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质的测量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

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

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1检查数量:
1)厚度抽检每1000m2道路,1点。

2)高程:每20m抽检1点。

3)中线偏位:每100m抽检1点。

4)宽度:每40m检测1点。

5)抗滑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每200m抽检1点。

6)每100m平整度标准差。

检测:路宽小于9m检查1点;路宽9m〜15m检查2点;路宽大于15m检查3点。

7)每20m平整度最大间隙检测:路宽小于9m检查1点;路宽9m〜15m检查2点;路宽大于15m检查3点。

8)横坡:每20m,路宽小于9m检查2点;路宽9m〜15m检查4点;路宽大于15m检查6点。

9)井框:每座均检查。

10)弯沉值:每车道、每20m测1点。

2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

,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
直尺检测。

2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3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撒泼透层油、黏层油。

4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

5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根据此表进行检验。

6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
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作为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冷拌)
沥青路面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贯入式)。

石油沥青质含量测定法

石油沥青质含量测定法

(纸 )央 子
图 2 折处后的 圆形滤 纸
SH / T 02 66 - 9 2
7.4 换上原来用过的蒸馏瓶 ,加人 30一60mL甲苯,继续 回流直至全部沥青质从纸上溶 解下来 为止。 7.5 将蒸馏 瓶内溶液转移到称过重 的蒸 发皿 中,再 用总量不 超过 30mL的温 热 甲苯分 数次冲洗蒸馏 瓶,洗涤液亦收集于蒸发皿中。在通风橱内用沸水浴蒸出甲苯。蒸发皿和沥青质放在 100-110℃烘 箱中加热干燥 Ih,再 在干燥 器中冷却 0.5h后称重。称重时使用上一 次用过的皿作 配衡 体 ,此皿应 和 盛沥青 质的皿经过同样 的加热 和冷 却步骤。
中华 人民共 和国 石油化 工行 业标 准
石油沥青质含量测定法
SH/T 0266- 92
(19 8年确认) 代 替 SY2 631- 8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 围 本 标 准 规定 了测定石油沥青质的方法 。 本 标 准 适用 于柴油 、燃料油 、润滑油 、沥青和除去 260℃之前低沸点馏分 的原 油。含添加剂 的油
附加 说 明 : 本 标 准 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 院技 术归口。 本 标 准 由独山子炼油厂负责起草 。 本 标 准 主要起草人沈明尧 。 本标 准 参 照采用联邦德国国家标准 DIN5 1595(78)《沥青质含量测定法(正庚烷测定法)》和英国石 油学会标准 IP 143/78((正庚烷沉淀法测定 沥青质》。
8 计算
试 样 的 沥青质含量 X[%(m/m)]按下式计算 :
X=m-2 mIx 1 00
式中:m2— 带有沥青质的皿的质量,9; ml— 空 皿 的 质量,9; m— 试 样 的 质 量 ,"o
9 精 密度
按 下 列 规定判 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95%置信水平 )。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一、引言沥青混合料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为了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进行介绍。

二、试验检测项目1. 沥青含量试验沥青含量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通过试验可以确定沥青含量的合理范围,以保证混合料的性能稳定和耐久性。

2. 稳定度试验稳定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受力时的抗变形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剪强度,确定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

3. 流度试验流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一定温度下的可塑性。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工作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可铺性和可压实性。

4. 密度试验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紧实度,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压实程度和质量控制。

5. 粘结强度试验粘结强度是指沥青混合料与基层或其他层之间的粘结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附着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粘结质量和持久性。

6. 水稳定性试验水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水环境下的抗冲刷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防水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抗水侵蚀能力。

7. 耐久性试验耐久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长期使用后的性能保持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老化和抗裂性能,确定施工后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8. 粒径分析试验粒径分析是指对沥青混合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进行测定。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骨料配合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骨料搭配比例。

9. 沥青渗透性试验沥青渗透性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渗透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渗透性能,确定施工后的排水能力和防水性能。

10. 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拉伸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拉性能,确定施工后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三、试验检测方法1. 沥青含量试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法和点燃法。

沥青针入度实验报告

沥青针入度实验报告

沥青针入度实验报告沥青针入度实验报告一、引言沥青是一种常用的道路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而沥青的质量主要通过一系列实验来评估,其中之一就是沥青针入度实验。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针入度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方法、结果分析以及实验的意义。

二、实验目的沥青针入度实验的目的在于测定沥青的柔软性和粘度,以评估其适用性。

具体而言,本实验旨在确定沥青的针入度,即在一定温度下,沥青被标准针插入的深度,从而判断其质量好坏。

三、实验原理沥青针入度实验基于沥青的流变性质,即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的变形能力。

实验中,将沥青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并将标准针垂直插入样品中,测量其插入的深度。

根据插入深度可以判断沥青的柔软性和粘度,进而评估其质量。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准备:标准针、沥青样品、恒温槽、温度计等。

2. 实验样品准备:将沥青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达到所需的测试温度。

3. 实验操作:将标准针垂直插入沥青样品中,直至一定深度,然后测量插入深度。

4. 实验重复:重复上述操作,取多个样品进行测试,以获得可靠的结果。

5.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沥青针入度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插入深度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进行结果分析。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温度下的沥青针入度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沥青的针入度越大,说明其柔软性和粘度越高。

而低温下的沥青针入度较小,说明其柔软性和粘度较低。

六、实验意义沥青针入度实验作为评估沥青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 道路建设:通过沥青针入度实验,可以评估不同沥青材料的适用性,选择合适的材料用于道路建设,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2. 质量控制:沥青针入度实验可以用于质量控制,通过监测沥青的柔软性和粘度,确保沥青材料的质量稳定。

3. 研究开发:沥青针入度实验也可以用于研究开发领域,通过对不同配方和温度的实验,优化沥青材料的性能,提高其适用性和可持续性。

沥青试验 调研报告

沥青试验   调研报告

沥青试验调研报告沥青是一种黑色或棕色的沥青质胶状物质,主要由碳、氢、氧和其他辅助元素组成。

它被广泛用于道路铺设和建筑工程中,以增加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沥青试验是评估沥青性能和质量的关键步骤,以确保其满足工程要求。

本文将探讨沥青试验的一些常见方法和应用。

一、软化点试验软化点试验是确定沥青的软化点或熔点的常见方法。

通过加热沥青样品,观察其开始变软和变激烈的温度。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评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稳定性。

具有较高软化点的沥青通常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适用于高温地区。

二、粘度试验粘度试验是确定沥青粘度的方法,也是评估其黏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控制沥青样品的温度和切变速率,可以测量其粘度。

高粘度的沥青可以提供更好的黏结性和抗变形能力,而低粘度的沥青适用于低温环境下,提高流动性。

三、针入度试验针入度试验是评估沥青的硬度和黏稠度的重要方法。

通过在一定温度下将针插入沥青样品中,测量插入的深度来评估沥青的黏稠度。

针入度较大的沥青通常更柔软,而针入度较小的沥青则更硬。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选用适合不同道路环境的沥青等级。

四、抗剪强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是评估沥青抵抗剪切力的能力的关键试验之一。

通过将应力施加到横截面上的沥青样品上,测量其抗剪强度。

这一试验可以帮助评估沥青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及确定合适的配方比例。

五、质量控制试验质量控制试验是确保沥青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沥青原材料进行化学分析、密度测量和水含量测试等,可以确定其符合标准要求。

定期进行质量控制试验可以保证沥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性能。

六、氧化稳定性试验氧化稳定性试验是评估沥青抗氧化能力和耐久性的关键试验之一。

通过将沥青样品暴露在高温和氧气环境下,观察其发生变化的情况。

氧化稳定性较好的沥青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好的路面性能。

综上所述,沥青试验是评估沥青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化点试验、粘度试验、针入度试验、抗剪强度试验、质量控制试验和氧化稳定性试验等一系列试验方法可以帮助衡量沥青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以确保其在道路和建筑工程中的可靠使用。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油样中沥青质含量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油样中沥青质含量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油样中沥青质含量摘要:介绍了一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油品中的沥青质含量的方法。

通过测定样品悬浮液在750 nm、800 nm 下的吸光度而获得样品中正庚烷沥青质含量, 阐述了方法的测量原理, 讨论了取样量范围、沥青质颗粒等因素对方法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法可应用于各种油品(如原油、重质馏分油、渣油和沥青等)的分析, 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沥青质;正庚烷溶解物;悬浮液;石油本法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减少了苯对人体的危害。

本法沥青质定义与重量法相同, 故其结果与重量法间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可替代重量法用于测定油样中正庚烷沥青质的含量。

本法适用于原油、重馏分油、渣油、沥青及催化或热裂化油等沥青质的测定。

1实验部分1.1仪器和试剂HITACHI-330 UV/VIS 分光光度计(日本);甲苯, 分析纯; 正庚烷, 分析纯, 并经脱芳精制。

1.2试验步骤精密称取0.100-1.000g 油样, 加入1. 00 mL 甲苯将样品溶解,量取100 mL 正庚烷, 加热至85o C, 加进上述甲苯溶液中, 激烈振摇,得样品的均匀悬浮液; 冷却至室温后, 以正庚烷为参比液, 用1 cm石英液槽在750 nm、800 nm 下测定悬浮液的吸光值, 计算出油样中沥青质的含量。

2结果与讨论2.1方法的基本原理用分光光度仪测定样品悬浮液在700-800 nm 间的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 样品、正庚烷溶解物和沥青质悬浮液的吸光度随波长的增加而单调递减。

油样悬浮液是一复杂分散体系, 它同时包含分子分散相和粗分散相。

在紫外区, 庚烷溶解物的吸光度主要是由芳烃、胶质等组分的分子价电子激发跃迁引起, 而散射光相对很弱, 可不考虑;在750 nm、800 nm 下, 由于能量较低, 分子价电子的跃迁几率很少( 这可从甲苯或汽油在750 nm、800 nm 下的零吸收得到证实) ,此时溶液的吸光度主要来自大分子的胶质等引起的光散射, 根据Rayheigh 散射公式可解释在700 nm ~ 800 nm 间庚烷溶解物溶液的吸光值随波长增大而递减的现象。

沥青材料检测

沥青材料检测

沥青材料检测沥青材料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对沥青材料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沥青材料检测的相关内容,包括检测方法、检测项目和检测标准等。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沥青材料的常见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沥青材料检测方法包括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和微观结构观测等。

物理性能测试主要包括沥青的黏度、软化点、渗透性和弹性模量等指标的测试,这些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沥青的质量和性能。

化学成分分析则是通过对沥青中各种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来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而微观结构观测则可以通过显微镜等设备观察沥青的组织结构,从而了解其内部的微观特征。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沥青材料检测项目。

常见的沥青材料检测项目包括密度、温度敏感性、变形性能、耐老化性能、粘附性能等。

这些项目可以全面地评价沥青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为道路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密度测试可以反映出沥青的密实程度,温度敏感性测试可以判断沥青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变形性能测试可以评价沥青在交通载荷下的变形能力,耐老化性能测试可以判断沥青的抗老化能力,粘附性能测试可以评价沥青与骨料的粘附程度。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沥青材料检测标准。

目前,国内外对沥青材料的检测都有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如中国国家标准GB/T 4509《沥青和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GB/T 4508《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GB/T 4507《沥青黏度试验方法》等,这些标准规范对沥青材料的检测方法、检测项目和检测要求都有详细的规定,为沥青材料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综上所述,沥青材料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全面地评价沥青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为道路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沥青材料检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

沥青四组分步骤

沥青四组分步骤

沥青四组分测定步骤一、准备工作1.做样之前必须将磨口三角瓶(24号磨口,150ml—250ml)衡重。

洗刷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之后,将磨口三角瓶放入真空烘箱(温度为105℃--110℃、真空度为93kpa±1kpa 700mmHg±10mmHg)的条件下1小时,取出后放入干燥皿1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两次差值控制在0.0002g—0.0004g之间即可。

2.将氧化铝放在瓷皿内,在马弗炉中于500℃下活化6小时,取出后立即放入干燥皿中冷却至室温。

将活化后的氧化铝放入带塞且已称重过的细口瓶中,将氧化铝加入1﹪的蒸馏水,盖紧塞子,剧烈摇动5分钟,放置24小时后备用,有效期为1周。

活化后未用完的氧化铝可以重新活化处理后使用。

二、沥青质含量的测量1、对于沥青质含量小于10%的样品,可称取两份试样,一份测量沥青质,另一份直接测量饱和分和芳香分,胶质由减差法得到。

2、在已恒重过的磨口三角瓶中,称取1g±0、1g试样,按每克试样50ml的比例加入正庚烷。

3、将装有试样及正庚烷的磨口三角瓶○1与冷凝器相连,加热回流0.5小时,控制冷凝溶剂回流速度以滴状进行而非线状进行,待容液冷却后,取下瓶○1盖好瓶塞,在暗处静置沉降1小时。

4、在不产生摇动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将上部清液慢慢地倒入装有定量滤纸的漏斗中,最后将剩余的少量溶液和沉淀摇动并倒入滤纸,注意勿使溶液升至滤纸的上缘。

瓶○1中的残留物用60℃--70℃的热正庚烷30ml分多次洗涤,洗涤液亦倒入滤纸中,全部滤液收集于瓶②中。

瓶○1不必洗涤,待用。

5、折叠带有沉淀的滤纸,放入抽提器中,将瓶②与抽提器,冷凝器组装好,加热回流1小时或至下滴液无色,回流完毕,稍冷却,取下瓶②.6、往瓶○1中加60ml甲苯,装上带有滤纸的抽提器、冷凝器,回流至少1小时或抽提至液滴无色。

7、冷却后取下瓶○1,回收甲苯后,放入真空烘箱中,在温度为105℃---110℃,真空度为93kpa±1kpa(700mmHg±1 mmHg )的条件下,保持1小时后,取出后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取出带有沥青质的瓶○1,计算出沥青质的质量m1,沥青质含量XAT= m1*100 m三、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含量的测定1、对沥青质含量低于10%的样品,用磨口三角瓶○3直接称取0.52g±0.01g试样,精确至0.0001g,加10ml正庚烷溶解稀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切去260 ℃之前的馏 分,残余油留作试样 将蒸馏瓶中溶液在漏斗 中过滤,加入热正庚烷 清洗几次 从漏斗上取下滤纸,放入抽 提器继续抽提。直至全部沥 青质从纸上溶解下来为止
将蒸馏瓶内溶液转移到称重为m1的 蒸发皿中。蒸干甲苯,静置冷却称 重m2.
换蒸馏瓶,用甲苯继续 抽提直至沥青质从纸上 溶解下来不留残疾
锥形磨口29/32
70 Φ38 Φ23
15
开口
Φ 6±1
锥形磨芯29/32
Φ10
抽提器
胶质沥青质的测量
实验结果
P61
试样的沥青质含量X(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X
m 2 - m1 m
100 %
m2 ---带有沥青质的皿的质量,g; TE 622 5 m1 ---空皿的重量,g; m ---试样的质量,g; ω ---切去260 ℃以前馏分后的残余油占原油的质量分数.
胶质沥青质含量的测定
沥青质的测量
术语解释:沥青质是不溶于正庚烷但溶于苯的不含蜡 部分。 性质如下: 密度稍高于胶质。加热不熔融。 石油中的分散状态部分是胶体态,部分是悬浮态。
呈暗褐色或者黑色的非晶型粉末,成分并不固定。
沥青测定方法标准 IP 143 DIN 51579 SH/T 0266 RIPP 7
正庚烷沉淀法测定沥青质
沥青质含量测定法(正庚烷测定法)
石油沥青质含量测定法
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 究院企业标准
不进行260℃ 以前馏分的切 割
方法原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将原油样品用正庚烷沉淀出沥青质,并 用正庚烷回流除去沉淀中夹杂的油蜡及 胶质后,用苯回流溶解沉淀,除去溶剂, 求的沥青质的含量。
测定步骤
将试样加入装有正庚烷的 蒸馏瓶,煮沸,在暗箱室 温中静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