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铁杵成针示范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8课《铁杵成针》(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8课《铁杵成针》(课件)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ǎo
chǔ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
huán zú
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再和同学交流。
析词义
完成,实现
遇见,遇到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学习不能半途 而废,要坚持不懈才能成功。连李白这样有 极高天分的人学习都需要勤奋与毅力,我们 普通人更应该加倍努力,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铁杵成针》讲的是李白下 山碰到一位老婆婆在磨铁杵,心 受触动,于是返回山中完成学业 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 毅力,肯下苦功,就能成功。
自己的学业,并肯下功夫,持之以恒地
去学习,所以我很喜欢。
意思相同,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1句强 调“山中”,第2句强调“读书”,第3句基 本是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叙事要素补充完整。
地点: 磨针溪 人物: 李白、老媪 起因: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经过: 逢老媪磨铁杵欲作针。 结果: 感其意,还卒业。
➢ 有一句俗语,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儿时的李白能“还卒业”,体现了他 的什么品格?
有恒心 有毅力 刻苦学习
➢ 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铁杵成针
很多人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你怎么看?
故事不一定真实,但我们在读的时候 ,要透过这个故事,看到它所反映出的精 神,那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 你从“铁杵成针”的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文言文两则铁杵成针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文言文两则铁杵成针PPT教学课件


上下结构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铁杵成针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成:磨成,做成。
针:缝衣针。
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1 课文共有几句话?

2 课文中的李白遇到了什么事?
课文共有( 5 )句话,故事中的人物李白在

山 中 读 书 时 , 未 成 , (弃 去 ) 。 经 过 一 条 小 溪 ,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传:世世代代相传
未成: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弃去:放弃学习离开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
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
离开了。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过:路过
是:这
逢:遇到

老媪:老妇人
方:正在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
什么品质?






读准字音,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 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 /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读 课






学业未成
遇老媪
感其意

弃去
磨针
还卒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铁杵成针》讲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 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 ( 铁杵磨针 ),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 读书,最终学有大成。故事告诉我们:只 要( 持之以恒),就能学有所成。

铁杵成针-ppt课件

铁杵成针-ppt课件

相逢 重逢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遇见
兵卒 无名小卒
太白感其义,还卒业。
完成
我会把字写美观
相逢 重逢 兵卒 无名小卒
初读课文,试着画出停顿节奏。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 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根据节奏线的提醒,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李白在三十多岁时已经 名满长安城。当朝皇帝唐玄 宗十分欣赏李白的才学,召 李白进宫时,唐玄宗亲自步 行接见,封李白为翰林学士, 把李白留在自己身边。
李白留下的诗歌作品有 近千首,是唐代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 仙”,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 诗人之一。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 十九的汗水。
做任何事情,只有持之以恒, 才能有所成就。
学了本篇课文,你想李白说什么?你 有什么感想?
学了本篇课文,我想对李白说:
学了本篇课文,我的感想是:
作业: 1.把《铁杵成针》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搜集并摘抄两句关于勤学、坚持的 名言。
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
查阅资料 结合生活
联系上下文
借助注释
溪水的名字
地点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世代相传
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放弃学习离开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 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路过
这 遇到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老妇人 说
问之,曰:“欲作针。”
想要做针
译文:(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 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铁杵成针》PPT教学课件

《铁杵成针》PPT教学课件
16
关键事件回顾与讨论
关键事件列举
列出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如主人 公的遭遇、重要转折等。
事件影响分析
分析这些关键事件对故事情节和 人物性格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故
事中的作用。
讨论与思考
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事件进行深 入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和看法。
2024/1/24
17
情节发展逻辑及内在联系
情节发展逻辑分析
故事中运用的夸张、对比等艺术手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 更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内涵和外延。
22
06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思考
2024/1/24
23
不同文化背景下类似故事比较
西方寓言故事《愚公移山》
讲述了一个老人坚定不移地挖山,最终感动上帝搬走山峰的故事,体现了毅力和决心的力 量。
古代印度故事《摩诃婆罗多》中的“继续挖井”故事
2024/1/24
14
04
故事情节梳理与探讨
2024/1/24
15
故事情节概述及结构分析
故事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 主要人物。
2024/1/24
情节发展脉络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故事情节的发 展过程,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结构特点分析
分析故事的结构特点,如线索、悬 念、转折等,以及它们对情节发展 的作用。
2024/1/24
19
独特艺术手法举例分析
夸张手法
通过极度夸张的描述,将铁杵磨成针的过程赋予超现实的色彩,突 出主题。
寓言形式
以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为载体,传达出坚持不懈、毅力可嘉的道理, 具有深刻的寓言性质。
对比手法
在故事中运用对比,如将铁杵与细针相对比,强调变化的巨大和困难 程度,进一步凸显主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2 铁杵成针17-部编版(共20张PPT)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2 铁杵成针17-部编版(共20张PPT)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 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想要
句意:(他)问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 “我想要把它磨成针。”
13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
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7
读文言文的方法
一、读准字音 二、标好停顿 三、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四、感悟文章所表达的道理
18
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 意思。
19
20
被她的意 志感动。
回去完成 了学业。
句意: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回去完成了学业。
14

未 成

卒,习
业弃态




15
学习变化原因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曰:“欲作针。”
16
启示
只要坚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 定能实现我们的目标。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功夫 不负有心人。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22
《文言文二则—铁杵成针》
难点名称:借助注释,理解中每句话的意
思,初步体会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
1
目录
CONTENTS
导入
知识讲解
启示
小节
2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 中感受人物品质。
3
4
铁杵成针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铁棒磨成 绣花针
5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 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 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精品)PPT课件

《铁杵成针》(精品)PPT课件

二、解释加点字,并翻译句子。 1. 胤恭勤不倦:_肃__敬__勤__勉__。______车__胤___肃__敬__勤__勉__而__不__知__疲__倦__。
·· 2. 博学多通:_通__晓__,__明__白__。______知__识__广__博__,__学__问___精__通__。____ · 3. 太白感其意:_(被__)_感__动__。_____李__白__被__她__的__(_意__志__)_所__感__动__。___ ·· 4. 过是溪:__这__。________________过__了__这__条__小__溪__。__________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 习,受到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 习,最终成就自己的故事。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磨针溪 ,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
三、精彩赏析。 读《铁杵成针》,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刻苦学习,坚持不懈, 才能取得成功。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
GAN SHOU MEI HAO ZI RAN PEI YANG YU WEN SU YANG
《铁杵成针》讲述了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受到 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精神鼓舞,继续学习,最终完成学业 的故事。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 去做,坚持不懈都能成功。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对比,是通过对不同的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 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个人、事、物在 不同时空或境况下的情景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
我会认
chǔ

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ppt课件

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ppt课件
此文出处为宋代文人祝穆的《方舆胜览》,属于地理类书籍。作者祝穆走访各地后,将南宋所辖的各郡县的趣闻、风俗、 人物等,都记录在这本书里。但因为都是各地传闻,我们很难说此书是严苛的史料古籍。事实上,清人编写《四库全书》, 在收录它时就发现了有不少地名搞错的情况。因此,李白会不会出现在象耳山下,是否在当地求过学, 去:离开。 逢:碰上。 媪:妇女的统称。 方:正在。 铁杵;铁棍,铁棒,杵, 压米或捶衣用的棒,一 头粗一头细的圆棒。 欲:想要。 感:被......感动。 还:回去。 之:代词,指代老妇人 在做的事。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氏:姓…的人。
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
归纳总结
1.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 课时的习题.
人生格言:
我们要知道别人能做到的事,只要自己有恒心,坚持努力, 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在我们心里必须懂得: 1. 人生想学习一点东西,就应该先学会谦逊。 3.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4. 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5.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7.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9.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铁杵成针
祝穆
祝 穆(?~1255年),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 自号“樟隐老人”。祖籍婺源(今属江西),曾祖祝确为 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
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 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 还卒业。

《铁杵成针》PPT课件

《铁杵成针》PPT课件

面对困难要有毅力和决心
总结词
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保持坚定的毅力和决心,不轻易放弃 。
详细描述
铁杵成针的故事中,李白面对困难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坚 持下去,最终取得了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 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不轻易放 弃,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故事对现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坚持与放弃的对比
80%
坚持带来收获
通过坚持,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 成果和经验,不断成长和进步。
100%
放弃意味着失败
放弃意味着我们没有坚持到底, 很可能会错失机会,无法实现目 标。
80%
坚持与放弃的选择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 权衡利弊,选择坚持还是放弃, 这需要智慧和勇气。
成功需要付出努力
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03
铁杵成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面对困难的勇气
勇气是克服困难的第一步
培养勇气的方法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 气去面对和挑战。
通过不断尝试、学习和实践,我们可 以逐渐培养出面对困难的勇气。
勇气是成功的关键
只有拥有足够的勇气,我们才有可能 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培养毅力的重要性
毅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没有付出努力,很难取得成功 。通过铁杵成针的故事,我们 知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 目标。
努力需要持之以恒
成功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 不能轻易放弃。只有坚持不懈 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
努力与收获的关系
付出努力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但如果不努力,就一定无法 成功。我们需要珍惜自己的析
毅力的重要性
毅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通过铁杵成针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只有坚持不懈, 克服困难,才能最终实现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文:一天偷盗一枚铜钱,一千天就偷了一 千枚铜钱。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 断;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
再见
作者简介
祝穆,少名丙,字伯和,又 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
作品:《方舆胜览·眉州》。
我会写
féng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图文解词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品读课文
课文共有几句话?李白遇到了什么事?
课文共有 5 句话,故事中的人物李白在山 中读书时,未成, 弃去 。经过一条小溪,遇到 一位 老媪 正在 磨铁杵 ,用来做 针 。
第七单元•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大家都知道大诗人李白,他一生 写过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诗, 有“诗仙”之称。老师今天为大家带 来李白上学时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学 习吧!
图文导入
铁杵成针
理解题目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铁杵
用来舂米 或捣衣的 铁棒
成 磨成,做成
针 缝衣针
一起来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品读课文
路过
这 遇到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老妇人 正在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品读课文
老妇人

问之,曰:“欲作针。”
想要做针
译文:(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 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品读课文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 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品读课文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 胤恭勤不倦。(疲倦) .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放弃)
提示:这种方法叫扩词法,也叫加字法。即在单音节 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思维导图
铁杵成针
学业未成 弃去 遇老媪 磨针
感其意 还卒业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拓展延伸
水滴石穿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品读课文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溪水的名字
地点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品读课文
世世代代相传
Hale Waihona Puke 没有完成好 自己的学业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放弃学习离开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 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品读课文
从对人物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李白的什么品质?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 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持之以恒
品读课文
读准字音,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 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 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 意,还卒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