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论文——D大调卡农赏析

合集下载

关于卡农曲式的音乐鉴赏

关于卡农曲式的音乐鉴赏

关于卡农曲式的音乐欣赏摘要:卡农曲式独特的风格深受人们喜爱,现代卡农曲层出不穷。

本文通过古典卡农曲与现代对卡农曲的改编及重新演绎,分析卡农曲式独特的对位法、复调方式,对于歌剧、影视、舞蹈在情感表达上所起到的作用,从而体现卡农曲式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卡农;对位法;现代音乐;轮唱引言卡农曲式经久不衰,从它出现至今得到无数音乐创造者的亲睐,现代音乐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入古典卡农去,令它们赋予了新的活力以及魅力。

本文通过对古典卡农曲《D大调卡农》、《戈尔德堡变奏曲》、歌剧《命运之力》序曲与现代音乐对卡农曲的改编赏析,运用作品情感上的流露与表达方式,极大的颂扬卡农曲式的亘古魅力。

1卡农曲式的历史卡农的最早历史起源于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

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

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

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

卡农曲在十五世纪上半期至十六世纪中期(尼德兰乐派(Netherland School)时期)迎来了它的黄金岁月。

卡农并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为“规则”,卡农(Canon)复调音乐之一种,原意为“规律”。

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

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应句”,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声乐曲中的“轮唱”亦即“卡农曲”的一种。

卡农出现于十三、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2卡农曲式令人为之钦佩、令人迷恋之处自从小学开始学习弹奏电子琴,到后来慢慢接触钢琴演奏,其间练习了许许多多曲目,然而每当练习到卡农曲时都令我产生无比兴奋与陶醉沉迷之感,卡农曲它独特的回绕人身体盘旋而上的感觉,时而让人紧张,时而令人放松喘气。

卡农曲式曲调简单朴实,它的低音部只有八個音符組成的同一旋律,同一旋律从头到尾的重复,但其中具有精密完美的乐曲结构,充份展现对位法的魅力。

浅析现代芭蕾舞作品《D大调卡农》

浅析现代芭蕾舞作品《D大调卡农》

浅析现代芭蕾舞作品《D大调卡农》关键词:现代芭蕾舞;《D大调卡农》;编舞手法;音乐;舞台设计一、引言现代芭蕾舞是一种充盈现代气息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以身体的美丽动作、音乐的和谐组合以及奇异的舞台效果为主要特点,受到世界上浩繁爱好者的追捧。

《D大调卡农》是现代芭蕾舞作品中的一部经典之作,作品以其美丽的舞蹈形式和优雅的音乐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本文将从作品的精神内核、编舞手法、音乐和舞台设计等角度出发,对该作品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解读。

二、编舞手法分析《D大调卡农》的美丽舞蹈动作、明快的节奏、激情饱满的表演、灵动的身姿,已成为现代芭蕾舞编舞的经典之作。

编舞涉及的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起首,编舞师接受不同的舞步,如跳动、旋转、抬腿、提脚等,以表现出情感的渲染,增加舞蹈的动感和视觉效果。

接着,编舞师依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编排,将舞蹈和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舞蹈表现更具动感。

此外,还接受了身体的扭动和折叠等方式,有时也会用带有特殊效果的道具氛围来创设奇特的舞蹈效果。

最后,编舞师还可以利用光影、服装和舞台的颜色搭配等手法来丰富舞剧的视觉效果。

三、音乐分析马克斯卡农是《D大调卡农》的音乐作曲家,这部作品有着美妙的音乐旋律和和谐的音色,为芭蕾舞舞蹈创设了美丽的音乐素材。

马克斯卡农在这首曲子中,运用卡农形式和重复式和弦,并不息变化主题和歌谱,将芭蕾舞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音乐结构明晰,旋律明快高雅,饱含着柔情和激情,为式样华美的芭蕾舞蹈代表作增加了玄妙而时尚的气息。

四、舞台设计分析除了编舞和音乐外,《D大调卡农》在舞台设计方面也有奇特之处。

除了精选优秀的服装和道具,还有全新的奇特舞台设计。

舞台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道具及伸展性演员的安置以达到景物、舞蹈和音乐互相补充,让观众进入一个融合协调的世界。

五、结语通过对《D大调卡农》的分析和解读,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在编舞、音乐和舞台设计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它不仅是现代芭蕾舞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品。

赏析《D大调卡农》

赏析《D大调卡农》

赏析《D大调卡农》作者姓名:危文君专业:财务管理学号:09101625【摘要】音乐响起的地方就是语言停止的地方,完美得令人窒息的《D大调卡农》,这种稀贵的经典,不论放在任何时代下都有力量从喧嚣的包围下脱颖而出。

同一支曲子被不同的演奏风格演绎,古典到流行到摇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风格。

在反复延绵的旋律中,人的心得到宁静,灵魂也渐渐平和下来。

像是天籁之音萦绕在耳畔。

【关键词】卡农;D大调卡农;帕赫贝尔;音乐响起的地方就是语言停止的地方,完美得令人窒息的《D大调卡农》,这种稀贵的经典,不论放在任何时代下都有力量从喧嚣的包围下脱颖而出。

同一支曲子被不同的演奏风格演绎,古典到流行到摇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风格。

在反复延绵的旋律中,人的心得到宁静,灵魂也渐渐平和下来。

像是天籁之音萦绕在耳畔。

1.卡农卡农一词,英文是Cannon,这个词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

简单说,卡农是一种微复调音乐创作技法,运用对位法则,使同一旋律在不同声部模仿“轮唱”,而使得整首乐曲富有层次感、立体感。

用这种手法创作的乐曲就被称为卡农曲。

卡农曲,这种13、14世纪就已确立的体裁,经过新艺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到了巴洛克时期已经相当成熟,西欧的许多作曲家都在自己的创作中运用着卡农手法,也尽享卡农的乐趣,甚至写作卡农曲成了主流社会的一种新风尚。

《卡农》也是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被改编成现代乐曲后,曾称霸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周以上。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重新演绎并出版的《卡农》版本达2000余种,而实际上,《卡农》仅仅是一首全长仅5分钟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了328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弥新。

2.帕赫贝尔与他的《D大调卡农》提起“帕赫贝尔”对于许多人来说,的确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对于熟悉西方古典音乐的人来说,这却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是德国巴洛克时代后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风琴师,当时他是相当激进的作曲家,在世所写的管风琴和键盘音乐是他主要受到肯定的创作领域,在新教宗教音乐创作方面,他的地位也相当高。

浅谈卡农的艺术魅力

浅谈卡农的艺术魅力

浅谈卡农的艺术魅力[摘要]:卡农作为古典音乐重要的复调作曲技法之一,在接触之初便给予了我非常大的震撼。

本文通过对卡农经典作品帕赫贝尔创作的《D大调卡农》为代表进行分析,浅谈卡农曲所蕴含的直击人内心深处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卡农、《D大调卡农》、艺术魅力第一次接触卡农,是在高一的地理课上,老师在闲暇之余给我们放了个他很喜欢的励志视频。

一个聋哑人小女孩在历经了许多嘲笑考验后,在古典音乐大赛上用粘好的小提琴拉出了一段扣人心弦的乐章。

后来几经寻找,我才知道那个视频是潘婷在泰国拍的励志宣传广告,曲子则简单的知道是卡农。

视频虽短,却很震撼人心,也从此为我打开了一扇古典音乐的大门,我开始发现原来纯音乐也可以这么美。

这次,有幸能选到老师的《中外经典器乐作品鉴赏》,也想就着这次机会深入的了解下当初深刻影响我的卡农音乐。

卡农(canon)一词源于希腊文,有两种含义:一个是直线、线条;另一个是规则、标准、模式。

与我最初理解的不同的是,卡农并不是一个曲名,而是一种复调作曲技法。

既已连续传导性模仿技术为基础,往往模仿的声部还未结束时,在另一个声部上的模仿即以开始。

1与后期的浪漫主义流派作品相比,卡农曲作品不如这类作曲高潮迭起,但它看似平常的旋律相互追逐、缠绕,却能交织出多种音响效果,简单的音符跳动蕴藏着变化万千的生命活力。

因此,卡农曲非常适合表现绵长悠远的意境,烘托浪漫的氛围。

同时,声部模仿的特性使得卡农曲能被不同的乐器演绎从而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比如,钢琴演奏的卡农曲带给人以浪漫;小提琴演奏的卡农曲,柔美中带着一丝惆怅;长笛演奏的卡农曲,则迸发出一种喜悦的心情,极具体感。

我个人很喜欢的是小提琴演奏的版本,音色很清脆,来回反复的旋律,会让人心神一震,沉醉其中。

2最早的卡农曲能追溯到英国十三世纪的罗塔舞曲、狩猎曲等民间音乐体裁,《夏日的卡农》是其中的著名作品。

到了15世纪,卡农曲逐渐发展成熟。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尼德兰乐派的作曲家都写有卡农曲,同时,这个时候的卡农曲对后来的赋格体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音乐鉴赏课程论文-帕海贝尔《D大调卡农》赏析

音乐鉴赏课程论文-帕海贝尔《D大调卡农》赏析

帕海贝尔《D大调卡农》赏析xxx 仪器仪表工程 P1602085236摘要:卡农是复调音乐的一种技法,合理应用于乐曲中可以使乐曲更富有层次感、立体感。

帕海贝尔的《D大调卡农与吉格舞曲》是一首被大家广泛传颂的音乐作品,是世人最喜爱的器乐小品之一,被大量引用于影视、歌曲、舞蹈等艺术作品中。

它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丰富多彩,在不同人看来有不同的意义。

关键词: 帕海贝尔;卡农;吉格舞曲一.卡农简介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卡农》可能仅仅指的是帕海贝尔那个版本的卡农。

的确,这首世界名曲是如此的迷人以至于在它被创作伊始就被广泛传颂。

它穿越了三百多年的时空,至今仍然回荡在人们心中,不管是在音乐厅还是在大街小巷,甚至在人们的手机里,都能听到它。

帕海贝尔的《卡农》是流传最广、传世最长的西方经典名曲之一。

现如今,它似乎成为了卡农的代名词,人们一提到卡农,脑海里就会响起优美而熟悉的旋律。

然而,广义上卡农指的其实并不是某一首曲子,而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

卡农canon是复调音乐的一种,从字面讲即“轮唱”之意,最早源自希腊文,意为“规则”。

即同一旋律在不同声部“轮唱”,而使得整首乐曲富有层次感、立体感[1]。

用这种手法而创作的乐曲就被称为卡农曲。

二.帕海贝尔简介约翰·帕海贝尔(Pachelbel, Johann)这个名字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有点生疏,我知道他完全因为陶醉于他梦幻般的音乐,他是德国著名管风琴家、作曲家,一生辗转,在1678年他在爱尔福德担任管风琴师的时候收了一个叫约翰·克利斯多夫·巴赫的学生,而这个学生恰恰就是后来的大名鼎鼎的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哥哥。

所以很容易大家会把他和巴赫的创作联系起来。

不过这并非牵强附会,毕竟帕赫贝尔当时是管风琴师中的翘楚,中德学派的代表,非常有自己的风格,据说他是最早使用特定音阶和和声来代表特殊的情绪的人。

他的众赞歌前奏曲是把北德宗教性较强的旋律和南德抒情性音乐的相互融合,自成一体。

交响曲论文卡农

交响曲论文卡农

卡农----古典音乐现代演绎的经典范例个人对卡农的理解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有着不可化解的文化传承情缘。

古典音乐的现代化演绎,使古典音乐越来越为现代人所接受。

乔治·温斯顿利用现代爵士音乐演绎古典复调音乐作品《卡农变奏曲》,使其成为最受现代人喜欢的流行古典钢琴曲,为古典音乐的现代化演绎提供了经典的范例。

在现代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如何让现代人能更好的接受古典音乐,是每一位音乐专业工作者和音乐爱好者必须正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被誉为美国最好的新世纪艺人、现代的钢琴魔手乔治·温斯顿,用现代爵士钢琴艺术对古典复调音乐《卡农变奏曲》独具匠心的演绎,把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有机结合起来,使三百多年前的古典音乐杰作在现代重新焕发出的活力,借助现代爵士音乐,赋予了古典音乐精华更具持久的生命力,为古典音乐的现代演绎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我相信看过风靡一时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的朋友应该会对女主角全智贤在女子大学的阶梯教室舞台上弹奏的那首钢琴曲意象深刻,这首乐曲清新典雅、优美深情、灵动而和谐,把女主人公清丽脱俗又纯真率性的形象衬托得淋漓尽致。

这首似曾相识的作品,便是乔治·温斯顿用现代爵士音乐手法演绎的《卡农变奏曲》。

经过乔治·温斯顿的重新演绎,这首曲子更增添了时代的内涵,更加浪漫迷人、充满诗情画意,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素养、不同音乐爱好、不同环境中的聆听者。

它一度称霸美国告示牌流行音乐排行榜畅达百周以上,还几度刷新流行音乐披头士“冲榜”的速度。

如今在广告、广播、电视、婚庆甚至是手机铃声中,都经常听卡农曲的旋律。

乔治·温斯顿演绎的《卡农变奏曲》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魔力,把无数流行音乐的爱好者诱入那古典音乐的长河,就在于他为这首严谨、庄重、规则、充满理性光芒的古典复调音乐作品注入了现代音乐所特有的时代活力。

卡农音乐的集大成者、《卡农变奏曲》的原创作者是德国17世纪巴洛克时代的作曲家帕赫贝尔。

关于卡农的作文

关于卡农的作文

【 - 写作指导】篇一:《卡农赏析》农一词,英文是Cannon,这个词原意是指教规、宗教法规、规则或者经典之意。

简单说,卡农是一种微复调音乐创作技法,运用对位法则,使同一旋律在不同声部模仿“轮唱”,而使得整首乐曲富有层次感、立体感。

用这种手法创作的乐曲就被称为卡农曲。

---------------------------------------------------------------------卡农曲,这种13、14世纪就已确己的创作中运用着卡农手法,也尽享立的体裁,经过新艺术时期、文艺复卡农的乐趣,甚至写作卡农曲成了主兴时期的发展,到了巴洛克时期已经流社会的一种新风尚。

相当成熟,西欧的许多作曲家都在自---------------------------------------------------------------------《卡农》也是现今为止最受全世界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作品,被改编成现代乐曲后,曾称霸美国公告牌流行音乐排行榜长达百周以上。

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重新演绎并出版的《卡农》版本达2000余种,而实际上,《卡农》仅仅是一首全长仅5分钟左右的音乐小品,但它却带来了328年的奇迹,而且还会经久弥新。

=====================================================================卡音乐响起的地方就是语言停止的地方,完美得令人窒息的《D大调卡农》,这种稀贵的经典,不论放在任何时代下都有力量从喧嚣的包围下脱颖而出。

同一支曲子被不同的演奏风格演绎,古典到流行到摇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音乐风格。

在反复延绵的旋律中,人的心得到宁静,灵魂也渐渐平和下来。

像是天籁之音萦绕在耳畔。

{关于卡农的作文}.篇二:《卡农双吉他曲谱》卡农(双吉他)演唱者:专辑:类别:流行格式:吉他谱来源:乐友gybglwj传谱日期:2011-3-10 人气:15147{关于卡农的作文}.1234{关于卡农的作文}.5篇三:《卡农(口琴谱)》{关于卡农的作文}.卡农8B8D7B7D6D6B6D7D7B7D6D6B5D5B5D4D7B 7D 7B 4B 7D 6B 4D 5B 4B 7B 7D 6D 7D 8B 9B 10D 9D 8B 8D 5D9D 8B 7B 7D 6D 6B 5D 5B 4D 5D 5B 4D 4B 4D 5B 5D 6B 4D 6B 5D 5B 6D6B 5D 6B 5D 5B 4D 4B 3D 6D 7D 7B 7D 6D 6B 5D 5B 4D 6D 6B 6D 6B 5D8B 8B 8D 7B 8D 8B 9D 8B 8D 8D 7B 7D 7B 7D 6B 5B 6D 7B 9D8B 8D 7B 6D 6D 7B 7D 7B 8D9B 8B 9D 9B 8B 9D 9B 6B 6D 7D 7B 8D 8B 9D8B 7B 8D 8B 5B 5D 6B 6D 6B 5D 6B 7B 7D 7B5D 6D 6B 5D 5B 4D 5B 4D 4B 4D 5B 5D 6B 6D5D 6D 6B 6D 7D 7B 6B 6D 7D 7B 8D 8B 9D 9B9B 8B 9D 9B 8B 9D 9B 6B 6D 7D 7B 8D 8B 9D8B 7B 8D 8B 5B 5D 6B 6D 6B 5D 6B 7B 7D 7B5D 6D 6B 5D 5B 4D 5B 4D 4B 4D 5B 5D 6B 6D5D 6D 6B 6D 7D 7B 6B 6D 7D 7B 8D 8B 9D 9B8B 7B 8D 8B 8D 7B 8D 7D 7B 8D 8B 8D 7B 7D7B 6D 7D 7B 4B 4D 5B 5D 5B 4D 5B 7B 7D 7B6D 7B 7D 6D 6B 5D 6B 5D 5B 4D 6B 6D 7D 7B6D 7B 7D 7B 7D 6D 7D 7B 8D 7B 7D 7B 6D 7D8B 9D 9B 8B 8D 8B 9D 8D 7B 8D 8B 7B 8B 8D 7B 7D 6D 7D 7B 6D 6B7D 7B 6B 6D 7D 7B 6D 6B 7D 7B 8D 7D 5B 5D 6B 5B 4D 5B 5D 4D 4B 4D5B 4B 6B 5D 5B 6B6D 6D 6B 5D 6D 6B 6B 5D 5B 6B 6D 6B 5D 6D 6B 6D 7D 6D 6B 4B 4D5B8B 8B 8D 7B 8D 8B 9D 8B 8D 8D 7B 7D 7B 7D 6B 5B 6D 7B 9D 8B 8D 7B 6D 6D 7B 7D 7B 8D8B 8B 9D 9B 10D 9B 9D 8B 7B 8D 8B 9D 8B 8D 7B6D 7D 7B 6B 7B 7D 7B 6B 7B 7D 7B 6D 7B 7D 7B 6D 7B 7D 7B 7D7B 8D8B 8B 9D 9B 10D 9B 9D 8B 7B 8D 8B 9D 8B 8D 7B6D 7D 7B 6B 7B 7D 7B 6B 7B 7D 7B 6D 7B 7D 7B 6D 7B 7D 7B 7D7B 8D8B 8B 9D 9B 10D 9B 9D 8B 7B 8D 8B 9D 8B 8D 7B6D 7D 7B 6B 7B 7D 7B 6B 7B 7D 7B 6D 7B 7D 7B 6D 7B 7D 7B 7D7B 8D8B 8D 7B 7D 6D 6B 6D 7D篇四:《苏荷酒吧卡农节奏划分》Realize前面是一个音效,之后开始音乐大部分人恐惧的不是死亡,而是在走到生命尽头前牟然回首XXXX才发现你从没真正的XXXX活过根据某家1-4小节吉他XXXX根据某家医院的研究XXXX访问了一百名临终前的老人XXXX要他们回想XXXX他们人生中最大的遗憾是什么5-8小节提琴开始XXXX几乎所有人回答的都不是关于他们做过的事{关于卡农的作文}. XXXX不是关于他们做过的事而是XXXX关于他们没做过什么没XXXX冒过的险没做过的梦9-12小节XXXX我问你你人生的一言会是XXXX没做过什么嘿嘿兄弟XXXX醒醒吧嗯人生不只是工作XXXX然后等待周末和交房租而已13-16小节XXXX不是的虽然我知道的不多但有件事我懂那就是XXXX天生我材必有用XXXX不是人们选择梦想XXXX而是梦想选择人们你是否有勇气抓住那个选上你的梦想17-20小节XXXX那个属于你撼动你的梦想XXXX也许就是一辈子在陆地上行走因为飞机是为了在空中飞行而生的XXXX就像人类是为了活出心中的梦想而生的XXXX所以人生是在最悲哀的21-24小节XXXX最悲哀的也许就是一辈子在陆上行走XXXX从来没有起飞过XXXX大部分的人都怕遭小偷XXXX他们会半夜侵入你家里偷东西副歌25-28小节XXXX但你的心里其实也有一位小偷专偷你的梦想XXXX他的名字就叫怀疑如果你看到他请马上报警XXXX别让他接近孩子因为他是通缉犯XXXX杀过的梦想比失败还多29-32小节XXXX他戴着各种假面就像个病毒会让人盲目分裂XXXX盲目分裂让人变成有点哥XXXX有点想要转换跑道有点想要考一百分XXXX有点想要好身材33-36小节XXXX你的梦想是什么是什么点燃了梦想的火花你不能XXXX只是有点想要你必须用生命去追求XXXX过程会很幸苦吗是的会很幸苦没有捷径XXXX你会跌倒很多次但又谁在意几次你只要记得一件事节奏加速(原来一拍的时间有了两拍,一段的时间长度没有变,说白了就是鼓打快了,其他的速度都没变)37-40小节Xxxxxxxx有时你会倍感压力你会灰心丧志{关于卡农的作文}.Xxxxxxxx但让我告诉你煎熬与批评都是成就非凡的先决条件Xxxxxxxx都是成就非凡的先决条件这就是这个世界运行的法则Xx xxxxxx谁都不例外但你可以选择痛苦的种类41-44小节Xx xxxxxx是通向成功的痛苦还是遗憾终身的痛苦Xx xxxxxx人生就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过去无法Xx xxxxxx定义你这个人因为未来每一刻你都是Xx xxxxxx全新的自己所以请把握当下有时你必须先试着跳跃45-48小节Xx xxxxxx才能在坠下的过程中羽翼丰满你必须在时间结束前出手Xx xxxxxx因为人生没有延长赛也不能重来如果Xx xxxxxx你不善用这份礼物那么你不仅是看不起你自己 Xx xxxxxx也是看不起全世界你的心中埋藏着什么新发明 49-52小节Xx xxxxxx新发明新点子有什么解药技能Xx xxxxxx你能够带给这个世界什么鬼畜技能你能够带给这个世界 Xx xxxxxx你能够带给这个世界uni是-verse是歌曲Xx xxxxxx在这首歌里每个人都是歌手53-56小节Xx xxxxxx所以拿起麦克风鼓起勇气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卖力演唱 Xx xxxxxx你或许无法回到过去重新开始Xx xxxxxx在这个人生的舞台上卖力演唱但你可以从现在 Xx xxxxxx开始创造崭新的结局。

对卡农的音乐鉴赏

对卡农的音乐鉴赏

对卡农的音乐鉴赏
卡农,又称为卡农·格鲁夫,是一首音乐作品,其独特的构成和旋律使其成为了经典的音乐作品之一。

该曲是由巴赫创作的,通常描述为一种对位音乐的形式。

首先,卡农的音乐结构是十分独特的。

它由一个主题开始,但这个主题会在不同的声部重复而不断变换,在此基础上增加新的旋律和和弦,创造出了旋律丰富、节奏精准的效果。

该曲的音乐构象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的,因为这一构象难以在其他音乐中重现。

卡农的旋律是非常优美的。

其和谐美妙的旋律是该曲的精髓之一。

它的旋律是由一个基本主题衍生出来的,不同的声部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并不断地变换着,却不会影响到音乐的和谐美感。

卡农的旋律十分细腻,它的音符走向优美悠扬,传达了一种令人陶醉的美感。

另外,卡农的节奏感也非常强。

这首曲子采用了不同的声部和弦,有时会出现强烈的节奏变化,但仍然能保持着音乐的和谐感和流畅度。

这种有规律性的节奏,让人一场不间断地享受到旋律和节奏的感受。

卡农的效果是异常饱满的。

该曲将多个乐器(通常为单簧管、小提琴、低音提琴),在不同的声部和旋律中发挥出了各自的效果,使得音乐效果更加丰富、复杂,使人无法抗拒地陶醉其中。

综上所述,卡农是一首充满魅力的音乐作品。

其独特的构成和旋律是其精髓所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曲的音乐构象非常完美,又在旋律和节奏感上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首曲子通常被认为是乐曲中最优美的之一,是音乐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大调卡农赏析
“卡农”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字面意思为“典范”、“规律”等,也指古希腊的一弦琴,或指基督教弥撒中的一部分。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13世纪的民间音乐(如轮唱曲)就是以卡农的形式出现的。

完整的卡农于15世纪出现,并受到一些乐派作曲家的钟爱。

此后,卡农常常作为一个段落,出现在独立的交响作品中。

《D大调卡农》(Canon in D major)为德国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所作,是世界上最为悦耳好听的古典金曲之一。

《D大调卡农》是原作《为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创作的D 大调卡农和吉格舞曲》的前半部分。

它作为奥斯卡获奖影片《凡夫俗子》的配乐而广为人知,此后被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改编成多数版本,也曾在很多经典的电影和广告中出现。

作者约翰•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是德国闻名巴洛克时期作曲家。

他先后在很多教堂担当管风琴乐师的职位,也曾经担当过JS Bach兄长的音乐老师。

信奉当时新兴路德教派的他,一生中创作了很多教会音乐。

他的《众赞歌前奏曲》融合了北德音乐的宗教性和南德音乐的抒情性,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他流传最广的作品还是青年时代创作的《D大调卡农》(1680-1690)。

此曲以大提琴启奏,每隔八拍,加入一把小提琴拉奏。

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

大提琴只有两小节八个音,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

几个声部的支配极为严谨,却没有给人单调赘余之感,它们此消彼长,回环往复,反而为曲子增加了哲学和艺术的光辉。

本文分别从节奏、旋律、和声、曲式几个方面对此曲进行分析。

《D大调卡农》创作于巴洛克时期,它本身带有巴洛克音乐的很多节奏特点。

巴洛克时期的科学旺盛发展,不仅极大地变更了人们的观念,也对艺术的审美造成了影响。

“运动是确定的”这一观念广为音乐家们接受并运用于创作,巴洛克音乐中,旋律是不断扩展、连续绽开的,有如万花筒一般绚烂;节奏则富有流淌性,持续不断,这充分确定了运动的永恒性。

是《D大调卡农》的灵魂,为了塑造那种动感,曲子的节奏富有流淌性,一挥而就,持续不断,仿佛催人直往那志向的彼岸前进。

此曲采纳4/4拍,即强-弱-次强-弱的规律,特殊富有变更感,对抒情起到了强调作用。

《D大调卡农》的节奏充溢了周期性,塑造了一种空间感与立体感。

大提琴始终不易的八个音,有如摇摆的钟摆,是支撑全曲的固定节拍,小提琴则演绎着明显强调重拍的节奏,力度感显明,也加强了声部之间的和声联系。

巴洛克音乐的节奏是阶梯式的,即在节奏上采纳清楚的“阶梯式力度”。

《D大调卡农》中,大提琴声部的节奏周而复始,犹如钟摆的运动,最简洁被听众清楚地把握,有着明显的力度感和阶梯性。

小提琴的节奏速度也是按部就班,一起先较为简洁,与低音声部进行有着明显的问答式呼应;到后来则大大加快,如行云流水一般流畅,将作者心中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欢快的节奏有如夏夜的花火,绽放诞生命的绚烂。

的形式,使节奏的律动感的比声部线条更清楚,让人产生精神为之一振的感觉。

一位外国音乐爱好者对卡农的评价是:“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穿透脊骨的颤抖,直达灵魂”。

卡农将会恒久流传下去,因为它本身即是生命的旋律。

本曲以大提琴启奏,作为和声衬托旋律。

大提琴的浑厚象征着历史的基调,镇静凝重;循环往复的大提琴琴声贯穿始终,代表了不断消逝的时间是永恒前进的,它是人生中各种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最好见证。

小提琴琴声为主旋律。

三把小提琴在不同时刻引入,它们奏着相同的旋律,相互呼应。

带着甜蜜和安静,有如缓缓流淌的清泉萦绕心田,又像不紧不慢的叙述者将故事娓娓道来。

流畅美丽的音符踏着阶梯慢慢升华,仿佛在将往昔的奇妙一一在重现在眼前。

声部与声部之间相互追逐,又彼此擦身而过,好比人与人之间相遇相知的奇妙与生离死别的缺憾。

正是这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惆怅之情,百转千回,荡涤心灵,历经数世纪而不朽。

华彩会归于寂静,铅华也终将褪尽,唯有恳切质朴的真情才能历久弥新。

因此,收尾处无须华丽的落幕,轮换的声部在终点变换的旋律中,自然而然地达到统一,象征了生命的飞跃与时空的永恒。

曲子创作之际,作者痛失于瘟疫中丧生的亲人,我们却很难从旋律中感受出一丝哀痛的意味。

相反,此曲主旋律欢快悦耳,情感基调主动向上,充溢旺盛的生命力,给人以剧烈的鼓舞。

在无望哀思的时候,原委是什么支持着他坦然面对亲人死亡,创作出如此明朗动人的乐章呢?可能这不仅仅出于他对音乐和生命的酷爱,也和他的宗教信仰不无关系。

帕赫贝尔是一位教堂管风琴作曲家,在宗教极为盛行的巴洛克时代,他信奉当时新兴的教派路德宗,他的作品应当也反映了一些宗教的生死观:跨越死亡,珍爱生命。

死亡不是湮灭,而是新生,是灵魂获得自由的途径。

拥有这样的信念,还有什么值得畏惧和哀痛?要珍惜生命,因为逝者与我们在天堂中终会相见,这种认知对每一个生者来说,都是莫大的激励和劝慰。

因此卡农的主旋律才显得那么生气勃勃,让人心潮澎湃。

它不仅像是叙事诗,也像是沟通逝者和生者的媒介,连接今生和永生的桥梁。

以西方哲学的眼光看待,《D大调卡农》的和声充溢了理性之美。

巴洛克时期作曲家们所考虑的音的关系,已经由横向转到纵向,注意声部与低音通奏的和声联系。

《D大调卡农》用同一种乐器演奏主旋律,以贯彻单一专注的感情色调。

为了达到更剧烈更恳切的情感表达效果,用贯穿始终的固定音型和强调重拍的显明主旋律结合在一起,达到无与伦比的和声效果。

作者用困难精密的慧思,将每一个细部都融合在完备的整体中,酷似繁复精致的巴洛克建筑。

同时,注意声部之间的对位,使和声犹如科学定律一般精密、奇妙。

以演绎的方式,编织成永无止境的理性之路,被誉为“人类音乐在理性上的丰碑”。

一行低音,支撑起整个作品,最低音是呈周期变更的“帕萨卡里亚”,和声是同时呈周期变更的“恰空”。

三把小提琴分别以2小节的间距先后加入。

受到大提琴的固定低音所限,和声只能在有限的规范中进行,但声部始终奇妙地前后呼应,让人由衷钦佩作者的匠心。

《D大调卡农》的低音是固定音型曲式,旋律是复调音乐曲式。

固定音型曲式指反复出现的相同的、反应主题动机的短小乐句,它起到衬托作用并协调音乐作品中的各个元素,因此也被称作此类音乐作品的基石。

《D大调卡农》的低音线稳重浑厚,贯穿始终,这种固定音型被称为“帕赫贝尔低音模式”。

该低音线是音乐史上最闻名的固定低音之一,因此在很多流行音乐作品当中,都可以发觉帕赫贝尔低音线的影子。

这种曲式支撑了主旋律并使之更加丰满,假如将三条主旋律线比作是舞台上的明星,那么固定低音便是不行或缺的群众演员,若失去了他们的铺陈,主旋律的表演就会显得单薄失色。

由于固定低音的构成较为简洁,它也是作品中最简洁把握的部分。

低音线与主旋律交织在一起产生和声,当主旋律演绎到最精彩的部分时,低音线仍旧在不疾不徐地进行着,这与时空这个开阔的大背景有着一样性。

至此,多重维度的层次感、主题动机便胜利地由固定音型曲式传达了出来。

复调音乐曲式中是用两个及以上的独立主旋律相互结合,对比呼应,从而传达乐思的曲式。

《D大调卡农》属于同一旋律的仿照式复调:三条主旋律线于同一间隔,不同时间出现,却能被有机结合起来。

小提琴的旋律,既是主旋律,亦可成为两部或三部的旋律叠奏。

好玩的是,由于三条相同旋律线的存在和相同的音色,若在同一个音区用三把小提琴演奏,尽管美丽好听,但人们将无法辨别出卡农的旋律。

在巴洛克时期,音乐结构的多声部具有普遍性,声部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作曲家通过演进的手法,使多者在运动上一体化,给人浑然天成之感。

《D大调卡农》凭借它张弛有度的节奏、奇妙好听的旋律与精密理性的和声结构被视为人类文明成就的代表之一。

它被载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旅行者(Voyager)无人飞船,响彻太空。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分析,我就此知道:要更深层次地观赏音乐,就不能只是倾听,更重要的是以对创作背景和乐理学问为前提的鉴赏,这须要付出和思索,但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领悟音乐中包含的深远广博的意境和细腻高尚的情感,才能感悟心灵的力气,并从中吸取养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