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设计任务书样本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一、项目名称泉州市博物馆二、项目概况: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北峰组团东南方向,东北面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山麓下有漳州肖铁璐和泉山路,南侧有省道305线通过,毗邻西湖公园,距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约两公里,用地北面有北渠呈东西走向。
地理环境条件优越,背山面水,用地平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可结合西湖发展为博览、旅游、生态与一体的综合区。
该基地具有建设博物馆的优良环境条件。
三、工程规模泉州市博物馆总用地面积57000平方米。
四、规划设计要求:建筑密度:≤25%容积率:0.2-0.4建筑限高:15M绿地率:≥50%停车场:按建筑面积12%计总体规划要求:建筑格调高雅,布局明确合理,并结合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之特征,与环境融为一体,并配备先进智能设施,体现新时代创意与超前意识的生态博物馆区。
五、毕业设计要求1、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一定的阅读中外参考文献的能力。
2、一定的建筑策划、概念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方案综合设计能力。
3、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4、设计表达、文本制作、模型制作与工程制图以及编写说明书论文的能力。
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实习日记及报告要求内容系统完整论述简洁明了语言通顺行文规范装订整齐计算机打印。
4、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表达准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和有关规定全套图纸应以计算机绘制为主。
5、应有一定的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的概念以及综合协调能力。
6、遵守学校及学院、系的教学有关纪律规定。
六、毕业设计教学目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将全面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建筑学专业实践工作并进一步扩展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实际工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黟县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黟县博物馆建筑设计建议书2014年5月黟县博物馆建筑设计建议书1、项目背景1.1 区位概况项目所在地黟县,位于现县政府所在地,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是黟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人口集中,是较理想的建设基地。
1.2 自然条件黟县地处黄山余脉与白际山余脉之间,属扬子江地层江南地层分区,为中生代向斜盆地构造,地势周高中低,盆谷平坦,山环水绕,风景秀丽。
黟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全年无霜期约228天,年降水量毫米。
全年主导风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北风,静风偏多。
1.3 社会背景黟县历史悠久,先秦时期即有灿烂文化。
此地风景清幽,人文荟萃。
近年来徽学勃兴,当人们回眸审视中华民族往昔光辉的传统时,便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徽州。
黟县则因其古村落、古建筑集中,保护较为完好,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游客考察、研究博大精深徽州文化的必经之地。
应运而生的黟县博物馆,作为黟县的文明的窗口,将充分发挥黟县地方文化的品牌优势,与旅游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当地文化的建设。
使广大民众和国内、外游客在领略黄山大自然奇特风光的同时,在黟县博物馆能全面地感受徽州古建筑及地方文化特色的魅力。
2、总则2.1 建设目标黟县博物馆的选址地为县城的中心地段,也是黟县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安排的两个项目(博物馆、档案馆)虽具有相关和类似性质,但应根据其单位性质及功能不同的管理特点,可以以博物馆建筑建设为主体(博物馆主要是面对全体县内外观众免费开放,需满足一定的参观流量,档案馆主要是面对专业及相关需求的人士有偿查阅)因此,将两者有机结合同时又有利于分开管理的建筑形式,更能展示黟县地域的人民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地方习俗、文化艺术、制作工艺、地方特产等;黟县博物馆是黟县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其建筑应能反映徽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具有徽州地方传统建筑特色和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黟县博物馆建筑定位依据国家三级馆(或二级馆)的建筑规范及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1、工程概况1.1 地理位置博物馆位于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建设博物馆的环境条件。
1.2 工程规模博物馆总用地平方米。
2、规划设计要求2.1 建筑密度:≤40%2.2 容积率:0.4左右2.3 建筑限高:三层2.4 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包括地下室)2.5 绿地率:≥40%2.6 建筑红线退让道路及周边用地边线交通出入口方位(见附件)2.7 停车场:1)机动车位:按不小于40辆/万m2的要求设置车位,地面停车面积约2400 m2,其中应考虑同时停放不小于4辆的大轿车.2)自行车:300辆2.8 内容要求2.8.1 主馆:建筑面积20000m2,包含陈列、展览大厅(民俗展厅)、收藏、文娱服务区、技术辅助设施区和办公、服务等。
2.8.2 城市广场区:体现创意3、总体规划要求规划方案应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围环境协调,充分考虑西北文化建筑特色各项技术要求。
符合河津市总体规划。
体现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要求,并具有独特的设计品质和理念。
方案涉及到安全消防、环保、园林绿化、环保、人防、抗震、防洪排涝、电力、交通、文物保护等问题,应符合各专项规划要求。
4、道路、管线、绿化、竖向要求4.1西、北四个方位设出入口,西面为主出入口,考虑与体育场城市用地的城市关系,考虑人行、公交、私车和停车场的合理布局关系。
4.2 管线设计应体现方便、短捷、经济的原则。
4.3 管线布置衔接方式:给排水、供电、通讯、燃气、保安防范系统,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并预留考虑各设备用房。
4.4 绿化设计应为博物馆及其周边环境创造一个环境优雅、品质高尚的生态型博览区域,通过多层次的立体和地面屋面绿化,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景观和视野。
4.5 利用绿化减少干道对博物馆区的影响,做好防尘降噪,结合平面布局、建筑风格、水面等环境设施,营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4.6 竖向设计应满足各功能建筑的使用要求(博览活动、休息、交通等)。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博物馆设计任务书1、项目名称泉州市博物馆2、项目概况:泉州市博物馆位于泉州市北峰组团东南方向,东北面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山麓下有漳州肖铁璐和泉山路,南侧有省道305线通过,毗邻西湖公园,距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约两公里,用地北面有北渠呈东西走向。
地理环境条件优越,背山面水,用地平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
可结合西湖发展为博览、旅游、生态与一体的综合区。
该基地具有建设博物馆的优良环境条件。
3、工程规模泉州市博物馆总用地面积57000平方米。
4、规划设计要求:建筑密度:≤25%容积率:0.2-0.4建筑限高:15M绿地率:≥50%停车场:按建筑面积12%计总体规划要求:建筑格调高雅,布局明确合理,并结合传统文化,具有时代创新之特征,与环境融为一体,并配备先进智能设施,体现新时代创意与超前意识的生态博物馆区。
五、毕业设计要求1、通过毕业设计应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一定的阅读中外参考文献的能力。
2、一定的建筑策划、概念设计、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方案综合设计能力。
3、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研究能力以及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4、设计表达、文本制作、模型制作与工程制图以及编写说明书论文的能力。
2、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
3、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实习日记及报告要求内容系统完整论述简洁明了语言通顺行文规范装订整齐计算机打印。
4、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表达准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和有关规定全套图纸应以计算机绘制为主。
5、应有一定的城市规划、环境景观设计、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经济的概念以及综合协调能力。
6、遵守学校及学院、系的教学有关纪律规定。
六、毕业设计教学目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将全面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建筑学专业实践工作并进一步扩展知识领域提高分析问题、综合解决实际工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为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从事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上博东馆】设计任务书

【上博东馆】设计书.pdf【范本1】:设计书1. 引言设计书旨在明确项目的设计目标、需求和约束条件,为设计团队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
本文档详细描述了设计的背景、范围、目标、需求和约束条件。
2. 背景本项目是上博东馆的设计,旨在打造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遗产。
上博东馆作为上海市的重要文化景点,需要进行全面的设计改造,以提升展览效果和游客体验。
3. 范围本设计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建筑设计:对上博东馆建筑进行改造和装饰设计,使其符合现代博物馆的展览和功能需求。
3.2 展览设计:设计博物馆内的各个展厅和展览空间,安排展品和展览布局,营造良好的观展环境。
3.3 环境设计:设计博物馆的室内外环境,包括景观设计、照明设计等。
3.4 设备设计:对博物馆的各种设备进行设计和规划,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展览的顺利进行。
4. 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4.1 提升展览效果:通过设计改造,打造更有吸引力和创意的展览空间,提升展品的陈列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
4.2 优化布局设计:合理安排各个展厅和展览空间的布局,使游客参观流线顺畅、便利。
4.3 增加互动性:设计师需要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展览设计中,增加观众的互动参与度。
4.4 增加环保性:通过环境设计和设备设计,提高博物馆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继续细化各个章节的内容】【范本2】:设计书1. 项目概述本设计书旨在描述上博东馆的设计和要求,为设计团队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
本文档详细描述了设计项目的背景、目标、需求和约束条件。
2. 背景上博东馆作为上海市的一座重要文化景点,需要进行全面的设计改造。
当前博物馆的展览效果和游客体验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对建筑、展览、环境和设备等方面进行改进。
3. 设计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建筑设计:对上博东馆的建筑进行改造和装饰设计,使其符合现代博物馆的展览和功能需求。
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12

主题博物馆建筑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 ----(玉雕、渠首、名人、饮食、科技、曲艺、文学、书画)博物馆建筑设计,学生能够在以上主题中选择,也可经指导老师赞同后自定。
二、设计目的1、认识博览类建筑的种类、构成、设计要求与设计方法。
2、经过观光调研,查阅资料,掌握博览类公共建筑设计的交通组织、空间设计、构造形式、体量办理的原则和设计方法。
3、运用建筑的形态、造型等办理手法,协调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正确关系。
4、掌握博览类建筑设计中对于流线办理与主要房间的使用要求与空间尺度。
5、进一步锻炼创建性思想能力,并提升建筑设计的基本表达、表现能力以及着手能力。
三、技术条件1、项目概括本项目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假名城----南阳市,基地地点于南阳市滨河路与仲景路交口西北角,现状梅城公园地区内。
2、用地概略建设用地面积 35857 平方米,用地坡度缓和,地理地点优胜,交通方便,可联合梅城公园和白河旅行区发展为博览、旅行、生态于一体的综合区。
3、地理地点,天气条件⑴地理坐标为北纬32°17’~ 33° 48’,东经 110° 58’~ 113° 49’。
⑵年均匀气温摄氏l4.5一l5.8之间,最热月均匀气温℃,最冷月均匀气温℃。
⑶年均匀降水量800-1100毫米,年日照时数小时,整年无霜期225-240 天。
冬天时间较长110-135 天,其次是夏天110-120 天,春秋时间较短55-70 天。
四、设计内容1、整体规划要求:建筑风格文雅,布局明确合理,并联合传统文化,拥有时代创新之特色,与环境交融一体,装备先进智能设备,表现新时代创意与超前意识的生态型博览中心。
充足表现南阳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到的自然环境风采,完美城市功能,成为南阳重要的城市景观。
⑴ 工程规模博物馆总用地约35857 平方米。
⑵ 规划设计要求建筑密度: <10%容积率: <15%总建筑面积:5000 平方米左右绿地率:≥ 50%建筑红线让步道路及周边用地边线让步:建筑物突出部分让步滨河路40 米,让步仲景路 00 米,让步温凉河河堤20 米,让步中州东路20 米(详见附件)泊车场:按建筑总面积12%计2、道路、绿化、竖向要求⑴南、北、东三个方向设进出口,南面为主进出口,考虑人行、公交、私车和泊车场的合理布局关系。
博物馆任务书

设计题目:小型博物馆设计
一、概述:
拟建一小型博物馆,设计主题可选择文化历史、宗教文化、高新技术和人物事件等等。
二、建筑用地:
建筑用地可根据设计主题自选地形,建筑用地面积不大于8000平方米。
三、面积指标:
总建筑面积不超过4000平方米。
房间及建筑面积分配表:
(仅供参考,学生应根据自己选定的题目自拟任务书,房间名称和面积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
)
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地形设置一定的室外活动场地(包括室外展示广场、纪念活动广场、休息廊及园林绿化等)。
四、设计要求:
方案应强调博物馆建筑的个性和主题,室内外空间应有机结合在一起。
应考虑无障碍设计。
六、图纸规格与要求:
所有完成图纸规格为594mm×841mm。
图纸内容包括:
1、总平面图1/500
2、各层平面图1/200
3、立面图2-3个1/200
4、剖面图2个1/200
5、分析图
6、局部透视图2个
7、技术经济指标
8、彩色效果图或模型照片4-6张。
9、表现方式不限。
建筑设计教研室
二零一二年三月。
安康市博物馆设计任务书.doc

安康博物馆设计任务书安康古称金州,地处陕西南端,位于川、陕、鄂、渝三省一市交接部,也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聚集的地区,具有极其浓郁的地方文化,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标志的博物馆,应结合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赋予博物馆所承载的文化宣传责任和教育责任。
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安康博物馆位于安康大道与黄沟交汇处的鲁家梁梁头临江一带,东侧为汉调二簧文化广场和安澜公园(安澜楼、城市规划展览馆),南临汉江,北临黄沟路。
2、工程规模全民公益性综合博物馆,按服务100万人口,国家二级博物馆标准建设。
建筑总面积控制在15000平方米以内,其中展示区约8000平方米、库藏区约3000平方米、办公及科研区约2000平方米、观众服务区2000平方米以内。
二、设计要求(一)规划设计要求按照建设安康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思路和一江两岸核心景观区的要求,安康博物馆宜充分结合地形,发挥高台、临江的景观优势,以传统型、园林式布局为主基调。
总体要求是:规划方案应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与周围环境协调,符合安康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涵盖安康文化各方面元素和特点;体现现代博物馆建设理念;满足博物馆基本功能和发展需求;总体风格与安澜楼、城市展览馆、汉调二黄园和滨江大道等周围环境相协调;充分利用汉调二黄园、滨江大道等公共设施;集中反映安康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先进水平。
指标体系符合以下要求:1、建筑密度:≤25%2、容积率:0.4-0.6之间3、建筑限高:不做硬性规定,但应与安澜楼互为衬景,协调一致4、总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以内5、绿地率:≥50%6、建筑红线退让道路及周边用地边线(见附件)7、停车场:满足规范要求.(二)建筑内容要求1、陈列厅及相关配套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秦风楚韵—安康文明发展史》 1000平方米《秦巴民俗文物展》1000平方米《安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500平方米《秦巴动植物及矿产资源展》600平方米《汉江-安康的母亲河》 500平方米《安康馆藏历代书画展》400平方米《安康石刻艺术展》 400平方米《新中国安康建设成就展》600平方米《三线建设展》800平方米《专题展厅》 500平方米《临时展览厅》1000平方米《相关配套面积》700平方米相关配套包括:序厅、观众集散区、观众服务综合办公室、贵宾接待休息室、警卫、讲解员办公室、观众休息区、残疾人通道休息室、多功能服务区、吸烟室、卫生间、电梯间、楼梯及应急通道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任务书选题一宝丰县汝官窑遗址展示博物馆一、项目概况:汝窑系中国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
宝丰县清凉寺北宋汝官窑遗址是全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瓷窑遗址, 该处是宋、金、元代以来烧造历史延续数百年之久的重要制瓷场地, 是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官窑遗址。
6 月被国务院颁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月被中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为了重现北宋汝官窑这一祖国文化瑰宝, 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宝贵资源, 宝丰县政府投资建设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展示博物馆。
建成后, 该馆将成为集考古、汝瓷研究、汝瓷文化展示和汝瓷精品销售为一体的具有旅游功能的专业博物馆。
二、用地概况:1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位于县城西部20 公里处之大营镇清凉寺村中及村南台地上, 遗址面积共计119.5 万平方米, 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43万平方米, 特别保护区面积8075平方米。
其中作为展示工程的博物馆位于重点保护区东北角外, 原为一紫砂壶生产厂家( 现已停产) , 具体范围及周边环境详见附图。
2 环境条件:( 1) 地表现状: 拟规划区域内自然地势低于周边, 场地内略有起伏, 地表无水面。
( 2) 水文地质条件宝丰县地处豫西山地与黄淮平原两大地貌过渡地带, 土壤类型属南方黄红土壤向北方的褐土过渡地带, 植被是由华北落阔叶林向华中常绿阔叶林过渡地带, 适合多种生物繁衍生息。
该县地属暖温带, 为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以春旱多风, 夏热多雨, 秋温气爽, 冬寒少雪为特征。
年平均气温14.5 摄氏度, 降水量769.6 毫米, 日照2183.7小时, 无霜期215天, 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2.23 亿立方米。
主导风向: 夏季东南风为主, 冬季西北风为主。
三、设计内容及面积分配:1 建筑部分: 主要功能为文物陈列和遗址管理, 是收藏、展示、研究与汝瓷相关的文物及各种资料的中心。
总建筑面积4800( 可上下浮动5%) , 建筑层数不大于 3 层。
展藏部分(3200 m2):主展厅(2400 眄,临时展厅(300 m2),封闭库(500 眄;此外考虑结合已停产的汝瓷工艺厂, 局部改建后作为研究和展示汝瓷烧造工艺及制作的场所, 不计入建筑面积。
观众服务部分( 800 m ) : 门厅、咖啡厅或茶座(含食品小卖)、图书和纪念品销售, 以及售票、值班、小件寄存、问询服务, 面积可自行掌握, 100人多功能放映厅(包括控制室、储藏间, 可采用人工照明, 120-150 m )。
研究、办公部分( 600 m ) : 研究室, 阅览室及开架库, 学术活动室, 藏品工作室, 馆长室, 小型会议室, 接待室, 总务室等, 面积可自行掌握;辅助用房( 200 m ) : 消防及安全控制室, 变配电室, 储藏室, 卫生间。
2 景观部分: 入口广场、室外庭院景观设计。
选题二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展示博物馆四、项目概况大河村遗址发现于1964 年, 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距今6800--35 , 面积40 万平方米。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 色彩绚丽、图案丰富, 在仰韶文化中独树一帜。
彩陶中的太阳纹、日晕纹、星座纹等天象图案, 是当前中国已知最早的天文学实物资料。
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远古文化发展的历史缩影, 大河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用地概括1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位于郑东新区西北部的龙湖区, 老107 国道(现中州大道)与连霍高速交汇处东南500 米处, 交通便利。
遗址上已建有初具规模的遗址博物馆, 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
此次是在原有博物馆的基础上向西扩建。
2 环境条件:( 1)地表现状: 遗址表面为一般农田, 地势平坦, 地理环境条件优越。
( 2)水文地质条件: 郑州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4.4°C 。
7月最热, 平均27.3°C ; 1 月最冷,平均0.2°C ; 年平均降雨量640.9 毫米, 无霜期220天, 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 小时。
六、设计内容和使用面积分配1 建筑部分: 主要功能为文物陈列和遗址管理, 总建筑面积4800(可上下浮动5%) , 建筑层数不大于 3 层。
展藏部分(3200 m2):主展厅(2400 m2),临时展厅(300眄,封闭库(500 m2);可考虑适当室外场景模拟展示, 不计入建筑面积。
观众服务部分( 800 m ) : 门厅、咖啡厅或茶座(含食品小卖)、图书和纪念品销售, 以及售票、值班、小件寄存、问询服务, 面积可自行掌握, 100人多功能放映厅(包括控制室、储藏间, 可采用人工照明, 120-150 m )。
研究、办公部分( 600 m ) : 研究室, 阅览室及开架库, 学术活动室, 藏品工作室, 馆长室, 小型会议室, 接待室, 总务室等, 面积可自行掌握;辅助用房( 200 m ) : 消防及安全控制室, 变配电室, 储藏室, 卫生间。
2 景观部分: 入口广场、室外庭院景观设计。
七、教学目的:1 树立全面的建筑观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中小型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 学习综合把握影响建筑的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文化、功能……等诸多因素的能力,建立从限制中创造,从广泛的角度来进行建筑单体设计的观念和方法。
2 强调人与环境的意识外部环境: 根据不同地段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等)、人工环境(城市、道路等) , 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等) , 进行建筑场所的创造。
内部环境: 注重博物馆的展出环境, 注意人与展品之间的关系。
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来进行空间和流线设计, 并设计好展品展示的物理环境(采光、照明、通风等) , 提倡考虑无障碍设计。
3 强调建筑的类型特色博物馆作为一类重要的文化建筑, 往往具有社会、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 应结合具体地段, 发掘博物馆在建筑文化和艺术上的特色和潜力。
4 强调广义的创造性广义的创造性贯穿设计的始终, 设计的任何前提条件都有可能成为创造的契机。
作为较高要求, 本题目希望设计者首先要有一个设计观念和构思上的” 创意”, 并得以广泛的体现, 例如对历史文化的体现、对环境条件的诠释、对功能的创意, 而不但仅局限于造型和手法上的”创新”。
八、设计要求1 建筑设计要求:(1)形成独特的文化展示氛围, 充分考虑地形及高差变化, 使建筑与环境在概念和形态方面相融合。
(2)功能流畅, 并进行空间序列安排。
(3)建筑特色鲜明, 具有一定的标志性, 彰显这一地段的历史价值和重要地位。
(4)建成后的博物馆应考虑同周边环境的关系, 并利用其作为旅游服务景点带动周边相应产业的发展。
2 设计规范要求: 查阅并严格遵守下列规范中的有关条款:(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JGJ37- ) 》( 2)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6-91)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 ) 》( 4) 参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 ) 》3 经济技术要求: 建筑造价和结构形式不做明确限制, 展藏部分可采用集中空调, 但提倡自然通风和采光。
4 规划设计条件: 建筑退东南侧道路边线70 米, 退用地红线10 米。
九、成果要求:1 图纸内容( 1) 设计说明: 包括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 总建筑面积, 建筑占地面积, 建筑密度,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高度) ; 设计构思说明。
( 2) 总平面图( 1:500 或1: 1000) :•绘出指北针(上北下南);•画出准确的屋顶平面,注明层数,表示建筑阴影;•注明建筑出人口的性质和位置;•简要表示出平台、道路、地形、树木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
( 3) 各层平面图( 1:200 或1: 300) :•首层绘出台阶、平台、花池、散水、绿化和建筑小品等环境设计内容;•注明房间名称, 禁用英文;•标明门的开启方向, 各层平面及同层高差变化应注明标高;•绘箭头标明主次入口, 注明剖切线、楼梯、台阶上下方向等。
( 4) 立面图( 1:200 或1: 300) : 要求不少于两个立面, 其中至少一个立面能看到主要入口。
•表明建筑体型组合关系;•正确绘制门窗的大小、玻璃分块的关系;•经过阴影表现建筑体形和起伏变化;•绘制建筑配景。
( 5) 剖面图( 1:200 或1: 300) : 应注明室内外、各层楼地面、建筑檐口和最高点的标高。
( 两个) ( 6) 效果图: 表现方法不限, 不能用模型照片代替。
( 7) 在满足前6 项要求的前提下, 增加的内容不限。
2 图纸外观( 1) 图纸尺寸: a2( 2) 图纸张数: 3( ±1 张)( 3) 表现方式: 允许用计算机出图;允许使用复印、打印、拼贴;允许使用模型照片;禁用外文字, 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全部图纸( 包括最后的和剪贴的) 均为不透明图纸。
( 4) 每一套图纸须有设计者统一的图名、图号和图标。
( 5) 图纸正面右下角粘贴图签并标注信息表格。
十参考资料: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1 集、第4 集相关部分2《中国博物馆建筑与文化》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3《贝聿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建筑学报》、《建筑技术及设计》等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