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厌学案例分析
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现象剖析与应对策略

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现象剖析与应对策略随着农村教育的不断发展,农村初中教育逐渐得到了重视,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农村初中男生出现了厌学现象,这对于他们的学业和成长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本文将对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现象进行剖析,探讨其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1. 厌学现象的表现在农村初中教育中,一些男生表现出了厌学的现象。
他们常常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充满抵触情绪,作业敷衍了事甚至不做,考试成绩下滑等表现。
这些表现表明了他们对学习的不积极态度和丧失学习动力的现象。
2. 厌学原因的分析(1)家庭环境不利在农村地区,一些家庭对男孩子的教育往往比较粗放,对学习的重视不够。
家长可能会更多地关注男孩的劳动力价值,而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的不利对学生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
(2)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初中教育资源相对城市较为匮乏,学校教学条件和教育资源有限,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3)同学交往影响在农村初中,学生之间的交往对学习态度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学生可能会受到不良同学的带坏,形成学习负面情绪,导致厌学现象的产生。
1. 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农村家长对男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学业成绩的重要性。
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努力解决其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
2.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加大对农村初中教育的投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改善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条件,丰富课程设置,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多样化的学科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增加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得知识,并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增加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同学教育在学校中加强同学间的教育,通过班主任和学科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学习辅导,增强学生的自律和学习目标意识。
临夏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论文

临夏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分析[内容摘要]在全面推行“两免一补”政策和教育保障机制的今天,临夏地区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与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矛盾,学生难以适应的教学管理和分数、教学评比方面的压力及家长观念滞后,家、校教育脱节等造成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现象十分严重。
厌学现象是目前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险性的问题之一,是中学生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结合临夏地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厌学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厌学原因措施与办法为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实施西部教育发展计划,全面推行“两免一补”①政策和教育保障机制的今天,临夏民族教育也迎来了难得机遇和挑战。
目前临夏教育事业稳中有升、初见成效。
但我们也应看到,农村中学学生厌学现象严重。
据初步调查,造成学生厌学的原因有以下五种:一、课程设置变化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它的规模跟城市无法比拟,有它自己的特点。
在课程设置上,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要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能考什么就开什么,也不能考什么就讲什么”。
但在相当一部分小学,(尤其是六年级)由于各学校和教师之间的评比竞争,学校的升学任务较重等实际,小学的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等课程未能全部开设。
既便是全部开设了的,也是名存实亡。
学校一般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课的学习,对其它课程全部视为“副科”。
这样,完成小学学业任务的学生升到初中后,由于课程一下了开足了。
即便除去音、美、体、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科目外,也还有语文、英语、数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和生物等课程,而且每一堂课后都有书面作业,七年级(初一年级)学生一下子很难承受这种压力,开始产生厌学情绪和心理不平衡现象。
二、来自分数、教学评比方面的压力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头戏。
而在民族地区的部分中小学校园里,仍存在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相关领导的业绩、以各位科任教师的成绩为主要依据来评“优”选“先”的现象,这种“唯成绩论”对民族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五篇模版]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31f31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6.png)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五篇模版]第一篇: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厌学、辍学原因之分析张朝鹏摘要:农村中学出现较多的厌学辍学,是因为升级制度;是因为单调的校园环境;是因为单调的课堂、教师;是因为文化道德缺失的农村现状;是因为充满诱惑的网络世界。
要振兴我们中华民族,我们就要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农村文化。
关键词:农村辍学升级制度农村文化试看我们某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情况吧!一个年级的学生120人以上,单文化课门门及格的学生不超过6人,全科几格率不超过5%。
这样的学校比比皆是,诸君想一下,有多少学生跟不上,有多少学生只是在“熬”日子,调查学生,无非两个原因:“跟不上!”“没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的农村教育出现什么问题?是谁抛弃我们的原本可爱的学生呢?是谁?是我们的应付性的形式大于内容的中小学升级制度。
当今的中小学校中,一年级入学后,不论学生是否已经完成本阶段的学习任务,一律大推大拥升入高一年级,直到初中毕业。
我想这是有违班级授课创立的本意的。
没有基本的合格升级制度,学生没有合格意识,没有合理的留级制度,部分学生就没有“补牢”的机会。
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部分学生因为种种情况没能完成学习任务,却被形式的推入高一年级,而这些学生越学越吃力,再升级就更跟不上,越跟上越没有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便使“上学”成为“熬学”。
同时,农村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培养孩子1的意识淡薄,且又忙于生计,不能够辅导这部分学生,以至于他们无能力也无兴趣深入学习,最终辍学。
即使有部分留下也是迫于家长压力熬至毕业。
一批批本可造就的学生就这样被我们实施的“义务教育”挤出校门。
古语有云“不以无过而为贵,贵为有错而改之”但我们的孩子却没有补过的机会,这是谁的过错呢?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执行的某些制度所造成的恶果吗?是人文环境差,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校园。
学校是育人之所,万紫千红才是她的真模样,它本应是集文化、道德、梦想于一身,却有着各自特色品味的人文家园。
农村中学生厌学现象浅析及对策

俗话 说 : “ 母是 子女 的第 一任 老师 ” 父 ,他们 的一 言
一
业 考 试 或 没 上 完 初 中 , 只 要 交 了 办 证 的 钱 也 能 拿 到 毕 业
证。
行 都 会 直 接 影 响 子 女 的 成 长 过 程 。 而 这 些 子 女 缺 乏 父
母 的有 效 管教 。无形 中便形 成 了 自 由 自在 、无 拘无 束 、 懒 散 的习惯 ,迷 失 了人 生 发展 的 目标 ,感 觉做 任何 事 情
谭张 免
农 村 中 学 生 厌 学 现 象 浅 析 及 对 策
揭 长 红
( 湖北 省武 汉市新 洲 区仓埠 街周 铺 中学 ,湖 北 武汉 4 0 3 341 )
中 图 分 类 号 :G6 55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58 2 1 ) 1 0 3 — 2 3. 6 1 0 6 (0 1 2 — 0 6 0
都 是 一 种 负 担 ,更 没 有 激 起 其 学 习 的 欲 望 。
为 了改 变 学 生 的厌 学 现 象 。笔 者 特 提 出 以 下 对 策 : 1教 育 学 生 养 成 吃 苦 耐 劳 的好 习 惯 。培 养 他 们 坚 强 的 . 意 志 力 和 克 服 困 难 的 精 神 。 教 师 应 和 家 长 相 互 沟 通 ,鼓 励 学 生 干 一 些 力 所 能 及 的 活 ,在 劳 动 中 提 高 意 志 品 质 , 在 完 成 任 务 的 过 程 感 受 成 就 感 ,并 把 这 种 情 感 迁 移 到 学
敢 管 ,给 老 师 对 学 生 的 教 育 带 来 了 很 大 的难 度 。 = 、学 校 教 育 方 面 的 原 因
农村中学生厌学个案一例

作者 简介 : 王琳 , ,9 9年 2月生 , 师, 东省青年 管理干 女 17 讲 山
曾经恨你们不要我了 . 现在我知道那是你们迫不得 已的事情 , 我现在已经长大了 , 我会好好地去面对我今后的道路。” ③求
助者对姐姐先表达了羡慕 , 随后认可 自己和姐姐是不一样 的, 用一句话表达“ 姐姐 , 以前我很羡慕你能和爸妈一直生活在一 起, 觉得是因为你 比我优秀。现在我知道 了我们是不同的人 , 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 你很棒我也很棒。” 求助者对前男友 ④ 和 自己分手表示了理解和感谢 , 用一句话表达“ 谢谢你陪我走 过 了一段美好 的旅程 , 是我让你感觉 太压抑 , 但是你让我看清 楚 了自己, 也陪伴了我成长 。感谢你 。”
意象出现 的是一个小姑娘住在一个森林里 ,有一个老头 和小
孩 的故事其实是关于 自己的。来访者清晰了 自己的经历以及 对 自己的评价。
姑娘在一起 , 但是他 们之间不说话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 , 意象
中的小姑娘慢慢和老头进行交流 , 并且怨恨他不与 自己说话 。 小姑娘 的情绪逐渐放开 ,求助者的情绪随着意象中的小姑娘 变化开始慢慢放松 , 逐渐开始抽泣 , 最后嚎啕大哭 , 诉说 自己
绩较差 , 进入初 中后 , 出现逃课 、 不做作业 , 上课不专心 , 睡觉
躯体化 、 焦虑 、 人际关 系及其他 因子分 明显 下降, 达到 了咨询
预 期 的 目标 。
农村学生厌学问题的个案分析

[ 2 ] 王蔷. 英语教 学法教程( 第二版 ) [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 , 2 0 0 6 .
以致用的价值 。 这样, 不但能激发学生 自主学习的热情 , 还 能增强 自主学 习的信心 , 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 自主应用知
识 的 能力 。
[ 3 】 陈琦 , 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 第二版 ) [ M】 . 北京: 北
表性的例子, 希 望 能 从 中 找 到厌 学 的 原 因 , 并 分 析对 策 。
一
良文化观念 影响时意念不够坚定 , 没能抵制住诱惑。高中 以前王某 由于学习成绩优秀, 被视为家里的希望, 升入高中 后, 成绩上的落差使其对待学习的态度摇摆不定, 最终选择 了放弃 。
2 . 家庭 因素。王某母亲是老老实实的农 民, 没有 多少
心理沟通和疏导 , 而是采取机械落后 的“ 请家长” 方式, 造成
了王 某 的 反感 。
4 . 社会因素。一些青少年外 出打工, 沾染 了不少不 良 的社会习气 回乡 。他们到处宣扬“ 知识无用论” 的观点, 花 钱大手大脚, 一切 以金钱为标准, 而这些行为举止在涉世未 深的学生眼中被视为另类和酷。 王某受到这些不 良影响的 误导, 产生厌学情绪。 ( 二) 个案现象二: 石某, 女, 是我的远方亲戚 , 生于忠厚 老实的农民家庭, 父母均在家务农 , 收入靠种地卖粮食, 家 境略为贫困, 有一个大两岁 的哥哥。 石某从小很懂事 , 学习
2 0 1 5 年 第2 2 期( 总第2 6 2 期)
农村 学生 厌 学 问题 的个 案分 析
石爱 民
甘 肃 医学 院 ,甘 肃
摘 要
平凉
7 4 4 0 0 0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探究 (2)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原因探究引言在农村地区的初中教育中,学生厌学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比城市学生,农村初中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学习压力和困境,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倦和抵触。
本文将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探究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帮助相关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1. 家庭环境对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影响1.1 家庭经济条件在农村地区,家庭经济条件较为有限,很多家庭难以负担起较高的学习成本。
这导致了农村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困扰和挑战。
此外,由于经济压力,一些家庭可能更加注重孩子的务农劳作,而忽视了学业的重要性。
1.2 家庭教育观念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在教育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农村家庭重视实际技能的培养,而对于知识的学习重视程度不高。
这种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的价值观念与学校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冲突。
2. 学校教育对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影响2.1 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教育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讲授为主,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下降,产生厌烦的情绪。
2.2 教育资源的匮乏相比城市学校,农村初中学校往往缺乏必要的教育资源,例如教学设备、图书馆等。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得到足够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困难和厌学情绪。
3. 心理因素对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影响3.1 学习压力过大农村初中学生由于家庭和学校的压力,可能面临着过大的学习压力。
长期以来的压力积累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的心理。
3.2 缺乏学习动力在农村地区,由于环境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缺乏明确的认识,很多农村初中学生缺乏学习动力。
他们对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路径没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
4. 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厌学问题的方法4.1 改善家庭环境和教育观念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现象剖析与应对策略

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现象剖析与应对策略【摘要】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包括家庭条件限制、学习环境不佳、学习动力缺乏以及同伴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解决对策包括加强家庭教育、改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建立正向同伴关系。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初中男生的厌学现象,提升其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这对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现象、原因分析、家庭条件、学习环境、学习动力、同伴影响、解决对策、家庭教育、激发兴趣、正向同伴关系。
1. 引言1.1 农村初中男生对学习产生厌学现象的背景在农村地区,许多初中男生对学习产生了厌学现象。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
农村初中男生的教育背景通常比城市学生更为贫困,家庭条件有限,学习资源匮乏,这为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埋下了隐患。
由于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初中男生往往需要辅助家庭劳动,时间和精力被分配到了其他事务中,学习成了他们的次要任务。
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简陋,学习环境也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这使得农村初中男生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和积极性。
同伴之间的影响也是导致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在同龄人眼中,学习可能并不像在城市学校里那样被看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被过多关注。
这种环境下,农村初中男生往往会因为羞于表现出色、被同学嘲笑而选择故意淡化学习的重要性。
农村初中男生对学习产生厌学现象的背景可谓是多方面的,需要认真分析并寻找解决之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意义是深入探讨农村初中男生对学习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对农村初中男生的厌学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校和家庭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困难,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重新燃起学习的热情。
研究农村初中男生厌学的现象也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为这涉及到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对于提高农村教育整体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学生厌学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张强,男,14岁,八年级学生,在农村地区家境算比较富裕。
因为听说父亲有外遇,导致家庭不和睦,父母经常吵架,家庭缺乏温暖,这使孩子缺少了父爱和母爱,显得自卑、孤僻,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产生了自卑厌学的情绪。
通过家访和了解情况的教师的反映,小张智力水平属中等,但是进入学校后,学习成绩差强人意,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不及格,期末考试中也只有50分。
张强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若是陌生人跟他接触,他都一言不发。
很难在他口中了解他的结症在哪里,他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看黑板,做课堂练习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曾经找其父母谈心,他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随他去吧!”
二、案例分析
张强产生自卑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
父母感情不睦,经常吵架,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对他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这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就远远不止是性格上的残缺,若引导不当,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坠落,误入歧途。
老师曾多次找小张谈心,起初他一言不发,多次接触后,从他的眼神中似乎流露出对老师的几分敬仰。
有一次课堂外活动后,我观其神色不错,主动找他谈心。
他悄悄地跟我说:“爸妈经常吵架,我到了家有时想好好坐着做作业,听着他们的吵架声,我觉得很烦很烦,有时爸爸赶我到爷爷家去吃饭,有时妈妈赶我到外婆家。
在这个家我怎么有心思去读书?周围的邻居又经常取笑我有‘二妈’。
”我认真分析起来,造成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环境不良,使孩子缺少关爱,使其失去学习信心,在他看来,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难完成学习任务,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对学习的自卑心理,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是一种自觉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消极情绪。
为此,产生了自卑厌学的心理障碍症。
三、如何矫正小张这种自卑的厌学症。
(一)、要从改变家庭环境入手,帮助小张的家长认清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使家长明白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要求家长改善家庭关系,多跟孩子取得心理沟通,特别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感,使孩子能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消除紧张,焦虑、苦闷、疲劳等不良心理情绪,保持积极愉悦的健康心态。
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张强的父母多次沟通之后,其父母在对待孩子方面的态度渐渐的有所改观,同时张强父母的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
(二)、家长要教育和帮助孩子消除自卑和厌学心理。
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除了要有良好的行为和道德观念外,一定还要有耐心。
孩子学习上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要赶上去非一日之功,对孩子的要求要逐步提高,切不可操之过
急或过早下结论。
一要有信心。
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在经过努力后是否能提高,家长要充满信心,要相信孩子经过教育,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取得进步,鼓励孩子的信心和勇气,让孩子感到“我能行!”。
二要设法让孩子不断体验到学习有所提高的喜悦和成功感。
对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都要及时地肯定,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如果孩子的某门功课以往经常开“红灯”,这次经过努力及格了,哪怕只是六十分,也应充分肯定他努力的结果,用肯定和鼓励重新点燃起孩子自信的火焰。
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鼓励,在一次考试中他取得的成绩也不是很好,课后他主动找到我,告诉我他已经找到这次分数较低的原因,让我相信他下次会考试得很好的。
从这些可以看出他已经走出了以往的阴影。
(三)、学校要形成合力,加强家校联系,引导孩子与父母多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互访,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在社会上,在家里的活动特点,帮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对孩子不作过高的要求,也不放任自由顺其发展。
(四)、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小庄学会掌握自我调节,消除不良的情绪,扬起进取之帆。
首先要让他学会认识自己,正视自己,让其明白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未来的社会竞争更为激烈,成功与挫折同在,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无畏的精神去面对,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任何事情,相信自己有完成任务的意志,不断地战胜和完善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教师改进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力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地开展一些学生感到乐学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游戏等,使学生受到学习引力的影响,调动起学习热情,克服自卑厌学情绪,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除张强外,我观察到很多其他听讲习惯都不是很好的学生,在我组织一些活动时他们的参与都非常积极。
从而,这也指引着我的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
(六)、其他老师沟通协调,做到使学生全面提高。
一次在得知语文默写时,我预先告知了小王,要他认真复习。
第二天,他的默写得了75分,语文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表扬。
同时,我也联系其他的任课老师也配合在课堂上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正确率的提高,使他的学习自信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又与班主任联系,在班级中挑选两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跟他做朋友,在学习上帮助他,使他感到同学的可亲,集体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去除他的厌学心理。
四、结果与反思
(一)、结果
在家长、老师、同学的共同关心下,张强上课看黑板的时候多了,埋头做小动作的现象渐渐少了。
在做练习的时候也积极主动了。
看到他的进步,他父母也非常高兴,说将进一步配合老师,使他进步得更快。
(二)、反思
1、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家庭环境和构建学习型家庭是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环节。
2、父母要尽可能多与子女接触,尽可能多教会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对他们的学习要多关心,尽量做到每天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让孩子心理上有种紧迫感。
如果发现孩子成绩有所下降或是出现违纪现象,不能简单粗暴的斥责或打骂他们,而应耐心与他们交谈,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和违纪的严重后果,使他们自己认识到错误危害。
平时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时的学习生活情况,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4、班主任对于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能不闻不问,更不能横眉冷对,厉声呵斥,那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班主任应该多与他们交谈,找到他们厌学的根源,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