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说课设计
静脉输血教案

静脉输血教案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人体内的方法。
随着输血理论与技术的发展, 成分输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既节省了大量血源, 也减少了由输注全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一、输血的目的1.补充血容量2.纠正贫血3.输入抗体、补体4.纠正低蛋白血症5.补充凝血因子二、血液制品的种类(一)全血1.新鲜血适用于血液病病人。
2.库存血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3.自体血(二)成分血1.红细胞(1)浓缩红细胞: 适用于携氧功能缺陷和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
(2)洗涤红细胞: 用于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3)红细胞悬液: 适用于战地急救及中小手术者使用。
2.白细胞浓缩悬液: 用于粒细胞缺乏伴严重感染的病人。
3.血小板浓缩悬液: 用于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性出血的病人。
4..血浆(1)新鲜血浆: 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者;(2)保存血浆: 用于血容量及血浆蛋白较低的病人;(3)冰冻血浆: -30℃保存, 有效期一年, 用时放在37℃温水中融化;(4)干燥血浆:冰冻血浆放在真空装置下加以干燥而成, 保存期限为5年, 用时可加适量等渗盐水或0.1%枸橼酸钠溶液溶解。
(三)其他血液制品1.白蛋白液: 用于低蛋白血症病人。
2.纤维蛋白原适用于纤维蛋白缺乏症,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
3.抗血友病球蛋白浓缩剂适用于血友病病人。
4.凝血酶原复合物: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凝血因子缺乏的出血疾病。
三、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一)血型血型(blood group)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临床上主要应用的是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1.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是否存在凝集原A与凝集原B而将血液分为A.B.AB.O四种血型。
2.Rh血型系统人类红细胞除含AB抗原外, 还后C、c、D、d、E、e、六种抗原。
Rh血型是以D 抗原存在与否来表示Rh阳性或阴性。
血型红细胞内抗原血清中抗体A A 抗BB B 抗AAB A.B 无O 无抗A.抗B(二)交叉配血试验1.直接交叉相容配血试验用受血者血清和供血者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 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
《静脉输血培训》课件

讨论静脉输血中传染病的风险,并介绍相应的防控措施和预防方法。
静脉输血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消毒和洗手要求
详细说明在静脉输血过程中正 确的消毒和洗手要求,以确保 无菌操作。
静脉置管技术
介绍正确的静脉置管技术和注 意事项,防止静脉置管相关并 发症的发生。
输血速度控制
探讨静脉输血中输血速度的控 制,以及相关的安全措施和注 意事项。
静脉输血培训的方法和工具
交互式培训
介绍静脉输血培训中常用的交互 式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参与度 和学习效果。
教学工具和模型
展示静脉输血培训中使用的教学 工具和模型,帮助学员更好地理 解和运用知识。
在线培训资源
推荐一些优质的在线培训资源, 方便学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巩 固知识。
静脉输血培训案例分析
1
讨论和解决方案
2
与学员共同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并提供
解决方案和专业建议。
3
案例介绍
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深入了解静脉输血 中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和应对方法。
经验总结
总结静脉输血培训案例分析的经验和教 训,帮助学员进一步提升能力。
总结和回顾
培训成果
总结静脉输血培训的成果和收获,回顾学员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原理解析
深入探讨静脉输血的原理,包括输血途 径、适用病症和生理学基础。
实际演示
通过实际演示展示正确的静脉输血操作 流程,加深理解和掌握。
静脉输血的常见问题和风险
1 过敏反应
探讨静脉输血可能引发的过敏反应,以及如何应对和预防。
2 输血反应
介绍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包括溶血反应、感染等,并提供相关的处理方法。
未来展望
静脉输血教学设计

静脉输血教学设计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给药方式之一,也是护士日常工作中必备技能之一。
为了能够安全、正确地进行静脉输液,我将设计如下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静脉输液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2. 掌握常用输液设备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3. 学会准备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并能正确归类和清点所需物品;4. 学会进行静脉输液前的手部消毒和穿刺操作;5. 掌握输液速度的调节和观察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6. 学会输液结束后的处理和相关的卫生措施。
二、教学内容:1. 静脉输液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10分钟)- 定义:静脉输液是将药物或治疗性液体通过静脉直接输入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途径。
- 适应症:比如失血性休克、昏迷、脑外伤、组织缺血等。
- 禁忌症:比如心力衰竭、肺水肿等。
2. 常用输液设备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0分钟)- 输液器:了解输液器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并正确连接输液器;- 输液针:掌握不同规格的输液针的使用范围,并学会正确穿刺方法;- 引流设备:介绍引流设备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3. 输液前的准备工作和物品清点(15分钟)- 输液前的准备工作有:正确选择输液部位、做好病人告知工作、准备好所需物品;- 归类和清点所需物品:分类介绍输液所需的物品,如输液器、输液针、消毒液、生理盐水等。
4. 静脉输液前的手部消毒和穿刺操作(30分钟)- 手部消毒:详细介绍正确的手部消毒方法;- 穿刺操作:演示正确的穿刺操作手法,包括锁骨中静脉和桡静脉的穿刺。
5. 输液速度的调节和观察输液过程中的异常情况(20分钟)- 输液速度的调节:演示使用滴定室控制输液速度,并提醒注意输液过程中的细节;- 异常情况的观察:讲解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如压力过高、溢液等,并介绍应对措施。
6. 输液结束后的处理和相关的卫生措施(15分钟)- 输液结束后的处理:需要拔除针头、整理输液现场;- 相关的卫生措施:讲解相关的卫生措施,如手部消毒、废物分类处理等。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案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案第一章:静脉输液概述1.1 静脉输液的定义和作用1.2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3 静脉输液的常用部位和选择原则1.4 静脉输液的准备和操作步骤1.5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第二章:静脉输液的技巧与操作2.1 静脉穿刺的方法和技巧2.2 静脉输液管的固定和保护2.3 静脉输液的速度和时间的控制2.4 静脉输液的观察和评估2.5 静脉输液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第三章: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处理3.1 静脉炎的处理和预防3.2 静脉血栓的形成和预防3.3 液体渗出的处理和预防3.4 空气栓塞的识别和处理3.5 感染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第四章:静脉输血的基本概念4.1 静脉输血的定义和作用4.2 静脉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3 静脉输血的血液种类和选择原则4.4 静脉输血的准备和操作步骤4.5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预防第五章:静脉输血的技巧与操作5.1 静脉输血的方法和技巧5.2 静脉输血管的固定和保护5.3 静脉输血的速度和时间的控制5.4 静脉输血的观察和评估5.5 静脉输血的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第六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临床应用6.1 常见疾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治疗6.2 营养支持疗法和静脉输液6.3 药物治疗中的静脉输液和输血应用6.4 静脉输液和输血在手术中的运用6.5 特殊病情下的静脉输液和输血策略第七章:特殊情况下的静脉输液和输血7.1 儿童和老年人的静脉输液和输血特点7.2 肥胖和血管条件差患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7.3 透析患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管理7.4 器官移植患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需求7.5 紧急情况下的静脉输液和输血应用第八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管理8.1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评估和计划8.2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操作要点8.3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记录和监测8.4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质量控制和评估8.5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团队协作和沟通第九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并发症护理9.1 静脉炎的识别和护理措施9.2 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和预防9.3 液体渗出的处理和护理方法9.4 空气栓塞的紧急处理和护理9.5 输血反应的识别和护理对策第十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教育和培训10.1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础知识教育10.2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技能培训10.3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临床应用教学10.4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并发症处理培训10.5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管理教育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三章: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处理难点解析: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形成机制、预防措施的细节、液体渗出的紧急处理方法、空气栓塞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流程、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策略。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案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掌握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
3. 能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输液和输血方式。
4. 培养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本概念: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包括各种感染、创伤、手术后、中毒、脱水等;禁忌症包括严重过敏、严重贫血、严重出血倾向等。
3.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步骤:准备物品、选择静脉、消毒皮肤、穿刺、固定、调节滴速、观察反应等。
4.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注意事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避免液体渗漏、及时处理并发症等。
5. 静脉输液和输血并发症的处理:发热、过敏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演示法:演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学会判断适应症和禁忌症,提高临床判断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处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静脉输液和输血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操作演练:评估学生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技能。
3. 病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静脉输液和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的判断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对并发症处理的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静脉输液和输血相关教材或指南。
2. 教具:静脉输液和输血模型、穿刺针、输液器等。
3. 课件:制作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相关课件,辅助讲解和演示。
4. 视频:播放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1-2周:讲解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基本概念、适应症和禁忌症。
2. 第3-4周:演示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案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教案第一章:静脉输液概述1.1 静脉输液的定义和作用1.2 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3 静脉输液的常用部位和选择原则1.4 静脉输液的准备和操作步骤1.5 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第二章:静脉输液的制备和应用2.1 静脉输液的制备方法和注意事项2.2 静脉输液的浓度和滴注速度的计算2.3 静脉输液的给予方式和时间安排2.4 静脉输液的停止和更换液体时机2.5 静脉输液的记录和观察要点第三章:静脉输液的并发症及其处理3.1 静脉炎的处理和预防方法3.2 静脉栓塞的识别和处理措施3.3 静脉痉挛的原因和解决方法3.4 静脉炎和静脉栓塞的鉴别诊断3.5 静脉输液并发症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第四章:静脉输血概述4.1 静脉输血的定义和作用4.2 静脉输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3 静脉输血的常用血型和交叉配血原则4.4 静脉输血的准备和操作步骤4.5 静脉输血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处理第五章:静脉输血的并发症及其处理5.1 溶血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措施5.2 发热反应的原因和处理方法5.3 过敏反应的诊断和治疗要点5.4 细菌污染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原则5.5 静脉输血并发症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第六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操作技巧6.1 静脉输液针头的选择和使用方法6.2 静脉穿刺技巧和注意事项6.3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连接和断开操作6.4 静脉输液和输血过程中的监护和观察6.5 静脉输液和输血结束后的护理和处理第七章:儿童静脉输液和输血7.1 儿童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特点和注意事项7.2 儿童静脉穿刺技巧和疼痛管理7.3 儿童静脉输液和输血的药物剂量计算7.4 儿童静脉输液和输血的并发症及其处理7.5 儿童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护理实践案例分享第八章:静脉输液和输血在特殊情况下的应用8.1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和输血的特点和注意事项8.2 肥胖患者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挑战和解决方案8.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注意事项8.4 重症患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管理8.5 特殊药物和营养液的静脉输液和输血应用第九章:静脉输液和输血的临床应用案例分析9.1 常见疾病的静脉输液和输血治疗案例9.2 静脉输液和输血在急诊和手术室的应用案例9.3 静脉输液和输血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案例9.4 静脉输液和输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案例9.5 静脉输液和输血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案例第十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法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10.1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的技术创新和设备发展10.2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药物研发和个性化治疗10.3 静脉输液和输血的互联网技术和远程监控10.4 静脉输液和输血在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的应用10.5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静脉输液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补充和说明:适应症包括脱水、电解质失衡、营养不良、药物给予等;禁忌症包括严重过敏反应、严重休克、心力衰竭等。
护理学基础说课静脉输液和输血

药物 ❖ 高渗药、钾盐、升压药、降压药—慢滴
❖ 利尿剂、脱水剂——快滴
六、说教学过程:
——理论课部分(3学时)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静脉输液法的概念 2、输液目的及常用溶液 3、输液的部位及操作方法 4、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5、输液反应及护理
❖课堂练习及小结
图示法
排气方法 要点:莫非氏管下端无空气
穿刺过程
滴速调节
归纳/对比
年龄 成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
病情 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者—宜慢
休克、脱水、脑水肿者——快速
药物 ❖ 高渗药、钾盐、升压药、降压药—慢滴
❖ 利尿剂、脱水剂——快滴
滴速计算法
讲练结合
❖ 每分钟滴数=
相当滴数(15滴/毫升)×输液量(ml) 输液时间(min)
•情感目标
二、说教材: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总结、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情感目标
二、说教材: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寻找学习的
快乐。 ❖ 培养学生爱护病人的观念。
二、说教材: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静脉输液技术;静脉输液故障的处理;静 脉输液反应与护理
氧气吸入
肺动脉 肺小动脉 毛细血管
空气栓子 右心房 右心室
(四)空气栓塞
阻塞肺动脉入口 缺氧 死亡
图示/对比
课堂练习
1.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A、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B、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 D、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E、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
《基础护理学》静脉输液与输血教案

1、为保证输血病人的安全,护士应在输血前做好哪些工作?
2、输血反应中最严重的是哪一种?造成该反应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病人有哪些
典型的症状?这些症状发生的机制是什么?
3.导入
新课
静脉输液和输血是临床病人疾病治疗与抢救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静脉输
液和输血可以纠正人体因疾病造成的水和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平衡失调,增加血
3、利用教科书讲解本章知识并解决学生的疑惑。
4、最后归纳本节课的内容及安排下次课的预习内容。
课前
预
习、
课堂
认真
听讲
并提
出问
题、
课堂
讨论
并解
决、
课后
做题
巩固
复习
能让
学生
熟练
掌握
本节
课的
知识
1.复习
旧课或
提问
1、简述静脉输液、静脉输血的目的;
2、病人输液过程中出现溶液不滴,因考虑什么原因?如何处理?
2.新课
静脉输血技术;
输液故障排除技术;
输液反应与护理;
输血反应与护理;
三、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与演示、观看技术操作录像、课外
练习与讨论、查阅参考资料、利用《学习指导》等多种途径经验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达
到掌握本章知识与技术的目的。
重点
1、静脉输液目的
2、常用溶液及作用
3、静脉输液技术
2、等渗电解质溶液(0.9%NACL、5%GSNACL)用于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
体液容量和渗透压平衡;
3、高渗溶液(20%甘露醇、25%山梨醇、25%葡萄糖)用于利尿脱水,提高
血浆渗透压,消除水肿;
4、碱性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1.4%碳酸氢钠)用于纠正酸中毒,调节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输血”说课设计
【摘要】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把自己对课程的理解、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思路及其依据,面对同行、领导或专家口头表述,然后由听
者评说,说者答辩,通过互相交流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教研活动。
本文就
“静脉输血”进行说课设计,以与同行进行探讨。
【关键词】静脉输血说课设计教材
1、说教材
1.1教材分析
本次课内容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晓松主编的《基础护理技术》
(第二版)第十五章第二节“静脉输血技术”。
静脉输血是临床疾病治疗与抢
救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一名护士,应准确运用有关静脉输血的知识,熟
练掌握静脉输血的操作技术,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促进病人康复。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确立了
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输血前准备;学会间接静脉输血技术
(2)能力目标:能根据病人病情进行静脉输血
(3)情感目标:形成高尚的职业修养,热爱生命,尊重生命。
1.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输血前准备;间接静脉输血技术
难点:间接静脉输血技术操作
1.4课时安排
2、学时
2、说教法
在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案例分析法、情境模拟法、直观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使课程变得生动、充实、详尽,有声有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3、说学法
3.1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中职二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知识;
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动手能力较强,乐于实践、乐于进行护理操作。
但普遍厌
倦枯燥的理论课堂,所学技能不愿多加练习,熟练程度不够,学生学习自觉性
欠佳。
学习本次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静脉输液技术,并且进行了真人注射,
建立了较强的无菌观念和查对意识,这为学习本节“静脉输血”打下了良好基础。
3.2学习方法
采用任务引领下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动手实践等的学习方法,培
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
4、说教学过程
4.1导入新课
按照内在动机激发论的思想,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让学生
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渗透护理专业思想。
课堂活动开始,PPT图
片出示2008年汶川地震时医护人员奋战在抗震第一线及全国人民纷纷献血的场景,配合背景音乐及教师的旁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油生了对医护人员的敬
佩及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心,实现情感目标。
4.2学习新课
教师:展示课前发放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案例,提出问题:(1)为病人输什么血?(2)输血前需做好哪些准备?(3)如何输入?
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4.2.1输血前准备(12分钟)
学生:根据发放的输血申请单和取血单对照高仿真自制血制品进行查对,
由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归纳出“三查八对”的内容及输血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以发生在临床工作中的一起暗藏玄机的真实事故进行“临床真实情
境再现”,请同学们分析讨论哪个环节的错误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使同学们认
识到严格、正确查对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4.2.2间接静脉输血技术
(1)流程图分解讲解输血操作。
(8分钟)
护理技能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已学完静脉输液,流程图的初步归纳讲解使同学们对静脉输血操作有了一
个完整的认识轮廓。
(2)“情境模拟法”完美展现静脉输血操作(15分钟)
准备好高仿真自制血液、输液手臂,学生当病人,背景音乐响起、学生现
场配音操作要点,教师与学生配合,将输血前准备和间接静脉输血操作进行完
美串接。
学生:观看表演,找出与静脉输液操作的不同之处。
通过“情境模拟”给了学生们全方位立体视听刺激,不知不觉实现知识内化,并加深了学生对护理职业美的感悟。
(3)实践探究(40分钟)
根据发放的案例,下达任务,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小组讨论。
教师指导并
给予及时反馈,然后一小组代表反示教,教师、学生点评。
通过情境设置,使学生身临其境,使其有注重沟通和人文关爱意识;通过
亲自的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精髓,体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4.3达标测评
列出与本次课相关的护士资格证考题,考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4布置作业
(1)发放一组新的案例,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做完整记录。
(2)下次课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分组进行静脉输血操作展示。
(3)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无偿献血的宣传板报
5.板书设计
第十五章静脉输血
第二节静脉输血技术
6.教学反思
本次课教学形式新颖,学生沉浸其中,课程结束时不自觉地纷纷发表感言,
希望教师多以这种形式进行教学,笔者对本次课特点总结如下:
(1)首尾呼应,课程开始时通过医护人员奋战在抗震第一线及全国各地群众纷纷献血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及爱心,结尾通过生命安全教育
及无偿献血呼吁激发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很多学生泪光闪烁,课程结束时掌
声雷动,很好地完成情感目标。
(2)对输血操作的学习,摒弃以往看视频的平面、死板、不灵活的缺点,采用“情境模拟”将本次课内容进行了串接,和学生配合,音乐、旁白、现场
熟练又完美的操作给学生以全方位立体视听刺激及享受,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输血操作,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教、学、做”的一体化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与护考紧密结合,体现了教学内容与执业考试相对接,教学过
程与临床实践相对接。
(5)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6)根据课堂节奏,安排了“临床情景再现”的故事环节,在对险象环生而又啼笑皆非的故事的分析讨论中,深刻认识到严格、正确查对及遵守操作规
程的重要性,增强了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
(8)在以后的学习中,应尽量多给每个同学展现自己的机会,对基础薄弱、性格内向的同学给予更多的鼓励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