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田常见杂草(图解和各生长特点)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片认识

多花黑麦草----禾本科----黑麦草属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多花黑麦草的生物学特性: 一年生或短寿多年生禾本科草。9月播种,第二年3月即可 收割第一茬,盛夏前可刈割 2-3次,4月下旬到5月初抽穗 开花,6月上旬种子成熟,地上部结实后植株死亡。 识别要点:
繁缕(牛繁缕)---石竹科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繁缕又称鹅儿肠 生物学特性:一至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 匍匐茎繁殖;在黄河以南区域多于冬前出苗,以北区域 多于春季出苗;花果期5~6月,繁殖力较强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识别要点:茎带紫色,自基部分枝,上部斜立,下部伏 地生根;叶对生,卵形或宽卵形;聚伞花序,顶生,白 色
看麦娘-----禾本科-----看麦娘属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看麦娘的生物学特性: 种子繁殖; 8 月中、下旬开始出苗, 10 月底达到
出苗高峰;幼苗或种子越冬, 3~5 叶时开始分蘖, 生长习性同麦类相似,多生长在稻区中性至微酸 性的黏土,壤土的低湿麦田。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识别要点:簇生或单生,幼苗细弱;全体光滑无
泽漆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泽漆生物学特性: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种子繁殖,幼 苗或种子越冬;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发芽,早春出苗少; 4月下旬开花,5月中下旬果实渐成熟 识别要点:株高10~30厘米,茎自基部分枝,茎丛生;叶 小麦田主要草相及防治策略 互生,倒卵形或匙形,无柄或因突然狭窄而具短柄;总 花序多歧聚伞状,具伞梗五、顶生 ,有别名称泽漆为五 朵云
小麦田杂草识别-禾本科

别-禾本科小麦种植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类型的杂草,影响小麦的生长,其中禾本科杂草是小麦种植过程中经常遇见的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硬草、早熟禾、蜡烛草、野燕麦、雀麦、毒麦等。
由于禾本科杂草为单子叶植物,在苗期的时候长相十分接近,要想对杂草进行精准防治,首先要对杂草从苗期的时候就能够做到认识,以达到早发现、早防治,降低成本,降低安全性风险的目的。
今天小编就带领大家,对常见的麦田禾本科杂草的识别要点做一个介绍,希望对小麦种植的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禾本科植物叶片结构u叶舌:叶舌是叶片与叶鞘相接处的腹面,有膜状的突出物。
禾本科的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深裂叶舌、短叶舌、具睫毛叶舌和长叶舌等。
u叶耳:指在叶舌两旁的一对从叶片基部边缘伸长出来的略如耳状的突出物。
u叶鞘:叶的茎部或叶柄的基部扩大形成的包裹着茎杆的节间或茎节的鞘状物。
多数禾本科植物和伞形科植物,具有显著的叶鞘,它们的功能是保护茎上的幼嫩居间分生组织和幼芽,并增强茎的机械支持力。
u叶脉:网状脉序-双子叶植物;平行脉序-单子叶植物。
雀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雀麦幼苗茎基部淡绿色或淡紫红色。
叶片:雀麦叶片细长柔软,呈狭线形,叶片比小麦窄,常顺时针扭曲,两面和叶鞘均有白色柔毛;有13条直出平行脉。
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裂齿;叶鞘、叶片有白色绒毛。
雀麦节节麦u识别要点:茎基部:幼苗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丛生,基部弯曲;叶片:幼叶初出时卷成筒状,展开后成长条形;叶片狭窄且薄;根茎处弯着生长,俗称“打弯儿”。
叶片微粗糙,腹面疏生柔毛。
种子:根上的种子是蛹状;其它特征:叶鞘紧密包茎,平滑无毛而边缘具纤毛;叶舌薄膜质。
节节麦多花黑麦草u识别要点:茎基部:多花黑麦草幼苗期叶鞘和茎基部常为紫红色。
叶片:幼苗期,叶片颜色偏淡,对折;后期叶片逐渐平展,深绿色,表面蜡质层厚,叶片两面油亮是识别多花黑麦草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其他禾本科杂草无这一特征。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一、常见杂草。
1.狗尾草:生长期长,抗逆能力强,同时还有广泛的适应性,易在小麦田间生长。
2.狗牙根:繁殖率高,且根系发达,很难被除去,对小麦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3.苦草:能扎实地生长在小麦田间,且对各种环境条件都适应。
4.蒲公英:有着广泛的生长适应性,是很多农田的“头号杂草”。
5.针茅:是一种病原植物,会让植物生长不健康或者死亡。
二、田间防治措施。
1.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投放杀草剂、除草、分时段管理等。
2.将杂草翻埋或者焚烧,确保杂草的完全死亡。
3.种植药物对杂草具有很强的杀灭作用,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处理。
常见农田杂草图鉴

全国均有分布。多生于河旁、湖边和海岸滩徐上,适生 在低、湿地 或浅水中,常单生成大片苇塘,也有零散混生群落。
危害状况
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等多种旱田及水田作物。
芦苇图谱
千金子
俗 名:绣花草、畔茅 幼 苗: 子叶留土,第一片真叶长椭圆形长3-7毫米,宽1-2毫米,有明
显的叶脉,中叶舌膜质环状,顶端齿裂,中叶鞘短,长仅1。5毫米。 7-8叶出现分蘖和匍匐茎及不定根。 成 株: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秆丛生,上部直立,基部膝曲, 具3一节,光滑无毛。 生 境:在我国多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及陕西等地。生于 水田、低湿旱田及地边。
稗草图谱
棒头草
幼苗:第1叶条形,长约3厘米,有裂齿状叶舌,无叶耳,全体光滑无毛。 成株: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15-75厘米。秆丛生,披散或基部膝曲上
升,有时近直立,具4-5节。颖果椭圆形。 主要危害麦类、油菜和蔬菜等作物。
棒头草图谱
毒麦
俗 名:黑麦子、小尾巴麦、闹心麦。 幼 苗:鲜绿色,基部紫红色,后变为绿色;胚芽鞘长1.5-1.8厘米,先端
狗牙根图谱
狗尾草
俗 名:绿狗尾草、谷莠子 幼 苗:鲜绿色,基部紫红色,除叶鞘边缘具长柔毛外,其他部位无
毛;第1叶长8-10毫米,自2叶渐长。 成 株: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秆疏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上
升。叶鞘松弛光滑,鞘口有柔毛; 生 境:对土壤水分和地力要求不高,相当耐旱耐瘠。 生于农田、荒
千金子图谱
日本看麦娘
成 株: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秆疏丛生,光滑,基部常 膝曲。
生 境:多生长在稻区中性至微酸性粘土、壤土的低、湿麦田和荒地上。
常见农田杂草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

小麦育种田常见杂草及田间防治措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其育种过程中常遇到杂草的干扰。
以下介绍小麦育种田常见的几种杂草及田间防治措施:
1. 狗尾草:生长力强,易于扩散,对小麦产量有很大影响。
防治措施:早期喷施除草剂,或手工除草。
2. 蒺藜:常常在小麦田边生长,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小,但易伤人。
防治措施:手工除草或喷洒除草剂。
3. 苦草:一般在小麦幼苗期出现,生长速度较快,易与小麦混淆。
防治措施:及时手工除草或喷洒除草剂。
4. 狗脊:喜生长在小麦根部,阻碍小麦吸收营养。
防治措施:在育苗期喷施除草剂或手工除草。
总之,要想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必须及时有效地控制杂草的生长。
因此,育种田的防治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并要有计划地进行施行,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展。
- 1 -。
小麦田里的主要杂草图谱

小麦田里的主要杂草图谱播娘蒿十字花科。
株高30~70厘米。
茎多分枝。
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
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
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
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
株高10~50厘米。
茎有分枝。
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
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
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
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
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猪殃殃茜草科。
茎四棱,棱上和叶背中脉及叶缘均有倒生细刺,触之粗糙。
叶6-8片轮生,线状倒披针形,顶端有刺尖,表面疏生细刺毛。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有花3-10朵;花小,花萼细小,上有沟刺毛,花瓣黄绿色,4裂,辐状,裂片长圆形。
果实球形,表面褐色,密生沟状刺毛,沟刺基部显瘤状。
一、二年生蔓状或攀援状草本。
辽宁至广东均有分布。
重度危害麦田。
阿拉伯婆婆纳玄参科。
全体被有柔毛。
茎下部伏生地面,基部多分枝。
基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卵圆形或肾状圆形,缘具钝状齿,基部圆形。
花单生于叶状苞片内,有1.5~2.5cm长的柄。
花萼4深裂,裂片狭卵形,宿存花冠深蓝色,有放射状深蓝色条纹。
一年生草本。
分布于长江沿岸及以南的西南地区。
重度危害麦田。
繁缕石竹科。
株高10~30厘米,直立或平卧,基部多分枝,茎上有一行毛。
中、下部叶有柄,柄上有毛。
叶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
花单生叶腋或疏散的顶生聚伞花序。
萼片5片,披针形,先端钝,边缘膜质,背部具毛。
花瓣5片,白色,短于萼片,2深裂至近基部。
蒴果,卵形,顶端6瓣裂。
种子黑褐色,圆形,密生小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
广布全国。
中度危害麦田。
宝盖草唇形科,茎高10-30厘米,基部多分枝,常为深蓝色。
小麦田常见禾本科阔叶科杂草图集及除草剂推荐(如皋成兰农资经营部编制)

小麦田常见禾本科/阔叶科杂草识别图集及除草剂推荐小麦是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稻谷、玉米),占当前中国粮食总生产量和消费量的22%左右。
杂草是麦田最具威胁的有害生物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高产和稳产。
据报道,全国麦田草害面积达30%以上,每年可造成小麦近50亿kg的损失。
小麦田杂草主要分为2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下面详细介绍麦田禾本科主要杂草和阔叶类主要杂草识别特点以及常用防治除草剂:一、禾本杂草局部特征简介1、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稀丛生,柔弱,光滑,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舌薄膜质,顶端呈三角形,比菵草、日本看麦娘都要长;叶鞘通常短于节间;圆锥花序狭圆柱状,小穗密集与穗轴之上,脊上具纤毛,侧脉下部具短毛;花药橙黄色。
常用除草剂: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酸=甲基二磺隆=氟唑磺隆=异丙隆。
2、日本看麦娘(禾本科)成株秆丛生,光滑,直立或基部常膝曲;叶片条形;叶鞘松弛;叶舌薄膜质,呈锯齿状;圆锥花序圆柱状,小穗长圆状卵形,脊上有纤毛,芒自外稃基部伸长,花药灰白色。
常用除草剂:异丙隆>唑啉草脂>啶磺草胺>炔草脂>精噁唑禾草灵3、菵草(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叶片宽条形,叶脉直出平行,平行脉较深;叶鞘无毛,多长于节间;叶舌薄膜质,边缘平缓;种子倒卵圆形,淡黄色,两侧压扁,2列排列在穗轴一侧。
常用除草剂:炔草脂>精噁唑禾草灵>异丙隆4、雀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直立或略倾斜;叶片长条形,两面均有白色柔毛;叶鞘闭合,被绒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圆锥花序开展,每节有3-7个分枝,每枝上有1-4个小穗;小穗扁平,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外稃长椭圆形,先端具齿,齿下生芒。
常用除草剂:啶磺草胺>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5、节节麦(禾本科)成株秆丛生,斜上或近直立,有时附地;叶片上面微粗糙,边缘具有长睫毛;叶鞘紧抱茎,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小穗圆柱形,紧贴穗轴的节间,逐节脱落。
常见农田杂草图鉴

– 以根茎繁殖为主,种子也能繁殖。在大部分地区,根茎芽早春萌 发,夏末抽穗开花,晚秋成熟。种子成熟后随风飞散。
• 分布与危害
– 全国均有分布。多生于河旁、湖边和海岸滩徐上,适生 在低、湿 地或浅水中,常单生成大片苇塘,也有零散混生群落。
殖。 • 成 株:越年生或一年生蔓性草本。茎自基部分枝,长25-70厘米,有
棱,疏生短柔毛。 • 生 境:遍布全国各地。生于山脚草地、路旁、灌木林下或麦田中;
部 分麦类作物受害较重。
大巢菜图谱
反枝苋
• 俗 名:野英菜、西风谷、苋 • 幼 苗:下胚轴发达,紫红色,上胚轴有毛;子叶长椭圆形;初生叶1
大画眉草图谱
假高粱
• 俗 名:石茅高梁、阿拉伯高梁、宿根高粱、约翰逊草 • 成 株:多年生草本,具地下横走根状茎。秆丛生,直立。 • 分布与危害:我国仅在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及辽宁的大连等局部
地区发现。多生长在沟渠、河流、湖泊沿岩荒地及其附近的农田。危 害高粱、玉米、棉花、苜蓿、大豆、黄麻、红麻、烟草、蔬菜、葡萄 和柑桔等作物。此外,还是高梁属作物病虫害的寄主。而且,其花粉 易与高粱属作物杂交,导致作物种子质量变劣。
牛筋草
• 别名:蟋蟀草、油葫芦草、官司草、牛顿草 • 属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 生物学特性
– 种子繁殖 – 五月中旬-六月中旬是发生的高峰期。(发芽时要求土壤含水量达
到10—40%,恒温之下几乎不发芽,一般在四月中旬以后,日夜 温差在6—7度以上的变温条件下才会发芽) – 种子在土中越冬。翌年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能发芽的仅占15.3%, 自然死亡的占17.3%,留存休眠的占67.4%,大多数的种子呈 休眠状态逐年发芽。直到第七年还有5.3%发芽生长。 • 治理措施:化除时间最好选择在4叶期前后,组织幼嫩,对药敏感, 反之敏感度下降。 • 化除药剂选择:精喹、烯草酮、高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mpany
Logo
二、小麦田阔叶杂草种类
(1):播娘蒿 俗名:黄蒿、咪咪蒿、蒿子 等。 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高30-100厘米,上部多分枝。叶互生,下部 叶有叶柄,上部无叶柄,2-3羽状全裂。总状 花序顶生,花多数,花瓣4片,淡黄色,长角 果。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传播途径 。 根据调查,分析其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 长距离传播。节节麦是小麦的远祖之一,也是 小麦育种的主要材料,随麦种传播的可能性很 大。从重发生区的分布来看,节节麦和雀麦均 有明显的地域间隔,因此,种子传播应是主要 途径。再者是牲畜及畜产品运输传播。 短距离传播。一是农民间相互换种传播;二 是收割机等机械传播, 2009年调查进一步确 认联合收割机携带节节麦;三是未腐熟的麦秸 、麦稃等农家肥传播。
Company
Logo
2、禾本科杂草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1)原因分析: 1、 气候因素: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为雀麦 、节节麦等原来发生于黄河以南的杂草提供了 适宜的气候条件,南草北移现象明显。 2、生物学特性: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 与小麦的生长习性相近,但成熟期较早,在小 麦收获之前大部分杂草种子已成熟脱落,成为 翌年为害的来源。 3、耕作制度:免耕栽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 后,多年未进行深耕深翻,为适宜 由于麦种多为农民私下互相调换。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6):早熟禾 第一片真叶长1.5-2.2cm, 宽0.6mm,先端锐尖,,有3条直平行脉, 有三角状叶舌,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无毛。
Company Logo
Co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5):硬草 禾本科,杆直立或基部卧倒, 株高15-40厘米,节较肿胀。叶鞘平滑,下部 闭合,长于节间,叶舌干膜质,先端截平或具 裂齿。圆锥花序较紧密而紧缩,坚硬而直立, 分支孪生。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第一片真 叶长1.9cm,宽0.8mm,先端锐尖,有3条 直出平行脉,有2-3齿裂的叶舌,无叶耳,叶 片与叶鞘均无毛。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4):野燕麦 禾本科,燕麦属。别名:燕 麦草,乌麦。秋季或次年早春出苗;花果期49月。广布全国,我省邯郸市发生较重。第一 片真叶长6-9cm,宽3-4.5mm,先端急尖, 有11条直出平行脉,叶缘具睫毛,叶舌呈齿 裂,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无毛。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三、化学防治 对于节节麦,宜应用甲基二磺隆(世玛); 对于雀麦,可选用单嘧磺酯(双保险4号)、氟唑磺 隆(优彪)、啶磺草胺(优先)或甲基二磺隆(世玛 ); 对于看麦娘、野燕麦,可选用精噁唑禾草灵(骠马) 、炔草酸(麦极)等。 以上药剂应于小麦3叶期(杂草分孽前),对全田的麦 行麦垄进行均匀喷雾。 四、行政措施 加强技术宣传和培训。在禾本科杂草除治关键时期, 农业植保部门应加强对发生区农民的杂草识别和防治 技术宣传与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加强检疫。严禁从发生区调种,含有麦秸、麦稃的农 家肥不得施用于麦田。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3)防治策略. 一、农业措施 严格选种。播种前对麦种严格精选,剔除秕粒 、杂粒。 播前深耕深翻或轮作倒茬。对于重发生区,可 在播前进行深耕,把草种翻入土壤深层,也可 与油菜、棉花等阔叶作物轮作2-3年。 二、物理措施 人工拔除。对于杂草较少的麦田,可在小麦返 青至拔节期杂草未抽穗前进行人工拔除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4、控制措施不当。 4.1未能有效地控制其传播途径,造成不断扩散和蔓 延。一是麦种调换。由于麦种多为农民私下互相调 换,基本上都未受检。二是种子筛选不严,造成杂 草种子随麦种传播。三是机械收割等农事操作,使 其发生范围越来越大。 4.2未能采取有效的防除措施,导致发生越来越重。 一是在发生早期,农民因不认识而未采取防治措施 ,这种现象在新发生区比较突出。二是在发生后期 ,农民虽然对杂草进行了拔除,但时期偏晚,很多 草种已落入田间。三是很多农民在拔除后并不带出 田外,而是将其留在垄间或田埂上,成为次年为害 的来源。四是农民不知道或不掌握化学防治方法。 有些农民虽然知道,但用药偏晚,防效不理想。
Company
Logo
一、 禾本科类杂草种类
(1):雀麦 禾本科,雀麦属。俗称“野麦 子” 。其外形及生理特性与小麦非常接近。 成株高达1米,秆丛生,叶条形,叶鞘密被白 毛,叶舌干膜质;穗状花序,穗梗一长一短, 小穗极扁,颖尖披针形,颖果椭圆形,贴生于 内稃。第一片真叶带状披针形,长3-4厘米, 宽1mm,先端锐尖,13条直出平行脉,无叶 舌、叶耳,叶两面及叶鞘均密被长绒毛。随后 出现的真叶,叶鞘带紫红色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节节麦 禾本科,山羊草属。 须根细弱,具顶生圆柱型穗状花序,含穗513枚,小穗单生月.紧贴穗轴.穗轴节间顶 端膨大,于成熟后逐节折断或整个穗轴自基部 脱节。 幼苗暗绿色,基部淡紫红色;幼叶初出时卷 成筒状,展开后成条形;叶舌薄膜质,鞘口边 缘有长纤毛。成株期秆较细弱,叶片条形,叶 鞘紧抱茎,短于节间,边缘疏生纤毛;叶舌较 短,叶面密生柔毛。穗状花序圆柱状,穗轴每 节只生一个小穗,紧贴于穗轴的节间,成熟时 逐节脱落;小穗圆柱形,顶端平截,有1-2个 微齿,顶端具有0.5-4cm的长芒.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3):看麦娘 禾本科,看麦娘属 多在秋季 出苗,春苗少见;花果期4-5月。 第一片真叶长7-11cm,宽1mm,先端急尖 ,叶缘两侧生有倒向的刺状毛,有3条直出平 行脉,有三角状叶舌,无叶耳,叶片与叶鞘均 无毛。
Company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