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_图文.ppt
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一

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一、世界是个过程。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恩格斯过程论:1、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讲话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2、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3、物质世界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其内在的必然性。
4、在事物发展和认识过程中要受到各种偶然性的干扰,但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产生出来的东西都要灭亡,推翻了绝对真理和绝对事物。
二、社会过程的呈现及特点。
(一)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是连续性与非延续性的过程,量变阶段是稳定的连续性的,表现出自身发展的延续性;量的积累引起质变,表现出发展的非延续性。
发展是延续性与非延续性的统一。
坚持延续性与非延续性的统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阶段的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还会长期并存。
正确把握各个阶段的联系,(二)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
历史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否定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而是有所抛弃、有所发扬,有所肯定,即辩证的否定。
旧事物中积极的东西作为新事物的要素而成为新事物的组成部分。
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一个周期之后,成为更高级更完善的事物。
但是由于矛盾斗争此消彼长的复杂性和认识的局限性,决定了事物的前进运动是曲折迂回的。
所以要坚持前进行和曲折性统一的历史观,反对历史循环论和历史直线论。
坚持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历史辩证法,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在时间中自觉走曲折前进的道路。
(三)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的自觉选择性。
1、社会历史过程的主题选择性。
自然界的发展是自发的无意识的,社会发展是自觉的,有意识的。
二者的区别,集中表现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具有选择性。
这种选择包括选择实践目标、手段、方法等。
主体选择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实践活动的成败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四章 社会研究设计(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_风笑天)

第四节 分析单位
一、分析单位的概念 分析单位:
社会研究中的研究对象,被研究的人或事物 调查对象:收集资料时直接询问的对象 调查内容:分析单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
二、分析单位的主要类型
个人: 大学生 ;中学生 ; 工人;农民; 企业家;军人; 个体经营者; 城市居民; 老年人 ; 妇女 ; 少年犯……
三、解释性研究
目的: 发现或证明社会现象之间是否 具有相关关系(说明关系)或 因果关系(解释原因)。
特点: 理论性强:理论—调研—理论 研究设计复杂
要求: 调查内容要有针对性 围绕自己的理论假设
第二节、研究性质
理论性研究 (基础研究) 发展知识
应用性研究 (应用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论性研究
如:歌曲、图片、婚礼、课堂教学、家庭制度 、文化传统等等。
三、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研究者在一种比较高的、集群的分析单位上收 集资料,而在一个比较低的、非集群的单位上 下结论的现象。
层次谬误(Ecological fallacy) 城市 —— 流动人口越多犯罪率越高
个人 —— 流动的人容易犯罪 村庄 —— 越穷的村庄生育率越高 个人 —— 越穷的农民生的孩子越多
简化论(reductionism)
研究者在一种比较低的、个人性的分析单位上做 调查,而在一个比较高的、宏观层次的分析单位 上下结论的现象。
个人 ——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人能取得 较大的成就
国家 —— 一个国家贫穷,是因为这个国家的 人不具有看重成就的个性
第五节 时间维度
一、横向研究
在一个时间点上收集资料,统计分析后用来描 述研究对象在这一时间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 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发展 规律
生产力
合规律性
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 重要方法
1.历史主义的方法 2.科学预见的方法 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讨论: (一)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体制能否解决中国
的腐败等问题? (二)?
TITANIC, 驶向何方 ?
东欧剧变、两德统一和苏联的解 体,美国前国务院官员的日裔美 籍学者弗兰西斯· 福山提出的“历 史终结论”。福山最早在1989年 《国家利益》杂志上发表了《历 史的终结》一文,认为 “自由与 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 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继而又 在1992年编纂成书,写成《历史 的终结及最后一人》,比较系统 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建议阅读书目: A.J.汤因比 [英] :《历史研究》 斯塔夫理阿诺斯[美]:《全球通史》 voyager_ho :《台湾经济的未来与困局》
马克思主义社会过程研究的方法及其意义:
1.通过层层剖析社会生活( 人与自然界、人与人) 的矛盾,揭示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使社会 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矛盾分析法) 2.运用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要求我们正 确地把握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 择性的统一。
《资本论》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典范
• 《资本论》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资本主义经济或生产发展史为基础,以经 济学说史为“中介”吸取经济学说史的优秀成果、批封、清理经济学说史的 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逻辑范畴体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本质和 发展规律,进一步揭示和论证人类历史之谜。 • 在《资本论》的草稿《1857年—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通过对人与自然相互 作用、个人与社会关系状况的分析,首次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说: A、前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原始的丰富、人 的依赖、自我牺牲) B、资本主义社会——“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片面发展、 物的依赖、个人独立) C、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阶段(自由个性、全面发展) • 全面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依托三大社会形态的演进,人的发展经 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以及由片面到全面,不自由到自由,不充分到充分的漫长 历史过程,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实现了自由充分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价值理 想。
第四章: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
1、自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区别
自发性
自为性
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
社会规律形成并实现于人的自觉的实践活动然历史过程的基本含义: 人类社会是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的内容:
4、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及其表现:
二、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
1、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的表现
社会历史过程的主体选择性的含义:
主体选择性的表现:
2、社会历史过程主体选择的条件性
三、社会历史过程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1、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关系
区别:
联系: 社会历史过程是合目的与合规律的统一
(一)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非历史的观点
1、非历史观点及其原因
非历史的观点:
非历史观点存在的原因:
2、黑格尔以客观唯心主义的方式表达了世界是一个发 展过程的辩证法思想。
(二)“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思想
1、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的含义 2、世界的过程性的基本表现
3、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一)社会历史问题上的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1、悲观主义历史观及其评价 2、乐观主义历史观的观点及其评价
(二)前进性和曲折性及其关系
1、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 2、社会历史过程的曲折性 3、社会历史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三)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方法论意义
1、方法论意义 2、批判错误
第四章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本讲主要内容: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ppt

董立群
前言
一般来说,科学研究的方法分为三个层次: 1.方法论 2.研究方式 3.具体方法与技术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如何看待和解释社会现象 2.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 3.如何运用统计技术
第一篇 社会研究原理和过程
本篇侧重从方法论和研究方式上介绍有 关社会研究的基础问题,其目的是使读 者从整体上了解什么是社会研究,如何 进行社会研究,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入领 会在实际研究中各种具体方法的作用和 应用范围.
一、测量概念——就是对所确定的研 究内容或调查指标进行有效地观测 与量度。 四个要素:测量客体、测量内 容、测量法则、数字和符号。
二、测量尺度 定类测量 定序测量 定距测量 定比测量 ——四种测量的层次由低向高,高层次的 测量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同时还能 作为低层次测量处理。
三、概念的具体化与操作化
一、研究类型: 描述性与解释性 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 普查、抽样与个案调查 二、研究方法 统计、实地、实验、文献
三、研究方法讨论 定性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 信度与效度 四、分析单位 1.分析单位:个人、群体、组织、社区、 社会产物 2.研究内容:状态、意向性、行为 3.层次谬误和简化论 五、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六章 测量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性质和特点
一、社会科学知识的性质 系统性、因果决定论、开放性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性质 实证性、明确性、客观性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 现象复杂、受到个人因素影响、不确定因 素众多
第四节 社会研究及其方法
一、社会研究与社会调查 二、社会研究与社会学研究 三、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1.方法论 2.研究方式 3.具体方法与技术
调查对象
社会研究方法课件ppt

研究对象是指研究关注的群体 或个体。选择研究对象时需要 考虑其代表性、可获取性和可 操作性。
样本量的确定
样本量的大小取决于研究目的 、研究问题和资源限制等因素 。通常,样本量越大,研究结 果越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
抽样方法的选择
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分层 抽样、整群抽样等。选择合适 的抽样方法可以提高研究的效 率和效果。
研究是否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研究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研究设计
优化研究设计,提高研究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
数据采集
采用更为科学的数据采集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样本选择
改进样本选择方法,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
数据分析
采用更为先进的数据分析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定量研究方法
描述性统计
01
统计表
描述性统计是通过创建统计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集中趋势、离散
程度等特征。
02
图形展示
通过绘制直方图、箱线图、散点图等图形,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特
征和规律。
03
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描述性统计还涉及计算数据的集中趋势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和离
散程度指标(如标准差、方差、四分位数间距),以全面描述数据的分
定量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是一种使用数学和统计工具 来描述、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研究 方法。它强调对数据的量化处理和分 析,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实验等手段 进行研究。
定性研究是一种注重对研究对象进行 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它通常采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 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混合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的是社会中的各种变化和发展过程。
而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社会过程,就需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进行社会过程的研究。
首先,调查研究是社会过程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社会中个体或群体的观察和调查,可以获取大量的实证数据,从而深入了解社会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和发展。
调查研究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等多种方式,通过收集和分析调查数据,可以揭示社会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
其次,实验研究也是社会过程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社会过程进行实验,可以控制变量,验证假设,揭示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也可以在实际社会环境中进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得出对社会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文献研究也是社会过程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可以了解社会过程的历史演变、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成果,从而为社会过程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此外,数学建模也是社会过程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对社会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揭示其内在规律和机制。
数学建模可以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系统动力学等多种方法,通过建立模型和进行模拟,可以深入理解和解释社会过程中的复杂现象。
总之,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来确定,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优势和局限性,研究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同时,不同方法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以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希望本文介绍的社会过程研究方法对读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有所帮助。
社会研究方法_全套PPT_

社会研究方法
(二)
1、基础性课题 2、应用性课题
社会研究方法
三、课题选择的原则
1、价值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优势原则
社会研究方法
四、课题的来源
1、现代社会生活 2、个人经历 3、相关文献
社会研究方法
五、课题的明确化
1、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2、清楚明确地陈述问题
社会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探索性研究和文献检索
社会研究方法
二、课程考查
• 采用学生参与式教学,主要形式是课堂提问、师 生讨论、学生操作实践,每一堂课前会有提问,每一 章主要内容讲授后有思考题,在下一章讲授前回顾讨 论。在每一次具体方法讲述后,都由学生结合实际情 况进行实践,这两项工作的成绩将作为学生平时分的 主要依据。
社会研究方法
• 期中、期末进行两次书面闭卷考试,考试不一定 采用题目问答形式,也可采用出题让学生设计问卷、 研究提纲,撰写研究报告,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理论 建构、理论分析等形式。
社会研究方法
思考题: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有哪些?它是如何
发展的?对社会研究方法的意义是什么?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社会研究方法
一 什么是社会?
1. 社会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人与环境 的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构成的基本 要素有:自然环境、人口、文化。研究社会的两条脉 络,一条横向的,一条纵向的。
社会研究方法
三、社会研究手段的发展
• 统计学方法的发展 • 心理学方法的发展 • 人类学方法的发展
社会研究方法
四、研究方式
1、统计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 2、实证主义、人文主义;科学范式、自然范式
社会研究方法
3、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