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同步学习导与练

初中同步学习导与练
初中同步学习导与练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90里面有( )个十;

6个一和8个十是( )。

2. 叶片上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写在下面的□里。

和□ 差□ 和□ 差□ 和□ 差□

3. 在○里填上“+”或“-”。

4○64=68 39○9=30 69=70○1

56○3=53 30○16=46 36○10=20○26

4. 在○里填上“>”、“<”或“=”。

2+26○46 40+52○56 87-30○87-3

75-50○70 27○87-6 52+40○52+4

5. 找规律填数。

6. △△△△△△△△

☆☆☆☆☆☆☆☆☆☆☆☆

(1)△有( )个,☆有( )个;

(2)△比☆少( )个,☆比△多( )个;

(3)△再画( )个,就和☆同样多;

(4)△和☆一共有( )个。

7.用竖式计算。

76-44=5+32=46-26=25+63=

二、选择合适的答案在( )里打“√”。

1. 最大的两位数是 90 99 100

( ) ( ) ( )

2. 一班有42人,每人发一个梨,够不够?够不够

( ) ( )

3. 20比31少多少?11 51 9

( ) ( ) ( )

三、计算题。

45+20=4+65=59-3=

72-30=10+62=24+2=

83-50=94-50=70-60=

3+54=10+78=69-8=

76+20-3=3+56-20=

30+48-7=57-6+40=

四、填表格。

五、解答下列问题。

1. 马路两边各栽了40棵树,两边一共栽了多少棵?

□○□=□()

2. 有38棵树。

已经栽好了多少棵?

□○□=□()

3. 原来有多少本《数学故事》?我要借6本《数学故事》。

□○□=□()

4.

(1)苹果比梨多多少个?(2)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 □○□=□()

(3)梨再添多少个就和苹果同样多?

□○□=□()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英语 教材复习导与练-Unit 1 Cultural relics答案

Step 3课后演练——知识能力链接高考Ⅰ.单句语法填空 1.(2018·全国卷Ⅱ)Students should read the list with their parents/carers, and ________(selection) two activities they would like to do. [答案]select 2.(2018·全国卷Ⅱ)The most hopeful data shared in the report shows clear ________(evident) of parents serving as examples and important guides for their kids when it comes to reading. [答案]evidence 3.(2018·全国卷Ⅲ)Why do we often assume that more is more when it comes to kids and their ________(belong)? [答案]belongings 4.(2018·浙江卷)We have all heard how time is more ________(value) than money. [答案]valuable 5.(2018·北京卷)But the urge would ________ doubt be greater if you were living on the street with little food and money. [答案]no 6.(2017·浙江卷)He was ________(amaze) at what Benjamin had done with his gift. [答案]amazed 7.(2016·全国卷Ⅱ)Many of the images were stored in an ice chest, under freezing water, in the damaged ________(wood) ship. [答案]wooden 8.With this data, he and a colleague were able to test and improve a

最新中考物理专题导航练习109402

2011届中考物理专题导航练习109402

2011年中考物理专题导航讲练系列――电功、电功率 例1.某电热水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热水瓶内装满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外界大气压 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求: (1)保温时通过电热水瓶的电流是多少? (2)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电阻多大? (3)若瓶内20℃的水加热10min正好烧开,则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热效率是多少? (4)请你尝试画出电热水瓶的内部电路图。 【思路点拨】此类题一般是电学综合题,熟练掌握电学基本公式并知道其适用范围。 解答:(1)由P=UI得I=P1/U=30W/220V=0.14A (2)由P=U 2/R得R=U 2/P2=(220V)2/1200W=40.33Ω (3)瓶内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2×10-3m3=2kg 瓶内水吸热Q=C m ( t - t0 )=4.2×103kg/m3×2kg×(100℃-20℃)=6.72×105J 消耗的电能W=P2t=1200W×10×60s=7.2×105J 热水瓶效率η=Q/W=6.72×105J/(7.2×105J)=93.3% (4)电热水瓶内部电路图:

例2. 图33甲和图33乙是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原理图.电源电压均为20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Ω.则: (1)图33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消耗的功率分别是多少? (2)图33乙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33丙所示,试求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思路点拨】此类题是动态电路问题,不同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电功率等物理量要发生变化,因此在分析时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 答案:(1)由于电路为串联电路,则 U 总=U R0+U热敏 U R0=IR=IR0=0.3A×30Ω=9V U 热敏=U总-U R0=20V-9V=11V P 热敏=UI=U热敏I=11V×0.3A=3.3W (2)由题意可知R0两端电压最大为U R0max=15V, 看图可知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则热敏电阻阻值最小,即两端电压最小时,电路所测温度最高。 U 总=U R0max+U热敏 U 热敏=U总-U R0max=20V-15V=5V 当R0两端电压最大时,电路中电流I=U/R=U R0max/R0=15V/30Ω=0.5A 图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科学素养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加强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而人科学素养需要从小、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有一定程度;为此作为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时,要用心去做,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简单的添加而应该是时时刻刻伴随我们的其中。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及科学观科学的思考科学的探究方法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 一直以来,国人对诺贝尔奖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热情是越来越高,在一无所获的同时也常常在反思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其实,笔者认为对民族国家而言让全民族科学素养的提高带来的影响不亚于获得诺奖的肯定。科学素养: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对外发布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如今中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所以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但科学素养需要从小长时间的培养才能有一定程度,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认为可以从几方面来培养: 一、科学发展史的教育。自然科学发展简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程,每一次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都带来了人类社会与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书本

上提到的伟大科学家以外,还要时时渗透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的教育,例如,中世纪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索为欧洲文艺复兴的萌发奠定了了一定的基础。20世纪互联网的兴起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如今人类的生活与社会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一点,也时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点。自然科学的探索所需要的探索创新、坚持真理、冷静求实、坚韧不拔的理性精神,与人文精神一起都是人类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为文明的发展进步而不懈努力,也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与理论创新。因此,中小学生了人类科学发展史的同时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领会这种自然科学的内在精神,养成尊重事实、乐于思考的思维方式,树立探索创新的思想意识。 二、科学精神,正确的科学观以及勇于、乐于科学探究兴趣的培养。据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精神比较欠缺,还存在大量相信迷信的公民,甚至青少年与科学精神有关的调查结果出现回落,学校对科学精神的培养还存在较大问题。所以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时时注意科学精神科学的思考的培养,“雷人”的抗日剧虽然具有爱国主义意义,但经常出现有违科学技术的镜头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素养教育的好题材,如手扔手榴弹炸飞机,可以让学生分析:平时扔与手榴弹一样重的物体也不过几十米,在克服重力的情况下基本不可能扔到即使飞得低也有几百米的飞机处的。央视的“我爱发明”节目中那些制造或改良为生活、工作带来方便的机器的普通老百姓来消除学生对科学是复杂神秘感的影响;我国青少年朱彦臻11岁时就拥有三项国家专利;美国十五岁少年发明癌症测试纸的发明;荷兰少年发明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作业及答案全册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下列所示图形中是圆柱的为(A) 2.如下图所示的立体图形中,含有曲面的是(B) (1)(2)(3) (4) A.(1)(2) B.(1)(3) C.(2)(3) D.(2)(4) 3.下列立体图形中,面数相同的是(D) ①圆柱;②圆锥;③长方体;④四棱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一个几何体的侧面是由若干个长方形组成的,则这个几何体是(A) A.棱柱 B.圆柱 C.球 D.圆锥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B) ①柱体的两个底面一样大;②圆柱、圆锥的底面都是圆;③棱柱的底面是四边形;④长方体一定是柱体;⑤棱柱的侧面一定是长方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2分) 6.四棱柱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 7.在乒乓球、橄榄球、足球、羽毛球中,属于球的有乒乓球、足球. 8.生活中的一些物体可以抽象成几何图形,在后面横线上填出该物体对应的几何体.

(1)篮球球;(2)魔方正方体; (3)漏斗圆锥;(4)砖块长方体; (5)纸箱长方体;(6)铁棒圆柱. 9.如下图所示几何体中: (1)属于柱体的是①③⑤⑥⑦; (2)属于棱柱的是①⑤⑥⑦; (3)属于圆柱的是③;(4)属于圆锥的是④; (5)属于球的是②. 三、解答题(共18分) 10.(8分)如图所示,请写出下列立体图形是由哪些几何体组合而成的. (1)(2) (3)(4) 解:图(1)是由上面的圆锥,下面的圆柱组合而成的. 图(2)是由底面完全重合的两个圆锥组合而成的. 图(3)是由相交的两个圆柱组合而成的. 图(4)是由完全相同的3个正方体组合而成的. 11.(10分)如图是一个五棱柱,它的底面边长是3 cm,高是6 cm,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棱柱共有多少个顶点? (2)这个棱柱共有多少条棱?所有棱长的和是多少?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题题(共27个专题)

专题01 声现象 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探究、声音的三特征、噪声的控制及声音具有能量是 中考物理的必考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噪声的控制成为一个热门考点。但 作为压轴题就很少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我们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靠的是音调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 ) A .大象的“声音”交流 B .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C .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 .蝙蝠的“回声”定位 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4.小华在家修理厨房里的桌子,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 免受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 严;上述二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______中减弱。 接抽气机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越高 A .发声的音叉 溅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专题02 光学之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的区别 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为主,是中考的重点。但作为压轴题就很少见。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水面“折”枝 C.水中倒影 D.手影 2.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3.如下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__________;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__;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___________;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光的__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 5.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这说明_______。

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就初中物理中某一具体概念您是如何进行教学的?教学效果如何?并简要分析原因。 初中物理概念以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实验的内容为基础,是形成物理规律的前提,是培养学生掌握物理科学方法的出发点,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核心。可以说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知识体系的支撑点。如果学生对概念不理解或死记硬背,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物理规律和物理公式,要应用物理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就会感到困难。要想进一步通过物理教学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学生经常反映物理概念抽象难懂,运用物理知识去说明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有较大的困难,关键在于对物理概念的一知半解。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以及引入这一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懂得正确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又往往割裂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使物理教学不能有序地进行下去,对学生在物理学科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因此,认真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规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理解物理概念,并运用概念解决相关实际应用成为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我就初中九年级物理“密度”一节的教学,谈谈我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处理。 一、前后联系,做好铺垫 “密度”一节的概念收入,是在演示实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推出的。而演示实验中,测物质的质量是上节刚学的新内容,测体积是根据以前数学中学过的物体体积公式进行测量。对质量的测量,教学中是采用托盘天平进行精确测量的。在实际的测量中,对天平的使用步骤相对于其它物理器材来讲,操作稍

显繁琐,所花时间较多,为在“密度”教学中演示实验时节省时间,在讲解“质量”一节时,安排了对同体积的铝块,铜块,铁块的质量提前测量的实验,抽调六名学生分三组同时进行,其它学生观察操作的问题,并在实验结束时评价。待实验完全正确操作后,在书上画一个表格记录下同体积的铝块,铜块,铁块的质量,以备下节实验借用此数据,从而为下节教学节约时间做好铺垫。 二、实验教学,激发兴趣 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与物理概念有直接联系的、具体直观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初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都较少,思维活动往往依靠直观的现象。在概念教学中,做好演示实验,可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明的感性认识。从物理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可使学生对研究的问题产生强烈的兴趣。通过演示实验还可培养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像“密度”这类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在教师过多的讲解上,不能将抽象的概念形成为具像。因此,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我对本节最初的构想,都是从实验教学来引入,让学生对具体事物的质量、体积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直观的数据更能为形成概念作好准备。 教学开始,让几个学生伸出双手,将准备好的相同体积的水和水银一一放在学生双手上,让他们说出感受。实验过的学生无不发出一声声的惊叹声:“哇,怎么这么重啊”,“水好轻,水银好重哟”……接下来再利用天平演示“相同体积的水和水银的质量”的实验并将数

初中同步学习导与练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 3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90里面有( )个十; 6个一和8个十是( )。 2. 叶片上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写在下面的□里。 和□ 差□ 和□ 差□ 和□ 差□ 3. 在○里填上“+”或“-”。 4○64=68 39○9=30 69=70○1 56○3=53 30○16=46 36○10=20○26 4. 在○里填上“>”、“<”或“=”。 2+26○46 40+52○56 87-30○87-3 75-50○70 27○87-6 52+40○52+4 5. 找规律填数。 6. △△△△△△△△ ☆☆☆☆☆☆☆☆☆☆☆☆ (1)△有( )个,☆有( )个; (2)△比☆少( )个,☆比△多( )个; (3)△再画( )个,就和☆同样多; (4)△和☆一共有( )个。 7.用竖式计算。 76-44=5+32=46-26=25+63= 二、选择合适的答案在( )里打“√”。 1. 最大的两位数是 90 99 100

( ) ( ) ( ) 2. 一班有42人,每人发一个梨,够不够?够不够 ( ) ( ) 3. 20比31少多少?11 51 9 ( ) ( ) ( ) 三、计算题。 45+20=4+65=59-3= 72-30=10+62=24+2= 83-50=94-50=70-60= 3+54=10+78=69-8= 76+20-3=3+56-20= 30+48-7=57-6+40= 四、填表格。 五、解答下列问题。

1. 马路两边各栽了40棵树,两边一共栽了多少棵? □○□=□() 2. 有38棵树。 已经栽好了多少棵? □○□=□() 3. 原来有多少本《数学故事》?我要借6本《数学故事》。 □○□=□()

生物《导与练》答案 大题冲关集训(一)

大题冲关集训(一) 1.(2014·江西红色六校二次联考)科研人员研究了光照强度、CO2浓度、土壤含水量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番茄叶片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若图中的B点骤变为点时,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快速下降(请用图中已标出的横坐标上的点回答)。图中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下降5 ℃,则D点将向 方移动。 (2)图乙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温度下,番茄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与G点相比,F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3)图丙是研究人员测定的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的结果。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

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反应,而且不能恢复。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 番茄幼苗进行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则观点二成立。 解析:(1)若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快速下降,是因为有充足的[H]和ATP,这两种物质都是光反应阶段的产物,即图中的B点骤变为C点;图中若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下降5℃,则有关生理活动的酶活性降低,D 点将向左上方移动。 (2)与G点相比,F点光合强度增长速率快,产生的[H]和消耗的[H]都处于高水平的运转之中,因此F点叶绿体中[H]的含量较高。 (3)叶绿体片层结构指的是类囊体。本实验的目的:验证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对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的影响,从中得出的实验变量(自变量)是土壤含水量。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答案:(1)C 左上(2)较高 (3)光低土壤含水量正常供水(浇水、补水) 不能恢复(答“与对照组基本相同”也可) 2.(2015·渭南月考)玉米与其他植物间行种植称为间作,单独种植玉米称为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可增产(已知玉米株高大于大豆)。下图是玉米与大豆间作和玉米单作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玉米吸收CO2的速率(假设间作与单作农作物间的株距、行距均相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全套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 目录 容答案专题训练一力学.................................2 (7) 专题训练二电学专题..............................8 (14) 专题训练三实验.................................15 (19) 专题训练四设计.................................20 (23) 专题训练五研究性试题...........................25 (30) 专题训练六资料阅读题...........................31 (34) 专题训练七开放性试题...........................35 (39) 专题训练八作图题.................................41 (45)

专题训练一力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2.自行车车轮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3.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4.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____. 5.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冰块的密度是0.9 g/cm3,若它们的体积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_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 (1)操场上旗杆顶端的小轮属于_______ (2)码头上起重机吊钩上方的铁轮属于_______ (3)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属于_______ 7.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容) 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______ 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______ 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______ 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如果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满载时的动能,停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该车在山下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把一个空杯子底朝上竖直按入水中,随着杯子没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杯中空气的压强_______体积_______.10.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 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11.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小车沿水平道路在1 min前进60 m,则拉力做 的功为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W. 12.某高层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2.5×105 Pa,那么比它高12 m 的九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比它低12 m的底楼水龙头出水口的压强是_______Pa.(g=10 N/kg)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 A.声音有反射现象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快 C.声音有折射现象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慢 14.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C.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支持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15.用1 m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下面几种情况中对管水银柱竖直高度有影响的是() A.玻璃管的粗细B.玻璃管的长短C.实验所在的高度D.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16.如图所示的三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水、硫酸,根据液面高度判断盛硫酸的是() A.甲杯B.乙杯 C.丙杯D.无法判断

导与练高三物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选择题天天练(四)doc(学校材料)

选择题天天练(四) 1~4题为单项选择题,5~8题为多项选择题 1.如图所示,AC是一个用长为L的导线弯成的、以O为圆心的四分之一圆弧,将其放置在与平面AOC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由C到A、大小为I的恒定电流时,该导线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BIL,平行于OC向左 B.,平行于OC向右 C.,垂直AC的连线指向左下方 D.2BIL,垂直AC的连线指向左下方 2.(2015福建漳州质检)如图(甲),一物块在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图(乙)为其速度与时间关系的vt图像,假定向右为运动的正方向,则该物块在前3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1 m/s,向右 B.1 m/s,向左 C.0.5 m/s,向右 D.0.5 m/s,向左 3.(2015西安二模)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v,a,F 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图(乙)中正确的是()

4.(2015双鸭山高三期末)我国志愿者王跃曾与俄罗斯志愿者一起进行“火星-500”的实验活动.假设王跃登陆火星后,测得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地球的半径为R,王跃在地面上能向上竖直跳起的最大高度是h,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火星的密度为 B.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g C.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D.王跃以与在地球上相同的初速度在火星上起跳后,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h 5.(2015成都七中零诊)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和电热丝R构成.当调节开关S1,S2的通断,可使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冷空气从进风口吸入,从出风口吹出冷风或热风.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 V,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 W,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 000 W.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热丝的电阻为55 Ω B.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电吹风吹出冷风 C.当电吹风吹冷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 D.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120 J 6.(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四诊)如图所示,图中五点均在匀强电场中,它们刚好是一个圆的四个等分点和圆心.已知电场线与圆所在平面平行.下列有关圆心O和等分点a的电势、电场强度

浅谈初中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浅谈初中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新时期,他们对新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初中物理学的也比较浅薄,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而且初中生 具有一定的研究操作能力,所以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从实际入手,从生活中去 发现物理。 关键词:联系实际;探索;创新 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好似一切都在改变,可教育的道路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在各个层面,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说明教育的道路是对的。我也踏上了这条道路,踏 上了学习物理的征程。一路走来,我总在想:学物理有什么用呢?从初中便开始学习,那么初中物理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呢? 我将从自己的学习经历中论述我对此的看法: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物理本源,动手实验, 探索现象的本质,主动创新,学以致用,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1、从生活现象中寻找物理本源 物理在生活中其实并不少见,我们每天都会接触物理现象,在没有学习物理知识之前, 我们可能什么都不懂,有很多地方想知道却又不知道去问谁。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刚刚开 始接触物理,对于物理有一定的兴趣,加上有一些生活的经验,他们学起来可能会有动力, 其实刚刚开始接触物理并不难,像在学习速度这个知识的时候,它在生活中十分常见,诸如 马路上飞驰的汽车,草坪上爬行的蜗牛等现象,都是反映物体运动快慢,而这个快慢反映的 也正是速度了。所以学生会很容易去理解速度这个概念。 不只是我们现在的学习者,许多物理学家也是从生活中去寻找物理的奥妙,像牛顿因为 苹果砸到脑袋而去发现了万有引力,法拉第按住脉搏数天花板上灯的摇摆规律从而计算出了 摆的规律,麦克斯韦从小就会问很多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苹果为什么是红的,肥皂泡沫是五 颜六色的等,他是从生活现象去发现的。他们都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去发现了更加深奥的物理 规律。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学习初中物理是十分有效的。 2、亲着动手实验操作,探索现象本质 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处处呈现生活。比如热水管冒出“白烟”是初中物理的气化,我们 生活中所用的钳子是运用了杠杆原理,雨后美丽的彩虹是小水珠发生的折射现象,妈妈切菜 的菜刀刀刃薄是根据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缘故,我们说话所发出的声音是通 过振动产生的……这些生活中的现象都是初中物理知识得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会更 加易懂。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更好的去认识有规律的世界,从生活小事入手,让学生去了解不 知道的物理知识,去发现现象的本质。 当老师传导完学生该学的知识,将一节课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他们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学生自己在消化的同时,辅之亲自动手实验是一种对掌握知识十分有效的方法。学生通过 已有的器材,自己亲着动手实验,去体会物理的深奥,会进一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并 且实验教学也是初中物理的一部分,学生利用已有的条件,亲自去尝试过可能对刚学过的物 理知识又有一种新的理解。 例如《串并联电路》这一课,课表要求会分辨串联电路和并联的电路的区别,并且能画 出他们的电路图,教师教会你怎么去辨别,可能还有很多学生不是特别理解,就可以找几个

2021学年新课程课堂七年级英语下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新课程课堂七年级英语下册同步练习参考答案(转载) Unit 1 Section A I. 1. dance 2. sing 3. swim 4. paint 5. pay chess 6. play the guitar 7. play the piano 8. English club 9. swimming club 10. want to join a club 11. be good at Ⅱ. 1. Can 2. want 3. join; swimming 4. do 5. or 6. in Ⅲ. 1-5 CBAAC 6-9 BCBB Section B I. 1. speak 2. violin 3. club 4. tell 5. does Ⅱ.1. tell stories 2. play chess 3. play the drums 4. play the violin 5. play the piano 6. play basketball 7. sing and dance 8. English-speaking students 9. make friends 10. can do kung fu 11. call sb at 12. musicians wanted 13. come and show us 14. help with sports 15. music festival Ⅲ.1-5 BBCBB 6-8 ACC Self Check 1 I. 1. singing 2. piano 3. chess 4. painting 5. musician

导与练一轮复习参考答案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3、(1)市场上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如果流通的货币量减少,商品交换受阻,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如果流通的货币量过多,又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 (2)要控制好货币总量。当前我国内外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通胀压力不断加大,需要通过货币政策回归稳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国内经济环境,从哪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要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这是我国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提振的信心;有利于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4、(1)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会抬高我国出口商的价格, 削弱其国际竞争力,不利于扩大出口,进而影响到就业和经济的平稳发展,也会造成我国持有的美元资产缩水,影响安全。(2)人民币升值会影响美国在中国投资商的利益与国内消费者 的利益,美国经济无益。 (3)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民币大幅升值会影响世 界金融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不利。 (4)汇率是一国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中国根据世界经济形势 和自身经济运行情况统筹考虑,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安全,保持人民生活安定与国际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世界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

13、(1)价格变化对生产有调节作用。 钢铁价格的上涨,使得铁矿石企业利润增加,促使生产者扩大铁矿石生产规模。 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使钢铁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从而使逐步缩小生产规模,导致粗钢产量逐年下降。 (2)钢铁企业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积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钢铁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原材料上涨对企业利润的压力。 在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钢铁企业可以适当提高钢铁产品的价格来保证企业的利润。 钢铁企业要积极调整生产结构,减少技术含量低的粗钢的生产,依靠自主创新,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钢铁产品,以质取胜,争创品牌,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七

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七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2009届中考物理专题训练七 开放性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给你一把直尺,一只弹簧测力计,一支温度计和一块秒表,你能用这些测量工具,或单独作用,或组合起来使用,直接和间接测量出哪些物理量(要求至少说出8个被测出的物理量).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 (5)_______;(6)_______;(7)_______;(8)_______ 2.如图所示,体积为×10-2 m3的正方体木块,其下表面距水面0.06 m,请你根据所学的力学知识,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三个物理量.(g取10 N/kg)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水器的简化电路图,当闭合闸刀开关后,发现电热水器发热管不发热,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请写出其中的三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验题(32分) 4.(6分)请写出测盐水密度的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写出需要的器材、实验原理或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5.(12分)一个电磁学实验箱内有如下图所示的器材,请写出利用这些器材可做的三个电磁学实验名称(或目的)及相应器材的字母代号,填在下表中. 实验名称(或实验目的) 选用的器材(填字母代号) 6.(6分)实验桌上有一只盛有热水的茶杯,一张纸,利用这些器材能做哪些物理实验 ? ? 7.(8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的滑片P在a、b两点(图上未标出)之间滑动时,电压表示数范围是3 V~5 V,电流表的示数范围是~0.6 A,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请你计算出(任意)4个物理量,并把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下表. 物理量计算结果 1 2 3 4 ? 三、计算题(40分) 8.(6分)淡水湖面上漂有一块浮冰,如图所示,测得其水上部分的体积为2 m3,试计算出与这块浮冰有关的物理量( =×103 kg/m3 ).

高考热点导与练

高考热点导与练 山东贾玉兵 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这些前沿科技与现代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物理、化学与现代科技的考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再现率为100%。这类题目往往起点高,落点低,解答时,不要被“新”这个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只要把握住了题目本质,吃透题给信息,就可迎刃而解。 例题1.21世纪新科技领域中,纳米技术正日益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技术指在水平上制造机械装置,目前这一技术尚处于幼年期,纳米是单位,1n m等于m,纳米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nm 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纳米科技是跨世纪新科技,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级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的器官,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把尚令人类无奈的癌症、遗传疾病彻底根除。这是利用了激光的 A 单色性 B 方向性 C 高能量 D 粒子性 3.纳米技术专家已经制造出直径只有0.076mm的电动机和只有分子那么大但却有运动臂的机械装置,说明纳米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作用。 【解析】 1.纳米技术指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制造机械装置,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nm)等于10-9m。

2.将激光束的宽度聚焦到纳米级范围内,可修复人体已损坏器官,对DNA分子进行超微型基因修复,这是利用了激光的高能量(亮度高)和方向性好的两个特性。选B和C。 3.利用纳米制造纳米机器,如用来清除动脉中脂肪的自推进微型外科手术刀;舰队,有用来清理环境废物的自复制型纳米机器人等。纳米蚀刻机器将制造出更小的电阻器和电容器,使电子产品进一步微型化。纳米机器甚至可以用废料制造我们想要的任何物品或材料,从而增进人们的健康,清洁环境,甚至能根除地球上的饥饿和各种短缺。 【参考答案】 见解析部分。 【评述】 本题把高中理科知识与纳米技术及激光等高新技术综合起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例题2.磁流体发电技术是世界上正在研究的新兴技术,它有效率高(可达45~55%,火力发电效率为30%)、少污染等优点。将一束等离子体(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微粒)以声速的0.8~2.5倍的速度喷射入匀强磁场中,磁场中有两块金属板A、B(相当于电源的两个极,并与外电阻R相连),这时A、B上就积聚电荷产生电压,设粒子所带电量为q,进入磁场的喷射速度是V,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AB间的距离为d。(如图所示) 1.说明磁流体发电中能量的转换关系,求出两极间 电压的最大值。 2.设磁流体发电机内阻为r,当外电阻R是多少时输出功率最大?并求最大输出功率。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 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第二中学宋晓楼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新增加了三十多个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用应,各有特点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些小实验,许多教师往往不重视,忽视了其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实验的特点 1.趣味性高,实用性强:许多小实验及小制作学生动手时不感觉难,是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用具,如气球、乒乓球、注射器、弹簧等等;还有一些小实验的制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自制密度计”、“自制验电器”等。 2.实验内容紧密配合教材正文,理论联系实际:小实验有些是根据教材正文选编的,有些是另外推荐的,但都与教材主题配合贴切,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如“筷子提米”、“找粗细不均匀细长木棒的重心”等小实验。 3.内容叙述短小精炼,操作、制作简单易行:大部分小实验原理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要求的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组合装置工序简单,易操作、易观察。如:“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吹不大的气球”实验、“乒乓球托住水瓶”“覆杯实验”“沸水煮鱼”等实验。 二、小实验的教学意义和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更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引入引人入胜的小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此在引入大气压强概念之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完成四个小实验:1)先把一只小烧杯杯口朝下放在酒精灯上略加热一会儿,再把一只吹入一定量空气的气球放在烧杯口,发现气球牢牢把杯子吸起来;2)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后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封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吞入瓶内;3)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纸片都不下落;4)给底部扎有几个小孔的空可乐瓶里灌水,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回流出吗?取出可乐瓶,通过控制瓶盖,使水一会流出来,一会儿又不流出来。通过这些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从实验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大气压强。进而引导学生讨论现象和结果,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下建立起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最全受力分析图组

受力分析 一、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光滑,对小球受力分析: 二、下面各图的接触面均粗糙,对物体受力分析: 图 1 图2 图 3 图 5 图 6 图 7 图9 图 11 图10 图12 图 8 图 4 图19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20 图21 图13 v 图15 v 图16 图14 物体处于静止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1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18 图22 物体处于静止(请画出物体 受力可能存在的所有情况) 图23

三、分别对A 、B 两物体受力分析: (对物体A 进行受力分析) 图24 物体处于静止 图25 图26 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 图27 物体随传送带一起 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28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杆与半球面之间光滑 图29 杆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杆与竖直墙壁之间光滑 图30 杆处于静止状态 图31 图32 匀速上攀 图33 v v 图34 匀速下滑 图36 A 、 B 两物体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A 、 B 两物体均静止 图37 图42 A 、B 两物体一起匀速下滑 A 、B 、 C 两物体均静止 图38 随电梯匀速上升

(4) (6) (7) (5) (9) (8) (13) (14) (15) 滑轮重力不计 (10) (11) (12) (1) (2) (3) 水平地面粗糙 水平地面粗糙 碗光滑 以下各球均为光滑刚性小球

(16) (17) (18) (19) (20) (21) 三球静止 (25) (26) (27) 小球A静止 (22) (23) (24) AO表面粗糙,OB表面光滑 分别画出两环的受力分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