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_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与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图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0

THANK YOU FOR YOUR
谢谢大家!
现已证实有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尤以下为最常见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 据美国对针刺伤研究分析得出: 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 就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 医务人员80-90%的职业伤害是由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 务人员中护士占80%。
一、针刺伤的概念:
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 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 者出血的皮肤损伤。
职业危险: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 验等职业活动过程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影响 ,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
二、针刺伤的危害
• 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
五、伤口正确处理方法
• 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五、伤口正确处理方法
• 2.流动水下用肥皂液清洗,边挤压边冲洗5—10分种
五、伤口正确处理方法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 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必要时包扎伤口; •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侵入性损伤
轻轻挤压伤口旁端,挤出污染 血液
肥皂液/流动水清洗皮肤,生理盐 水冲洗粘膜,禁止伤口局部按压
75%酒精/0.5%碘伏消毒,包扎 伤口
报告感染科/公共卫生科作相应 处理
职业暴露登记表
十一、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应急预案总结
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 染, 特制定以下预防与处理程序: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 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的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 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4.立即向预防公共卫生科报告。 5.如患者为乙肝、丙肝、HIV阳性患者,或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公共 卫生科应立即给发生针刺伤的医务人员开具乙肝、丙肝、HIV检查单。 6.如患者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与患者沟通经患者同意后,主管医生 应立即给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测。 7.如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注意保密。公共卫生科应立即向分管院长及辖 区疾控中心报告,由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调查与治疗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图为维护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降低职业针刺伤危险性,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传播,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在履行职业的过程中不甚被污染的针头、锐器等刺破,有被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的情况。
二、预警为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血液型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原则》,防止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传染病患者血液、体液等感染。
三、报告流程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部或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登记、随访(必要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分管院长)。
四、部门职责医院各科室要重视职业暴露问题,按照卫生部《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做好防护工作:1、科室员工意外暴露后,当事人应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
2、科室主任或护士长应向医务部或护理部、感染管理部汇报,医务部或护理部应根据科室特点,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并组织培训,使医务人员正确掌握预防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
3、医院感染管理科为职业暴露人员提供暴露预防和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的技术支持和咨询。
4、器械科采购提供有利防止职业的暴露的安全技术设备。
5、后勤服务中心为科室可能职业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
五、应急处理1、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使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碘酒和乙醇消毒,进行伤口处理。
2、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检验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3、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3、被艾滋病病毒阳性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体检科抽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2、3、6个月复查,必要时按医嘱用药,并向医务科或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的模板及步骤

一、演练目的1. 提高医务人员对针刺伤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规范针刺伤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3. 强化医疗机构对职业暴露的管理,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二、演练对象1. 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检验科、药剂科等相关部门人员。
2. 医院感染控制科、医务部、护理部等相关管理人员。
三、演练时间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可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针刺伤应急预案演练。
四、演练地点医院相关科室,如急诊科、病房、检验科等。
五、演练内容1. 针刺伤的预防和防范措施。
2. 针刺伤的应急处置流程。
3. 职业暴露的检测、预防和治疗。
4. 针刺伤的案例分析。
六、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1)成立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步骤、时间、地点等。
(3)对参演人员进行培训,包括针刺伤的预防、处理、职业暴露的检测、预防和治疗等。
(4)准备演练所需的设备和物资,如模拟针刺伤模型、消毒液、无菌敷料、手套、防护服等。
2. 演练实施(1)情景模拟:模拟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场景,如静脉输液、采血、注射等。
(2)应急处置:发生针刺伤后,医护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以下操作:a. 立即停止操作,将针头丢弃在锐器盒中。
b. 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然后用碘酒或酒精消毒。
c. 观察伤口是否有出血,如有出血,用无菌敷料包扎。
d. 向护士长报告,并填写《针刺伤报告表》。
e. 如为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立即去感染控制科或预防保健科进行职业暴露检测。
f. 按照医生指导进行预防用药和治疗。
(3)职业暴露检测:发生针刺伤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职业暴露检测:a. 立即去感染控制科或预防保健科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测。
b.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预防用药和治疗。
c. 按时进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4)案例分析:对针刺伤事件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3.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对参演人员进行评价。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

二病区 宋皓月
可编辑课件PPT
1
•事例:
我科一位护士正在处理弯盘里的杂物,在她徒手取出弯盘里的棉签 时被弯盘里废弃的胰岛素针头刺入手指。
可编辑课件PPT
2
概念
• 针刺伤是指由一种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各种穿刺针、缝针、 手术刀片等等造成的意外伤害,伤害程度足以造成受伤者出血的 皮肤损伤。
17
谢谢
可编辑课件PPT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
可编辑课件PPT
12
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
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1.提供并选择便于丢弃利器的容器、真空采血管等。
使用安全医疗器具 1.如安全型留置针等。
可编辑课件PPT
13
针刺伤的处理
• 1.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 2.流动水下冲洗
可编辑课件PPT
14
针刺伤的处理
• 3.碘伏、酒精消毒伤口
• 4.确定暴露源患者 确定暴露源 是否感染血源性传染病
可编辑课件PPT
3
发生锐器伤的现状
• 锐器伤害是职业危害中导致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最常 见的一种是注射器针刺伤,针刺伤约占锐器伤的66.6%,全世界 每年约在100万意外针刺伤。
可编辑课件PPT
4
针刺伤的危害
据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测,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 的原因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 接种传播。
可编辑课件PPT
10
发生针刺伤的高危操作
•操作后 整理用物时被放在托盘或弯盘中的针头刺伤
可编辑课件PPT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及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液体及药物:
按医嘱准备输液卡、输液架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调节滴速】
根据年龄、病情、药物性质 成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 年老、弱、幼、心肺疾患——慢 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快 一般溶液——稍快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 应急预案及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急诊科
杨晓霞
一、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第一步:发生针刺伤后,轻轻的挤出血液,并用大量的生理盐 水或自来水冲洗刺伤表面,用碘酊及酒精消毒伤口;
【程序】
第二步:察看刺针接触过哪些病人,检査病人的健康状况(察
看病人病历纪录和监察),是否属于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 第三步:如果发现有通过血源性传播的疾病,应咨询相关专家, 尽早给予注射免疫制剂,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医务科、院感 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高渗盐水、含钾药、升压药等——慢
二、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脉输液】
利用大气压和重力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 药物由静脉输入人体的方法,是临床上改善健康状 况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
【目的】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 环; 供给营养物质;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用物储备】
输液器1套注射盘1套,另加加
药用注射器及针头、无菌纱布、止 血带、胶布、小垫枕、瓶套开瓶器、
第四步:根据专家的意见,定期进行检査治疗和随访。
【注意】
(一)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 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査乙肝、丙肝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 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月接种乙肝疫 苗。 (二)被H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 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査,同时口 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处、院 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发生针刺伤应急预案PPT课件(26页)

2020/8/16
1.取样要有专人负责,开始时隔-小 时取样 一次, 以后根 据取样 判定结 果再决 定取样 间隔时 间。
Hale Waihona Puke 2.经化验冲洗精度合格后,油冲洗工 作即可 停止, 待油温 降至室 温后进 行排液 和管道 系统恢 复,充 填工作 油,进 行试运 转。
3.登高作业绑扎用的直爬梯,必须经 专人检 查绑扎 牢固后 方可使 用,对 于一些 为了安 装方便 而搭设 的临时 操作平 台,除 必须绑 扎牢固 ,并且 其自身 保证一 定的安 全强度 。
– 更换新的一次性锐器收集盒。
2020/8/16
预防不恰当丢弃导致的损伤
• 将针尖和其它尖锐物品丢弃在一次性锐器收集 盒内。
• 操作后,及时整理,不要留给他人整理。 • 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一般人无法接触到的
地方。
2020/8/16
三、针刺伤的处理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时,应尽早处理、早报 告,由医院专门组织(如院感染管理科) 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
2020/8/16
针尖和利器损伤发生的时间
使用前 使用中 使用后,丢弃前 丢弃中 不合适的废物处置
2020/8/16
使用前损伤
非感染危险 – 例如:抽完药物重新盖帽的针尖。
预防 – 单手重新盖帽技术。
2020/8/16
使用中损伤原因
经常发生在患者或其他人员突然移动时 – 戴手套; – 整个过程中应从容淡定; – 如患者抵抗或慌张,可寻求帮助; – 使用真空采血系统; – 在手术室中,使用消毒盘传递器械 - 不要直接传递 – 手持锐器行动时,要避免将锐器面对他人; – 将辅助静脉管路与无针系统连接。
接触的途径等。 2. 病人相关因素:相关疾病阶段、血液中病毒的数量及浓度
针刺伤的应急预案流程ppt

To avoid needle injuries and master the correct emergency plan process
分享人:XXX
20XX/XX/XX
1 针刺伤的风险与影响 2 预防针刺伤的措施 3 针刺伤时的应急处理 4 应急处置流程的实施 5 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Learn more
实践和更新流程
预防优于治疗
据统计,每年因针刺伤导致的职业伤 害案例占医疗事故的15%。通过正确 的应急预案流程,如使用安全型注射 器、戴手套等,能显著降低这一风险。
快速响应降低伤害
一旦发生针刺伤,立即按应急预案处 理,如冲洗伤口、上报记录等,能减 少病原体进入血液的机会,保障医务 人员安全。
推广使用无针系统、安全型注射器等医 疗器械,显著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建立标准化的应急预案流程,包括紧急 处理、上报和追踪,确保受伤人员得到 及时有效的救治。
操作培训与教育
明哲保身
穿戴手套和针套可分别减少50%和 70%针刺伤风险,确保操作安全。
才高行厚
定期培训使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率 降低30%,操作更熟练,减少失误。
培训执行流程
1.针刺伤的危害不容小觑 针刺伤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其中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更高,需紧急采取措 施防范。 2.应急预案流程需明确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流程,包括紧急止血、伤口消毒、上报记录等,确保伤 后迅速正确处理。 3.应急处置流程的实施至关重要 实施中强调速度与质量,确保医务人员熟练掌握,能在关键时刻有效减少感 染风险。
清理整顿
规范处理医疗废弃物,使用锐器盒可减少 60%针刺伤风险,保障安全。
应急准备计划
1.针刺伤防治:针刺伤要谨慎
针刺伤处理及上报流程 ppt课件

病人情况不明,科室负 责人协助经治医生劝导 患者接受术前八项检验, 30 分钟内完成抽血并送
检
HIV 暴露者由院感科陈波 ()进行初步评估,在
2h 内完成预防用药,并 转介其到广州市第八人民
医院诊断和治疗
病人乙肝、 丙肝、梅 毒、艾滋 传染病检
测阳性
乙肝、梅毒暴露者在24 小时内完成预防性用药, 必要时到感染科、皮肤科 就诊,非正常上班时间到
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近心端→远心端),尽可能 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 局部挤压。
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 75℅酒精或者 0.5%碘 伏消毒,并包扎伤口;
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眼睛受到血液喷溅 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
8
(四)追踪与监测
HBV暴露:查乙肝两对半、ALT(丙胺酸氨基转氨酶),分别于即刻、3、6 个月检测。 HCV暴露:查抗-HCV、ALT,分别于即刻、3、6个月检测。 梅毒暴露:查 TPPA,分别于即刻、3个月检测。 HIV暴露:查抗-HIV,立刻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核实后 向分管院长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评估 与防护指导,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栽量水平决定是否实施预防性用 药方案。暴露后 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检测。 暴露源不明:查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TPPA、HIV 抗体、ALT,分别于 即刻、3个月检测 。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
(一)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 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査乙肝、丙肝 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 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月接种乙肝疫 苗。 (二)被H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 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 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査,同时口 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处、院 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 应急预案及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急诊科 杨晓霞
一、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应急预案
【程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步:发生针刺伤后,轻轻的挤出血液,并用大量的生理盐 水或自来水冲洗刺伤表面,用碘酊及酒精消毒伤口; 第二步:察看刺针接触过哪些病人,检査病人的健康状况(察 看病人病历纪录和监察),是否属于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 第三步:如果发现有通过血源性传播的疾病,应咨询相关专家, 尽早给予注射免疫制剂,采取补救措施,并报告医务科、院感 办、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第四步:根据专家的意见,定期进行检査治疗和随访。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调节滴速】
根据年龄、病情、药物性质 成人:40-60滴/分 儿童:20-40滴/分 年老、弱、幼、心肺疾患——慢 脱水严重、心肺功能良好——快 一般溶液——稍快 高渗盐水、含钾药、升压药等——慢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二、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
利用大气压和重力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 药物由静脉输入人体的方法,是临床上改善健康状 况和挽救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
【目的】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 环; 供给营养物质; 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用物储备】
输液器1套注射盘1套,另加加 药用注射器及针头、无菌纱布、止 血带、胶布、小垫枕、瓶套开瓶器、 必要时备小夹板及绷带液体及药物: 按医嘱准备输液卡、输液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