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2002_生物化学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1655)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在DNA变性过程中总是GC对丰富区先熔解分开。
()[华中农业大学2017研]答案:错误解析:GC对之间有3个氢键,AT对之间有两个氢键,因此变性过程中GC对丰富区后熔解分开。
2. 酮体在肝脏中产生和利用。
()答案:错误解析: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中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肝脏中产生的酮体,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运输到肝外组织进一步分解。
3. 反义RNA指与mRNA特异性结合并互补的核苷酸片段,它阻断翻译过程,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作用。
()[四川大学研]答案:正确解析:4. 日常饮食中多食用有色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A。
()答案:正确解析:一切有色蔬菜都含有β—胡萝卜素,后者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是高效的维生素A原。
5. 生物膜结构的骨架的重要组分是磷脂。
()答案:正确解析:生物膜结构的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其主要组分为磷脂。
6. 磷脂的代谢转化主要与三酯酰甘油的合成和利用有关。
()[中国科学院研]答案:正确解析:7. 长链脂肪酸经多次β氧化后生成的最终产物为乙酰CoA。
()[浙江农林大学研]答案:错误解析:长链偶数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经多次β氧化后生成的最终产物为乙酰CoA。
8. 琥珀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掺入线粒体内膜的酶。
()[南开大学研]答案:正确解析:琥珀酸脱氢酶可作为判断线粒体内膜的标志。
9.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需要柠檬酸裂解提供乙酰CoA。
()答案:正确解析:10. 转录偶联修复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双链断裂修复。
()答案:错误解析:11. 当环境中有一个比电子供体具有较高的ΔEΘ′的电子受体时,呼吸作用就能进行,这个电子受体不一定是氧。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2528)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所需的[H]全部由NADPH提供。
()答案:错误解析: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NADPH提供。
延长途径中可由FADH2与NADH提供[H]。
2. 尿素循环的限速酶——精氨酸对于过量氨基的反应是强烈地提高其活性。
()答案:错误解析:尿素循环的限速酶为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
3.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自食物和在肝脏里合成,可以转化为激素和维生素等重要生理物质。
()[华南师范大学2003研]答案:正确解析:机体内胆固醇来源于食物及生物合成,而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占全身合成总量的34以上。
胆固醇是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的前体,存在于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作用下还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3,这些物质在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
4. 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复合物Ⅰ、Ⅱ、Ⅲ、Ⅳ都能泵出质子。
()[中国科技大学2008研]答案:错误解析:电子传递链中的四种电子传递复合物中的三种复合物即复合物Ⅰ、Ⅲ、Ⅳ都和质子传递有关系,复合物Ⅱ参与的是低能电子传递途径,将琥珀酸的电子经FAD传给CoQ。
复合物Ⅱ传递电子时不伴随质子的泵出。
5. 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中有氨甲酰磷酸中间产物的形成。
()答案:正确解析:6. 乙醛酸循环和TCA循环都能净产生琥珀酸。
()[浙江大学研]答案:错误解析:TCA循环不能净产生琥珀酸,琥珀酸为循环的中间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很快便会经由循环转换为其他物质。
7. 自然界的DNA都是双链的,RNA都是单链的。
()答案:错误解析:SEN病毒是一种新的DNA病毒,是在感染HIV的静脉吸毒者的血清中发现;SEN病毒是一种单链DNA病毒,而呼肠孤病毒、奥尔比病毒、葡萄卷叶病病毒等都是双链RNA病毒。
广中医生物化学重点资料

1、血糖: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血液的葡萄糖称为血糖2、糖原合成与分解:由单糖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的合成。
糖原的分解是指糖原分解成葡萄糖的过程。
3、糖异生: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4、有氧氧化:糖、脂肪、蛋白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供二磷酸腺苷再合成三磷酸腺苷。
5、三羧酸循环:在线粒体,由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柠檬酸经一系列酶促反响之后又生成草酰乙酸。
形成一个反响循环,该循环生成的第一个化合物是柠檬酸,它含有3个羧基,所以称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
6、糖酵解:在机体缺氧条件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响生成丙酮酸进而复原生成乳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亦称糖的无氧氧化。
7、血脂:血浆中的脂类统称为血脂。
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酯、胆固醇和脂肪酸。
8、血浆脂蛋白:是脂类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和转运形式。
9、脂肪发动;脂肪细胞的甘油三酯被脂肪酶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释放入血,供应全身各组织氧化利用,这一过程称为脂肪发动。
10、酮体:在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及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
肝脏具有较强的合成酮体的酶系,但却缺乏利用酮体的酶系11、必需脂肪酸:一类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需要而必需从外界摄取的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ω-3系列的α-亚麻酸〔18:3〕,一种是ω-6系列的亚油酸〔18:2〕。
12、必需氨基酸:〔或其它脊椎动物〕必不可少,而机体又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补充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
13、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食物蛋白质中限制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各不一样,如将几种食物进展混合,能起到取长补短,使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量模式,从而提高蛋白质在体的利用率,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4、转氨基作用:指的是一种氨基酸alpha-氨基转移到一种alpha-酮酸上的过程。
(完整版)生物化学试题华南师范

华南师范大学历年考研试题生物化学一、是非题(本大题共10小题,你若认为该题陈述的观点是正确的,请在题号前的括号里写“+”;若认为该题陈述的观点是错误的,请在题号前的括号里写“?”。
每小题答案真确得1分,错误倒扣1分,不作答0分。
整个题满分10分,最低0分)。
()1、研究蛋白质结构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所有蛋白质都具有四级结构。
()2、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分子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引起,并不导致一级结构的破坏。
()3、纯化DNA时,可用稀碱处理核酸粗提物以除去RNA杂质。
()4、大多数真核生物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含有不为多肽链的“居间顺序”(内含子),在成熟的mRNA中不表现其转录片段,表明编码基因在转录过程中,内含子不被转录。
()5、酶是蛋白质,遇热易变性失活,故酶促反应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6、酶的某些基团经化学修饰后,其活性丧失,是因为这些基团均参与组成酶的活性中心。
()7、三羧酸循环是生物体内有机物质彻底氧化的必由途径。
()8、氰化物中毒的原理是它能阻断呼吸链末端氧化酶的电子传递途径。
()9、同工酶能催化同一化学反应是因为这些酶具有相同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10、利用同一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产生的粘性末端的DNA片段,都能通过互补碱基配对连接。
二、择填空(本大题共10分,全部为单选答案,满分10分)。
1、根据Watson-Crick模型,1μm DNA双螺旋片段平均核苷酸对为A、294B、2702C、2941D、39212、对全酶分子而言,在下列功能中,不是辅因子的功能。
A、决定酶的专一性B、基团转移C、传递电子D、催化反应3、下列反应途径不能直接产生3-磷酸甘油醛。
A、糖酵解B、磷酸戊糖支路C、糖异生D、乙醛酸循环4、逆转录过程中所需的酶是。
A、DNA指导下的RNA聚合酶B、RNA指导下的DNA聚合酶C、RNA指导下的RNA聚合酶D、DNA指导下的DNA聚合酶5、1mol Ala完全氧化成CO2、H2O、NH3,可产生molATP。
(word完整版)生物化学 学习参考书目

(word完整版)生物化学学习参考书目1。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
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3版.
2.Garrett,and Grisham,Biochemistry(影印版), 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罗纪盛,张丽萍,杨建雄,等.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3版。
4.朱玉贤,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第3版。
5。
杨建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程,2002,科学出版社,第1版.
6.杨建雄,生物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详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版。
7.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译本于2005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Stryer:《Biochemistry》译本于199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9。
Robert F。
Weaver: 《Molecular biology》 (影印版),科学出版社,2001;
10.陈钧辉等《生物化学习题解析》,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
11.张楚富《生物化学解题指导与测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第1版;
12.王金发等《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习题集》,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3。
杨建雄《生物化学解题指导》,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
(完整版)生物化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2.动态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蓬勃发展的时期。
就在这一时期,人们基本上弄清了生物体内各种主要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
3.分子生物学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工作就是探讨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三、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方面:1.生物体的物质组成:高等生物体主要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以及水、无机盐等组成,此外还含有一些低分子物质。
2 •物质代谢:物质代谢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三大步骤:消化、吸收T中间代谢T排泄。
其中,中间代谢过程是在细胞内进行的,最为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它包括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物质互变,代谢调控,能量代谢几方面的内容。
3 •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内存在多条信号转导途径,而这些途径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从而构成了非常复杂的信号转导网络,调控细胞的代谢、生理活动及生长分化。
4 •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理解,揭示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5 •遗传与繁殖:对生物体遗传与繁殖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也是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氨基酸:1.结构特点:氨基酸(amino acid)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构成天然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约有20种,除脯氨酸为a-亚氨基酸、甘氨酸不含手性碳原子外,其余氨基酸均为L- a-氨基酸。
2 •分类:根据氨基酸的R基团的极性大小可将氨基酸分为四类:① 非极性中性氨基酸(8种):②极性中性氨基酸(7种):③酸性氨基酸(Glu和Asp):④ 碱性氨基酸(Lys、Arg和His)。
二、肽键与肽链:肽键(peptide bond)是指由一分子氨基酸的a-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的a-氨基经脱水而形成的共价键(-C0 -NH-)。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____罗婵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专业___生物技术________年级、班级___07级7班_____课程名称___生物化学实验____实验项目_蛋白质等电点测定和沉淀反应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_2008年_9 月_23日实验指导老师__李德红______ 实验评分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了解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学习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一种方法;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其解离状态和解离程度受溶液的酸碱度影响。
当溶液的PH达到一定数值时,蛋白质颗粒上正负电荷的数目相等,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此种蛋白质的等电点。
在等电点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都有变化,可利用此种性质的变化测定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
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其溶解度最低时的溶液PH值。
在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生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可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可分为两类,可逆的沉淀反应和不可逆的沉淀反应。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一)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四、结果分析(一)酪蛋白等电点的测定结果如图:④③②①该实验通过测酪蛋白溶解度最低时的溶液PH值来测定其等电点。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以两性离子的形式存在,其总净电荷为零,这样的蛋白质颗粒在溶液中因为没有相同电荷而互相排斥的影响,所以最不稳定,溶解度最小,极易借静电引力迅速结合成较大的聚集体,因而沉淀析出。
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3支试管中的溶液最为混浊,因此酪蛋白的等电点为第3支试管的PH值,即酪蛋白的PI=4.7该实验应注意,蒸馏水的PH必须调到7,因为蒸馏水的PH值会影响所配置的溶液PH 的改变,可能会出现混浊度区分不明显的现象,从而影响等电点的测定。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考试试卷(1057)

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普通生物化学》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判断题(140分,每题5分)1. Z型DNA与B型DNA可以相互转变。
()答案:正确解析:天然B型DNA的局部区域可以出现Z型DNA,说明B型DNA与Z型DNA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2.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Ⅰ催化的基因转录产物是多顺反子。
()答案:正确解析:RNA polⅠ催化28SrRNA、18SrRNA、5.8S rRNA的转录,这三种rRNA共享一个启动子,作为一个多顺反子由RNA pol Ⅰ催化合成,经历复杂的后加工过程后,释放出各个rRNA。
3. 如果一个氨基酸有多个密码子时,那么这些密码子之间的不同一般在第三个碱基。
()答案:正确解析:密码子具有摆动性。
4. 变性蛋白质溶解度降低是由蛋白质分子的电荷被中和去除了蛋白质外面的水化层所引起的。
()[山东大学2016研]答案:错误解析:蛋白质变性是由于维持蛋白质构象稳定的作用力(次级键和二硫键)被破坏从而使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并使个体丧失生物活性的现象,次级键破坏之后,蛋白质结构松散,原来聚集在分子内部的疏水性氨基酸侧链伸向外部,减弱了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溶解度降低。
5. Km值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与酶浓度、pH、离子强度等条件或因素无关。
()答案:错误解析:Km值仅与酶浓度无关。
6. 琥珀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唯一掺入线粒体内膜的酶。
()[南开大学研]答案:正确解析:琥珀酸脱氢酶可作为判断线粒体内膜的标志。
7. 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Ⅰ也具有核酸酶的活性。
()[中山大学2018研]答案:正确8. 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降解使血糖升高。
()答案:错误解析:因为肌肉中缺少葡萄糖磷酸化酶,所以肌糖原不能分解产生血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生物化学试卷一翻译
1. biomembrane
2. isoprotein
3. electrophoresis
4. complementary stand
5. competitive inhibition
6. electron transport chain
7. replication
8. exon
9. deoxymbose
10. 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
二是非题答对得一分答错扣一分
1、CO中毒是由于CO抑制了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同时抑制了呼吸链的A TP生成。
2 、生物肌体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取的氨基酸成为必须氨基酸,对于不同的生物种类,必须氨基酸的种类是不同的。
3 、DNA分子双链互补,因此,两链的核苷酸残基序列是相同的。
4、酶的催化活性是由酶蛋白的构象决定的。
5 、编码链是指基因中能作为模板的DNA单链。
6 、TPP是维生素PP的衍生物。
7、酮不能被斐林试剂氧化,酮糖也不与斐林试剂反应。
8 、酮体生成人体脂肪代谢的必然产物。
9、磷酸化酶能催化肌糖原水解产生1-磷酸葡萄糖。
10、酶促反应速度受反映温度影响,最适温度可作为鉴定酶的特征常数。
三填空(仅一个正确)
1、下列对酶的活性中心的论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参与与底物结合B催化底物反应
C维持酶的空间结构D是辅因子的结合部位
2 、下列反密码子,哪一个能与密码子CUG相识别()
A GCA
B ACI
C AIG
D ICG
3、FAD 是下列哪一种维生素的衍生物?()
A B1
B B2
C B6
D B12
4 、在机体内,能通过氧化脱氨基作用转化为α-酮酸的主要是:()
A Ala
B Asp
C Glu
D V al
5、β-酮脂酰ACP还原酶所需要的还原力是()
A FMNH2
B FADH2
C NADH
D NADPH
6 、糖有氧氧化和脂肪彻底氧化的第一个共同中间产物是()
A磷酸二羟丙酮 B 丙酮酸 C 乳酸D乙酰CoA
7、已测得某基因长1μm,此基因含有多少对碱基?()
A 294
B 507 C2941 D5881
8 、真核生物DNA连接酶连接相邻的DNA片段需要()供能。
A A TP
B GTP
C UTP
D NAD+
9、 1 mol乙酰CoA彻底氧化CO2和H2O可产生()A TP
A 12
B 17
C 18
D 24
10、下列物质,哪一个是人体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A CO2
B NH3 C尿素 D 尿酸
四填空题
1 、人体缺钙的原因除了钙质补充不足外,主要还与缺乏有关,此类物质可由体内的经作用转化而成。
2、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共同途径可分为和,前者的产物为,后者的产物为、。
3、tRNA的3`-末端具有序列,这是的结合部位,不同的tRNA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别主要是环,其有很大的差异。
4、脂肪酸β-氧化的产物是,1 mol硬脂酸β-氧化可产生mol A TP
5、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有、、、。
6、整个生物界的代谢调节在四个水平上进行,分别为、、、。
7、破坏蛋白质的胶体溶液而使蛋白质沉淀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根据这一原理,请你举出三类沉淀蛋白质的化学试剂:、、。
五名词解释
1、增色效应
2、限制性内切酶
3、复制子
4、氧化磷酸化作用
5、酶原激活
6、等电点
六分析问答题
1、何谓呼吸链?请写出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脱氢产生代谢过程的传递体系,此传递体系可以产生多少A TP?若乳酸充足,加入抗霉素A,传递体系中那些组分呈还原态?哪些组分呈氧化态?
2、在糖代谢体系中,丙酮酸代谢主要有哪几条途径?进入这些途径的主要调节因子分别是什么?催化丙酮酸转化的酶分别又是什么?
3、假设某mRNA序列为:m7GpppC-G`CCAUG``GGAUCUAAUGC--------,
问:(1)此mRNA是来源于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请说出理由。
(2)此mRNA能否起动翻译?为什么?
(3)链中的UAA可否作为终止密码子?为什么?
(4)链中G`缺失是否会引起突变?G``缺失是否会引起突变?为什么?
4、下面是氨基移换定性分析的实验设计操作过程:
试管A加入适量肝糜、磷酸缓冲液、谷氨酸、丙酮酸,在37℃保温1.5h,加入三氯醋酸摇匀15min,过滤;试管B加入适量肝糜,加入三氯醋酸摇匀15min,加入磷酸缓冲液、谷氨酸、丙酮酸,在37℃保温1.5h,过滤。
问:[1]肝靡在实验中有何作用?发挥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2]为什么要作出A、B两种处理?三氯醋酸在A、B处理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3]A、B滤液中各有哪几种氨基酸?可用什么方法证明?请简单介绍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
5、已知某混合蛋白含有三个蛋白组分a、b、c,其pI a=4.6 ,pI b=5.7,pI c=7.8,用电泳进行分离,问:
[1]你认为可选用哪类缓冲液、多大pH 较合适?
[2]在此缓冲液中电泳,样品应点在什么位置?
[3]电泳后各蛋白在什么位置?请图示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