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
高中语文必会的语法基础知识——复句

高中语文必会的语法基础知识——复句复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
复句中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
例:海花才落,杏花又开了。
(承接复句)河不深,可是水太冷。
(转折复句)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上西山去。
(假设复句)㈠并列复句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是要空话,而是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㈡承接复句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①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时间顺序)②大山的深处有一座哨卡,几个战士默默地在那儿驻守着。
(空间顺序)③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万道霞光照射大地。
(事理顺序)㈢递进复句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㈣选择复句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

单用的: 也 、又、还、同样、同时、以及、 另外 搭配用的:不是……而是 是……不是 既……又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有时……有时 也……也
例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
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又习惯地抬头巡视着辽 阔的星空。
(2) 递进复句
各个分句在意义上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一、判断单复句 1、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 (单句 ) 2、这副对联知道人颇少,有介绍的 必要。 (复句) 3、不久我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啦。 (复句) 4、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遵守纪律。 (单句)
(二)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用顿号隔开或无 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2) 假设复句
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
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例:要是你能刻苦学习,成绩就会提高。
关联词:
如果(假使)……就……
即使(哪怕)……也……
(3) 条件复句
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 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例: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无论困难多大,他都能克服。
9、我倚暖了石栏的青苔,青苔却凉透了我的心
(转折)
10、既然我们不知道时间能给予我们多少,我们 就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钟。 (因果) 11、只有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条件) 12、只要你虔诚地信佛,将来你的灵魂就可以进 入西天的极乐世界。 (条件)
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
(1)白天,他努力工作;晚上,他发奋读书。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总览全局,确定分句数目。 理解全句语义,确立第一层次。 辨析关联词语,依据搭配关系逐层分析。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精选课件

例子1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有取得 好成绩。
例子2
尽管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坚 持锻炼身体。
例子3
我很想出去玩,但是作业还没 写完。
例子4
他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内 心很脆弱。
04
条件复句
条件关系及其表达
条件关系的定义
条件关系是指某个结果的出现依赖于某个或某些条件的满足。在条件复句中,通常包含“ 只要......就......”或“除非......否则......”等结构。
条件关系的类型
根据条件的性质,条件关系可分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三种类型。充分条 件是指某个条件满足了,结果就一定出现;必要条件是指某个条件不满足,结果就不出现 ;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某个条件既是结果出现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条件关系的表达
在语言表达中,条件关系可以通过使用条件连词、调整语序、运用修辞手法等多种方式来 表达。
表示在两种或多种情况之间作出选择 的关系。
表达方法
使用选择连词(如“或者”、“要么 ”、“还是”等)连接两个或多个分 句,表示选择关系。
选择连词使用技巧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连词,确保 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注意连词的搭配和位置,避免出 现语法错误。
在使用“要么…要么…”等结构 时,要确保两个选项的语义相对
转折关系的表达方式
通过转折连词、语气变化、语序调整等手段来表达转折关系 。
转折连词使用技巧
常见转折连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尽管等。
使用技巧
转折连词在复句中起到连接前后分句、表达转折关系的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连词,根据语境和表达的 逻辑关系来确定连词的位置。
典型转折复句赏析
01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

/
/
//
/
//
/
并列
因果
转折
并列
并列
假设
条件
//
假设
5、①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②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 ③也和她说话, ④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6、①周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繁忙, ②时间是多么宝贵, ③可是他老人家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却挂念着我这样一个普通工人, ④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我的情况。
7、①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 ②也不喜欢去看戏, ③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 ④除非是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新衣服。
错用 例:我这里的荷花,由于红色浓,所以花瓣多。
1
01
例:一方面,谦虚使人进步;一方面,骄傲使人落后。
02
例:a、不但免费师范生不收学费,而且每人每月补600元钱。
03
b、如果一位游客不是自告奋勇送我回家,我就会迷失在香山植物园里。
5、错位
滥用
语言的形式 能是美的, 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 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的“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 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 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 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
01
02
承接关系的复句
选择关系的复句
各个分句之间表示事物存在着两种以上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a、星期天,我们是去郊游呢,还是去图书馆?
(或此或彼)
b、我们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勇敢地去克服困难。
(非此即彼)
c、与其打扑克,不如去锻炼一下身体。
(取舍选择)
常见关联词语: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或许……或许……; 不是……就是……;可能……可能……; 非……则……;
语法知识学习之——复句

语法知识学习之——复句语法知识学习之——复句一、关于复句的基本知识1、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密切联系的单句构成的句子。
2、复句的表达作用:表达较为复杂的意思。
如:小敏看书。
小敏做笔记。
——单句小敏边看书,边做笔记。
——复句(同时做两件事)小敏先看书,然后做笔记。
——复句(做事有先后顺序)3、单句和复句的区别:单句一般只有一套主谓结构,复句则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结构。
4、复句的标点特征:复句的句尾要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和叹号),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逗号,并列的大层次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练习:判别下列的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两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返老还童了。
(2)他们欢迎科技人员来讲课,更欢迎科技人员较长期地住下来。
(3)在山上,我还结识了一位扎下根来的科学工作者。
(4) 瑶山人民特别想致富,因此特别欢迎科学工作者来送宝。
(5)这时我才发现,小胖子是多么生气呀!5、复句中的分句,在意义上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有的从语意中直接表现出来,有的通过关联词语表现出来。
请把下列复句中表示关联的词语指出来,并说说前后分句有怎样的意义关系。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2)车走车行道,人走人行道。
(3)平时,我稍有空闲,便去园里捉虫、逮鸟、扑蝶。
(4)若要效率高,科技少不了。
(5)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6)知识是工具,但不是目的。
(7)鸭嘴兽虽属于哺乳动物,却同爬行动物一样是卵生的。
(8)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6、复句中,分句的主语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时,为了使语言简洁,一般应该省略。
试指出下列分句中的主语;主语如有省略,请把它补出来。
(1)人们一阵忙碌,火熄灭了。
(2)讲演是手段,教育人是目的。
(3)担架队立刻抬起伤员,向后面跑去。
(4)饥饿的狐狸越过果树园的墙头,看到了丰盛的成串成串的葡萄。
(5)望着自己丢失的钱包,老人没有立即认领。
(6)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汉语语法知识之复句

例: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
主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
例: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 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状语由多个短语充当
例: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补语由介宾短语充当
(3)单句或复句结构充当了句子成分。
例:我相信, 雷锋的榜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
语法知识之复句
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 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组 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 谓句。
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而复句有两套 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
例1: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 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
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 单句
1 也、又、还、同时、反之、另外
2 既……,又(也、且)……
表示几种事物或同一
一面……,一面……;一边……,一 事物的几个方面并列
边……;一会儿……,一会儿……; 或并存的,分句之间
3 有时……,有时……;一则……,一 是平列的。
则……;又……,又……;也……,
也……
4 而 而是
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
说明事理,前后分句
(2)承接关系
承接关系: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 有时间或逻辑顺序的先后。彼此顺序不 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1 就、便、才、又、再、于是、终于、后来、 然后、跟着、接着、继而、随后 首先……,然后……;起先(当初)……,
2 后来(以后)……;先(刚)……,又 (就)……;一……,就……
3 反而(反倒还、相反还、偏偏 意思推进一步,递进
复句讲义及练习

语文基础知识之语法讲义之复句一.复句的含义复句,是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的句子。
1.包含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1)内容上有联系。
下边是一个反例:小王来了,天上有一只鸟。
(2)结构上互不包含,即互相不作句子成分。
下边是两个相关的例子:他告诉我,但不许告诉你。
他告诉我:不许告诉你。
2.全句只有一个句调:通常情况下,如果只说出其中的一句,就会让人感到意尤未尽——语气不完整。
下边是几个相关的例子:是小王呢,还是小张?或者你去,或者他去。
要是他去,我就去。
3.小句,又叫做单句形式,即结构上和单句相同,但语气上或者意义上不是独立的分句。
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一)关系词语的含义关系词语,是复句内部用来联结各小句,标明语义关系的词语。
其主要特性是:衔接性和标志性——实际上,标志性和衔接性的功能是同时发生的。
(二)关系词语的范围和性质1.关系词语的范围汉语复句中的关系词语,指的是能够发挥衔接、表示复句语义关系的词语,只要具有上述作用、性质的词语,都是关系词语。
从这一点出发,汉语的关系词语包括以下几种。
(1)连词:连接分句,不充当句子成分。
单用的:所以因此或者甚至但是……两两套用的:因为A,所以B如果A,那么B虽然A,但是B2.从上边的讨论中可以发现,关系词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性质。
(1)从功能类别上来看,关系词语不固定属于某一个类别: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副词等等。
(2)从长度上来看,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
(3)在句法职能上,不具有专职性:有的只发挥关联作用,有的则在发挥关联作用的同时,充当句子成分。
比如:不论A,都B。
→不论情况如何变化,都要完成任务。
3.关系词语的作用关系词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衔接、标示某种关系:两个小句之间原本存在某种关系,用X关系词语来衔接、标示这种特定的语义关系。
如:他三下两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星地走出院子。
他去了,而且去得最早。
(2)显化某种关系:各小句之间本来隐含某种或几种关系,用特定的关系词语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的标示。
基础知识之语法:复句【创意版】.ppt

(一)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 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单 句
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复 晚上我和爹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句
精选
注意: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
宾语是个主谓短语
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单句
主语是个复句形式
精选
(二)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用顿号隔开或无 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纵然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
精选
9、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至、致使、从而、
可见
搭配用的:因为……所以 由于……因而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既然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 么会听不见呢?
例句: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倘若、要是、要不是、即使、 纵然、就算
搭配用的:如果……就 即使……也 假使……便 若是……那么 要是……则 假若……那么 就算……还 纵然……也 再……也 一旦……. 便 例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小明在房间里又唱又跳。 单句
母亲又送我一句格言,告诉了我一个真理。
复句
精选
(三)关联词语连接的若是词或短语,则为 单句;若连接的全是分句,则是复句。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单句
只有我们去实践了,才能够检验这条理论是否 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因果复句
分句之间有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因此、因而、所以、以至、致使、从而、 可见 搭配用的:因为……所以 由于……因而 既然……就 之所以……是因为
例如: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不气馁。
既然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里,他怎 么会听不见呢?
10、目的复句
偏句表示行为,正句表示行为的目的。关联 词语单用。 达到目的:以、以便、以求、用以、借以、 好、好让、为的是 避免什么:以免、免得、省得、以防 例句:你把意见整理一下,明天好交大会讨论。 麻烦你把这本书捎给他,省得我再跑一趟。
分析:例句是假设复句,再写两个假设复句,且三 句之间要形成比兴的写法,第三句最好写成关于 “人”的。 答案:假若溪流不表现自己,哪里能汇成浩瀚的 江海?假若中国体育建儿不表现自己,哪里能在 奥运会上创造32枚金牌的辉煌?
注 意:
复 句 造 句
语法搭配 语意连贯 表达方法合理 修辞运用恰当 风格谐调一致
(一)句子内部前后互作句子成分,则为 单句,否则就是复句。
单 句
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复 句
晚上我和爹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注意:用句子形式充当句子成分的单句
历史证明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
单句
宾语是个主谓短语
麦穗长,颗粒饱满,是这种麦种的优点。
单句
主语是个复句形式
(二)一个主语若有好几个谓语,用顿号隔开或无 标点,则为单句;若用逗号隔开,则为复句。
例句: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别说一天一夜,就是十天半月也能坚守得住。
6、转折复句
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不 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相反或相对 的意思上去。 轻转句单用的:不过、只是、倒;但是、可是、却、 然而 重转句搭配用的:尽管……但是 虽然……但是 虽然……可是 尽管……然而 虽然……却 例句:工作虽然很紧张,但是心情是很愉快的。 他长得结结实实,只是比原来瘦多了。 夜已经很深了,他还在不停地工作着。(可是)
复 句
定义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 相关的单句充当分句,按照一定的 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比较复杂的句 子。 单句=词(短语)+语气语调 复句=分句+分句+……
(一)分句可以是主谓形式,也可以 是非主谓形式.
白云朵朵,阳光灿烂。
(主谓)
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动词性非主谓)
(名词性非主谓)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把“多么”改为“这么”,或是把 “尽管”改为“不管”。
注意:区分“尽管”与“不管”
“尽管”与“虽然”相当,表示转折关系,它后面的词语 不能有选择性。和它相应的是指示代词“那么、这么”等。 “不管”与“无论”相同,表示条件关系,它后面的词语 往往有选择性,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有疑 问代词“谁、怎样”等。
例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5、递进复句
后面的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推进一层。
单用的:而且、并且、甚至、甚至于、何况、况且 搭配用的:不但……而且(反而:反进) 不仅……并且 不只……还 不但……甚至 别说(慢说 不要说)…… 就是(连) 尚且……何况(况且 还 更不用说) 不但……而且……甚至
(二)各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省略,也可以不省略.
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 一轮红日在东方升起,灿烂的光辉照亮了大地。 半里外,白大夫就下了马,和卫生部顾部长一道进 了村。(承前省) 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我从那漫天漫地 的芦苇里穿过。(蒙后省)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
“只有”放在主语之前,和谓语中的“才”相呼应,强调主语
无论在什么特殊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无论”放在状语前,和谓语中的“都”相呼应,强调所指 的情况毫无例外。
注意: 紧缩复句与连谓句的区别
紧缩句 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
比 较
只要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天一亮就出去锻炼。 紧缩句
比 较
他一坐下来就看书。
练 习
1、下列属于复句的一项是:
A、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 么相干呢? C、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梨、学生用的 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 D、你这样做不但帮助了他,而且也为大家做出 了表率。
答案:D
2、在下列各句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他坐下来看书。
紧缩句
连谓句,单句
紧缩复句内有复句的假设条件等关系及其关联词语。
复句的类型
1、并列复句
若干个分句相提并论地分别说明几件事,几种 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
单用的: 也 、又、还、同样、同时、以及、 另外 搭配用的:不是……而是 是……不是 既……又 一面……一面 一会儿……一会儿 一边……一边 有时……有时 也……也
多重复句的划分
(并列)
① 成功的基础是奋斗, ‖ ② ③︱
奋斗的收获是成功,
(因果)
所以,天下唯有不知艰难而奋斗的人,才 能走上成功的高峰。 步骤:
1、总观全句,确定分句界限,注意关联词语 所表示的关系. 2、先用单竖线把第一层次的分句隔开,在上 方标明关系.
3、用双竖线把第二层次的分句隔开,并且写明关系。 如剩下的还可以分出层次,就标上三条竖线,并且写 明关系。逐层分析,一直分析到都是单个分句为止。
并且 A、要懂得这些变化,必须逐渐学习,( ) 需要老师教,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可以很快学 会。 B 、蔡伦、祖冲之、毕升之所以永远为人们纪念, 是( 因为 )他们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科 学技术领域留下的发明创造,使后人享用不尽。 然而 )伟大的事 C、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业需要汇集平凡的劳动。 D、文天祥( 宁可 )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因为”表原因,“反而”表递进,两者 不能搭配。原句为因果复句,把“反而” 改为“所以”。
2、缺少关联词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和珠子一样,体形 在安静时完全象一根树枝。
递进关系的复句,后分句缺少和“不 仅”相照应的关联词“而且”,因而 表达不明确。
3、错用关联词
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他的心上,却像千金 重的砝码。
后边两个分句的递进关系弄颠倒了,应该 把次序调整一下使意思由轻而重,构成递 进关系。 修改:不但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而且达到
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关联词语应用的错误 1、 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因为作品没有很好地掌握主题,单凭主观想
象,加人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和人物,反而大 大地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解说复句
后一分句对前一分句进行解释、说明或总 说,解说关系一般依靠分句的次序和意义 来体现,不用关联词。 例句: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 常识。 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 主观主义。
4、选择复句
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不能 同时并存,要求从中选择一种。 单用的:或、或者、还是、宁可、倒不如、宁 肯、还不如 搭配用的:是……还是 要么……要么 不是……就是 也许……也许 与其……不如 与其……宁可 宁愿……也不 宁可……也
例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什么神仙皇帝。
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又习惯地抬头巡视着辽 阔的星空。
2、承接复句
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
单独的: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 着、跟着 搭配用的:首先……然后 其先……后来
例句:大姐一时没听懂,接着明白过来了。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 在眼前了。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写出与画线 句子类似的相关句子。 大自然的万物都在表现,假若春笋不表现自己,怎 会有浓郁苍翠的竹林?①---------------------------------------- ②------------------------------------ 因此,哪里有成功,那里就有表现。
7、条件复句
分句间有条件和结果关系的复句。
单用的:只有、只要、除非、才、不管、无论、任凭 搭配用的:只有…….才 只要……就 除非……不 除非……否则 不管……都 不管……总 无论……也 任凭……也 例句:一旦丧失了信心,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除非是到了春天,你才能看到这遍山的杜鹃花。
8、假设复句
因果
①
︱ ② 北京是美丽的, 我知道,
因为我
顺承
‖ 不但是北京人,
递进
③
Ⅲ④ ︱ 而且到过欧美,
︱
看见过许多西方的名城。
课堂练习:分析下面的复句
解说
①
假设 假设
Ⅰ② 你的思想是硬的, Ⅲ③ 困难是欺软怕硬的,
并列
Ⅱ ④你要软, Ⅲ⑤ 它就硬。 它就变成豆腐,
高考复句考查
一、关联词填空
例:(98年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关联词 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虽然 而 讲故事或做报告, ____不能完全象实际说话,____ 却 即使 ____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____ 不写 也 应像一篇文章。 稿子,____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 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 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答案: A
二、复句病句
(一)分句间关系不紧密。
例:他生长在偏僻的小山村,因而从小就对党有 深厚的感情。
前一分句的原因不足以证明后一分句的 结果,理由不充分。
(二)结构混乱、层次不清
例:近两年来,他的科研成果的水平又有新的提 高,其中有两项不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且也 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前一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一分句说明这种假设的结果。 单用的:如果、假如、倘若、要是、要不是、即使、 纵然、就算 搭配用的:如果……就 即使……也 假使……便 若是……那么 要是……则 假若……那么 就算……还 纵然……也 再……也 一旦……. 便 例如: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去白云山看看。 纵然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