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21课时教案-江彩霞
《千字文》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3、了解目录表
出示目录表,师:上面有四字韵文,每一句或两句韵文下面都有一个有趣故事的名称,大家可以读一读
生自由读目录
4、指导学生阅读书的内容
师:同学们,你喜欢读这本书的哪一部分就读那一部分,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生全班交流:
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板书课题:《千字文》
二、了解《千字文》。
《千字文》是流传至今已有约一千五百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成书最早、使用时间最久、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它是我国优秀的一篇国字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连贯,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以及与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生: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师:这些韵文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你是怎样知道这些韵文的意思的?
生:认真读一读这本书上的注释、译文
师:你还喜欢读书上的什么内容?生:我喜欢读这本书上有趣的故事
比如:《钟繇的书法秘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像钟繇一样努力,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就一定会有收获。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千字文》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套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国学经典教材《千字文》,详细内容为第一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千字文》第一章,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千字文》第一章所蕴含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正确朗读并翻译古文句子。
2.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千字文》注释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自然界的奥秘,进而引出《千字文》第一章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千字文》第一章,要求学生注意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注释本理解文意。
(3)教师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古文。
(4)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千字文》第一章2. 板书内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重点词汇:天地、宇宙、日月、辰宿重点句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章。
(2)根据注释,翻译《千字文》第一章。
(3)思考:《千字文》第一章所表达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2. 答案:(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千字文教案

《千字文》教学设计新城小学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1、简介《千字文》2、学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熟读成诵。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1、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
下面我们把《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
(生齐背)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
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
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
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
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
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物。
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
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
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千字文》这一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详细内容为《千字文》前五百字。
这些字词包含丰富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诵读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对汉字认识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一些生僻字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理解其中所蕴含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千字文》教材、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千字文》相关故事,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千字文》前五百字,让学生感受经典韵律美。
3. 讲解:对《千字文》中生僻字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4. 例题讲解: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句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其中哲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翻译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前五百字板书,标注生僻字。
2. 例题及答案。
3. 本节课重点知识框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读《千字文》前五百字,并挑选五个生僻字进行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问题。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深入解国学经典,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其内容博大精深。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对前五百字内容筛选,确保所选内容既能体现经典之美,又能适应学生认知水平。
我会详细梳理每个字词含义,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
二、教学难点处理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僻字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2. 通过讲解字源、字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僻字。
《千字文》教案(第21课时)

《千字文》教案(第21课时)一、教学内容: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诚。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二、教学目标:1、识记本节千字文中生僻的字,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
3、理解本节千字文大意,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4、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本节千字文。
四、教学难点: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五、教具准备:1、带有本节千字文的小黑板。
2、祖国名胜古迹的幻灯片。
3、歌曲《我的中国心》六、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能展示祖国河山美丽的照片或图片。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看祖国名胜古迹的幻灯片。
2、这节课让我们去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二)、学习本节千字文1、出示带有千字文的小黑板。
2、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3、学生认真倾听,感受节奏美。
4、全班跟读。
5、识记生僻字,重点指导“禹”“郡”“岱”“禅”“碣”“钜”“邈”“岫”“杳”“冥”的度音,识记字形。
A、指名拼读,相机正音。
B、在正音过程中相机理解意思。
C、指名领读。
D、齐读。
6、出示去掉拼音的千字文。
同桌互相合作,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同桌读得好,夸夸他,如果同桌遇到困难就帮帮他。
7、小组内互读。
8、开火车读。
9、全班齐读。
10、再品读,感受节奏美。
(1)过渡,读经典,除了读准字音,把这段读流利外,还要声音响亮,注意停顿,注意节奏,这样读起来更好听。
(2)教师在小黑板上画节奏(XX\XX),学生在书本P33画节奏。
(3)学生按要求试读,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齐读。
(5)教师带读。
①带领全班学生摇头晃脑地读。
②带领全班学生按节奏(XX\XX)拍手读。
(6)学生按以上要求小组内练读。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

最新国学经典《千字文》诵读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千字文》第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千字文》的前五十句,涵盖了天地自然、历史人物、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了解传统文化,感受国学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掌握基本的字词和句式。
2. 使学生了解《千字文》所涉及的历史、文化、道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千字文》中的一些生僻字、难字的认读和理解。
教学重点:《千字文》前五十句的诵读、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千字文》诵读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读书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国学经典,激发学习兴趣。
2. 诵读:带领学生集体诵读《千字文》前五十句,注意字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 讲解:对《千字文》前五十句进行逐句讲解,分析字词、句式和内涵。
4. 实践:设置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对话、表演,加深理解。
5.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诵读2. 内容:板书《千字文》前五十句,标注生僻字、难字,列出重点字词和句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千字文》前五十句,并翻译其中的五个句子。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千字文》全文,了解更多的国学经典,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国学兴趣小组,深入研究和传承国学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诵读的技巧和方法2. 字词和句式的理解3. 实践情景的设置4. 例题的选取与讲解5. 作业的设计与指导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诵读的技巧和方法1. 正确发音:对生僻字、难字进行重点讲解,确保学生发音准确。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

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国学经典《千字文》,主要涉及第一至第四章节。
教材内容涵盖了对千字文的介绍、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以及文中寓意和哲理的阐释。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读并背诵《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3.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以及文中寓意和哲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章节内容,理解并运用成语和典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千字文》的朗读音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逐句阅读章节内容,解释生僻字词,阐述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和含义。
3. 生字认读与书写:重点讲解章节中的生僻字,引导学生认读和书写。
4. 寓意与哲理讲解:分析文中的寓意和哲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课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章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
2. 重点生僻字的写法。
3. 重点成语和典故的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默写《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的生僻字。
2. 作业答案:《千字文》第一至第四章节的生僻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国学经典作品,如《论语》、《大学》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千字文》作为国学经典之一,其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要求较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1. 教学难点:生僻字的认读与书写。
千字文中的生僻字较多,学生对其认读与书写存在一定的困难。
针对这一难点,教师需要重点讲解生僻字的读音、写法和用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读与书写。
幼儿园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千字文》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国学经典《千字文》。
2. 培养幼儿的国学意识和文化素养。
3. 学习千字文中的汉字和基本词汇。
二、教学准备:1. 教学实物:千字文的宣纸展示版或挂图。
2. 教学辅助工具:幻灯机或电子白板。
3. 教学材料:《千字文》的打印版或复印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将千字文的宣纸展示版或挂图展示在教室中央,并找几个幼儿接龙读出文中的汉字。
2. 导入讲解(10分钟)教师向幼儿简要介绍千字文的起源和背景,引发幼儿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 分段教学(20分钟)教师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教学:第一部分:导读幼儿齐读整首千字文,让幼儿跟读并尝试理解内容。
第二部分:逐字教学,教师将每个字的发音和意义逐一解释,让幼儿跟读。
第三部分:组词教学,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组词,解释词义,并让幼儿尝试造句。
第四部分:小练习,教师提问一些与千字文相关的问题,让幼儿回答。
4. 综合活动(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在小组内分角色,进行模拟情景表演。
每个小组选取千字文的一段,小组成员分别扮演其中的人物,展示其内容。
5. 总结(10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回顾学习的内容,并引导他们讲述对千字文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千字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朗读千字文,并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展示千字文的宣纸展示版或挂图,让幼儿对国学经典有直观感受。
通过分段教学和组词教学,帮助幼儿逐渐理解千字文的汉字和基本词汇。
通过模拟情景表演,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千字文的内容。
通过总结和拓展延伸,加深幼儿对千字文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整个教案设计以幼儿的参与为主,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字文》之《晋楚更霸》教案
教学内容: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能力目标: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难点: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2)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过渡:《千字文》三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
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二、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一)初读正字音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晋楚更霸 (jìn chǔ gēng bà),赵魏困横 (zhào wèi kùn héng)。
假途灭虢 (jiǎ tú miè guó),践土会盟 (jiàn tǔ huì méng)。
何遵约法 (hé zūn yuē fǎ),韩弊烦刑 (hán bì fán xíng)。
(3)指名领读。
(4)齐读。
(5)(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6)同桌对读。
(7)指名开火车轮读三句。
(8)全班齐读。
(二)再品读韵律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2)全班齐读。
(3)古代的文字真是精妙,既有好听的韵脚,也有规律的节奏,这就是韵律美。
(三)精读解文意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已经读了这么多遍,这三句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2)出示“经典解说”,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3)指名结合“经典解说”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晋、楚两国在齐之后称霸,赵、魏两国因连横而受困于秦。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去消灭虢国;晋文公在践土与诸侯会盟,推为盟主。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萧何遵循简约刑法的精神制订九律,韩非却受困于自己所主张的严酷刑法。
(4)指名背诵三句。
(5)全班齐背。
三、小组交流。
1、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2、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课堂小结:
1、古人的诗唱出来更好听呢!我们来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
2、唱出来的《千字文》真好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一下。
五、练习延伸
(1)学生思考练习。
(2)全班交流,相机理解。
《千字文》教学反思
我们的教学单单以课本为主,如果能够结合国学经典让孩子从小开始接触国学,那么孔融让梨的故事便不会仅仅出现在课本上了。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