脂肪酶催化作用可以将廉价的棕榈油变成香味袭人的可可脂,可可脂可以大量的运用在巧克力糖果的生产中。日本富士油脂公司已经取得了这方面有关生产的发明专利,国外利用酶促脂交换反应可以将便宜的油脂改成高品质的食用油,而且含有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卵磷脂具有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它是一种可以治疗癌症的药物。总之,非水溶剂中酯催化反应技术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四、固定化载体材料不断的更新,生物反应器不断更新

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大体可以分为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交联法、多孔物质包络法等,其中包埋法是使用最普遍的。采用戊二醛、甲苯二氰酸酯、双重氮联苯胺等物质直接与细胞表面的反应基团进行反应,这样就会使细胞彼此交联形成网状结构而固定化细胞的方法也是固定化细胞方法的一种。利用金属丝、棉网等多孔载体固定丝状真菌和放线菌,这样就可以组成转盘式生物反应器,可以使酶的活性长期保持下去。这种技术已经在糖浆、糖化酶等产品的生产中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目前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中常见的生物反应器大致可以分为:连续搅拌全混反应器、鼓泡式反应器以及填充床反应器等等。由于每一种生物反应器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可以通用的比较理想的反应器,还有就是生物反应器的结构设计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才能不断地满足细胞生产技术中的工艺需要,这同样也是科学界与生物学界需要共同研究的方向。

结论:

从本文可以明显地看出,酶工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人们对于酶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掌握以及使用,已经给食品的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科学界与生物学界对于酶不同用途的研究,对固定化方法以及载体材料的不断更新为食品添加剂在工业生产中的连续化和自动化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实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能。总之,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酶工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是可观的。

石油工程毕业论文-采油机械类

胜利油田游梁式抽油机研究 2011年月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 一、题目 胜利油田游梁式抽油机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现状、工作任务和预期目标 游梁抽油机自诞生以来,历经了数百年应用,经历了各种工况和地况,目前是世

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抽油设备之一。游梁式抽油机隶属于有杆抽油装置,它由动力机、减速器、机架和四连杆机构等部分组成。它是将动力机的连续圆周运动边成抽油杆柱与抽油泵柱塞的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地下的原油开采出来。 本文通过研究胜利油田几种常见游梁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抽油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油田今后采用的抽油机型号和数量进行了预测。 三、论文撰写、外文翻译和中外文献查阅 《采油机械》主编李子俊石油工业出版社 《采油工程》主编于云绮石油工业出版社 《采油工程手册》主编万仁浦石油工业出版社 《采油机械》报03年05期作者陈军綦耀光 四、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2011.5.01——5.05 论文准备阶段。 撰写开题报告。 2011.5.06——5.15撰写论文阶段。 2011.5.16——5.30 准备答辩。 2011.6.01——6.20 答辩阶段。 学生签名: 指导老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摘要 游梁抽油机自诞生以来,历经了数百年应用,经历了各种工况和地况,目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抽油设备之一。游梁式抽油机隶属于有杆抽油装置,它由动力机、减速器、机架和四连杆机构等部分组成。它是将动力机的连续圆周运动边成抽油杆柱与抽油泵柱塞的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地下的原油开采出来。

本文通过研究胜利油田几种常见游梁抽油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抽油设备在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油田今后采用的抽油机型号和数量进行了预测。 关键字胜利油田;游梁式油机;预测改进 目录 一、论文摘要 (1) 二、论文前言 (1) 三、第一章游梁式抽油机结构组成 (2) 四、第二章胜利油田常用抽油机介绍 (5) 五、第三章游梁式抽油机基本参数 (9) 六、第四章游梁式抽油机的抽汲工作参数和驴头悬点载荷 (10)

食品酶工程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技学院班级:XXXX级食科3班姓名: X X X 学号:XXXXXXXXXXXX 课程论文题目:淀粉酶在食品行业的用途 课程名称:食品酶工程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淀粉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学生:X X X (食品科技学院XXXX级食科3班,学号XXXXXXXXXXXXX) 摘要:酶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一个分支,是当今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酶工程工业在我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从六十年代中期起步,至今短短的三十多年,已初步建成了完整的酶工业,产品已被广泛用于味精、淀粉糖、酿造、啤酒、食品、纺织、洗涤剂、有机酸以及医药等行业。酶制剂的应用,促进了这些行业的发展,反过来人们也逐步认识了酶制剂,促进了酶工业自身的发展。 淀粉酶为重要的酶制剂,是酶制剂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在食品加工工业中,它用于面包生产中的面团改良;啤酒生产中供糖化及分解未分解的淀粉;婴幼儿食品中用于谷类原料的预处理;酒精生产中用于糖化和分解淀粉;果汁加工中用于淀粉的分解和提高过滤速度。还广泛用于糖浆制造、饴糖生产、蔬菜加工、粉状糊精生产、葡萄糖制造业中。在医药工业可用作辅助消化药。另外,还可用于纺织印染工业。 关键词:淀粉酶食品应用 一、淀粉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面粉的品种和品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面粉生产企业为适应市场新的需求,近年来陆续开发生产了各类专用面粉,在生产面包、馒头等制作发酵食品的专用面粉时,除面粉的面筋、灰分、粗细度、粉质曲线稳定时间等常规质量指标外,面粉工作者越来越关注面粉的α—淀粉酶活性。理论与实践表明:面粉的α—淀粉酶活性,直接影响到面粉的发酵力和发酵食品的质量,特别是低糖主食面包。一般情况下,正常季节收获的小麦加工的面粉中α—淀粉酶的含量普遍不足,国外面粉生产企业通常的做法是在生产这类面粉时,添加麦芽粉或真菌α—淀粉酶,用来提高面粉中α—淀粉酶的活性,以改善和提高发酵食品的质量。 麦芽粉是在适当的温度和水分下使大麦或小麦发芽、干燥后加工成粉。其酶活性较低,添加量为面粉的0.2~0.4%,因粘性较大,在实际应用中混合均匀较为困难。而真菌α—淀粉酶是一种高浓度、高活性、易流动的粉末,其酶活性为

酶工程实验大纲

湖北大学 酶工程实验 (0818800193)实验教学大纲 (第2版) 生命科学学院 生化教研室 2014年7月

前言 课程名称:酶工程实验实验学时:16学时 适用专业:生物工程课程性质:必修 一、实验课程简介 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现代酶学和生物工程学相互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学科。它将酶学、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化工、发酵等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并随着酶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酶的广泛应用而在国民生产生活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酶工程实验课是生物工程等本科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酶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现代酶学与相关技术的有关的基本的实验原理与技能。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分析思考并完成实验报告。酶工程实验性质有基础性、综合性、设计(创新)性三层次。 二、课程目的 本实验课程主要根据酶工程的三大块内容即酶的生产、酶的改性与酶的应用来设计安排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酶工程课程的基本知识;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掌握酶工程中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敢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并在实验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情况,实验记录及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书写及结果分析,思考题的回答情况,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情况等,根据这些方面进行成绩评判和记录,综合给出实验总成绩。 四、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1.魏群:生物工程技术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2.禹邦超:酶工程(附实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 五、实验项目

酶工程实验(2010)

酶工程实验(2010)

实验一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 一、目的 过氧化物酶普遍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其活性与植物的代谢强度及抗寒、抗病能有一定关系,它在代谢中调控IAA水平,并可作为一种活性氧防御物质,消除机体内产生的H2O2的毒害作用。故在科研上常加以测定。 二、原理 在过氧化氢存在下,过氧化物酶能使愈创木酚氧化,生成茶竭色4-邻甲氧基苯酚,在470nm 波长处测定生成物的吸光度(A)值,即可求出该酶活性。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 1. 材料: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离心管;研钵;移液管;移液管架;试管;试管架;洗耳球。 3. 试剂及配制: 0.1mol·L-1磷酸缓冲液(pH7)。

反应液(100ml 0.1mol·L-1磷酸缓冲液(pH6)中加入0.5ml 愈创木酚、1ml 30﹪H2O2,充分摇匀)。 四、实验步骤 1. 酶液提取 称取植物叶片1g,剪碎置于已冷冻过的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分两次加入总量为10ml pH7磷酸缓冲液,研磨成匀浆后,倒入离心管中,在8000 r / min离心15min,上清液即为粗酶提取液,倒入小试管低温下放置备用。 2. 酶活性测定 吸取反应液3ml 于试管中,加入酶提取液0.02ml(视酶活性可增减加入量),迅速摇匀后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中,以未加酶液之反应液为空白对照,在470nm波长处,以时间扫描方式,测定3min内吸光度值变化,取线性变化部分,计算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A470)。 五、酶活性计算 按下式计算酶的相对活性 △A470 ×酶提取液总量(ml)

酶活性(△A470·g-1Fw·min-1)= ------------------- 样品鲜重(g)×测定时酶液用量(ml) 实验二尿液淀粉酶活力测定(Winslow氏法) 原理】 临床上通常用Winslow氏法测定尿或血清中淀粉酶活力.该法对 淀粉酶活性单位的规定是:在37℃,30分钟,恰好能将0,1%淀粉 溶液1ml水解(指加入碘液后不再呈蓝色或红色)的酶量定为一个活 力单位. 试剂和器材】 1,0.9%氯化钠 2,0.1%淀粉 3,碘化钾-碘溶液(20克碘化钾和10克碘溶于100毫升水中,使 用前稀释10倍)

石油工程毕业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学习中心:河南油田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网络08秋石油工程(钻井) 学生姓名:李明荣学号:0860363003 指导教师:徐清俭职称:讲师 导师单位:河南油田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10 年07 月01 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水平井的优点及应用范围,论述了水平井的施工技术,并结合钻井工程实例,详细说明了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平井,钻进工艺,井眼轨迹控制,随钻测量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水平井钻进技术介绍 (2) 2.1水平井钻进技术简介 (2) 2.2 水平井的优点及应用 (2) 2.3 水平井钻进技术的发展 (3) 第3章水平井主要钻进工艺 (5) 3.1 井身轨迹控制 (5) 3.1.1 直井段 (5) 3.1.2 造斜段和水平段 (5) 3.1.3稳斜段、水平井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5) 3.2 中井、完井 (6) 3.3 钻井液的性能要求及除屑措施 (6) 第4章应用实例 (7) 第5章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附录: (12)

第1章前言 当今,随着对能源需求的日趋增加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高效、清洁、经济地开采地下能源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水平井钻进技术应运而生。它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其目的主要是提高石油的产量,降低采油成本。并且随着MWD (随钻测量仪)、PDC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和高效导向螺杆钻具的应用,水平井技术已日趋完善。

酶工程技术论文 酶工程技术

酶工程技术论文酶工程技术 发达国家所掌握的酶工程技术比较熟练,近些年来人们加快了对新酶源的开发,使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酶工程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酶工程技术论文篇一 酶工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酶反应器的推广与使用,使得食品新产品得到了开发,食品的品种数量与质量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为食品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酶工程技术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情况作进一步的说明。 关键词:酶工程食品添加剂 引言 利用酶和细胞或者是细胞器所具有的催化功能为人类提供服务,生产所需产品的技术统称为酶工程技术。作为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酶工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中。 一、开发新的酶源 发达国家所掌握的酶工程技术比较熟练,近些年来人们加快了对新酶源的开发,使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我国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随着近几年的探究与摸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比如说,华南理工大学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技术可以产生一种特定的酶,这种酶具有很强的催化的作用,它可以进行两步酶法催化分子果糖转移反应而产生低聚果糖,这是一项巨大的突破;其次比较有名的就是江苏化工学院自制出了选择性优良以及非常廉价的糖化酶和胰淀粉酶,它们经过一系列的催化作用可以生产出低糖度、低热量、高粘度且不会被微生物发酵的麦芽糖醇。 脂肪酶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水解酶,它是一种只能在异相系统或者不溶性系统的油-水界面上来进行水解的酶。但是由于脂肪酶的不稳定性、酶的来源较少、提纯比较困难的种种原因使得它长期以来得不到充足的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细胞工程、固定化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的兴起,人们逐渐解开了脂肪酶的神秘面纱,对于脂肪酶的研究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其中甘油胆汁及其衍生物在食品行业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它改善了食品工业中面包的质量与口感,它可以诱导或快速形成巧克力面包的香味,为国内外食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固定化酶技术与细胞技术的发展 通常所谓的固定化技术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将酶或者是细胞固定在水溶性或者是非水溶性的膜状、颗粒状、管状的载体上,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明显的提高酶对热度以及对酸碱度的稳定性;而且利用固定化技术在连续反应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流失的现象,利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进行回收再生,为生产的可持续化、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早在70年代,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就对固定化酶或者固定化细胞技术开始了长时间的研究,现在许多的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和大型企业已经掌握了固定化酶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在固定化酶和细胞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添加剂中。 固定化酶技术在甜味剂的生产中采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连续生产,可以制造出葡萄糖浆,这项技术在整个的酶工程工业生产中是最成功的,同时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利用酶技术方法可以将便宜的无水马来酸制作成酒石酸,现在的市场上几乎都是运用这种方法来生产酒石酸,因为它具有操作过程简单、酒石酸纯度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利用固定化酶和细胞技术还可以生产营养强化剂,营养强化剂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一些微量的元素,L-天门冬安是最早应用固定化细胞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氨基酸,这项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科学界的研究已经使它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它可以连续数周进行生产,这种方法转化效率极高,对生成的产物易分离,同时产物的纯度也很高。

酶工程实验试题及答案

1、酶的固定化方法: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热处理法 2、提取酶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异丙醇、 3、酶生产的主要方式:固体发酵、液体深层通气发酵、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 4、酶的抽提剂有:稀酸、稀碱、稀盐、稀有机溶剂等 5、测定酶蛋白含量的方法: 凯氏定氮法、双缩尿法、Folin 酚法、紫外法、色素结合法、BCA法、胶体金测定法 6、影响酶活力的主要因素: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抑制剂、激活剂 7、包埋固定化酶的凝胶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醇、光敏树脂、琼脂、明胶、海藻酸钙 8、酶的回收率:是指直接测定的固定化酶的活力占固定化之前的活力的百分比。 9、纯化倍数:就是经过纯化后得到的比活力与纯化前比活力之间的比值。 10、盐析的原理:蛋白质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加入无机盐,随着盐浓度增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大,但当盐浓度增到一定限度后,蛋白质将从溶液中析出。 11、在酶的反应过程中如何确保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 保证最适温度的方法:通过发酵罐的热交换设施,控制冷源或热源流量;通过曲室的通风和加热设备控制。保证最适pH的方法:加酸或加碱,加碳源或氮源物质。 12、在发酵产酶过程中的准备工作: 收集筛选菌种,菌种保藏,细胞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置,对发酵条件的控制。 13、为什么在测酶活实验中要连续不断的测酶活和酶蛋白含量 因为酶的活性会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 14、终止酶反应的方法: 1、迅速升高温度; 2、加入强酸、强碱、尿素、乙醇等变性剂; 3、加入酶抑制剂; 4、调节反应液pH值。 15、固定化的优点: 1、可反复使用,稳定性高; 2、易与底物和产物分开,便于分离纯化; 3、可实现连续生产,提高效率。 16、培养基的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水。 17、菌种保藏方法: 1、斜面低温保藏法 2、液体石蜡油保藏法 3、砂土管保藏法 4、真空冷冻干燥法 5、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18、发酵产酶的操作过程:配置培养基、分装、灭菌(112℃—115℃,20min)、孢子悬液(将无菌水加入斜面培养基)、接种、培养(32℃,180r/min,培养72h) 19、测定酶活的方法: 1、在一定时间内,让适量的底物与酶在最适合条件下; 2、加入酶抑制剂或升高温度等方法快速终止酶反应; 3、加一定量的显色剂与底物反应,测定液体的吸光度; 4、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出酶活 20、壳聚糖酶如何筛选:采用透明圈法,透明圈法直观、方便、根据壳聚糖不溶于水,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基浑浊。如果有该酶存在,即可降解壳聚糖为壳寡糖,壳寡糖容易被分解吸收,所以形成透明圈,从而可筛选出产生壳聚糖酶的菌株21、产壳聚糖酶初筛平板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会出现透明圈,其原因是根据壳聚糖不溶于水,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基浑浊。如果有该酶存在,即可降解壳聚糖为壳寡糖,壳寡糖容易被分解吸收,所以形成透明圈 22、酶反应器: 分批式搅拌罐反应器、连续流搅拌罐反应器、填充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模型反应器、鼓泡塔反应器 23、对产酶的菌种的要求是: 1、产酶量高;2、繁殖快,发酵周期短;3、产酶稳定性好,不易退化,不易被感染;4、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容易培养和管理;5、安全可靠,非致病菌。 24、在使用离心机时应注意事项 25、尿酶提取过程中为什么要在冰浴中进行 在冰浴中进行可以使尿酶处于低温条件下,低温能降低酶的活性,但不破坏酶的活性,在适合的温度下可恢复酶的活力 26、填充床的制备及应用的要点 装柱——平衡——应用——检测 装柱:均匀、无裂缝、无气泡、平整;平衡:1—2倍柱床体积缓冲液;应用:3%尿素溶液; 检测:定性:纳氏试剂(黄色或棕红色沉淀)——定量:取20ml流出液,用0.05mol/L标准HCL滴定(加2—3滴混合指示剂)

酶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酶的应用与发展论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摘要:生物工程是现代科技的一项高新技术,是当今最有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而酶工程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它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淀粉糖、制革、纺织、印刷、医药、石油化工等20多个领域。它可提高产品品质、改进产品工艺、降低劳动强度、节约原料和能源、保护环境,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字:酶工程酶的固定化酶的应用前景 从世界范围而言,酶制剂总量的55%是水解酶,主要用于焙烤食品、酿酒、淀粉加工、酒精和纺织等工业;35%是蛋白酶,主要用于洗涤剂、制革和乳品工业;其余是药用酶制剂、试剂级酶制剂和工具酶。 1酶工程 酶工程技术是利用酶和细胞或细胞器所具有的催化功能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包括酶的研制与生产,酶和细胞或细胞器的固定化技术,酶分子的修饰改造,以及生物传感器。 酶的生产 酶的生产是各种生物技术优化与组合的过程,分为生物提取法、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三种,其中生物提取法是最早采用而沿用至今的方法,它是指采用各种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从动物、植物、器官、细胞或微生物细胞中将酶提取出来;生物合成法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酶生产的主要方法,是指利用微生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动物细胞的生命活动而获得人们所需酶的技术过程;而化学合成法因其成本高,且只能合成那些已经弄清楚化学结构的酶,所以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至今仍处在实验室研究的阶段。

酶的纯化 酶的纯化属于一种后处理工艺,包括粗制工艺与精制工艺,对超酶液进行浓缩精制是生产高质量酶制剂的重要环节。其提纯手段一般是依据酶的分析大小、形状、电荷性质、溶解度、专一结合位点等性质而建立。要得到纯酶,一般需要将各种方法联合使用。最常用的纯化方法有根据溶解度特性的沉淀法;根据电荷极性的离子交换层析、等电点聚焦电泳等;根据大小或重量的离心分离、透析、超滤等;根据亲和部位的亲和层析、共价层析等。 酶的固定化技术 酶的固定化技术是把从生物体内提取出来的酶,用人工方法固定在载体上,这是是酶工程的核心,它使酶工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自从1969年世界上第一次使用固相酶技术以来,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由于固定化酶的运动被化学或物理的方法限制了,能将其从反应介质中回收,所以原则上能在批量操作或连续操作中重复使用酶。 固定化酶具有如下性质:酶的稳定性提高;最适pH值改变;酶的活性和催化底物有所变化;最适温度有所提高,对抑制剂和蛋白酶的敏感性降低;反应完成后可通过简单的方法回收,且酶活力降低不多,这样可使酶重复使用[3]。同时由于酶没有游离到产品中,便于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实现批量或连续操作模型的可能,可进行于产业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2酶的应用现状 在食品业的应用

2017年最新石油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2017年最新石油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石油作为一种能源物质在社会中是非常具有存在性的,它的重要性不可言喻,石油毕业论文主要包括石油工程与石油化工方向,下面是石油毕业论文题目190个,供大家做参考 石油毕业论文题目一: 1、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在石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石油勘探开发管理和石油地质实验的相互关系 3、石油金融化和中国石油经济的安全对策浅谈 4、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收益分配研究 5、石油勘探开发管理和石油地质实验的相互关系 6、石油地质分析测试在我国石油勘探实验中的应用 7、俄东部地区石油污染问题及其对黑龙江省石油工业的启示 8、石油地质类型在石油勘探中的重要作用及勘探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9、延长石油人力资源建设对石油企业的启示 10、非洲石油开发新特点与拓展非洲石油市场的对策 11、微库仑法则定石油及石油产品中的硫含量 12、基于石油安全的石油工程风险管理分析 13、从延长石油的培训发展看我国石油企业培训中的难点和对策 14、石油院校《海洋石油工程概论》课程体系研究

15、石油及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的研究 16、非石油工程专业石油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效果 17、石油行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石油行业为例 18、深化石油行业改革,构建竞争型石油行业 19、石油公司石油运输路线优化研究 20、探讨石油长输石油化工管道安装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 21、从延长石油经验分析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新思路 22、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 23、向世界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方向迈进 24、石油运输承压石油管线的TIG焊接技术 25、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石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一期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探讨 26、石油及石油化工装置中安全关联系统的工程设计 27、石油地质与石油的形成与开采的关系分析 28、石油地质类型对石油勘探的影响 29、中国石油企业需要应对伊朗石油投资环境的新变化 30、石油高校进行石油精神培养教育初探 31、石油资源的全球战略地位与中国石油安全问题 32、俄罗斯石油公司发展历程及其与中国石油合作 33、从国际石油竞争方面看中国石油安全 34、石油金融体系在石油市场风险规避中的运用 35、石油天然气开采准则对石油天然气企业会计的影响分析

酶工程论文

酶工程论文 酶的生产和应用的技术过程称为酶工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预先设计,经人工操作而获得大量所需的酶,并利用各种方法使酶发挥其最大的催化功能。本文意在阐述近年来酶工程在分子水平的研究进展,展示酶工程在医药、农业、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酶工程技术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现代酶工程具有技术先进、投资小、工艺简单、能耗粮耗低、产品收率高、效率高、效益大和污染小等优点,成为化学、医药工业应用方面的主力军。以往采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及生物材料提取等传统技术生产的药品,皆可通过现代酶工程生产,甚至可获得传统技术不可能得到的昂贵药品,如人胰岛素、McAb、IFN、6一APA、7一ACA及7一ADCA等固定化基因工程菌、工程细胞以及固定化技术与连续生物反应器的巧妙结合,将导致整个发酵工业和化学合成工业的根本性变革 1、应用酶工程生产抗生素 应用酶工程可以制备青霉素酞化酶、头抱菌素酞化酶、头抱菌素、头抱菌素酞化酶、青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面试霉素酞化酶、脱乙酸头抱菌素、头抱菌素乙酸醋酶,

近年来还进行固定化产黄青霉青霉素合成酶系细胞生产青霉素的研究,合成青霉索和头抱菌素前体物的最新工艺也采用酶工程的方法。 2、应用酶工程生产维生素 制造2一酮基一L—古龙糖酸【山梨糖脱氢酶及L一山梨糖醛氧化酶】、肌醇【肌醇合成酶】、L—肉毒碱【胆碱脂酶】、CoA 【CoA合成酶系】等。由山梨醇和葡萄糖生产维生素及丙烯酸胺的生产也采用酶工程的方法四。 二、酶工程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由于酶制剂主要作为催化剂与添加剂使用,从而带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应用酶工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是人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乳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此外,酶工程在饲料加工领域也有重大应用。 1、酶工程应用于农产品的深加工 利用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功能,以玉米淀粉等为原料生产高果糖浆等。乳制品加工则需要用凝乳酶和乳糖酶。农副产品的加工和综合利用需要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质素酶。此外,从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提高活性和固定化以后,可以被用来酿制啤酒和制造果汁。

酶工程的知识点总结.pdf

酶工程的知识点总结 课题3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剂效果 一、实验原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b5E2RGbCAP 2.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p1EanqFDPw 3.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 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二是在什么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的洗衣粉,其洗剂效果有哪些区别。DXDiTa9E3d 二、实验步骤 1探究用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的效果的不同 ①在2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②取2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 块白布上分别滴上等量的墨水,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③将2个烧杯分别放入同等温度的温水中,保温5分钟。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和5克普通洗衣粉2份,分别放入2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⑤观察并记录2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RTCrpUDGiT 2探究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最佳温度条件 ①在3个编号的烧杯里,分别注入500mL清水。②取3块大小相等的白棉布,用滴管在每 块白布上分别滴上一滴食用油、鸡血、牛奶,分别放入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③将3个烧杯分别放入50摄氏度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分钟。④称取5克加酶洗衣粉3份,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均匀搅拌。保温10分钟。⑤观察并记录3个烧杯中的洗涤效果。3探究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效果5PCzVD7HxA 污染物蛋白酶洗衣粉脂肪酶洗衣粉复合酶洗衣粉普通洗衣粉 油渍 汗渍 血渍 观察并记录四种洗衣粉分别洗涤三种污染的洗涤效果。三、注意事项 1.变量的分析和控制 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料、大 小及浸泡时间和洗涤的时间等。在这些因素中,水温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而其他因素应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选择什么样的水温进行实验需要实验者根据当地一年中的实际气温变化来 确定水温,通常情况下,冬季、春季、秋季和夏季可分别选取 5 ℃、15 ℃、25 ℃和35 ℃的水温,因为这4个水温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现实也有指导意义。jLBHrnAILg 2.洗涤方式和材料的选择。 在洗涤方式中有机洗和手洗两种方式,应考虑其中哪一种比较科学?哪一种更有利于控 制变量?再有,洗衣机又可以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种,相比之下,采用全自动洗衣机比较好,并且应该尽量使用同一型号小容量的洗衣机,其机械搅拌作用相同。关于洗涤材料的选择也有一些讲究。用衣物作实验材料并不理想,这是因为作为实验材料的衣物,其大小、颜 色、洁净程度等应该完全一致,而这并不容易做到;此外,人为地在衣物上增加污物,如血 渍、油渍等,也令人难以接受。因此,选用布料作为实验材料比较可行。在作对照实验时,

酶工程实验碱性磷酸酶实验报告

猪肝中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实验报告 摘要: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AL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物体内,是一种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本实验材料取自猪肝,采用有机溶剂沉淀分离纯化其中所含的碱性磷酸酶,运用终止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其酶活力和蛋白质含量。根据酶活力变化,进行不同温度,PH对该酶的影响的实验,得出最适温度和最适PH。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有机溶剂沉淀;酶活力;PH;温度 1 前言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这类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等。而该脱去磷酸基团的过程被称为去磷酸化或脱磷酸化。本实验中所用的猪肝中的碱性磷酸酶含量颇高,且其活性可在较长时间内得以保持。 1.1实验目的 掌握以有机溶剂分离技术提取蛋白质及酶的原理和方法;酶蛋白纯化过程中的活性、比活性、得率及纯化倍数的概念及计算;了解AKP的临床意义及纯化蛋白质的一般方法。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2.1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匀浆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速冷冻离心机;PH计;磁力加热搅拌机 1.2.2实验试剂及配制 95%乙醇、丙酮、正丁醇、醋酸镁、醋酸钠、Tris、考马斯亮蓝G-250、硫酸镁、氢氧化钠 (1)0.01mol/L醋酸镁-0.01mol/L醋酸钠混合溶液:取0.5mol/L醋酸镁20mL 及0.1mol/L醋酸钠100mL,混匀后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2)0.01mol/L Tris-硫酸镁缓冲液(pH8.8):称取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12.1g,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配制0.1mol/L Tris溶液;取0.1mol/L Tris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建筑工程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大作业(实践报告) 题目:建筑工程资料员实践报告 学习中心:临淄教育中心教学服务站 年级专业:网络12秋建筑工程管理 学生姓名:王青青学号:12461150003 实践单位:山东凯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实践起止时间:14年2月16日~14年5月26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教育学院 完成时间:2014 年 6 月15 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大作业(实践报告)实践单位评议表

建筑工程资料员实践报告

般无需进行设计或验算,但对一些特殊结构,新型体系的模板或超出适用范围的一般模板,则应进行设计或验算。 3、熟悉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包括制备、运输、浇筑、养护等施工过程,各施工过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任一过程施工不当都会影响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混凝土的制备包括了混凝土的配制与混凝土的搅拌,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混凝土的配制还包含了混凝土的设计配合以及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是根据实验室的设计配合比提高一个数值,并有95%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施工配料计量必须准确,才能保证所拌制的混凝土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其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施工配合比与实验配合比的差别在于含水率的区别。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工程的重中之重,也只有合格的浇筑,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符合设计的要求,才能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尺寸准确,才能保证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而且还检查模板的尺寸,轴线及其支架承载力和稳定性。浇筑质量还以浇筑工人的技术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若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够很容易产生离析现象,而且容易产生蜂窝、麻面,甚至产生露筋现象。施工缝的留置也是混凝土浇筑的一种特殊工艺,由于某些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且停歇时间可能超过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则应预先确定在适当的部位留置施工缝。一般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应用时考虑施工的方便。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三、参与了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后,再报项目部,由项目质检员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我同时也参与了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上现场之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如墙体配筋图、楼板梁的配筋图、模板施工图等。模板验收中主要检查板缝是否封堵严密、垂直度是否合格、测量模板安装是否满足房间开间要求等;钢筋验收则检查墙体的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梯子筋以及暗柱暗梁的配筋是否符合要求等。通过现场学习,积极向有关技术人员请教,逐

酶工程论文

酶分子定向进化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郭黄英 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 摘要:酶分子定向进化史模拟自然进化过程,具有适应面广、目的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具有新的催化特性的酶突变体。定向进化可以显著提高酶活力,增强酶的稳定性,改变酶的底物专一性等,已经成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的手段。本文详细综述了酶分子定向进化的概念、过程、基本策略和核心技术,并列举了该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酶,定向进化,生物催化,应用 酶分子定向进化(enzyme molecular directed evolution)简称为酶定向进化,是模拟自然进化过程(随即突变和自然选择),在体外进行酶基因的人工随机突变,建立突变基因文库,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特殊环境下,定向选择得到具有优良催化特性的酶的突变体的技术过程。 酶定向进化的基本过程包括随机突变、构建突变基因文库、定向选择等步骤 酶的定向进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点突变技术的不足,极大地拓展了蛋白质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范围,特别是能够解决合理设计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为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并且正在工业、农业、食品业、环境保护和药物开发等领域逐渐显示其生命力。 1.酶分子定向进化的研究背景 酶作为催化剂,已在生产精细化学品、手性药物、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酶催化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发现,酶催化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常常不能很好地满足酶学研究和工业化应用的要求,而且天然酶的稳定性差、活性低等缺陷使得酶催化效率很低,还缺乏有商业价值的催化功能。因此对天然酶分子的改造显得十分重要。 1993年,美国科学家Arnold F H L3首先提出酶分子的定向进化的概念,并用于天然酶的改造和构建新的非天然酶。酶分子定向进化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定点突变技术的不足,在过去几十年,定向进化已经成为作为生物催化剂的天然酶克服限制的重要工具,其对潜在的经济、环境、社会和医疗的影响是不可预计的,并且酶产品未来发展前景是无限的。 2. 酶分子定向进化的主要方法 2.1 易错PCR技术 易错PCR(error—prone PCR)技术是从酶的单一基因出发,在改变反应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扩增得到的基因出现碱基配对错误,从而引起基因突变的技术过程。在进行PCR扩增目的基因时,使碱基在一定程度上随机错配而引入多点突变,导致目的基因发生随机突变。通过构建突变库,筛选出所需的突变体;经一次突变的基因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由此发展出连续易错PCR,即将一次PCR扩增得到的有益突变基因作为下一次PCR扩增的模板,连续反复地进行随机突变,使每一次获得的小突变累积进而产生重要

油气储运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原油管道初步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毕业设计(论文)**原油管道初步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工程 **班 指导教师:刚 2006年6月18日

摘要 **管线工程全长865km,年设计最大输量为506万吨,最小输量为303.6万吨,生产期14年。 管线沿程地形较为起伏,最大高差为346.8m,经校核全线无翻越点;在较大输量时可热力越站,较小输量时可压力越站。 输油管采用沥青加强级外保护的防腐措施。全线共设热泵站12座,管线埋地铺设。管材采用 406.4×8.0,X65的直弧电阻焊钢管;采用加热密闭式输送流程,先炉后泵的工艺,充分利用设备,全线输油主泵和给油泵均采用并联方式。加热炉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管线上设有压力保护系统,出站处设有泄压装置,防止水击等现象,压力过大造成的危害。 首站流程包括收油、存储、正输、清管、站循环、来油计量及反输等功能;中间站流程包括正输、反输、越站、收发清管球等功能。采用SCADA 检测系统,集中检测、管理,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由计算分析证明该管线的运行可收到良好的效益并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关键词:管型;输量;热泵站;工艺流程

ABSTRACT The design of ** pipeline engineering for oil transportation is complete on June 2006.The whole length of the pipeline is 865 kilometer and the terrain is plan. The maximum of transport capacity is 506 million ton per year and minimum of throughout is 303.6 million ton per year. The choice of main equipment and determination of station site are based on the condition of every throughout. After the technical evaluation , one type of steel pipeline called X65 is select. The optimum diameter is 404.6 millimeter and the wall thicket is 8.0 millimeter. The maximum pressure of operating for design is 450MP.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oss of heat, the pipeline is buried under the ground. The pipeline is coated with 7-millimeter thick anti-corrosion asphalt layer and impressed current catholic protection to protect the pipe from corrosio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is pump-to-pump tight line operation. Crude oil is heated at first and the pump in each station. There are three 220D-65×10pumps are equipped as the transporting pump. The process of flows in the station includes: collecting crude oil; forward transportation; reverse pumping over station and circulation in the station. Along the main line, oil transportation included head station, intermediate heating and pumping station, and terminal station. Through the benefit analysis and feasibility study of operation, the project has a good economic benefit and the design is feasible.

(整理)酶工程实验3

实验一过氧化氢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一、目的 了解米氏常数的意义,测定过氧化氢酶的米氏常数。 二、实验原理 H2O2被过氧化氢酶分解出H2O和O2,未分解的H2O2用KMNO4在酸性 环境中滴定,根据反应前后H2O2的浓度差可求出反应速度。 本实验以马铃薯提供过氧化氢酶,以1/ν~1/[S]作图求Km 三、实验器材 1.锥形瓶100~150ml(×6)。 2.吸管1.0ml(×2)、0.5ml(×2)、2.0ml(×2)、5ml(×2)、10.0ml(×1)。 3.温度计(0~100℃)。 4.微量滴定管5ml(×1)。 5.容量瓶1000ml(×1)。 四、实验试剂 1、0.02mol/L磷酸缓冲液(Ph7.0) 取磷酸二氢钾 0.68g,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29.1ml,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 2、酶液:称取马铃薯5g,加上述缓冲液10ml,匀浆,过滤。 3、0.02mol/L KMnO4:称取KMnO4(AR)3.2g,加蒸馏水1000ml,煮沸15min, 2d后过滤,棕色瓶保存。 4、0.004mol/L KMnO4:准确称取恒重草酸钠0.2g,加250ml冷沸水及10ml 浓硫酸,搅拌溶解,用0.02ml/L的KMnO4滴定至微红色,水浴,加 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微红色并30s不褪,算出KMnO4的准确 浓度稀释成0.004mol/L即可。 5、0.05 mol/L H2O2:取30% H2O2 23ml加入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

度(约0.2mol/L),用标准KMnO4(0.004mol/L)标定其准确浓度,稀释 成0.05mol/L(标定前稀释4倍,取2.0ml,加25% H2SO42.0ml,用0.004mol/L KMnO4滴定至微红色)。 6、25% H2SO4 五、操作 取锥形瓶6只,按下表顺序加入试剂: 表一过氧化氢酶米氏常数的测定 先加好0.05mol/L H2O2及蒸馏水,加酶液后立即混合,依次记录各瓶的起始反应时间。各瓶时间达5min时立即加 2.0ml25%硫酸终止反应,充分混匀。用 0.004mol/L KMnO4滴定各瓶中剩余的H2O2至微红色,记录消耗的KMnO4体积。 六、计算 分别求出各瓶的底物浓度[S]和反应速度v。 [S]=c1V1/10 式中[S]:底物物质的量浓度(mol/L); c1:H2O2物质的量浓度(mol/L); V1:H2O2体积(ml); 10:反应的总体积(ml); υ:反应速度(m mol/min); c2:KMnO4物质的量浓度(mol/L); V2:KMnO4体积(ml); 以1/υ对1/[S]作图求出Km。

酶工程重点

酶工程 第一章:绪论 1、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 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DNA分子),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2、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 3、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4、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 将酶或者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细胞器等在一定的生物反应装置中,利用酶所具有的生物催化功能,借助工程手段将相应的原料转化成有用物质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一门科学技术。它包括酶制剂的制备,酶的固定化,酶的修饰与改造及酶反应器等方面内容。酶工程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食品工业,轻工业以及医药工业中。 5、基因工程:DNA 细胞工程:细胞水平酶工程:蛋白质 发酵工程:微生物工业 6、1777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斯巴兰沙尼(Spallanzani)的山鹰实验。 1822年,美国外科医生博蒙特(Beaumont)研究食物在胃里的消化。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获得胃蛋白酶。 1926年,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独臂学者”Sumner(萨姆纳)博士从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结晶,并证明具有蛋白质的性质。 1890年,Fisher——锁钥学说。 1902年,Henri——中间产物学说。 1913年,Michaelis 和Menten——米氏学说。 1958年,Koshland——诱导契合学说。 1960年,Jacob 和Monod——操纵子学说。 1982年,Thomas R.Cech等人发现四膜虫细胞的26S rRNA前体具有自我剪接功能,将这种具有催化活性的天然RNA称为核酶—Ribozyme。 1983年,Altman等人发现核糖核酸酶P的RNA组分具有加工tRNA前体的催化功能。而RNase P中的蛋白组分没有催化功能,只是起稳定构象的作用。 1894年,日本的高峰让吉用米曲霉制备得到淀粉酶,开创了酶技术走向商业化的先例。 1908年,德国的Rohm用动物胰脏制得胰蛋白酶,用于皮革的软化及洗涤。 1908年,法国的Boidin制备得到细菌淀粉酶,用于纺织品的褪浆。 1911年,Wallerstein从木瓜中获得木瓜蛋白酶,用于啤酒的澄清。 1949年,用微生物液体深层培养法进行-淀粉酶的发酵生产,揭开了近代酶工业的序幕。 1960年,法国科学家Jacob和Monod提出的操纵子学说,阐明了酶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通过酶的诱导和解除阻遏,可显著提高酶的产量。 Buchner兄弟的试验:用细砂研磨酵母细胞,压取汁液,汁液不含活细胞,但仍能使糖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证明:发酵与细胞的存活无关,但是活细胞产生的。 1969年,日本,千畑一郎,固定化氨基酰化酶,从DL-氨基酸连续生产L-氨基酸,首次工业规模应用固定化酶,促使酶工程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发酵工程中脱离出来; 7、酶(enzyme):活细胞产生的,能在细胞内外起作用的(催化)生理活性物质。 8、单体酶:只有单一的三级结构蛋白质构成。 寡聚酶:由多个(两个以上)具有三级结构的亚基聚合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