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梳棉机均匀与混和作用实验

合集下载

新型混合环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新型混合环梳棉机自调匀整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纺 织 导 报 Chn e teL a e 2 0 .2 iaT xi e d r’ 0 6 No 1 l
维普资讯
纺 纱 技 术

个好处是可以使用高级语言编写, 此控制系统装置采用
c语言编写.主要有下列功能模块 :检测点传感器 的零位
维普资讯
纺 纱 技 术
摘要 :随着 电子技术和传感器枝术的不断发展 ,自 匀整装置也得到 了 调 很好的发
展 , 目前新 生产 的清梳 联梳 棉机 大 多数 带有 自调 匀整装 置 ,使 生 条不 匀得 到 了较 好 的控 制 。文章 分析 了 梳棉 机 出条不 匀和 自 匀整装 置的特 点 ,在 一体 化棉 箱清 调
校正、实时控制 数据分析 、数据保存 、可视化显示等。
梳棉机对纤维的梳理、 成条过程较为复杂 , 受到的影 响 因素很多.系统内部变量问关系密切 , 根据理想状态下 的质量守恒得 出的匀整公式 , 很难达到性能的要求。在多 种 因素下建立数学模型非常困难 , 而采用模糊控制则可以
达到较好的效果。 模糊控制是一种建立在经验上的控制方
匀 整效 果 。 模糊 控 制 器 的控 制规 则是 以手动 控 制策 略为 基础 的 。
大 的改 善 。
整个系统都由工控机控制, 两个变速点用于拖动的变
频电机或伺服电机通过 串行通信方式与之连接 , 如果是变 频电机 , 还应接有变频器 。 放大后的位移量和压力的变化 通过传感器转化为电压信号 ,经过 A D转换后传递给工控 机。给棉罗拉处有一个脉冲发生器 , 此脉冲信号传递给工 控机 , 工控机就根据它来发出控制信号. 每个脉冲信号都 会根据棉层厚度来调整给棉罗拉的转速 .匀整短片段 不
作 者简 介 :熊 磊 ,男 ,18 年 生 ,硕 士 在读 ,青 岛,26 7 92 60 1

清梳联实验报告

清梳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清梳联工艺过程及设备运作原理。

2. 掌握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清棉机和梳理机等主要设备的工作性能。

3. 分析清梳联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运作方式。

4. 通过实验,验证清梳联工艺对棉纤维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瑞士立达(Rieter)A11-B11清梳联合机组、青岛纺织机械厂清梳联合机组。

2. 实验材料:棉纤维、化纤、混纺纱等。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 实验前准备- 熟悉实验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

-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

- 准备实验材料,确保其质量。

2. 实验步骤- 清梳联工艺流程1. 抓棉:抓取一定量的棉纤维,送入混棉机。

2. 混棉:将抓取的棉纤维与化纤、混纺纱等混合均匀。

3. 开棉:将混合后的纤维进行开松,使其达到一定程度的松散。

4. 清棉:对开松后的纤维进行除杂、梳理,提高纤维质量。

5. 梳理:将清棉后的纤维进行梳理,使其形成条状。

- 实验数据采集1. 记录实验过程中各设备的运行参数,如速度、压力等。

2. 采集实验前后棉纤维的质量数据,包括纤维长度、细度、短绒率、棉结等。

- 数据分析1. 分析清梳联工艺对棉纤维质量的影响。

2. 评估清梳联设备的性能及运行效率。

3. 实验结束- 关闭实验设备,清理实验现场。

-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清梳联工艺对棉纤维质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清梳联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棉纤维的质量。

- 清梳联工艺可以降低棉纤维的短绒率,提高纤维的长度和细度。

- 清梳联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棉纤维中的杂质和棉结,提高纤维的清洁度。

2. 清梳联设备的性能及运行效率- 实验结果显示,清梳联设备运行稳定,各部件工作正常。

- 清梳联设备的运行效率较高,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五、结论1. 清梳联工艺是提高棉纤维质量的有效手段。

2. 清梳联设备性能稳定,运行效率较高。

3. 通过优化清梳联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棉纤维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并条:并合原理

并条:并合原理

并合是并条机的主要作用,通过多根条子并合,可以使条子均匀。

对于混纺纱来说,通过并合可以使几种成分的条子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

一.合均匀作用(一)并合的均匀作用梳棉生条粗细不匀,当两根棉条在并条机上并合时,由于并合的随机性可能产生以下四种情况:一根条子的粗段合另一根条子的细段相遇,粗段与粗细适中相遇,细段与粗细适中相遇,最粗与最粗、最细与最细相遇。

如图5-2-1所示。

前三种可能都可以使条子均匀度得到改善,后一种情况虽不能使棉条均匀度提高,但也不会恶化。

棉条并合根数越多,粗段与粗段、细段与细段相遇的机会越少,其他情况相遇的机会越多,因此,改善产品均匀度的效果越好。

图5-2-1并合的均匀效果(二)并合根数与条干不匀率的关系并合对改善棉条均匀度,降低条干不匀率效果非常明显,为了确定并合根数与条干不匀率之间的关系,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推证。

设有n根棉条,它们5米长度片段平均重量及不匀率H0都相等,则并合后产品的不匀率H为:H=(5-2-1)由上式可见并合根数越多,并合后棉条的不匀率越低,。

其关系如图5-2-2所示,曲线前段陡峭,后段平滑,说明并合根数少时,并合效果非常明显,当并合根数超过一定范围时再增加并合数,并和效果就逐渐不明显了。

这是因为并合根数越多,牵伸倍数也越大,由于牵伸装置对纤维的控制不尽完善,而带来的条干不匀的后果也越大,所以应全面考虑并合与牵伸的综合效果。

一般在并条机上多采用6~8根并合。

二.棉条重量不匀率的途径(一).重量不匀率的种类同一眼(或同一卷装)内单位长度重量(5米长度重量)之间的不匀率称为内不匀,以CN ;而眼与眼(或不同卷装)单位长度重量之间的不匀率称为外不匀,以CW表示;在实际生产中测试时,样品取自不同的台、眼,反映出来的不匀率是总不匀率CZ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CZ2= CN2+CW2 (5-2-2)(二)降低棉条重量不匀率的途径棉条重量不匀率大小直接影响成纱长片段不匀,因此要降低棉条的重量不匀率,一方面要控制每眼生产棉条的不匀率即内不匀,又要加强对眼与眼或台与台之间的不匀即外不匀的控制,使生产的棉条总不匀得到控制。

梳棉工序小结

梳棉工序小结

前上罩板上口与锡林隔距

前上罩板高低位置
其他需要掌握的:
1、两针面间发生转移、分梳、提升作 用的条件
2、针布的种类及特点 3、金属针布齿条的规格参数
剥棉成条部分
机构
剥棉机构 成条机构
圈条机构
作用 剥取棉网、压缩成条、有规律圈放
工艺
圈条工艺
圈条方式、圈条比
1、自调匀整装置的作用 2、自调匀整装置的组成 3、自调匀整装置的类型
给棉方式 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
刺辊分梳方面
刺辊转速 刺辊形式及针齿规格
刺辊与给棉板(给棉罗拉)隔距
影响刺辊除杂的因素
刺辊转速 刺辊直径 落杂区分配
除尘刀与刺辊间隔距 小漏底入口与刺辊间隔距
给棉刺辊部分的概念
1、梳理度 2、给棉板的工作面长度 3、给棉工艺长度 4、锡林-刺辊线速比
机构
锡林、盖板、道夫、固定盖板、 前后罩板、大漏底
1. 梳棉机的任务 • 开松:使棉束单纤维(锡林、盖板) • 除杂:清除杂疵、短绒(刺辊区除杂50~60%) • 混和:锡林“吸”、“放”功能,使纤维充
分混和 • 成条: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重量要求的棉条,
圈放在棉条筒内
二、梳棉机的结构
给棉刺辊部分 锡林盖板道夫部分 剥棉成条部分
给棉刺辊部分 锡林盖板道夫部分
新技术:新型无踵趾差盖板、盖板 锡林定位系统、固定盖板吸口
锡林盖板道夫部分 作用 细致梳理、盖板花除杂
分梳
工艺
除杂
自由分梳 影响因素 盖板花除杂 影锡林速度 和直径
两针面间 隔距
附加分梳元件的 数量和
盖板的回转方向
分梳效果
影响盖板除杂的因素
盖板速度

syjx梳棉机知识

syjx梳棉机知识

实验一抓棉机工艺与设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通过纺织厂实地了解抓棉机的机构组成、主要作用。

2、通过纺织厂实地了解抓棉机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

二、基础知识纺织用各种纤维原材料,如棉花、羊毛、化学纤维等,大多数呈压紧捆包的状态运进纺织厂。

另外由于天然原材料的生长特性,纤维多呈相互并结状态。

按逐步梳理的原则,首先须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初步扯松分解,同时清除各种杂质和疵点,还可根据纺纱工艺的需要将不同成分、不同等级的原料进行初步的混和。

这个加工过程在短纤维纺纱系统中称为开清工序,是短纤维纺纱工艺流程中的第一道工序,加工对象主要是轧棉厂或化纤制造厂运来的原料包。

其主要任务为:1、开松。

把原料包中压紧的纤维块松解成较小的纤维束,同时避免纤维的损伤和杂质的碎裂。

2、除杂。

清除原料中大部分的杂质和疵点以及部分短绒,同时避免可纺纤维的损耗。

3、混和。

使不同成分、不同等级的原料充分混和,保证成纱质量的均匀一致。

4、成卷。

均匀喂给,制成一定重量和长度的纤维卷,以满足下道工序的需要。

整套设备由几台不同功能的单机组成开清棉联合机,最基本的设备配置为: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双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

抓棉机械排在开清棉联合机第一个机台的位置上,按照预定的配棉成分和一定的比例抓取原料,原料经抓棉机械的打手作用后,以棉流形式送入下一机台。

抓棉机的主要作用是从棉包中抓取原料并喂给整套开清棉联合机,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开松和混和作用。

开松作用是借助抓棉打手和肋条来实现的。

三、实验内容1、FA002型抓棉机示意图2、了解机构组成自动抓棉机有多种形式:按抓取原理不同可分为上抓式和下抓式;按结构特点可分为往复直行式和环行式;按抓取方法不同可分为角钉滚筒抓取、锯片抓取和夹持抓取等。

FA002A型自动抓棉机属环行角钉滚筒下抓式,主要由输棉管1、伸缩管2、抓棉小车3、打手4、肋条5、支架6、地轨7、螺杆8和中心轴9组成。

自动抓棉机主要作用是开松和混和。

实验室的文化匀率

实验室的文化匀率

实验室的文化匀率
棉卷的重量不匀率
通过生产现场反复观察和测试,认为造成棉卷重量不匀的原因,一是棉卷逐个称重后挡车工根据称取的棉卷重量差异情况,自行调整天平调节装置调节螺杆的长短,这种滞后性调节往往会使棉卷间的重量产生较大的波动;二是在进行棉卷生头时挡车工习惯用手掌或拳头辅助生头,造成棉卷辊卷绕开始时(长度约为l m)棉层的不匀率较大;三是运卷工运卷时往往造成棉卷外层破坏较严重(特别是化纤卷情况较严重),而梳棉机挡车工在换卷时有时没有彻底清除外层被破坏的棉层;四是当棉卷重量控制范围较大时会造成棉卷间的重量差异。

梳棉机落棉差异
由于梳棉机工艺配置差异而造成落棉差异,例如车速差异或平车造成的主要隔距差异都会影响落棉差异。

梳棉机落棉的差异对生条重量不匀率有较大的影响。

抄针周期的影响
因为针布具有吸放纤维的能力,当抄针后条子的定量就会变轻,随着以后工作时间的延长,条子定量就会逐渐加重。

因此,抄针会引起条子定量周期性的变化。

挡车工操作误差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挡车工更换棉卷时,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接头不良,从而引起生条均匀度的变化;二是在梳棉机开关车前后的一段时间内轻条子未清除或清除不彻底,而引起生条均匀度的变化。

梳棉机机械状态
机械状态不但影响棉网的清晰度、生条的结杂和生条的条干,也会影响生条的重量不匀率。

如棉卷粘连、棉网破边、小漏底积花、挂花和刺辊返花等都会造成生条不匀。

实验一:抓棉机械工艺结构实验,混棉机械工艺结构实验(2...

实验一:抓棉机械工艺结构实验,混棉机械工艺结构实验(2...

实验一:抓棉机械工艺结构实验,混棉机械工艺结构实验(2学时)适用专业班级:纺织工程1601/1602班实验室名称:纺纱学(1)指导老师:周衡书一、实验目的1.了解抓棉机、混棉机的作用与机型2.了解抓棉机、混棉机的主要结构和工艺流程。

3.了解抓棉机、混棉机的传动系统。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用具园盘自动抓棉机,往复抓棉机,自动混棉机,多仓混棉机三、基本知识纺织用各种纤维原材料,如棉花、羊毛、化学纤维等,由于大多数成压紧捆包的形式运进纺织厂,或者由于纤维天然并合在一起,因此在梳理加工前须对这些原料进行扯松分解,同时清除各种杂质和疵点,还要将各种成分的原料进行初步混和,这个加工过程在短纤维纺纱系统中称之为开清工序。

在棉纺工业生产中最基本的设备配备为:抓棉机→混棉机→开棉机→双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

四、实验内容(一)了解开清棉工序工艺流程了解卷喂开清棉工序工艺流程。

(二)了解开清棉设备的机器结构和作用1.了解抓棉机的组成及各主要机件的结构和作用自动抓棉机有多种形式:它们抓取原理不同,有上抓式和下抓式;抓取方法不同,有角钉滚筒抓取、锯片抓取和夹持装置抓取等等。

本实验用角钉滚筒抓棉机。

要求学生了解:(1)抓棉小车、滚筒打手、滚筒打手的升降是如何传动的。

(2)滚筒打手的工作宽度、刀片的结构、刀尖的形状。

(三)了解混棉机工序工艺流程(四)了解混棉设备的机器结构和作用1.熟悉自动混棉机和双棉箱给棉机两种棉箱机械的结构和作用。

(1)了解输棉帘、压棉帘、角钉帘、匀棉罗拉、剥棉打手、清棉罗拉、回击罗拉、尘格、尘棒的结构。

(2)了解摆斗铺层机构的组成。

(3)了解摇栅与摇板的结构、组成和作用。

(4)了解“V”型帘的结构和作用。

2.了解凝棉器与棉箱的连接方式。

3. 熟悉多仓混棉机的结构与作用(1)了解多仓混棉机的喂给方式。

(2)了解多仓混棉机各仓储棉高度的调节方法与原理。

(3)了解多仓混棉机的输出方式。

五、思考题及实验总结1..抓棉机械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FA002型抓棉机的机构组成如何?3. FA002型抓棉机的工艺流程?4.绘制混棉机工艺流程图,并用箭头标出纤维在机内的运行路线。

实验一 梳棉机均匀与混和作用实验

实验一  梳棉机均匀与混和作用实验

实验一梳棉机混和作用实验一、导言梳棉机除具有分梳除杂作用外,因在锡林和盖板工作区的针布具有吸放纤维的能力,故还具有均匀和混和作用。

当喂入棉层较薄时,针齿间的纤维被放出一部分参加梳理。

当喂入棉层较厚时,一部分纤维被储存在针齿间。

通过针齿间吸放纤维的作用,可以调节输出棉条短片段的均匀度。

在锡林盖板工作区,锡林和盖板针面间的纤维需经多次反复转移。

锡林一转输入盖板工作区纤维,需经多转才能全部输出,也就是说,锡林一转输出的纤维是由锡林多转输入的纤维混和而成的。

从而达到了纤维间的混和作用。

本实验是在梳棉机上通过连续喂入两段等定量的两种颜色纤维层,观察和测定含两种颜色纤维的棉条长度,分析梳棉机的混和作用;通过连续喂入单双层棉卷,测定输出棉条的定量变化情况,分析梳棉机的均匀作用。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1.学习梳棉机均匀混合作用的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深入理解梳棉机的混和作用。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1.实验设备与仪器(1)ASl81型梳棉实验机—台;2.实验步骤(1)梳棉机的混和作用,①按ASl81型梳棉机的给棉宽度(250mm),从生产用棉卷上截取长度为250mm的棉卷,称重并作记录,然后折算出长50mm、宽250mm棉卷重量。

同时称取等量的染色纤维,把称取的染色纤维铺成长50mm、宽250mm的棉层。

②在AS181型梳棉机的给棉帘上按长100mm(本色)、50mm(染色)、100mm(本色)三种棉卷的顺序铺好棉层。

注意三段棉卷间的接头要平齐,以防因棉卷接头不良而造成前部断头。

③检查梳棉机及各仪器的准备工作正确无误后,准备开车。

④开车,注意观察输出棉条中纤维颜色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报告与思考题1.按本色、染色、本色的顺序喂入棉卷,为什么会出现染色与本色的混合纤维棉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梳棉机混和作用实验
一、导言
梳棉机除具有分梳除杂作用外,因在锡林和盖板工作区的针布具有吸放纤维的能力,故还具有均匀和混和作用。

当喂入棉层较薄时,针齿间的纤维被放出一部分参加梳理。

当喂入棉层较厚时,一部分纤维被储存在针齿间。

通过针齿间吸放纤维的作用,可以调节输出棉条短片段的均匀度。

在锡林盖板工作区,锡林和盖板针面间的纤维需经多次反复转移。

锡林一转输入盖板工作区纤维,需经多转才能全部输出,也就是说,锡林一转输出的纤维是由锡林多转输入的纤维混和而成的。

从而达到了纤维间的混和作用。

本实验是在梳棉机上通过连续喂入两段等定量的两种颜色纤维层,观察和测定含两种颜色纤维的棉条长度,分析梳棉机的混和作用;通过连续喂入单双层棉卷,测定输出棉条的定量变化情况,分析梳棉机的均匀作用。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梳棉机均匀混合作用的实验方法。

2.通过实验深入理解梳棉机的混和作用。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
1.实验设备与仪器
(1)ASl81型梳棉实验机—台;
2.实验步骤
(1)梳棉机的混和作用,
①按ASl81型梳棉机的给棉宽度(250mm),从生产用棉卷上截取长度为250mm的棉卷,称重并作记录,然后折算出长50mm、宽250mm棉卷重量。

同时称取等量的染色纤维,把称取的染色纤维铺成长50mm、宽250mm的棉层。

②在AS181型梳棉机的给棉帘上按长100mm(本色)、50mm(染色)、100mm(本色)三种棉卷的顺序铺好棉层。

注意三段棉卷间的接头要平齐,以防因棉卷接头不良而造成前部断头。

③检查梳棉机及各仪器的准备工作正确无误后,准备开车。

④开车,注意观察输出棉条中纤维颜色的变化情况。

五、实验报告与思考题
1.按本色、染色、本色的顺序喂入棉卷,为什么会出现染色与本色的混合纤维棉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