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信用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外贸企业信用管理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外贸企业已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到国际商品交换中来,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信用交易活动迅速增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无处不在,信用对经济的运行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1 信用的内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信用”一词的解释是“信用即借贷活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黄达(2003)主编的《金融学》对信用的解释为:信用这个范畴是指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陈继忠(2001)认为,信用是社会各种责任主体的一种债务道德,这是从契约中反映出来的,需要严格的制约和社会舆论约束。《辞海》在谈到“信用”一词时给出了三层含义:一是信任使用;二是履行诺言,实践承诺,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三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多产生于货币借贷和商品交易的赊销或预付之中。

信用引发了产品交换方式上的革命,信用交易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交换方式中的主流。这种交换方式的改变,由此伴随着信用风险的产生。

2信用管理的概念界定

在西方国家,信用管理被称为风险管理;在我国,对信用管理的解释概况地说,信用管理(Credit Management)是指企业为了增强信用能力、控制交易中的信用风险而实施的一套业务方案、政策以及为此建立的一系列的组织制度。

林均跃(1999)对信用管理的定义如下:企业信用管理就是指如何科学地运转一个企业的信用管理部门,正确执行企业的信用政策,将该部门所承担的客户风险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商帐追收、辅助企业市场部门开拓市场等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并且认为信用管理是一门典型的跨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的应用型交叉学科。

谭永智,李淑玲(2004)认为,企业信用管理是针对信用销售的管理,具体

讲是指企业通过制定信用政策,指导和协调与信用销售有关的部门,以完成对信用销售中从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到回收应收账款的各交易环节的管理。

蒲小雷、韩家平(2001)从企业信用管理的职能和企业信用管理的目的这两个角度对其作了解释,认为:从管理职能上讲,企业信用管理是指通过制定信用管理政策,指导和协调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对客户信息收集和评估,信用额度的授予、债权保障,应收账款回收等各交易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以保障应收账款安全和及时回收的管理;从管理目的上讲,企业信用管理就是对各种规模的企业,力求达到企业销售最大化的同时,将信用风险(坏账)降至最低的管理措施。

以上几种观点,内容上虽有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即企业需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信用销售政策,促进应收账款及时收回,使坏账损失降到最低。

3 信用管理的模式

3.1 “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是由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韩家平主任和蒲小雷副主任,参照西方企业管理模式,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一套信用管理模式。它由四项内容组成:“3”代表企业在信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而“1”代表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或人员,即企业要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信用管理机制或信用管理人员来执行信用管理制度。

3.2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全程信用管理模式是由谢旭在1999年提出的。在时间顺序上,该模式把企业信用管理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签约前的客户资信收集和客户筛选、签约时的信用分析评估和决策以及签约后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即所谓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突出强调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该模式将企业信用管理涉及的销售管理和财务管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每一个信用管理操作都给出了信用管理和技术支持。

3.3双链条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

2001年,华夏国际企业资信咨询公司提出双链条全过程信用管理模式,其实质是一个信用管理控制的解决方案。该模式提出以企业信用销售流程为一条主线,分企业外部风险控制链和内部风险控制链两条控制链,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控和事后处理三个过程控制制度,采取数据库和信用管理软件、信用分析模型、监控指标系统和债务分析模型四大技术支持,通过信息化和组织设计整合的企业信用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4 信用管理现状

4.1 国外的相关研究

在国外,对信用风险的度量与识别很早就备受重视,早在1909年约翰.穆迪(John Moody)率先对铁路债券进行评级。国外关于信用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信用风险度量的角度来研究的。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包括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主要有专家分析法、信用评级法、信用评分法和神经网络法。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假定贷款会持有到期末,授信方认为在整个信用期内自身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一方,希望通过对受信方的信用风险度量,进行筛选甄别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避免贷款损失。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西方,出现了四个比较有影响力的信用风险风险量化模型。KMV公司(1993年)建立的以期权理论为基础的KMV模型,瑞士信贷银行(1999年)建立的以保险精算方法为基础的信用风险附加模型(Credit Risk+)、J.P.摩根(1997年)建立的以V AR为基础的的信用度量术模型(Credit Metrics)和麦肯锡公司(1998年)建立的以宏观模拟为基础的信用组合观点模型(Credit Portfolioview)。其中,KMV模型与信用度量术模型是欧洲国家最为流行的模型。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这些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2 国内的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信用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个人信用体系建设、金融领域的信用风险管理、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设计、信用体系的建立等方面。

钟楚男(2002)对个人的征信制度进行了研究;赵菁(2003)通过研究个人信用缺失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包括个人征信制度、评级体系、风险防范以及风险转嫁机制等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李曙光(2008)通过研究个人信用评估方法,阐述了构建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的统计学方法、运筹学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并结合我国国情,设计了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提出了建立我国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相关对策。

汪世新(2004)从博弈角度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刘天旭、郝倩、郭华(2008),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信用评级、风险分类等方面做了偏重实务的分析;于研(2003)对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的测定与管理进行研究,在联系我国实际情况的同时,借鉴了国外在信贷风险管理、场外期权信用风险定价、互换交易信用风险定价和信用衍生工具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完善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有着积极的作用;石晓军(2007)通过模型与实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做了研究,特别是对基于Logistic和Merton方法的违约率模型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如果有好的组织和文化,模型化的现代信用风险就能够成为真正有效的工具和强有力的手段。

刘光明(2003)提出了构建一个企业信用文化体系;林均跃(2001)从赊销管理、客户信用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企业该如何实施信用管理,它的务实性较强,对现代企业信用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借鉴;陈建(2005)全面介绍了信用评分模型的开发技术和应用经验;李敏、张美灵等(2004)系统论述了信用管理的概念、模式及内容,并提出了“3+1”科学管理模式;叶蜀君(2008)通过对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以突变理论为基础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性研究。

石晓军(2003)分析我国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产权、信息不对称、预期及其他;认为构造“三大机制”可以治理我国的信用风险;陈楠(2005)从政府责任的角度论述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政府要从政府信用的建构与完善和对社会信用体系中其他信用主体信用的建构与完善中承担的责任;林建(2004)提出了从制度设计上和法理依据上解决我国企业信用征集、评估、失信惩罚机制等问题的对策,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治理我国企业信用缺失问题和构建转轨时期我国信用体系的解决方案。

总之,国外流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是以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信用制度为基础的。由于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金融市场还不发达,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有待加强,所以,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还不能直接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目前我国的风险管理仍然是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而我们所要做的是:一方面先建立和巩固量化管理的资讯系统,然后根据中国的国情建立自己的量化管理模型;另一方面就是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