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社会学概论课件

武大社会学概论课件
武大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一章社会学导论

一、什么是社会学

Sociology的含义:关于社会的理论或学说,也就是对社会的研究。

什么是社会?

戴维-波普诺的定义:社会学是对人类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社会学研究什么

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具体研究内容:

文化

社会化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社会制度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区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

现代化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2.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3. 社会学的科学性

4.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四、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1. 孔德(Comte)的实证社会学

2. 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学科化

3. 当代社会学及其主要范式

1. 孔德(Comte)的实证社会学

1839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

提出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神学阶段(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

2. 涂尔干对社会学的学科化

涂尔干将社会学真正发展为一门经验性的社会科学学科

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例如他的《自杀论》,四种自杀类型:

利他型自杀

利己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

宿命型自杀

3.当代社会学及其主要范式

(1)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社会学

基本假设: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类似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追求理论、概念和变量的精确性以及研究目的和结论上的价值无涉。

(2)人本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假设: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与自然界不同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追求人文关怀

(3)反思社会学

关注的是社会学这门学科本身的问题:社会学应该当作什么?社会学本身遇到了什么问题?社会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五、为什么要学社会学

1.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能提供一种看待社会的特殊角度

“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意识到个人问题演变为公共问题的能力,就是不断穿梭于个人与社会之间,就是将个人既是为独一无二的人物,又视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部分及其产物。

2. 社会学的实用性

学习社会学可以使我们得到考察世界的技术与方法,这可以有助于与社会无关的职业,有助于做出日常生活中的决策。

一、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二)文化的特征

1.人为创造性

2.后天习得性

3.共享性

4.象征性

5.传递性6。变迁性

(三)文化的类型

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根据文化存在形态的不同)

物质文化: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采用原材料、自然资源加工制造而成,能够发挥特殊功能的有形实体非物质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指导人们的言行举止、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整合的符号、价值、规范等。

2.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根据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影响、被接受的广泛程度)

主文化:在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被人们普遍接受与认可,并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文化。

亚文化:只为某些特定的人群、群体接受的文化。

反文化:当亚文化对抗、排斥主文化的价值规范、生活方式及其标准时,就演变为反文化。

3、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根据不同社会阶层对文化的需求与创造)

精英文化:社会上层阶级的文化。与精英文化相对的是大众文化,它是一种为普遍的大众接受与共享的平民文化。

二、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一)文化的要素

1、符号

符号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指示或表达自身意义以外事物的东西。

2、语言

有口头语和书面语之分,它是一套象征符号的系统,也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沟通工具,利用它人们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与情感传递。

3、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

4、规范

规范是调节人们行为、关系的准则。

(二)文化的结构

1、文化的功能结构

文化特质,也称文化元素,它是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最小文化单位。

文化丛,由一组意义相连、功能协调并共同发挥作用的文化元素组成的更大的功能单位。

文化模式,文化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整合的动态过程,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逐渐趋向合法化、制度化,另一些被抑制、排除、摒弃,文化的这种内聚、整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内部构成各个部分协调稳定的模式。

2、文化的空间结构

文化中心指文化特质在地理位置上分布最集中的地方,他通过文化扩散对文化区产生影响。

文化区域指文化特征与生活方式上具有同质性的某一特定区域。

文化圈指由存在程度不一的相同或相通之处的若干文化模式组成的更大范围,并可突破空间阻隔进行文化交融的空间布局。

文化边际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扩散、传播、交流、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交叉、渗透地带,即文化边际。

(三)文化的变迁

文化变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纵向上,表现为文化的传递与继替;横向上,表现为文化的整合与冲突。

(一)文化的整合与冲突

1、文化的传播与采借

2、文化融合

3、文化冲突

(二)文化的传递与继替

(三)消费文化的兴起

第三章社会化

一、什么是社会化(socialization)?

社会化即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获得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

二、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1、人的生物性

(1)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2)独特的语言、思维及学习能力

2、人的社会性

(1)阶层

三、社会化的类型

1、初始社会化

主要发生在儿童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

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2、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预期社会化发生在青春时期。

3、发展社会化

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后者就是逆向社会化。

5、再社会化

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四、社会化的环境因素

1、家庭

2、学校

3、朋辈群体

4、工作组织

5、大众传媒

五、有关社会化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

1、查尔斯-霍顿-库利(cooley,1864-1929)的“镜中我”

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三个阶段:

首先,我们有觉察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

其次,我们领悟到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

第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简单地说,我们根据想象别人对我们自己行为及外表的感觉来理解自我。由于我们对自我的认识,可以是对他人是如何想象我们自己的反映,因此库利就称这种自我为“镜中我”looking-glass self 。

2、乔治-赫伯特-米德(Mead,1863-1931)的“角色借用”理论

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I)”和“客我(Me)”。主我包括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客我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对社会要求的内化和对那些要求的个人意识。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和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借用”,即把自己想象为处于他人的角色或地位,从而发展起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与世界的能力。

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的无意识理论

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因素,特别是性的因素。他认为人格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4、艾里克-埃里克森(Erikson,1902-1994)的“认同危机”理论

关注更为理性的自我的世界,将自我的发展分为八个心里阶段。在成长的每个阶段,如果个人不能很好地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特定社会要求作出反应,就会出现认同危机,给以后的社会化过程留下隐患。

5、让-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关注人的认知的发展,或者说人们学会思考的途径。皮亚杰对我们认识社会化过程的主要贡献是,他描述了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是如何思考的。

第四章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的含义

社会结构,就是指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

二、社会结构的单位

1、地位(status)

地位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和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

2、角色(role)

角色指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角色集角色冲突

3、社会群体和组织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集合。

组织是规模较大且更具结构化的群体。

群体中的结构水平,群体内的亲密程度,群体中的不平等与差异

4、宏观社会结构

社区、社会和世界体系

三、关于社会的两种理论视角

1、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

奥古斯特-孔德和赫伯特-斯宾塞

迪尔凯姆

塔尔科特-帕森斯

罗伯特-默顿

2、冲突论的理论视角

马克思主义冲突论

拉尔夫-达伦多夫

赖特-米尔斯

四、中国的社会结构

帝国体制的社会结构

改革前的社会结构

改革后的社会结构

第五章社会互动与社会网络

一、社会互动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简称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或人们对他人的行动和反应过程。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1)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

①只有在交流各方赋予自己行动以意义,而且理解或者寻求理解他人给出的意义的情况下才能叫真正的交

流。

②人可以与一个内在的自我进行交流。

③站在互动对象的角度来想象自己。

(2)布鲁默(Herter Blumer)提出的“符号互动论”一词

互动论的三个基本假设:

①人们在面对事情时,是根据事情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来决定如何行事的。

②这些事情的意义来自与一个人与自己同伴之间的社会互动。

③人在应对自己所遇到的事情时,会使用一套解释步骤,而这些意义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处理和调整的。(3)符号互动论的四项主题

①体现人的特色的世界不仅是物质的、客观的世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号的、象征的世界。

②生活,情境,乃至社会,都是每时每地在演化、在调整、在生成。

④动论研究的焦点既不在个人,也不在社会本身,而在于协调行动。

⑤极介入经验世界。

2、拟剧论

艾文-戈夫曼(Eving Goffman)提出拟剧论

①基本观点:每一个社会情境都被看作一个戏剧舞台,行动者在舞台上表演着真实生活的戏剧。

②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就是人们在他人面前制造自身形象的过程。

③前台和后台前台由三个部分组成——场景,外表,举止在后台,行动者可以稍事放松、调整,并准

备和操演前台所需的表演。

④有意忽视为了避免尴尬,观众通常会忽视表演者在表演中的过失,帮助表演者保全脸面。

3、常人方法学(本土方法论)

代表人物:哈罗德-加芬克尔(Hariod Garfinkel)

分析的是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互动的基本方法。

关注的问题:对于特定的情境所暗含的背景与意义为何有着相同的理解人们。

破坏实验

(四)社会互动的形式

1、交换

2、合作

3、冲突

4、竞争

5、强制

6、非语言互动身体语言空间距离

(一)社会网络的概念

1、定义

社会网络指一群特定的个人之间的一中独特的联系,处在社会网络中的成员一般互相认同,有团结感,他们之间因为某些共同的目标、利益与期望而保持着一定的互动。

2、社会网络的功能

①影响个人许多重要的选择与决定

②亲密感和归属感的来源

③影响人们的地位获得

(二)有关社会网络的研究

1、网络资源观

强调嵌入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源

代表人物:林南

2、弱关系力量假设和嵌入性的概念

代表人物: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

3、强关系力量假设

代表人物:边艳杰

第六章群体与组织

一、社会群体

(一)社会群体的性质

1、定义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具有认同感和团结感的集合体。

2、社会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根据群体中社会关系的规范化程度来划分)

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是按正式的社会规范建立起来并受正式规范所制约的。

非正式群体及其内部关系具有非规范的特点。

(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见关系的亲密程度)

初级群体是指成员间有着面对面的直接交往,具有密切的人际关系和较浓厚的感情色彩的群体。

次级群体是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而结成具有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3)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根据群体成员的归属来划分)

所属群体:指成员所在的群体。

参照群体:被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对成员的态度、认识发生重大影响的非所属群体。

(4)内群体与外群体

(根据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来划分)

内群体:成员对其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也就是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其中的群体。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之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

(二)群体结构

1、群体规模

小群体,二人群体,三人群体,大群体

2、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规定了成员应该如何行动以及违规意味着什么。

威廉-福特-怀特(William Foote Whyte)的《街角社会》

3、群体角色

(三)群体的运作

1、决策

指在群体活动中,群体针对遇到的问题而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

群体决策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定向阶段,群体被引到问题上来,并对一些事实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评价阶段,成员对问题作出估计,并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反映。

第三阶段,群体开始谈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达成共识的斗争中,产生了派系也建立了情感,并作出最后决定。

第四阶段,群体试图重新回复到开始时和谐关系,保证继续团结。

2、遵从(conformity)

指与习惯、规则或普遍意见一致的行动。

风险转移

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1、组织的特征

①劳动分工与权威分配

②权利相对集中于领导手中

③组织成员的可替代性

⑤组织的非人格化特征

2、组织的结构

(1)正式结构

是指导组织成员活动的一套明确陈述的规定、纪律和程序。包括规章、法规、内部细则、命令和达成目标的时间表等。

(2)非正式结构

是由群体成员的互动所形成的人际关系。

3、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科层制

一种运作于明确规章制度基础上的等级权威结构。

科层制的特点“

①组织结构等级制

②权责分明

③基于专业技术资格之上的人员用工制度

④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严格约束。

⑥奖惩制度

4、组织的过程

(1)制度化

一个组织成功地吸纳到了成员并且得到了他们的信赖,能够富有成效地实现其目标,因而在相对稳定的结构中,在一整套目标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形成有序的运作模式的过程。制度化的负面效应:目标置换(goal displacement)

(2)组织的五个阶段:

产生、成长、成熟、衰落和消亡

5、组织的变迁

组织变迁的动力既来自组织内部,也来自组织外部。

第七章社会制度

一、社会制度概述

(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含义

社会规范:在一定的弹性空间内对社会行动提供方向、明确限度、控制偏离的文化手段。

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基本的社会需要,在各个社会中具有普遍性,在相当一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稳定性的一套相互联结的社会规范体系。

(二)社会制度的构成要素

1、规范系统

可以将规范理解为权利安排与行动准则的总和。

2、策略系统

一个社会制度的运作,是社会成员在权利安排的基础上,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行动的过程。

3、知识系统

制度在运行时必须依赖由各种可以宣传的知识与“默会的知识”所构成的知识系统。

4、组织系统

社会制度的运行都要通过组织系统去落实。组织系统主要包括组织首脑,职能部门,组织成员三部分。

5、设施系统

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符号性的设施,如国旗、国徽,另一类是实物性设施,如经济制度的货币,教育制度的学校等。

(三)社会制度的运行分析

1、功能分析

社会制度的创设和维系时为了满足人的基本社会需要。

功能分析的要点:

第一,区分社会制度的产生原因和客观后果,将分析重点放在客观后果上。

第二,辨识社会制度客观后果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①社会制度的显功能

是制度行为者所设计或能够预料到的制度后果。

②社会制度的潜功能

③社会制度的正功能

是能够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促进社会整合的制度后果。

④社会制度的反功能

是无法满足特定期待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

2、机制分析

机制分析是对社会制度的运作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关注的是导向结果的过程,会把事先设计中的不确定性以及结果中的不可见性都展现出来,由此去挖掘社会本身的隐秘所在。

机制分析的要点:

第一,记录相关事件的独特性,耐心收集各种原始材料,关注伴随着每个开端的诸多细节和偶然事件,对事件的反复出现与断裂保持敏感。

第二,重点放在对灵活的非正式制度与变化多端的权力策略和技术的分析上。

第三,不仅关注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关注曾经被尝试、具有潜在可能性的事件;不仅关注记忆,而且关注遗忘;不仅关注发声,而且关注沉默。

第四,通过爆发的时刻去揭示错综复杂的力量关系;通过日常生活被触动、被冒犯、被侵略的时刻去展现模糊不清的日常生活。

二、主要的社会制度

(一)家庭

(二)经济

1、经济制度的内涵

经济制度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生产和分配的制度化体系。

基本构成要素:

第一,分工是经济制度的基础条件。

第二,产权是经济制度的核心内容。

第三,市场和计划是经济制度的调解方式。

第四,契约是经济制度的保障手段。

2、经济制度的基本类型

根据产权的不同,分为三张基本类型:

(1)私有产权的经济制度

(2)公有产权的经济制度

(3)混合经济制度

(三)政治

1、对权力分析的三种模式

(1)传统的利益——冲突模式

关注的核心是社会行动者之间可观察到的利益冲突,也即两人之间的支配关系。

(2)权威——合法化模式

由帕森斯等人倡导,关注的核心具有合法性的权利,也即将强制与认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共同行动的能力。

(3)生产——运作模式

福柯提出来的,要点:

权力具有多种形态,而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

权力是作为关系出现的策略,而不是一种可以被占有、被分配的实体性的物。

权力首先是生产性的实践,而不仅仅是压制性的外在控制;

权力与知识之间存在着微妙复杂的关系;对权力的分析不应该只看到宏大的权力,而应充分考虑权力的微观运作。

2、权威的三中类型

由韦伯提出

(1)传统型权威

它是历史上最普遍、由习俗所赋予的权威,如世袭君主制。

(2)魅力型权威

它是由于特殊的个人魅力和超凡的才能而为人们所拥戴、追随的权威。

(3)法理型权威

它是由理性的、成文的规则或法律所赋予的权威。

3、三种政权形式

(1)独裁主义(authoritarianism)

它是指由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来掌握权利的政权。

特点:在这种政权中,意识形态不起重要作用,大众动员程度低,权力运作没有宪法和程序的基础,公民权受到高度压制。

它是指由一个政党来统治的政权。

特点:极权主义政权掌握了深入监控社会各个方面的现代技术手段,广泛运用了意识形态宣传工具,社会动员程度很高,高度压制公民权。

(3)民主政权

是指权力源于被统治者的认可,而且公民有权参与实际决策过程的政权。

特点: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参政权,多党竞争,司法独立,保障人身权利以及包括结社、言论、出版、思想和迁移在内的自由。

(四)教育

1、教育:从功能主义角度看教育的功能:

(1)人格塑造(2)文化传播

(3)筛选(4)革新

2、教育:从冲突论角度看

教育既是实现平等的手段,又是强化不平等的渠道。

布迪厄指出,学校实际上是为社会等级制提供证明的极为重要的制度机制,是社会支配关系的再生产机制。

第八章家庭、婚姻与性别

一、家庭

(一)不同视野下的家庭

家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由于婚姻、血缘或认领关系而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1.功能主义的观点

家庭的功能:

①性需求的满足与规范②种族延续③社会化④情感的温暖⑤经济的合作

2.冲突论观点

强调家庭中两性的竞争,指出家庭的历史就是女人被男人统治的历史。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分析了家庭的演变过程: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

“个体婚制在历史上绝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恰好相反,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

(二)家庭的结构

家庭的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组成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身份和角色的关系。

1、按照家庭成员所担当的家庭身份的演变,家庭可分为出身家庭和生殖家庭。

在出身家庭中,家庭成员主要以子女的身份出现,他们在此出身并进行大部分的社会化。

在生殖家庭中,家庭成员主要以父母的身份出现,他们结婚生子,组建新的家庭。

2、按照家庭成员的关系与规模,家庭可以分为核心家庭和扩大家庭

核心家庭又称小家庭,其家庭成员主要包括一对已婚夫妇及未婚子女。

扩大家庭是由一个核心家庭或一个以上核心家庭再加上其他亲属而组成的家庭。

3、按照家庭中权力分配的不同,家庭可以分为父权家庭、母权家庭和平权家庭

父权家庭通常是指最年长的男性成员居于统治地位的家庭。

母权家庭通常是指最年长的女性成员居于统治地位的家庭。

平权家庭是指丈夫和妻子的权力大致平等的家庭。

4、按照婚后夫妻居住地点的不同,家庭可以分为从夫居、从妻居以及单居制。

从夫居是指婚后女方到丈夫家居住。

从妻居是指婚后男方到妻子家居住。

单居制是指男女双方结婚后不与任何一方的父母住在一起,而是单独居住。

5、按照婚姻形式的不同,家庭可以分为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以及一妻多夫。

6、按照选择配偶的情况,家庭可以分为实行族内婚制和实行族外婚制的家庭。

有些群体期待或要求其成员与同一群体的成员通婚,这为族内婚制。

有些群体期待或要求其成员与该群体外的成员通婚,这位族外婚制。

7、按照世系相传和财产继承的方式,家庭分为父系制、母系制和双系制。

在父系制下,世系和继承都是按照家庭中男性一方传下来,女性不被允许继承。

在母系制下,世系和继承都是按照家庭中女性一方传下来,男性不被允许继承。

在双系制下,世系和继承按照家庭中双方的血统进行。

二、婚姻

婚姻是社会赞成的一种配偶方式,通常涉及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的性行为和经济上的合作。

1、乱伦禁忌

一种很强的道德禁律,禁止特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发生性关系。

2、内婚制和外婚制

外婚制:规定要同自己群体之外的人通婚。

3、同类婚

指具有社会特征的人之间的婚姻方式。

4、多偶制

婚姻里同时涉及不止一个男人或女人的叫多偶制,包括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5、离婚和再婚

三、性别

(一)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1、生理性别指的是生物特征,分为女性(female)和男性(male)两类。

社会性别指的是以社会性的方式建构出来的社会身份和期待,而在建构时往往会比照真实或家乡的生理性别特征。它也分为两类:女性特质(feminine)和男性特质(masculine),或妇女(woman)和男人(man)。

2、生理性别差异

染色体荷尔蒙

3、性别角色

性(sex),性别(gender)

性别角色是作为男性或作为女性相联系的社会角色。

性别角色是由文化决定。

性别角色社会化

(二)有关性别与不平等的理论

1、功能论

功能主义着往往把传统的性别角色看成是有助于社会的有效运行的。

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现代男性和女性的性别角色源于早期社会所形成的劳动分工,这种分工是建立在性别差异的基础之上的。

2、冲突论和女性主义的观点

冲突论:经济和技术力量的发展导致了性别角色安排的改变,男性统治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

女性主义的批判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1)西蒙-德-波芙娃(Simon de Beauvior)的《第二性》

妇女所拥有的身体和心理是被建构出来的,妇女所面临的社会和文化也是被建构出来的,这两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强化了妇女的从属地位。

(2)弗里丹(B.Friedan)的《女性的奥秘》波芙娃试图确定男性支配的起源,弗里丹要问的是为什么妇女自己始终接受此等、无权、受剥削的地位。她的回答是,使她们成为受害者的并不是她们自己的生物原因,而是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女性的奥秘(feminine mystuques)。

(3)米莉特(https://www.360docs.net/doc/1e3550550.html,lett)的《性的政治》

如果波芙娃指出了男性支配的男性体系,在军事、工业、技术、大学、科学、政府和金融等社会各条权力途径上,权力完全操纵在男性手中,正是借助于这样一种制度,女性处于男性的控制之下。

第九章社会问题

一、社会问题概述

(一)社会问题的界定

1、社会问题的界定

社会问题既是一种客观的行为,即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又含有较强的主观意识,是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视为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

2、社会问题的特征

普遍性复杂性时间性空间性

3、社会问题的类型

1)按社会问题发生的领域来划分,可将社会问题分为政治性社会问题,经济性社会问题,文化性社会问题和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也可以分为社会性的社会问题,制度性的社会问题和个人性的社会问题。

2)按社会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劳工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家庭问题,犯罪问题,腐败问题,等等。

3)按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来划分,可分为结构失调性社会问题与功能失调性社会问题

(二)有关社会问题的研究视角

1、社会病理学

是20世纪初期美国一些社会学者所持有的观点,其理论基础是斯宾塞的有机体类比法。社会被看成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凡妨碍有机体正常运行的情况皆可视为社会问题。

2、社会解组论

盛行于1918——1935年间,关注的不是个人而是社会规则,强调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其他部分必须重新协调以适应这种变化,各部分缺乏适应或适应不良就会产生社会解组现象,逐渐造成社会问题。

3、价值冲突论

价值冲突论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源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价值和利益冲突。

4、偏差行为论

所谓偏差行为,是指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了某地位所规定的角色行为,违反了社会所期望的规范。两种观点:

社会提供给人们的机会不均等产生偏差行为

偏差行为是不恰当的社会化的结果。

5、标签论

标签论来自米德的互动理论,侧重与从主观方面探讨问题。偏差行为并非个人行动的本质,而是他人利用规则制裁犯罪者而产生的结果,偏差行为亦即被贴上标签的行为。

6、社会建构主义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生的。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强调围绕社会问题的界定、解释、解决的过程产生的不同行动者之间的互动。

7、批判理论

批判理论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与阶级关系等方面。该理论认为,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完全是有统治阶级或政治权力和其他强权一手造成的,社会问题的产生的根源是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二、若干社会问题分析

(一)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

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问题,又称原生环境问题,如火山爆发、地震等导致的环境破坏;

另一种是由人类不合理活动引起的问题,又称次生环境问题,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导致的生态破坏,一类是城市化和农工业告诉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

2、目前世界及中国的环境问题

武汉大学水力学课本习题解答7章

第 七 章 习 题 解 答 7-1 梯形断面壤土渠道,已知通过流量Q = 10.5 m 3/s ,底宽b = 8.9 m ,边坡系数m = 1.5,正常水深h 0= 1.25 m ,糙率 n = 0.025,求底坡i 和流速v 。 解: A = 1.25×(8.9+1.5×1.25) = 13.47 m 2,χ= 8.9+2×1.25×25.11+= 13.41 m , R = A /χ=1.005 m ,C = 1.0051/6/0.025 = 40.03 m 1/2·s , K = ACR 1/2=540.57 m/3s i = (Q /K )2 = 0.000377, v = Q /A = 0.78 m/s 7-2 有一灌溉干渠,断面为梯形,底宽b = 2.2 m ,边坡系数m = 1.5,实测得流量Q = 8.11 m 3/s 时,均匀流水深h 0 = 2 m ,在1800m 长的顺直渠段水面落差Δh = 0.5 m ,求渠道的糙率n 。 解: i = J = J P = △h /L =1/3600, A = 2×(2.2+1.5×2 ) = 10.4 m 2, χ= 2.2+2×2×25.11+= 9.41 m , R = A /χ= 1.105 m n = AR 2/3i 1/2/Q = 0.0228 7-3 一石渠的边坡系数m = 0.1,糙率n = 0.020,底宽b = 4.3 m ,水深h = 2.75 m ,底坡i = 1/2000,求流量和流速。 解:A = 2.75×(4.3+0.1×2.75 ) = 12.58 m 2,χ= 4.3+2×2.75×21.01+= 9.83 m R = A /χ= 1.28 m ,v = n i R 32=1.318 m/s , Q = vA =16.58 m 3/s 7-4 直径为d 的圆形管道中的明槽均匀流动,试根据式(7-2-5)导出Q/Q 1~h/d 的关系式(Q 1为h/d = 1时的流量),并论证当充满度h/d 为多大时Q/Q 1达到最大值。 解: 圆管 3 235χ= n i A Q , 满流时 3 213511χ= n i A Q , )sin (82?-?=d A ,d ?=χ2 1 , A 1 =πd 2 /4,χ1= πd ()[]313 213 51121 ?π=??? ? ??χχ??? ? ??=f A A Q Q , ()()25sin ? ?-?=?f Q /Q 1取极值时, ()()()()[]?-?-?-?? ?-?=?'sin 2cos 15sin 3 4 f = 0 得到两个极值点: ?= 0为极小值点,Q /Q 1 = 0; ?= 5.278为极大值点,此时 ?? ? ?? ?-=2cos 121d h =0.938, Q /Q 1 =1.076 7-5 有一顶盖为拱形的输水隧洞,过水断面为矩形,宽b = 3.3 m ,糙率n = 0.017,底 坡i = 0.001,当流量Q = 16 m 3/s 时,求水深h ,问流速是否超过2.0 m/s ? 解: 试算,……,取h = 2.6 m ,A = 3.3×2.6 = 8.58 m 2,χ= 3.3+2×2.6 = 8.5 m ,

武汉高校新生开学新闻稿

提供专业的word版文档,优质的服务,希望对您有帮助/双击去除 武汉高校新生开学新闻稿 79岁老人赵家富来自云南丽江,9月1日他和儿子儿媳一起送孙子到华中科技大学报到入学。第一次到武汉的赵家富说,孙子是他家世代培养出的第一个大学生,因此一家人在4天前就来到武汉,帮孙子早些熟悉校园,也顺便旅游一趟,“这几天看了黄鹤楼、汉口江滩,还准备去东湖公园等景点逛逛”。 连日来,武汉众多高校陆续开学迎新。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大学新生后面大多跟着两三个陪同报到的家长。这些外地家长在送孩子入学的同时,顺便游览江城各景点,由此也催热了住宿、旅游等“开学经济”。 尽管武汉市内高校已经采取错开新生报到时间等措施,分流各大高校新生报到高峰,但大量外地家长在汉时间普遍有两至三天左右,因此高校聚集区及校园内宾馆、旅店均呈

现火爆场景。记者从不少快捷连锁酒店查询了解到,目前武汉市高校周边的房间已进入预定高峰期,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附近的多家品牌连锁酒店内各种房型均已满员。 为抢占新生入学商机,武汉市部分景区和旅行社纷纷推出针对大学新生及家长的旅游线路。东湖景区近日推出针对新生的“人文生态一日游”,一些旅行社也在校园内宣传发往武汉市郊区景点的旅游线路,吸引了不少新生和家长前往体验。 一些专家认为,随着公众消费能力逐渐提高,9月前后的高校开学阶段或将成为继“十一”、端午等长假后,推动武汉旅游经济升温的又一重要时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教讲说,武汉市内有约80家包括高职高专在内的高校,正因为聚集了如此多的高校,每到开学时期,武汉都会迎来一波学生及其家长的消费热潮,集中消费带来的“开学经济”不容小视。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武大社会学概论课件

第一章社会学导论 一、什么是社会学 Sociology的含义:关于社会的理论或学说,也就是对社会的研究。 什么是社会? 戴维-波普诺的定义:社会学是对人类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二、社会学研究什么 社会学是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社会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社会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具体研究内容: 文化 社会化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 社会制度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区 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 集体行动与社会运动 现代化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 社会学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2.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3. 社会学的科学性 4. 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四、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1. 孔德(Comte)的实证社会学 2. 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学科化 3. 当代社会学及其主要范式 1. 孔德(Comte)的实证社会学 1839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以及关于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 提出人类社会发展三阶段论——神学阶段(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实证阶段)。 2. 涂尔干对社会学的学科化 涂尔干将社会学真正发展为一门经验性的社会科学学科 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例如他的《自杀论》,四种自杀类型: 利他型自杀 利己型自杀 失范型自杀 宿命型自杀 3.当代社会学及其主要范式 (1)自然主义或实证主义社会学 基本假设: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类似自然现象的规律性 追求理论、概念和变量的精确性以及研究目的和结论上的价值无涉。 (2)人本主义或反实证主义社会学 假设:社会是人的产物,社会是与自然界不同的存在,社会的存在依赖于人们所赋予它的意义。 追求人文关怀 (3)反思社会学 关注的是社会学这门学科本身的问题:社会学应该当作什么?社会学本身遇到了什么问题?社会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什么? 五、为什么要学社会学 1.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学能提供一种看待社会的特殊角度 “社会学的想象力”就是意识到个人问题演变为公共问题的能力,就是不断穿梭于个人与社会之间,就是将个人既是为独一无二的人物,又视为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部分及其产物。 2. 社会学的实用性 学习社会学可以使我们得到考察世界的技术与方法,这可以有助于与社会无关的职业,有助于做出日常生活中的决策。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学院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实力雄厚的信息管理教学与研究机构,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信息管理高级人才和信息职业领导者,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为单位,学科实力排名全国第一。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1929年,武昌文华大学图书科独立为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1953年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并入武汉大学,建立图书馆学系。198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图书情报学院。2001年,更名为信息管理学院。 经过九十多年的辛勤建设,形成了“开拓创造、务实创业、引领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学院多个研究领域在全国位居领先地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院下设图书馆学系、信息管理科学系、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出版科学系和电子商务系5个系,有6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古籍整理与保护、信息资源管理、出版发行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图书情报与档案整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学院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000余人,全日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300余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200余人,网络教育、继续教育及各类进修培训生30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34人,副教授和高级职务研究人员37人。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荆楚社科名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湖北省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1人。学院图书情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教育团队。学院有7门课程获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和2个省级品牌专业。 学院拥有本专业领域全国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信息资源研究创新基地,拥有“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0年经原信息产业部批准,建立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武汉)基地。2006年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设立新闻出版总署武汉大学高级出版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还有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知识产权高级研究中心、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多个学科交叉型、产学研结合型研究机构。学院建设有一流的实验教学与图书资料保障条件。图书情报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置有国内专业藏书最丰富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室暨实验图书馆,收藏中外图书文献16万多册。 学院教学质量优良,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国电子商务大赛、全国大学生“未来编辑杯”竞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学生就业前景广阔,需求信息旺盛,行业优势鲜明。

2016年武大社会学考研

2016年武大社会学考研 以下内容由凯程老师搜集整理,供考研的同学们参考。更多考研辅导班的详细内容,请咨询凯程老师。 武汉大学社会学专业属于社会学系。武汉大学是率先恢复社会学教学、重建社会学专业的全国10所高校之一。 一、武汉大学社会学考研信息怎么查询? 了解武汉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信息,需要查看研究生院官网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目录信息,还需要登录社会学系官网查看参考书目信息。 二、武汉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考什么? 社会学专业初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语或241德语; ③643社会学理论; ④863社会学方法;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为: ①社会心理学;②社区概论。 专业具体的考试科目需要查看院校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三、武汉大学社会学考研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社会学专业的研究方向为: (01)城市社会学; (02)发展社会学;

(03)经济社会学; (04)社区研究; (05)现代化理论研究; (06)中国社会思想与社会发展; (07)政治社会学; (08)组织社会学。 四、武汉大学社会学参考书目有哪些? 643社会学理论: 1、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国社会思想史》主编:王处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4、《风险社会》作者:乌尔里希?贝克译者:何博闻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1页数:337定价:17.70元丛书:人文与社会译丛; 863社会学方法: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卢淑华:《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3、(美)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2-1。 五、社会学院校研究生教育排名如何? 1中国人民大学,2上海大学,3北京大学,4南京大学,5中山大学,6武汉大学,7华中科技大学,8南开大学,9复旦大学,10吉林大学,11华东理工大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院校推荐:武汉大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院校推荐:武汉大 学 推荐理由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信息管理教育与研究机构,图书馆学、情报学两个学科分别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在 2003 年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全国第二届学科评估中,学院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被评为全国第一。自 2000 年以来,该院共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3 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9 项,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 50 余项,项目总经费达 1200 余万元。2005 年该院马费成教授中标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数字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与利用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本领域唯一的一项重大攻关项目。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频繁。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等十多个国家的图书情报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本院是 IFLA会员单位,与国际图联(IFLA)等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我院每年派遣 2-4 名教师和研究人员赴国外留学、访问,并接受港、澳地区和部分国家的来华留学生。 招生人数 2012 年信息管理学院招生人数为 130 人 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年份专业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 2009 图书馆学50 50 95 95 340 档案学50 50 90 90 345 情报学50 50 85 90 320 2010 图书馆学50 45 90 90 340 档案学50 45 90 90 340 情报学50 45 85 90 320 2011 图书馆学60 60 90 90 360 档案学60 60 90 90 360 情报学55 55 90 90 360 考试科目 图书馆学:文献信息管理(含信息管理学基础、档案管理学、图书馆学概论);信息组织与

社会学概论课件整理

专题一:社会与社会学 一、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概念的来源 古汉语中,社指祭祀土地的地方,“封土立社,示有土也”。 在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爱重之,必然神化之,因此土地很早就是人们的祭祀对象。 会是聚集在一起。 “社会”就是因祭祀土地而聚集在一起。 重点祭祀的日子,称为"社日",这是古代重大的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 现在社会的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源于英语中的“Society”。 严复的翻译是“群”(《群学肄言》)。 翻译成“社会”,是从日本译文中直接借用过来的。(二)“社会”的涵义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社会”概念有不同含义。 人类社会 西方社会、城市社会 农耕社会、工业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上流社会、黑社会 社会人、社会青年 广义的“社会”是指“人们各种活动和生活的总和”。 如:社会系统、社会文化、社会变迁、社会发展、社会现代化等。 狭义的“社会”是指与市场、国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人们生活的三大领域——经济、政治、社会。 经济领域由市场调节 政治领域由国家(政府)主导 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由公众自我管理 (三)“社会”的功能 整合功能 社会观念、规范、制度将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 调整各种矛盾冲突和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交流功能 社会为人类的交往提供交往工具(语言、符号) 提供交往场所(家庭、组织、群体) 交往的规范等 导向功能 有形和无形的社会观念、规范能够 维护正常的秩序; 调整人际关系; 规定思想行动方向。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个体生命短暂,社会长存,社会传承文明。 人生的“三不朽”。 二、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就是从社会事实出发,研究人们的社会生活,包括: 个人如何形成社会 社会总体运行规律 个人行为和集体行为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 …… (一)社会学的特征 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社会学要求我们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是如此这般地生活,我们为什么会这样行动。 对个人成功的解释。 社会学还教我们去了解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确凿无疑和真实的事情,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 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民族、职业结构等,强调整体把握,多用定量研究。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和《当代中国社会流动》。 微观社会 指社会的个体结构,表现为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 细致研究个体生活状况、行为、差异等特征; 多为定性研究。 林耀华:《金翼》; 费孝通:《江村经济》。 刘倩:《南街社会》 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 (从社会关系的层次、水平划分) 个人关系: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和互动。如同事、上下级、朋友、买卖、邻里、家庭等。 它是一种较低层次社会关系; 其特点为非正式、不稳定、数量多、直接体验等。 群体关系: 在社会群体和组织层面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属中间层次。如社会团体、利益群体、阶级阶层等。 1

武汉大学水力学教材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水静力学 1、相对压强必为正值。( ) 2、图示为一盛水容器。当不计瓶重时, 作用于地面上的力等于水作用于瓶底的总压力。( ) 3、静水总压力的压力中心就是受力面面积的形心。( ) 4、二向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的作用点就是静水总压力的水平分力与铅直分力的交点。( ) 5、一个任意形状的倾斜平面与水面的夹角为α。则该平面上的静水总压力P=ρgy D A sinα。(y D为压力中心D的 ) () b,长度L及倾角α均相等,则二板上的静水总压力作 ( ) ( ) 8、静水压强仅是由质量力引起的。( ) 9、在一盛水容器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小孔A、B,并安装一U 形水银压差计,如图所示。由于A、B两点静水压强不 ?h 的差值。( ) 10、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作用于物体表面的静水总压力。( ) 11、选择下列正确的等压面: ( ) (3) C ? C (4) D ? D ( ) (1) 淹没面积的中心;(2) 压力体的中心;(3) 总压力的作用点;(4) 受压面的形心。 13、平衡液体中的等压面必为( ) (1) 水平面;(2) 斜平面;(3) 旋转抛物面;(4) 与质量力相正交的面。 14、图示四个容器内的水深均为H,则容器底面静水压强最大的是( ) (1) a ; (2) b ; (3) c ; (4) d 。

15、欧拉液体平衡微分方程( ) (1) 只适用于静止液体;(2) 只适用于相对平衡液体; (3) 不适用于理想液体;(4) 理想液体和实际液体均适用。 16、容器中盛有两种不同重度的静止液体,如图所示,作用在容器A B 壁面上的静水压强分布图应为( ) (1) a (2) d 17、液体某点的绝对压强为58 kP a,则该点的相对压强为( ) (1) 159.3 kP a;(2) 43.3 kP a;(3) -58 kP a(4) -43.3 kP a。 18、图示的容器a 中盛有重度为ρ1的液体,容器b中盛有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则两个容器中曲面AB 上压力体及压力应为( ) (1) 压力体相同,且压力相等;(2) 压力体相同,但压力不相等; (3) 压力体不同,压力不相等; 1 m 时〔虚线位置〕,闸门上的静水总压力。( ) (3) 不变;(4) 无法确定。 3 m 水柱高,当地大气压为一个工程大气压,其相应的 绝对压强值等于( ) (1) 3 m 水柱高;(2) 7 m 水柱高; (3) -3 m 水柱高;(4) 以上答案都不对。 21、液体中,测管水头(z + p/ρg) 的能量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液体中,位置高度z 的能量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压强高度p/ρg 的能量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23、真空压强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___;真空压强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 24、比重为0.81 的物体放入比重为0.9 的液体中,则出露部分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2009武大社会学考研试题

武汉大学2009年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5×6) 1. 社会学想象力 2. 科层制 3. 集体欢腾 4. 再分配经济 5. “尊尊”,“亲亲” 2、简答题(5×12) 1.对社会学的两种基本方法论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进行比较 2. 简述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3. 简述布劳的交换理论 4. 简述标签理论 5. 简述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3、论述题(3×20) 1. 选取一位古典的社会学家,谈谈他的理论对认识和分析当代中国社 会有何意义。 2. 自选一本你最喜爱的社会学著作进行简要的评述 3. 孙中山民生论及福利论述评 2009年社会学方法 1、名词解释(5×6) 1. 简单随机抽样 2. 抽样分布 3. 效度 4. 解释性研究 5. 结构式访问 6. 内容分析 2、简答题(6×10) 1. 简述卡方的检验的过程 2. 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3. 简述影响信度的因素 4. 简述操作性定义的功能 5. 简述问卷的基本结构 6. 简述文献法的优点 3、论述题(2×16) 1. 试论述变量测量的四种尺度及其特征 2. 试论述解释性研究中建立分析模型的三种主要方式 4、计算题(2×14)

1. 调查6名妇女,其受教育年限x与生育子女数y之间得如下数据: x368121618 y534221 试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某城市调查122名老年人,发现他们平均每天看5小时电视,标准差为2.2小时,如果要求95%的可信度,试估计全市老年人平均每天看几个小时电视. (Z0.025=1.96) 2008年社会学理论 1、名词解释(5×6) 1. 社会资本 2. 常人方法学 3. 社会现代化 4. 嵌人 5. 内在控制 6. 文化震惊 二、简答题(6×10) 1. 试分析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2. 简述"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区别 3. 试述现代组织活动的特征. 4. 简述韦伯的社会行动的类型 5. 简述科尔曼生平 6. 简述孟子的社会交往理论 三、论述题(3×20) 1.论述齐美尔《货币哲学》的主要学术观点 2.社区转型具有什么特征,如何实现社区的协调发展 3.教材中将社会思想分为官方的,士林的,民间的三个层次,你对哪个层次的社会思想研究最感兴趣。 2008年社会学方法 1、名词解释(5×6) 1. 列联表 2. 纳伪错误 3. 操作化 4. 分析单位 5. 量表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目录学》考试试卷(模拟1)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目录学》考试试卷(模拟1) (A卷)试卷类型:闭卷 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 1 文献著录 2 史志目录 3 分析目录学(analytical bibliography) 4报导性文摘 5 在版编目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共20分) 1. 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分类目录是《》。 A.七略 B.别录 C.七志 D.七录 2 郑樵主张会通,反对断代史的做法。他的著作是《》。 A.史通 B.通典 C.文献通考 D.通志 3 《出三藏记集》是一部佛经目录,它是梁天监年间由编撰的。 A.释道安 B.释僧祐 C.朱士行 D.释道宣 4 希腊诗人在担任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期间编撰过一部题为《皮纳克斯》(Pinakes),又名《各科著名学者及其著作目录》。

A.卡利马科斯 B.亚历山大 C.格斯纳 D.特里森 5 记录和指引文献事项或知识单元,并按一定系统组织起来的检索工具 是。 A.目录 B.文摘 C.索引 D.字典 6 元代钟嗣成所编《录鬼簿》是一部。 A.戏曲汇编 B.传奇汇编 C.私藏目录 D.戏曲目录 7 《汉书·艺文志》的编撰者是。 A.刘向 B.刘歆 C.班固 D.裴松之 8 《》是一部辑录体书目,它的编撰者是清代著名诗人与学者朱彝尊。A.文献通考 B.经义考 C.小学考 D.史籍考 9 梁启超以为,《》中最有价值之创作是《历代众经举要转读录》。 A.大唐内典录 B.开元释教录 C.历代三宝记 D.出三藏记集 10 是揭示和报导若干文献收藏单位的全部或部分藏书的目录。 A.文摘 B.推荐书目 C.联合目录 D.地方文献书目 11 的中文译名是联机公共目录。 A.OBAC B.OPAC C.LPAB D.OPAB

武汉大学水力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导 论 1、体积模量 K 值越大,液体越容易压缩。 ( ) 2、液体的内摩擦力与液体的速度成正比。 ( ) 3、水流在边壁处的流速为零,因此该处的流速梯度为零。 ( ) 4、影响水的运动粘度的主要因素为 ( ) (1)水的温度; (2)水的容重; (3)当地气压; (4)水的流速。 5、理想液体是 ( ) (1)没有切应力又不变形的液体; (2)没有切应力但可变形的一种假想液体; (3)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率成直线关系的液体; (4)有切应力而不变形的液体。 6、A 、B 为相邻两液层,A 层流速大于B 层流速。则A 层对B 层的切应力τ1_____________ B 层对A 层的切应力τ2 。 其中τ1 的方向与流向 __________,τ2 的方向与流向______________。 7、单位质量力的量纲为__________________;运动粘度的量纲为 _______________;动力粘度的量纲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8、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 _______________,在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消除变形的性质,称为 _______。 9、已知二元明渠断面的流速分布为抛物线,如图示,则其切应力分布τ~y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切应处。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定。 11、图为管道过水断面水流流速分布图,从其对应部位取出水体A ,则水体顶面切应力的方向与流向 , 底面切应力的方向与流向 。 12、平板面积为 40×45cm 2,厚度为 ,质量 m=5kg ,沿着涂有厚度δ=油的斜面向下作等速运动, 其速度u =s,带动油层的运动速度呈直线分布,则油的粘度μ=______________,ν =__________________ (油的密度ρ=950 kg/m 3)。 A 的极薄的平板以速度 u 平行移动。x 为平 板距上边界的距离。求:平板所受的拖力T ,(缝隙内的流速按直线分布)。 (A x x u T )(-??+ =μ) 14、已知200C 时海水的密度3cm /g 03.1=ρ,试用国际单位制表示其密度值,并求其比重和重度。 (33/094.10,03.1,/1030m kN S m kg ===γρ)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501 专业名称: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图书馆学专业创办于1920年,为国内最早的同类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组织、检索、开发、利用与管理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关于文化、教育、科学、图书馆事业和信息化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 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收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站建设和网络系统评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修满140学分,其中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为31学分,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分为28学分;专业课必修学分为15学分;毕业实习为6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为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描述、目录学概论、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与服务、参考咨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字图书馆导论、图书馆系统维护与评价、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管理、图书馆与信息研究方法。 双语课程:政府信息管理(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特色课程:中国古籍版本学、文史工具书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主要实验课程:信息组织、信息描述、信息检索、数字图书馆导论、图书馆系统维护与评价、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站设计与开发。 本专业实行教学实习、假期实习、专业实习等三级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是指根据课程安排,就与课程相关内容在校内进行实习;假期实习是指寒暑假要求学生在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实习或做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是指三年级下学期(以暑期为主)为期6周的毕业实习。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必须符合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修满规定的学分,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通过答辩者,准予毕业,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考研资料-社会学概论讲义

社会学概论复习指南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社会学的孕育产生 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却只有16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但社会学本身的发展,无论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还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演变的过程。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上个世纪社会学产生的各种条件。 一、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社会学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这个“时代实践的要求”,主要就是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大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一)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 在近代西方的社会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已在欧洲主要国家中完成了。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北美的产业革命。 (二)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两次大革命的实质是推动西方社会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在两大革命的推动下,西欧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这种巨变之突出表现的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推动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三)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启蒙学者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起所谓“正义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冲突、失业和犯罪等等。这些都以十分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如回答能,则有一个如何达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如回答不能,则又有一个如何解决、出路何在的问题。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着眼于社会改良,维护资本主义的理想;而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则着眼于社会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彻底批判。两种不同的回答,形成了社会学中的两大传统。尽管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采用“社会学”这个术语,而把自己的学说叫做唯物史观,但这并不影响事情的实质。 二、社会学形成的思想材料 同任何新学说、新思潮的产生一样,社会学的形成也依赖于已有的思想材料。社会学由

武大社会学系介绍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一、基本情况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具有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开设社会学专业以来,社会学系走过了90多年的风雨历程。1979年,武汉大学是率先恢复社会学教学和重建社会学专业的全国10所高校之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先后恢复、重建和新建了社会学本科专业和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硕士点。四校合并后的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现有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三个硕士授予点,一个社会学博士学位授权点。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现任领导:党总支书记:殷晓红系主任:朱炳祥党总支副书记:王红 系副主任:周长城系副主任:桂胜社会学理论教研室主任:闭伟宁副教授 社会学方法教研室主任:殷燕敏副教授 人类学教研室主任:朱炳祥教授 民俗学教研室主任:徐少舟副教授 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1992年经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处批准建立,所长周运清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与应用研究。 科研的主要方向有:1、新经济与社会转型;2、社会环境与儿童教育;3、住房制度与住房市场;4、社会转型与生活质量;5、流域开发与环境创新。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1)国家教委九五博士点基金项目:大中城市房改模式研究 (2)汉港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与房地产市场研究 (3)国际合作项目:中国人生活质量。 (4)委托项目:青少年成长环境研究 []2、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ISDS) ISDS(Institute of Social Development Studies)是社会发展研究所的英文缩写,音译为"爱思得思",意即"爱思想的人才能得到思想"。ISDS以"关注政治,弘扬文化,研究经济,回报社会"为己任,要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千秋大业中建功立业。 ISDS宗旨: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走向市场,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在这种趋势下,ISDS在武汉大学法学院和社会科学研究部领导的积极支持下,正在以全新的思维开拓一条科研走向市场的康庄大道。经过几年的努力,ISDS凭借自己雄厚的知识和技术实力,已在市场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好评。 省部级以上政府社科基金项目:1.华中地区农村社区发展与变迁模式研究(1993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2.湖北省大别山老区文化对大悟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1993年湖北省社科基金资助项目)3.武汉

最新整理武汉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学习资料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回到页首↑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参考书目 英语语言文学01 英语语言学 02 英美文学 03 翻译学 601 基础英语: 张汉熙等主编:《高级英语》(修 订本1-2册)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张培基、俞云根等编:《英汉翻 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01 语言、文学与翻译: 胡壮麟编:《语言学教程》(修 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修订本)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伯香编: 《英国文学教程》(修订本上下 册)武汉大学出版社 吴定柏:《美国文学大纲》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修 订本)南开大学出版社 郭著章、李庆生编:《英汉互译 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查看 俄语语言文学01 俄语语言学 02 俄罗斯文学 03 俄语翻译学 04 语言文化学 602 实践俄语: 《大学俄语》东方1-7册北外 和普院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1995年 402 俄语语言学与文学: 王超尘等:《现代俄语理论教程》 上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任光宣:《俄罗斯文学史》2003 年俄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查看 法语语言文学01 法语语言学 02 法国文学 03 翻译理论与实践 04 法语文学理论与批评 603 专业法语: Nouveau sans frontiers CEL Internatial 3-4册 束景哲:《法语课本》第5册,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03 法国文学(中世纪至20世 纪): Les Grands auteurs francais Textes et Litterature Bordas1996 陈振尧:《法国文学史》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 查看

武汉大学水力学教材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恒定管流 1、并联管道中各支管的单位机械能损失相同,因而各支管水流的总机械能也应相等。 ( ) 2、图示虹吸管中B点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 3、恒定管流的总水头线沿流程下降,而测压管水头线沿流程可升可降。 ( ) 4、在等直径圆管中一定发生均匀有压流动。( ) 5、各并联支管的水头损失相同,所以其水力坡度也相同。( ) 6、图示两个容器由两根直管相连,两管的管径、管长及糙率均相同,所以通过的流量相等。 ( )

径偏小,不能通过要求的设计流量。 ( ) 8、图示A、B 两点间有两根并联管道 1 和 2 。设管 1 的沿程水头损失为h f1,管 2 的沿程水头损失为h f2。则h f1与h f2 的关系为() (1)h f1 >h f2;(2)h f1<h f2;(3)h f1 = h f2;(4)无法确定。 9、图示为坝身下部的三根泄水管 a、b、c,其管径、管长、上下游水位差均相同,则流量最小的是()。

(1)a管;(2)b管;(3)c管;(4)无法确定。 10、在管道断面突然扩大处,测压管水头线沿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管道断面突然缩小处,测压管水头线沿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图示为一串联管段恒定流。各管段流量q v1、q v2、q v3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管段流速 v1、v2、v3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110501 专业名称: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在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创造、创新、创业型复合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图书馆学专业创办于1920年,为国内最早的同类专业,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组织、检索、开发、利用与管理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 本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我国关于文化、教育、科学、图书馆事业和信息化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研究方法, 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收

集、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开发、利用和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网站建设和网络系统评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中外文文献阅读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要求修满140学分,其中全校通识教育必修课为31学分,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12学分;专业基础课必修学分为28学分;专业课必修学分为15学分;毕业实习为6学分;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为4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 (五)学位授予 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双语课程、特色课程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图书馆学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描述、目录学概论、信息检索、信息用户与服务、参考咨询、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字图书馆导论、图书馆系统维护与评价、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管理、图书馆与信息研究方法。 双语课程:政府信息管理(Governm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特色课程:中国古籍版本学、文史工具书 (七)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武汉大学水力学教材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水动力学基础 渐变流与急变流均属非均匀流 急变流不可能是恒定流。 总水头线沿流向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 水力坡度就是单位长度流程上的水头损失。 扩散管道中的水流一定是非恒定流。 恒定流一定是均匀流,非恒定流一定是非均匀流。 均匀流流场内的压强分布规律与静水压强分布规律相同。 测管水头线沿程可以上升、可以下降也可不变。 总流连续方程V1A1 = V2A2对恒定流和非恒定流均适用 21、对管径沿程变化的管道 (1)测压管水头线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 (3)测压管水头线沿程永远不会上升 测压管水头线总是与总水头线相平行 测压管水头线不可能低于管轴线 ,则管内水流属 (3)恒定非均匀流 10 、 11 、 12 、 渐变流过水断面上动水压强随水深的变化呈线性关系。 水流总是从单位机械能大的断面流向单位机械能小的断面。 恒定流中总水头线总是沿流程下降的,测压管水头线沿流程则可以上升、下降或水平。 13 、 液流流线和迹线总是重合的。 14、用毕托管测得的点流速是时均流速 15、测压管水头线可高于总水头线。 16、管轴高程沿流向增大的等直径管道中的有压管流,其管轴压强沿流向增大。 17、理想液体动中,任意点处各个方向的动水压强相等。 18、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Z1 + P1/g + V12/2g = Z2 + P2/g + V22/2g + h w1- 2 ,式中各项代表( ) (1)单位体积液体所具有的能量;(2)单位质量液体所具有的能量 (3)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能量;(4)以上答案都不对。 19、图示抽水机吸水管断面A—A动水压强随抽水机安装高度h的增大而 (3)不变 ( ) ⑷不定 20、在明渠恒定均匀流过水断面上1、2两点安装两根测压管,如图所示,则两测压管高度h1与h2的关系为( ) ⑶ h1 = h2 (4)无法确定 (1) h1 > h2 ⑵ h1 v h2 22、图示水流通过渐缩管流岀,若容器水位保持不变 (1)恒定均匀流(2)非恒定均匀流 ( (4)非恒定非均匀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