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培训》课件

保持适当的蛋白质摄入量,以优质蛋白 质为主,如鱼、瘦肉、豆类等。
控制盐的摄入量,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 ,以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健康饮食的实践与应用
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根据 患者的身体状况、饮食偏好和 目标进行调整。
提供营养教育,包括营养基础 知识、食物选择、烹饪技巧等 ,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实 践健康饮食。
运动中监护
在运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监护,及时发现和 处理不良反应和异常情况。
运动后休息
运动后适当休息,避免立即进食或洗澡,观 察有无不适反应。
安全措施
在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持安全距离,使用合适 的运动器材,预防运动损伤。
05
CATALOGUE
心脏康复的营养与饮食
营养与心脏健康的关系
营养是维持心脏健康的重要因素 之一,良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心脏 的代谢和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
社区服务
将心脏康复服务延伸到社 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 、高效的心脏康复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抑郁与冠心病
抑郁症状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
焦虑与心血管疾病
焦虑症状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影响病 情控制和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的心理支持与干预
01
02
03
心理疏导与干预
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提供个性化的心理疏导 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压 力和情绪问题。
《心脏康复培训》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心脏康复概述 • 心脏康复的医学知识 • 心脏康复的评估与计划 • 心脏康复的运动训练 • 心脏康复的营养与饮食 • 心脏康复的心理与社会支持 • 心脏康复的未来与发展趋势
心脏的康复

• 第2期康复的目的在于尽早恢复接近正常体 力,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做准备。
• 2期康复是在1期的基础上,增加了每周3-5 次心电和血压监护下的中等强度运动,其 中包括有氧运动、阻抗运动以及柔韧性训 练等
• 有氧运动:行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 爬楼梯、划船等,每次运动20-40分钟即可。
• 3、 Naughton方案:主要优点是运动起始负荷低, 每级负荷增量均为1MET,适用于AMI急性期之后 出院时检査,及心衰或体力活动能力较差病人的 检查。
• 4、Bruce方案:主要特征是通过同时增加 速度和坡度来增加负荷。主要缺点是运动 负荷增加不规则,起始负荷较大,同时运 动增量也较大,因此老年人和体力差的病 人往往不能耐受,从而难以完成试验。
• 第二步:训练阶段,包含有氧运动、阻抗 运动、柔韧性运动等,总时间30-90分钟。
• 第三步:放松运动,有利于运动系统的血 液缓慢回到心脏,避免心脏负荷突然增加 诱发心脏事件。
• 院外长期康复期
• 这一期也称社区或家庭康复期,这个时期, 部分患者已经恢复到可重新工作以及参与 正常的日常生活了,而为了预防疾病再复 发以及再住院,应该坚持将二期康复持续 下去,运动康复尤为关键,此康复期持续 终身,运动需终身坚持。
心脏的康复
• 一、什么是心脏康复
• 心脏康复是针对心血管病人群,通过一系列
的康复评估、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心理 疗法、生活方式改善、规律服药、定期监 测各项指标和接受健康指导等手段,提高患
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社 会生活,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再发生。
• 二、心脏康复治疗的适应人群: • 1、冠心病 • 2、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植物神经
2024心脏重症康复

2024心脏重症康复心脏康复是指针对心脏病患者的一系列康复措施,旨在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分为三期:院内I期康复,Il期(院外早期)康复,III期(院外长期)康复。
在我国,心血管病急性期住院时间一般在7天左右,因此院内I期康复在我国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这一阶段,患者接受专业的康复指导和护理,有助千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顺利过渡到院外早期康复阶段奠定了基础。
因此,院内I期康复对千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一、心脏重症康复开始的指征心脏康复符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国际指南指出心脏康复是心血管疾病不可或缺的延续治疗。
特别是对千心脏重症患者而言,康复意味着新生,那么,心脏重症康复开始的指征为:通常渭况下,在过去8h内没有新的或再发胸痛,肌钙蛋白水平无进一步升高,没有出现新的心功能失代偿表现(静息时呼吸困难伴湿哮音),没有新的明显的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动态改变,静息心率50~ 100次/min,静息血压90~ 150/60 ~ 100 mm H g 血氧饱和度〉95%,这时就可以进行心脏重症康复。
二、心肺康复评估方法一般按是否使用器械来分类,可分为器械评估和徒手评估两大类。
其中,器械操作部分需要由医师执行,徒手操作部分可以由心血管专科护士执行。
心脏康复是全程、全面的医学管理,有效地实施依赖于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护士在心脏康复中有望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器城评估的优点在于精确、可量化,多是相应评估指标的金标准。
其局限性包括设备昂贵、操作有一定难度、部分患者无法耐受等。
徒手评估的优点在于无需设备、成本低、易操作,可应用千无法耐受器械评估的患者,是器械评估的必要补充。
与器械评估相比,徒手评估的精确程度相对较低,但能满足基本的评估需求。
对于缺少心脏康复评估器械的医疗机构来说,徒手评估可减轻其心脏康复项目的起步和发展压力,而对千基层康复机构来说,则可作为常规的评估手段。
心脏康复

高危患者
严重左心功能不全
<4.5METs (缺血发作3周后) 运动诱发的低血压(>15mmHg) 缺血ST段压低>2mm 低量级运动诱发心肌缺血 运动后持续缺血 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自发、诱发)
运动处方
运 动 方 式
运 动 量(强度、时间、频率) 注 意 事 项
运动强度确定方式
运 动 时 间
每次运动总时间:45-60分钟
准备活动:15-20分 训练活动:20-30分 结束活动:5-10分
运动频率与效果
频率:3-5次/周(〉5次不继续提高训练效果)
(一次运动训练效果可持续24-48小时)
特点(以治疗高脂血症为例)
起效慢:6-8周才显效
维持时间短:停训4天血脂恢复从前(可逆效应)
心肌缺血坏死
室壁瘤、心, 30年代后期)
稳定的疤痕时间(6周) 心肌重构(MI)梗塞和非梗塞组织的扩展
不适当的体力活动→室壁瘤 回顾性调查(Jugdutt等) MI(广泛前壁) 运动(过早、反复、高水平)→室壁瘤↑
卧床休息的不利影响
高脂血症 冠心病(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
PTCA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各种心脏病术后(心瓣膜置换、心脏移植)
左心功能不全(各种心脏病,临床稳定)
心脏康复的安全性
危险性分层理论(临床、分级运动试验)
低危患者:无需ECG监测 中危患者:间断性ECG监测
高危患者:连续性ECG监测
心脏康复医师应具备的医学背景
心脏病患者常合并多系统功能障碍如合并肺功能障 碍,脑血管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心脏康复医师不仅 具有较全面的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还应有 治疗其它系统疾病的能力。 1.熟悉心电图,包括运动心电图和遥测心电图 2.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的经验 3.了解营养,心理、职业评定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 4.掌握心脏病人药物的应用如强心扩冠药、β受体阻 滞、Ca2+拮抗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药物在急性 期和维持期的使用。
《心脏康复》ppt课件

探索新的康复治疗手段,如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提高 康复治疗效果,缩短康复周期,降低患者痛苦。
康复评估体系的完善
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康复评估体系,对康复治疗效果进 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康复指导。
康复与其他医疗领域的结合
康复与预防医学的结合
加强康复与预防医学的结合,通过康复手段预防慢性疾病的复发 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移植术后
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和运动耐量。
禁忌症
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康复治疗 可能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加重病情。
02
急性心力衰竭
患者应先接受治疗稳定病情,康复治 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01
绝对禁忌症
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严重、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等情况,禁止进行康复治 疗。
营养康复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制定合理的 饮食计划。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降低心血 管疾病风险。
控制热量摄入
保持适当的能量摄入,避免过度肥胖或消瘦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富含膳食纤 维的食物。
药物康复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药物 治疗方案。
制定康复计划的时间表和进度安 排,确保患者能够逐步适应康复
训练。
康复计划的实施
运动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 动方式、强度和频率,逐步提高患者 的体能和心肺功能。
营养指导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指导患者合 理搭配食物,控制热量摄入,保持健 康的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药物,并注意观察和记录药物反应。
心脏康复运动ppt课件

03
心脏康复运动的实施与方 案
康复运动前的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的病史和身 体状况,确定患者是 否适合进行心脏康复 运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运动方案。
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 ,如心电图、血压、 心率等,以确保患者 的安全性。
康复运动的运动类型与强度
01
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类型,如散 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05
心脏康复运动的未来发展 与展望
康复运动在心脏病防治中的作用与价值
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功 能,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康复运动有助于调节血脂、血 糖和血压,减轻心血管疾病危 险因素。
康复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 强体质,预防心血管事件。
康复运动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与拓展
康复运动可促进慢性疾病患者的 身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论文发表情况
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学者开始关注康复运动在心脏病 防治中的应用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这些论 文涉及了康复运动的作用机制、实施方案、效果评价等 多个方面,为推动心脏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THANK YOU
感谢观看
增强肌肉力量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心肌、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等肌肉的力量,提高身体的代谢率 和耐力。
预防骨质疏松
康复运动能够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的抗压能力和抗折断能力,从而预防骨质疏 松的发生。
康复运动对呼吸功能的提升
提高肺活量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肺活量和肺通 气量,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减少肺部感染
康复运动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同时也有助于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
简述心脏康复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简述心脏康复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心脏康复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呀。
**一、心脏康复流程**1. 评估阶段哎呀呀,这可是很重要的一步呢!首先呢,医生会对你的心脏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估,像做一些检查呀,什么心电图啦,心脏超声哇之类的。
这就好比是给心脏来一个全面的“体检”呀。
医生要知道你的心脏到底是个啥状况,是有心肌梗死的病史呢,还是有其他的心脏问题呀?这个评估能帮助医生确定康复的起点和目标呢!2. 运动康复哇,运动可是心脏康复的重头戏呢!但是可不能乱来哦。
一开始呀,是低强度的运动,像是在医院里的康复中心,在专业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慢走呀。
慢慢的呢,如果你的身体适应得不错,就可以增加运动的强度啦,可能会变成快走或者是骑那种固定的自行车呢。
每次运动的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开始的时候可能就十几分钟,然后逐渐延长到三十分钟左右呢。
这个过程中呀,医生或者康复师会一直关注着你的心率、血压这些指标呢,可不能让心脏太累啦!3. 营养支持宝子们,吃也是很关键的呢!要保证营养均衡呀。
对于心脏康复来说呢,要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像那些油腻腻的肥肉呀,就要少吃啦。
多吃点蔬菜水果呢,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纤维,对心脏好得很呢。
还有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不能吃太咸啦,不然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哦!这就像给心脏提供优质的“燃料”一样重要呀。
4. 心理干预哎呀,可别小瞧了心理因素对心脏的影响呢!很多有心脏问题的朋友呀,会很焦虑或者很抑郁,这对心脏康复可不利啦。
所以呢,有时候会有心理医生来跟你聊天,开导你呢。
你自己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呀,多和家人朋友交流交流,别总是自己闷着呀。
**二、注意事项**1. 遵循医嘱这是重中之重呢!医生的话一定要听呀。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自己感觉还不错了,就自作主张地改变康复计划,这可不行呀!医生是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的计划呢,他们可是专业的呀。
要是不按照医嘱来,很可能会出问题的呢,那心脏可就又要遭罪啦!2. 注意运动安全在运动的时候呀,一定要注意安全。
心脏康复收费项目

心脏康复收费项目心脏康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康复措施和干预手段,帮助心脏病患者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并减少再次发作的一种治疗方式。
心脏康复的收费项目包括心电图检查、心功能评估、运动康复、营养指导等。
心脏康复收费项目的第一项是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来了解心脏功能的检查方法。
通过心电图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心脏的电活动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问题。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心脏康复的基础。
心脏康复收费项目的第二项是心功能评估。
心功能评估包括心功能测定和心脏超声检查。
心功能测定是通过检测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评估心功能的方法,可以了解心脏的泵血能力和心肌供血情况。
心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检测心脏是否存在异常,如心肌梗死、心肌病等。
心脏康复收费项目的第三项是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是通过有氧运动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肺功能和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的一种康复方法。
运动康复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
通过运动康复,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提高心脏的耐力和适应能力。
心脏康复收费项目的第四项是营养指导。
营养指导是指针对心脏病患者的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指导。
心脏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脂肪和钠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血压。
营养指导可以帮助患者选择健康的饮食,减少心脏病的发生和发展。
心脏康复是一种全面的康复治疗方式,通过心电图检查、心功能评估、运动康复和营养指导等收费项目,帮助心脏病患者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病患者在接受心脏康复治疗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康复措施,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以达到预防并减少再次发作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坐位氧耗量>平卧位(早期活动益处抵消)
早期活动(50年代) AMI 4周 步行3-5min Bid (Newman ) 14天内 (Brummer)
早期分级活动方案(61年,Cain) —有效性、安全性
心肌梗塞后早期活动(续)
AMI常规3W住院期(70年代,研究高潮)
心脏康复医师应具备的医学背景
心脏病患者常合并多系统功能障碍如合并肺功能障 碍,脑血管疾病和肌肉骨骼疾病,心脏康复医师不仅 具有较全面的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专业知识,还应有 治疗其它系统疾病的能力。
1.熟悉心电图,包括运动心电图和遥测心电图 2.掌握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和实施的经验 3.了解营养,心理、职业评定和心理咨询的基本内容 4.掌握心脏病人药物的应用如强心扩冠药、β受体阻 滞、Ca2+拮抗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药物在急性 期和维持期的使用。
运动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即缺乏运动 ❖ 调节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 降低血压(10-17mmHg/8-14mmHg↓) ❖ ↓体重 ❖ 改善高血糖及糖耐量异常 ❖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血液纤溶蛋白活性↑、血小板粘滞↓) ❖ 缓解精神紧张:减轻压抑和焦虑
心脏康复的历史回顾
心脏康复既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 一个新概念, 1000年前,中国晋代名 医许逊提出运动治疗心脏病。现代心 脏康复20世纪30年代诞生于西方国家,
至今已近七十余年历史。80年代确立
了心脏康复的功绩。
AMI卧床休息2个月
__1912年Herrick医生提出
❖ 体力活动
室壁瘤、心力衰竭
减慢或逆转病变进 预防或减少心脏事件
最终目的--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心脏康复的适应证
❖ 原发性高血压 ❖ 高脂血症 ❖ 冠心病(心肌梗死、稳定性心绞痛
PTCA术后、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心脏康复的内容
❖ 个体化的运动:核心部分 ❖ 宣传教育:生活方式的指导 ❖ 心理康复: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
心脏康复目的
❖ ↑运动能力 ❖ ↓心脏病的再发率与病死率 ❖ ↑生存质量,重返社会
心脏康复概念的扩展
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康复(三级预防)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康复干预(一级预防) 确诊冠心病的康复干预(二级预防)
❖ 卧床休息(7-10天 ) 直立性低血压
循环血容量↓700-800ml→反射性心动过速 血粘度↑→血栓 ❖ 卧床休息(1w)→肌肉体积和肌肉收缩力↓10%-15% ❖ 肺容量、肺活量↓、肺通气功能↓
❖ 氮和蛋白质负平衡→心肌坏死愈合↓ ❖ 长期卧床→焦虑和压抑
心肌梗塞后早期活动
“坐椅子” (40年代,Levine和Lown) → 新的临床实践的开始
医疗单位组织康复程序 社区性组织康复程序 家庭形式康复程序
心脏康复医疗的队伍组成
心脏康复医疗可以在社区、城镇医院、 市级综合医院和心血管专科医院实施。
功能较齐全的心脏康复队伍应包括心脏 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营养 和心理咨询及社会工作者。
由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条件和医疗水平的 不同,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组建心脏康 复队伍,心脏康复医师和物理治疗师是队伍 的主干。
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定义
心脏康复是通过综合的康复医疗消 除因心脏疾病引起体力和心理的限制, 减轻症状,提高功能水平,达到较佳的 功能状态,使病人在身体、精神、职业 和社会活动等方面恢复正常和接近正常。
心脏康复的内容
心脏康复的内容包括有监测的运动训练 医学评估,心理和营养咨询,教育及危险因素 的控制等方面的综合医疗,其中监测的运动训 练是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称为奠基石。
第一期心脏康复或住院期心脏康复方案(Wenger)
出院前运动试验(80年代,安全性、可行性)
危险性分层→预后判断(再发心绞痛、再梗塞、猝死)
家庭康复为主要模式(90年代,分级锻炼法) 运动锻炼为核心内容(至今,各种心脏病)
国内
体育锻炼治疗心脏病
1000+年前,晋代名医许逊提出
现代康复医学概念(80年代引入我国)
现代心脏康复包括:医学康复 教育康复 职
业康复 社疾病,尤其对冠心病的初级预防和 二级预防,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 死率。心脏康复是一个多学科、多门 类、多形式的综合性医学保健模式。
多学科:心血管内科 外科 理疗科 多门类:营养医学 运动医学 药物学
心理学 伦理学 多形式:保健组织多样性
心脏康复(近几年)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1991年成立)
心脏康复与临床
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结构:近端冠状动脉↑、横切面积↑ 侧支循环:血流量↑ 血管狭窄后:冠状动脉侧枝血管↑ 扩张能力:改善内皮功能
↑血流、血管储备能力
运动的益处 _ 生命在于运动
❖锻炼心肺功能 ❖ 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 防治骨质疏松 ❖ 陶冶情操、培养生活情趣 ❖ 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康复的常用设备
1、活动平板运动心电图: 用于诊断、评估、制定运动 处方,指导运动。
2、气体代谢分析仪,用于测定氧耗量、代谢当量、二氧 化碳排出量、通气量、呼气末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呼吸交换 率、肺容量、无氧阈以及心率、心律、ST、血压等。
3、心脏彩超 4、远程心电监护: 用于远程接收患者发送的心电数据和 监测统计数 5、能量呼吸治疗仪: 可提高了细胞自身对氧气的利用率, 适应症:冠心病,高脂血压,功能性心率失常,睡眠障碍, 心率变异失调,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 6、动脉血管弹性(动脉硬化)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测 定: 通过无创伤性检测血管弹性,早期预测心血管疾病,评 价药物治疗的疗效,评价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担心) 心脏破裂、心源性猝死
❖ 病理学 (Mallory , 30年代后期)
心肌缺血坏死 稳定的疤痕时间(6周)
❖ 心肌重构(MI)梗塞和非梗塞组织的扩展
不适当的体力活动→室壁瘤
❖ 回顾性调查(Jugdutt等) MI(广泛前壁)
运动(过早、反复、高水平)→室壁瘤↑
卧床休息的不利影响
❖ 卧床休息(3W)→体力工作能力↓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