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言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教案:普通语言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普通语言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2.掌握语言学的核心概念和术语3.了解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促进学生对语言及其运用的认识和理解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导入(10分钟)介绍普通语言学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语言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整体概述(20分钟)讲解普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历史发展及分支学科,并介绍普通语言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PPT展示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普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3.语音学(40分钟)3.1语音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3.2语音的分类和表达方式3.3语音的发音机制和国际音标3.4语音变体和语音规则通过示例解释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了解语音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

4.语法学(40分钟)4.1语法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4.2语法的分类和层级4.3语法单位和语法规则4.4语法结构和语法功能通过例句和语法分析,讲解语法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结构和运用。

5.语义学(40分钟)5.1语义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5.2词汇的语义和句子的语义5.3语义的组织和语义的演变5.4语义的逻辑关系和语言的含义通过例句和语义分析,讲解语义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语义的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6.知识拓展与应用(30分钟)6.1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2语言学在语言教学和语言翻译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加深学生对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应用的理解。

7.课堂小结(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预习导入:以问题、典故、实例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普通语言学的概念和学习动机。

2.讲解与示范: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等教具,通过讲解和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语音学、语法学和语义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例句和实际语言现象的分析,促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语言学习的应用能力。

普通语言学概要提纲

普通语言学概要提纲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什么是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的“语言”和人类语言的本质区别:(一)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和动物“语言”的功能相对封闭性(二)人类语言结构的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和动物语言结构的简单性。

(三)人类的语言是可以学习和传授的,动物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

三、幼儿怎样学会说话1、模仿说2、天赋说3、认知说第二节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和言语在语言学中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至少可以分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张口说话的动作,称为言语动作或言语行为;二是说话所用的单位(材料)和规则,由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组成,称为语言;三是说出来的话,称为言语作品。

我们也可以把一和三统称为言语,它和二形成言语与语言的对立。

言语可以总结为“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它是对语言的运用及其成果。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语言是抽象的系统,言语是其具体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二、语言的符号性(一)符号1、含义符号就是人们约定的,代表某种事物的标记。

2、特点(1)符号都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即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所指”;形式是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外在形式,即“能指”。

(2)符号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一般没有天然的联系。

3、分类(1)从符号的形式作用的感觉器官不同,可以分为听觉符号、视觉符号、触觉符号等。

(2)从符号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有无联系上,可以把符号分为象征性符号和任意性符号。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二)语言符号的特点1、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这是源于索绪尔的观点。

所谓任意性即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任意的。

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即是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普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1.2 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定义和特征语言的生物学基础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关系1.3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系统的组成:语音、词汇、语法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符号性语言的层次结构:底层、表层和深层第二章:语音学2.1 语音和语音学语音的定义和分类语音学的目标和研究领域语音的物理和生理基础2.2 语音的分类和特征元音和辅音的分类及特征音高、音强、音质和音调的概念及作用方言和语音变体的差异2.3 语音的产生和感知语音产生的生理机制语音感知的心理过程语音的听觉特性和感知规律第三章:词汇学3.1 词汇和词汇学词汇的定义和功能词汇学的目标和研究领域词汇的来源和变化3.2 词汇的分类和特征词的分类:实词和虚词词的构成:词根、前缀、后缀词汇的语义特征和词义关系3.3 词汇的演变和发展词汇的演变方式:创新、借用、转义等词汇的发展趋势: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失词汇的社会文化影响第四章:语法学4.1 语法和语法学语法的定义和功能语法学的目标和研究领域语法的分类和体系4.2 语法单位:词法和句法词法:词的构成、词类和词形变化句法:句子的结构、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语法单位的层次和关系4.3 语法规则和语法分析语法规则的分类和特点语法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语法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第五章:语义学5.1 语义和语义学语义的定义和功能语义学的目标和研究领域语义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5.2 词义和句义词义的分类和特征:基本义、派生义、比喻义等句义的构成和解释:命题、意义角色、指称等词义和句义的关系和转化5.3 语义的类型和语义现象语义的类型:语义场、语义网络、语义框架等语义现象:词义关系、词义冲突、语义歧义等语义研究的应用领域: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等第六章:语用学6.1 语用学和语用学理论语用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用学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框架语用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6.2 语言使用和语境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构建和交流语境的概念和类型:交际语境、情境语境等语境对语义和语用的影响6.3 语用现象和语用策略言语行为理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语用失误和误解:会话含义、暗示、夸张等语用策略:礼貌原则、语用修辞等第七章:社会语言学7.1 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社会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7.2 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社会功能:交际、身份、权力等社会因素对语言的影响:社会阶层、性别、年龄等语言和社会互动的关系语言变异的类型和原因:地域变异、社会变异等语言变体的特征和分类:方言、俚语、行业术语等语言变异和变体的社会意义第八章:心理语言学8.1 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心理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8.2 语言处理和语言理解语言处理的认知机制:感知、记忆、注意力等语言理解的过程和模型:听觉加工、语义加工等语言处理的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8.3 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语言习得的理论:先天论、环境论、交互论等语言学习的策略和方法:沉浸式教学、第二语言学习等语言习得和学习的影响因素:年龄、动机、环境等第九章:应用语言学9.1 应用语言学和语言应用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语言应用的领域和问题应用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语言教学的方法和理论:直接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等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发展:幼儿教育、成人教育等语言教学的评价和测试:笔试、口试、作业评价等9.3 语言技术和语言工程语言技术的应用: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语言工程的发展: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等语言技术和工程的前景和挑战第十章:语言学流派和理论10.1 语言学的流派和学派语言学的传统流派: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等语言学的新兴学派: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流派的比较和评价10.2 语言学的理论和模型语言学的重要理论:语言类型学、语言演化论等语言学的模型和框架:语言学、语言习得理论等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挑战10.3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和伦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田野调查等语言学的伦理问题:隐私权、文化尊重等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伦理考量重点和难点解析1. 章节一和章节二重点关注语言的本质和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版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语言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1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2、课程性质:本科专业必修课3、周学时/学分:2/24、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5、使用教材:?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二、课程简介?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根底课,本课程介绍有关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开展演变规律以及语言与文字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语言学概论?是?普通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的根底课,它注重考察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特征,而不是学习研究某一具体语言.这是它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具体语言课程的重要区别.它所介绍的是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普遍的系统的理论和规律,并用这个理论指导各个具体语言的学习研究.它是一门语言学的根底理论课.三、教学目的与根本要求:教学目的:?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语言学根底理论和根本方法的阐释,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考察语言现象的习惯, 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论水平和语言分析水平,为学生学习其它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他们今后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工作奠定必要的根底.教学要求:语舌学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因而涉及的语言'现象比较多.讲授语言'学的根底知识和根本理论,涉及到语料分析的实例,以汉语、英语的语料分析为主;其它语言的实例,只在必要的时候作适当的引用,重在理解.教学中要讲活楚语言学的根本概念,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的根底知识,了解语言性质特点、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以及它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学习语言学理论,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具体语言知识为根底, 这样才能便丁理解有关问题.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语专题研究?、 ?英语?等.四、教学进度表五、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方法1、测试方式:期末闭卷笔试2、成绩评定方法:期末测试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占20%六、正文绪论〔4学时〕教学目的:熟悉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性质和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根本任务,初步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根本分类和主要流派,以及语言学的学科地位.教学重难点:〔一〕语言■学的建立过程〔二〕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代表人物、理论观点、主要奉献〕〔三〕主要的语言学门类和派别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第一课时〕1、熟悉课程,明确学习目的2、学习方法〔二〕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二课时〕1、“语言学〞定义2、语言学的对象——语言3、语言学的任务〔三〕语言学的建立〔形成过程〕1、语言学产生原因2、从语文学到语言学〔四〕语言学流派〔第三课时〕1、历史比较语言2、结构主义语言学〔五〕语言学类别〔分类〕〔第四课时〕1、从研究功能的角度来看,可分为理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2、从具体的研究对象来看,可分为一般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3、从研究时段来看,可分为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4、从描写方法来看,可分为描写语言学与比照语言学;5、从研究对象的状态来看,可分为静态语言学与动态语言学;6、从研究角度与范围来看,可分为宏观语言学与微观语言学.〔六〕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七〕语言学的功用本意根本概念:语言学、语文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社会语言学第一章语言〔7课时〕教学目的:理解语言的含义;熟悉语言的性质;初步熟悉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熟悉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的内涵,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一〕语言■和吉■语的区别和联系〔二〕语言符号的特点〔三〕语言■的社会性〔四〕语言系统的秩序〔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第一节语言与言语〔第一课时〕〔―〕什么是语言、言语〔二〕语言与言语的区别〔三〕语言与言语的联系第二节语言的符号性〔第二课时〕〔一〕什么是符号〔二〕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2、二重性3、线条性4、稳定性第三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第三课时〕〔一〕什么是系统〔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层级性2、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第四节语言的社会性〔第四课时〕〔一〕语言不是自然现象,是社会的产物〔二〕语言社会性的具体表现1、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2、语言为社会效劳3、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产物4、个人语言受社会制约5、语言'交际是集体性的活动6、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产物第五节语言的全民性〔第五课时〕〔一〕语言没有阶级性1、语言是人类社会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2、语言的结构本身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3、语言产生于没有阶级的社会〔二〕语言全民性的表达1、为全民创造2、为全民使用3、为全民效劳第六节语言的社会功能〔第六、七课时〕〔一〕交际职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2、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思维职能1、什么是思维2、思维类型3、语言和思维的联系〔1〕思维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思维活动不能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2〕语言离不开思维4、语言和思维的区别本意根本概念:语言、言语、语言符号、组合关系、聚合关系、符号、系统、思维本意思考题:1、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有什么不同2、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4、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5、动物有没有语言为什么6、怎样理解语言没有阶级性7、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与语言无关第二章语音〔11学时〕教学目的:熟悉语音的届性,掌握人类发音的根本原理;熟悉元音和辅音的特点及区别;掌握音位的归纳规那么,能划分音位;能用国际音标给普通话注音;了解语流音变和历史音变的情况教学重难点:一、用国际音标标注普通话二、确定音位的根本原那么三、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四、音位的组合规那么五、语流首变的具体表现主要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和实践练习相结合第一节语音的性质〔第一课时〕〔一〕什么是语音〔二〕语音的性质1、生理届性2、物理届性3、社会届性第二节语音的最小单位——音素〔第二课时〕〔一〕什么是音素1、定义2、音素与字母的区别〔二〕音素的记录1、音标2、国际音标〔三〕音素的构成: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2、元音〔第三课时〕3、辅音〔1〕辅音的特点〔2〕辅音的分类第三节音位〔第四课时〕〔一〕什么是音位1、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辩义功能〕2、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单位3、屡次发音中归纳出来的语音集合单位4、总届于具体语音或方吉■的〔二〕音位变体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2、典型变体和一般变体〔第五课时〕〔三〕确定音位的原那么〔归纳/划分音位的原那么〕1、对立原那么2、互补相似原那么3、语音相近原那么〔第六课时〕〔四〕音位的分类T音质音位和超音质音位1、调位2、量位3、时位第四节语音的组合与聚合〔第七、八课时〕〔一〕语音的聚合T 〔音位的区别性特征〕1、音位的区别性特征2、音位的双向聚合和单向聚合〔二〕语音的组合单位一一音节1、什么是首节2、语音单位为什么要组合3、音节的发音过程4、音节的构造第五节音位系统〔第九课时〕〔一〕什么是音位系统〔二〕首位系统的表现〔三〕音位系统的内容〔四〕普通话音位系统〔五〕不同语言音位系统的差异1、音位数目不同2、具体音位不同3、音位对立重点不同4、音位的组合规律不同第六节语音的开展变化〔第十课时〕〔一〕语流音变1、什么是语流音变2、语流音变的主要情况〔1〕同化与异化〔2〕弱化和脱落⑶增音〔4〕换音/合音〔第十一课时〕〔一〕历时音变1、什么是历时音变2、历时音变的规律性3、音位体系〔系统〕的演变 本意根本概念:音素、国际音标、音位、超音质音位、调位、量位、时位、音位变体、条件 变体、自由变体、典型变体、区别性特征、音节、语流音变、同化、异化、 弱化、脱落本意思考题:1、听别人说话,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听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 女说话是大人说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请结合语音知识加以说明.2、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是什么3、北方人大多会发卷舌音声母zh 、ch 和sh,而大局部南方人不会发这三个声母, 或者发音很费力,是不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发音器官构造不一样4、谈谈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k k'x ]均构成互补分布,能否合并 2、[n ]与[l ]3、[d ]与[t ] 5、[a ]与[?]〔鼻化音〕6、[ i ]第三章 语义〔8学时〕教学目的:理解语义的性质及分类;熟悉语言义和言语义的区别;掌握理性意义、附加 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内容和特点;简单了解语义学的开展;了解语义特征分析法和 相关的语义场理论. 教学重难点:一、语言■义和吉语义的区别二、怎样进行义素分析三、语义场理论及类型5、[t t ']与[ts ts s ] [t?t?'?]6、机纳下面M 音位〔使川方言〕1、[t t ']与[k k'x ]四、词义演变的原因和演变途径主要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教学内容:第一节语义的内容和性质〔第一课时〕〔一〕语义的定义〔二〕语义的内容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2、语法意义3、附加意义/色彩意义/附届意义〔1〕感情意义〔2〕形象意义〔3〕风格意义〔第二课时〕〔三〕语义的性质1、语言义与言语义的区别和联系2、语义的性质第二节语义学简介〔第三课时〕〔一〕什么是语义学〔二〕语义学的开展历程1、语文学时期〔19世纪前〕2、传统语义学〔19世纪——20世纪二三十年代〕3、现代语义学〔20世纪20、30年代至今〕第三节语义的构成〔第四课时〕〔一〕义素〔二〕语素义〔三〕义句〔四〕言语作品义第四节义素分析法〔第五课时〕〔一〕义素分析法的提出〔二〕区别义素与共同义素〔三〕义素分析法的步骤1、明确分析对象,确定语义场2、比较分析3、描写〔四〕义素分析法的价值第五节语义的组合与聚合〔第六课时〕〔一〕语义场〔二〕多义词〔三〕同义词与近义词第六节义句〔第七课时〕〔一〕什么是义句〔二〕义句的构成〔三〕义句的结构类型1、简单义句2、复合义句3、复杂义句第七节语义的开展演变〔第八课时〕〔一〕词的各个不同义项的开展变化1、义项的增加2、义项的减少〔二〕词的同一义项的开展演变1、义项的量变2、义项的质变〔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三〕词义演变的原因1、外部原因2、内部原因本意根本概念:词义、理性意义、附加意义、语法意义、义项、义素、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场、上下义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多义关系本意思考题:1、为什么说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根本特征;2、语境意义和语言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3、什么是语义的模糊性;4、为什么说语义的模糊性是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5、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有什么不同;6、词的语体色彩和词语使用的关系如何;7、形象色彩和词语构造有什么关系;8、为什么相同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所表达的几个意思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9、为什么说明或掌握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时,应该以义项为根本单位;10、语义学领域的义素分析法和语法学领域的语义特征分析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1、词为什么会由单义开展为多义;12、应该如何理解同义词〞的含义;13、为什么等义词在语言中大都不能长期并存;14、近义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15、应该如何理解反义词〞的含义;16、应该如何看待语义场的系统性;17、语义场研究有哪些意义.18、为什么说语法关系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为什么说语义关系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局部;20、为什么说语气意义是句义的重要组成局部;21、为什么说在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22、为什么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一个具体句子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一组命题;23、歧义与语义模糊的有什么区别;24、歧义与语义笼统的有什么区别.七、阅读书目1、 ?语言学概论?〔修订版〕,叶宝奎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重印.2、 ?语言学概论学习参考?,叶宝奎、陈明娥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3、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4、 ?语言论?,徐通锵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著,商务印书馆,1991年.6、 ?语言学概论?,周辨民、黄典诚,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7、 ?语言论?,高名凯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8、 ?西方语言学流派?,刘润活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9、 ?语言学概要?,刘伶、黄智显、陈秀珠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年.10、 ?语言学概论?,葛本仪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11、 ?语言学史概要?,岑麒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12、 ?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3、 ?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伍铁平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14、?语言问题?,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 1980年.15、 ?语言学论文选?,赵元任著,活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16、 ?语言与语言学?,胡明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年.17、 ?社会语言学教程?,戴庆厦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18、 ?语言学通论?,王德春,7工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19、 ?语言学引论?,戚雨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20、 ?现代语言学研究?,王德春,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21、 ?普通语音学纲要?,罗常培、王均,商务印书馆,1981年.22、?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文出版社, 1989年.23、 ?语义学导论?,贾彦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24、 ?语义学导论?,伍谦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25、 ?语言学概论?,马学良,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5年.26、?语言学概论?,邢公蜿,语文出版社, 1992年.27、?普通语言学教程?[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1980 年.28、 ?语言论?,[美]布龙菲尔德著、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29、 ?语言论?,[美]爱德华萨丕尔,商务印书馆,1985年.30、 ?现代语言学教程?,[美]霍凯特,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31、 ?普通语言学概论?,[英]罗宾斯,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32、 ?普通语言学纲要?,[苏]兹维金采夫,商务印书馆,1981年.33、 ?普通语言学?,[苏]柯杜霍夫,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年34、 ?语言?,[法]房德里耶斯,商务印书馆,1992年.35、 ?语义学?,[英]利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主要文章:1、叶宝奎:?循序渐进,从到未知——< 语言学概论> 教学体会?,载?厦门大学教学研究论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2、胡明扬:?中国语言学21世纪展望?,载?语言?〔京〕,2002年第三弟一早:3、黄大荣:?马克思与语言学问题?,载?贵阳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载?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1期8、陈平:?描写与解释:论西方现代语言学研究的目的与方法?,载?外语教 A T V *弟二早:15、陆尊梧:?语义场浅谈?,载?学习与思考?,1981年第16、陈明娥:?义位的归纳与义项的处理?,载?孝感学院学报?,17、陈明娥:?简论义位组合的制约因素?,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 4、赵世开:?语言和语言学?,载?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 5、王力:?语言与文学?,载?暨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6、岑麒祥:?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他的名著 <普通语言学教程>〉〉, 7、黄延复:?一代学人赵元任?,载?人物?, 1982年第2期 学与研究?, 1987年第1期9、封根泉: ?从黑猩猩说话谈起?,10、岑麒祥: ?雅可布逊和他在语言■研究中的奉献?,载?内蒙古师大学报?, 1984年第1弟——早:11、罗安源, 但国十:?谈国际音标的创制和应用?,载?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12、 叶宝奎:?谈音位和普通话音位问题?,载?语言与教学?第四集 13、 叶宝奎:?黄伯荣 < 现代汉语 > 语音局部商榷?,载?集美师专学报?, 1988 年第1期14、 张世禄:?汉语语音开展的规律?,载?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 年 2002年年第6期18、陈明娥:?试论模糊词义的特点与功能?,载?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19、张志毅:?柏拉图以来词义说的新审视?,载?人大复印资料?,2000年第7期20、马复礼:?浅谈词义演变的几个问题?,载?宁夏教育学院学刊?,1983 年第1期。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了解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强调语言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语言与语言学定义语言和语言学的概念。

解释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探讨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1.3 语言学分支介绍语言学的各个分支,如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义学等。

解释各分支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4 语言学与应用探讨语言学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翻译、语言技术等。

强调语言学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第二章:语言的本质2.1 语言与符号系统解释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的特点。

探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规则性。

2.2 语言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介绍不同语言之间的多样性,如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差异。

强调人类语言的统一性,如语法结构的普遍性。

2.3 语言的生物基础探讨语言与大脑的关系,了解语言处理的神经机制。

讨论语言能力与智力、遗传等因素的关系。

2.4 语言的社交功能强调语言在人类社交交流中的作用。

探讨语言的约定俗成性和社交约束力。

第三章:语音学与音系学3.1 语音学概述定义语音学的概念,介绍语音学的研究对象。

分析语音的特点,如音高、音强、音长等。

3.2 音素与音位解释音素和音位的概念,探讨它们的关系。

分析音位的分布规律和语音变化。

3.3 音系学概述定义音系学的概念,介绍音系学的研究方法。

探讨音系规则和音系对立。

3.4 语音障碍与语音治疗讨论语音障碍的原因和类型,如发音困难、语音不清等。

介绍语音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第四章:词汇学与语义学4.1 词汇学概述定义词汇学的概念,介绍词汇学的研究对象。

探讨词汇的分类和词汇之间的关系。

4.2 词义与语义解释词义和语义的概念,探讨它们的关系。

分析词义的分类和语义的传递。

4.3 语义学概述定义语义学的概念,介绍语义学的研究方法。

探讨语义场的构建和语义关系。

4.4 词汇与新词创造分析词汇的途径,如词缀法、合成法等。

探讨新词创造的规则和趋势。

第五章:语法学与句法学5.1 语法学概述定义语法学的概念,介绍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教学大纲

语言学教学大纲

语言学教学大纲一、绪论语言学教学大纲是语言学课程的核心,旨在全面系统地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语言学的整体认识和深入理解。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语言学教学提供清晰的框架和指导,使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言学的兴趣和理解,促进学生对语言学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2.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知识,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三、课程内容1.语言学概论:介绍语言学的定义、范畴、历史和发展等基本概念。

2.语音学:介绍语音学的基本理论、国际音标、音系结构和语音变体。

3.形态学:介绍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形态结构、词形变化和构词法等内容。

4.句法学:介绍句法学的基本理论、句子结构、句法分析和语法规则等内容。

5.语义学:介绍语义学的基本概念、语义关系、语义演变和语用学等内容。

6.语言学研究方法:介绍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技巧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授、讨论和演示等方式,传授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实地调研和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讨论研究:通过小组讨论、论文写作和专题研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和小组讨论等。

2.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掌握。

3.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本教学大纲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等。

教师应根据课程需要,及时准备好相关资源,以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

七、总结与展望语言学教学大纲作为语言学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文件,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素养和学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教学大纲的规划和实施,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普通语言学(英语教育专业)

普通语言学(英语教育专业)

课程名称:普通语言学课程代码:1929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1.课程性质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教育专业《普通语言学》课程的考试,是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相同课程的要求进行的水平合格考试。

目的是检验该课程应考者是否达到课程合格水平,其对象是参加全省英语教育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的应试者。

2.课程特点普通语言学旨在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对语言和言语交际作出客观、科学、系统和全面的描述,进而探讨人类语言的深层结构。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首先应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知识。

这样,不但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语言,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论水平。

普通语言学是一个宽广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内容包括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等分支学科,同时还包括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交叉学科。

2.基本要求考生应较全面地理解并掌握关于语言和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熟悉语言研究的方法,从而加深对人类语言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具体的语言现象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学习者应具有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且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知识,方可进行自学。

2.本课程将为本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语言学导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的学习目的是弄清人类语言的本质和特点,理解“语言”的基本观点,理解并掌握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语言学研究的不同层面以及各个分支领域,牢记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对人类语言本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理解人类语言与动物传递信息方式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为什么研究语言?(重点)第二节语言是什么(重点)第三节语言的结构特征(重点)1.任意性2.二层性3.创造性4.移位性第四节语言的起源(次重点)第五节语言的功能(重点)1.信息功能2.人际功能3.施为功能4.感情功能5.寒暄功能6.娱乐功能7.元语言功能第六节什么是语言学?(重点)第七节语言学的主要分支(重点)1.语音学2.音系学3.形态学4.句法学5.语义学6.语用学第八节宏观语言学(次重点)1.心理语言学2.社会语言学3.人类语言学4.计算语言学第九节语言学的一些重要区别(重点)1.“描写式”和“规定式”2.“共时”和“历时”3.“语言”和“言语”4.语言能力和语言应用三、考核知识点1.“语言”的八种基本观点:1)儿童能快速、高效地掌握母语而无需指导;2)语言使用遵循规则;3)任何语言均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语音系统、词汇语法系统和语义系统;4)每个人都说一种方言;5)语言缓慢变化;6)无论哪种语言,其使用者都能运用多种语言风格和一系列行话;7)语言与社会,语言与使用者紧密相连;8)书面形式衍生于话语。

《普通语言学》教案

《普通语言学》教案

教案课程名称:普通语言学授课对象:英、法、德、日、俄研究生授课时间:2/周授课教师:张吉生第一章:普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1.1普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普通语言学是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研究人类语言具有共性的现象、规则、原理。

像其它系统性的研究学科一样。

普通语言学的研究不是静止的,有些观点是在变化的,对有些现象的理解、规则的制定、原理的解释可能因不同的专家学者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不同学派、不同流派之间的差异。

e.g.德语日语汉语ein Hut wie ein Kind; kodomo-rasii bo:si; 象小孩(一样)的一顶帽子子供のような帽子a hat like a child a child-like a hat like a child a hatNP NP NP N PP PP N PP N P N N P P Nexperiment + al ; *movement + almap, pam, ?pma, ?mpa, amp, *apm; ma, ?am; ? a, a 。

●普通语言学或对语言的科学研究不同于研究某种具体语言,如研究汉语,或研究日语、韩语、德语、法语等。

1.1.1 语言●全世界至今尚有至少六千余种语言,有些只有几十个人能讲,有些只有几个老人能讲,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人能讲。

汉语使用人口最多,英语使用地区最广。

汉语有7大方言,共约九百多方言。

按人口算,最大的是北方方言,第二是吴方言。

吴方言区内有约90多种吴方言。

●任何一种语言,无论其文明程度如何,使用人口多少,使用地域多大,都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

(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得益于印地安语)●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包括人类用来交际的任何语言(包括哑语)和死亡语言,如拉丁语、古希腊语、古英语等。

1.1.2 普通语言学研究领域及方法普通语言学涉及研究语言的好几个相关领域,每个领域都可以从语言学理论和语言的实际使用的角度分析研究语言。

最主要的几个领域包括:描写语言学、历史语言学、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功能语言学、生成语言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语言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普通语言学》I, II
二、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英语专业蒙语授课高年级开的一门专业限制性选修课。

以传授英语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任务,属于理论知识课,同时也反映语言学的最新发展。

三、教学目的
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对英语语言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认识,即对语言起源及内部各层次、语言在时空中的变异及其与思维、文化、社会、语境、文学等外部因素的关系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使本科高年级的学生初步了解语言的基本观点和语言学的基本知识。

英语专业的学生首先要掌握使用英语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还要对人类语言具备一定的理性认识,懂得一些语言学的知识和语言理论是完全必要的。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包括母语和外语)。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教学中可遵循以下几项主要的原则:
1.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讲解和介绍现代语言学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
2.使学生了解一些最重要最有影响的语言学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
3.使学生从语言体系、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三方面认识语言的本质;
4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人类语言这一人类社会普遍现象的理性认识,并具备一定的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语言修养和学习语言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语言学是现代科学体系和信息时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之一,现代语言学的研究发展较快,在其研究领域里获得了大量的成果,使得这门课程的内容量大面广。

同时,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有些理论的抽象程度又比较高,涉及到的术语又特别多,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比较多,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因此教材选用英语编写的教材,在讲解过程中基本上采用英语讲授,并全部采用英语的例子,这对于学生又增加了难度。

在教学方法上以讲解为主,可采用论述式讲解、概述式讲解,或将几种讲解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同时,辅以课内外讨论、思考题、作业等方式。

本课程应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学生将识别、领会与运用联系起来,培养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正确处理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用语言学理论分析英语语言并整理语言素材。

五、课程时间与学分
本课程,共6学分,蒙生班开在第14,15学期,共68学时。

六、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内容共计十二章,每学期6章,其各章内容如下:
1. 语言学导论 (6 学时):为什么学习语言,什么是语言,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的起源,语言的功能,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宏观语言学,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区别
2.语音 (6 学时):语言产生的语言感知,语言器官,音段、分化和标音法,辅音,元音,协同发音和语音描写,音位分析,,音位和音位变体,音位过程,区别性特征,音节,重音
3.词汇 (6学时):什么是词?,词的形式,词汇变化,
4.句法 (6 学时):传统学派,结构主义学派,生成学派,功能学派
5.意义 (5 学时):“意义”的意义,指称论,涵义关系,成分分析,句子意义6.语言的心理过程 (5 学时):绪言,语言理解,话语/语篇解释,语言产生7.语言、文化和社会 (5 学时):语言和文化,语言与社会,
8.语言的使用 6 学时):言语行为论,会话含义,后格莱斯时期的发展
9.语言与文学 (6 学时):理论背景,文学语言的一般特征,诗歌语言,小说中的语言,戏剧的语言
10.语言和计算机(5 学时):计算机辅助语言学,机器翻译,语料库语言,信息检索
11.语言学和外语 (6 学时):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学观点以及它们在语言教学上的价值,教学大纲的设计,语言学习,错误分析,测试
12.现代语言文字理论与流派 (6学时):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修正还是反叛?
七、教学实践环节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外作每章后的练习,下一节课上教师进行讲解。

给学生提供思考题、参考书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供不同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培养他们解决具体语言问题的能力。

八、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英语词汇学》张维友,(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2月2.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何兆熊、梅德明,(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月3.《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 《语言学概论》王德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
5.《现代英语语言学概论》戴炜栋、束定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九、课程考试与评估
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运用三个层次,使学生的能力分别达到。

这三个层次呈递进关系,其含义是:
识记:对有关的概念、定义、知识点等必须记住;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把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行区别;
运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本课的基本理论、对语言素材进行分析,并能解决语言中实际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