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

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

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一、实验动物1、定义:实验动物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动物追溯其祖先,可来源于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警卫动物和观赏动物等,但却有别于这类动物。

2、实验动物一般具有以下三大特点:(1)遗传学要求。

必须是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

即实验动物应是遗传限定,且经人工培育的动物。

依其遗传纯合程度,可把实验动物划分为近交系突变系\系统杂交动物和封闭群动物四大类群。

(2) 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监控要求。

我国将对其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程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普通动物、清洁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后者包括悉生动物。

SPF和GF动物不仅人工监控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而且是经剖腹产净化获得的。

国际上是把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分成普通动物,SPF动物和无菌动物(悉生动物)三个等级。

(3)应用要求。

实验动物主要是应用于科学实验。

有学者称之为“活的分析天平”如同理化实验,需要精密仪器和高纯度试剂一样。

生命科学研究及其相关的试验,要求实验动物对试验因素敏感性强,反应高度一致,使试验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精确性、可比性、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未经驯化的野生动物,有时也用于实验,但由于遗传背景不清楚,健康状况不稳定,因而对试验物反应缺乏一致性,实验结果可信度和重复性都很差,而不被国际学术界所承认。

如家畜、家禽等经济动物,由于它们对某些实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实验操作也方便,亦会作为实验之用。

如果按照实验动物的质量要求,加以培育和严格的监控,是可以把它们开发成为很好的实验动物。

二、.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实验动物环境可分为:外环境内环境1、外环境是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以外的周边环境。

如气候或其他自然因素、邻近的民居或厂矿单位、交通和水电资源等。

2、内环境指实验动物设施或动物实验设施内部的环境。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模式动物、动物保护、生物学实验等内容,主要是在研究有关生物体(例如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和影响的实验研究。

它强调实验室的设计和管理,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一、模式动物:以某种特定的动物作为实验的模型,用来研究另一种物种的行为和生物学特性,如小鼠、大鼠、家兔、无尾熊等。

二、动物扩增:利用遗传学和转基因技术,改变动物的基因组,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研究目标,如研究基因功能、研究新药等。

三、动物保护:确保在实验中所有动物不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和痛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良好的环境。

四、生物学实验: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医学、药理、食品等方面的实验,以研究不同疾病、药物、食品的作用机制等。

五、动物繁殖:家兔、小鼠等实验动物的繁殖,以为实验提供足够的动物样本。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影响,为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动物科学知识点

动物科学知识点

动物科学知识点
动物科学是研究动物生理、行为、遗传、分类、发育和分布等方面
的学科,涉及广泛,内容丰富。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些动物科学的基础
知识点。

一、动物分类
动物根据其生物特征和分类学特点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软体动物等,而脊椎动物则包
括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等。

二、动物呼吸
动物的呼吸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肺呼吸、皮肤呼吸、鳃呼吸等。

哺乳动物通过肺呼吸获取氧气,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鱼类则通过鳃
呼吸吸取水中溶解的氧气。

三、动物生殖
动物生殖方式也多样,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
过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后代,而无性生殖则是通过分裂、孢子等方式繁殖。

四、动物消化
动物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用于消
化食物并吸收营养。

不同动物根据其食性和生活习性有不同的消化方式。

五、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研究是动物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觅食行为、求
偶行为、育儿行为等。

动物的行为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六、动物保护
动物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涉及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福利、
动物实验伦理等方面。

人类应该尊重动物生命,保护动物栖息地,倡
导与动物和谐共处。

以上就是关于动物科学的基础知识点介绍,希望对大家对动物的了
解有所帮助。

让我们一起关爱动物,保护自然,构建美好的生态环境。

谢谢阅读!。

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

实验动物的基本知识

普通动物一般仅供教学和一般性实验用,不适用于研 究性实验及药物安全评价等。根据一些地区或行业的 规划,普通级动物(大、小鼠)应该是在近几年中逐步被 淘汰的实验动物。
普通动物是微生物控制级别最低的动物,但不是对微生 物不加控制。
(二)清洁动物(clean animals, CL) 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对动物危 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的动物称为清洁 动物。 即指在普通统动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排除体内 寄生虫、支原体、鼠肝炎病毒、巴氏杆菌、仙台 病毒等病原体的动物。 清洁动物是我国特有的介于普通动物和无特 定病原体动物之间的实验动物级别。
如肥胖症小鼠与人类有相似的肥胖症和糖尿病,肌萎 缩症小鼠与人类有相似的肌肉萎缩症。这些动物模型对 探讨人类的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突变系动物:突变系动物种类很多,小鼠有 100多种, 大鼠有20多种, 如:
小鼠中常用的突变系有肌萎缩症小鼠(dy), 肥胖症小鼠 (od), 侏儒症小鼠(dw), 糖尿病小鼠(db), 无胸腺裸鼠 (nu), 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等。
(三)突变系(mutant strain)
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碱基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保持有特殊突变基因的品系动物称为突变系动物 (mutant strain animals)。
突变系的培育 生物在长期繁殖过程中,子代突然发生变异, 其变异的遗传基因可以遗传下去,这种变化了的 能保持遗传基因特征的品系,称为突变系。 选择具有突变和有繁殖能力的个体进行交配, 使其子代近亲兄妹交配,经20代以上,即可育 成突变系动物。
SPF动物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存在, 但可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 物。SPF动物实际上是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 但又不是绝对无菌动物。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系列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系列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系列之一:剂量换算关于剂量换算的问题最近不少战友询问关于不同实验动物之间或者实验动物与人之间的剂量如何作“等效”换算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学习药理的战友来讲,可能是非常熟悉了。

但对于非药理专业但又需做药理实验的战友来说,仍然是令人困扰的问题。

下面我们分以下几点来探讨这个问题。

第一、等效剂量系数折算法换算第二、体表面积法换算第三、系数折算法与体表面积法的比较第四、系数折算法的相对误差第五、小孩与成人的剂量换算第六、少常用实验动物剂量间的换算第七、不同给药途径间的剂量换算第八、LD50与药效学剂量间的换算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在实验中估算一种药物或化合物的使用剂量的时候,差不多是来源于两条途径:一是查文献,参考别人使用的剂量。

有时有现成的,可直接用。

有时没有我们所用动物的剂量,但有其它实验动物的。

也有的是有临床用量的,但没有实验动物的。

这样,我们就得进行换算。

这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这种方法。

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自己或文献上有关急性毒性的数据来进行估算,以期采用合适的剂量。

一般参考数据是LD50。

至于该选择LD50的多少分之一来作为参考剂量,众说纷纭。

这个我们再另题讨论。

下面我来说一说用第一种方法进行如何换算。

目前我们大多数人用的方法,是参考徐叔云教授主编的《药理实验方法学》。

在其附录中有一个表,列出了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这个表,几乎被药理专业的人们奉为经典,一直在科研中沿用。

表如下所示:请注意最后一行,这个就是我们通常用到的。

把人的临床剂量转换为实验动物的剂量。

试着换算一个。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X mg/kg ,换算成大鼠的剂量: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200g=X 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动物科学知识点

动物科学知识点

动物科学知识点1. 动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动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关系。

根据不同的特征和形态,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群,如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等。

分类学的基本单位是物种,也就是具有独特形态、繁殖亲缘关系和生态适应的个体群体。

2. 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行为的学科,旨在了解动物的生物学行为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动物行为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求偶、捕食、逃避、求生等。

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可以揭示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和进化意义。

3.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的学科。

它涉及到动物的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殖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动物如何消化食物,如何呼吸、循环和排泄废物,以及如何感知和适应环境等。

4. 动物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是研究动物遗传变异和遗传机制的学科。

传代繁殖和基因变异是动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可以了解家畜、宠物和野生动物的遗传特性,为动物的选育和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5. 动物繁殖生理学动物繁殖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繁殖机制和繁殖控制的学科。

它涉及动物的生殖器官结构、性腺发育、生殖细胞形成、受精、胚胎发育等方面的内容。

人类利用动物繁殖生理学的知识,进行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促进家畜和宠物的繁殖。

6. 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所需营养物质及其消化、吸收、利用和代谢的学科。

了解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营养学对于畜牧业、养殖业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7. 动物病理学动物病理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和机制的学科。

通过病理学的研究,可以了解疾病的病理变化、病因和诊断方法,为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8. 动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关注动物的栖息地、食物链、种群动态、种间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保护和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实验动物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实验动物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实验动物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引言1.1 概述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在科学实验中的使用和应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基础的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以及实验动物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伦理与法律问题等。

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用于了解人类身体机能、疾病发展机制以及评价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

而实验动物学的概述部分主要探讨了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探讨。

在实验动物的选择方面,研究人员需要考虑动物的遗传背景、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合理饲养和管理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以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实验的可行性。

在实验动物学的应用前景方面,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毒理学评价等领域。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各种实验和观察,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探索新药物的疗效,并评估潜在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

然而,实验动物学的应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伦理和法律问题。

研究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合理使用和保障其福利。

同时,也需要不断努力发展替代实验方法,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涵盖了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以及实验动物学的应用前景和伦理与法律问题等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和推广实验动物学的合理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整篇长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供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并提供整个文章的结构框架。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等内容。

实验动物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动物学知识点总结

实验动物学知识点总结实验动物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实验动物学: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学科。

3R代表的意思:减少(Reduction)选用恰当的高质量的实验动物进行动物实验,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从而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

替代(Replacement)以低等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子计算机模拟替代活动物实验。

优化(Refinement)主要指技术路线和手段的精细设计和选择,使动物实验有更好的结果,保证动物实验的可重复性。

第一1909年美国Jackson实验室第一任所长Little教授在研究小鼠毛色基因时首次采用近交方法,培育出DBA纯系小鼠,成为实验动物学发展史上第一个近交系动物。

1943年美国圣母大学Lobund实验室J.A.Reynier博士研制成功第一台金属隔离器,并培育出无菌大鼠。

1982年Palmiter等报道,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成功创造出的“超级小鼠”,即第一例转基因小鼠的问世,开辟了实验动物新篇章。

1955年天津医学院李漪教授培育出津白1低癌系白化小鼠,这是国内第一例近交系小鼠。

随后,津白2高癌系小鼠、615小鼠相继问世。

1980年,国家农业部邀请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比较医学系主任徐兆光教授到我国讲学,他在北京举办了第一个全国高级实验动物人才培训班,启动了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现代化的进程。

1982年,国家科委在云南西双版纳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实验动物工作会;1988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并由国家科技部以2号令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由国家立法管理实验动物的法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第二章实验动物:广义实验动物是泛指用于科学实验的各种动物,包括经过人们长期家养驯化,按科学要求定向培育的动物。

狭义的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遗传,营养,环境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试剂原料的贮存方式
常温保存 低温冷藏 普通冷冻 低温冷冻 深低温冷冻(-70度以下)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二、试剂的溶解度及常用配制方法 易溶性的: 难溶性的:DMSO号称万能溶剂 。 未知性试剂:?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三、配制和使用试剂时的量器、衡器 的选择
A 衡器的使用 :电子天平 B 量器的使用 :移液枪 C 其它器具的使用 :PH计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四、配制好的试剂的使用和保存方式
✓ 配好后尽快使用; ✓ 反复取用试剂时,不要污染 ; ✓ 同一个实验中不要用不同批次的试剂; ✓ 使用别人配制的试剂时,一定要弄清楚来源及
相关信息 ; ✓ 试剂用完后,相关器具要洗涤 ; ✓ 贴标签; ✓ 发现试剂有问题; ✓ 有毒试剂的使用和保存; ✓ …….
➢ 大多数试剂只能提供原料 ➢ 有些试剂要现配现用 ➢ 买现成的有时还不如自己配来得方便 ➢ 成本及效率的问题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剂量换算 试剂如何配制 动物实验设计
(毒理学实验为例)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一、毒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1. 化学物在实验动物产生的作用,可以外推于人。
Biological Response
2.剂量-反应(效应)研究
FEL: Frank Effect Level
LOAEL: Lowest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No Observable Adverse Effect Level LOEL: Lowest Observable Effect Level NOEL: No Observable Effect Level
试剂
一. 试剂原料的贮存方式 二. 试剂的溶解度及常用配制方法 三. 配制和使用试剂时的量器、衡器
的选择 四. 配制好的试剂的使用和保存方式 五. 试剂配制的优化 六. 如何追溯实验中试剂导致的问题? 七. 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试剂? 八. DIY?还是买现成的试剂?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成年的健康(雄性和雌性未孕)实验动物降低实验对象 的多样性,减少实验误差。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重现性
应尽可能模拟人接触该受试物的方式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二、局限性
❖ 实验动物和人对外源化学物的反应敏感性不同, 有时甚至存在质的差别。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五、试剂配制的优化
✓ 配混合试剂 ; ✓ 适当改变浓度 ; ✓ 适当省略步骤 ; ✓ 改进试剂的配方 ; ✓ 寻找代用品 ; ✓ …….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六、如何追溯实验中试剂导致的问题 A如何避免因试剂原因而出现问题 :
✓ 保证试剂原料的可靠 ; ✓ 不要频繁更换试剂品牌或者厂家 ; ✓ 配好试剂按规定要求保存 ; ✓ 配制试剂过程中尽量避免污染 ;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动剂物量实换验算基础知识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动剂物量实换验算基础知识
LD50与药效学实验剂量的换算
面对一个全新的化合物,无任何资料可参照的情况下, 如何去设置剂量?
首先至少要做一个急性毒性实验。在急毒中,我们可以 得到一个LD50,或者是最大耐受量(MTD)。这可能成为 我们选择剂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Log[识Dose]
Biological Response
高剂量组 中剂量组:LOAEL 低剂量组:NOAEL NOEL 动物学理论L研o究g[动D物o实s验e的] 基础知

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剂量换算 试剂如何配制 饲料、饮水及饲养环境 分组、标号及设计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一般认为,如果某一化学物对几个物种实验动物 的毒性是相伺的,则人的反应也可能是相似的。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一、毒理学实验的基本原则 2. 动物必须暴露于较高剂量,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 害的必需和可信的方法。
观察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安全性评价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3. 成年健康(雄性或雌性未孕)实验动物和人可能 的暴露途径是基本的选择。选用成年健康实验动物, 是为了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重复性。
动物学理论研究
动物实验的基础知识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剂量换算 试剂如何配制 动物实验设计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来自动物实验基础知识 剂量换算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动剂物量实换验算基础知识
如:人的临床剂量为 X mg/kg , 换算成大鼠的 剂量: 大鼠的剂量=X mg/kg×70kg×0.018/0.2kg=6.3 X mg/kg. 这也就是说,按单位体重的剂量来算,大鼠的等 效剂量相当于人的6.3倍。
✓ 注意试剂使用的操作规程
B 如何查找实验中的问题:
✓ 常规检查法 ✓ 替换法 ✓ 强化法 ✓ 归缪法
✓ …….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七. 如何找到自己需要的试剂?
问身边的人 查阅试剂手册或代理商 上网查询 寻找可以馈赠的试剂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八. DIY?还是买现成的试剂?
前提
a.人是最敏感的动物物种。
b.人和实验动物的生物学过程包括化学物 的代谢,与体重(或体表面积)相关。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在人产生毒作用的剂量和实 验动物通常相近似。
以体重计算则人通常比实验动物敏感,差别可能 达10倍。
已知人致癌物都对某种实验动物具有致癌性。
实验动物致癌物是否都对人有致癌性,还不清楚 ,但此已作为动物致癌试验的基础。
在不少的药理书上,都是讲测出药物或化合物的LD50以 后,取其1/10,1/20,1/30的剂量作为药效学的高、
中、低剂量。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100
Cumulative Mortality (%) 50
(Fixed time)
LD50
0 DOSE / CONC
动物学理论研究动物实验的基础知 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