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情人》与渡边淳一《失乐园》之比较

合集下载

渡边淳一《情人》:一段纯爱之旅背后,是占有和自由的博弈

渡边淳一《情人》:一段纯爱之旅背后,是占有和自由的博弈

渡边淳一《情人》:一段纯爱之旅背后,是占有和自由的博弈所谓婚姻并不只是一对相爱男女的结合。

他们相互间扮演着父亲、母亲或朋友的角色、必要时各自展现出孩子般天真幼稚的一面,如此等等都是婚姻的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这些,恐怕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婚姻。

-渡边淳一纯爱,是指单纯的、不带有任何杂质的爱情,不受经济、社会、家庭因素等任何条件限制,是一种纯粹的爱情,我猜很多人都幻想得到这样的爱,不为世俗所限制,仅仅是爱着眼前的这个人,听起来就很浪漫。

渡边淳一的作品《情人》中,女主修子对自己的情人远野可谓是纯爱主义,她不顾忌他有家庭,只是单纯地爱着这个人;不需要他的金钱支撑,不贪图上位,也不无理取闹,占有他所有的时间,可谓是一个清新脱俗的“第三者”。

这种想法,可能是很多第三者最初的想法,但往往抵不住现实的诱惑,渐渐就会想着把对方占为己有,而女主修子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她始终没有想过要完整占有远野,他只是自己的情人而已。

本书《情人》又被译为曼特莱斯情人,渡边淳一自己,曾在此书的题解中写道:“曼特莱斯”来源于法语的情人,尽管与日语意思相同,但实际含义却相差很大。

日语中的“情人”,给人的印象,是不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依靠男人的意思。

而“曼特莱斯”却是指那些与男性恋爱,但有自己事业、有教养、有实力的独立女性。

与日语中的隐秘、娇嗲的意思不大相同。

女主修子面容姣好,经济独立,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秘书,很符合“曼特莱斯”的寓意,她的身边不乏追究者,但她被成熟稳重、很有男子气概的中年男子远野吸引,两个人情投意合地走到了一起,他们抽空约会,去旅行,彼此都得到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享乐,最后远野越陷越深,准备离婚来迎娶修子,却遭受了修子的拒绝,两人5年的婚外情以分手告终。

那么问题来了,一位深爱对方的第三者,为什么不愿与他步入婚姻的殿堂呢?从书中的情节进展,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出女主的心路历程。

1.爱情很迷人,但拥有自我更重要我们首先来看女主修子的爱情观:在修子心里,她一直与远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喜欢是喜欢,可不想介入他与自己之外的生活,只要与他在一起时感到快乐、幸福,就足够了。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

杜拉斯情人读后感杜拉斯情人(一)看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情人》时,感觉它有着叶芝诗作《当你年老》和小仲马作品《茶花女》的味道。

看完整部小说后却只想用评价它:两个小孩的。

至于这部小说的魅力,前言部分说得很清楚,是《情人》使杜拉斯这个让人难懂的作家受到了出乎意料的欢迎。

的确,杜拉斯并不是一位通俗小说家,但她在《情人》中的语言就很能抓住读者的心。

比如开头,她借用一个男人的语言作为开场白:“……大家都说您年轻的时候很漂亮,而我是想告诉您,依我看来,您现在比年轻的时候更漂亮,你从前那张少女的面孔远不如今天这副被毁坏的容颜更使我喜欢。

”(也就是这话让我想到了叶芝的《当你年老》)。

这样的开头自然就引出了下文的回忆,引出了那个穷苦的、穿着不伦不类的白人小女孩和富有的中国情人的爱情。

白人小女孩“我”才十五半,心理和生理年龄都属于孩子。

而“我”的中国情人虽然是成年人,却也处处显露出小孩的特征,他不工作,爱玩,依靠父亲生活,心灵单纯。

这两个具有共性的躯壳,在湄公河的渡船上相遇后,开始了充满激情和绝望的爱情之旅。

尽管结局在两人的相遇就已经注定。

但这个失败的爱情不是因为主人公彼此年龄的悬殊和国籍的不同,而是与中国情人的父亲有关。

父亲是富翁,希望儿子和一个门当户对的中国女人结婚。

父亲知道儿子离不开他的钱,白人小姑娘的家庭也需要钱,就用钱买断了他们的爱情。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惊呼,《情人》里面的父亲和《茶花女》里的父亲何其相似!但有所不同的是,《情人》的女主人公比茶花女幸运,因为得到一笔钱,女孩离开西贡去法国继续念书,后来几经结婚、生育、结婚、写书。

本来以为故事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但昔日的中国情人打来了电话,作家就用这个电话内容作了结尾。

中国情人在电话里说,他和从前一样,仍然爱着她,他永远无法扯断对她的爱,他将至死爱着她。

这样的结尾脱泥带水,却省掉了读者的遗憾。

这样的爱情有悲伤,却不令人感到悲哀。

关上《情人》时,我想起了某位心理学家的观点,他认为人都具有两种角色,即成年人的外表和内在的小孩、外表的小孩和内在的成年人,当两种角色在体内发生冲突时,性格的矛盾就出来了。

赏析电影《情人》解读杜拉斯的文学作品

赏析电影《情人》解读杜拉斯的文学作品

赏析电影《情人》解读杜拉斯的文学作品作者:张洁茹来源:《参花·下半月》2015年第12期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作为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作家,凭借其一生的丰富经历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小说《情人》。

该小说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的对象,塑造出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充分彰显出自己的女性主义。

随着小说的大卖,逐渐将故事改编成电影搬上了银幕,通过对电影《情人》的鉴赏,能够带领大家了解到杜拉斯的女性主义内涵。

关键词:赏析《情人》杜拉斯文学作品法国当代女小说家杜拉斯创作出小说《情人》,一方面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寄予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对男权统治的强烈不满,充分激发了当时社会人群的共鸣。

后来,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法国小女孩异于常人的爱情经历,引起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

通过对电影《情人》的赏析,能够深入解读到杜拉斯的女性主义本意,值得观众深思。

一、电影《情人》中的杜拉斯女性意识(一)女孩的主体地位电影《情人》是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进行叙述的,故事的开始也是以女性的视角展开的。

在当时法国的社会现状下,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女人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但是,在电影《情人》的人物安排上,“我”虽然家境败落,但却是白种人,身份地位并不比男主人公低。

但是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受种族差异的影响,男主人公不得不成为女主人公的从属者,并且在影片的始终男主人公一直表现出懦弱不堪一击的形象。

相反,女主人公却是一个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人物形象。

因此,在电影《情人》中,“我”始终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目光看待一切事物,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

从杜拉斯树立的不同两种人物形象中可以看出,两性关系不应该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女性并不一定是男性的从属品,女性可以充分掌握主动权,变成一切事物的掌管者。

由此可见,杜拉斯的女性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无视伦理约束,大胆挑战世俗在电影《情人》发展的过程中,“我”敢于向道德挑战,绝不受世俗伦理的约束。

男人应该品读的30本书

男人应该品读的30本书

男人应该品读的30本书1、《魅力男人懂得取舍的100件事》最有魅力的男人,是懂得取舍的男人,一生之中,有100件事你应该懂得取与舍。

每个男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过一生,出色的男人,一生之中有太多追求,但是有100件事,你应该懂得取与舍。

男人的一生充满了角逐与猎奇,胸怀如水,包容爱的人,气贯长虹,击退一切对手,作为新一代的男性,更懂得事业有成与家庭幸福,一生之中,泪水与欢笑,激情与迷茫,孤单与成功,付出与回报,都值得认真回味,有50件事,你应该做到,有50件事,你懂得放弃,于是,你就是最成功的男人。

2、《真正的成功》本书是美国着名领导力大师、人际关系导师、《领导力21法则》、《与人共赢》、《才智陷阱》作者的全新力作。

大师指出,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领导者,人际关系、团队成员、工作态度、领导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本书以大量实例和经验提供了如何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领导力,如何带领团队和培养领导人,如何建立积极心态的行动方案,帮助个人和团队迈向成功。

本书中,作者告诉你:人际关系首先从尊重开始,它要求你知道他人的价值所在;决定团队中哪些人值得培养和装备,是建立好一个团队的第一步;具备良好的处事态度对一个人的成功有多么大的帮助;提出“盖子法则”,为了得到最高的成效,你必须提高领导才能的盖子。

本书是作者写过的《人际关系101》、《装备101》、《心态101》力101》的精彩结合。

国内读者能够以一本书的价钱,看到四本书的内容,实在是物有所值。

3、《三国演义》作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毋庸质疑是一部男人的书,甚至可以说是一部男人的百科全书。

男人的梦想、志向、兴趣、目的;男人的成败、得失、荣辱、取舍;男人的胸襟、胆识、勇气、谋略;男人的小气、冲动、懦弱、虚伪……都在这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无一缺漏。

而最关键的,是这部书能够教会男人如何站住战略的高度去看待成败、得失、荣辱,取舍,去支配自己的胸襟、胆识、勇气、谋略,去克制自己的小气、冲动、懦弱、虚伪,从而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志向、兴趣、目的。

男人培养气质必读的好书籍

男人培养气质必读的好书籍

男人培养气质必读的好书籍读书,,对男人就是一种精神收藏,好的精神收藏,使男人更加的气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男人培养气质必读的书,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男人培养气质必读的书1、《魅力男人懂得取舍的100件事》最有魅力的男人,是懂得取舍的男人,一生之中,有100件事你应该懂得取与舍。

每个男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出人头地过一生,出色的男人,一生之中有太多追求,但是有100件事,你应该懂得取与舍。

2、《男人--如何洞悉女人的内心世界》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女人的心理属性是什么;如何在交往中体察女人的心思;女人眼中的爱情与家庭是怎样的;女人性爱的心理是怎样的。

为你揭开所有女人内心深处的秘密,让你对女人的心思洞若观火。

你会发现和女人相处是很简单的事,关心女人是份内的事,爱丨防和谐丨女人是幸福的事。

本书是一本献给男人的书,一本男人必读的书。

3、《茶花女》《茶花女》---在这书,我纯粹是以为爱情观出发而希望大家看的。

爱一个人,当抛弃一切观念。

爱一个人,不要在意她的出身,现在的情况,年龄,阶级。

4、《教父》原版书男人都该看看的书,男人的圣经啊~·5、《细节决定健康》拥有健康的体魄,远离疾病的侵袭,是每个人的最大愿望。

本书正是基于这一点,从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健康细节入手,向读者科学地讲述了与男性的生活密切相关又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还附有一个健康提示、营养提示,从理论和实际出发,给读者最通俗、最个体的忠告。

6、《王摩诘诗集》作者:〔唐〕王维竞争、谋略、忠义、女人,把男人搞得是焦头烂额,不胜其烦。

浮生难得半日闲,读读王维的诗,感受一下其唯美的意境,其玄妙的惮机,体会一下诗人的豁达,会让男人长舒一口气。

人生也不过如此,“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男人必读的书籍1、《男人书》老天好像有些不公平,男人从生下来,就与女人有太多的不同。

男人要顶天立地,要比女人承担更多的东西。

说实话,一个男孩要成长为一个男人,要比一个女孩成长为一个女人要困难和复杂得多。

绝对的形象——论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情人”形象的嬗变

绝对的形象——论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情人”形象的嬗变

论文题目:绝对的形象一一论玛格丽特•杜拉斯笔下“情人”形象的嫡变摘要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女性小说家、剧作家和导演。

她的多部文学创作均对东方和中国有过精彩的描写,本文以杜拉斯的自传体三部曲《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情人》和《北方的中国情人》为例,着重分析其笔下“情人''形象的出现与嫂变及其成因。

本文通过对比杜拉斯的三部作品中的"情人''形象,以此为立足点做一个阐述。

在论文第一章将杜拉斯的写作生涯进行分期,进而为下面分析概括出“情人" 形象的出现以及赠变的原因做铺垫,并着重分析“情人”形象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现的原因,最终着重分析“情人"形象娘变的原因,将从杜拉斯进行文学创作的大环境等客观原因和杜拉斯本人创作观念的变化等主观原因进行探究。

关键词:杜拉斯;情人;形象嫂变on the evolution of Margaret Duras*s Title: Absolute image一无二的优越感消失之后,家人就选择对女主角的“情人"无视和蔑视。

这种白种人中的下等地位和东方人中的优越地位,让这个家庭极为矛盾。

这个中间状态的家庭,很难走进优越白种人的生活圈,也很难走下东方人的生活圈。

《堤坝》中虽然富有却猥琐的白人,《情人》中富有却软弱的东方人,都不是女主角能够爱上的“情人"形象。

之所以这样安排,也是作者的家庭阶级问题决定的。

在《堤坝》中,女主角和她的哥哥约瑟夫不与越南人交朋友,但也无法和有权阶级白人交朋友。

但是,这个家庭为了改善不佳的经济状况,女主角的“情人" 成了榨取财富的对象,“雷奥进入这个家庭改变了一切计划。

自从我们知道他的财产总额以后,就一致决定让他来还高利贷欠款,并让他投资好几个企业(让他给我小哥哥开个锯木场,给大哥哥开个装饰车间);我母亲仔细研究过各项计划,除此之外,还要他给家里的每个成员配备一辆汽车。

适合大学生的励志书籍

适合大学生的励志书籍

适合⼤学⽣的励志书籍 在⼤学,我觉得⾸先把专业课学好,看些与⾃⼰专业有关的书。

然后是励志书籍,主要是根据⾃⼰的兴趣爱好来看,不过如果可能,多看些名著对⾃⼰能有很⼤的帮助,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适合⼤学⽣的励志书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适合⼤学⽣的励志书籍篇1 1、张爱玲:《倾城之恋》 2、马格利特·杜拉斯《情⼈》 3、考林·麦卡洛《荆棘鸟》 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5、渡边淳⼀:《失乐园》《男⼈这东西》 6、钱钟书:婚姻的镜⼦——《围城》 7、劳伦斯:《虹》《爱恋中的⼥⼈》《查太莱夫⼈的情⼈》 8、泰⼽尔:《飞鸟集》《草叶集》 9、塞林格:《麦⽥⾥的守望者》 10、⽶兰·昆德拉《⽣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缓慢》 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性》 12、雪⼉·海蒂:《性学报告》 13、德克旭贝⾥:《⼩王⼦》 14、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仲马《茶花⼥》 15、灵魂的哲学与博——司汤达《红与⿊》 16、越过爱情,看见备暧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17、我爱你,与你⽆关——茨威格《⼀个陌⽣⼥⼈的来信》 18、这简直像戏⼀样——威廉·莎⼠⽐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19、爱永远不⽤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 20、⼭在那⾥,你在⼼碎中微关——岩井俊⼆《情书》 21、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22、爱情终究成了⼀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 23、温柔⽽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24、粉⾊的⼩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 25、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 26、美与爱是独⽴的——川端康成《雪国》 27、难缁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28、战⽕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切尔《飘》 29、⽤哲学来思考——⽶兰·昆德拉《⽣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30、奥德修斯式的传奇——⾬果《悲惨世界》 31、⼆⼗四⼩时,路过爱,⾛过禁区——霍桑《红字》 32、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 33、值得⼀⽣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医⽣》 34、再翅⽣命的⼈——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5、只有渺⼩的⼈物,没有渺⼩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 36、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 37、⽣佝寂寞,死的单调——萧红《呼兰河传》 38、爱上你的⼼——⾬果《巴黎圣母院》 39、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 40、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记》 41、沉重的枷锁(励志书籍 )——张爱玲《⾦锁记》 42、在⾃我⾯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43、⽚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 44、战争,让⼥⼈⾛开?——⽡西⾥耶夫《这⾥的黎明静悄悄》 45、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莉·勃朗特《呼啸⼭庄》 46、从“⿊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 47、溶解⼼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 48、爱,我们曾共同⽤有——叶芝《当你⽼了》 49、你最荚的⽓质⾜⾃由 50、此幸福,彼幸福——杨绛《我们仨》 51、成长是⽇的,爱⾜过程——张⼩娴《⾯包树上的⼥⼈》 52、⽤另⼀个⾓度来看婚娴——⽼舍《离婚》 53、⼀个⼥⼈的城市传奇——王安忆《长恨歌》 54、爱情与⾷物的辩证关系——徐坤《厨房》 55、勇敢地被启蒙——⾼尔基《母亲》 56、跳来跳去,你跳得出⽣活吗——契诃夫《跳来跳去的⼥⼈》 57、棘⼼天天,母⽒劬劳——苏雪林《棘⼼》 58、有时候,钱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宝》 59、⼀切只是私⼈⽣活——陈染《私⼈⽣活》 60、让它变成事实吧!——王⼩波《黄⾦时代》 适合⼤学⽣的励志书籍篇2 1、《追寻⽣命的意义》 作者: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集中营,他的⽗母、妻⼦、哥哥,全都死于毒⽓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适合女人读的60本书

适合女人读的60本书

1)1.张爱玲《倾城之恋》2.马格利特·杜拉斯《情人》3.考林·麦卡洛《荆棘鸟》4.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5.渡边淳一《失乐园》《男人这东西》6.钱钟书《围城》(婚姻的镜子)7.劳伦斯《虹》《爱恋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8.泰戈尔《飞鸟集》《新月集》9.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10.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缓慢》1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12.雪儿·海蒂《性学报告》13.德克旭贝里《小王子》(2)14.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15.灵魂的哲学与博爱:司汤达《红与黑》16.越过爱情,看见春暖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17.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8.这简直像戏一样:威廉·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19.爱永远不用说对不起:西格尔《爱情故事》20.山在那里,你的心碎了:岩井俊二《情书》21.充满暗礁的爱情海洋: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22.爱情终究成了一种传说:阿兰·德波顿《爱情笔记》23.温柔而坚强:夏洛蒂·勃朗特《简·爱》24.粉色的小爱情:堀川波《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地方》25.有天堂,但是没有道路:北村《玛卓的爱情》26.美与爱是独立的:川端康成《雪国》(3)27.难得糊涂的爱情与婚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28.战火中成长的美丽与坚强:玛格丽特·米切尔《飘》29.用哲学来思考: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30.奥德修斯式的传奇:雨果《悲惨世界》31.二十四小时,路过爱,走过禁区:霍桑《红字》32.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曹禺《雷雨》33.值得付出一生的等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34.唤醒生命的人: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5.只有渺小的人物,没有渺小的爱情:西奥多·德莱塞《珍妮姑娘》36.黄叶铺满地,我们已不再年轻:路遥《平凡的世界》37.生得寂寞,死得单调:萧红《呼兰河传》38.爱上你的心:雨果《巴黎圣母院》39.爱和欲的煎熬:福楼拜《包法利夫人》40.我的成长与战争共呼吸:安妮·弗兰克《安妮日记》41.沉重的枷锁:张爱玲《金锁记》42.在自我面前忏悔吧:列夫·托尔斯泰《复活》43.片刻的浮华盛世:莫泊桑《项链》44.战争,让女人走开:瓦西里耶夫《这里的黎明静悄悄》45.包容的爱还是彻底的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4)46.从“黑暗意识”中苏醒:翟永明《女人》47.溶解心灵的秘密:舒婷《舒婷诗集》48.爱,我们曾共同拥有:叶芝《当你老了》49.你最美的气质是自由:惠特曼《草叶集》(5)50.此幸福,彼幸福:杨绛《我们仨》51.成长是目的,爱情是过程:张小娴《面包树上的女人》52.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婚娴:老舍《离婚》53.一个女人的城市传奇:王安忆《长恨歌》54.爱情与食物的辩证关系:徐坤《厨房》55.勇敢地被启蒙:高尔基《母亲》56.跳来跳去,你跳得出生活吗: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57.棘心天天,母亲辛劳:苏雪林《棘心》58.有时候,钱也是安全感:亦舒《喜宝》59.一切只是私人生活:陈染《私人生活》60.让它变成事实吧:王小波《黄金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级公开学号2008010101学士学位论文同一母题,表现迥异———《失乐园》和《广岛之恋》之比较论文作者:巨梅指导教师:成良臣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提交论文日期:2012年5 月10 日论文答辩日期:2012 年5 月23日学位授予单位:四川文理学院中国 达州2012年5月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Abstract: (2)Key Words: (3)一、结构安排——一元化和双重结构之别 (3)二、爱情追求——绝对和相对之异 (4)三、结局处理——死亡和“虽生尤死”之分 (6)四、性爱描写——直白和委婉之差 (8)结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同一母题,表现迥异—《失乐园》和《广岛之恋》之比较汉语言文学专业08级1班巨梅指导教师:成良臣摘要:《失乐园》是渡边淳一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松原凛子和久木祥一郎企图摆脱世俗的婚外恋为中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悲剧,掀起了一股“失乐园”热。

而同时代的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广岛之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已婚法国女郎在日本的一次偶然邂逅。

两部小说都是描写“婚外恋”的,但却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特色。

两部作品在结构上存在着一元化和双重结构的差别。

在爱情上,渡边淳一主张“绝对的爱”和零距离,而杜拉斯则追求一种“距离感”。

在结局上,渡边淳一以唯美的“情死”为主,而杜拉斯则看重一种“伤痛感”。

最后在对性爱的描写上也有差异,比较《广岛之恋》的委婉,《失乐园》中的“性”描写更加的直白。

关键词:《失乐园》; 《广岛之恋》; 结构; 爱情; 结局; 性爱描写The Same Matrix, the Different Expression——The Comparison between Paradise Lostand Hiroshima Mon Amour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lass 1 Grade 2008JU Mei Supervisor CHENG Liang –chenAbstract:Paradise Lost ,one of the representive masterpieces of Junichi Watana be ,is centering on Song Yuan linzi and Jammu xiangyi ’s seeking to get rid of worldly affairs and their adultery ,tells a tragedy of love and setting off a wave of “Lost paradise” hot. Meanwhile his contemporary French women writer Marguerite Dorsa also told a married French woman’s encounter by chance in her work Hiroshima Mon Amour. The two novels described the same about “adultery”, but the two authors’ writing brought about different features. There is a difference from unification and duality in structure between the two works .Love is a major content in their novels, but their understanding about love is not the same .Watanabe advocates the “absolute love” and “zero distance” while Dorsa pursues a “sense of distance” .In addition, Watanabepaid att ention mainly on “love death” at the ending of his novel while Dorsa focused on “sense of pain”.Finally, the description about sex are also different, it is mild in Hiroshima Mon Amour while Paradise lost is more straightforward.Key Words:Paradise Lost; Hiroshima Mon Amour; Structure; Love;Ending; Sexual description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和杜拉斯的《广岛之恋》都是写“婚外恋”的作品,但两部作品无论是结构,对爱情的描写,结局的处理还是在性爱描写上都有差异。

本文拟从以上几个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浅析。

一、结构安排——一元化和双重结构之别《失乐园》是渡边淳一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松原凛子和久木祥一郎企图摆脱世俗的婚外恋为中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悲剧。

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

《广岛之恋》则是杜拉斯应阿伦·雷乃之邀而写的一部反战电影剧本,描写法国女演员和日本建筑师在广岛的一次偶然的邂逅和越轨。

两部作品从生成方式和结构上都有明显差异。

在结构上《失乐园》采用的一元化,由一条线索贯穿始终,而《广岛之恋》则更多的是采用了“双重结构”的模式,对电影进行更深刻的阐述。

《失乐园》在结构上可以说是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小说从一开始就采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各章节的标题借用了极具日本特色的俳句“季语”,包括,“落日”、“秋天”、“冬瀑”、“落花”、“至福”等在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之余更是以季节的交替来比附整个故事情节的演进。

全书始于“秋天”,结束于“至福”,正是一个从秋到秋的轮回,事中人的命运似乎也是从一个炽热的开端延伸到一场狂放的死亡。

这可以说一种大自然更替演进的观念被融入到这部作品的结构中。

在小说上部的最后一章《冬瀑》中久木和凛子到日光这个地方去看瀑布。

这个瀑布意象在整个小说中作用举足轻重。

它有很强的象征性和丰富的暗示性。

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季节,在这样远离人烟的地方,寒气逼人;但“冰块儿里面依旧生机盎然”。

这难道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实录吗?可以说, 冬瀑是社会的写照,是人的心灵世界的表征,冬瀑汇聚了冷与热,生与死,动与静,上与下,约束与突围等等二元对立,而这些对立是不可调和的,冬瀑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有人从渡边淳一的作品中提炼出三组关键词,即“放纵与责任”、“死亡与永恒”、“性爱与婚姻”, 这不就是人性矛盾、人性的悖论吗? 冬瀑不就是这种象征吗? 女主人公凛子的一件和服,“胸前的图案是小朵的菊花,色泽逐渐加深,接近裙边时,变成了绽放的大朵菊花了。

”[1]p79这或许可以解读为人之生命类同于花木,均属应季节更替而随之演进,进而完成一个完整的历程。

也正如书中写道的“季节的转换也带来了人世间的衍变……并影响到人们的肉体和心灵。

”久木与凛子之间的恋情恰是在经历着季节般的发展历程。

二人相识于枯萎凋敝的冬季,定情于万物复苏的阳春,炽热于宜人凉爽的秋季,在一年后的另一个秋天中最终走向了不可逆的死亡。

这种演进并不是简单的格式化的骤变而是一种不断向前的绵延,“并不是夏天过去秋天才来到,而是在夏天之中已经孕育了秋天的征兆的。

”[1]p178久木借《徒然草》中的“并非夏去秋才至”隐讳地表明了这一过程的特性。

《广岛之恋》因为在创作之时就是一部电影剧本,所以在结构上已经打上了电影创作的烙印,有电影剧本的特点。

小说在结构上采用的是双重结构,再加上杜拉斯的妙笔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

其双重性主要表现在构思,内容,细节和手法上。

首先,在构思上它是一部电影中的电影。

影片中女主人公正在拍摄的和平的电影,其实就是《广岛之恋》本身。

其次,在内容上,作品也是形成了“二元式对立”[2]p59式的结构:广岛的爱情和纳维尔的爱情,历史的悲剧和个人的悲剧。

再次,就小说本身的内容来说亦同样是如此:生与死,爱与恨,战争与和平等等。

最后,从表现手法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时间与空间的对立,音响与画面的对立,现实与回忆的对立等等。

例如,在小说的开头“你在广岛什么也没看见”“我都看见了”“就这样,我看到了医院。

我确信无疑。

广岛有医院,我怎么能避而不见呢?”“你没有看到广岛的医院。

你在广岛什么也没有看见”[3]p5诸如此类的句子在文中还有很多,无不彰显出双重性的结构。

抛开两部小说的内容来说,《失乐园》和《广岛之恋》一个可以说是连续的,完整的,而另外一个却是间断的,破碎的。

读《失乐园》给我们的感觉是流畅的,一气呵成的,它会带你进入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中去,让你去品味爱情的真谛,品味渡边式的唯美。

而相反《广岛之恋》中由于穿插了太多的图片,影像资料,以及男女主人公的回忆以及感想,让我们每看一个片段就有一种透不过气的“胸闷”,需要我们暂时休息,慢慢消化……如果说《失乐园》是一江汹涌的河水,《广岛之恋》则可以说是一个正滴着水的水龙头。

二、爱情追求——绝对和相对之异在渡边淳一和杜拉斯的作品中情爱描写占据了绝对的地位。

两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是同样强烈的,同时他们所追求的都是一种绝望的,没有归属的,不被世人看好的爱。

但两人所表现的爱又是不相同的,渡边淳一追求的是一种通过肉体接触而不断加深的爱,企图通过男女主角零距离的接触来将爱进行升华。

而杜拉斯所描绘的爱大多带有自传性质,并且追求一种“距离感”。

渡边淳一被称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他创作的范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传记体小说(如《魂归阿寒》);第二类是医学小说(如《死化妆》、《光与影》);第三类是渡边淳一自己称之为“男女小说”的一些作品,这类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大。

《失乐园》就是这类小说中典型代表作之一。

渡边淳一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绝对的爱”的理念,他这样定义爱:爱是一种肉体和精神的紧张状态。

有紧张才能产生爱,而这种激烈的爱在一般家庭中不存在。

婚姻会使两个人的距离太近,而失去热恋的可能,所以,婚外恋常常成为渡边小说的主要内容。

《一片雪》也讲述了一个婚外恋的故事:男主人公伊织是一个在东京市中心拥有事务所的建筑设计家,他与妻子的关系很冷淡,于是他在与秘书笙子和有夫之妇霞那里追求爱的激情、生命的活力。

渡边淳—在他的小说中以婚外恋的形式来阐释自己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结婚前男女热恋,婚姻会让两个人相互热恋而变得没有激情,而爱需要激情。

他坚信无论什么样的爱都不可能是永恒的,肯定会产生厌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