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妓对宋词的影响汇总
论歌妓对宋词的影响

词过程 中产生许 多的联想 ,从而净化其创作态度 :对艺术的真正
追求 ,超越实用 目的的追求。在这个层次上 ,词人的创作 ,不仅
仅 以此来求取名声或慰藉 自己寂寞的心灵 , 而且还表现为一种把 自己的胸怀 、 抱 负、情感扩散传播到周围世界 的强烈愿望和责任 感 。但就整体而言 ,歌妓的乞词行为 ,既在表面上刺激 了词人 的 创作心理和创作欲望 , 使他们创造 出一大批被歌妓演 唱于歌宴舞
程 中,歌妓 自然是 以唱词为本职 。但歌妓的歌 唱活动也有其不同
需要语言文 字与音乐符号 作为表达 手段 ,故而 歌妓是必不 可 少 的。 宋代歌妓 的演唱传播 , 对宋词 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首先 ,
歌妓的演 唱扩大 了词 的艺术魅力。其 次 , 歌 妓演 唱对宋词 的题材
的特征 。家妓的歌唱内容 ,常常听从 于主人的安排 ,大都是歌唱 主人的作品。而在另外一些 场合 ,如在招待来宾的宴席上 ,歌妓
论 歌 妓 对 宋 词 的影 响
赵 燕 慧 (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 南新 乡 4 5 3 0 0 0)
【 摘 要J 歌妓对宋词有很大的影响 ,是一个不可忽视 的特殊存在。歌妓与 文人的交流、共鸣促进 了文人的创作 ,歌妓 的传唱及 其与 文人的 交往扩大 r
词 的 传播 范 围 ,歇 妓 为 宋词 的 传 播 提 供 了媒介 ,对 宋词 的流 传 有 重 要 作 用 。
刺激 了词人的创作 热情 , 扩大了词 的数量 。如柳永 《 玉蝴蝶 》 写 及 “ 误人平康小巷 ”,在 “ 罗琦丛 中 ,偶认 旧时婵娟 ”,被 “ 要
论歌妓对宋词文化发展的影响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论歌妓对宋词文化发展的影响张馨月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摘 要:在中国的诗词文化背景下,词与歌妓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
宋词的咏妓为歌者填色创作,其独特的风格传播着当时的思想、情感、社会情景等内容,最终产生了不一样的文化特征。
宋词作品通过歌妓的传唱得以历代相传,促使宋词在诗词文化中蓬勃发展。
关键词:歌妓;宋词:诗词文化[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64-02中国悠久的诗词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裁,就其实质来说,它是一种诗词与音乐相互结合的艺术作品。
从先秦诗歌的浪漫绮丽;到汉朝时的言语朴实;再到盛唐的音韵严谨;加上宋代鼎盛时期熠熠生辉,因此宋词在中华文坛上绘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形成了“以词名朝代”的辉煌篇章。
歌妓,在古代叫做“伎”,又叫做女乐,是乐妓、歌妓、舞妓三者的综合,经过相关学者研究,宋代的歌妓有三种形式呈现分别为官妓、家妓、私妓。
由于宋朝的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歌妓为当时的文化娱乐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当时消遣的酒楼茶馆蓬勃兴起,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歌妓的唱歌、舞蹈、技艺等文化修养,使词形成为当时文人们侑觞劝酒、娱宾遣兴和礼仪交际的工具。
至今,我们所读到这些语言凝练、节奏自由、韵律和谐的词时,它的消遣和兴盛,上承于诗,下衍为曲,高度集中的与概括的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状态,影响着宋词的兴起与发展,歌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歌妓是宋词灵感的源泉歌妓在宋朝成为一些词人们灵感的启蒙因素,她们的生存状态为词人提供创作的灵感和材料,很多词人的作品中都流露出或悲或喜、或嗔或赞,歌妓的声音像百灵鸟,舞姿轻柔优美,琴弦优美动人,既赏心悦目,又韵律十足,丰富了词作内容成为词学文化中的一个主力军。
宋朝在鼎盛时期,词属于新体诗歌,利用选词加以配乐,当作词因固定的语句形式不能很好的与音乐结合演唱时,词人会为了满足歌妓便利用增减字句来迎合。
学士学位论文—-歌妓在宋词创作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词本事配乐歌唱的“音乐文学”,是融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态。
从创作上讲,它是依歌填词,应歌而作;从传播方式上讲,词多由歌妓舞女传唱表演,佐酒侑觞,以娱众人。
这些都决定了词的传播离不开歌妓这一重要的传播中介。
在宋代,歌妓唱词侑酒与文人遣兴填词共同构成了词文学的原生状态。
宋词的兴盛与辉煌,乃至后世的广泛传播,歌妓唱词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在宋词的传播中,歌妓唱词作为口头传播方式,为宋词的广泛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首先阐述了宋代歌妓制度的概况及兴盛的原因,正因有大量的歌妓存在,宋词才能通过她们的演唱,不仅流传于帝王将相和文人士大夫之间,也流传于贬夫走卒、市井民众之间。
歌妓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不单纯是受众,还是口头传播者。
歌妓在的角色特征与词在两宋的传播息息相关——歌妓不仅推动了宋词的广泛传播,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而且歌妓与词人形成了的天然关系,唤起了词人的艺术才思,激发了创作热情;同时,表现词人与歌妓的爱情,亦成为宋词中的一大题材,占据相当多的数量。
因此,歌妓是促使宋词兴盛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歌妓,宋词,繁荣目录中文摘要 (1)目录 (2)引言 (3)一、歌妓在宋代的存在境况 (4)(一)宋代歌妓产生的社会原因 (4)(二)宋代歌妓的临行及地位 (6)二、歌妓与宋词创作的繁荣发展 (9)(一)歌妓与女性创作题材的繁荣 (10)(二)歌妓对宋词创作的直接参与 (14)三、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18)(一) 歌妓对词的传唱增强了宋词传播速度 (18)(二) 歌妓对词的传唱推动了词的传播范围 (19)结语 (22)参考文献 (23)第2页共24页引论说到“娼妓”,现代社会的人们会想到那些“因要得到他人相当报酬,乃实行性的乱交,以满足对方性欲”(王书奴.中国娼妓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8. P3)的人。
但是中国古代娼妓的性质与制度并不完全如此。
“娼”字在汉代以前一般均书为“倡”,后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有“倡”字而无“娼”字。
宋朝妓女为宋词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宋朝妓女为宋词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中国古代历史上所说的妓女,大的来说,有色妓和艺妓之分,前者就是娼妓(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妓女概念),而后者主要从事艺术表演活动,如同今日之文艺工作者、娱乐明星,网红也算吧。
但说起宋朝的妓女,后人都应该感谢他们为宋词所作的贡献。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耀眼的明珠,它之所以成为一代文学之盛,固然首先跟宋朝飞经济社会文化大环境有关,跟文学创作发展的源流有关,却也跟当时的歌妓盛行有很大关系。
历史研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宋词是由歌妓唱红的。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是一种音乐文学,它需要披之管弦,闻弦歌才能知雅意。
而一个朝代始终以歌咏和音乐为社会时尚,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并不多见的。
宋朝一度歌舞升平,歌妓盛行,即便是偏安杭州,也是直比汴州,这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士人生活、文学创作特别是音乐文艺宋词的传播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宋史·乐志》记载,歌妓大体可以分为官妓、家妓和市井妓三大类,宋初教坊共有四百六十人。
朝廷的教坊隶属于宣徽院,分别由使、副使、判官、都色长、色长、高班、大小都知等官员进行逐层管理,其基本职能就是在皇帝举行的宫廷宴会上进行歌舞表演。
宋朝除了宫中、军中养有官妓之外,各州府也有地方官妓,称之为“营妓”或“乐营子女”、“乐营妓人”,专供官员宴饮和迎来送往。
宋代士大夫和官员还喜欢在家里蓄养家妓,每逢私人聚会或自娱自乐之时,便由这些精心调教的家妓来唱词助兴,成为宋代士大夫私人生活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娱乐方式,如欧阳修家有歌妓“八九姝”,苏轼家“有歌舞妓数人”。
与此同时,随着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坊、市不再分离,歌妓数量也随之大大增加。
许多繁华的都市城镇都是妓馆、酒楼林立,瓦市、茶坊遍布。
据史籍记载,北宋汴京朱雀门外龙津桥西的院街,皆妓女馆舍;朱雀门外东壁大街,直到保康门前多是妓馆;旧曹门外过朱家桥,南北斜街也多妓馆,其它的“幽坊小巷、燕馆歌楼”,则是“举之万数”。
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

略论歌妓在宋词传播中的作用廖修成摘要: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一个高峰之一,产量巨大质量极佳。
那么,在那个时代是什么促进了宋词的发展的?又是如何传播的呢?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要探究这样的问题本是极难的,不过根据一些史料和留存的一些故事,诗词,笔记,加上人们的推测也不难窥探其中一二。
经专家们研究,在那个时代的传播领域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一群让人“不耻”的歌妓,她们有极高的文艺素养和文化修养,对宋词的传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关键词:歌妓;宋词;传播宋词是一种音乐文学,主要功能便是侑殇劝酒。
是中国文学史的高峰之一。
宋词的用途极为广泛,可以用来庆典、送行、结交、祝寿等,极深的融入了社会生活和朴质的情感,是宋代文化生活极不可缺少的部分。
宋代词文学的发展不外乎下面几个原因:一,宋代经济富足,市民大大增加,为其享乐提供了经济条件,宴饮增加,燕乐越加流行起来。
二,宋太祖为了巩固政权,以声色之娱减少大臣们的权利欲望,并鼓励他们:“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利,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三,歌妓对宋词的传唱扩大了其影响范围,加速了传播速度。
宋代歌妓根据其妓籍和服务对象不同,大体分为官妓,家妓,市井妓三大类。
[1]官妓包括朝廷教坊妓,军中歌妓和地方州郡歌妓,她们由各级专职官吏管理,其服务场合是王公贵族酒宴,官员迎送酒宴,各级政府酒宴。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蓄养家妓,用来歌舞娱乐,炫富摆阔,娱宾遣兴。
有许多繁华城镇中的歌楼妓馆、瓦市茶坊、青楼妓院,拥有数量更为庞大的市井妓(又称私妓)。
那么这些数量众多分布范围极广才艺双全的歌妓是如何影响宋词的发展呢?歌妓的职能本就是以歌舞演唱的形式劝茶延客,侑觞劝酒,歌舞娱宾,礼仪交际的应酬,正是歌妓这种演唱场合,演唱方式影响了词的传播。
说及歌妓对宋词的影响,若是依曹先生所的分三类歌妓分别阐述其影响,是不全面的也是不能将其概括的,若将她们合起来说也是不够准确的。
因此,我们既要说歌妓对词普遍影响的共通之处,有须得找出各自较为特殊或突出的特点来。
宋词与歌妓 结题展示

此事朝野议论,震动孝宗,认为是“秀才争闲气”,将朱熹调任,转 由岳飞后人岳霖任提点刑狱,释放严蕊,问其归宿。严蕊作《卜算子》 自辩。岳霖判令从良,后被赵宋宗室纳为妾。
结语
总而言之,歌妓在宋代,虽然地位低下,未有像士大夫文人那般受 人重视与尊重,但其精湛的歌舞声乐技术和较高的才情,为宋词注 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大促进了宋词的繁荣,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 内容。我们了解宋词,了解的不仅仅是士大夫文人,更应该是不为 人重视的歌妓。
卜算子 严蕊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南宋淳熙九年(1182),台州知府唐仲友为严蕊、王惠等4人落籍, 回黄岩与母居住。同年,浙东常平使朱熹巡行台州,因唐仲友的永康 学派反对朱熹的理学,朱熹连上六疏弹劾唐仲友,其中第三、第四状 论及唐与严蕊风化之罪,下令黄岩通判抓捕严蕊,关押在台州和绍兴, 施以鞭笞,逼其招供,“两月之间,一再杖,几死。”严蕊宁死不从, 并道:“身为贱妓,纵合与太守有滥,科亦不至死;然是非真伪,岂 可妄言以污士大夫,虽死不可诬也。”
我们结合一个成语:
泛指歌舞 经济繁荣
女色 娱乐业发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养狗
骑马
宋人享乐意识高涨
城市文化生活重要组成者:歌妓
歌妓对宋词的影响
传播 发挥功能
提供素材
一、歌妓推动了词的传播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需有演绎者传播,且词低回婉转,适合女性演唱,因此歌妓便成为了 词的媒介。歌妓间的竞争,如今日流行歌手间的竞争,歌妓争相向词人求词,倘若所唱之 词受听众喜爱,不仅歌妓在行业间获得名声,词以及词人也因此著名。
二、歌妓发挥了词的实用功能
典例1:
论歌妓对宋词的影响

论歌妓对宋词的影响徐辉(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歌妓对诗、词、曲等中国传统文学都有相当大的影响,与宋词则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歌妓与文人的交流、共鸣促进了文人的创作;歌妓的传唱及其与文人的交往扩大了词的传播范围;歌妓塑造了香艳词风,使宋词中的意象多偏于温柔,慢词之兴起也要归功于歌妓对柳永词的传唱。
关键词:歌妓宋词影响歌妓在人类历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她们地位低贱,任人凌辱,处于社会的最低层,是最为人蔑视的群体。
但是,精于音乐歌舞的歌妓在文学史上却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她们与文人的交往,大大影响了文学创作,以应歌为主的宋词,更是与歌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歌妓与文人的密切关系刺激了词的创作在宋代,歌妓这个群体与文人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鉴于五代之乱,大收兵权,要其功臣“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加上宋代商业发达,城市规模扩大,坊、市不再分离,歌妓数量也随之大大增加。
而文人(包括官僚、太学生、普通士人)则是秦楼楚馆的常客,许多文人还有家妓。
歌妓们“歌以侑觞”,为文人唱词娱乐,此种例子在有关宋词的资料中极多,不再详述,兹举一例以说明之,《词苑丛谈》云:“黄山谷过滤州,有官妓盼盼,帅尝宠之。
…盼盼即筵前唱《忆春蛾》词侑酒。
词云:‘年少看花双鬓绿,走马章台絃管逐。
而今老友惜花深,终日看花花不足。
书中美女颜如玉,为我同歌金缕曲。
’”。
[1]歌妓与词的关系并不局限于歌唱一途:有些文人作词而为妓解围,如《东坡逸事》云:“子瞻倅杭日,府僚高会湖中,群妓毕集。
有秀兰者后至,府僚怒其来迟,云必有私事。
秀兰含泪力辩,子瞻亦为之解,终不释然。
适榴花盛开,秀兰以一枝籍手献座中,府僚愈怒。
秀兰进退无据,子瞻乃作一曲,名《贺新凉令》。
秀兰歌以侑觞,声容并妙,府僚大悦,剧饮而罢” [2]。
还有相当数量的文人在风月地、歌舞场中作词赠妓。
或者冶游北里.或者文酒之会,或者是某个娼妓乞词,或者与娼妓爱得如胶似漆,文人常赋词相赠。
古代歌妓对诗词的贡献

词的形成,还要考虑词艺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生存的时代环境这个重要因素。
有了文人参与和艺术消费者需求之两大催化剂,词这种融汇时调新声的艺术形式才脱颖而出。
2城市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以及文人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没有出路,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接近下层社会等等。
3艺术生产者由民间歌手、市井艺人为主,变为以文人知识分子为主,而沟通民间词文化和文人的重要途径,就是活跃于勾栏瓦肆、青楼歌馆、高堂华屋的歌妓艺人。
女伶的唱曲和作曲,对词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沟通了文人和民间的关系。
和歌妓交往的文人中,许多都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文学史和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词作家大都活跃在秦楼楚馆与歌妓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易安词中激荡着大胆、强烈、真率的感情,易安词与佳统的词有所不同。
李清照为人,爱则热烈,愁则浓重,思之刻骨,怨之断肠,形诸笔墨,则是抒情大胆、强烈、真率。
对此,曾惹得一些性别守中庸的人大动肝火,大张挞伐,说她“出于小听狭慧,构于气习之陋,而未适乎情之正”.与李清照同时代的王灼也说:“作长短句,……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
……夸张笔墨,无所羞畏”。
(《碧鸡温志》)而这恰恰从反面描述了易安词的特点:“肆意落笔”,乃才气豪纵;“无所畏羞”,乃真情喷薄,而“无顾藉”,当是易安为人之超迈尘俗。
刻骨的相思和浓重的愁怨,本是易安词的重要内容之一。
她词中所表现出的相思缠绵、离愁别绪,却于“季话中有骨”,而不似一些婉约词人陷入姚鼐所言的“颓废而幽”的境地。
如“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易安词又反映了作者孤傲的性格和超旷的情怀,因而构成了高远的意境。
李清照“才高学博,近代鲜伦”,处两宋交替之际,士大夫多沉溺苟安之中,党有众浊我清,众醉我醉之感。
反映在词作中,则是其弧傲的性格特征。
如“雪里已知春信至,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寻里已知》)、“屈平陶令,风韵正相直”(《多丽、小楼寒》)显然,在这些词句中,作者把自我注入了这些所咏的花木中,梅之超群,菊之高洁,桂花之脱俗,银杏之纯净,实际上都是词人自我写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歌妓对宋词的影响何芳内容提要:宋朝是词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歌妓人数众多,她们对宋词的繁荣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宋词由于自身具有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特质,从其产生之初便付诸于管弦、传之歌喉,因而歌妓的传唱自然成为了宋词传播的主要媒介。
歌妓们的声口相传使得大量的优秀词作广泛普及并为广大的受众群体所接受,为宋词传播速度的增强发挥了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
伴随着词的不断发展,歌妓与词的关系也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她们已由词的侍伴而演变成为一支文学力量,某些作品不乏歌妓们的真情流露,也恰恰是这种真实情感的表达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个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
文人的词在歌妓的演唱过程中得到了传播、完善,词人也在歌妓的反复演唱词的过程中得到了灵感,从而影响了宋词的发展。
关键词:歌妓、宋词传播、歌妓创作、宋词内涵的丰富宋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以千姿百态、姹紫嫣红的丰神,与唐诗元曲争奇斗艳。
词体作为一种音乐文学,通过演唱得以广泛传播,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宋人称之为“歌词”、“乐章”、“乐府”或“倚声”,可见词与音乐的关系之密切。
由于在宋朝,词首先是以音乐作品的面貌展现于世,因此词的口头传唱成为很重要的一种传播媒介,而在众多的口头传唱者中,歌妓又无疑是最为特别而又重要的存在。
王国维曾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词作为有宋代文学的代表,在诗歌的发展史上形成了一座堪与唐诗相比肩的高峰,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学史的辉煌。
宋代工商业迅猛发展,经济繁荣。
重要的商业与文化城市如温州、泉州、广州、福州、成都以及首都汴梁等地都聚集着成千上万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与此同时,市民的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盛景象:“太平日久,人物繁阜。
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时节相次,各有观赏。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
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弦于茶坊酒肆。
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宇之异味,悉在庖厨。
花光满路,和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奢侈则长人精神。
”如此繁盛的文化环境无疑为词的勃兴奠定了外部基础。
同时也为其广泛地接受与传播创造了条件。
此外,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也为词的兴盛与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宋代统治者奉行“恩逮于百官者,惟恐不足”(赵翼:《二十四史札记·宋制禄之厚》)的统治政策,赵匡胤更是规劝石守信等人“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
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统治者的这种纵容政策自然会起到引导作用。
于是权门士大夫之家蓄歌妓之风大盛,这也为词的创作与传播创造了条件。
因此,上述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作为依托,宋词文化的传播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无论是造纸术、印刷术的进步与普及使作家的词作广为流传,还是以抄本、刻本为媒介的传播方式,或是以词为书信、赠言的形式进行传播,乃至交通业发达对宋词传播速度的提升……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举不胜举。
但是,由于文学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属性,因而上述的各种传播方式还不足以在本质上称为是宋词传播的根本途径。
如前所述,宋词创作的繁荣是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与重文轻武的政策为前提,广大市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精神娱乐的追求也逐渐提升。
而政府对文人的优渥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享乐的条件。
于是,妓乐活动自然也就成为了宋人重要的生活内容。
词文学由于其自身音乐与文学结合的特质,歌妓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宋词传播的主要媒介。
因此,对于宋词繁盛原因的考察我们也就不能不谈到歌妓于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歌妓的最早起源,可以上溯至先秦的女乐。
其后随着乐籍制度的建立和教坊的成立,歌妓群体逐渐庞大,歌妓制度也日渐稳定。
宋代城市商业布局发生重大改革,经济发展,歌妓行业也得以发展。
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自唐代出现,它的发展一直为歌妓所影响,在歌妓行业发达的宋代更是不言而喻。
一般而言,在歌曲流行的社会过程中,有五个基本环节——(词人的)歌词,(作曲家的)音乐,(歌手的)表演,(机构的)传播,(歌众的)传唱——它们合力作用环环相扣,才能造就一首歌曲的流行。
当词与演唱者的风格达到完美契合点时,往往能将歌手的知名度和词的流传度都推到顶峰,二者的互惠关系达到最大值。
在古代,尤其是宋代,词的发展已达到全盛阶段,唱词成为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活动,“听词”更是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在大多数宋人尤其是具有一定文化修养的文人看来,听词既是娱乐的方式,更是一种对艺术的欣赏。
据高晦叟《席珍放谈》记载,晏殊曾经“坐堂上置酒,从容出姬侍奏管弦、按歌舞,以相娱乐”。
同时,作为源自民间的一种文艺,词的演唱不仅为上层社会人士所喜爱,更在广大市井百姓中又有了巨大市场。
一、歌妓对词的传唱增强了宋词传播速度词的产生,来源于律诗对音乐的束缚,故词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与音乐相辅相成,这也不难说明词是一种音乐文学。
而音乐文学的传播与案头文学不一样,不仅仅是通过抄本传阅,更需要有人通过音乐方式演绎。
有着娇好的容颜和优美清脆的嗓音的歌妓,比较男性歌者而言更受听者欢迎,加上词低回婉转的独特韵味,也更适合女性演唱,因此歌妓便成为了词的媒介。
宋代歌妓行业发达,歌妓间的竞争,犹如今日流行歌手间的竞争,歌妓争相向词人求词,倘若所唱之词受到听众喜爱,不仅歌妓在行业间获得名声,词以及词人也因此著名。
据明代梅鼎祚《青泥莲花记》记载,柳永与孙河是布衣之交,初到杭州时,孙何任杭州长官,因门禁森严,不得见,于是作《望海潮》一词,并使杭州名妓楚楚到孙何大宴上歌唱,赢得满堂喝彩声。
孙何得知作者原是自己的故友后,即邀柳永相会于宴会,同时,《望海潮》很快被传唱出来,风靡四方,柳永也因此一举成名,可见歌妓楚楚为他作出了巨大贡献。
假设如果宋代没有歌妓,或者歌妓行业萧条,词或许不会产生,或许产生了也在传播上具有极大的局限性,成为一种冷门的文学体裁。
总体看来,词人创作出的作品从编印成集到抄本、刻本的产生直至进入传播渠道常常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而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在抄本与刻本尚未产生的时段里,很多词就已经风靡流行。
这一现象的出现歌妓可谓是功不可没,她们使词的传播呈现出鲜明的时效性特征。
之所以能够以这种方式进行传播,词本身所具有的音乐属性自然是前提条件。
但歌妓与词人的密切联系成为了这种传播模式更为重要的催化剂。
在宋代,歌妓活动具有极为浓郁的商业色彩,同行业之间的碰撞与竞争不可避免。
歌妓不仅仅是被动地选词而歌,还具有主动性、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她们为了能在同行业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往往要主动去寻求追逐新词,甚至登门向名家索要好词,希望成为名家新作的第一传播者。
其实这种倾向在唐代就早已出现,据白居易《与元九书》记载:他在“军使高霞寓者欲娉倡伎”时,一名歌妓就因“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而“由是增价”。
宋代的歌妓更是经常主动向名家乞求一些专为应歌而作的词,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柳永能够成为众多歌妓追逐的焦点。
歌妓们“爱其有词名,能移宫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
”(罗烨:《醉翁谈录》)甚至歌妓们“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柳永在其《玉蝴蝶》词中便再现了酒席宴前市井歌妓“索新词”、“按新声”的场景:“珊瑚筵上,亲持犀管,旋叠香笺。
要索新词,人含笑立尊前,按新声、珠喉渐稳,想旧意、波脸增研。
”苏轼在其《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的词序中有“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的记载;刘过在其《西江月》(楼上佳人楚楚)的词序中有“武昌妓徐楚楚好问月索题”的记载;此外,高观国、吴文英等人某些词作的词序中也都有歌妓乞词的记载,如此种种都可以看做是歌妓向词人索词演唱、进行传播的实例。
而张先在其《碧牡丹·晏同叔出姬》词中所描绘的“步帐摇红绮。
晓月堕,沉烟砌。
缓板香檀,唱彻伊家新制”场面则是反映了歌妓在晏殊款待张先的酒宴上歌唱晏殊新作的情景;晏几道在《小山词自序》中说:“始时,沈十二廉叔,臣十君龙,家有莲、鸿、苹、云,品清讴娱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
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
这一场景更是描绘了创作与传播的同步,表现了极强的时效性;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下中记载了张于湖知京口,在多景楼落成而大宴合乐时“于湖赋词,命歌妓合唱甚欢”,这也是歌妓当场传唱词人即时所赋新词的著名案例,这自然使这些新鲜的词作以最快的速度流传。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央或地方的官妓,还是士大夫所蓄的家妓,以至于出没于勾栏瓦子的市井私妓,她们勾连交错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宋词传播系统。
正是通过这些歌妓们的声口相传才使得大量的优秀词作在第一时间广泛普及以致在大江南北为庞大的受众群体所接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歌妓对于宋词传播速度的增强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实在是不可忽视。
二、歌妓发挥了词的实用功能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宋人的享乐意识高涨。
从成语“声色犬马”来看,“声”与“色”的结合,便是歌妓,故宋代的士大夫阶层,普遍有蓄妓的做法,久而久之,拥妓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风俗。
宋人陈世修的《阳春集序》曾有一段这样的文字:“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远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丝竹倚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
”可见,词的实用功能便是“娱宾遣兴”,而发挥这一实用功能的便是歌妓,逐渐地,这一实用功能成为了上层人士的社交方式。
例如宋人黄庭坚的一首劝酒词《木兰花令》:庾郎三九常安乐。
使有万钱无处著。
徐熙小鸭水边花,明月清风都占却。
朱颜老尽心如昨。
万事休休休莫莫。
樽前见在不饶人,欧舞梅歌君更酌。
(词末自注:欧、梅,当时二妓也。
)又如郭应祥《鹧鸪天·我离浏川七载强》词序云:“梦符置酒于野堂,出家妓歌自制词以侑觞。
”可见,歌妓在上层人士社交场合中(通常是宴会),通过歌舞的方式,发挥了词在社交上的实用功能。
有的时候,歌妓唱词所发挥的功能还具有社会影响力。
苏轼在任徐州知州之时,遇上了黄河大决堤,他身先士卒,带领老百姓进行抗洪斗争,建筑了十里长堤和黄楼。
黄楼竣工时,苏轼大宴宾客, 自己欣然作了一首《满江红》:东武城南,新堤固、涟漪初溢。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试向江边觅。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
风雨外,无多日。
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
君不见、兰亭修脩禊事,当时座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满江红》这一词牌的特点是格调沉郁激昂,在歌妓的演绎下,大大鼓舞了人们的抗洪士气。
三、歌妓自身的创作活动推动了词发展的广度伴随着词的不断发展,歌妓与词的关系也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她们已由词的侍伴而演变成为一支文学力量,尽管并没有蔚为大观,但其在文学史上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