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书写规范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是医生在诊断、治疗和记录患者信息时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不仅是医疗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为了提高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可读性,以下是一些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1. 标题:每一份病历都应具有明确的标题,表示该份病历的类型和内容,例如“门诊病历”、“急诊病历”、“住院病历”等。
2. 个人信息: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方式。
患者的身份证号码等敏感信息不应出现在病历中。
3. 主诉:患者的主诉应该简明扼要地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不适。
主诉的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并指导医生进一步进行检查和诊治。
4. 现病史:记录患者当前就诊时的病情发展过程,包括病程长短、症状表现、治疗情况等。
对于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应在病历中单独列明。
5. 查体与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医生进行的身体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应注意记录检查方法、结果和医生的诊断意见。
6. 诊断与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方案。
确诊的疾病应注明疾病的名称和代码。
7. 治疗过程:详细记录每一次就诊和治疗的过程,包括给药途径、剂量、频次、使用时间等。
同时记录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
8. 随访与复查:记录患者治疗后的随访情况和复查结果,包括症状变化、体征改善情况、辅助检查结果等。
9. 总结与建议:患者诊断和治疗结束后,应对疾病的病情演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10. 签名与日期:病历应由医生亲自签名,并注明签名日期,以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病历书写是医生诊治患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严格遵守规范化的病历书写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还能为医生提供科学的医疗依据,进一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因此,医生应重视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书写技巧和知识水平。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1. 病历书写宜顺畅、通顺、易识别,言简意赅,文字要清楚,排版要整洁、简洁、醒目。
2. 病历书写应严格按照表单填写项目依次填入。
所有词语需用正确的术语,拼写和语法应无误,特殊符号应严格采用相应的标准符号。
3. 医嘱单上药物应包括:药物名称、剂量、频率、给药方法。
4. 实施治疗、检查单上应详述检查或处理内容,护理记录单上应注明病情变化以及相关护理措施。
5. 主要检查、治疗情况和病情变化有两种表述方式,一个是用描述性语言,另一个是用定量数据,如р值、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肌力指数等。
6. 日常中应严格遵守诊疗机构的住院病历的书写规范和编制要求,尤其是病情变化部分,应当在一定时期内及时书写,以便及时显示出每日病情变化,及时把握病情发展趋势。
7. 医生在记录住院病历时,应对病人检查结果、诊疗过程、出院小结等进行有力的、准确的综合分析,注意填写病案的结论,确保病历的完整、准确。
8. 病历书写要注重表达和文字规范,力求字里行间所表达的信息明确正确,不应产生模糊或误导的内容。
9. 对病人的基本信息应同时写入病人管理表格或者记录,以备深入研究之用。
10. 如果某种治疗反应影响病人病情,也要单独登记,及时记录下治疗反应的发生
时间、表现等内容,以方便查找其原因和有效治疗。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病历书写是医务人员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准确、规范的病历书写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更能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为了确保病历书写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医疗机构需要制定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管理制度,以保障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进行病历的书写。
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病历书写应当包含以下基本要素: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预后评估等。
1. 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基本信息是病历的开篇,应当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信息。
2. 主诉主诉是患者的自述症状,应当描述患者的主要不适或症状,并记录患者的自述时间。
3. 现病史现病史是指患者当前的病情发展过程,应当包括疾病的起病时间、病史和治疗情况等。
4. 既往史既往史是指患者以往的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疾病史和治疗情况。
5.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的疾病体征和生理功能检查,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理指标。
6.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医生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获取的辅助诊断信息。
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和诊断意见。
7.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的判断和鉴别。
应当将诊断和鉴别诊断明确记录,确保准确性。
8. 治疗方案治疗方案是医生针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方案和用药方案,应当详细记录治疗方法、药物剂量及用法等。
9. 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医生对患者疾病预后情况进行的评估,应当根据患者疾病情况进行预后判断。
二、病历书写管理制度为了规范病历的书写和管理,医疗机构需要建立病历书写的管理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管理。
1. 规定书写格式医疗机构应当规定病历的书写格式和要求,限定字体、字号、行距等相关要求,确保病历的整洁美观。
2. 培训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病历书写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书写水平和专业知识,确保病历的准确性。
病历书写基本要求6个

(1)病历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指定用其他颜色笔填写者除外),内容记述一律用汉字(计量单位、符号以及处方术语的拉丁词缩写等除外)。
(2)各项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书写,要求内容完整、真实,语句简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字迹清楚,字不出格、跨行,不得随意删划和贴补。
(3)简化字应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不得杜撰,避免错别字。
(4)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编码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书写。
译名应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疾病名称等个别名词尚无适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
药物名称可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但不得用化学分子式。
(5)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按“年、月、日”顺序填写(如1991.11.27)。
必要时应加注时间,按照“小时分/上、下午”方式书写,或用Am代表上午,Pm代表下午,中午12时为12N,午夜12时为12MN。
(6)各项记录结束时必须签全名或盖规定印章,并做到清楚易认。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范本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范本一、病历书写规范1. 病历的格式要求病历应当以病历本作为载体,按照以下格式书写:(1) 页眉:注明病历编号、科别、就诊日期等信息;(2) 页脚:注明页码;(3) 病历题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个人信息;(4) 主诉:患者以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病情;(5) 现病史:包括病程、症状、检查结果等;(6) 既往史:包括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用药史等;(7) 个人史:包括家庭史、职业史、饮食史等;(8) 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皮肤、头颅、眼、口腔等部位的检查结果;(9)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等检查结果;(10) 诊断:采用明确的疾病名称并注明鉴别诊断;(11) 治疗计划:包括治疗方法、用药方案、手术计划等;(12) 注意事项:包括对患者的护理要求、饮食禁忌等;(13) 病程记录:对病情的发展变化进行记录;(14) 出院记录:包括治疗效果、出院建议等。
2. 病历书写要求(1) 书写内容要准确、详细,避免使用模糊词语;(2) 书写应顺序清晰、逻辑完整,不应出现跳跃或重复现象;(3) 应当使用规范化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或歧义的词语;(4) 应当注明记录者的姓名和职称,并规范签名;(5) 书写应当整洁、工整,不得有涂改或涂抹现象。
3. 病历查房规范(1) 医生查房时应按照病历的内容进行询问和体格检查,确保病历的完整性;(2) 医生应当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病历进行及时更新,记录病情的变化;(3) 查房时发现病历中的错误或不完整之处应及时修改;(4) 医生与患者交流时应注意言辞的规范,不得使用侮辱、歧视等不当言语。
二、病历管理制度范本1. 病历管理的目的和依据(1) 目的:规范病历的书写、填写和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2) 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79号文件》等法律法规。
2. 病历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1) 责任部门:医院行政部门;(2) 责任人员:医院病案管理科、医院质控科等相关工作人员负责病历的管理和审核。
病历书写规范和核心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和核心制度一、引言病历是医生记录患者就诊过程和诊疗结果的重要工具。
它不仅是医学科研和教学的依据,也是医患交流和医疗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介绍病历书写的规范和核心制度,以提高病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二、病历书写规范1. 病历封面病历封面是病历的第一页,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科室、医生姓名、就诊日期等重要信息。
封面应简洁明了,字迹清晰,易于阅读。
2. 就诊主诉就诊主诉是患者自述的主要症状和就诊目的,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内容,包括症状起始时间、发展过程、伴随症状等信息。
3. 现病史现病史是患者当前就诊的病症描述,包括病程演变、治疗情况等。
医生应针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详细询问,并将患者的回答准确记录。
4. 既往史既往史包括患者过去的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医生应仔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信息,并按照时间顺序记录。
5. 个人史个人史包括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情况等。
医生应借助询问和观察方式获取患者的个人史信息,并记录清楚。
6. 家族史家族史包括患者近亲属的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医生应询问患者家族病史,记录与当前疾病相关的家族史信息。
7.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询问和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客观评价。
医生应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包括体重、血压、心率等指标。
8.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医生通过影像学、实验室检测等手段获取更多有关患者疾病的信息。
医生应将辅助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方法、结果及其分析。
9. 诊断诊断是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判断和定性的结果,应清晰准确表述。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诊断。
10. 治疗计划治疗计划是医生针对患者疾病制定的治疗方案和目标,应具体明确,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1. 随访计划随访计划是医生对患者治疗效果的跟踪和评估计划,应包括随访时间、内容、相关指标等。
医生应在病历中记录随访计划,以便于后续随访工作。
病历书写规范

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停药 、调整剂量、给予对症治疗等。同时,需记录不良反应的 发生时间、处理措施及效果等信息。
05
检查检验申请单填写规范
各类检查检验项目申请单填写要点
患者基本信息
准确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或 门诊号等基本信息。
检查检验项目
根据患者病情和临床需求,选择适当的检查 检验项目,并注明优先级。
3
样本运送
及时将样本运送至实验室或检查科室,避免延误 和损坏。
报告结果解读和异常值处理流程
报告结果解读
根据检查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正确解读报告结果。
异常值处理
发现异常结果时,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确认是否需要复查或采取 其他措施。
结果记录
将报告结果准确记录于病历中,以便临床医师查阅。
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
评价方法
介绍具体的评价方法,如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 况、进行相关的检查或评估等。
评价时间
明确进行治疗效果评价的时间点,以便及时评估 治疗效果并调整治疗方案。
不良反应监测及应对措施
不良反应类型
列举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如恶心、呕吐、过敏反应 等。
监测方法
介绍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的症状、定期检 查相关指标等。
保密性和隐私权保护
保密性
病历属于患者的隐私信息,医疗机构 和医务人员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 无关人员。
隐私权保护
在病历书写和管理过程中,应尊重和 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避免侵犯患者的 合法权益。同时,患者也有权查阅、 复印自己的病历资料。
02
患者信息采集与整理
患者基本信息收集
姓名、性别、年龄、 职业、民族等基本信 息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病历书写是医疗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需要准确、清晰地记录患者的病情、诊断
以及治疗过程等信息。
以下是病历书写的基本规范:
1.病历的标题:应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和住院号(或门诊号)等基本信息。
2.病历的日期和时间:在每个病历的开头,标明书写病历的日期和时间,以便于追溯
与统计。
3.病程记录:按照时间顺序,从患者就诊至出院(或结束住院)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
应包括病史(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等)、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诊断、治疗过程、转归等内容。
4.书写规范:病历需采用工整、规范的书写方式,使用医学术语、标点符号和简洁准
确的语言表达,尽量避免使用缩写和简写,确保病历的易读性。
5.患者隐私保护:在记录患者信息时,应遵守医疗机构和法律规定的隐私保护要求,
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
6.完整记录:病历中应包括必要的信息,避免遗漏或空白记录,以确保患者的诊疗过
程能够连贯、完整地被追溯和评估。
7.签名和医师编号:每份病历应有医师的签名和医师编号,标明记录者的身份和责任,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病历书写需要准确、规范、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和诊疗过程,以保证医疗质
量和患者的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一、墨水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蓝黑或碳素
二、文字、语句
1、不以诊断名词描写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2、从病史采集(包 括辅助检查)中获得 的诊断病名须加引号; 3、不中文外文混写(药名、体检方法等) 4、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 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使用外文。
三、修改
1、在错字上划双线,原字迹可辨认; 2、被划去的错字一般每页不超过5处; 3、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 除原来的字迹。
例2:患者5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喘息,喉间痰鸣 ,经华西诊断为哮喘病,经华西、中医附院等中西 医治疗后好转,但每年春季气候变化时易感冒而诱 发,每次发作均需住院治疗方能好转。1天前,又因 气温骤降,不慎感冒出现恶寒,发热(体温未测) ,头枕部连项疼痛,畏风,咳嗽,喘息,喉间痰鸣 ,痰多,清稀,色白,易咯。现患者感恶寒重,发 热(T:38℃),头痛,畏风,咳嗽,喘息,呼吸困 难,喉间可闻及痰鸣,痰鸣清稀如水鸡声,痰液清 稀,多泡沫,易咯,口不渴,面色恍白,精神萎靡 ,纳呆,夜间不能平卧,眠差,二便可。舌淡苔白 滑,脉浮紧而濡。
既往史:记录既往病史及健康状况等
内容包括:①既往一般健康状况;②传染病史及其接触 史③预防接种史;外伤手术史;④药物过敏史及长期服 药史。
例1: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外伤史、药物过敏史。 例2:3年前曾患肺结核,经治疗已痊愈。对磺胺过敏。 例 3:半年前曾因消化道溃疡出血入×院治疗,现仍时 有黑大便。对青霉素过敏。
五、辅助检查
分行记录各项检查的阳性结果及有鉴别 诊断意义的阴性结果。
六、初步诊断(或诊断)
1、写在病历纸的右半侧; 2、将病名分行列出; 3、避免使用“待查” 、“待诊”等字 样,诊断难定时可在可能性诊断病名后加“ ?”号。
诊断:明确诊断的要写出诊断全称。
西医诊断,中医病名诊断和证候诊断,书写于病历 记录右下方; 不能明确诊断的要写出“待查”时,在“待查”下 面写出临床上首先考虑的可能诊断。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诊断:腹痛 证候诊断:湿热积滞 西医诊断:腹痛待诊 胰腺炎?
十五、保护性医疗
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 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相关人员,按 近亲属→法定代理人→关系人的顺序决定签 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
。
十六、病历归档
1、病人出院后,及时检查病历(包括 各项特殊检查的回报); 2、及时在首页上签名; 3、及时归档。
第二章
门(急)诊病历
门(急)诊病历记录
四、体检
重点记录阳性体征及有关阴性体征
现病史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起病的日期及形式,可能的病因或诱因; ②主要症状的系统描述,包括症状发生的部 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方式或加 重因素等;
③病情的发展及演变;
④诊疗经过与效果;
⑤与现症有关的病史及有意义的阴性病史; ⑥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变化、体力及 精神状况等。⑦要充分体现鉴别诊断 。
注意事项:
第一,项目不能缺少,顺序不要颠倒。重 点描述与主诉相关的体格检查项目和内容 第二,要注意充分体现鉴别诊断,有关疾 病鉴别的阴性体征应有记录。 第三,阳性体征应详细、准确的描写,而 且是越详细越好。 第四,专科疾病要体现专科的特点。
例:T:36.8℃ P:65次/分 R:18次/分 BP: 130/75mmHg
现病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条理不清,病人说什么就记什么,犹如过 去的帐房先生记的“流水帐”; ②缺乏对临床症状的详细和系统的描写;③ 缺乏对临床上的阴性症状的描写,从而显得 鉴别诊断资料不足; ④病人的饮食、睡眠、大小便、体重变化、 体力及精神状况等内容常常遗忘。 ⑤医学术语不规范。
因书写内容要求需另起页者,如当页 有空白,应 在空白处第一行以括号标记“ 以下空白”字样,标记后不能再添加其他 文字内容。
九、日期、时间
统一采用12小时制
十、补记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 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在抢救结束 后 6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十一、检查报告单
小于病历纸三分之二的辅助检查报告单 应按化验检查和其他检查分开,依检查报告 日期顺序贴在专用粘贴纸上,并在每张报告 单的左上方标记检查日期、项目名称,标记 时要求首字上下对齐。
4、实习、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 入院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出院记录 及其他医疗文书应当经过本科室具有 执业资格的带教医务人员审阅、修改 并签全名。 5、进修的医务人员应根据其在本 院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认 定后方可书写病历。
六、上级医师修改
1、一律用碳素墨水笔,应注意保持 原记录清楚、可辨。 2、上级医师修改后应在修改处签全 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3、修改后的病历一般每页不超过5处 修改,每处最长不超过二分之一行,如修 改过多,必须重新誊写。
关于中医门诊病历
中医术语的使用依照有关规定、规范执 行 体征描写上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特别 要注意舌象、脉象 诊断上包括西医诊断和中医疾病与证候 诊断 治疗意见上要遵循辨证论治原则,描写 治法、方药、用法 其他与西医门诊病历相同
例1:两天前淋雨后出现恶寒,发热,流清涕,T: 37.8℃,自服抗病毒冲剂和抗生素(药名、剂量不 详)后,症状(哪些)无好转,现(具体时间)发 热加重(有无恶寒) T:38.8℃,咳嗽,吐痰黄稠 ,遂来我院门诊就诊。现患者发热,T: 39℃,不 恶寒(与表证鉴别),咳嗽,胸痛,吐黄稠痰,痰 量多,不易咯,无腥臭味(是否成脓),口渴喜冷 饮,眠差,纳差,大便干结,已两日未解,小便色 黄,量少。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 注意医学术语:恶寒、发热
例1:恶寒,发热3天,加重伴咳嗽1天。 例2: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 例3:胃痛1天,呕吐2小时。 例4:消渴1年,视力模糊1月。 例5:哮喘3年,复发伴感染1 周。
三、复杂者可予以分段记录;次要病、他科 病及重要的既往史、与疾病有关的个人 史和家族史应简要记录。
七、处理意见
1、写在病历纸的左半侧; 2、分行列出每种药(剂型、剂量、用法、总量) ; 3、拟作各项检查项目; 4、注意事项; 5、预约下次门诊日期及随访要求等。
八、医师签名
1、在病历纸的右半侧; 2、全名; 3、清晰易辨。
处理意见
1.记录所要开的各种化验及影像学检查项目。 2.记录所采取的各种治疗措施。 3.用药记录要有药物名称(包括方名),总剂 量及用法(参保病人按医保要求用药)。 4.出具诊断证明书等其他医疗证明书时,要将 内容记录在病历里。 5.记录向患者交待的重要注意事项。 6.如病情需上级医师或他科医师会诊时,会诊 的科室医师要将会诊的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写 在病历上转回。
医师签全名:
案例
姓名:张×× 年龄:36岁 婚况:已婚 就诊时间:2002年9月8日
性别:女 民族:汉族 职业:工人
就诊科别:中医内科
张××,女,36岁,工人,2002年9月8日初诊。10年前顺产
1 子, 2 年前人工流产后白带较多,时有下阴瘙痒。 2 周前曾 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近2
★初诊病历记录
★复诊病历记录
第一节 门诊病历 封面内容(9项)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婚姻状况 职业 工作单位 住址 药物过敏史
初诊病历内容
就诊时间:要确切 科别:别忘记 主诉:要规范 现病史:要详细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体格检查:要记录 辅助检查结果:灵活掌握 诊断及治疗意见:要具体 医师签名:要全名
心:律齐(或,律不齐,可闻及早搏2次/ 分),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或,二尖瓣听 诊区闻及2/6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无传导)。 肺部: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哮鸣及干 湿鸣(左肺呼吸音降低,并可闻及细湿啰 音。)
腹部:柔软,无压痛,全腹未及块物 ,未触及肝、脾肿大,胆囊点无压痛 ,移浊(一)。 1、腹部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肝 颈静脉回流征(一)。 2、肝肋下触及2cm,剑突下3cm,质软 ,无触痛
天来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
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 来诊。查见: T:38.4℃,R:18次 /分, P: 96次 /分,BP: 120/75 mmHg。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双肾区有叩痛, 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未见其他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 ++++/Hp ,红细胞 ++/Hp ,白细 胞管型+/Lp。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 。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病历书写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病历的意义和作用
一、医疗档案资料; 二、体现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 三、科研、教学的基础资料; 四、保护医/患合法权益的重要证据; 五、培养医务人员的重要途径 ; 六、珍贵的文物资料。
病历的概念
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 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等资 料的总称。 分为: 门(急)诊病历 住院病历
七、格式
1、 眉栏应逐一填写; 2、一般项目居中书写; 3、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月 经婚姻生育史、家族史等应分段书写(每段前 空两字); 4、接在家族史下面书写“体格检查:( 见体格检查表)” ; 5、接在体格检查下面书写辅助检查、初 步诊断及医师签名、日期等(不必另起页)。
八、另起页
诊疗措施
1.中医治疗 (1)XXXX法 XX 10g XX6g XXX9g 方剂名称:XXX汤加减 XXX12g XX10g XXX9g XX8g XXX10g XXX12g XX15g XXX20g XX6g
(2)非药物治疗方法 (如针灸、按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