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组成要素及其价值的分析
航空竞争分析揭示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和策略

航空竞争分析揭示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和策略航空业作为现代交通工具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便捷快速出行的需求增加,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本文将通过航空竞争分析,揭示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和策略。
一、市场竞争格局的分析在航空市场,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市场份额的分布和份额变动的趋势。
竞争格局的分析可以从两个维度入手: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
在纵向竞争中,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航线网络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上。
一些大型航空公司通过扩大航线网络,提供更多的航班选择和飞行目的地,以吸引更多的乘客。
同时,服务质量也成为各航空公司之间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向。
通过提供舒适的座椅、贴心的服务和高效的行李托运等服务,航空公司可以赢得乘客的好感,并提高市场竞争力。
横向竞争主要指的是同一航线上各家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
在航空市场中,航空公司之间的横向竞争往往表现为价格战和航班频次的增加。
针对同一航线的航空公司,通过调整票价、推出促销活动和提高航班频次等手段,争夺乘客的选择权。
此外,航空公司还可以通过采取直达航班、加大机型尺寸等方式提高自身在横向竞争中的竞争力。
二、航空公司竞争策略的分析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航空市场中脱颖而出,航空公司需要制定合适的竞争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竞争策略:1. 成本领先策略:一些航空公司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
这可以通过优化航班计划、减少运营费用和提高物流效率等方式实现。
成本领先策略可以使航空公司在价格敏感的市场上更具优势。
2. 差异化竞争策略:为了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航空公司可以通过提供独特、个性化的服务来吸引乘客。
这可能包括增加舒适度、提供高品质的餐饮和娱乐设施等。
差异化竞争策略可以帮助航空公司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乘客的忠诚度。
3. 联盟与合作策略:由于航空市场的复杂性和全球范围的竞争,许多航空公司选择与其他公司建立联盟或合作关系。
通过与其他航空公司共享资源和航班网络,航空公司可以提高服务范围和市场竞争力。
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选择乘坐飞机进行旅行和商务出行。
而伴随着航空产业的发展,航空公司也面临了更加激烈的竞争。
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了航空公司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本文将从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竞争力提升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对航空公司提升自身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含义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在航空业务中具有独特性、难以被模仿、能够形成显著的差异化优势,并能够为航空公司提供持续的盈利能力。
航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经营和市场竞争地位。
航空公司需要具备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充足的资金实力,完善的航线网络以及高水平的服务质量等优势,才能够在激烈竞争的航空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二、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方法1、优化营销策略营销是航空公司竞争的重要因素。
如何吸引更多的乘客,提高客户黏性,对于一个航空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航空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营销策略,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将顾客服务上升到更为高层次的价值,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增加公司的票务销售收入。
同时,航空公司还可以以此提高品牌的美誉度,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强化资源整合与协同化管理航空公司除了服务品质以外,渠道资源与航线拓展也非常重要。
除根据市场需求制定航线计划外,合理配置飞机和航班,巧妙利用渠道资源,能够为航空公司创造更多的利润和附加值。
同时,航空公司还应该关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和协同化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将不同资源进行紧密的整合,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3、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衡量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航空公司需要提高服务质量,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这既能够使顾客更加满意,也能够促进口碑传播,从而吸引更多的新顾客。
同时,航空公司还可以建立健全的客户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增加公司的收入和盈利空间。
航空航天行业的航空公司竞争力分析

航空航天行业的航空公司竞争力分析航空航天行业作为现代交通领域的关键部门之一,扮演着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角色。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航空公司的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对航空公司竞争力的分析,探讨航空航天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
一、航空公司竞争力的内外因素分析1. 内部因素航空公司的内部因素包括营销策略、服务质量、航线网络、机队规模和航运能力等。
其中,营销策略可以通过定价、推广和差异化服务等方面提升航空公司的竞争力。
优质的服务质量是吸引旅客的重要因素,包括安全性、准点率、服务态度等。
航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频次决定了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
机队规模和航运能力则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2. 外部因素航空公司的外部因素包括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等。
政策环境的变化对航空公司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产生着重要影响。
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了航空公司的市场定位和产品差异化的发展方向。
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和运营效率也是决定航空公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二、航空公司竞争力的评估指标1. 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衡量航空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和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评估,可以了解客户对航空公司的整体满意度和相关服务的评价。
2. 准点率和航班延误率准点率和航班延误率是衡量航空公司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准点率高和航班延误率低的航空公司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服务,从而增强竞争力。
3. 航空公司市场份额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直接体现了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市场份额的增加意味着航空公司的竞争力得到了提升。
4. 航空公司财务状况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也是衡量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能够为航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航空公司竞争力的提升策略1. 提升服务质量航空公司要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包括提高安全性、改善服务态度、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等,以吸引更多旅客选择自己的服务。
2. 加强航线网络的拓展通过加强航线网络的拓展,航空公司能够提供更广泛的航班选择和更便捷的转机服务,从而增加市场份额和竞争力。
航空公司市场竞争分析

航空公司市场竞争分析在全球化时代,航空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
航空公司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各大航空公司争相争夺市场份额,以获得更多的旅客和收益。
本文将对航空公司市场竞争进行分析,包括市场竞争现状、竞争因素、竞争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竞争现状当前,航空公司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需求增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旅行需求持续增长。
航空市场空间巨大,各大航空公司相互竞争以获得更多的旅客流量。
2.航线网络扩张:航空公司通过不断扩张航线网络,为欧美等国家提供多样化的航班选择,以吸引更多旅客选择自己的航班。
3.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兴起:低成本航空公司以低价策略吸引旅客,打破了传统航空公司的市场格局,使竞争更加激烈。
二、竞争因素在航空公司市场竞争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竞争的激烈程度和航空公司的市场地位。
以下是几个主要竞争因素:1.价格:价格是吸引旅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航空公司会通过灵活的定价策略来吸引不同层次的旅客,以争夺市场份额。
2.航班时刻表:良好的航班时刻表可以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航空公司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航班时刻表,以提供更多的选择。
3.服务质量:服务质量对于旅客来说非常重要。
航空公司通过提供舒适的机舱环境、优质的餐饮服务以及热情周到的服务来赢得旅客的青睐。
4.航班准点率:航班的准点率是衡量航空公司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航空公司需要保证航班的准点率,以提高旅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5.航空安全:航空安全是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航空公司需要加强飞行安全管理,提升安全水平。
三、竞争策略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航空公司需要制定有效的竞争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竞争策略:1.差异化策略:航空公司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来区别于竞争对手,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吸引旅客选择自己的航班。
2.成本领先策略:航空公司通过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利润率,以低价吸引旅客,增加市场份额。
航空业的竞争分析与整改措施

航空业的竞争分析与整改措施一、航空业竞争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航空业日益成为国际间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的重要载体之一。
然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航空公司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当前航空业的竞争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市场竞争现状分析目前,全球航空公司数量众多,市场份额并不集中。
主要竞争因素包括票价、服务质量、网络覆盖以及时刻表等。
由于航班安全标准普遍得到保障,票价成为消费者选择机票的重要决定因素。
此外,在客户服务方面,浏览器能直接得到大量关于各家航空公司评价信息很容易促使消费者更换长期使用的航司。
因此,如何在价格、服务质量上占据竞争优势成为了各家航司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2.综合整改措施建议针对以上竞争现状,各家航空公司应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整改措施,并在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实施。
(1)降低成本提高票价竞争力航空公司可以通过优化航线、增加载客量、降低运营成本等方式来降低自身成本。
同时,还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机上服务和升舱改善乘客体验,从而提高机票价格的竞争力。
另外,在油价上涨时合理调整燃油附加费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2)提升服务质量增强顾客黏性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航空公司需要注重乘客体验和服务质量。
包括提供安全、快捷、准时的航班服务,改善机上餐饮品质和提供更多便利设施,如免费Wi-Fi等。
此外,积极回应顾客反馈并及时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口碑也是吸引顾客选择该航司的重要因素。
(3)扩大网络覆盖提高利润空间拓展网络覆盖范围是实现规模效益和增加利润空间的关键之一。
合理调整航线布局,开拓新兴市场,并进行国际间的合作共享资源,可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提高IT技术应用和物流系统建设水平,加快行业信息化发展,也是实现网络覆盖扩张的重要手段。
二、航空业整改措施的挑战与应对1.国际政策限制航空业竞争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策限制,例如航权分配、机场开放和税务要求等。
这些政策限制对航空公司的运营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中国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

检 验,这给 权重的计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收 稿 日期 】201卜 0卜 23 【作者简介 】李霞 (1986一),女 ,安徽安庆人 ,桂林 电子科技 大学商学院硕士 生,研 究方向为战略管理 ;李军 (1958一), 男,陕西岐 山人 ,桂林 电子科技大 学商 学院教授 ,研 究方 向为 工业 工程 。
表 1 我 国航空公 司核心竞争 力评价体 系及最终 总权重
盈利能力c
销售利润率0 净资产收益率 0 速动比率 D
财务能力B。 偿债能 力 C 流动比率 0
企业 核心 能力 A
资产负债率 D 资产管理能 力 应收 款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6
顾客满意 c. 客户保持度
客 户 能 力
1.层次分析法 (A胛 ) 层 次分 析 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 称 AHP) 是 将 决 策 总 是 有 关 的元 素 分解 成 目标 、准 则 、 方 案 等 层 次 , 在 此 基 础 之 上 进 行 定 性 和 定 量 分 析 的面 向 决 策 的 系 统 分 析 方 法 。人 们在 进 行 社 会 、经 济 和 管 理 时 常 会 遇 到 相 互 关 联 、制 约 的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 统。而层次分析法就 是分析解决这 类复杂 的社会 、经济 以及管理 生活 问题的 一种 简便 而实用 的 决策方法 。目前 ,AHP在经济 管理、能源 系统分析、城市规划 、 交 通 运 输 等 多 领 域 有 着 非 常 广 泛 的 应 用 。它 的基 本 步 骤 是 :
^力资潭能力 培训覆盖 率 0 员工知识水平 D
劳动 生产 率 0
信息意识 , 学习与发展 能力B. 信息系统能力 信息设备 利用串
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组成要素及其价值的分析

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组成要素及其价值的分析2009-03-30 民航资源网专家王双武[投稿排行榜]2009/03/30(16:53:42)字体大小:[ 大中小]•HU7347三亚14:14贵阳15:42•MU5512青岛15:42上海虹桥16:52•MU2464沈阳14:21石家庄15:45•HU7114南京15:35广州17:30•ZH9915深圳15:45重庆17:25•MU743北京15:42青岛16:37•MU5976芒市15:44昆明16:34•CZ3296广州15:38南宁16:52搜 索本数据源由飞友网提供欢迎数据合作|更多对航空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各组成要素及其价值作用的分析研究市场的竞争在促使市场资源不断进行重新配置的同时,也促使竞争者之间通过重新调整、分配和整合内部资源以实现在市场资源分配中占有合理的份额和有效的优势。
航空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带来一定的社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对航空运输企业本身提出了最为严峻的挑战。
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一些航空运输企业开始调整经营策略。
比如在航班申请、产品促销、引进大机型、开发新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借此希望通过策略的调整来吸引和稳定客源市场。
实际上,这些策略的调整或者资源的再分配是围绕着航空运输企业应该具备和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来开展的。
竞争力是航空运输企业在市场资源竞争分配中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航空运输企业运作的基础能力。
竞争力的构成有多种因素,但并不是每种因素都能够成为优势竞争力。
优势竞争力的构建取决于航空运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效能和航空运输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区别于竞争者并能够使公司进入良性发展的多种功能的集中体现。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竞争力和优势竞争力是相对市场发展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在特定时期内集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优势或者是能力,随着外部因素的变化和内部因素的干扰,即使优势竞争力也会在环境变化中仅仅成为一种生存能力,对于航空运输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来说,这些能力只能在短时期内发挥作用,还不足以维持航空运输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
航空运输业中的航空公司市场份额分析与竞争力

航空运输业中的航空公司市场份额分析与竞争力一、引言航空运输业作为现代化交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范围内具备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航空公司作为航空运输行业的核心参与者,其市场份额的分析和竞争力的评估对于行业的稳定发展和改进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探讨航空公司市场份额的分析方法和竞争力的评估指标。
二、航空公司市场份额的分析方法1.市场份额的定义航空公司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在航空运输市场中所占有的比例。
可以通过计算企业在运输总量中的比重来进行衡量,例如乘客数量、货运量或航班数量等。
2.市场份额的计算市场份额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三种:(1)乘客市场份额:某航空公司运输乘客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某公司运输乘客数 / 总运输乘客数 × 100%。
(2)货运市场份额:某航空公司运输货物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某公司运输货物量 / 总运输货物量 × 100%。
(3)航班市场份额:某航空公司运营航班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某公司运营航班数 / 总航班数 × 100%。
3.市场份额的分析意义市场份额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较大的市场份额意味着企业对行业的控制力和市场影响力更大,可以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和优势资源。
同时,市场份额的变化可以反映企业的竞争策略和市场发展趋势,有助于进行市场战略的调整和优化。
三、航空公司竞争力的评估指标1.票价竞争力航空公司的票价策略直接关系到市场竞争力。
合理的票价定位和优惠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加市场份额。
2.航班网络覆盖航空公司的航班网络覆盖范围是评估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航班网络覆盖面广、航线密度高的公司具备更强的市场渗透力。
3.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衡量航空公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包括舒适度、准点率、员工礼貌性等多个方面,优质的服务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市场竞争力。
4.品牌形象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对其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和忠诚度,进而提升市场份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公司核心竞争力组成要素及其价值的分析2009-03-30 民航资源网专家王双武[投稿排行榜]2009/03/30(16:53:42)字体大小:[ 大中小]•三亚贵阳•青岛上海虹桥•沈阳石家庄•南京广州•深圳重庆•北京青岛•芒市昆明•广州南宁搜 索本数据源由飞友网提供欢迎数据合作|更多对航空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各组成要素及其价值作用的分析研究市场的竞争在促使市场资源不断进行重新配置的同时,也促使竞争者之间通过重新调整、分配和整合内部资源以实现在市场资源分配中占有合理的份额和有效的优势。
航空运输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带来一定的社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对航空运输企业本身提出了最为严峻的挑战。
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一些航空运输企业开始调整经营策略。
比如在航班申请、产品促销、引进大机型、开发新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借此希望通过策略的调整来吸引和稳定客源市场。
实际上,这些策略的调整或者资源的再分配是围绕着航空运输企业应该具备和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来开展的。
竞争力是航空运输企业在市场资源竞争分配中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航空运输企业运作的基础能力。
竞争力的构成有多种因素,但并不是每种因素都能够成为优势竞争力。
优势竞争力的构建取决于航空运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发挥的效能和航空运输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区别于竞争者并能够使公司进入良性发展的多种功能的集中体现。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竞争力和优势竞争力是相对市场发展和竞争对手的变化在特定时期内集中体现出来的一种优势或者是能力,随着外部因素的变化和内部因素的干扰,即使优势竞争力也会在环境变化中仅仅成为一种生存能力,对于航空运输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来说,这些能力只能在短时期内发挥作用,还不足以维持航空运输企业的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
如何维持航空运输企业的持续发展,以此确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地位?构建核心竞争力是航空运输企业在生产经营和运作管理过程中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核心竞争力更多的是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在本质上区别于竞争对手而成为获取市场资源的原动力。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西方学者鲍·埃里克森和杰斯帕·米克尔森的研究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组织资本是指组织对所承担任务的协调能力的资产,而社会资本是指作为资源提供给行为人用来获取收益的那部分社会结构的价值,它通过行为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组织资本反映了协调和组织生产的技术方面,社会资本则显示出社会环境的重要性”,前者可以在组织结构中得以体现,后者可以反映出企业文化。
美国著名营销管理学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核心竞争力具备三个特征,即:(1)能够给客户带来实质利益的具有竞争性的优势资源;(2)对于各种范围宽广的市场来说具有潜在的应用宽度;(3)对竞争者来说难以模仿。
在综合上述观点的基础之上,对于航空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说,笔者认为航空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以行业价值链为基础,是一个对内部核心资源(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市场应变和创新能力等)的重组和分配以维持和提升持续性盈利为目标,对外部资源的协调和配合以满足各关联方的利益分配的完整的运行体制,并通过有效体制的运作以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获取稳定和扩大的市场收益来实现航空运输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构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科学、系统、严谨的过程,是需要企业在战略层面上予以高度支持和实行科学管理,需要组织内部各关联方的高度协调和配合的系统工程。
二、构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的作用航空运输企业的发展存在多种竞争渠道,规模不等的航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构建和确立了不同的发展途径。
从经营角度考虑,基本上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规模公司占据主导市场,在竞争中突显价格优势;2、小公司力求低成本、差异化,在边缘市场独树一帜;3、网络规模化、机队单一化;4、服务差异化,销售全球化;5、联盟成为扩大品牌和销售的有效途径;6、管理精细化,决策周全化;7、资本运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主营业务的发展,从战略层面上更多的开始关注行业内、区域化甚至跨国界的扩张,等等。
航空运输企业呈现出的这些特征,不是单一因素就能产生的,在围绕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多种因素中,由于不同因素的组合产生不同的经营战略和策略,也带来不同航空运输企业的不同管理效能和市场定位。
航空运输企业都在围绕市场运营,但并不是每一个航空运输企业都能够有效构建和打造具有自身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可以催生出该企业在市场管理运作中种种的正面社会效应。
品牌也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和发挥竞争优势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的美西南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就是在构建核心竞争力方面技高一筹,在获取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得到世界各国旅客的褒奖。
构建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关系到内部的科学、有效管理,关系到企业文化的正确发展,关系到外部社会环境对它所做出的效应评价等等许多方面。
但是核心竞争力的建立将无疑促使企业走上一个科学、良性发展的轨道,在市场运作中将会从容不迫、决胜千里。
三、对构建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的价值分析正如前文所述,组成企业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在诸多因素中仅有几个关键因素的组合,才能实现企业的整体高效运作和效能的发挥。
本文试从内外部环境因素,基于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对构成航空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进行分析。
图一:The Generic Value Chain资料来源:Reprint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Free Press,an imprint of Simon & Schuster,from Michael E. 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Copyright 1985 by Michael E. Porter内部因素的发展和变化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原动力。
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学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企业的价值链体系中,分为两个部分的行为,即辅助行为(Support Activities)和主要行为(Primary Activities)。
企业的辅助行为是构成企业基本生产运作、开展市场行为活动的保障。
辅助行为的建立主要是围绕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和社会价值的主要行为来进行的。
也就是说,企业的辅助行为与主要行为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功效,辅助行为是基础,主要行为是效益。
只有建立在辅助行为上的主要行为才能发挥企业生存的价值,也才能创造更多的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基于企业价值链的理论,结合航空运输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特征,组成航空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主要包括:(一)人力资源尤其是人本资源的开发应用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由于航空运输企业独有的行业特征和需求,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飞行、飞机维护、航务签派等领域,对这些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吸收是航空运输企业正常运作所必不可少的重点环节,是航空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的基石。
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体系理论中,这类人才属于辅助行为单元的专有人才。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引入和发展,航空运输企业开始将人才重点从辅助行为单元转为能够为企业运作和发展带来持续性收益的、企业价值链中处于主要行为单元的市场营销部门。
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发展的伯乐。
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已经渗入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渗入到企业的经营决策中,为企业的发展培养、甄别、和挑选各种人才,并将合适的人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
在人才的甄别和岗位的配置方面,有一个科学、严谨的管理流程,即建立健全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体系。
人才的能力有类别之分和职能之分,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就像一个建筑设计师,将不同材料用到不同的地方。
在人才划分上应该有重点区别,即人本资源(Capital Resources)、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和劳力资源(Cost Resources)。
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人才需求,最容易让人力资源部门忽视的是人本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随着航空运输企业市场竞争的加剧,世界不同的航空公司开始重点关注在市场营销部门的人本资源的开发,从而实现企业在营销战略发展的目标和创造更多的价值。
汉莎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知名航空公司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仅是征募飞行、飞机维修等领域有经验的优秀人才,更关注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本资源的开发,吸收和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硕士甚至是博士,在对公司营销战略的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方案。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硕士和博士是人才,关键是人力资源部门应培植、培养适于人才生长的土壤,让人尽其才。
(二)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随着产业信息化的推广和发展,对航空运输企业信息化的要求是越来越高。
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航空运输企业进入市场的利刃。
信息技术已经不单单局限于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和统计,它已经成为航空运输企业跨入国际航空运输联盟抢滩全球市场的重要载体。
航空产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特征呈现为:1、从广义上讲,是指航空运输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整套适用于企业基础设施的运行和操作的网络。
企业通过网络与各个附属机构和外部组织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并根据反馈的信息采取相应的行为和措施。
在这个意义上的航空产业信息技术,包括导航系统、签派放行系统、市场营销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等许许多多涉及航空运输企业各部门运作的信息网络;从狭义上讲,是指航空运输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营销和运作的网络系统。
通过网络系统搜集并传达一些与企业市场行为有关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使之成为企业在市场运作中进行决策的依据。
2、航空运输企业在开发市场潜力、综合应用航空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依赖程度愈加分不开。
信息技术对航空运输企业的成熟发展和壮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信息网络的扩大使航空运输企业的航线布局从一个有限的区域扩展和延伸到另一个具有潜力的区域,在市场开发、航线布局、成本运营等方面,完善的信息网络给航空运输企业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有效的运行资料。
经科学分析和评估后的信息资料往往成为航空运输企业主导市场决策的一个主要依据。
美联航、新加坡航和汉莎航就成为这方面的主要代表。
3、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了航空运输企业市场资源的合理利用。
航空运输企业应针对本行业的运营特征,组织人力进行市场信息网络的开发,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市场信息网络系统。
这个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顾客对航空公司的信息了解、航空公司之间或与其他组织之间进行合作运营项目的信息查询、效益追踪、评估和测算以及公司内部相关资源共享等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