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中的真善美——论柳永的歌妓词

合集下载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柳永歌妓词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不是柳郎才高,而是柳郎心低,他肯低下身来俯就这些女子,他肯看她们心上的伤痕,对她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纯洁而不染烟尘的。

【关键字】柳永,歌妓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其词作流传甚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则有一百余首。

所谓的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这些歌妓词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词中既可见歌妓之名,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之类;也可见歌妓之才貌,如“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等等,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歌妓是柳词创作的主要对象,与这群人的交往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词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色艺俱佳的歌妓成为词人吟咏的对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唐五代词人晏殊、张先等人都曾创作过歌妓词,但柳永的妓情词与他们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晏殊等人的妓情词多从旁观者欣赏的角度,描绘歌妓的容貌、体态、技艺之美;或以代言体形式,以婉转而又富有女性情调的口吻来言情。

这种“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体形式的出现,显然是为了适应词作的“助妖娆之态”、“资羽盖之欢”、“娱宾遣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因此“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则大都充当了风雅的附庸,缺少鲜明的个性,却多了些那一时代特有的贞淑节烈”,对于身份低贱的歌妓的真实感情世界,词人是不屑于去深入了解的,更不用说在词作中加以反映了。

柳永则是在她们普遍的美色与技艺中发现一些富于特色的方面加以描绘,以由衷的赞美之情描写她们的美貌和伎艺,并以同情的笔触真实地反映她们的痛苦、不幸、向往和追求。

论柳永艳词及女性形象塑造

论柳永艳词及女性形象塑造

论柳永艳词及女性形象塑造柳永:风尘女子的代言人在整个唐宋词史上,柳永都是一个极引人注目的人。

这不仅因为他的词在北宋时期达到了“有水井饮处皆能咏柳永词”的境界,而且还在于其词带有一种特殊的、有别于正统文人的世俗化的市民色彩。

即变“雅”为“俗”,着意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市民的生活情调。

而在其词中占据大多数的确实是艳词,柳永正是以女性书写的方式,塑造了许多的女性形象,成为他生活的那个时期里的最为称职的女性代言人。

柳永诞生在一个封建仕宦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与其兄三接、三复均负文名,世称“柳氏三绝”。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庒,后更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故也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从家世来看,柳永诞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早年受母亲的阻碍专门大。

柳永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父权体制下的中国传统女性,身世书香家世。

但嫁入柳氏以后,也不能不落入为一个父权为中心的家长制家庭中的女子。

他的父亲长期北上治黄,柳永几乎是被他的母亲抚育长大的。

母亲常常会写一些想念他父亲的词:“甫又重逢又别离,未知何日是归期?盼书长怨马行迟。

脉脉相思传锦字,秋水瑟瑟寄征衣,一腔心事赖君知。

他的母亲所具有的女性的文弱气和才赋气都毫无保留的遗传给了柳永。

他的母亲代表着封建时期的女性,权利被无情地剥夺,处于社会的底层,这让小小的柳永在内心就感到了不平。

因此当柳永处在和她们一样的地位时,他便能够以一个平等的视角来关照对方了。

从那个角度看,柳永后来艳词中女性代言书写就不是无水之源啦。

柳永,正是由于诞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他不免养成追求仕宦的用世意志。

但另一方面,他生性浪漫,有专门喜好音乐,精通音律,故“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

”[1]而他这种生活的方式在那个封建伦理社会又岂能容忍,自然被视为有才无行浪子,而他的词也被视斥为淫靡之作。

他的浪漫本性与其执着的用世意志确实是一种矛盾,他却想要二者兼具完美,终究只能悲剧收场。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摘要:柳永词中描写女性的作品约占全部词作的一半,而歌妓作为一个特殊的形象频繁出现在柳永的作品中。

通过对柳永《乐章集》中歌妓词的分类与分析,总结柳词中歌妓的五种形象。

她们集高超技艺与倾城之姿于一体;她们不幸沦落风尘但心性依然高洁;她们向往真正的爱情和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却注定永远得不到永恒爱情;她们命运悲惨却无力自救。

柳永用他的柔情笔墨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悲剧形象,使人们对传统的歌妓形象有了另一番新的认识。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歌妓形象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也是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作曲、独具原创力的才子词人。

虽然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却用流行的新声写下了大量语言通俗、洋溢着浓厚市民气息的作品,在当时红极一时,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欣赏。

不仅仁宗喜爱柳词,“每对歌,必使侍妓歌之再三”[1],更有“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的盛况。

可以说,上至帝王大臣,下至市井百姓,无不爱柳词。

柳永一生作词无数,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词是与歌妓有关联的。

据记载:《全宋词》总共收录了柳永词212首,“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2]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柳永如此频繁地将歌妓写入他的词中,而这些歌妓又是以怎样的一个形象出现的呢?一方面,柳永以歌妓入词与宋代的社会风气有关。

歌妓制度产生于殷商时期,到了宋代达到它的鼎盛期。

由于宋代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和歌舞佐酒的兴盛,不仅使得歌妓的数量达到空前之多,也大大加速了歌妓的社会化进程,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这为歌妓作为一种文学形象进入文人的词作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柳永如此频繁地创作歌妓词还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尽管柳永文采非凡,然在仕途上,他却屡屡遭挫。

最后他不得不以“奉旨填词”之名,混迹于汴京的秦楼楚馆,以作“新声”卖给歌妓为生。

他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这使得他比其他文人墨客更深入地了解歌妓们的悲惨遭遇。

因此在柳词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歌妓的身影。

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柳永《迷仙引·才过笄年》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迷仙引·才过笄年》是由柳永所创作的,这首词摹拟一个妙龄歌妓的口吻,道出她厌倦风尘、追求爱情的心灵世界。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迷仙引·才过笄年》的译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迷仙引·才过笄年》宋代:柳永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

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

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

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

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迷仙引·才过笄年》译文新近才满十五岁,刚刚开始梳绾发髻时,我就学习歌舞了。

酒宴席上酒杯前,曲意迎奉王孙公子。

要是平平常常给我一个笑容,便是千金我也懒得看上一眼。

我常常只是害怕,韶华易逝,虚度了青春时光。

如今已受恩宠眷顾,要好好为花做主。

万里晴空,何不一同牵手归去呢。

永远抛弃那些烟花伴侣。

免得叫人见了我,早上行云晚上行雨。

《迷仙引·才过笄年》注释笄(jī)年:十五岁。

笄:簪子。

古代女子十五岁举行戴笄的成年礼。

绾(wǎn):把头发盘旋起来打成结。

云鬟(huán):高耸入云的发髻。

女子成年后发式由下垂改为绾结耸立。

随分:随便、随意。

等闲:平常。

“酬一笑”两句,即一笑千金,也懒得再看。

慵觑(yōng qù):懒得看,不屑一顾。

蕣(shùn)华:指朝开暮落的木槿花,借指美好而易失的年华或容颜。

“华”,通“花”。

君:指这位歌妓恩遇的倾吐对象。

花:喻青春貌美的歌妓。

丹霄:布满红霞的天空。

烟花伴侣:青楼卖唱生涯。

朝云暮雨:语出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典故,这里比喻歌妓爱情不久长的卖唱生涯。

《迷仙引·才过笄年》赏析柳永是第一个敢于把生活社会最底层的歌妓们真、善、美的心灵写进词中的人,词境的开拓上有重要贡献。

此词描写的就是一位身陷污泥而心向自由、光明、高洁的不幸歌妓的典型形象。

论柳永词中歌妓形象的特征

论柳永词中歌妓形象的特征

论柳永词中歌妓形象的特征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形象。

长期的不第,羁旅,困顿的生涯,使得柳永深切体味到了人生的悲苦。

对于歌妓,柳永颇有些“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于是,开始真心真意地和歌妓交朋友,开始设身处地地了解歌妓的悲苦和她们的反抗精神。

这时,歌妓已经不仅仅是其玩物,而是成为了柳永的知己、朋友。

柳永词歌妓形象特征歌妓是柳永词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学形象,《乐章集》中歌妓词大约占一半左右。

除了歌妓词以外,柳永创作较多的羁旅行役词,歌妓形象也是频繁出现。

一、柳永词作大量出现歌妓形象缘由探讨首先,柳永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柳永天生浪漫多情的本性被儒家礼法长期压制,久留于内,必求发之于外。

柳永在北宋真宗咸平年间进京参加其第一次进士考试,就成了一个发泄的契机。

二、柳词歌妓形象人格特征之一——欲望柳永不少词作中的歌妓形象,鲜明地透漏着人性自然欲望。

比如,《昼夜乐》(洞房饮散簾帏静):洞房饮散簾帏静。

拥香衾,欢心称。

金炉麝袅青烟,凤帐烛摇红影。

无限狂心乘酒兴。

这欢愉,渐入嘉景。

再如,《菊花新》:须臾放了残针线。

脱罗裳,恣情无限。

柳永将歌妓这一形象,放在一副充满暧昧,诱惑,激发人类原始欲望的场景中,比较直接地描写了男女欢爱场景:从文学上看,这些词句比较粗俗,浅薄,低级,基本看不到什么文学技巧和意境。

从内涵上看,这些词句粗俗却直白,鲜明表现出了歌妓这一古代特殊的女性群体的欲望,这就打破了很多人只是将歌妓看做玩物,和花、酒没什么区别的物化的陈腐思想,赋予了歌妓生命感,这种生命感虽然很初级,很原始,但是较之将歌妓物化的观点,毫无疑问也是一种进步。

而且,像柳永这么浅露,大量地表现女性的原始欲望,在中国古代文学诗词作家中还是比较鲜见的。

柳永词作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歌妓形象的原因:。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简析
(一)表达真挚诚恳
柳永在他的歌妓词中表达了真挚诚恳的情愫,表明衷心的爱慕,传达出真挚的情谊。

他用美妙的词句,诉说出一份心印的爱,把他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令人勾起回忆,使触动最深处的灵魂。

(二)情节跌宕起伏
柳永的歌妓词在情节上,也是跌宕起伏的,令人心碎。

他用优美的词句,捕捉并处理了所有情节,表现出令人感动的深情,令人融入其中,如同置身于情节之中。

(三)语言生动文采
柳永的歌妓词里更是有着语言的生动文采,他用华丽的词句,将感情的思绪形象的表现出来,节奏抑揚頓挫,都是略显伤感的情调,把情绪在文字中完美的展示出来。

(四)情思动人
柳永的词歌,涵盖了无尽的深情,令人情思流连,不但表达了他的个人情谊,更有他对家乡的情愫,对那片土地、对故乡的远方,表达出他一份热深难以割舍的情愫。

综上所述,柳永歌妓词传情达意的艺术特点在于表达真挚诚恳,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生动文采,情思动人。

他的词歌,不但表达了他的个人情感,更有他对家乡的情绪,有独特的韵味,令人激动、感动。

柳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鉴赏

柳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鉴赏

柳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鉴赏柳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鉴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柳永《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宋代:柳永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译文英英的舞姿真是美妙,就像章台柳之袅娜,似昭阳飞燕之轻柔。

多少有钱有势的人,富贵人家的筵会上,都争着以千金之价选她去作陪。

只见她回头看了看,音乐开始飘扬,她随之翩翩起舞,似杨柳扶风,身上的佩环也随着舞蹈微微颤动。

突然转入了《霓裳羽衣曲》中节奏急促的段落,她更加施展出自己柔媚轻盈的身段,紧紧地依檀板声而舞。

英英一会儿慢舒广袖,一会儿急动莲步,进退之间仪态万方,表情丰富多变,妩媚多姿。

看英英之美,何止是倾国倾城,她突然回头的一刹那,足以令万人为之消魂!《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注释英英:不详。

当为词人虚拟的歌妓名。

章台,本为汉代长安一条繁华街道名。

昭阳燕,指赵飞燕。

这里是以赵飞燕之“柔若无骨”与前句“腰肢软”相照应的。

是处:到处,处处。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传说是唐玄宗聆听天乐后而制成(详《唐逸史》、《广德初异录》)。

促、遍,古代音乐术语,促是促拍;遍是大曲的段落。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盈,通“赢”。

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檀板:檀木所制的拍板。

《旧唐书·音乐二》:“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以韦连之,击以代扦。

”唐杜牧《自宣州赴官入京路逢裴坦制官归宣州因题赠》:“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连十觥。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第一篇: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摘要:柳永是词史上声名最显赫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最有争议的词人,后人对他的褒扬和贬抑千百年绵绵不绝。

柳永备受争议的原因在于他所写的词露骨、俗化,他从她们的体态、装扮、艺伎、情感等方面,给我们呈现了歌妓的具体形象。

透过柳永的俚俗词,我们看到才子佳人的“双美遇合”。

关键词:柳永;歌妓;形象柳永既是词史上声名最显赫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最具争议的词人。

柳词的流传速度极快、范围极其宽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声名显赫在于他作词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以及他越过封建道德底线所创作的露骨艳词,同时也是他最具争议的原因所在。

在他中进士以前,他终日混迹青楼,过着浅斟低唱的浪漫生活,中进士以后又游宦漂泊各地,他的这种特殊经历造就了他在词坛的先锋地位,歌妓便成为他词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绝大部分的艳词中,除了对歌妓各种妩媚姿态的细致描写,还有他与不同歌妓所建立的缠绵悱恻的情感。

本文就柳永所创作的俗词,论述柳永所处时代,歌妓得以繁盛发展的原因;并对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最后总结歌妓存在对柳永一生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歌妓繁盛的“前因后果”北宋真宗、仁宗时期,社会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结束了五代的乱离,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

尤其一些大都市出现了百业繁庶的景象,孟元老在《梦华录》中对当时的汴京描写道:“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竟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1]所以,歌妓蔚然成风的原因在于:首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宋代的经济发展、都市繁荣为奢华享乐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处于一个安稳盛世,人民百姓自然更多地趋于精神享受;[2]其次,宋太祖建国初就鼓励大臣“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于是北宋的官员们享乐成风,达官贵人自不待言,就连一般官员家里也普遍蓄养歌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们 是美 和 理 想 的化 身 , 纯 洁 的 , 善 良的 . 是 是 甚
歌妓 的怜悯 、 同情 、 念与 爱慕 。柳 永 的歌 妓词 真 思 诚地赞 美 了歌妓 美 丽 的容 貌 、 约 的风姿 、 良的 卓 善 品质 以及 多种 多样 的技 艺 , 现 了作 者较 为 进 步 体
的女性观 ; 另一方 面 , 一类 词更赞 美 了歌妓 对爱 这
至 把她 们 与帝王 的妃 子们 相 比。他用 男性 的视 角
来描写歌妓们的真 、 、 , 善 美 无半点鄙视之意 。 这是 很 难 能 可贵 的 。柳 永 把生 活在 社会 底层 的歌 妓 当
作 “ ”, 她们 戴 上 了圣 洁 的花 环 , 她 们 有 了 人 给 让 尊 严 , 现 了男 性 对 歌 妓 作 为 “ ” 肯定 , 深 展 人 的 这 刻 地体 现 了柳永 对 女性 的相 对 平 等 与 尊 重 , 现 体 出了作 者积 极 的女性 观 。
身 份等 级 的偏 见 , 歌 妓 当做美 的对 象 来 赞美 和 把
歌颂 , 有半 点蔑 视 和讥 讽 的成分 。在 他看 来 . 没 生 活 在社会 上层 的闺 中 小姐 可 以是 貌 美 如花 , 活 生 在社 会底 层 的风尘 女子也 可 以是美 若天 仙 。
对于 歌妓 的美 , 柳永 不仅 仅只停 留在 外表 , 而 且 他 还 看 到 了歌 妓 们 身 上 内在 的 、 美 丽 的 东 更
( 南 民族 大学人 文 学院 , 南 昆明 云 云
[ 摘
要 ] 柳 永是 宋代 最 负盛 名 的词 人 之 一 。他 的歌 妓 词 主要 以 市 井歌妓 作 为描 写对
象。 中确实也不乏难登大雅之 堂者, 其 但大多数词作一方面真诚地赞美 了 歌妓们 美丽的容貌 、 卓 约的 风姿 、 良的品质 以及 多种 多样 的技 艺 , 现 了作 者较 为进 步 的女 性 观 ; 一 方 面更 赞 善 体 另
21 0 2年 8月
思 茅师 范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A g2 1 u.02
第2卷 8
第 4期
J ra Q 量 0r 曼 旦 on l a r 堡: 鳇 u 皇
Q 垫

风 尘 中 的 真 善 美
— —
论柳 永 的歌 妓 词 邹 华 , 晓蓉 ’ 王
603 ) 5 0 1
生命力 。 一个个 鲜活 的个 体 , 作 为具有 独 立人 是 是 格意 义 的人 出现 在作 品 中 词 人并 没有 因为 她们
是风尘 女 子 的身份 , 就完 全 以玩 弄 亵 渎 的 眼光 来 看 待她们 的美 貌 , 定她们 身 上 闪光 的东西 , 否 而是 用 心来欣 赏歌 妓们 的美 . 肯定 她们 的 容貌美 、 艺 技 美 和心灵 美 。在柳 永 的心 目中 , 们并 没有 不堪 , 她
柳 永是宋 代 最负盛 名 的词 人 之一 。他 的词广 为流传 , 深受 当时广 大 民众 喜 爱 , 梦 得 《 暑 录 叶 避 话》 中说到 : 凡 有井 水饮 处 , “ 即能 歌 柳词 ” _ 柳 。1 永 的词作 共 收 录 2 2首 , 中歌 妓词 占有 很 大 比 1 其 例 . 有 1 9首 。 共 4 I 所谓 歌妓 词就是 指 以歌妓 为主 要描 写 对象 的词 , 永 的 歌 妓词 主要 是 以 市井 歌 柳 妓 作为 描写 主体 的 。柳 永 的这类 词作 确实 也不 乏 难 登大 雅之 堂者 , 如 李清 照 所 言“ 协 音 律 , 正 虽 而 词语尘 下 ” 但 是 , 观柳 永 的 歌 妓 词 , 多 数 。3 纵 大 确实 显 现 了柳永 较 为进 步 的女 性观 和对 歌妓 特有 的人文 关 怀 。柳 永 的 歌 妓 词 大 致 可分 为 两 种 类 型l , 4 一类 是 为歌 妓 所 作 的 唱 词 , 人 为 歌 妓 代 J 词 言, 吐露 她 们 的心声 , 主要 歌 颂 她们 的美 貌 、 品性 和技艺 ; 一 类则 是作 者 的寄情 之作 , 另 一 表现词 人 对
念里 , 大夫 的不 朽 追求 是 着 眼 于德 行 的完 备 与 士 事功 的辉煌 , 立德 、 立功 、 言被视 为人 生 的最 高 立
追求 , 于花 街柳 巷 之 事 . 对 大都 不 齿 于 口 , 即便 是 在 宋代 , 这种 情况 也未发 生根 本转 变 。但是 , 在柳 永 笔下 , 歌妓 们却 成为 了 讴歌 的对 象 , 她们 充满 了
① [ 收稿 曰期 ]0 2 0 — 6 2 1 — 6 1 [ 作者简介 ] 邹华(9 9~) 女 , 南普洱人 , 16 , 云 彝族 , 副教授 。
7 6

华 , 晓蓉 : 风 尘 中 的真 善美 王 多美 丽 的歌 妓形 象 。作者 是完 全站 在一 个平等 的 立 场上来 描 写 歌妓 的容颜 外 貌 之 美 的 . 抛 开 了 他
美 了歌妓 们 对爱情 的追 求 、 自身境遇 的抗 争和独 立人 格意识 的初 步 觉醒 , 对 显现 了柳 永对歌线 。 成
[ 关键 词 ] 女 性观 ; 文 关怀 ; 永 ; 词 人 柳 歌妓
[ 中图分类号] o 文献标识码] 【 I 6[ 2 A 文章编号]08 85 ( 1 )4 07 - 5 10 -09 2 2 0- 06 0 0
情 的追求 、 自身境 遇 的抗 争 和 独 立人 格 意 识 的 对 初步 觉醒 , 显现 了柳 永对 歌妓特 有 的人文 关 怀 。


较 为 进 步 的 女 性 观 的体 现
歌 妓生 活在社 会 底 层 , 到 压 迫 、 人 凌 辱 , 受 被
没有 自由 , 到人 们 的唾弃 , 遭 常常 仅仅 是上 层社 会 茶余饭 后 随意谈论 和 消遣 的玩物 。在 封建 正统 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