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炭的行业标准

合集下载

粉末活性炭国家标准

粉末活性炭国家标准

粉末活性炭国家标准粉末活性炭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环保材料,其主要用途包括水处理、空气净化、工业废气治理等领域。

为了规范粉末活性炭的生产和应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粉末活性炭国家标准进行介绍,以便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了解其相关信息。

首先,粉末活性炭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内容。

在产品分类方面,国家标准对粉末活性炭的颗粒大小、表观密度、碘值、蒸汽吸附值等指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以便消费者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

在技术要求方面,国家标准规定了粉末活性炭的外观要求、化学成分、微生物指标、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检验方法方面,国家标准详细描述了粉末活性炭各项指标的检测方法,包括颗粒大小的测定、表观密度的测定、碘值的测定等,以确保产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粉末活性炭国家标准的制定对行业发展和产品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严格规范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流程,国家标准提高了粉末活性炭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减少了产品质量差异,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国家标准还规定了产品的包装、运输、储存等方面的要求,保障了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和安全,有利于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粉末活性炭国家标准的实施对消费者和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可以通过国家标准对产品进行选择和购买,以确保所购买的产品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保障自身权益。

同时,国家标准对粉末活性炭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也十分严格,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粉末活性炭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行业发展、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并遵守国家标准,共同推动粉末活性炭产业的健康发展。

活性炭标准大全

活性炭标准大全

活性炭标准大全发布日期:2010-12-07 来源:活性炭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业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国家标准制定了不少法规和标准1 GB/T 7702.10-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活性炭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工业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国家标准制定了不少法规和标准1 GB/T 7702.10-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2 GB/T 7702.6-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3 GB/T 7702.7-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4 GB/T 7702.8-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5 GB/T 7702.9-2008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6 GB/T 20449-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7 GB/T 20450-2006 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8 GB/T 20451-2006 活性炭球盘法强度测试方法9 GB/T 13803.2-1999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10 GB/T 13803.1-1999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11 GB/T 13803.3-1999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12 GB/T 12496.4-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13 GB/T 12496.5-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14 GB/T 12496.16-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氯化物的测定15 GB/T 17665-1999 木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试验方法16 GB/T 12496.1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17 GB/T 13803.4-1999 针剂用活性炭18 GB/T 12496.9-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19 GB/T 12496.19-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铁含量的测定20 GB/T 12496.10-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21 GB/T 12496.13-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未炭化物的测定22 GB/T 12496.6-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23 GB/T 12496.15-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化物的测定24 GB/T 12496.17-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盐的测定25 GB/T 12496.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分布的测定26 GB/T 12496.20-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锌含量的测定27 GB/T 12496.7-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PH值的测定28 GB/T 12496.1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奎宁吸附值的测定29 GB/T 12496.14-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氰化物的测定30 GB/T 12496.8-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31 GB/T 12496.18-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酸溶物的测定32 GB/T 12496.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表观密度的测定33 GB/T 12496.21-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钙镁含量的测定34 GB/T 13803.5-1999 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35 GB/T 12496.22-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重金属的测定36 GB/T 12496.3-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灰分含量的测定37 GB/T 7702.21-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比表面积的测定38 GB/T 7702.18-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39 GB/T 7701.7-1997 高效吸附用煤质颗粒活性炭40 GB/T 7702.20-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的测定41 GB/T 7702.9-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42 GB/T 7702.16-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PH值的测定43 GB/T 7702.15-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灰分的测定44 GB/T 7702.12-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45 GB/T 7701.3-1997 触媒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46 GB/T 7702.19-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47 GB/T 7702.11-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48 GB/T 7702.2-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的测定49 GB/T 7702.14-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饱和硫容量的测定50 GB/T 7702.1-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的测定51 GB/T 7702.10-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防护时间的测定52 GB/T 7701.5-1997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3 GB/T 7701.6-1997 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4 GB/T 7702.22-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穿透硫容量的测定55 GB/T 7702.17-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漂浮率的测定56 GB/T 7702.8-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57 GB/T 7702.6-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58 GB/T 7701.2-1997 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9 GB/T 7701.1-1997 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60 GB/T 7702.3-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61 GB/T 7702.7-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62 GB/T 7701.4-1997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63 GB/T 7702.5-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容量的测定64 GB/T 7702.4-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装填密度的测定65 GB/T 7702.13-1997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66 GB/T 16143-1995 建筑物表面氡析出率的活性炭测量方法67 GB/T 13805-1992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68 GB/T 13804-1992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69 GB/T 13803-1992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70 GB/T 12496.20-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PH值71 GB/T 12496.12-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酸溶物72 GB/T 12496.17-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未炭化物含量73 GB/T 12496.1-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焦糖脱色力74 GB/T 12496.19-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粒度75 GB/T 12496.10-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钙镁含量76 GB/T 12496.13-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重金属含量77 GB/T 12496.5-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苯酚吸附值78 GB/T 12496.7-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碘吸附值79 GB/T 12496.9-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氯含量80 GB 12495-1990 活性炭型号命名法81 GB/T 12496.3-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乙酸吸附值82 GB/T 12496.18-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充填密度83 GB/T 12496.16-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氰化物含量84 GB/T 12496.15-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硫化物含量85 GB/T 12496.22-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强度测定86 GB/T 12496.6-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硫酸奎宁吸附力87 GB/T 12496.11-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灼烧残渣88 GB/T 12496.4-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乙酸锌吸附值89 GB/T 12496.14-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锌盐含量90 GB/T 12496.8-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铁含量91 GB/T 12496.21-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干燥减量92 GB/T 12496.2-1990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亚甲基蓝脱色力93 GB 10333-1989 车间空气中活性炭粉尘卫生标准94 GB 7701.4-1987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95 GB 7702.5-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水容量测定方法96 GB 7701.5-1987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97 GB 7702.12-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测定方法98 GB 7702.9-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着火点测定方法99 GB 7701.2-1987 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0 GB 7701.6-1987 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1 GB 7702.14-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硫容量测定方法102 GB 7702.11-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蒸气防护时间测定方法103 GB 7702.3-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强度测定方法104 GB 7702.10-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有效防护时间测定总方法105 GB 7702.13-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率测定方法106 GB 7702.7-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测定方法107 GB 7701.1-1987 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8 GB 7702.6-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测定方法109 GB 7701.3-1987 触媒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10 GB 7702.2-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粒度测定方法111 GB 7702.1-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水分测定方法112 GB 7702.4-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装填密度测定方法113 GB 7702.8-1987 煤质颗粒活性炭苯酚吸附值测定方法114 YC/T 223.2-2007 特种滤棒第2部分:复合滤棒活性炭一醋纤二元复合滤棒115 MT/T 1011-2006 煤基活性炭用煤技术条件116 MT/T 996-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的测试方法117 MT/T 997-2006 活性炭吸附NH3穿透容量和穿透时间的试验方法118 MT/T 998-2006 活性炭吸附SO2饱和容量的试验方法119 MT/T 999-2006 活性炭水溶物的试验方法120 HG/T 3922-2006 活性炭纤维毡121 LY/T 1615-2004 木质活性炭术语122 DL/T 582-2004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123 LY/T 1616-2004 活性炭水萃取液电导率测定方法124 LY/T 1617-2004 双电层电容器专用活性炭125 LY/T 1623-2004 木糖液脱色用活性炭126 DIN EN 13649-2002 固定源辐射.单个气态有机化合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活性炭127 LY/T 1581-2000 化学试剂用活性炭128 LY/T 1582-2000 柠檬酸脱色用活性炭129 LY/T 1442-1999 醋酸乙烯合成触煤载体活性炭130 HG/T 3491-1999 化学试剂活性炭131 JIS K1474 AMD 1-1999 活性炭的试验方法(修改件1)132 LY/T 1400-1999 针剂用活性炭133 LY/T 1331-1999 净水载银活性炭134 LY/T 1281-1998 味精用粉状活性炭135 DL/T 582-1995 水处理用活性炭性能试验导则136 WJ 2284-1995 活性炭、浸渍炭测试用试验筛检定规程137 WJ 2276-1995 活性炭、浸渍炭粒度测定仪检定规程138 WJ 2285-1995 活性炭、浸渍炭试验用测定管检定规程139 WJ 2283-1995 活性炭、浸渍炭强度测定仪检定规程140 WJ 2249-1994 活性炭标准物质通用规范141 WJ 2253-1994 浸渍活性炭标准物质通用规范142 WJ 2250-1994 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仪检定规程143 WJ 2252-1994 活性炭、浸渍炭防护性能试验装置检定规程144 EJ/T 824-1994 活性炭吸附氡子体Γ测量仪145 LY/T 1125-1993 提取黄金用颗粒状活性炭146 GJB 1468-1992 军用活性炭和浸渍活性炭通用规范147 CB 1202-1991 含鱼推-3的废水处理规范活性炭吸附法148 ZB G13 001-1988 醋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149 ZB G13 002-1988 针剂用活性炭150 HG 3-1290-1980 活性炭151 HG/T 3-1290-1980 化学试剂活性炭152 LY 216-1979 粉状活性炭。

国标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

国标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

国标一二三级冶金焦炭指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冶金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焦炭作为冶金行业中的重要原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冶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国家标准,规定了焦炭的一二三级指标,以确保焦炭的质量符合国家要求。

一级焦炭指标一级焦炭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炼焦、冷却后形成的焦炭。

其主要特点是固定碳含量高、灰分低、硫分低、挥发分低等。

一级焦炭的固定碳含量应不低于85%,灰分不超过12%,硫分不超过0.7%,挥发分不超过1.5%。

此外,一级焦炭的粒度应均匀,热值高,冷强度和烧损低,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二级焦炭指标二级焦炭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炼焦、冷却后形成的焦炭。

其主要特点是固定碳含量适中、灰分适中、硫分适中、挥发分适中等。

二级焦炭的固定碳含量应不低于82%,灰分不超过14%,硫分不超过0.8%,挥发分不超过2.0%。

此外,二级焦炭的粒度应均匀,热值适中,冷强度和烧损适中,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三级焦炭指标三级焦炭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高温炼焦、冷却后形成的焦炭。

其主要特点是固定碳含量低、灰分高、硫分高、挥发分高等。

三级焦炭的固定碳含量应不低于80%,灰分不超过16%,硫分不超过1.0%,挥发分不超过2.5%。

此外,三级焦炭的粒度应均匀,热值低,冷强度和烧损高,同时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总体来说,焦炭的质量对于冶金生产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焦炭标准不仅规定了一二三级焦炭的指标,还对焦炭的生产、储存、运输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焦炭的质量稳定可靠。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焦炭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冶金行业的健康发展。

活性炭检测常用标准

活性炭检测常用标准

活性炭的主要检测指标活性炭作为一种炭质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气相和液相的吸附净化,因此对其物理性能、吸附性能和化学性能进行准确的检测,对指导活性炭的生产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控制活性炭产品的质量和指导活性炭的就用,根据活性炭的品种和用途,建产了许多种活性炭的性能检测方法,一般可分为活性炭的性能检验、微观结构检验和应用模拟评价检验等,一般可分为活性炭的性能检验应用得zui广泛,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检验、吸附性能检验和化学性能检验等,主要检测指标有碘值、亚甲基蓝、四氯化碳、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苯吸附、强度、装填密度、灰分和挥发分等,目前在我国活性炭生产和销售中主要采用的活性炭检测方法有中国方法(GB)、美国方法(ASTM)和日本方法(JIS)等。

按活性炭分有煤基活性炭检测方法和木质活性炭检测方法,虽然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有差异,但其基本原理相同。

活性炭的性能检验一般活性炭的性能检验分为物理性能检验、吸附性能检验和化学性能检验等。

A活性炭的物理性能检验一般将活性炭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强度(有时指机械耐磨强度,有时指抗碎裂强度)、粒度分布、表观密度(装填密度)、漂浮率、着火点、挥发物含量等项目归于物理性能检验范畴,当将活性炭的“化学性质”认为是“化学纯度”时(这种倾向多存在于活性炭的应用行业中),有时将其中的灰分含量和挥发物将其中的灰分含量和挥发物含量归属于活性炭的化学性质检验范畴。

活性炭的应用目的不同,对物理性能的要求会有所不同,例如用于水处理的颗粒活性炭一般要尔测试漂浮率、水分、强度、灰分、装填密度、粒度分布等项目,当用户指定采用粉状活性炭时,一般不测试强度和漂浮率;当活性炭用于溶剂回收用途旱,一般需检测着火点、水分、强度、装填密度和粒度分布。

1、强度是活性炭重要的物理性能测试指标,其测试指标,其测试原理是将活性炭样放在一个装有一定数量不锈钢球的专用盘中,进行定时旋转和击打组合运动,运动中活性炭骨架和表层同时受到破坏,测定被破坏活性炭粒度变化情况,用保留在强度试验筛上的颗粒部分所占活性炭样品的百分数作为活性炭的强度,一般活性炭强度测试有专用设备,各种标准中都有专门的规定。

炭素行业标准

炭素行业标准
铝用炭素材料炭胶泥中挥发分的测定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10
YS/T 63.5-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5部分有压下底部炭块钠膨胀率的测定
行业标准
11
YS/T 63.6-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6部分开气孔率的测定液体静力学法
行业标准
12
YS/T 63.7-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7部分表观密度的测定尺寸法
行业标准
13
YS/T 63.8-2006
行业标准
24
YS/T 63.21-2007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21部分阴极糊焙烧膨胀/收缩性的测定
行业标准
25
YS/T 63.22-2009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22部分焙烧程度的测定等效温度法
行业标准
26
YS/T 587.1-2006
炭阳极用煅后石油焦检测方法第1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
行业标准
27
YS/T 587.2-2007
20
YS/T 63.15-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5部分耐压强度的测定
行业标准
21
YS/T 63.17-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7部分挥发分的测定
行业标准
22
YS/T 63.18-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8部分水分含量的测定
行业标准
23
YS/T 63.19-2006
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9部分灰分含-2009
铝用阴极炭块磨损试验方法
行业标准
39
YS/T 733-2010
铝用石墨化阴极制品石墨化度测定方法
行业标准
40
YS/T 734-2010

各行业活性炭国家标准索引

各行业活性炭国家标准索引

《活性炭国家标准》-汇总1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2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3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4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5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6 GB/T 20449-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测试方法7 GB/T 20450-2006 活性炭着火点测试方法8 GB/T 20451-2006 活性炭球盘法强度测试方法9 GB/T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10 GB/T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11 GB/T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12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含量的测定13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活性)的测定14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氯化物的测定15 GB/T 17665-1999 木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试验方法16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17 GB/T 针剂用活性炭18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19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铁含量的测定20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21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未炭化物的测定22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23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化物的测定24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盐的测定25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分布的测定26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锌含量的测定27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PH值的测定28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硫酸奎宁吸附值的测定29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氰化物的测定30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31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酸溶物的测定32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表观密度的测定33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钙镁含量的测定34 GB/T 乙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35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重金属的测定36 GB/T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灰分含量的测定37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比表面积的测定38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39 GB/T 高效吸附用煤质颗粒活性炭40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孔容积的测定41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着火点的测定42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PH值的测定43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灰分的测定44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45 GB/T 触媒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46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脱附率的测定47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蒸气防护时间的测定48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粒度的测定49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饱和硫容量的测定50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分的测定51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防护时间的测定52 GB/T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3 GB/T 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4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穿透硫容量的测定55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漂浮率的测定56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苯酚吸附值的测定57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亚甲蓝吸附值的测定58 GB/T 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59 GB/T 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60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强度的测定61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碘吸附值的测定62 GB/T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63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水容量的测定64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装填密度的测定65 GB/T 煤质颗粒活性炭试验方法--四氯化碳吸附率的测定66 GB/T 16143-1995 建筑物表面氡析出率的活性炭测量方法67 GB/T 13805-1992 糖液脱色用活性炭68 GB/T 13804-1992 木质净水用活性炭69 GB/T 13803-1992 木质味精精制用颗粒活性炭70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PH值71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酸溶物72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未炭化物含量73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焦糖脱色力74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粒度75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钙镁含量76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重金属含量77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苯酚吸附值78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碘吸附值79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氯含量80 GB 12495-1990 活性炭型号命名法81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乙酸吸附值82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充填密度83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氰化物含量84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硫化物含量85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强度测定86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硫酸奎宁吸附力87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灼烧残渣88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乙酸锌吸附值89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锌盐含量90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铁含量91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干燥减量92 GB/T 木质活性炭检验方法--亚甲基蓝脱色力93 GB 10333-1989 车间空气中活性炭粉尘卫生标准94 GB 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95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水容量测定方法96 GB 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97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氯乙烷蒸气防护时间测定方法98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着火点测定方法99 GB 回收溶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0 GB 防护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1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硫容量测定方法102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苯蒸气防护时间测定方法103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强度测定方法104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有效防护时间测定总方法105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对四氯化碳蒸气吸附率测定方法106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碘吸附值测定方法107 GB 脱硫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08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亚甲蓝吸附值测定方法109 GB 触媒载体用煤质颗粒活性炭110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粒度测定方法111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水分测定方法112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装填密度测定方法113 GB 煤质颗粒活性炭苯酚吸附值测定方法114 YC/T 特种滤棒第2部分:复合滤棒活性炭一醋纤二元复合滤棒115 MT/T 1011-2006 煤基活性炭用煤技术条件116 MT/T 996-2006 活性炭丁烷工作容量的测试方法117 MT/T 997-2006 活性炭吸附NH3穿透容量和穿透时间的试验方法118 MT/T 998-2006 活性炭吸附SO2饱和容量的试验方法119 MT/T 999-2006 活性炭水溶物的试验方法120 HG/T 3922-2006 活性炭纤维毡121 LY/T 1615-2004 木质活性炭术语122 DL/T 582-2004 火力发电厂水处理用活性炭使用导则123 LY/T 1616-2004 活性炭水萃取液电导率测定方法124 LY/T 1617-2004 双电层电容器专用活性炭125 LY/T 1623-2004 木糖液脱色用活性炭126 DIN EN 13649-2002 固定源辐射.单个气态有机化合物质量浓度的测定.活性炭127 LY/T 1581-2000 化学试剂用活性炭128 LY/T 1582-2000 柠檬酸脱色用活性炭129 LY/T 1442-1999 醋酸乙烯合成触煤载体活性炭130 HG/T 3491-1999 化学试剂活性炭131 JIS K1474 AMD 1-1999 活性炭的试验方法(修改件1) 132 LY/T 1400-1999 针剂用活性炭133 LY/T 1331-1999 净水载银活性炭134 LY/T 1281-1998 味精用粉状活性炭135 DL/T 582-1995 水处理用活性炭性能试验导则135 DL/T 584-1995 佰科污水处理活性炭136 WJ 2284-1995 活性炭、浸渍炭测试用试验筛检定规程137 WJ 2276-1995 活性炭、浸渍炭粒度测定仪检定规程138 WJ 2285-1995 活性炭、浸渍炭试验用测定管检定规程139 WJ 2283-1995 活性炭、浸渍炭强度测定仪检定规程140 WJ 2249-1994 活性炭标准物质通用规范140 WJ 2251-1994 佰科空气净化活性炭使用规范141 WJ 2253-1994 浸渍活性炭标准物质通用规范142 WJ 2250-1994 活性炭比表面积测定仪检定规程143 WJ 2252-1994 活性炭、浸渍炭防护性能试验装置检定规程144 EJ/T 824-1994 活性炭吸附氡子体Γ测量仪145 LY/T 1125-1993 提取黄金用颗粒状活性炭146 GJB 1468-1992 军用活性炭和浸渍活性炭通用规范147 CB 1202-1991 含鱼推-3的废水处理规范活性炭吸附法148 ZB G13 001-1988 醋酸乙烯合成触媒载体活性炭149 ZB G13 002-1988 针剂用活性炭150 HG 3-1290-1980 活性炭151 HG/T 3-1290-1980 化学试剂活性炭152 LY 216-1979 粉状活性炭。

药用活性炭 国家标准

药用活性炭 国家标准

药用活性炭国家标准药用活性炭是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药用辅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保障药用活性炭的质量和安全性,国家对其制备、质量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制定了相关的国家标准,以下将对药用活性炭国家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药用活性炭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了其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含量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物理性能包括了外观、颗粒度、比表面积等指标;化学性能包括了酸碱度、水溶性物质等指标;微生物限度包括了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等指标;重金属含量包括了砷、铅、汞等有害重金属的含量限制。

这些指标的要求,旨在保证药用活性炭的质量稳定,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

其次,药用活性炭的国家标准还规定了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生产工艺要求包括了原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流程、设备清洁和消毒等方面;质量控制要求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和记录、产品的抽样检验和质量评价等方面。

这些要求的实施,有利于确保药用活性炭的生产过程受到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此外,药用活性炭的国家标准还对其贮存、运输和使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贮存要求包括了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运输要求包括了包装、标识、运输工具清洁等方面;使用要求包括了产品标识、产品信息提供等方面。

这些要求的执行,有助于保证药用活性炭在整个生产、运输、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药用活性炭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药用活性炭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质量控制、贮存、运输和使用,才能确保药用活性炭的质量稳定,符合药品生产的要求,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

因此,各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药用活性炭的国家标准,加强对生产工艺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药用活性炭产品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保障药用活性炭的质量和安全,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767 活性炭 标准

767 活性炭 标准

767 活性炭标准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和巨大比表面积的吸附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领域。

在国际上,活性炭的质量和性能评价通常遵循着一系列标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767活性炭标准。

767活性炭标准是指ISO 767:2018《活性炭和其材料的分析和测试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活性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测试方法,包括比表面积、孔容、表观密度、碘值、氢气体积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这些指标是评价活性炭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对于生产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767活性炭标准对比表面积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

比表面积是活性炭吸附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其应用效果。

标准规定了氮气吸附法和乙醇蒸汽吸附法两种测定方法,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标准对孔容和孔径分布的测试方法也进行了规定。

孔容是活性炭孔隙结构的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其吸附性能。

标准规定了氮气吸附法和密度法两种测定方法,保证了孔容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标准还规定了活性炭的表观密度、碘值、氢气体积等指标的测试方法。

这些指标对于评价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度和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标准的规定保证了这些指标的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总的来说,767活性炭标准是活性炭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规范活性炭的质量评价和性能测试具有重要意义。

遵循该标准进行测试和评价,有助于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性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对于用户来说,选择符合767活性炭标准的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其使用需求,确保使用效果。

因此,生产企业和用户都应该重视767活性炭标准,遵循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选择,共同推动活性炭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木炭的行业标准
中国机制炭标准草案,现将该标准草案的大致结构性标题刊于此,供从事机制炭生产经营企业加以讨论,通过之后将交由国家相关部门强制执行了,这个标准适合于用所有原料生产的机制炭,很希望你们多多关心和参与,这并不是我们一家公司的事情,更是我们整个行业的事情。

机制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制炭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实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还规定了机制炭制炭棒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检测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还规定了机制炭的炭化窑的术语和定义、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以所有原料以热解方法获得的机制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机制炭
以各种含有炭元素的原料经制棒机成型后高温炭化获得的固体产物。

3.2 方形炭
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状的空心机制炭。

3.3 筒炭
筒状的机制炭。

3.4片炭
片状的实心机制炭。

3.4 碎炭
破碎的形状不规则的机制炭。

3.5 颗粒炭
颗粒状的机制炭。

3.6 粉末炭
粉末状的机制炭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
4.1.1 按质量等级
按质量等级分为一级品、二级品、合格品和次品四个等级。

4.1.2 按形状
按机制炭成品形状不同,分为方形炭、筒炭、片炭、颗粒炭、碎炭、粉末炭。

4.1.3 按尺寸
按不同尺寸要求分为不同规格型号。

非特殊情况优质品均指长度为五公分或者五公分以上的炭产品。

4.2 标记
机制炭按形状及尺寸不同进行标记。

具体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机制炭的分类与标记
形状尺寸表示方法
方炭a×b×d(a表示长度,b表示宽度d表示空洞) KT a×b×d
筒炭(以TT表示)d×h(d表示外径,h表示高度,单位为mm)TT d×h
片炭(以PT表示)a×b(a表示长度,b表示宽度,单位为mm)PT a×b
碎炭(以ST表示)无尺寸标记 ST
颗粒炭(以LT表示) d(d表示直径,单位为mm) LT d
粉末炭(以FT表示) d(d表示直径,单位为u m) FT d
5 要求
5.1 感观
应洁净,无污染,无异味,无非机制炭类杂质,筒炭和片炭断面应具金属光泽。

5.2 净含量偏差
净含量偏差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43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5.3 规格尺寸
规格尺寸应符合国家技术监督局43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

也可根据合同约定执行。

5.4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要求。

也可根据客户要求,按合同规定执行。

表2 机制炭的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
优质品一级品合格品次品
水分,% ≤8.5 ≤8.5 ≤12.0 ≤12.0
灰分,% ≤3.0 ≤3.0 ≤4.5 ≤4.5
挥发分,% ≤10.0 ≤10.0 ≤20.0 ≤20.0
固定碳,% ≥85.5 ≥85.5 ≥75.0 ≥75.0
PH值≥7.5 ≥7.5 ≥7.0 ≥7.0
未炭化物合格合格合格合格
6 试验方法
6.1 感观
将机制炭样品置于白纸上,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用目视鼻嗅的方法观测判定。

方炭、筒炭、片炭应将样品折断后观测断面是否有金属光泽。

6.2 净含量
按国家技术监督局43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规定执行。

6.3 尺寸
方炭、炭筒、片炭同钢尺或游标卡尺测量;颗粒炭用游标卡尺或标准筛测量;粉末炭用标准筛测量。

6.4 水分测定
想按GB/T 17664-1999中水分测定方法执行,希望你们能够提出改进方案。

6.5 灰份测定
想按GB/T 17664-1999中灰分测定方法执行,希望你们能够提出改进方案。

6.6 挥发分测定
按GB/T 17664-1999中挥发分测定方法执行,希望你们能够提出改进方案。

6.7 固定碳测定
按GB/T 17664-1999中固定碳测定方法执行,希望你们能够提出改进方案。

6.8 PH值的测定
取机制炭样品适量,放入研钵中研成细末,然后按GB/T 12496.7-1999规定的方法执行。

6.9 未炭化物测定
想按GB/T 12496.13-1999规定的方法执行,希望你们能够提出改进方案。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规则与抽样方法
7.1.1 组批规则
在原料及生产条件基本一致,同一天或同一班组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按批号抽样。

7.1.2 抽样方法
产品包装时,每批按包装件数抽取样本,100个包装单元随机抽取3个,以后每增加100(包括不足100)则加抽1个包装单元。

产品散装时,按每个批量的3%随机抽取样本。

每批取样量不少于200g。

所取样品按缩分法混凝土合均匀后分为四份,立即分别装入四个清洁干燥的磨口瓶中,随即帖上标签。

标签内容应包括:样品名称及编号、生产单位、型号、批号、等级、采样日期、采样者姓名。

所采样品一份作外观及尺寸检验用,一份作水分检验用,一份作其它理化分析用,余下一份留样备用。

7.2 检验
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1 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由生产单位质检部门执行,也可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

检验项目至少应包括外观、水分、尺寸、净含量偏差、ph等能快速准确反映质量要求的主要技术指标,检验合格签发检验合格证,产品凭检验合格证入库或出厂。

7.2.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a) 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b) 原料变化或改变主要生产工艺,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d) 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大差异时;
e)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的周期性检验。

7.3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加倍抽样进行复检,仍不合格时,则判定本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8 标志、标签和包装
8.1 标志、标签
产品标志或标签应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及商标、型号规格、净含量、执行标准、生产日期、质量等级、生产企业名称、产地、厂址等。

8.2 包装
产品包装应牢固、整洁、防潮,装箱产品应排列整齐。

同一批产品包装材料、规格型号、净重等应一致。

非特殊说明以十公斤包装为主,合同另有规定的,按合同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