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

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

2020年第06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刘静(1963-),女,山东宁津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收稿日期:2020年5月17日。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可用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的手段提取茶叶内有效物质,进而通过质谱法综合分析。

结果,获得了20种化学成分。

许多参考文献已经报道了有关茶中微量元素(例如铁,铜,钙,锰,锌,硒,铅,汞)的研究。

但是,关于茶的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的相对较少。

质谱分析使用醇类物质作为溶剂,结合多种提取方法获得有效物质,并使用质谱法检测提取的样品作为理论基础。

1质谱法分析化学成分1.1高质量的以及高粘度茶叶原液本文使用高压注入方法将液体与不同的种类或混合物和组分混合。

在相变机器(例如液体和溶剂的组合中)配备有固相级色谱柱。

对队列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排序时,使用手持式扫描仪进行查找。

并进行样品分析。

该方法对茶中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等的溶解具有积极作用。

气相色谱的气体总体积的原理是,当沸腾特性,物质的体积和吸附率相差较大时,才能去除接缝。

组合不同的成分并进行自旋质谱分析后,由于每种吸附剂的电势不同,每个成分在特定时间后都会移动质谱仪,线速度也不同。

吸附中最薄弱的部分很容易被过滤。

这样,质谱仪列中的组件可以彼此分离并按顺序进入人体。

检测器对其进行捕获和记录以获得气相质谱法。

此方法可用于确定茶的风味成分和确定茶中的农药残留。

1.2进行特定成分提取分析特定叶片中茶和咖啡因多酚的分离与分析目前,Chadopan 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质谱法(包括HPLC 高效液相色谱,薄层DC ,质谱,GC 气相色谱,PC 色谱纸),CE 静脉电极毛细管(包括毛细管电泳CZE ,胶束逆流色谱法(HSCCC ),NMR 核磁共振NMR ,比色法和组合技术等)。

茶多酚的定量分析方法为:质谱法气相质谱法毛细管电泳(CE )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分离技术。

具有高速图像分析的优点,快速且样品和溶剂少。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因为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

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质量以及研究茶叶的药理学效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测定。

一、咖啡因的测定咖啡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成分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和增强注意力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粉碎和提取处理,得到茶叶提取液。

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离心,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茶多酚的测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

这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利用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如菲罗啉)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化合物,利用化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茶多酚的含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质谱法(MS)来准确测定茶多酚的各个组分。

三、氨基酸的测定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为了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酸水解处理,将氨基酸转化为对应的酸性化合物。

然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论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品质和研究茶叶的功效非常重要。

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信阳毛尖主要生化成分及安全性分析

信阳毛尖主要生化成分及安全性分析

原来的65项增加到106项。

为了研究信阳毛尖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和安全性,本研究选取了信阳市20个茶叶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信阳毛尖主要生化成分、4种金属离子及16种农药残留化和标准液浓度范围覆盖所有检测液的浓度,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确定了仪器工作参数和标准溶液浓度系列,如表1所示。

铜钾镁锰表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工作参数及标准溶液系列浓度2.02.02.05662.00.40.21.81.51.70.80.81.51.01.02.00.20.20.50.40.41.00000.10.10.25766.5285.2279.5(四) GC-MS 工作条件1.前处理。

一是提取。

称取5 g 试样于80 mL 离心管中,加入15 mL 乙腈,以15 000 r·min -1的速度 均质提取1 min,4200 r·min -1离心5 min,取上清液。

用JINGJI ZUOWU经济作物47.91±0.06 g 53.15±0.07 a 48.10±0.13 g 49.33±0.11 d 48.66±0.07 e 52.46±0.11 b 47.89±0.22 g 53.29±0.16 a 49.13±0.04 d 48.30±0.33 f 53.21±0.09 a 49.21±0.12 d 49.13±0.15 d 49.18±0.08 d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30.90±5.69 bc 182.05±3.58 i 204.83±4.45 gh 244.43±6.48 a 238.59±2.33 ab 207.49±4.57 fgh 158.93±6.64 j 202.95±5.37 gh 198.76±5.13 gh 162.49±7.25 j 198.71±3.19 h 214.57±7.78 ef 220.99±5.36 de 221.59±4.44 de43.57±1.17 hi 38.94±2.03 j 58.49±1.09 ab 56.42±0.93 bc 51.91±0.31 de 47.01±1.28 fg 32.75±0.71 k 49.35±0.66 f 39.81±1.15 j 32.49±1.26 k 58.05±2.06 abc 57.92±1.08 abc 47.59±0.92 fg 43.04±0.67 i38.07±0.73 g 41.03±0.47 e 39.03±0.35 f 39.01±0.09 f 41.99±0.16 d 50.99±0.14 a 44.01±0.09 b 43.01±0.24 c 42.04±0.46 d 42.03±0.22 d 43.06±0.24 c 36.96±0.19 h 42.07±0.37 d 42.15±0.74 d9.90±0.16 gh 15.11±0.39 a 8.70±0.68 j 10.62±0.57 defg 12.75±0.41 b 15.85±0.28 a 11.39±0.37 cd 12.60±0.14 b 12.85±0.24 b 11.46±0.25 c 12.47±0.61 b 9.03±0.22 ij 10.05±0.64 fgh 10.82±0.18 cdef注:a、b、c、d、e、f、g、h、i、j、k 表示α=0.05的显著性水平具有差异。

茶叶的种类实验报告(3篇)

茶叶的种类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种类茶叶的感官品鉴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茶叶的种类、特点及其加工工艺,掌握茶叶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材料1. 茶叶样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各50克。

2. 茶具:茶壶、茶杯、茶匙、茶叶筛等。

3. 化学试剂:碘液、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4.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感官品鉴:(1)外观鉴定: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初步判断茶叶的种类。

(2)香气鉴定:用茶匙取少量茶叶,轻轻搓揉,嗅其香气,判断茶叶的香气类型。

(3)汤色鉴定:将茶叶用开水冲泡,观察茶汤色泽,判断茶叶的种类。

(4)滋味鉴定:品尝茶汤滋味,判断茶叶的口感、回甘、涩感等。

2. 化学成分分析:(1)茶叶提取:将茶叶用开水冲泡,提取茶叶中的可溶性成分。

(2)茶叶成分测定:- 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

- 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

- 咖啡碱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感官品鉴结果:(1)绿茶:外观呈绿色,香气清新,汤色碧绿,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2)红茶:外观呈红色,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3)乌龙茶:外观呈青绿色,香气独特,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4)白茶:外观呈白色,香气清新,汤色清澈,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5)黄茶:外观呈黄色,香气醇厚,汤色黄亮,滋味醇和,回甘持久。

(6)黑茶:外观呈黑色,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1)茶多酚含量: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

(2)氨基酸含量:绿茶、乌龙茶、白茶氨基酸含量较高,红茶、黄茶、黑茶氨基酸含量较低。

(3)咖啡碱含量:绿茶、红茶、乌龙茶咖啡碱含量较高,白茶、黄茶、黑茶咖啡碱含量较低。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茶叶的常规理化检验包括:水分、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总灰分、纤维素、蛋白质、色素、维生素等,这些指标表明着茶叶的质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指标。

水分:茶叶中的水分是茶叶要求的主要成分,与后期的贮藏密切相关。

当含水率小于5%时,水分子以单分子层存在,与茶成分分子结合,就好像表面蒙上一层水膜,将茶成分和空气中的氧隔绝,这样物质不容易被氧化,因此这种含有单分子层的茶叶就不易氧化变质,是较为稳定的;当含水率大于6%时,则会加速茶叶品质的变化,如普洱茶、晒青茶、黑茶的水分超过7%,后期茶叶品质仍在不断变化之中。

水浸出物: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

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水溶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蛋白、无机盐等。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

一般情况下,大叶种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小叶种,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红茶。

游离氨基酸:目前发现的茶叶中的氨基酸有26种,除了20种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游离氨基酸中,另外还检出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γ–氨基丁酸、豆叶氨酸、谷氨酰甲胺、天冬酰乙胺、β–丙氨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茶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氨基酸,在其他植物中十分罕见,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不同而不同。

茶氨酸在干茶中占总重量的1%-2%,占游离氨基酸含量的50%左右。

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

茶氨酸为白色针状体,易溶于水,具有甜味和鲜爽味,是茶叶的滋味组分。

在茶汤中,茶氨酸的浸出率可达80%,对绿茶滋味具有重要作用,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

茶多酚:茶多酚含量占茶叶原料干物质的15%-30%,其含量因茶树品种、产地、季节、原料老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精选文档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精选文档
返回
咖啡碱的测定
碘量法 紫外分光 光度法
重量法
为什么?
利用咖啡碱结构上的嘌呤环具有共轭双键 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吸收光谱,在 波长 272~274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其消光度 与咖啡碱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通过消光 度求其含量
试剂及主要仪器
1) 电子分析天平
3) 恒温水浴锅 2) 752分光光度计 4) 吸滤装置
4. 林郑和
严兰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
咖啡碱》 《茶叶科学技术》 2019年 第4期 5. 曾建民 伍炳华 杨亚军 《茶叶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分析法》 《中国茶叶》 2019年6月
6. 谢立群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的金属元素》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12月
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降 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调整 脂肪代谢
生物碱
2%~5%
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
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 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 化等
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 抗癌、抗突变等
茶多酚 糖类 类脂类
20%~35% 20%~25% 8%
儿茶素、黄酮类、花青 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 淀粉、纤维素、半纤维 素、木质素 脂肪、磷脂、甘油脂、 糖酯和硫酯 维生素A、维生素D、维 生素C、维生素B族
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对 分含量的测定 但只要我们能 情况选取合适 用提供参考依据。 茶叶中主要成 各有优缺点。 够根据具体 的方法,都会
为研究茶叶作为药用及保健品的进一步开发利
参考文献
1. 贾林艳,宋伟新,庄志萍,周 靖,宿艳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中国农林 副产品》 2019年5月 2. 张国文 刘永华 杨振华 朱志怀 《赣南信丰茶叶中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的测定》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9年12月 3. 杨 明 索 南 《微波加热快速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

绿茶的实验报告

绿茶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绿茶的提取方法。

2. 分析绿茶中的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等。

3. 了解绿茶的抗氧化、抗菌等生理活性。

二、实验原理绿茶是一种未发酵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降血压等生理活性。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绿茶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三、实验材料1. 材料:绿茶(市售)2. 试剂:乙醇、乙酸乙酯、苯酚、福林-酚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硫酸亚铁、无水碳酸钠、氯化铁、氯化钠、蒸馏水等。

3. 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超声波清洗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锥形瓶、烧杯、滴定管等。

四、实验方法1. 绿茶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绿茶粉末,用蒸馏水溶解,制成绿茶提取液。

(2)将绿茶提取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处理30分钟,提高提取效率。

(3)取出提取液,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2. 茶多酚含量测定(1)取适量绿茶提取液,加入福林-酚试剂,混匀,置于室温下反应30分钟。

(2)用蒸馏水将溶液定容至一定体积,于波长760nm处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茶多酚含量。

3. 儿茶素含量测定(1)取适量绿茶提取液,加入乙酸乙酯,混匀,离心分离。

(2)取上清液,加入氯化铁溶液,混匀,置于室温下反应30分钟。

(3)用蒸馏水将溶液定容至一定体积,于波长700nm处测定吸光度。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儿茶素含量。

4. 抗氧化活性测定(1)取适量绿茶提取液,加入FeSO4溶液,混匀,置于室温下反应30分钟。

(2)用蒸馏水将溶液定容至一定体积,于波长700nm处测定吸光度。

(3)计算抗氧化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绿茶提取通过超声波处理,绿茶提取液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2. 茶多酚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绿茶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为(X±Y)mg/g。

3. 儿茶素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绿茶提取液中儿茶素含量为(X±Y)mg/g。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茶叶中有很多的成分是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的,主要有哪些主要成分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叶中氨基酸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

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

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在茶叶当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

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

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

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

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其它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

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时我们在冲泡茶叶时,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很多朋友以为这茶汤不干净,以为是灰尘,但其实不然,这是茶叶自身生长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有氨基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克数;
6.25 — 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因数。
可编辑ppt
返回 12
茶多酚的测定
1) 高锰酸钾容量法 2) 微波加热法 3) 分光光度法 4) 原子吸收法
可编辑ppt
13
试剂及主要仪器
1) 微波炉
2) 724型分光光度计
3) 酒石酸亚铁溶液: 称取1000g硫酸亚
铁和5000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
《中国农林 副产品》 2003年5月 2. 张国文 刘永华 杨振华 朱志怀 《赣南信丰茶叶中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的测定》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1996年12月
3. 杨 明 索 南 《微波加热快速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 第4期
可编辑ppt
6
4. 林郑和 严兰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 咖啡碱》 《茶叶科学技术》 2001年 第4期
可编辑ppt
返回16
咖啡碱的测定
碘量法
紫外分光 光度法
重量法
可编辑ppt
17
为什么?
利用咖啡碱结构上的嘌呤环具有共轭双键 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吸收光谱,在 波长 272~274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其消光度 与咖啡碱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通过消光 度求其含量
可编辑ppt
18
试剂及主要仪器
1) 电子分析天平
20%~25% 8%
0.6%~1%
淀粉、纤维素、半纤维 素、木质素
脂肪、磷脂、甘油脂、 糖酯和硫酯
维生素A、维生素D、维 生素C、维生素B族
调节人细胞的渗透压
保护视力;增加抵抗力;抗 坏血病,抗氧化、抗衰老等
3.5%~7.0% Ca、K、P、Mg、Mn、F、 Cu、Zn、I、Se等
可编辑ppt
防止味觉异样;防止皮肤过 敏;抗氧化;增强免疫力;
绿色,最后再用0.05 mol/L HCl溶液滴定至淡 葡萄紫色。
可编辑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粗蛋白百分含量=
(V1-V2)C0.0146.25100% W10 100
式中: V1 — 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液的毫升数; V2 — 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液的毫升数; C — 盐酸标准液的浓度;
0.014— 1mol/L HCl标准液1mL相当于氮
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
可编辑ppt
15
茶多酚(%)=
A 1.9572 L 1 100 1000 L 2M m
式中: L1 — 试样的总量(ml); L2 — 测定时的用液量(ml); M — 试样的质量(g); m — 试样干物质含量的百分率(%);
1.957 — 用10mm比色杯,当吸光度等于0.50 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1.957mg。
可编辑ppt
报告人:袁培培
03081132 1
引言
茶叶的神奇功效:利尿排毒;除脂解 腻,促进消化;消除疲劳;增强记忆 力;消炎抑菌;预防龋齿;抗癌、抗 辐射、抗衰老;防止高血压等
可编辑ppt
2
分类 蛋白质 氨基酸
生物碱
茶多酚 糖类
类脂类
维生素
矿质元素
含量(在干重中)
具体成分
生理作用
20%~30%
各种蛋白质
1%~4% 2%~5% 20%~35%
茶氨酸、谷氨酸、天门 冬氨酸和异亮氨酸等25
种以上 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
儿茶素、黄酮类、花青 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
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降 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调整
脂肪代谢
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 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
化等
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 抗癌、抗突变等
5. 曾建民 伍炳华 杨亚军 《茶叶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分析法》 《中国茶叶》 1998年6月
6. 谢立群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的金属元素》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12月
可编辑ppt
7
谢谢大家!
可编辑ppt
8
蛋白质的测定
1) 凯氏定氮法 2) SDS-PAGE 电泳分析法
2) 752分光光度计
3) 恒温水浴锅
4) 吸滤装置
5) 移液管
6) 锥形瓶
7) 碱性乙酸铅溶液: 称取50g碱性乙酸铅,
加水100mL, 静置过夜;
8) 0.01N HCl溶液: 取比重 1.19的浓HCl 0.83
mL, 稀释至1升。
9) 咖啡碱标液: 准确称取100mg咖啡碱(纯度不低于
99%)溶于100mL水中,作为母液。准确吸取5.00 mL加水至100m可L编辑作pp为t 工作液。(每毫升含0.05m19g)
定容至1L, pH=7.5
4) 磷酸盐缓冲液: 取
1 15
mol/L的
磷酸二氢钾溶液850ml和
1
1 5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150ml混合均匀
可编辑ppt
14
称取磨碎茶叶试样0.3g(准确至0.0001g) 于 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40mL,用密封带密 封瓶口,橡皮筋系紧,置于微波炉内,于中档功 率微波加热5min,端出转盘,取下密封带,过滤 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准确吸取上述试液 1.00mL,注入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4mL和酒 石酸亚铁溶液5mL,充分混合再加pH=7.5的缓 冲液至刻度,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处,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3) 色谱法
可编辑ppt
9
试剂及主要仪器
1)浓硫酸(A.R)
2) 硫酸钾(A.R)
3) 硫酸铜(A.R)
4) 3.0% NaOH溶液
5) 2% 硼酸溶液
6) 0.05mol/L的标准HCl溶液
7) 0.1% 混合指示剂: 0.1% 甲基红酒精溶
液和0.1%甲基蓝酒精溶液按1:1混合 8) 微量凯氏定氮仪
可编辑ppt
10
处处理理 样样品品
准确称取样品2g,小心移入烧瓶中,再 CuSO4 1g, K2SO4 10 g和浓H2SO4 50mL。 用电炉加热消化至液体变成蓝绿透明后,冷 却,定容至100 mL。
先用蒸汽洗涤微量凯氏定氮装置后,精确移取
测测 消化液10.00 mL,量取NaOH 25mL,加至反应 定定 室中,蒸气蒸馏直至硼酸溶液由葡萄紫色变成
预防蛀牙等
3
蛋白质的测定
茶多酚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咖啡碱的测定
可编辑ppt
金属元素的测定
4
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对
茶叶中主要成
分含量的测定
各有优缺点。
但只要我们能
够根据具体
情况选取合适
的方法,都会
为研究茶叶作为药用及保健品的进一步开发利
用提供参考依据。
可编辑ppt
5
参考文献
1. 贾林艳,宋伟新,庄志萍,周 靖,宿艳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