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相图习题课

合集下载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PPT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PPT

2、均态核化
1)临界晶核半径r*与相变活化能ΔGr* △Gr=△GV’+△GS=V△GV+AγLS 恒温、恒压下,从过冷液体中形成半径为r的球形新相,且 忽略应变能的变化
dGr 12 2 8r rls r GV 0 dr 3
4 3 2 Gr r GV 4r LS 3
相变过程的浓度条件: 相变过程的推动力:
应为过冷度,过饱和浓度,过饱和蒸汽压,即系统温度、浓 对溶液,用浓度c代替压力P 度和压力与相平衡时温度、浓度和压力之差值。
ΔG=RTlnc0/c
若是电解质溶液还要考虑电离度α,即一个摩尔能离解出 α个离子
c0 c c G RT ln RT ln(1 ) RT c c c
ΔGr=ΔGV ’(-)+ΔGS(+)
存在两种情况: (1)当热起伏较小时,形成的颗粒太小,新生相的颗粒 度愈小其饱和蒸汽压和溶解度都大,会蒸发或溶解而消失 于母相,而不能稳定存在。 将这种尺寸较小而不能稳定长大成新相的区域称为核胚。 (2)当热起伏较大时,界面对体积的比例就减少,当热 起伏达到一定大小时,系统自由能变化由正值变为负值, 这种可以稳定成长的新相称为晶核。
I n ns g
* r
单位体积液体中的临界核胚的数目:
Gr* * nr n exp( ) RT
2.相变过程的压力条件:
从热力学知道,在恒温可逆不作有用功时:
ΔG =VdP
对理想气体而言
RT G VdP dP RT ln P2 / P 1 P
当过饱和蒸汽压力为P的气相凝聚成液相或固相(其 平衡蒸汽压力为P0)时,有
ΔG=RTln P0/P
要使相变能自发进行,必须ΔG <0,即P>P0,也即要 使凝聚相变自发进行,系统的饱和蒸汽压应大于平衡蒸汽 压P0。这种过饱和蒸汽压差为凝聚相变过程的推动力。

武汉理工大学相图第六章第3节

武汉理工大学相图第六章第3节

包晶转变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由一定成分 的液相与一定成分的固相作用,形成另外一个 一定成分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包析转变是指两个成分一定的固相在恒温 下转变为另外一个新固相的过程。
合晶转变是指由两个液相L1、L2相互作用, 生成一个一定成分的固相的恒温转变。
(2)两个组元在固态完全不溶的二元共晶相图
A、B两个组元在固态完全不溶解,则 它们之间不会形成固溶体,而是以纯组元的形 式存在。两个固相的单相区在相图中压缩成两 条垂线,同时没有固态下的脱溶转变。
(3)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 ① 不平衡凝固时,固相的成分不是沿固相
线变化,而是要偏离固相线。 而且,冷却速度越大,偏离固相线
的程度越大。
② 凝固后,固相内部的成分不均匀。这种 现象称为偏析。
而偏析的程度,可以用分布系数K0 来描述。分布系数是指溶质在固相中的
浓度与在液相中的浓度的比值 。
k0
CS CL
相平衡 L1↔S1 L2↔S2 L3↔S3
液相成分 固相成分
L1
S1
L2
S2
L3
S3
T2温度 :
WL
S2O S2 L2
100 %
WS
OL 2 S2 L2
100 %
固溶体凝固的特点: ① 异分结晶
异分结晶指的是结晶出的固相与母相化学 成分不同的结晶过程,也称为选择结晶。
通常,固相中含有较多的高熔点组元,而 液相中含有较多的低熔点组元。
① 相图分析 特性点 : a,纯A的熔点 b,纯B的熔点 P,包晶转变液相成分点,也称为转熔点 C,B在A中(或SA(B)固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D,A在B中(即SB(A)固溶体中)的最大溶解度点
F,室温下B在A中的最大溶解度 G,室温下A在B中的最大溶解度

大学物理化学相图题目[整理版]

大学物理化学相图题目[整理版]

1、已知A 与B 能形成化合物A 3B,A 与B 不形成固溶体, C 点x A =0.5,D 点x A =0.6。

(1) 试完成下列A-B 固液相图;(2) 标明各相平衡区域的相态;(3) 画出从M 点冷却的步冷曲线。

解:ABx AC D800K- 600K- 500K- 400K--1000KM ·2、 等压下,Tl ,Hg 及其仅有的一个化合物 (Tl 2Hg 5) 的熔点分别为 303℃,-39℃,15℃。

另外还已知组成为含 8%(质量分数)Tl 的溶液和含41% Tl 的溶液的步冷曲线如下图。

Hg ,Tl 的固相互不相溶。

(1) 画出上面体系的相图。

(Tl ,Hg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 204.4,200.6)(2) 若体系总量为 500 g ,总组成为 10%Tl ,温度为 20℃,使之降温至 -70℃时,求达到平衡后各相的量。

解: (1) Tl 2Hg 5的组成204.42(T l )28.93%204.42200.65w ⨯==⨯+⨯,相图绘制如下。

(2) 设 -70℃时,Hg(s) 的质量为 x ,则固体化合物的质量为 (500 g - x ),根据杠杆规则:x (0.1 - 0) = (500 g - x )(0.2893 - 0.1) x = 327.3 g3、假设组分A和B能够形成一个不稳定化合物A2B,A的熔点比B的低,试画出该体系在等压下可能的温度—组成示意图,并标出各相区的相态。

解:A和 B 二组分体系的等压相图如下所示:还有一个可能的相图,A与B换位置。

4、Au和Sb熔点分别为1333K和903K,两者形成一种不稳定化合物AuSb2在1073K时分解,600K时该化合物与Sb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1)试画出符合上述数据的示意相图,并填下表;(2)画出Au的质量分数为0.5的熔融物的步冷曲线。

解:相图与上面的类似。

5、利用下列数据,粗略地描绘出Mg -Cu 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并标出各区的稳定相。

工程材料_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工程材料_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工程材料_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按照材料结合键的不同,通常把工程材料分、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

参考答案:金属材料2.能源、信息和被人们称为现代技术的三大支柱。

参考答案:材料3.对于同一钢材来说,当采用L=10d和L=5d的试件时,伸长率 d5和d10的关系是参考答案:d5>d104.铁素体是面心立方晶格,致密度是0.68。

()参考答案:错误5.铁碳相图中的ECF线通常叫A1线。

()参考答案:错误6.铁碳合金相图中S点的坐标是(0.77,727)。

()参考答案:正确7.17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径10mm的钢球,在9807 N(1000 kgf)的试验载荷作用下,保持30s时测得的值为170。

参考答案:布氏硬度8.碳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C”曲线都不同程度地向右移动。

()参考答案:错误9.钢的含碳量越高,淬硬性越好,淬透性也好。

()参考答案:错误10.白口铸铁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有莱氏体。

()参考答案:正确11.Cr12MoV钢中因为含Cr量较高,所以可以叫不锈钢。

()参考答案:错误12.马氏体的晶体结构是体心正方。

()参考答案:正确13.在平衡状态下,不论是钢还是白口铸铁,其相组成物总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参考答案:正确14.弹簧热处理后喷丸处理可提高其使用寿命。

参考答案:正确15.如以含碳量为1.2% 的碳素工具钢代替20CrMnTi 钢制造汽车齿轮,不必渗碳而只要淬火加低温回火即可满足齿轮表硬心韧的性能要求。

参考答案:正确16.制造手用锯条应当选用( )。

参考答案:T12钢经淬火和低温回火17.冷冲模应选用下列哪种材料( )。

参考答案:T1218.渗碳体是亚稳定相,高温长时间加热会分解为(铁)和()参考答案:石墨19.45钢与40Cr钢相比,40Cr钢的淬透性(高)些,这是因为Cr使“C曲线”向(右)移动,造成Vk()的结果。

相图习题PPT课件

相图习题PPT课件
W(l)(28-27)=W[NaCl(s)](100-28) 1kg×1= W[NaCl(s)]×72 W[NaCl(s)]=0.0137kg.
5、Mg(溶点924K)和Zn(溶点692K)的相 图具有两个低共熔点,以各为641 K(3.2% Mg,质量百分数,下同),另一个为620K (49% Mg),在体系的熔点曲线上有一个最 高点863 K(15.7% Mg)。
(1)、绘出Mg和Zn的T-x图,并标明各区中 的相。
图中各区域 相态如下:
1—SZn+l 2—l
3—Sc+l 4—Sc+l 5—SMg+l 6—SZn+Sc 7—Sc+SMg
(2)、分别指出含80%Mg和30%Mg的两个混合 物从973K冷到573K的步冷过程中的相变,并 根据相律予以说明。
固溶体α
9—α+ SC
8、下图是SiO2-Al2O3体系在高温区间的 相图,本相图在耐火材料工业上具有重
要意义,在高温下,SiO2有白硅石和鳞 石英两种变体,AB是这两种变体的转 晶线,AB线之上为白硅石,之下为鳞 石英。
(1)、指出各相区分别由那些相组成; (2)、图中三条水平线分别代表那些相平衡共存; (3)、画出从点冷却的步冷曲线。 (莫莱石的组成为2Al2O3·3SiO2)
解:(1)当含50%
的Ni合金,从1673 K
冷到1473 K时,在
1583 K处开始析出固
体,组成为70% 的Ni
。最后一滴熔化物凝
结时的温度为1498 K
,液态组成为27% 的
N
i

(2)把浓度为
30% Ni的合金
0.25kg冷到1473
K时,试问Ni在

工科大学化学(物理化学)相律与相图部分习题及解答

工科大学化学(物理化学)相律与相图部分习题及解答

第12章相律与相图1.试计算下列平衡体系的自由度数:(1) 298.15 K、101 325Pa下固体NaCl与其水溶液平衡;(2) I2(s) ? I2(g);(3) NaCl(s)与含有HCl的NaCl饱和溶液。

(答案:①0,②1,③3)解:(1) K = 2, R = 0, b = 0, φ= 2∴C = K-R-b = 2, 又T, p已指定∴f = C -φ + n = 2- 2 + 0 = 0(2) K=1, R = 0, b = 0, φ=2∴C = K-R-b =1- 0- 0 =1则f = C -φ + n = 1- 2 + 2 = 1(3) K=3, R = 0, b = 0, φ=2则C = K-R-b =3–0–0 = 3∴f = C -φ + n =3- 2 + 2 = 32.固体NH4HS和任意量的H2S及NH3气体混合物组成的体系按下列反应达到平衡:NH4HS(s) ? NH3(g)+H2S(g)(1) 求该体系组元数和自由度数;(2) 若将NH4HS放在一抽空容器内分解,平衡时,其组元数和自由度数又为多少?(答案:①2,2,②1,1)解:(1) K=3, R = 1, b = 0, φ=2∴C = K-R-b =st1:chsdate Year="2000" Month="3" Day="1"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3 -1- 0 = 2 即体系组元数为2而体系的自由度数f = C -φ + n = 2 – 2 + 2 = 2(2) K=3, R = 1, b = 1, φ=2∴该体系平衡时的组元数C = K-R-b =3 – 1 – 1 = 1而体系的自由度数 f = C -φ + n = 1- 2 + 2 = 13.求下列体系的组元数和自由度数:(1) 由Fe(s)、FeO(s)、C(s)、CO(g)、CO2(g)组成的平衡体系;(2) 由Fe(s)、FeO(s)、Fe3O4(s)、C(s)、CO(g)、CO2(g)组成的平衡体系;(3) Na2SO4水溶液,其中有Na2SO4(s)、H2O、H + 和OH -;(4) 已知Na2SO4水溶液中有+、、(l)、(s)、H + 和OH -。

大学物理化学-相图课后习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相图课后习题及答案

相图一、是非题下述各题中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的画“”。

1.相是指系统处于平衡时,系统中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都均匀的部分。

( )2.依据相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应该是定值。

( )3.依据相律,恒沸温合物的沸点不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题后的括号内。

1NH4HS(s)和任意量的NH3(g)与H2 S(g)达平衡时有:( )。

(A)C=2,=2,f =2; (B) C=1,=2,f =1;(C) C=1,=3,f =2;(D) C=1,=2,f =3。

2已知硫可以有单斜硫,正交硫,液态硫和气态硫四种存在状态。

硫的这四种状态____稳定共存。

(A) 能够;(B) 不能够;(C) 不一定。

3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101 325Pa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与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A) 3种; (B) 2种; (C) 1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4将固体NH4HCO3(s) 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400 K,NH4HCO3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系统的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为:( )(A) C=2,f =2;(B) C=2,f =2;(C) C=2,f =0;(D) C=3,f =2。

5某系统存在C(s)、H2O(g)、CO(g)、CO2(g)、H2(g)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H 2O(g)+C(s) H2(g) + CO(g)CO 2(g)+H2(g) H2O + CO(g)CO 2(g) + C(s) 2CO(g)则该系统的独立组分数C为:( )。

(A) 3;(B) 2;(C) 1; (D) 4。

三、计算题习题1A,B二组分在液态完全互溶,已知液体B在80C下蒸气压力为101.325 kPa,汽化焓为30.76 kJ·mol-1。

武汉理工大学相图第六章第4节

武汉理工大学相图第六章第4节
成分:
已知: RQ =75%
PQ
代入AC坐标轴上的坐标值 :
xA 20 60 20
=75%,求得: xA=50
再代入AB坐标轴上的坐标值 :
40 xB =75%,解之: xB=25
40 20
再由 xA + xB + xC =100 → xC=25
新合金R的成分:50%A+25%B+25%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三元无变量点
El点:LE1 A+S+C E2点:LE2 B+S+C
E1、E2这两个点都是低共熔点。 (4)CS线
CS线为C和S两个晶相组成点之间的连线, 通常就称为连结线,简称为连线,也称为共轭 线。
CS线反映的是以C和S为组元的二元系统。 该二元系统也是一个简单的共晶转变,其共晶 点为m点。m点是连结线和界线的交点。
若P为液相点,则上述过程为低共熔过程, 或称为三相共晶转变。
若P为固相点,则上述过程称为三相共析 转变。
(2)交叉位置规则 新相P点的位置不在M、N、Q所形成的三
角形内,而是在三角形某条边的外侧,且在另 外两条边的延长线所夹的范围内。
M+N=T, P+Q=T P+Q=M+N
——交叉位置规则
含义:P和Q合成可以得到M和N相,或要 使P相分解为M和N,必须加入Q。反之,M、 N相合成也可以得到P和Q相。
③ 在初晶区内,温度用等温线表示。所谓等温 线是指水平截面与立体相图的曲面相交所形成 的交线,通常,在等温线上要注明温度。 液相面愈陡,投影图上等温线便愈密。
根据投影图上的等温线可以确定熔体在什 么温度下开始结晶以及系统在某温度时与固相 平衡的液相组成。
(4)冷却结晶过程
三元熔体M的冷却结晶过程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