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源农药施用的优点和缺点介绍.doc
植物性农药的优缺点.doc

植物性农药的优缺点
植物性农药属生物农药范畴内的一个分支。
它指利用植物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按一定的方法对受体植物进行使用后,使其免遭或减轻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为害的植物源制剂。
本文为大家介绍植物性农药的优缺点。
植物性农药的优点
1、由于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施用后在自然界有其顺畅的降解途径,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
2、由于植物杀虫剂杀虫成分较多、作用方式独特,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
3、它们一般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及天敌毒性低,开发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
植物性农药的缺点
1、多数天然产物化合物结构复杂,不易合成或合成成本太高;
2、活性成分易分解,制剂成分复杂,不易标准化;
3、大多数植物源农药发挥药效慢,导致有些农民朋友认为所使用的农药没有效果;
4、喷药次数多,残效期短,不易为农民接受;
5、由于植物的分布存在地域性,在加工场地的选择上受到的限制因素多;
6、植物的采集具有季节性等。
植物性农药是非人工化学结构的天然化学物质,一般在自然界有天然的微生物类群对其进行自然分解,在保护生态平衡方面大大优于化学农药,特别是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药使用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农药使用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工具,用于控制或消灭对农作物产生损害的害虫、病害和杂草,以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利弊。
本文将分析农药使用的优势与劣势。
一、农药使用的优势1. 提高农作物产量: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害,保护农作物免受损害,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这对保障粮食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2. 控制疫病传播:农药可以阻断疫病和病害的传播,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这对防止农作物在大范围内受到严重疫病侵袭具有重要作用。
3. 增强农作物抗逆性:适度使用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使其能够更好地抵抗干旱、洪涝、低温等自然灾害,提高农作物的存活率和产量。
4. 提高农田经济效益:农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病虫害的损失,提高农田经济效益。
这对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和推动农业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农药使用的劣势1. 环境污染:农药的使用会导致环境中农药残留物的积累,对土壤、水源、空气等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生态风险:农药使用可能会对非目标生物造成伤害,破坏生态平衡。
例如,对于益虫、天敌和土壤生物的损害可能会导致生态链的崩溃,进一步增加农作物的病虫害风险。
3. 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食用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婴幼儿和孕妇。
农药残留物对人体的累积效应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4. 害虫的抗药性: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会导致一些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得原本有效的农药失去了控制害虫的作用。
这进一步加大了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难度。
三、合理使用农药的建议为了充分发挥农药的优势,减少劣势的影响,应当采取以下合理使用农药的措施:1. 选择低毒、高效、环保的农药品种:优先选择对人体和环境影响较小的农药,适量使用,并遵循农药使用前提要求。
同时,鼓励和推广生物农药和有机农药的使用。
2.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建立健全的农药使用监管体系,加强农药市场准入管理,加大对农药经销商和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认识。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优劣势

农药的使用方法及优劣势农药的使用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喷雾、喷粉、泼浇、撒毒土、毒饵、拌种、浸种、涂抹、熏蒸等。
1.喷雾法:就是利用喷雾器将按一定比例配好的药液喷射到农作物或病虫杂草上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优点是展布性和均匀性较好,不易被风吹走,药效期长,与病虫草接触的机会较多。
缺点是,需要有良好的水源,且对水质要求较高。
喷雾法主要用于防治棉田、稻田、蔬菜地及果园的病、虫、杂草等。
2、喷粉法:就是利用喷粉器将粉剂农药均匀地分布到农作物或病虫杂草的一种施药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简便,不受水源的限制,工作效率高。
缺点是药效不持久,易被雨水冲刷,污染环境。
主要用于防治面积大面积农作物和森林中的暴发性病虫害。
3、泼浇:就是把定量的可湿性粉剂,加在较大量的水里,搅拌均匀后进行泼浇。
这种方法优点是,由于液滴较粗,减少了挥发损失量,增加了病虫接触药剂的面积;此外操作方便,使用工具简单。
缺点是药量要比一般喷雾法多2~3倍。
这种方法对防治水稻枯心和白穗病效果显著;对防治蔬菜苗期的黄条跳甲也有良好的效果。
4、撒毒土:就是将毒土均匀地撒施到作物上或田里,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易挥发,药效高,药效期长,此外,不需要器械,便于大面积使用。
缺点是工效慢。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防止水稻螟虫;对防治金针虫、蛴螬和小麦吸浆虫等地下害虫,以及稻飞虱、粘虫、稻纵卷叶虫、水稻纹枯病和农田杂草。
5、毒饵:毒饵是将害虫或鼠类喜吃的食料与药剂配制成一种含毒食物。
各种谷物、糠麸、薯类、杂草、食用油料的残渣等,都可作为饵料。
使用时应根据害虫取食习性,于傍晚撒布于田间诱杀。
缺点是药效短。
6.拌种法:拌种就是将药剂与种子均匀地拌和在一起,使种子表面均匀地覆上一层药粉或药膜,在种子播种后,发挥其防治病虫的药效。
拌种时可在拌种器内进行,也可先将药剂配成药液,均匀地喷洒在摊开的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和后堆闷一定时间再播种,能充分发挥药效,提高防治效果。
农药使用的优势和劣势了解更全面的信息

农药使用的优势和劣势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农药是指为了防治农业生产中的各种有害生物,包括昆虫、杂草、病毒和真菌等,而特定合成的化学物质。
它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农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优势和劣势。
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农药的作用和风险。
优势:1. 提高农产品产量: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各种害虫和病害,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它可以消除无用的杂草竞争,保护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和质量。
2. 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农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杀死或控制害虫和病害,减少劳动力和时间成本。
此外,使用农药还可以减少耕作、灌溉和施肥等环节的工作量。
因此,农药的使用可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
3. 提供食品安全:农药的使用可以防止和控制农作物上的虫害和病害,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它可以帮助农民生产健康、无虫害的食品,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4. 增加农业收入: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作物的损失,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这将使农民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劣势: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药的使用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
一些农药残留在土壤中会引起土壤质量下降,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农药通过径流和渗漏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农药的飘散和残留还可能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2. 高渗透性:农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可以渗入植物组织、果实内部以及农产品表面。
这些残留物在食品加工和食用的过程中不易去除,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高渗透性也可能导致农药通过地下水和地表水进入水源,对水质造成潜在威胁。
3. 产生抗药性:长期大量使用农药可能导致目标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
这意味着原本有效的农药对害虫和病害的控制效果将降低,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才能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
抗药性的发展使得农药的使用效果不可持续,并有可能引发新的害虫和病害问题。
4. 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农药广泛使用也有可能对非目标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植物源农药的这些内容,您知道吗

植物源农药的这些内容,您知道吗植物源农药是指有效成分直接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
据报道,全世界已有6300余种植物被发现具有控制甚至杀害生物的功效。
这一类植物源农药大多数具有低毒、不破坏环境、残留少、选择性强、不杀伤天敌、可利用时间长、用量少、使用成本低等优点,在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中,特别是无公害和有机食品生产方面有广阔应用前景。
一、植物源农药的分类植物源农药主要分为植物源杀虫剂、植物源杀菌剂、植物源除草剂三类,现将已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有关产品整理介绍如下。
►植物源杀虫剂:(1)生物碱类。
主要有烟碱、苦参碱、百部碱、藜芦碱、胡椒碱、辣椒碱等。
(2)萜烯类。
主要有印楝素、川楝素、苦皮藤素、茶皂素等。
(3)萘醌和黄酮类。
主要有鱼藤酮、毛鱼藤酮、苦参素等。
(4)精油类:桉树油、薄荷油、百里香油、松节油等。
(5)光活化毒素类。
香豆素类的花椒毒素等。
(6)甾体类。
羊角扭总甙、牛藤甾酮等。
►植物源杀菌剂:(1)抗真菌植物源杀菌剂。
具有该作用的植物主要有细辛、白头翁、穿心莲、大黄、大蒜等。
(2)抗病毒植物源杀菌剂。
这类植物主要有商陆、甘草、小藜、莲翘、大黄、红花马齿苋、红叶藜等。
(3)杀线虫植物源杀菌剂。
这类植物主要有鱼藤酮、穿心莲、苦楝皮、常春藤、烟草等。
(4)抗细菌植物源杀菌剂。
具此种功效的植物主要有大蒜、穿心莲、荆芥、洋葱、仙鹤草、半枝莲等。
►植物源除草剂: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现 30 多个科的植物中具有除草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近百种,根据除草活性划分主要有天然羧酸类、醌酚类、三酮类、萜烯类、生物碱类、香豆素类、噻吩类、二苯醚类。
如万寿菊属植物非洲万寿菊中提取的α-三联噻吩,它除具有除草活性外,还具有杀线虫活性;小麦的颖壳的甲醇洗脱物对白茅的抑制率可达90%。
二、我国已登记的主要植物源农药品种及使用范围简介►印楝素:单剂有2%水分散粒剂、1%微乳剂、0.3%、0.5%、0.6%和1%乳油、0.3%和0.5%可溶液剂,0.03%粉剂;混剂有0.8%阿维菌素·印楝素乳油、1%苦参碱·印楝素可溶液剂,2%除虫菊素·印楝素微囊悬浮剂等。
农药使用的优势和劣势权衡农药的利弊

农药使用的优势和劣势权衡农药的利弊农药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辅助工具,既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又有潜在的危害和环境影响。
在权衡农药的利弊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农业经济效益、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等。
本文将就农药使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农药利用的权衡。
一、农药使用的优势1. 提高农作物产量: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避免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死亡。
通过农药的喷洒、施用等方式,可以削弱或杀死害虫、病菌等,从而保护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2. 提高农作物质量:农药可以降低作物受到的病虫害侵害程度,减少损耗和污染。
通过有效控制病虫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和能量得到保障,使农产品的外观、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好,从而提高农作物质量。
3. 经济效益显著:农药的使用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控制病虫害,减少农作物的损失和死亡,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同时,农药的使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管理和喷洒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劳动成本。
二、农药使用的劣势1. 生态环境影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水源等环境受到污染,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某些农药还可能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影响生物多样性。
2. 农产品安全问题:农药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农产品残留问题。
一些农药在农作物收获后仍有残留,进入人体后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这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健构成一定风险,也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3. 农药抗性产生:频繁和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农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得农药的有效性降低。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使用习惯已经造成了一些常见农害虫的抗药性问题,给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不确定性,增加农民的管理难度和成本。
三、权衡农药利弊的建议1.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使用应根据作物品种、生产周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
农药使用的好处和风险了解农药的利弊

农药使用的好处和风险了解农药的利弊农药是为了保护农作物和农产品免受虫害、病害和杂草的侵害而使用的化学物质。
它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既有利处也有风险。
了解农药的利弊,对于农民、消费者和环境保护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农药使用的好处1. 提高农作物产量:农药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的虫害、病害和杂草,保护农作物免受侵害,从而提高产量。
农药的使用可以帮助解决世界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
2. 保护农作物品质:农药能够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降低因病害而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的风险。
优质的农产品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 减少劳动强度: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比于手工除草和人工喷洒杀虫剂,使用农药可以更快速、高效地进行农田管理。
二、农药使用的风险1. 残留物对健康的影响:农药使用后,其中的残留物可能会残留在农产品中。
长期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如致癌性、内分泌干扰等。
因此,农药使用需要谨慎,应当遵循农药使用的指导标准。
2. 生态环境影响:农药的使用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对非目标生物的伤害,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等。
有些农药会导致土地的破坏,损害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农药的选择和使用应当科学合理。
3. 抗性问题的产生:长期大量使用同一种农药会导致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性,从而减弱了农药的效果,进而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或更强效的农药来进行防治。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农药的长期有效性,同时也增加了农药的使用成本。
三、如何正确使用农药1. 合理使用农药:选择适当的时机、剂量和方法来使用农药,遵循农药使用标签上的建议。
2. 混合使用农药: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农药,采用多种农药轮换使用,减少病虫害对农药的抗性产生。
3. 防护措施:在使用农药时,应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如使用防护服、戴上口罩、戴手套等,避免暴露于农药的直接接触。
四、加强监管和教育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农民、消费者和环境的权益。
植物源农药--绿色植保卫士

植物源农药--绿色植保卫士1.概述农药主要用来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具有效率高、见效快、实施简易、可大规模应用等优点。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生产和消费农药的大国之一。
传统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此外,农副产品由于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与传统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以下优点: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施用后较易分解为无毒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组分多元化,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对有益生物(即害虫天敌)安全;可以大量种植,而且开发费用也较低。
植物源农药对靶标生物的作用机理与常规化学农药的差别也很大。
常规化学农药通常仅作用于靶标生物某一生理系统的一个或几个位点,而植物源农药活性成分复杂,通常能作用于靶标生物的多个位点,有利于延缓靶标生物的抗药性。
另外,有些植物源农药还能刺激植物生长,起到生长调节作用。
植物源农药是新型高效、无残留、无公害的所谓的绿色农药。
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利用植物源物质杀虫防病的历史悠久。
据史书记载,人类使用最早的农药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质农药。
公元前1000多年,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已有用硫磺熏蒸杀虫防病的记载。
中国的《周礼》、《山海经》、《神农本草经》、《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古籍中,均有使用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药物防治农业有害生物的记载。
这些农药的应用历史长达数千年。
19世纪以来,在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植物源农药的开发逐渐从经验阶段上升到科学实验阶段,如除虫菊、烟草、鱼藤发展为商品化加工制剂并广泛使用。
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有机合成农药占据了市场,植物源农药逐渐被人类所忽略。
到60年代后期,有机合成农。
药的种种弊端使天然产物农药重新受到重视,特别是对印楝的研究带动了植物源农药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研究的植物种类达数千种,开发成功的产品也很多,并已在生产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2.植物源农药的特点与有机合成农药相比,植物源农药具有选择性高、低毒、易降解、害物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源农药施用的优点和缺点介绍
不管是什么农药在施用的时候都有优劣之分,当然植物源农药也不例外,下面我们来对其优点了缺点做以下具体分析:优点:一、由于它们所含的有效成分为天然物质,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施用后在自然界有其顺畅的降解途径,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小;二、由于植物杀虫剂杀虫成分较多、作用方式独特,使害虫较难产生抗药性;三、它们一般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及天敌毒性低,开发和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特点。
当然,植物源农药也有一些缺点,如多数天然产物化合物结构复杂,不易合成或合成成本太高;活性成分易分解,制剂成分复杂,不易标准化;大多数植物源农药发挥药效慢,导致有些农民朋友认为所使用的农药没有效果;喷药次数多,残效期短,不易为农民接受;由于植物的分布存在地域性,在加工场地的选择上受到的限制因素多;植物的采集具有季节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