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柳永的歌妓词
略论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

略论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
段永强
摘 要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 在两宋知名词人中首屈一指 柳永大量创作歌妓词的原因 有三 一是受都市繁华环境和文人游乐狎妓之风的影响 二是柳永的音乐才能和浪漫天性使然 三是仕途上受到 排斥激发了柳永的逆反心理 这些因素促使他与歌妓交往密切并创作了大量的歌妓词 关键词 柳永 狎妓之风 才子情怀 政治失意
性 用理性告诉自己 这里是春天 枫树的叶子还是绿的
参考文献
与青枫相比 双枫的美感大大降低了
[1][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从全句来说 不胜愁 的意义是说经不起 受不了
社 1996.
它的原始意与重量有关 青枫浦 因 青 字带来的重压 [3]林庚.唐诗综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品题
舞席 竞赌新声 耆卿失意无俚 留连坊曲 遂尽收俚俗言
另一方面 柳永风流浪漫的天性使他和歌妓多有往来
语 编入词中 以便妓人传习 一时动听 散播四方
9
柳永的风流浪漫似是受到中唐文人的影响 中唐时以白居 p2499从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 仕途失意 政治上受到压制激
易 元稹为代表的一批文人以风流才子自命 习尚与歌妓往 发了柳永的叛逆心理 他自称 奉旨填词柳三变 日日纵
参考文献(5条) 1.张惠民 宋代词学资料汇编 1993 2.元脱脱 宋史 1977 3.沈松勤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2000 4.丁传靖 宋人轶事汇编 2003 5.唐圭璋 词话丛编 1986
相似文献(0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dyw-czb200703015.aspx
一 士人狎妓游乐之风的影响 中唐以来 文人士大夫阶层流行歌妓歌舞侑酒和文人填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摘要:柳永词中描写女性的作品约占全部词作的一半,而歌妓作为一个特殊的形象频繁出现在柳永的作品中。
通过对柳永《乐章集》中歌妓词的分类与分析,总结柳词中歌妓的五种形象。
她们集高超技艺与倾城之姿于一体;她们不幸沦落风尘但心性依然高洁;她们向往真正的爱情和正常的家庭生活然而却注定永远得不到永恒爱情;她们命运悲惨却无力自救。
柳永用他的柔情笔墨展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悲剧形象,使人们对传统的歌妓形象有了另一番新的认识。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歌妓形象柳永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也是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作曲、独具原创力的才子词人。
虽然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却用流行的新声写下了大量语言通俗、洋溢着浓厚市民气息的作品,在当时红极一时,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欣赏。
不仅仁宗喜爱柳词,“每对歌,必使侍妓歌之再三”[1],更有“凡有井水饮处,皆歌柳词”的盛况。
可以说,上至帝王大臣,下至市井百姓,无不爱柳词。
柳永一生作词无数,而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词是与歌妓有关联的。
据记载:《全宋词》总共收录了柳永词212首,“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
[2]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柳永如此频繁地将歌妓写入他的词中,而这些歌妓又是以怎样的一个形象出现的呢?一方面,柳永以歌妓入词与宋代的社会风气有关。
歌妓制度产生于殷商时期,到了宋代达到它的鼎盛期。
由于宋代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和歌舞佐酒的兴盛,不仅使得歌妓的数量达到空前之多,也大大加速了歌妓的社会化进程,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
这为歌妓作为一种文学形象进入文人的词作提供了可能性。
另一方面,柳永如此频繁地创作歌妓词还和他自身的经历有关。
尽管柳永文采非凡,然在仕途上,他却屡屡遭挫。
最后他不得不以“奉旨填词”之名,混迹于汴京的秦楼楚馆,以作“新声”卖给歌妓为生。
他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这使得他比其他文人墨客更深入地了解歌妓们的悲惨遭遇。
因此在柳词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同歌妓的身影。
论柳永的歌姬词

从“偶失”“暂遗贤”可以看出,他对仕途还是充满自信的。所谓“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不过是以狂傲之言抒郁闷之怀,实是一时之气话。但不可否认由于仕途的挫折,促进了柳永与歌妓的往来,如词下所云“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虽然词中“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只是一句气话。但由于此句在落第举子中广为流传,从而成为世人评价他“为人疏俊少检”“薄于操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的口实之一。
(2) 对爱情的执着甚至被弃后仍然苦苦等待的痴心,如:
“王孙动是经年去,贪迷恋、有
何长。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少年游 一生赢得是凄凉》
“薄情漫有归消息,鸳鸯被、半香消。试问伊家,阿谁心绪,禁得恁无憀”《少年游 帘垂深院冷萧萧》
3、咏其心。对歌妓复杂微妙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刻画,这是柳永歌妓词的价值所在。
(1)对脱离娼妓生活和拥有正常的夫妇生活的期盼,例如:
“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
“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集贤宾 小楼深巷狂游便》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歌妓词。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4]48 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5]213,这些歌妓词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词中既可见歌妓之名,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之类;也可见歌妓之才貌,如“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等等,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笔者认为,歌妓词是柳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歌妓的交往对其歌妓词的传播、内容与艺术均带来了较大影响。
也谈柳永歌妓词中的情感

生 是 十分 辛 酸 悲 凉 的 她 们 由 于种 种 原 因 被 迫沦 落
看 待 那 些 可怜 的风 尘 女 子 . 抚慰 她们 那 颗 受 尽 苦 难 和 创伤的心灵 . 充 满 了人 情 美 和 人 道精 神 ” ② 诘 难 者 则 认为 . “ 柳 永 大 量 的词 都 是 以 ‘ 狭邪 ’ 的 眼 光 注 视 着 青 楼女子 . 赏玩 她 们 的形 貌 体 态 。 柳 永 浪迹 江 湖 , 随处 留 情. 视 歌 妓 为 消愁 解 闷 的玩 物 ” 。‘ 鞑 两种 观 点 都 有 自 己 的合 理 之 处 . 但 又都 稍 显 绝 对 。 故而均有失偏颇 、 不 够 公 允 那 么 究 竟 应 当 如何 看 待 柳 永 在 歌 妓 词 中表 露
妓 词 中的 情 感 关 键 词 :柳 永 歌 妓 词 情 感
词 作 内容
或达官过境 , 都 要 命 官 妓 歌 唱 侑觞 。封 建 贵 族 和 士 大
社会 背景 个性经 历
夫 之家 。 都 广蓄家妓 , 如韩琦 、 寇准、 晏殊 、 欧 阳修 、 宋
祁等, 都 家有 妙龄 歌 妓 , 以 清讴 娱 宾 遣 兴 。 一 般 士 子 、 商人 、 市 民, 则 于 歌楼 妓馆 追欢 买笑 。 ” ⑤ 在 这 样 的社 会风气之下 , 狎妓饮酒 、 歌 舞 佐 欢 已成 为 当 时 一 种 约 定俗成的娱乐与交 往方式 . 连晏 殊 、 欧 阳修 这 样 的文 坛 巨 擘 和 朝 廷 重 臣都 浸 染 此 习 .柳 永 自然 也 不 能 免 宋 代 的 歌妓 行 业 十 分 繁 荣 . 它 承 袭 了 唐 代 的 歌妓 词 中 出现 的 众 多 歌妓 . 大都 是 倚 门卖 笑 的 私 妓 。 这 就 表明 。 柳永在最开始 , 是 与 其 他 的 文 人 士 子一 样 , 是 抱
浅谈柳永艳词及女性形象塑造

浅谈柳永艳词及女性形象塑造柳永:风尘女子的代言人在整个唐宋词史上,柳永都是一个极引人注目的人。
这不仅因为他的词在北宋时期达到了“有水井饮处皆能咏柳永词”的地步,而且还在于其词带有一种特殊的、有别于正统文人的世俗化的市民色彩。
即变“雅”为“俗”,着意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市民的生活情调。
而在其词中占据大多数的就是艳词,柳永正是以女性书写的方式,塑造了许多的女性形象,成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里的最为称职的女性代言人。
柳永出生在一个封建仕宦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与其兄三接、三复均负文名,世称“柳氏三绝”。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庒,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因排行第七,故也称柳七,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从家世来看,柳永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早年受母亲的影响很大。
柳永的母亲是一个典型的生活在父权体制下的中国传统女性,出身书香门第。
但嫁入柳氏之后,也不得不落入为一个父权为中心的家长制家庭中的女子。
他的父亲长期北上治黄,柳永几乎是被他的母亲抚养长大的。
母亲经常会写一些想念他父亲的词:“甫又重逢又别离,未知何日是归期?盼书长怨马行迟。
脉脉相思传锦字,秋水瑟瑟寄征衣,一腔心事赖君知。
他的母亲所具有的女性的文弱气和才赋气都毫无保留的遗传给了柳永。
他的母亲代表着封建时代的女性,权力被无情地剥夺,处于社会的底层,这让小小的柳永在心里就感到了不平。
因此当柳永处在和她们一样的地位时,他便能够以一个平等的视角来关照对方了。
从这个角度看,柳永后来艳词中女性代言书写就不是无水之源啦。
柳永,正是由于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他不免养成追求仕宦的用世意志。
但另一方面,他生性浪漫,有特别喜好音乐,精通音律,故“多游狭邪,善为歌词,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词,始行于世。
”[1]而他这种生活的方式在那个封建伦理社会又岂能容忍,自然被视为有才无行浪子,而他的词也被视斥为****之作。
他的浪漫天性与其执着的用世意志就是一种矛盾,他却想要二者兼具完美,终究只能悲剧收场。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

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第一篇: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分析摘要:柳永是词史上声名最显赫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最有争议的词人,后人对他的褒扬和贬抑千百年绵绵不绝。
柳永备受争议的原因在于他所写的词露骨、俗化,他从她们的体态、装扮、艺伎、情感等方面,给我们呈现了歌妓的具体形象。
透过柳永的俚俗词,我们看到才子佳人的“双美遇合”。
关键词:柳永;歌妓;形象柳永既是词史上声名最显赫的词人,也是词史上最具争议的词人。
柳词的流传速度极快、范围极其宽泛,“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声名显赫在于他作词数量之多、流传之广,以及他越过封建道德底线所创作的露骨艳词,同时也是他最具争议的原因所在。
在他中进士以前,他终日混迹青楼,过着浅斟低唱的浪漫生活,中进士以后又游宦漂泊各地,他的这种特殊经历造就了他在词坛的先锋地位,歌妓便成为他词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绝大部分的艳词中,除了对歌妓各种妩媚姿态的细致描写,还有他与不同歌妓所建立的缠绵悱恻的情感。
本文就柳永所创作的俗词,论述柳永所处时代,歌妓得以繁盛发展的原因;并对柳永词中的歌妓形象进行具体而微的分析;最后总结歌妓存在对柳永一生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歌妓繁盛的“前因后果”北宋真宗、仁宗时期,社会进入了全面繁荣时期,结束了五代的乱离,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和发展。
尤其一些大都市出现了百业繁庶的景象,孟元老在《梦华录》中对当时的汴京描写道:“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竟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
金翠耀目,罗绮飘香。
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
[1]所以,歌妓蔚然成风的原因在于:首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文化最昌盛、艺术最高深、人民生活水平最富裕的朝代。
宋代的经济发展、都市繁荣为奢华享乐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处于一个安稳盛世,人民百姓自然更多地趋于精神享受;[2]其次,宋太祖建国初就鼓励大臣“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于是北宋的官员们享乐成风,达官贵人自不待言,就连一般官员家里也普遍蓄养歌妓。
论柳永词中歌妓的形象特征-最新文档资料

论柳永词中歌妓的形象特征歌妓词是宋词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写作题材。
对于歌妓词的认知,基本上是比较一致的,即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在宋代为数不少的歌妓词中,柳永的作品不仅对歌妓的日常生活等细节描写得非常充分,最重要的是他对这些歌妓的遭遇寄予无限同情,流露出充满怜惜的真挚感情,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歌妓形象。
一、柳词中的歌妓形象(一)外形出众词人柳永对歌妓外在美的描写和咏叹,向我们展示了她们的天然风韵和神态。
这些宛若天仙的歌妓神态各异、千姿百态,并且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柳永道出了她们美丽迷人的千姿百态。
从柳永词中可见,这些歌妓都是国色天香、倾城倾国的仙材。
她们有的“天然嫩脸修蛾,不假施朱描翠”,“娇媚”但富有“雅态”(《尉迟杯》);有的“巧笑如花面”“明眸回美盼”(《洞仙歌》);有的“层波细翦明眸,腻玉园搓素颈”“算神仙、才堪并”(《昼夜乐》);有的女子美的无法形容:“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集贤宾》);远看“众里盈盈好身段”,近观“素脸红眉”(《荔枝香》);有的“一点芳心在娇眼”(《荔枝香》);有的美在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小镇西》);有的是泪美人“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倾杯》);有的娇羞“恣雅态、欲语先娇媚”(《尉迟杯》)……为我们展示了歌妓们的千娇百媚。
《木兰花》“坐中少年暗销魂,争问青鸾家远近”,说得仿佛天下男子无不对她们的美貌动情,对她们产生爱慕之心。
(二)技艺精湛歌妓们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状态,往往要苦练技艺,她们一身的精湛技艺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结果。
《迷仙引》“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便是她们从小刻苦学艺的真实写照。
妓馆为了赚钱,选择一些貌美聪明的年轻女子进行专门的训练,教她们诗书、琴画、歌舞,以便抬高她们的身价,迎合士大夫、达官贵人、风流才子的口味。
特别是一些名妓,非但容貌倾国倾城,她们作诗词书画的才华,谈吐的风雅,即令文人墨客也为之叹服。
柳永《长相思(京妓)》诗文相关介绍

柳永《长相思(京妓)》诗文相关介绍柳永《长相思(京妓)》诗文相关介绍《长相思(京妓)》是宋代诗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词。
下面是YJBYS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文相关介绍,欢迎参考!长相思(京妓)柳永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云爱]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作者介绍柳永(987年-1053年),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景祐元年(1034)进士,官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1]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主要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少年游》、《望海潮》、《八声甘州》、《定风波》等。
人物词风柳永柳永开始大量作长调,作品多慢词,以长调的形式和手法为主,使北宋词至此而一变,由小令时期进入慢词时期。
柳永精于音律,词调多自创,作品音律谐婉,词意妥贴,宜于歌唱。
柳词风格婉约,细致含蓄,缠绵悱恻,表现深刻,情感真挚,意境秀丽,情景交融。
柳词长于铺叙,曲尽形容,善于白描,多用口语,语言通俗显浅,普遍使用方言俗语。
题材内容上,柳永开拓和扩阔词的`内容,铺叙城市风物,触及城市生活较广的一面,写风尘女子的不幸而寄予同情,沉溺都市繁荣生活的男女心理及男女之情,柳永也写羁旅愁思,离情别绪,山川胜景以及怀古喟叹。
柳词可分俚、雅两派。
苏轼称“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如《八声甘州》之‘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柳永的歌妓词
【摘要】北宋词人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描写歌妓的词,着重论述了柳永与歌妓交往密切的原因以及柳永歌妓词的思想内容、艺术价值,不是柳郎才高,而是柳郎心低,他肯低下身来俯就这些女子,他肯看她们心上的伤痕,对她们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纯洁而不染烟尘的。
【关键字】柳永,歌妓词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其词作流传甚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柳永是宋代第一位专力作词的文人,《全宋词》收录其词212首,而其中描写歌妓的则有一百余首。
所谓的歌妓词是指那些以歌妓形象和心态以及词人同歌妓的关系为抒写内容的歌词。
柳永的“约212首词作品中歌妓词有149首,占全部词作的70%”,这些歌妓词大部分是他与歌妓们来往、恋爱的记录,词中既可见歌妓之名,如秀香、英英、瑶卿、心娘、虫娘、酥娘、佳娘之类;也可见歌妓之才貌,如“莺舌珠喉”、“杏脸花貌”、“明眸娇波”、“柳腰莲步”、“巧笑媚靥”、“歌扇舞群”等等,为柳永词歌舞乐结合的传播形式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歌妓是柳词创作的主要对象,与这群人的交往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词自产生之日起,就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色艺俱佳的歌妓成为词人吟咏的对象,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唐五代词人晏殊、张先等人都曾创作过歌妓词,但柳永的妓情词与他们的有着本质的区别。
晏殊等人的妓情词多从旁观者欣赏的角度,描绘歌妓的容貌、体态、技艺之美;或以代言体形式,以婉转而又富有女性情调的口吻来言情。
这种“男子而作闺音”的代言体形式的出现,显然是为了适应词作的“助妖娆之态”、“资羽盖之欢”、“娱宾遣兴”的实用功能的需要,因此“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则大都充当了风雅的附庸,缺少鲜明的个性,却多了些那一时代特有的贞淑节烈”,对于身份低贱的歌妓的真实感情世界,词人是不屑于去深入了解的,更不用说在词作中加以反映了。
柳永则是在她们普遍的美色与技艺中发现一些富于特色的方面加以描绘,以由衷的赞美之情描写她们的美貌和伎艺,并以同情的笔触真实地反映她们的痛苦、不幸、向往和追求。
他与歌妓的感情往往是平等的,相互的,是背离了封建门当户对观念的才子佳人式的爱情模式,这些都是俗文化元素的集中体现。
柳永由于经常出入秦楼楚馆,深得歌妓的喜爱(唐宋时歌妓有喜爱文人、倾慕才情的传统),加之科举功名上遭受挫折,只是在与歌妓的两情相悦中才弥补了他内心的失落,因此,他对歌妓的态度就不再是一种狎客的态度,他尊重她们,理解她们,对她们的遭遇、感慨和内心愿望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给予深切的同情。
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在柳永的词作中,第一次真实地刻画了歌妓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她们在情感生活中的遭遇及心理感受。
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
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
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
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
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
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
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
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
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首先是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
在其他文人词的同类题材作品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
而柳永词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
试比较: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水长阔知何处。
(晏殊《鹊踏枝》)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
暖酥消,腻云亸。
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
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
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柳永《定风波》)
这两首词都是写女主人公因爱人外出未归而忧愁苦闷。
然而晏词含蓄,柳词坦率。
柳永此词因直接表现世俗女子的生活愿望,与传统的礼教不相容,而受到宰相晏殊的责难。
柳永另一首《锦堂春》(坠髻慵梳)所写的市民女子,更是对负约不归的郎君既埋怨,又数落,并且设想等他回来时该如何软硬兼施地惩治他,以使他今后,不敢再造次。
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
其次是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
且看其《满江红》:
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
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
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始终。
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
空只恁,厌厌地。
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
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拚弃。
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
词以女主人公自叙的口吻,诉说失恋的痛苦和难以割舍的思念。
另一首《慢卷》(闲窗烛暗)写女主人公与情人分离后的追悔和对欢乐往事的追忆,也同样传神生动。
这类表现普通女性心声的词作,配合着哀婉动人的新声曲调演唱,自然容易引起大众情感的共鸣,故“流俗人尤喜道之”(徐度《却扫编》)。
再次是表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
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等她们,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欣赏她们“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少年游》)的天然风韵;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
追前事、暗心伤。
”(《少年游》)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娼籍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
永弃却、烟花伴侣。
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
”(《迷仙引》)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相比,不仅有内容风格的不同,更体现也一格观念的变化。
而作为当时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歌妓,与市民的生活内容、消费方式密不可分,因而,柳永词真切地表现她们的命运,也非常贴近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欣赏趣味。
结语
“惟本色英雄方能到此,是飘零儿女莫问人家。
”这一赠联柳七刚好。
他正是真性情的好男儿。
他的词大多是为妓女作的,他用词来歌颂她们,把她们比作梅花、芙蓉、海棠。
女子都是娇媚的,都需要有人怜惜与疼爱。
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性情,直直戳中封建伪道学的痛处。
所以柳永一生为人所忌,即便他词中滴落出的情感如金似玉,也依然为礼教所不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是柳永笔下流传千古的名句,深情宛然可绘。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获得尊重是每个人的情感渴求。
参考文献:
[1]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48
[2]吴熊和·唐宋词史论·商务印书馆·2003·213-318
[3]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249
[4]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天津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