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抓关键期D、扬长避短【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所以教育应要抓住最适宜进行教育的那个时期,即抓住关键期进行教育。
故选C。
2、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答案】A【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故选A。
3、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要求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促进学生专业发展只强调了某一方面的发展,存在片面性。
故选A。
4、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A、师教生学尊师重教互助合作B、热爱学生团结互助和谐发展C、尊师重教互助合作传道授业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答案】D【解析】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故选D。
5、()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
A、课程标准B、教材C、课程目标D、教师用书【答案】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内涵。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公共理论》教师招聘真题库及答案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生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属于()因素,它们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A、外部学习动机B、高尚的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直接性学习动机【答案】C【解析】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内部学习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
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对学习活动的直接追求引起。
题干的学习需要、求知欲、学习兴趣都是个体内在的需要,所以是内部学习动机。
故选C。
2、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的知识,称为()。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理性知识D、感性知识【答案】B【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故选B。
3、主体性教学与下列哪一教学策略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发现学习【答案】A【解析】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主体性教学是指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真题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答案】A2、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
A、德育B、班级活动C、教研活动D、教学【答案】D3、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
A、管理能力B、控制能力C、教育能力D、研究能力【答案】C4、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B、愉快C、交往D、高兴【答案】A5、长相端正、身体健康、智力发育好、性格活泼开朗的儿童大都属于()。
A、受欢迎型B、被拒绝型C、被忽略型D、逃避型【答案】A6、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件是()。
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儿童权利公约》D、《幼儿园工作规程》【答案】C7、预防龋齿最重要的措施是()。
A、保持口腔卫生B、定期检查C、加强营养D、多晒太阳【答案】A8、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答案】D。
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主张的是()。
A、提倡意义学习B、提倡发现学习C、主张非指导性教学D、主张移情性理解【答案】B【解析】倡导发现学习的是布鲁纳。
故选B。
2、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
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C、经费保障D、卫生保障【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
故选B。
3、一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还是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其()。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目的,在克服困难中自觉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道德意志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
题中该学生的道德意志需要提高。
故选C。
4、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
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A、元认知知识B、描绘性知识C、情境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答案】D【解析】程序性知识又叫操作性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题干中改变接触面面积和光滑程度来增强或减弱摩擦力,属于程序性知识。
故选D。
5、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成绩评定【答案】B【解析】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故选B。
6、规定学校的教育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不同类型课程之间结构的是()。
A、学科设置B、课程目标C、课程计划D、课时教案【答案】C【解析】课程计划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
荔湾小学教师招聘2020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34:体育课上,小刚和小明因为好奇将李老师拿来的扩音器弄坏了,李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以后才进行处理。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单项选择题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35: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B、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C、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D、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E、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41: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含义是由( )决定的。
单项选择题
A、社会舆论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4:预防问题行为的关键是( )。
单项选择题
A、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
B、建设优良的校风与班风
C、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D、改善学生的人际环境
5: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 )。
单项选择题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起加速作用
6: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 )。
解析答案:A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1)萌芽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继续了众多教育家和思想家对教育与心理相互关系研究的结果,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美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系统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盛.1924年廖世成编写了我国第一本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反映的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答案】B【解析】题干意指听说的不如自己亲自看到的,因此是直观性原则。
故选B。
2、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过程中起()。
A、辅助作用B、主导作用C、强化作用D、促进作用【答案】B【解析】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四个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其中,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故选B。
3、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布置作业D、考试评价【答案】B【解析】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故选B。
4、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答案】A【解析】课外活动的特点有:灵活性、开放新、综合性、自主性和自愿性。
随意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均不属于其特征。
故选A。
5、对于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高老师总是事先进行试验、检验各种假设,并请教相关学者,这突出体现了高老师具有()。
A、团结协作精神B、独立自主意识C、求真务实精神D、人文关怀意识【答案】C【解析】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解析】XXX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学生交的罚款应当用于学校的公共事业,而不是用于XXX的私人用途。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权利,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故选C。
1、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2、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经常性活动。
3、教育与教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实践活动,而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4、教师职业道德在满足社会主义道德需要方面具有特殊意义,教师职业道德所含有的道义价值除体现在教师职业功能之外,还体现在教师职业的社会性上。
5、XXX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学生交的罚款应当用于学校的公共事业,而不是用于XXX的私人用途。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权利,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师不得侵占、破坏或非法扣押、没收。
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罚款,那么就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
因此,选C。
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因此,选D。
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性格。
因此,选B。
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因此,该教师行使的是民主管理权力。
因此,选C。
根据知识的来源,可以把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根据知识的反应水平,可以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根据知识的抽象水平,可以把知识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因此,选C。
对有本法规定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和接受教育。
2020年广州市荔湾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

2020年广州市荔湾区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库及答案解析1、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弗洛伊德B、费斯汀格C、桑戴克D、韦纳【答案】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
故选B。
2、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科学性和教育性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B【解析】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给学生传授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保证教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做到既教书又教人。
这一原则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故选B。
3、为我国教育目的的确认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科学发展观C、有祖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它把人的全面发展既看成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对于共产主义新人的理想蓝图的描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故选A。
4、从本质上讲,教学是一种()。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主体活动D、文化活动【答案】A【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不同于人类总体认识的显著特点:(1)间接性,学生主要以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中介,间接地认识现实世界;(2)引导性,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认识,而不能独立完成;(3)简捷性,教学过程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故选A。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正确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等进行考核的部门是()。
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B、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C、当地政府部门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答案】B【解析】〈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它机构应当正确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知识》真题及答案解
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适用于对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的主要教育惩罚手段或方法是()。
A、人身罚
B、能力罚
C、财产罚
D、申诫罚
【答案】D
【解析】行政处罚可分为四类:(1)申诫罚。
属最轻微的处罚,表现形式有警告、通报等。
(2)财产罚。
主要有罚款、没收等形式。
(3)行为罚。
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者特定行为能力的一种制裁,主要有停止营业、扣留或吊销许可证。
(4)人身罚。
是限制或剥夺违法者人身自由的处罚,是最严厉的一种行政处罚,人身罚主要有行政拘留(最高期限为15天)和劳动教养(期限为1~3年)。
人身罚、心理罚、财产罚不适用于违反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学生。
故选D。
2、现场教学是教学的()。
A、主要组织形式
B、基本组织形式
C、特殊组织形式
D、辅助组织形式
【答案】D
【解析】现场教学是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故选D。
3、“过于安静,学生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
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
A、积极型
B、对抗型
C、消极型
D、失控型
【答案】C
【解析】消极型的课堂,主要表现为学生和教师双方的不积极,课堂纪律较松散,学生心不在焉,而学生感到紧张拘谨,由于惧怕教师而反应迟钝、呆板,被动回答问题。
故选C。
4、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
A、教材
B、保健食品
C、辅导课程
D、商品服务
【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
A、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
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教育工作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D、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
【答案】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及时施教,一旦错过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只会“事倍功半”。
故选A。
6、以下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学生是可以随意涂抹的白纸,在师生关系上处于从属地位
B、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在师生关系上处于辅助地位
C、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
D、学生既是认识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答案】D
【解析】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
D项表述正确。
学生有主观能动性,在师生关系中不是绝对的从属地位,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不能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安排学习。
故选D。
7、“望梅止渴”属于()。
A、无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经典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系统
【答案】C
【解析】因为吃过梅子的人都知道梅子是酸的,所以人们在想到梅子时会流涎,因而止渴。
这是人们根据后天经验而形成的反射,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属于经典条件反射。
故选C。
8、所谓概念的(),是指在课堂学习的条件下,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概念以定义的方式
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A、理解
B、编码
C、形成
D、同化
【答案】D
【解析】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
也就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利用已掌握的概念去学习新概念的过程。
概念形成是一种发展过程,也就是在对事物感知和分析、比较、抽象的基础上,概括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9、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A、获得知识
B、习得学习方法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知识系统
【答案】C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故选C。
10、教师公正的核心是()。
A、对自己公正
B、对学生公正
C、对同事公正
D、对上级公正
【答案】B
【解析】教师是教学生,核心是对学生公正。
故选B。
11、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
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