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识

合集下载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识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识
冬小麦播后苗前可以使用异丙隆进行土壤处理。在节节麦 分蘖前还可以使用甲基二磺隆(世玛)进行茎叶处理。

多花黑麦草----禾本科----黑麦草属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多花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短寿多年生禾本科草。9月播种,第二年3月即可 收割第一茬,盛夏前可刈割 2-3次,4月下旬到5月初抽穗 开花,6月上旬种子成熟,地上部结实后植株死亡。 识别要点:

繁缕(牛繁缕)---石竹科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繁缕又称鹅儿肠 生物学特性:一至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 匍匐茎繁殖;在黄河以南区域多于冬前出苗,以北区域 多于春季出苗;花果期5~6月,繁殖力较强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识别要点:茎带紫色,自基部分枝,上部斜立,下部伏 地生根;叶对生,卵形或宽卵形;聚伞花序,顶生,白 色
看麦娘-----禾本科-----看麦娘属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看麦娘的生物学特性: 种子繁殖; 8 月中、下旬开始出苗, 10 月底达到
出苗高峰;幼苗或种子越冬, 3~5 叶时开始分蘖, 生长习性同麦类相似,多生长在稻区中性至微酸 性的黏土,壤土的低湿麦田。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识别要点:簇生或单生,幼苗细弱;全体光滑无
泽漆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泽漆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种子繁殖,幼 苗或种子越冬;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发芽,早春出苗少; 4月下旬开花,5月中下旬果实渐成熟 识别要点:株高10~30厘米,茎自基部分枝,茎丛生;叶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互生,倒卵形或匙形,无柄或因突然狭窄而具短柄;总 花序多歧聚伞状,具伞梗五、顶生 ,有别名称泽漆为五 朵云

小麦田常见杂草(图解和各生长特点)

小麦田常见杂草(图解和各生长特点)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小麦田阔叶杂草种类
(1):播娘蒿 俗名:黄蒿、咪咪蒿、蒿子 等。 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高30-100厘米,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下部 叶有叶柄,上部无叶柄,2-3羽状全裂。总状 花序顶生,花多数,花瓣4片,淡黄色,长角 果。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传播途径 。 根据调查,分析其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长距离传播。节节麦是小麦的远祖之一,也是 小麦育种的主要材料,随麦种传播的可能性很 大。从重发生区的分布来看,节节麦和雀麦均 有明显的地域间隔,因此,种子传播应是主要 途径。再者是牲畜及畜产品运输传播。 短距离传播。一是农民间相互换种传播;二 是收割机等机械传播, 2009年调查进一步确 认联合收割机携带节节麦;三是未腐熟的麦秸 、麦稃等农家肥传播。
Company
Logo
2、禾本科杂草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1)原因分析: 1、 气候因素: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为雀麦 、节节麦等原来发生于黄河以南的杂草提供了 适宜的气候条件,南草北移现象明显。 2、生物学特性: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 与小麦的生长习性相近,但成熟期较早,在小 麦收获之前大部分杂草种子已成熟脱落,成为 翌年为害的来源。 3、耕作制度:免耕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 后,多年未进行深耕深翻,为适宜 由于麦种多为农民私下互相调换。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6):早熟禾 第一片真叶长1.5-2.2cm, 宽0.6mm,先端锐尖,,有3条直平行脉, 有三角状叶舌,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无毛。

小麦田杂草识别-禾本科

小麦田杂草识别-禾本科

别-禾本科小麦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杂草,影响小麦的生长,其中禾本科杂草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遇见的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硬草、早熟禾、蜡烛草、野燕麦、雀麦、毒麦等。

由于禾本科杂草为单子叶植物,在苗期的时候长相十分接近,要想对杂草进行精准防治,首先要对杂草从苗期的时候就能够做到认识,以达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成本,降低安全性风险的目的。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对常见的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识别要点做一个介绍,希望对小麦种植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u叶舌:叶舌是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腹面,有膜状的突出物。

禾本科的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深裂叶舌、短叶舌、具睫毛叶舌和长叶舌等。

u叶耳:指在叶舌两旁的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长出来的略如耳状的突出物。

u叶鞘:叶的茎部或叶柄的基部扩大形成的包裹着茎杆的节间或茎节的鞘状物。

多数禾本科植物和伞形科植物,具有显著的叶鞘,它们的功能是保护茎上的幼嫩居间分生组织和幼芽,并增强茎的机械支持力。

u叶脉: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

雀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雀麦幼苗茎基部淡绿色或淡紫红色。

叶片:雀麦叶片细长柔软,呈狭线形,叶片比小麦窄,常顺时针扭曲,两面和叶鞘均有白色柔毛;有13条直出平行脉。

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裂齿;叶鞘、叶片有白色绒毛。

雀麦节节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幼苗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丛生,基部弯曲;叶片:幼叶初出时卷成筒状,展开后成长条形;叶片狭窄且薄;根茎处弯着生长,俗称“打弯儿”。

叶片微粗糙,腹面疏生柔毛。

种子:根上的种子是蛹状;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平滑无毛而边缘具纤毛;叶舌薄膜质。

节节麦多花黑麦草u识别要点:茎基部:多花黑麦草幼苗期叶鞘和茎基部常为紫红色。

叶片:幼苗期,叶片颜色偏淡,对折;后期叶片逐渐平展,深绿色,表面蜡质层厚,叶片两面油亮是识别多花黑麦草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其他禾本科杂草无这一特征。

常见田间杂草

常见田间杂草

普遍率(%)=病叶(秆)数/总叶(秆)数×100 平均严重率 (%) =∑每叶 ( 秆 ) 严重度 / 总病叶
(秆)数 或病情指数(%)=普遍率×严重率×100 3、通过标本认识麦蚜,抽穗后到田间调查。 (1) 麦蚜的识别:主要有麦长管蚜、麦二叉蚜、 黍蚜和玉米蚜 4 种。麦蚜体较小,有黄绿色、 绿色、黑绿色等,口器针状,腹部有一对腹管, 成虫有无翅和有翅两型。麦蚜以口针刺入麦株 叶片、叶鞘、麦穗组织内吸取汁液,麦叶被害 后发黄、枯萎,麦穗被害后麦粒不饱满。 (2)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田块 2~3块,定点(五 点法)定时调查,每点查麦株20~50株,记载有 翅蚜和无翅蚜数量。
2、测定时间和测定次数:开花后第 3d为第1期,
以后每隔3d测1次,直到完熟期。 3 、取样:每次测定前于上午定时取样,每次 取标记样穗20个,从地面剪断,装入取样袋内 或用塑料布包好,立即带回测定,注意尽量减 少水分散失。 4、籽粒鲜重、干重、体积及长宽厚的测定。
剥取20个麦穗上奇数小穗的所有籽粒,放在铝
二、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用药量、用药浓度,不能超过
1200g/hm2。否则,易发生药害,使小麦叶尖干 枯,甚至穗变型,整株死亡。 2 、掌握土壤墒情,风向。土壤干旱、墒情不 好效果差;喷后若 24h 遇雨,需重喷;最好选 用晴天,无风,并避开下风向的双子叶作物 (豆类、棉花、菜、果树等)。 3、在施用除草剂时,可选用粉锈宁600g/hm2配 合施药,预防白粉病;也可加“多效唑”,降 低株高、防止小麦倒伏;与其它药混用时,应 慎重。
盒内称量鲜重;然后将所有麦粒倒入一个10ml 的精细量筒中,再用另一精细量筒准确量取 5ml 5%酒精溶液,倒入盛有麦粒的量筒内,轻 轻摇晃,赶走种子表面的气泡后记下麦粒和水 的总体积,将总体积减去 5ml 的体积即为麦粒 的总体积;再将籽粒用千分卡尺量其长、宽、 厚度,或将20粒排整齐用直尺量之;最后把麦 粒装入铝盒in,再调至85~90℃烘至恒重。 烘干后称重,精确到 0.001g。称完干重后数清 总粒数,并逐一计算每粒的鲜重、干重、体积、 长、宽、厚。

小麦田常见杂草识别

小麦田常见杂草识别

小麦田常见杂草识别小麦田杂草情况编者导语全国小麦播种面积在2500万公顷左右,其中90%以上为冬小麦。

作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增产增收关乎国计民生。

根据全国农田杂草考察组报道,我国麦田草害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5%以上,其中严重危害面积占28%,损失产量占小麦总产量的15%。

小麦田杂草共计127种,其中冬小麦田危害严重的主要有30种左右,春小麦田危害严重的20种左右;涉及禾本科,石竹科,十字花科,玄参科,紫草科,大戟科,旋花科,菊科,藜科,唇形科等;常见的禾本科杂草我国常见的小麦田禾本科杂草有野燕麦、雀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大穗看麦娘、节节麦、早熟禾、多花黑麦草、硬草、菵草、棒头草等1、野燕麦禾本科。

秆高30~150厘米。

叶舌透明膜质,叶片长10~30厘米,宽4~12毫米。

圆锥花序开展,长10~25厘米。

小穗长18~25毫米,含2~3小花,小穗柄弯曲下垂,小穗轴被毛,具关节,易断落。

颖基本上等长,9脉,外稃质地硬。

第一外稃长15~20毫米,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基盘密生短髭毛,芒自外稃中部稍下处伸出,长2~4厘米,膝曲,下部扭转,芒柱棕色。

第二外稃和第一外稃约相等。

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6~8毫米。

一年生草本。

遍布全国。

以西北地区及华北北部麦田危害严重。

2、雀麦禾本科。

秆直立、丛生,高30~100厘米。

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齿裂;叶片长5-30cm,宽2-8mm,两面均被白色柔毛,有时被面脱落无毛。

圆锥花序开展,向下弯曲,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7-14多小花;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顶端具2微小裂齿;内稃较狭,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

颖果,背腹压扁,呈线状,暗红色,顶端圆形有毛茸,基部尖,胚细小。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

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各地。

中度危害部分麦田。

较难防除。

3、看麦娘禾本科。

秆高15~40厘米。

叶片长5~10厘米,宽2~6毫米,叶舌薄膜质,长2~5毫米。

常见杂草大全

常见杂草大全

常见杂草默认分类2010-03-30 16:54:51稗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

广布全国各地。

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50—130cm。

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

颖果米黄色卵形。

种子繁殖。

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

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

土深8cm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

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

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

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

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

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30—100cm,具分枝,光滑,无毛。

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上无毛,全缘,边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

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深裂。

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15—20℃,出苗深度5cm。

黑龙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农田常见各种杂草图片及名称

农田常见各种杂草图片及名称

农田常见各种杂草图片及名称说起杂草,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杂草通过争夺养料、水分、阳光和空间来阻碍作物的生长,以及妨碍田间通风透光、增加局部气候温度等促进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作物。

杂草的品种众多,现将农田常见的各种杂草图片及名称介绍如下。

一、稗草
二、酸模叶蓼
三、绵毛酸模叶蓼
四、空心莲子草
五、四叶萍
六、小香蒲
七、雨久花
八、球穗扁莎草
十、碎米莎草十一、异型莎草十二、牛毛毡十三、鸭舌草十四、毒麦
十五、白草
十六、独行菜十七、车前
十八、野生麦十九、苍耳
二十一、看麦娘
二十二、猪毛菜
二十三、田旋花
二十四、荩草
二十五、大刺儿菜二十六、早熟禾
二十七、播娘蒿
二十八、草木樨
二十九、委陵菜
三十、阿尔泰狗娃草
三十一、旋覆花
三十二、牛儿苗
三十三、山苦荬
三十四、宽叶独行菜
三十五、小花鬼针草
三十六、虎尾草
三十七、石竹
三十八、细叶益母草
三十九、狗尾草
四十、律草
【本人结语】杂草的危害甚大,需要及时铲除。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农田常见的各种杂草图片及名称,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冬小麦,杂草从防除的角度,麦田杂草可简单地分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目前来看,麦田杂草的主要组成仍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发生呈上升趋势。

一、阔叶杂草(1)播娘篙(俗称黄花草):叶2~3回羽状深裂。

花小,淡黄色。

长角果,种子一行,褐色。

(2)荠菜(俗称白花草):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

花小,白色。

短角果,倒三角形,种子2行,淡褐色。

(3)麦瓶草(俗称米瓦罐、红花草):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

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

花瓣5片,粉红色。

结果时萼筒基部膨大成瓶状,蒴果,内有种子多数,螺卷状。

(4)麦家公。

全株被糙伏毛,有分枝。

叶两面被短糙伏毛,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

花冠白色。

小坚果4个,卵形,淡揭色,有瘤状突起。

(5)藜(俗称灰灰菜)。

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

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

花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

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

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6)葎草(俗称拉拉秧)。

成株茎枝和叶柄密生倒钩刺。

叶片掌状5~7深裂,叶缘具粗锯齿,两面具粗糙毛。

雌花排成近圆形的穗状花序,雄花序圆锥状。

瘦果,扁球形,黄褐色,表面具4条纵棱。

(7)刺儿菜。

叶全缘或齿裂,有刺。

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生于茎端,花冠紫红色。

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状。

多年生草本。

(8)打碗花(俗称小旋花、圆葫芦苗)。

茎蔓生,缠绕或匍匐。

叶互生,基部心形;茎上部的叶三角状戟形,先端钝尖,基部戟形或截形。

花单生叶腋,花冠粉白色。

蒴果,卵圆形,光滑。

种子卵圆形,黑褐色。

多年生草本。

(9)鸭跖草(兰花菜)。

茎基部匍匐分枝,向上斜生。

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有膜质的叶鞘。

花瓣3片,蓝色。

蒴果。

种子暗褐色,具不规则窝孔。

二、禾本科杂草:(1)野燕麦(俗称麦铃铛)。

圆锥花序开展,小穗柄弯曲下垂,小穗轴被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别要点:
毒麦形似小麦,须根较稀,茎直立丛生,光滑坚硬,不易 倒伏;幼苗基部紫红色,胚芽鞘长1.5~1.8cm ; 成株秆无 毛,3~4节,高20~120cm,一般比小麦矮10~15cm。
雀麦----禾本科-----雀麦属
雀麦的生物学特性: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早播麦田10月初发生,10月上、中 旬出现高峰期。花果期5-6月。种子繁殖。种子经夏季休 眠后萌发,幼苗越冬。
多花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短寿多年生禾本科草。9月播种,第二年3月即可 收割第一茬,盛夏前可刈割2-3次,4月下旬到5月初抽穗 开花,6月上旬种子成熟,地上部结实后植株死亡。
识别要点:
须根密集,主要分布于15cm以上的土层中 。 秆成疏丛,直 立,高80-120cm,叶鞘较疏松,叶舌较小或不明显,叶片 长10-30cm,宽3-5mm。芒细弱,长约5mm,内稃与外稃等 长。
识别要点:
高30-100cm。叶鞘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 端具裂齿;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颖果线状长圆 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
硬草----禾本科----- 硬草属
硬草的生物学特性: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早播麦田10月初发生,10月上、中 旬出现高峰期。花果期5-6月。种子繁殖。种子经夏季休 眠后萌发,幼苗越冬。
识别要点:
高30-100cm。叶鞘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 端具裂齿;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颖果线状长圆 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
棒头草----禾本科----- 棒头草属
棒头草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草本。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0月中旬至12月上中旬 出苗,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返青,同时越冬种子亦萌发 出苗,4月上旬出穗、开花,5月下旬至6月上旬颖果成熟 ,盛夏全株枯死。
识别要点:
秆丛生,基部膝曲,大都光滑,高10-75厘米。成株秆丛 生,光滑无毛,株高l5~75cm ; 圆锥花序穗状,长圆形或 兼卵形,较疏松,具缺刻或有间断;小穗灰绿色或部分带 ,以幼苗或种子越冬;二年生或一年生
蔓状或攀缘状草本。
多于冬前9~10月出苗,亦可在早春出苗;4~5月 现蕾开花。
水边及潮湿处,尤在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的田块危害严重 。
识别要点: 疏丛型。秆直立,基部节微膝曲,高 45—8cm; 叶鞘光
滑无毛,小穗扁平,颖果黄褐色,长圆形
节节麦----禾本科----山羊草属
节节麦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果期5-6月,以种子繁殖,成熟 后一部份落在田里,次年萌发;大部份混杂在小麦等作物 籽实里随调运传播。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小麦田主要杂草种类
禾本科
看麦娘(抗性) 日本看麦娘 硬草 罔草 黑麦草 棒头草 毒麦 雀麦 野燕麦 节节麦 早熟禾
阔叶草
猪殃殃 繁缕 牛繁缕 卷耳 骚缀 米瓦罐 荠菜(抗性) 播娘蒿(抗性
) 遏蓝菜 碎米芥 野油菜 大巣菜
佛坐 野老鹳 婆婆纳 麦家公 泽漆 黎 卷茎蓼 田旋花 打碗花 刺儿菜 稻槎菜 葎草
日本看麦娘-----禾本科-----看麦娘属
日本看麦娘的生物学特性: 种子繁殖,以幼苗或种子越冬,9月中旬开始出
苗,10~11月达出苗高峰;4月下旬至5月下旬抽 穗并开花成熟
识别要点: 秆多数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20~50厘米,
具3~4节。叶鞘疏松抱茎,其内常有分枝;叶舌 薄膜质;叶片质柔软,长3~12厘米,宽3~7毫米 ,下面光滑,上面粗糙。圆锥花序圆柱形;颖脊 上具纤毛;花药淡白色或白色
看麦娘-----禾本科-----看麦娘属
看麦娘的生物学特性: 种子繁殖;8月中、下旬开始出苗,10月底达到
出苗高峰;幼苗或种子越冬,3~5叶时开始分蘖 ,生长习性同麦类相似,多生长在稻区中性至微 酸性的黏土,壤土的低湿麦田。
识别要点:簇生或单生,幼苗细弱;全体光滑无 毛,叶鞘松弛,叶片柔软,叶舌膜质,叶片近直 立;杆直立,纤细,基部常膝曲,苗高15~45厘 米;圆锥花序穗状,花药橙黄色
识别要点:
须根细弱,秆高20-40(50)cm,少数丛生,有时伏地。具 顶生圆柱形穗状花序,含小穗7(5)-10(13)个,长约10cm( 包括芒在内)。(九节鞭)
冬小麦播后苗前可以使用异丙隆进行土壤处理。在节节麦 分蘖前还可以使用甲基二磺隆(世玛)进行茎叶处理。
多花黑麦草----禾本科----黑麦草属
野燕麦
野燕麦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二年生旱地杂草 ;野燕麦在冬麦区主
要集中在10-11月份出苗,部分地区在次年3月份 、麦苗返青后形成一次出草小高峰 ;适应性, 繁殖力很强
识别特点:幼苗叶片初出时成筒状,展开后为宽 条形,稍向后扭曲,两面疏生短柔毛,叶缘有倒 生短毛 ;秆直立,光滑,高60-120cm,具2-4节 ;叶鞘松弛;叶舌透明膜质 ;圆锥花序开展, 金字塔状,分枝具角棱,粗糙 ;
为夏熟旱作物田恶性杂草 识别要点:茎四棱形、茎和叶均有倒生细刺。叶
6~8片轮生,线状倒披针形,顶端有刺尖;聚伞 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簇生,绿色、黄色或 白色 ;果坚硬,圆形,两个联生在一起 。
播娘蒿---十字花科
播娘蒿的生物学特性: 为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种子繁殖。 华北地区主要集中在9-10月出苗,早春也有少量出苗,
毒麦----禾本科----- 黑麦草属
毒麦的生物学特性:
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在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毒麦当年 11月中旬左右出土,比小麦晚2~3d,但出土后生长迅速, 12月中下旬分蘖,翌年2月中下旬返青,4月上旬拔节,4 月末5月初抽穗,抽穗期比小麦迟约5d,6月上旬成熟,成 熟期比小麦迟3~8d。
早熟禾----禾本科-----早熟禾属
早熟禾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冬性禾草,种子繁殖,花期4-5月,果期6-7月 识别要点: 秆直立或倾斜,质软,高6-30厘米,全体平滑无毛。叶片
扁平或对折,圆锥花序宽卵形
菵草
菵草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草本。出苗期3~4月份,花果期5~8月份。适生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