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职业道德期末试题(参考模板)

合集下载

2020年1月XXX《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XXX《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XXX《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2474课程代码: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旅游(酒店管理方向、旅游管理方向);专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一、单项选择1.社会公德在内容上具有全民性和(D)。

A.广泛性B.普遍性C.传统性D.基础性2.(A)的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开端。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B)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A.礼节B.礼貌C.礼仪D.礼俗4.关于集体主义,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义利兼顾”属于(A)的要求。

A.基础层次B.普遍层次C.最高层次D.理想层次5.服务质量是指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优劣程度。

下面不属于服务质量的是(B)。

A.服务的准备工作B.语言表达和服饰打扮C.产品或商品的性能D.操作的技巧性和工作的效率6.不损人范围内的利己主义就是(B)。

A.集团利己主义B.合理利己主义C.先公后私头脑D.忘我贡献头脑7.一视同仁、不卑不亢的核心是(A)。

A.平等B.宾客至上C.优质服务D.热情友好8.(B)是旅游接待服务工作的精髓。

A.“朴拙公道、信誉第一”B.“热情友好、宾客至上”C.“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D.“不卑不亢、一视同仁”19.(B)是伦理学的两个非凡范畴,也是对旅游工作者的职业行动进行一定或否认评价时所利用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评价范畴。

A.优与劣B.善与恶C.真与假D.美与丑10.(B)是深刻的职业道德认识、炽热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职业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是人们献身正义事业的精神支柱。

A.锻炼职业道德意志B.确立职业道德信念C.养成职业道德惯D.陶冶职业道德情绪二、多项选择11.道德激励功能的外在社会机制主要由(ABD)等因素组成。

A.道德理想B.道德榜样C.道德认同D.道德监督1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包孕(ABCD)。

旅游职业道德

旅游职业道德

旅游职业道德第一篇:旅游职业道德《旅游职业道德》复习题1、什么是道德?从质的规定来看,道德是指在人类现实生活中,有经济关系决定的,用善恶标准来评价、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从量的规定来看,道德是指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等2、道德的本质是怎样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道德发展的原始源泉3、为什么说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二所有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层关系,因此道德也有一定的阶级属性;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道德的迟早变化;五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会积极的能动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4、什么是道德意识?道德意识是道德结构的主要部分,是反映事物善恶的主观意识,既可以表现为集体意识也可以表现为个人意识。

5、道德意识的组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6、什么是道德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指一定道德意识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包括:道德行为,道德选择,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7、道德的认识作用:能够运用善恶荣辱等特有的道德概念和范畴,反映社会现象,尤其是反映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关系,从而揭露内在的规律,为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做出指南。

道德认识作用的特点:一在道德认识中交织着理性与情感因素;二在道德认识中存在着自觉与直觉两种形式;三在道德认识中包含着现有的和应有的两种评论方式8、道德的调节作用:通过评价与调节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以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调节作用的特点:一调节范围的广泛性和对象的特殊性;二调节尺度的特殊性;三调节方式的多样性9、职业道德指从事社会职业的人们,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0、我国旅游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原始社会职业道德处于萌芽状态;奴隶社会职业道德真正形成;封建社会得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职业道德开辟了广阔前景11、旅游职业道德核心:全心全意为旅游者服务;具体内容:一热心为旅游者服务;二加强职业责任心和道德义务感;三努力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12、集体是指:有相互依存的个体构成的又组织的社会有机体;集体对个人的重要性: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每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理。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答案38页PPT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答案38页PPT
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答 案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Thank you

《旅游职业道德》精选题

《旅游职业道德》精选题

《旅游职业道德》精选题6、什么是道德活动 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是指一定道德意识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过程。

包括 道德行为 道德选择 道德评价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7、道德的认识作用 能够运用善恶荣辱等特有的道德概念和范畴 反映社会现象 尤其是反映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关系 从而揭露内在的规律 为人们进行道德选择做出指南。

道德认识作用的特点 一在道德认识中交织着理性与情感因素 二在道德认识中存在着自觉与直觉两种形式 三在道德认识中包含着现有的和应有的两种评论方式8、道德的调节作用 通过评价与调节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 以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调节作用的特点 一调节范围的广泛性和对象的特殊性 二调节尺度的特殊性 三调节方式的多样性9、职业道德指从事社会职业的人们 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理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10、我国旅游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原始社会职业道德处于萌芽状态 奴隶社会职业道德真正形成 封建社会得以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职业道德开辟了广阔前景14、集体主义在旅游活动中的体现 一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 二团结协助精神 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 四反对利己主义《旅游职业道德》复习题 1、什么是道德 从质的规定来看 道德是指在人类现实生活中 有经济关系决定的 用善恶标准来评价、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从量的规定来看 道德是指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等 2、道德的本质是怎样的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道德发展的原始源泉 3、为什么说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二所有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层关系 因此道德也有一定的阶级属性 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道德的迟早变化 五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会积极的能动的方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什么是道德意识 道德意识是道德结构的主要部分 是反映事物善恶的主观意识 既可以表现为集体意识也可以表现为个人意识。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二○○九~二○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考试科目: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试卷号:2474 考试时间:2010年7月使用专业:旅游(专)考试方式:闭卷答卷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道德情感:指在一定道德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而产生的个人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爱憎的情绪反应和内心体验。

2.人格:指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的总和。

3.职业活动效果:职业劳动者在履行自己职责时所做出的个别行动或一系列行动,给他人或社会带来的后果。

4.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知识的获得和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是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起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C 2.D 3.B 4.D 5.C6.C 7.A 8.C 9.B 10.D三、判断正误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X 2.√ 3.√ 4.X 5.√6.√ 7.X 8.X 9.√ 10.√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热情友好、宾客至上”的具体要求有哪些?答:第一,主动招呼顾客,为顾客着想;第二,尽力满足客人的要求,不怕麻烦;第三,待客服务,仪表整洁,举止大方;第四,与宾客交流,语言优美,谈吐文雅;第五,面带微笑,耐心倾听;第六,服务用语多用征询、商量式,少用祈使命令句;第七,实际操作力求标准化、规范化;第八,尽责尽心,服务周到。

2.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有哪几大特点?答:第一,进步性。

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优秀的道德遗产,最能代表人民群众和广大旅游者的利益。

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最能适应和推动社会主义旅游业的发展。

第二,崇高的目的性。

表现在: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目的的一致性;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地位的一致性;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工利益的一致性;第三,广泛的适应性。

表现在: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服务内容的多样性;:服务方式的多样性;第四,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

社会主义旅游职业道德是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新型职业道德,是在工作者高度自觉性和实践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旅游法规与职业道德考核试卷

旅游法规与职业道德考核试卷
7.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经营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A.提供真实、准确的旅游信息
B.按约定提供服务
C.未经旅游者同意,将旅游者信息提供给第三方
D.解答旅游者的疑问
8.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者违反《旅游法》规定的行为?()
A.擅自离团
B.损坏文物
C.不听导游劝阻,在禁止游泳的区域游泳
D.拒绝参加旅行社安排的购物活动
11.以下哪些是旅游者享有的合法权益?()
A.知情权
B.选择权
C.安全权
D.强制购物权
12.以下哪些行为属于导游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A.尊重旅游者的宗教信仰
B.提供虚假信息
C.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D.拒绝不合理的加班要求
13.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保障旅游者的安全?()
A.提供安全提示
B.建立紧急救援机制
A.旅行社提供的旅游服务不符合合同约定
B.旅行社未提供旅游行程单
C.旅游者个人原因取消行程
D.不可抗力因素导致行程变更
10.以下哪些是旅游投诉处理的正确程序?()
A.旅游者向旅游经营者提出投诉
B.旅游经营者应当立即处理
C.旅游者可以向旅游主管部门投诉
D.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投诉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D.要求旅行社承担非合同约定的费用
5.以下哪些部门有权对旅游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A.旅游主管部门
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环保部门
D.教育部门
6.以下哪些行为违反了《旅游法》的规定?()
A.旅行社未向旅游者提供合同约定的服务
B.旅游者擅自改变行程
C.景区超过最大承载量不采取措施
D.导游员向旅游者推荐合法纪念品

《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专科必修)》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专科必修)》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工作者素质修养》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道德信念
2.社会公德
3.男女平等
4.旅游职业道德修养
二、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由( )所决定。

A.政治关系 B.生产关系C.社会经济关系 D.道德关系
2.( )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A.礼节 B.礼貌C礼仪 D.礼俗
3.( )作为共同的道德,是人的最基本、最广泛、最一般的社会关系的反映。

A.社会公德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职业道德
4.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劳动形式的有( )
A.以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为基础的劳动
B.主动劳动
C.不计报酬的公益劳动
D.义务劳动
5.服务质量指服务人员为服务对象提供的优劣程度。

下面不属于服务质量的是( A.服务的准备工作
B.语言表达和服饰打扮
C.产品或商品的性能
D.操作的技巧性和工作的效率
6.集体主义的先公后私的普遍层次是对( )的要求。

A.党员干部和先进分子 B.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C.广大公民D.全体中国人
7.( )既是服务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工作的归宿点。

旅游职业道德期末试题

旅游职业道德期末试题

2015年冬学期武乡职业中学高三年级旅游期末试题(总分:100分,命题人:屈粉菊)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担负着更重的任务。

不同的生活领域有不同的社会道德,社会道德也因此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社会主义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职业活动是具体实现人类(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基本社会形式。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爱社会主义);最高要求是(共产主义道德)。

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具体表现为在办事和处理利益关系时,(公正廉洁)、(不徇私情)、(公平待人)。

(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二、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1.( A )是道德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社会职能。

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教育功能D.刺激功能2.职业道德形成于(B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 ( C )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美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A.爱岗敬业B.服务群众C. 诚实守信D.奉献社会4. ( D )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和外在表现。

A.爱岗敬业B.服务群众C. 诚实守信D.办事公道( A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在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

A .服务群众 B.爱岗敬业 C. 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三.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道德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又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 )2.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不会导致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冬学期武乡职业中学高三年级旅游期末试题
(总分:100分,命题人:屈粉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两个方面,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担负着更重的任务。

2.不同的生活领域有不同的社会道德,社会道德也因此分为(社会公德)(职
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3.社会主义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和(奉献
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4.职业活动是具体实现人类(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生产和再生
产的基本社会形式。

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指导下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

6.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和(爱社会主义);最高要求是(共产主义道德)。

7.办事公道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具体表现为在办事和处理利益关系时,(公正
廉洁)、(不徇私情)、(公平待人)。

8.(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二、单选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1.( A )是道德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社会职能。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教育功能
D.刺激功能
2.职业道德形成于(B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 ( C )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美德,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 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4. ( D )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和外在表现。

A.爱岗敬业
B.服务群众
C. 诚实守信
D.办事公道
5.( A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在职业道
德中的具体体现。

A .服务群众 B.爱岗敬业 C. 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三.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道德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又反作用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 √ )
2.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不会导致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改变。

( × )
3.道德最大的特点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力量来发挥和维持其社会
作用。

( √ )
4.道德规范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规范。

( × )
5.原始社会的道德首先是由风俗习惯演化而来的。

( √ )
6.孔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 ( × )
7.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

( √ ) 8.道德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一种普遍而复杂的社会现象,不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

( × )
9.法律是一种制度化规范,而道德规范没有制度化,只是通过人们的共同劳动和
生活长期积累形成的。

( √ )
10.并非任何正当的社会职业都具有历史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 )
四、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1.道德:
2.职业道德:
1 / 2
3.职业:
4.爱岗敬业:
五. 问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2.职业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3职业道德的作用是什么?4.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为什么更需要倡导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
5.为什么说敬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