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0章_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课件)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食品保存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73页 0122页 0138页 0193页 0243页 0276页 0326页 0358页 0413页 0528页 0598页 0639页 0682页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 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二节 食品保存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 第三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第23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第10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26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
第8单元 生物技
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并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屮体会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劳动的过程。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认识发酵技术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作业:书P4自我评价第二节食品保存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演示、实验用具四、教学准备:1、教师事先做好实验准备。

2、学生搜集食物保存的常见方法。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饱了,而且还有剩余。

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多媒体演示稿:标题:食物保存教学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教师:食物为何要保存?学生:因为不保存会腐败变质。

(学生纷纷发言)教师:食物变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学生:是微生物。

(学生纷纷发言,猜测原因)教师:真的是微生物吗?多媒体演示稿:标题:食物腐败的原因目的:说明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耍原因。

小组讨论: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并设计实验学生一冋答:新鲜猪肉过段时间会长出霉斑,并有酸臭味。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下册第20章教案

八年级苏教版生物教案下册第20章教案
王皮溜二中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
(2)酒曲碾碎必须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 (3)温度应保持在 25℃。 同学们现在开始制作,按照我们座位的四人小组开始合作完成,大家在制 作的过程中要认真操作,时刻都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对你的产品影响,关键点:熟 糯米、酒曲搅匀、温度适宜。祝愿大家都能酿制出飘香的美酒。 器材:蒸熟的糯米、酒曲、广口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 碘液等。 学生活动: 1、学生 4 人一组,先讨论有关实验的各种问题。 2、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将酒曲碾碎,均匀地搅拌在糯米中,装入广 口瓶。 3、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 25~30℃,应采用各种方法保持适宜的温度。 4、两天后,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 观察在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品尝自制的酒酿。 讨论: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实验完毕师生总结酿制的要点:要选择好合适的酒酿,严格控制发酵的温 度,注意防止杂菌感染。 (二)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多媒体演示:多种利用发酵原理生产的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酸奶已经成为一种深受欢迎的饮料,酸奶不仅酸甜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 值,同学们知道吗?制作酸奶也是利用发酵技术。教师以学生爱喝的酸奶为例介 绍酸奶的制作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方法,服务自己 的生活。 (三)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 P4 图 201 部分发酵产品, 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发酵技术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观看制作沼气发酵装置。简介发酵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 用: 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 医药产品:抗生素、维生素 食品和饮料:酱制品、酒类、饮料 三、知识梳理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1、发酵现象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发酵技术; 3、发酵的条件:温度、水、气。 4、发酵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四、评价检测: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自我评价练习。 填空题:1、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这种现象称 为。日常生活中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产品有。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主动地改造了一些微生物,使这些微生物具 有,从而生产人类需要的发酵产品。 五、课外延伸:尽自己的一份孝心,给家人制作出可口的泡菜 探究:你见过泡菜坛吗?制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 成乳酸。你也尝试的做做!注意:制作时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封口, 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教后反思】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8单元 生物技术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关注生物技术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食品保存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1章 现代生物技术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1页 0121页 0175页 0235页 0266页 0286页 0322页 0382页 0406页 0455页 0516页 0553页 0598页
最新版八年级下册生物课本 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第二节 食品保存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 生物的分类 第三节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第23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二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艰巨使命 第一节 生命的诞生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学说 第10单元 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26章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9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2020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旧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生物:20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课件1(苏教版八年级下)

生物:20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课件1(苏教版八年级下)

4.我们吃的蜜饯的保存方法是( A A 糖渍 B 蜜浸 C 晒干 D烟熏

5.将新鲜的葡萄加工成葡萄干的目的是 ( B ) A鲜葡萄没有葡萄干营养大 B葡萄干水分少,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繁殖 C葡萄干比较硬,虫子咬不动 D葡萄干比葡萄好吃
6.食品保存的原理是( D ) A.把食物中的有害微生物杀死 B.把食物周围的微生物杀死 C.抑制微生物在食物周围的生长、繁 殖 D.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⑥品尝自制的酒酿有点 甜 和 酒味 , 说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麦芽糖 和 酒精
等物质。
例题解析:
1.某同学在做“酿制酒酿”的实验时, 有关步骤如下: ①为防止污染,用刚刚烧开的水清洗蒸熟的糯米; ②把蒸熟的糯米马上放入广口瓶,把酒曲碾碎洒 在糯米上。 ③放入冰箱保存两天。 ④取出品尝,并观察引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 你估计他得出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是否成功)他的 实验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直到近代,由于的显微镜发明和使用,才认 识到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的活动引起的。例 如:水果放久了,有酒味是由酵母菌 发酵的 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 乳酸菌 等发酵的结果
(2)传统的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 开始利用发酵技术 酿酒 、 制酱 制醋 生活中人们还常用发酵 作用生产食品如:馒头、酒酿等
4.酿酒时对酒曲的使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D ) A.将酒曲加水煮沸杀菌后拌入糯米中 B.酒曲加入量越多,发酵效果越好 C.酒曲碾碎后,应迅速拌入刚蒸熟的糯米中 D.酒曲碾碎后,应立即与微热的糯米均匀搅拌, 并装入瓶中。 5.馒头是利用酵母发酵制作出来的,但馒头吃起来 却没有酒味,这主要是因为( C ) A.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的是乳酸 B.酒精在蒸馒头时挥发了 C.馒头中酒精转变成了其他物质 D.发面中的酒精含量很少

八年级下册生物20课PPT

八年级下册生物20课PPT
当时的中国人对照相、电影为什么如此的 好奇?为什么见到电影中的火车画面中国 人会如此惊恐呢?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阿福苏州探亲记
出生于1837年 江苏省某村
觉明上海会友故事
出生于1910年
阿福的曾孙生于书香家庭
小组合作探究


请同学小组讨论完成学案中两个故事的内容, 从学案所给出的选项选出合适的物品或内容。 用时5分钟 故事一:阿福苏州探亲记(1~3组讨论完成) 故事二:觉明上海会友故事(4~6组讨论完成)
交通 通讯 火车、轮船等 有线电报
照相、电影、报纸、出版机构 剪辫、易服、废缠足、改礼节
方便快捷
丰富多彩 民主平等
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练一练
为了庆祝阿福70大寿(1907年),全家人特意 用数码照相机照了全家福,留下了纪念性的一刻。 吃过午饭,全家一起到电影院看无声电影《歌女红 牡丹》,阿福看得很有兴致。晚饭后,孙子阿贵拿 了一份上海最著名的报纸《民报》给爷爷读报,报 纸上的内容很丰富:有新闻、评论,还有广告。但 有些字阿贵不认识,查看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 典。
说书,讲故事 看木偶戏来自看 电 影文 化 生 活
情景6:几天的探亲,阿福感受到表哥表嫂待客的热 情,又感受到苏州的繁华。到了探亲最后的一天, 表哥提议阿福带一件有意义的纪念品回家,让舅父 舅母知道他们现在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变化。这是 一样什么纪念品呢?
相片
画像
文 化 生 活
交通工具:马车、轿子、人力船 通讯方式:飞鸽、书信等 娱乐方式:看戏、看木偶戏、画像 穿着服饰:长袍马褂、宽大旗袍 传统礼节:跪拜、拱手 传统称谓:大人、老爷
礼传 节统 称 谓 、
穿 着 服 饰
情景4:当天晚上,觉明和萧桐夫妇在上海一家很有名 的西餐店里共进晚餐。期间,为了了解今天的国内新闻 消息,萧桐买了一份________.晚饭后,萧桐夫妇带觉 明去看了他人生中第一部有声电影___________(《歌 女红牡丹》、《定军山》、《难夫难妻》)。 《歌女红牡丹》

八年级下(苏科版)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黄 镇.ppt

八年级下(苏科版)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黄 镇.ppt

总结: 如果消灭了所有的微生物,人类需要的 有一篇科学幻想小说,描述了 发酵产品就无法生产出来。如面包、馒头、 一位愚蠢的国王下令消灭了所有的 酒类、饮料、酱制品……医药抗生素如青 微生物,随后便产生了种种问题。 霉素、红霉素……化工产品中的酒精、柠 你能从发酵及发酵产品的角度,推 自我评价 檬酸、乳酸、香料等都是发酵产品。利用 断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吗? 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单细胞蛋白、氨基酸、 思维拓展 甜味剂、抗菌素,以及治疗侏儒症的生长 课堂测试 激素、治疗肝炎的疫苗、净化环境的超级 微生物,还可以开发绿色石油和微生物探 矿等。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我们的生 活就会发生各种困难,健康将得不到保证。
酿制酒酿
关键:熟糯米、酒曲搅匀、温度适宜
法国· 巴斯德 发现 好酒中有许多酵母菌
发酵技术的运用:生产产品
生产化工产品酒精、柠檬酸、 乳酸、香料等、医药产品抗生素 (青霉素、红霉素)、维生素等、 食品(面包、酱油、醋、酒)和饮 料(酸牛奶)等。
F:\08~09\第八册\八下\资源\20\1发酵技术\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swf


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 应用。 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方案1
检查预习 1。发酵现象产生的பைடு நூலகம்因? 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2。酒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果酒是乳酸菌 发酵的产物 。 3。起初发酵技术的运用: 生产食品
4。发酵技术的发展 : 按意愿创造具特殊 性能的微生物,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 如:生产化工产品酒精等、医药产品抗 生素等、食品和饮料酒类等。
4.酵母菌分解馒头时产生的能使之膨大松 软的气体是( A ) A.二氧化碳 B.氧气C.一氧化碳 D.甲烷 5.下列生活中的常用食品,其制作过程与 发酵过程无关的是( C ) A.馒头 B.酱油 C.面条 D.泡菜 6.在蒸馒头、制面包、酿酒的过程中,与 酵母菌的哪些生理活动有关( D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 生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十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二十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每天都和生物技术打交道。

如古人早就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技术息息相关。

下面通过一些事例,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也进行制醋、制饴等生产。

其中酿酒工艺就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微生物工程。

但是,那时的人们并不了解发酵的原理,只是依靠口传心授获得经验。

166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发明了显微镜,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揭开了微生物的秘密。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了发酵原理,认识到发酵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现在人们利用一些类型的微生物,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逐步形成了发酵工程。

初试锋芒1.科学家发现,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应用的发酵技术,原来是什么类型生物活动的结果()A.植物B.动物C.病毒D.微生物2.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其中哪些就是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①面包②纯净水③腐乳④鲜果汁⑤酱油⑥酸奶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⑥3. 酒酿又叫“醪糟”,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发酵食品,有甜味,它是用熟的糯米饭加酒曲发酵制作的。

这是下列哪种微生物发酵的产物()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大肠杆菌4. 把糯米发酵制成酸酸甜甜的酒酿,需要一定的温度,你知道这个温度是()A. 15~20 ℃B. 20~35 ℃C. 25~30 ℃D. 0 ℃左右5.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食品,可以称之为传统发酵产品,如()A.抗生素B.维生素C.酒类D.香料6. 判断正误:(1)古时候,人们就知道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

()(2)大家喜爱的果酒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

()(3)制酒酿时要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而不用生水降温,目的是减少杂菌混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酸奶制作步骤
将容器消毒
牛奶加入糖煮开
冷却
20-30度培养一、两天
摇均加盖
加入酸奶
保温杯加盖8-10小 时
精品课件
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又叫厌氧消化,是指利用人畜粪便、秸 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 氧(没有氧气)条件下,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 微生物分解转化,最终产生沼气的过程。
精品课件
美味的酒酿
中国酿酒史 周嘉华 据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 的酿酒器具表明:传说中 的黄帝时期、夏禹时代存 在酿酒这一行业。可见中
国酿酒源远流长。
精品课件
中国泡菜
中国泡菜所取的原料都是 新鲜的各种蔬菜,含有丰 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 机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 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 硬化等疾病,所以自古以 来,泡菜成了中国上自国 宴,下至千家万户饮食中 不可缺少的菜肴。
⑤2天后,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 在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为 酵母菌
⑥品尝自制的酒酿有点 甜 和 酒味 , 说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麦芽糖 和 酒精 等物质。
酵 母
制馒头,面包用 干酵母 酿酒用啤酒酵母
葡萄糖 酵母菌 二氧化碳+水+能量(有氧)
酵母菌
葡萄糖
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无氧)
单元五 生物技术复习 20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醋的历史
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调料,在防病治 病方面也有一定用场。我国是最早知道酿醋的 国家,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 有专门酿醋的作坊了。
食醋是由含酒精类物质,经过醋酸菌类繁殖与 氧化,在酶的作用下,把原料中的糖、蛋白、 酒精等转变为醋酸和其它有机物,通过一番复 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制成这种色、香、味俱全 的食醋。
(2)传统的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 开始利用发酵技术 酿酒 、制酱
制醋
生活中人们还常用发酵
作用生产食品如:馒头、酒酿等
酿制酒酿的基本步骤有:
①将洗净并用水浸泡过的糯米蒸熟,认真清 洗各种器具,防止其它杂菌 污染酒酿. ②用 冷开水 冲洗蒸熟的糯米,为防止温 度过高。 ③将酒曲 碾碎 均,匀搅拌 在糯米中,装入广 口瓶。 ④将广口瓶保温在25℃-30 ℃的适宜环境中, 因为适宜于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可以燃烧,因为这种气体 最先是在沼泽中发现的,所以称为沼气,它的主 要成分是甲烷占55%~70%左右,二氧化碳占 25%~40%左右,此外还有少量氢气、硫化氢、 一氧化碳、氮和氨等。
精品课件
沼气发酵技术
无氧条件 利用微生物——甲烷细菌 产生甲烷 甲烷燃烧可用于照明、发电。 沼渣是沼气发酵后残留在沼气池底部的半
保存方法:
a.低温保存:利用冰箱、冰柜保藏食物; b.干燥保存:五谷杂粮、香菇、干果等 c.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啤酒等 d.高温瞬时杀菌:牛奶、啤酒等 e.盐渍加糖渍保存:保存各种食物如咸菜、
果脯等
f.防腐剂保存:肉制品、饮料、酱油等 g.酸性保存:如泡菜 h.熏蒸保存:如熏肉、熏肠等肉食
精品课件
咸鱼
咸鱼保存方法:腌制法,
原理:用盐溶液除去鲜鱼中的水分
精品课件
腊肉
保存方法: 晒制与烟熏法。 精品课件
果脯
果脯保存方法:渗透保存法,
原理:用糖溶液除去鲜果中的水分。
精品课件
香菇
保存方法: 脱水法
精品课件
牛奶
盒装,袋装 牛奶保存法: 巴氏消毒法, 高温灭菌
精品课件
1.巴氏杀菌奶又称“市乳”,是以新鲜牛奶为 原料,经过离心净乳,在低于牛奶沸点 (100.55摄氏度)的温度对牛奶进行加热杀 菌。巴氏杀菌奶一般都需要冷藏保存,保质 期在1-7天左右,一般主要在塑料袋、玻璃瓶 或新鲜屋中保存。 2.超高温灭菌(简称UHT)是通过瞬间(一般 3-4秒)升高灭菌温度(135-150摄氏度)来 达到理想的灭菌效果。这种灭菌方式杀死了 牛奶中绝大部分细菌,同时避免了对牛奶营 养成分造成破坏。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可以常 温保存,保质期可以达6-10个月,特别方便 运输和储存。超高温灭菌奶一般在利乐包中 保存。
精品课件
酸奶
它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 ,经乳酸菌发酵后,再冷 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
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 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 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 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 保健品。
精品课件
面包和馕
精品课件
馒头中的孔洞是 二氧化碳遇热 膨胀而形成的,这种气体是 酵母菌分解 葡萄糖 时产生的。
精品课件
食品保存
1.食品腐败的原因: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和繁殖
2.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
采用一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 的生长和繁殖
人们常运用各种方法来破坏微生物 生长的条件以延长保存食品的时间。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晒干、风干、盐渍、
糖渍、烟熏、酒泡
罐藏、脱水、冷冻、 真空包装、添加防
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 腐剂,用酶
固体物质,含有丰富的机质、腐殖酸、粗蛋 白、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等,是一 种缓速兼备的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1)面粉 + 酵母
面包
(2)牛奶 + 乳酸菌
酸奶
(3)麸皮、小米、红粮 + 醋酸菌 醋
(4)糯米 + 曲霉

精品课件
2.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
发酵技术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 ,进入到按 照人的意愿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生 物,,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发酵产品的新 阶段。发酵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化工类 、 医药 食品和饮料 等,其中化工和医药产品 主 要为现代发酵技术的产物 。
(1)发酵现象的发现及原因:
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
水果放久了有酒味,并把这种现象称为 发酵
直到近代,由于的显微镜 发明和使用,才认 识到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 的活动引起的。例 如:水果放久了,有酒味是由酵母菌 发酵的 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 醋酸菌 等发酵的结果
精品课件
例题解析:
1.某同学在做“酿制酒酿”的实验时, 有关步骤如下: ①为防止污染,用刚刚烧开的水清洗蒸熟的糯米; ②把蒸熟的糯米马上放入广口瓶,把酒曲碾碎洒在糯米上。 ③放入冰箱保存两天。 ④取出品尝,并观察引起发酵作用的微生物。 你估计他得出的实验结果是什么?(是否成功)他的实验有 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