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
跨越碎片化时代作文800字

跨越碎片化时代作文800字
如果地上被撒了一地的碎片,你会勇敢地跨过去吗?而我要讲述的正是这其中的碎片。
正如大家所知,现在已经是碎片化的时代了,可正因为生活变得碎片化,所以人们也变得
慵懒,所以我认为,我们是时候跨越这种碎片化的时代了!
正是因为沉迷大家知道什么叫碎片化的时代吗?其实碎片化的时代就是指现代的生活中,互联
而现代碎片化的时代也存有许多严重不足的地方,就比如说:与手机碰触时间太短,
对视力不好,所以引致现在许多儿童从幼年时期就带了眼镜;总倚赖手机可以显得好吃懒做,现在许多人购物就从网上轻易淘宝,长时间之后,就可以不敢回家逛,引致于现在很
多年轻人都得肥胖症;总倚赖手机,有赖于手机的,还可以疏离了家人朋友,现在至哪里
都存有许多人在看看手机,他们于手机而无法自拔,才引致至哪都有赖于手机,忘怀了家
人朋友,已经开始了手机交友;长时间玩游戏也可以沉迷于其中,现在为了满足用户人们
对娱乐的市场需求,研发了一系列有意思的游戏,可以多少小孩因为长时间玩玩这些游戏
引致沉迷于其中;而网上银行的安全隐私性也并不是都存有保障性的,现在的电信网络诈
骗传开家门,大家为了便利而在网上银行存款,但又存有多少人晓得假银行呢?这些为了
便利的人,其中存有多少人可以分辨假银行呢?所以这都就是碎片化的时代的严重不足,
也并不是都十全十美的嘛!
碎片化的时代虽然使人方便,但是当人们依赖上这些碎片,便会无法自拔。
我认为,
碎片化的时代的人们只知道获取,却忘记了去体味,只知道依赖于碎片化的生活,却忘记
了过去朴实的生活,所以我提议我们应该跨越这种碎片化的生活,努力把碎片改为整块玻璃,这样才能看到广阔无垠的蓝天!。
青少年如何在碎片化时代发展作文

青少年如何在碎片化时代发展作文我三岁啦!我要写一篇作文,就像大人们做的那样!今天,我要告诉你们,青少年在碎片化时代怎么样发展呢?
啊,碎片化时代是什么?就是,哎呀,好多东西一下子就到了,好像一颗一颗小糖果一样,不是一块大蛋糕。
对吧?对吧?
嗯,那我们怎么办呢?我觉得我们要像拼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慢慢来。
首先,我们有好多信息,手机上、电视上,到处都是。
要注意选好的,不要看那些让我们不高兴的东西。
对不对?
然后,我们要学东西,但不要一下子学好多,慢慢来。
比如,每天读一点书,学一点新的东西,就像种一棵小树,慢慢长大。
对吧?对吧?
还有,我们要和朋友们一起玩,一起学习。
有问题可以问问老师,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
他们会帮助我们,就像小鸟飞回巢里一样,很温暖。
啊,对了,我们也要记得休息,不要一直玩电子游戏哦!看看花草树木,听听鸟儿的歌声,会让我们心情好多了。
最后,要记得要有梦想哦!就像我要成为一名超级英雄,救大家一样。
我们要有梦想,就像天空里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所以,青少年在碎片化时代,要像我一样,一点一点地成长。
多读书,多和朋友们玩,多听爸爸妈妈的话,多做有趣的事情。
我们一起努力,一定可以变成更好的自己!
哦,作文写完啦!我好开心哦,谢谢大家听我说话!。
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

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
古人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恬淡意趣,今人却是“终日思绪何来,屏幕旁海阔天空”的方寸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阅读可以随意切换,时间可以肆意穿越,购物可以惬意选择,社交可以任意点击。
不知不觉中,时间被挤兑了、信息被窃取了、谣言被传播了、朋友被欺骗了……我们开始迷茫了。
这,就是源于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技术新模式无序发展而导致的生活碎片化。
碎片化原本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碎片化使人们不必花整段时间去比较、纠结和挑选。
京东、1号店、淘宝、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万商云集”,通过复杂的大数据分析帮助我们做出了最佳的购物选择。
百度、知乎等检索平台“知识爆棚”,小到查看天气情况、居家烹饪食物,或是某个冷知识都变得轻而易举,无形中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效率。
然而,碎片化也给传统的商品和服务营销模式、大众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方式、社会的价值和合作凝聚形式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造成了消费的个性化、媒介的自主化和社会的族群化。
“读书消得打翻茶香”,这就是我们必须存有的情怀,应付碎片化生活,只搞著眼写作的自己。
“碎片化”时代大学生阅读模式的调查研究3页word文档

“碎片化”时代大学生阅读模式调查研究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带来了数字化时代,也改变了我们日常生活尤其是阅读生活,电子阅读逐渐冲击与替代了传统纸质化阅读,让大家进入到一个“碎片化”时代。
无论是课间休息几分钟,还是坐车,吃饭,晚上睡觉前各种闲暇等任何一个细碎时间,都可以快捷地进行阅读,动一动指尖轻轻一点,就可以实现让人们足不出户而尽知天下事。
1.“碎片化”时代内涵“碎片化”一词最初是用来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一种形象性说法,原意为完整东西破成诸多零块。
其实,我们也可将“碎片化”理解为一种“多元化”,而碎片化在传播本质上是整个社会碎片化一个体现[1]。
就是指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书、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进行不完整、断断续续阅读模式。
每天从手机、网络等电子终端接收器上,我们能接触到海量信息,似乎一切信息与知识都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实现。
因此,毫无疑问,现代人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
2.当代大学生阅读模式调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3G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校园建设也加快了脚步,如今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不少同学则以掌中电子读物为乐,电子读物已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生活重要部分,以新乡医学院为例,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近年来纸质图书流通数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
那么,电子读物缘何深受欢迎?纸质读物在读者心中分量还有多少?2.1图书馆流通数量统计为了更加客观研究大学生阅读需求变化,笔者又对所在学校图书馆近六年图书流通数量做了统计,自2019年至2019年,图书借还总数由530083册逐年减少至302546册,其中社科类借还总数由296774册逐年减少至136491册,自然科学类借还总数由233309册逐年减少至166055册。
由此数据明显反映出了大学生对于纸质图书借阅需求呈快速下降趋势,尤其是社科类图书流通数量下降幅度较大,与自然科学类图书相比较,文学类图书数字化较为容易实现,读者通过终端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阅读较为方便,这充分说明数字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阅读模式。
碎片化时代的人文阅读

碎片化时代的人文阅读【实用版】目录一、引言1.碎片化时代的特点2.人文阅读的重要性二、碎片化时代对阅读的影响1.阅读方式的改变2.阅读内容的碎片化3.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三、人文阅读的价值1.提升个人素养2.传承优秀文化3.增强民族凝聚力四、如何在碎片化时代进行人文阅读1.选择高质量阅读内容2.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五、结论1.碎片化时代下人文阅读的意义2.倡导全民进行人文阅读正文一、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变得方便快捷。
然而,在这个碎片化时代,人们往往被海量信息所淹没,忽略了人文阅读的重要性。
二、碎片化时代对阅读的影响1.阅读方式的改变:在碎片化时代,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进行阅读,而非传统的纸质阅读。
这使得阅读变得更加便捷,但也让阅读变得碎片化。
2.阅读内容的碎片化:由于信息爆炸,人们在阅读时常常会被各种信息所吸引,导致阅读内容变得碎片化。
这种现象使得人们难以系统地吸收知识,影响了阅读质量。
3.阅读时间的碎片化:在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时间也被割裂成许多小块。
这使得人们很难抽出整段时间进行深度阅读,导致阅读时间的碎片化。
三、人文阅读的价值1.提升个人素养:人文阅读可以让人们接触到各种优秀的文化,提升个人的道德、审美、认知等素养。
2.传承优秀文化:人文阅读不仅有助于个人成长,还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持。
3.增强民族凝聚力:通过人文阅读,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民族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四、如何在碎片化时代进行人文阅读1.选择高质量阅读内容:在碎片化时代,选择高质量的阅读内容对于提升阅读质量至关重要。
人们应该选择经典著作、名家名篇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阅读。
2.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为了在碎片化时代进行人文阅读,人们应该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度阅读。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人文阅读的基础。
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

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但是,在这个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人们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文就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三个方面谈谈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对我们的影响。
首先,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时间管理变得更加困难。
以手机为例,短信、微信、QQ、微博等各种应用软件让我们的手机不断响起,抢夺我们的注意力。
我们往往陷入到一种焦虑之中,不断刷屏,却无法集中精力完成一件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掌控自己的使用习惯,避免因为碎片化的信息而浪费时间。
其次,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学习难度加大。
网络上的信息量巨大,我们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进行阅读、学习,而这些信息又可能是不准确的,甚至是误导性的,这就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对信息进行筛选、判断,找到可靠的资源,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最后,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淡薄。
人们通过互联网来交流,往往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和情感交流。
这对于我们的情感体验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加强自
己的社交能力,保持和朋友之间的联系,建立更加紧密的人际关系。
总之,在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学会掌控时间、筛选信息、加强社交能力,才能在这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中立足。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避免过度依赖互联网,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碎片化时代作文

碎片化时代作文《碎片化时代》篇一:碎片化时代嘿,咱现在可就是处在一个碎片化时代呢。
这就像走进了一个大迷宫,到处都是七零八落的小通道,把我们的生活切割得零零碎碎的。
就说读书吧。
以前人们捧着一本书,能安安静静地在树下坐一下午,跟着书中的主人公在文字的海洋里畅游。
现在呢?电子书倒是方便了,可我总是在手机上这儿看一点,那儿看一点。
有时候看个小说,刚看到主角要面临大危机了,突然微信来了个消息,朋友发了个搞笑视频,我这手就不听话地去点开视频了,然后就被视频里的段子逗得哈哈大笑,再回头看小说,主角那紧张的气氛都被我给搅和没了。
这就像吃一顿大餐,正吃到最香的那块肉呢,突然被人拉去喝了杯咖啡,回来再吃,味儿都不对了。
学习也是如此。
在网上找资料,那网页开了一个又一个,这个看着有用,那个看着也有点关系。
结果在各个网页之间跳来跳去,脑子都快成浆糊了。
就像一只小蜜蜂,本来在一朵花上采蜜采得好好的,突然看到旁边有更多的花,就忙不迭地飞过去,到最后哪朵花的蜜都没采好。
不过呢,碎片化时代也有它的好处。
比如说新闻吧。
以前看报纸,还得等每天早上送报的来,现在只要手机拿出来,随时随地都能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
前几天我在路上走着,突然听到旁边有人在聊一个大明星的八卦,我心里就想,这我早上刚在手机上刷到过呢。
感觉自己好像跟这个世界的节奏贴得很近,就像坐在一列飞速行驶的列车上,窗外的风景不停地变换,我能第一时间看到那些新奇的景色。
但是,碎片化的信息也让我变得有些浮躁。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东西,但仔细一想,好像又都是些皮毛。
就像一个装满了小石子的口袋,看起来鼓鼓囊囊的,可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石头却没有几个。
我就想啊,我们是不是在这个碎片化时代里迷失了呢?我们真的能在这些碎片中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有深度的自己吗?这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碎片化时代》篇二:碎片化时代碎片化时代啊,就像是一场奇特的狂欢派对,每个人都在这个派对里晕头转向。
碎片化的时代要保持初心作文提纲

碎片化的时代要保持初心作文提纲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碎片化的时代要保持初心作文提纲篇1一、开场白1.引子:讲述一个小学生上网课时被手机游戏吸引注意力的小故事2.过渡: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注意力极度分散的时代3.提出中心论点: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保持初心二、什么是初心?1.初心的定义:对理想的最初渴望和追求2.举例:小时候对梦想职业的向往;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等3.初心的可贵:初心点燃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三、碎片化时代的诱惑1.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冲击2.手机游戏、短视频的娱乐诱惑3.注意力被严重分散,很容易迷失方向和目标四、保持初心的重要性1.初心是人生的航标,防止迷失方向2.初心能帮助克服困难,战胜诱惑3.有了坚定初心,终能实现梦想五、如何保持初心1.常怀大志远虑,明确人生目标2.控制住分心的诱惑,保持学习专注力3.多和怀有相同初心的人交流,互相鼓励4.遇到挫折也不放弃,坚持就是胜利六、结束语1.呼吁大家永不放弃初心理想2.寄语大家都能如少年时那般纯真执着3.祝福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碎片化的时代要保持初心作文提纲篇2谈到碎片化的时代,首先想起的就是随处随地的人人手中都拿着的那个手机大家都在网上获取了很多的消息,但是都没有深刻的记忆,以至于得到的消息都是碎片,过了就不记得了。
碎片化时代的表现就是大家都在生活的空隙得到信息,具体的表现就是:在吃饭的时候瞄一眼电视,走在路上看看手机……等等等等就不多说了,但这样坏处有很多记得不清楚,过了一会儿就忘了;新鲜事太多了,以至于注意力匮乏;文档多一点了就没心思去耐心的读完等,好处也有,读的东西多了,短时间内记得的东西也就多了,谈资也就多了,那又有什么用呢,在别人面很有文化的样子,时间久了,忘了之后呢,还不是原形毕露。
每天都在网络,手机,电视上得到一些不完整的信息,似乎所有信息得到的都是那么简单容易。
那为什么会形成碎片化时代呢,智能手机是“罪魁祸首”,它们把我们从通讯困难中解救了出来,然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碎片化时代今天在互联网上的内容不是太少,而是太多。
互联网的碎片化已经不只是单个现象。
各种信息和内容五花八门,这就是信息和内容的碎片化。
对于每一个用户来说,让他有兴趣关注的点是很不同的,这是用户兴趣的碎片化。
每个人不用整块的时间,而只是在零星的时间使用互联网,这就是时间的碎片化。
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导致所需资源分散在各个不同的角落,这是资源的碎片化。
各种碎片化最后的结果就是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碎片化时代。
这个碎片化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尤其如此。
可以说“碎片化”是Web2.0后时代最大的特点之一。
碎片时代带来了浮躁,可以说这不仅是今天中国互联网的通病,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大家在做所有事情的时候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喧嚣一时的东西很快就能成为过眼云烟。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过去谈情说爱,靠的是鸿雁传书,从写信、寄信、等信到读信、回信,一个漫长的过程,拉长了感情交流的酝酿积蓄。
在《围城》中,钱钟书是这么说的:“做了朋友通个电话算接过了,可是面没有见,所说的话又不能像信那样留着反复看几遍。
电话是偷懒人的拜访吝啬人的通信。
最不够朋友“。
现在的情侣们,互相用书信来交流感情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不用说电话,各种更便捷的即时通讯工具,QQ、微信、短信、视频,在沟通无障碍的同时,又使得人们再也没有耐心去等待信息的到来。
碎片时代另外带来的是海量信息与注意力转移之间的矛盾。
您本来打算上网是收邮件的,但是在打开网页的时候被腾讯QQ上弹出的一则新闻吸引,看完新闻后,又找到某个明星的八卦消息,点击链接后又发现《行尸走肉》新的更新剧集。
两个小时之后的结果是最初要收的邮件还没有收。
这是一个场景。
在很多类似的场景中可以这么说:我们已经越走越远,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信息碎片化对碎片化的研究在传播学的领域是最广泛的,其官方的定义是:社会阶层的多元裂化,并导致消费者细分、媒介小众化。
互联网在Web2.0前的传播模式是简单的单向传播,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是由政府、各种机构或者媒体等某个官方或半官方组织发布,而个体用户只能接受。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微博和微信被大众所广泛接受,使得任何一个个体用户都有机会去分享他的信息,为人所关注,甚至成为自媒体,从而成就了个体对个体的新传播模式。
不同来源的信息不可能符合统一的规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整理分类分发渠道,使得所有的信息是凌乱无序,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整个互联网传递。
就像现在同一则新闻,会以不同家媒体报道出现在不同的论坛上,出现在各个网民自己的微博和微信上。
所以当你搜索一个关键词,微博会给你数万条信息,百度会给你数百万个结果,一部分是重复的,一部分是不全面的,当然还有一大半是不相关的。
如果真的想要了解某件事的全部,就需要从各个角落找出真相的各个碎片。
互联网上信息碎片化的一个结果就是,信息的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我们反而越来越难找到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
面对整屏的信息,如何第一时间找到自己想要和需要的信息变成了一个课题。
内容碎片化看起来类似,不过内容碎片化和信息碎片化有所不同。
信息碎片化是从整个互联网的角度出发,网络上的信息太多太乱太碎太杂;而内容碎片化则更多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指的是个体人为把整体的内容分化成碎片。
问个简单的问题,在过去的一年中,您完整看过几本书?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完整”。
如果把“完整“二字去掉,很多人可能都看过很多书,而事实就是,很多人,不只是学生,选了很多不错的书,但是每一本都是只看了其中的一部分,而这就是内容碎片化。
如前文所说,浮躁是碎片化时代的一大特征,人们又渴望了解又急于求成。
面对完整的信息,只有碎片被接受了。
兴趣碎片化我们再来看兴趣的碎片化。
处在不同社会地位和利益群体的互联网受众对信息内容的需求都是完全不同的,加上自我意识强烈的80、90后占比较大,互联网受众不愿意被动接受传播内容,而是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细分、越来越个个不同。
信息需求在整体上体现的多样化和异质化就是兴趣碎片化。
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上是“流量为王“,也就是看谁能大量占据用户的时间。
做好内容是“内容为王”,用内容来吸引用户,做好移动应用是“应用为王”,也就是用移动应用来吸引用户。
在这里“内容”属于信息,而“应用”是个性通道,而最终也是为了吸引用户的流量,占据用户的使用时间。
人们早已不满足于7点钟的新闻联播。
我们可以通过网页新闻了解这个社会,也可以看迅雷推送的新闻,还可以通过微博客户端看社会热点。
或许不同的方式最后都是展示同一则消息,但是通过各种页面和各种应用提供的各类信息渠道,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由于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的不同,使得兴趣碎片化成为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发展趋势。
基于互联网受众的兴趣碎片化特点,企业营销就要把对目标群体有价值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某个细分群体,并在这个基础上第一时间得到目标群体的反馈,从而形成了信息的精确传播。
互联网上存在大量的同质化信息,人云亦云的重复已经很难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只有符合他们兴趣的个性化内容才能使受众眼前一亮。
如果我们能够精确地把内容推送到用户面前,那么我们的传播效果也就能够做到更好。
时间碎片化想知道每天用户化多少时间在移动终端上,其实很简单:看越来越多的人把移动电源作为口袋中的必备物品,就知道了。
在都市生活的同学们使用手机,除了每天接三四个重要的电话和若干条短信外,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手机,包括刷微博,聊QQ,聊微信,访问朋友推荐的网页等,真正大段时间专心在用手机的还是比较少。
断断续续的几分钟、十几分钟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可观的数字。
聚少成多,这就是时间碎片化。
下图是Flurry公司做的在美国iOS移动设备上用户平均使用时间的调查。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用户一天之内的app 使用率随着时间变化逐渐上升,直至晚间九点左右达到了顶峰。
而其中占据最多比例的是游戏、社交、图片分享及新闻杂志。
虽然使用率随着时间段的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数值,但从全天使用的情况来看,几乎无时无刻都有一定的用户花费时间在移动设备上。
我们大部分时候使用手机并不需要抽出特定的时间,而是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来完成的。
每日最显而易见的碎片时间要算乘坐交通工具、如厕以及睡前时间了,那么这些碎片时间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呢?早晨被闹铃叫醒后第一件事就是睡眼惺忪地摸手机看新闻,上班的地铁或者公交车上腾出一只手来刷个微博,发条微信,如厕的时间掏出手机打个飞机,晚上躺在床上入睡前还要拿起手机看看朋友圈里面又有哪些新鲜事儿。
在这些碎片时间内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我们也恰恰可以针对用户在碎片化时间中的使用习惯来思考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或者使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做营销。
这些看似并不完整的“碎片化”时间或许不足以让我们完成工序步骤繁多而耗时的事情,但是用其来看一篇新闻、发一条微博微信或者玩一局轻松的游戏就显得绰绰有余了。
这些琐事足以占据我们大量的碎片化时间,一旦我们有短暂的时间闲下来,拿出手机就会想起它。
用户在碎片时间中可以利用手机来做哪些事情?用户会倾向于使用什么样的应用?用户会打开什么样的网页?他们在网页上希望看到的是什么内容?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服务是怎样的?他们对于这些应用和网页的使用频率会是怎样的?我们在研究用户需求的同时,同样需要回答上面这些问题。
如何做出用户在碎片化时间能够完成某件事情的网页和应用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平台碎片化这里呈现碎片化的平台一是指互联网社区平台,二是指软件平台。
互联网社区平台的碎片化是很明显的。
看新闻的去新浪搜狐,看视频的去优酷爱奇艺,看书的上起点中文网。
企图通过一个互联网社区平台一网打尽,满足用户所有需求已是上个世纪互联网巨无霸们的痴心梦想了。
而软件平台碎片化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Android。
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 是由谷歌首倡开发,并以开源软件方式免费提供给全球手机和平板电脑厂商的。
外部的移动厂商可以自由修改定制。
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了市场上的Android 系统版本极为凌乱,也导致Android 平台上出现了大量恶意应用。
我们来看ZdNet的Adrian Kingsley-Hughes做的关于Android的数据分析:这张图是2013年10月2日前一周Google收集的关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分布。
Android4.1到4.3的版本,Jelly Bean,中文翻译为“果冻豆”,占整个Android市场的48.6%,并且这一份额在不断上升。
不过,旧的Android 版本依然有很多人在使用,没有在图中表述出来的早于Android2.2 Froyo(冻酸奶)之前的版本还有1%的人在使用。
如果App应用与终端不适配,那么这会导致App 应用不能被正常安装、程序出现崩溃以及意外终止等问题。
随着Android操作系统的版本越来越多,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这些困扰广大的用户的问题就愈加严重。
正因为Android 系统是开源的,当终端厂商需要为他们的移动端配置操作系统的时候,Android 一定是首选,而采用哪个Android的版本就不好说,不见得会采用最新的版本。
低成本、低配置的Android 终端,以异常迅猛的趋势覆盖了国内外的低端市场,同时也使得App 应用和终端的不适配问题迅速国际化。
无论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碎片化时代的到来,她已经来了。
如何利用互联网的碎片化特性为我们企业的电子商务营销服务,也是我们最关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