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中医护理

合集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进行细致而全面的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的目标是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康复和恢复健康。

以下是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

1.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中药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的作用。

还可以使用熟地、人参等药物来调理患者的气血,提高免疫力。

2. 食疗调养: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应该多吃些有清热解毒、补气养血的食物,如绿豆、苹果、莲子、糯米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

要保证患者充足的水分摄入,但要避免饮用过凉或刺激性的饮料。

3. 心理疏导: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常常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中医护理应当通过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以减轻其心理负担,促进其康复。

4. 保持适度运动: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可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练习太极拳等。

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保持环境卫生: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与周围环境的清洁,可以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并及时清洁病患的痰液、分泌物等。

6.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7. 保持心态稳定:应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

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者交流,鼓励其坚持治疗,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中药调理、食疗调养、心理疏导、运动锻炼等多种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和恢复健康。

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的心情,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战胜疾病。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中医护理干预在此类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加快康复,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措施,以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一、中医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因是肺脏受邪气侵袭,外感风寒、湿热等引起的。

肺是咽喉之官,主司呼吸,呼吸外气是最容易侵袭肺经。

若肺失司机,不能宣肃清理,邪气内陷肺脏,肺气郁结,津液凝滞,易使痰浊内生,引起肺脏结核、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所以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需要从气功、食疗、中药调养多方面着手。

二、患者气功调理1、深呼吸运气法:患者应该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气,如吸气时,鼻孔内气至上焦,上焦气从项背缓步而下,缓至膈与平腹,再中缓至下腹,气在膈与腹之间往复移行,手腕软绵。

这样有助于调整呼吸道的循环,使得呼吸更加平稳,气血更加通畅。

2、易筋经: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易筋经运动,可以改善呼吸肌肉的功能,增强呼吸能力,有利于肺部疾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三、患者食疗调理1、清热利湿食疗:患者应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清热利湿食物,如薏米、绿豆、红小豆等,这些食物对于清除体内湿气,净化气血具有一定的帮助。

2、少食多餐:患者应该少食多餐,控制每餐的饮食量,避免过饱过饥,有助于减轻肺部负担,对于康复非常有益。

3、禁忌食物: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生姜、葱、大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肺部的炎症加重,不利于康复。

四、中医药调养1、清热泻火中药:患者可以选择一些清热泻火的中药,如连翘、金银花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的作用,可以帮助净化气血,清除毒邪,有利于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2、祛湿化痰中药:患者可以选择一些祛湿化痰的中药,如黄芪、苦参等,这些中药具有祛湿化痰、润肺清肺的作用,有助于肺部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危重症,对患者的危害极大,同时术后患者还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中医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下面将从中医护理干预方法、重点护理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中医护理干预方法1.药物治疗中医药物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常采用清热解毒、润燥化痰、祛痰止咳等方法治疗。

例如可以选用黄芩、连翘、知母等清热解毒药物,还可以使用百合、玉竹、麦冬等祛痰润肺的中药。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个性化的药物治疗。

2.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法,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可以选用祛痰化痰的穴位进行治疗,如足太阴肺经的太深穴、云门穴等。

针灸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肺部症状,促进痰液的排泄,增强患者的自身抵抗力。

3.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一种通过中药的蒸馏精华来渗透患者的肌肤,起到治疗作用的方法。

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可以采用中药熏洗来改善患者的肺部症状。

例如可以使用薄荷、苍术、海藻等中药进行熏洗,有助于舒张气管,促进痰液的排泄。

4.饮食调理在中医护理中,饮食调理也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应该合理搭配饮食,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蔬菜汤等。

同时还可以选用一些有助于祛痰化痰的食物,如海带、雪梨等。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蒜等。

二、重点护理1. 温度调节在中医护理中,要特别注意患者的体温调节。

肺部感染患者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需要及时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和调节。

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避免出现过冷或过热的情况。

2. 密切观察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要进行密切观察,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

特别是要注意患者的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加剧等症状时要及时处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护理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下面我将介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温暖保健: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室温适宜,避免受凉。

可以使用被褥或电热毯等方式给患者提供温暖。

还可以用温水泡手或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内阳气,加速恢复。

2. 合理饮食: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

可以适量摄入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红枣等,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还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帮助排除体内毒素,促进痰液排出。

3.运动康复:适当运动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气血循环,促进痰液的排出。

在护理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适量的体操、拍背等运动,帮助患者恢复肺部功能。

4.辨证施治: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中医护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常见的肺部感染症状有咳嗽、咳痰、气短等,可以根据体质和病情,选择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

如痰湿型可选用半夏泻心汤,以去湿化痰;气滞型可选用柴胡加陈皮汤,以疏肝解郁;气虚型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以补肺气。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中药时要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或过度使用。

5.心理疏导: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怀和支持,积极引导患者调整心态,建立积极的思想和情绪。

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心理疏导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温暖保健、合理饮食、运动康复、辨证施治和心理疏导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肺部功能,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需要护士们认真负责地进行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沟通和配合医生,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于这类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护理干预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中医认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由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因此可以选用一些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中药进行治疗。

可以使用桂枝汤、川芎茶等药物来改善气血运行,促进病变部位的恢复。

中医护理干预要加强患者的营养调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弱等情况,导致营养供给不足。

可以采用中医养生的方法,如膳食调理、药膳疗法等,来提高患者的食欲,增加营养摄入量。

还可以针对患者的消化功能进行调理,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中医护理干预还要增强患者的体质。

通过中医理疗方法如针灸、按摩、拔罐等,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流通,强化体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中医护理干预还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不仅对患者的康复造成困扰,还会进一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医护理干预要采用中医的心理调理方法,如情志调摄、音乐疗法等,来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增强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中医护理干预还要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要定期检查患者的肺部情况,如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咳嗽痰液等,以及时发现肺部感染的迹象。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

中医护理干预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有效的操作。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安全。

中医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中医护理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中医护理的第一步是要做好饮食方面的调理。

患者在术后需要遵循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同时要多喝温水,保持水分的摄入,避免脱水。

饮食方面的调理对于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的第二步是要将患者进行精神疏导。

手术后的患者往往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因为手术后的患者应该避免过度疲劳、过度焦虑,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的恢复。

中医辨证分析认为,情绪的好坏和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积极进行精神疏导,以提高患者的情绪稳定性和抗病能力。

中医护理的第三步是进行双下床操作。

这是因为脑出血手术后患者的体力较弱,需要进行适当的床位离床活动,有助于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增强体力。

当然,在双下床操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安全,避免意外的发生。

中医护理的第四步是要辩证施治。

中医辨证施治是一种治疗方法,其核心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来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中,中医护理可以采用针灸、按摩、药膳等多种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症状。

中医护理的第五步是要做好预防。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一般发生在术后的一周内,因此需要早期预防。

中医认为,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是预防此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患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肺部感染症状轻者表现为咳嗽、喉痛、咳痰,严重者可能出现胸闷、气促、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术后康复。

因此,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中医认为,脑出血之后,机体的阴阳平衡受到了破坏,导致气虚血瘀,湿热内蕴等病理变化。

因此,在肺部感染患者的护理中,应加强养阴,祛瘀,清热解毒等方面的中医护理干预。

首先,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清淡食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和清汤,以维持身体的水分和营养平衡。

其次,采用中药治疗。

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有助于加速患者的病情恢复。

具体应选用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有助于抑制病毒、细菌的繁殖,改善患者的症状。

同时,也可选用滋阴补气、活血化瘀等中药,以改善患者的阴阳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再次,应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对于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的患者,应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和呼吸方式,并加强呼吸道的清理。

如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痰,定时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堆积,导致继发性感染。

此外,在日常的中心静脉留置、导尿等操作中,应采用无菌操作,避免手术创口感染的发生。

同时,也应加强患者的卫生习惯教育,让患者掌握适当的洗手方法,保持个人卫生。

总之,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医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在加强营养支持、采用中药治疗、呼吸道护理、操作无菌等方面下功夫,以尽快控制病情,促进术后康复。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其治疗过程中中医护理干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促进康复,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下面就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中医护理干预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医脉象诊断中医脉象诊断是根据脉搏的搏动力、频率、节律等特点,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及病情变化趋势。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医脉象诊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二、中医药物护理1. 中药泡脚:选择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等作用的中药,如红花、当归等,煎煮后用来泡脚,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作用。

2. 中药熏洗:使用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等功效的中药进行熏洗,可以有效改善肺部感染症状,促进病情好转。

3.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调理,如清热解毒、养阴清热等,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增强抵抗力。

三、中医针灸护理针灸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针灸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 调节免疫功能:通过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抵抗感染的能力。

2. 缓解疼痛: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神经元兴奋,释放多种神经介质,达到镇痛、舒筋活络的效果。

3. 促进康复:针灸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加快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中医推拿护理推拿是中医传统护理方法之一,通过推、拿、揉、按等手法,刺激经络、穴位,改善气血循环,调整脏腑功能,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有以下作用:1. 缓解肌肉疼痛:推拿可以减轻患者的肌肉疼痛,促进僵硬肌肉的松驰,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2. 调节呼吸系统:通过推拿胸部、背部穴位,可以促进呼吸道通畅,有助于改善肺部感染症状。

3. 调整情绪:推拿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神经元兴奋,促进患者心理舒缓,有助于调整情绪,促进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中医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8T10:19:45.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张敏[导读]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张敏(辽宁省东港市第二医院辽宁东港 118313)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4-0245-02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并脑出血(HICH)患者医院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

方法 85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一般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3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一般护理组总有效率为75.5%,中医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HICH患者在控制医源性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呼吸道护理和各项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可以明显降低HICH患者的医院肺感染。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感染中医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急危重症,患者行手术治疗后,极易发生肺部感染。

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月共收治HICH患者85例,术后行积极的护理措施,有效控制和预防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85例HICH患者的资料,其中男55例,女30例,年龄33~85岁,平均62岁,入院后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45例,颅骨钻孔引流40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发肺部感染。

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医护理组52例,一般护理组33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及术后肺部感染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一般护理组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吸氧促进血氧交换、防止褥疮发生、保持口腔卫生等。

中医护理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痰中药雾化剂,指压天突穴促进排痰(2~3次/d),必要时吸痰等护理措施。

1.3疗效标准显效:实施中医护理措施患者即可作有效咳嗽,咳出痰液,患者感觉舒适,呼吸恢复平顺,由24~25次/min降至18~20次/min,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达到>96.0%,肺部痰鸣音明显减少,3周后痰液变稀薄,颜色变白,血常规、胸部X线片示无感染征兆或提示感染较前明显吸收;有效:可有效咳嗽,但咳痰无力,痰液黏稠,必要时需吸痰,血氧饱和度上升达>95.0%,肺部痰鸣音减少,3周后血常规、胸部X线片示无感染征兆或提示感染较前有所吸收;无效:实施护理措施后症状无改善,另外需借助吸痰机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且吸痰频率较高,3周后血常规、胸部X线片提示感染或感染较前加重。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
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护理3周后,一般护理组总有效率为75.5%,中医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一般护理
3.1.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颅内压及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呼吸性质、肺部呼吸音及血氧饱和度,同时注意观察大小便的质、量、色、味和次数。

若出现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3.1.2保持呼吸道通畅HICH患者易造成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而造成呼吸道阻塞,进而造成肺部感染。

因此,应促进痰的排出,若出现严重的呼吸道阻塞,则行气管切开并利用呼吸机辅助呼吸[1]。

3.1.3保持口腔卫生早期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发生。

常规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并定期做口腔分泌物培养、药敏试验及口腔pH 值测定,根据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漱口液。

3.1.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无菌操作,尽量避免医源性因素诱发和加重肺部感染。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护理中要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呼吸功能。

3.2中医护理
3.2.1辨证施护护理原则:急则护标,缓则护本,扶正祛邪。

3.2.2中药活血化痰药的使用研究证明活血、化痰、通络药合用,标本兼治,补虚泻实,通补兼施,寓通于补。

因此,对患者行中医护理有必要用中药辅助治疗。

3.2.3循经扣背法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诸阳[2],督脉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共有53个穴位,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拍打可以刺激穴位,促使气血流通和调节脏腑,对于HICH咳痰困难者,有助于痰液排出,还可以帮助排出肺泡中的废气,从而预防感染。

3.2.4指压天突穴促排痰法咳嗽是常见的重要防御性呼吸反射,以排出呼吸道异物。

它的感受器存在于喉、气管与支气管的黏膜上皮,由喉下神经、膈神经及脊神经等传出神经分别将冲动传到咽肌、声门、膈肌引起咳嗽动作,而咳痰借助咳嗽的冲力,将呼吸道分泌物和炎性产物咳出体外。

HICH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

对此,护理人员不仅要积极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而且在护理方面要积极主动,对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及护理,对治疗HICH医院内肺部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玉英,周玉森.高血压并脑出血289例医院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426.
[2]张海山,高希言.督脉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