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梦圆飞天
梦圆飞天

6梦圆飞天一、教案背景:千年的飞天梦今朝终于圆满。
飞天梦,其实是一个强国梦,是一个民族的梦。
尤其是对于一个曾经辉煌过,也遭受过苦难的民族,尤其来得强烈。
读着文章,我们会一样的热血沸腾,心心相印。
等着这一天,我们都已经期待已久了。
为祖国的腾飞喝彩!二、教材分析:《梦圆飞天》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文章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三、教学方法: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一法为主,多法相辅”的教学策略,优化结合。
本课的教法是: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
这样能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
四、教学过程(一)“飞天”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敦煌飞天组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她的名字吗?(飞天)她叫“飞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都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今朝这一梦想终于实现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1)出示词语:寒风凛冽烈焰升腾大漠震颤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无限的自豪直指苍穹亮如白昼肃然伫立(2)齐读词语(三)再读课文,深入研读1、请同学们再快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写“神舟”5号飞船发射,写了哪几个场景?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写在相应的段落旁,做上批注。
(送行发射问候)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送行”的场面,哪几个自然段写“发射”的场面,又有哪几个自然段写“问候”的场面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6梦圆飞天课文原文 苏教版语文第十册(word+电子课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五下)课文6梦圆飞天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
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
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与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透过防护面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郑重地下达命令,刚劲的话语中蕴含着期待与信任。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飞行正常!”三分钟后,电波传来了杨利伟的声音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到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当飞船运行到第7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在与家人通话时,杨利伟兴奋地对儿子说。
“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
舷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
小语五下第6课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小语五下第6课《梦圆飞天》教学反思《梦圆飞天》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课文。
课文依照情形进展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州”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第一次飞行太空的进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妄图的非常喜悦与自豪。
全文共20个自然段,依照送行—发射—问候—梦圆,能够分为四段。
第一课时,我以课题为冲破口,让学生体味“梦圆飞天”那个题目的特点,若是让你写自己写那个题目,一样用那个四个字,你用如何表达。
有的学生说“圆梦飞天”,有的说“飞天圆梦”,也有的说“飞天梦圆”。
那作者什么缘故要把“梦圆”那个词放到前面呢?有何用意?让学生明白词语倒装的作用,明白得作者遣辞造句的用意。
从而把那个题目读得有情感。
因为文本比较长,因此第一课时我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在此基础之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明白课文是依照情形的进展顺序写了四个场景。
第二课时,我重点抓住了第一部份(1—5)的第二末节,体会那时兴奋人心的送行场面。
在教学时,我以让学生自己去悟为主。
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一末节,边读边体会,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心情难以安静,哪些词语让你心动了。
学生通过自读找到了“此刻。
响起来了”,我问学生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你能加上一些吗?有的学生说:“航天员的家人来了。
”我说能够,加进去读一读;还能够加什么?有的学生说:“周围的乡亲们来了。
”我说能够,再加进去读。
如此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此处的省略号省略的为内容的列举部份。
接着,我再让学生读这一节,看看还能读出什么?学生从第一句话(环境描述)中读出环境的恶劣,体会出人们不畏严寒,前来送行的兴奋心情;体会出了航天员工作的艰辛。
现在,再来读“此刻”这句话,学生读得就有情感了。
接着学习第3、4、5节,抓住人物描述的方式(外貌、语言、神态)去体会航天员的意志坚决与必胜信心。
为有情感的朗诵作铺垫。
第二部份的教学,我重点抓住了发射前的紧张、发射中的壮观、发射后的喜悦去引导学生体会整个发射进程人们复杂的心情。
苏教版语文下册第6课《梦圆飞天》ppt

目录
• 课文简介 • 人物分析 • 课文主题与意义 • 写作手法与技巧 • 课堂互动与讨论
01
课文简介
课文背景
01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 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 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 梦想。
02
本文记叙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 天飞行成功的重要历史时刻,表 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 比喜悦与自豪。
杨利伟
01
02
03
勇敢无畏
作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 利伟勇敢地接受了这项艰 巨的任务,为中国的航天 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严谨训练
在成为航天员之前,杨利 伟经历了长时间的严格训 练,具备了出色的身体素 质和心理素质。
冷静应对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杨利 伟表现出了冷静、沉着的 品质,成功应对了各种突 发情况。
课文内容概述
本文通过描述航天员杨利伟乘坐 神舟五号飞船飞天的过程,展现 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实现。
课文中详细描述了航天员的选拔 与训练、飞船的研制与发射等关 键环节,以及杨利伟在太空中的
所见所感。
课文还通过描绘全国人民共同关 注、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场景,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自豪。
02
人物分析
个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应该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以国家 荣誉为最高追求,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国家应该为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鼓励个人积极追求 梦想,同时引导个人将个人梦想与国家荣誉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
你认为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
科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 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其他航天员
协作精神
航天员们相互协作,共同 完成任务,体现了团结合 作的精神。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 6 梦圆飞天》研讨课教案_16

梦圆飞天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课文发射和问候场面是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1、在读中感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了解“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感受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
2、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等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梦圆飞天》2、课文按飞船升空的先后顺序,写了哪几个场面?板书送行——发射——问候——梦圆二、回顾“送行”的热烈1、昨天我们学习了“送行”的场面,大家回忆一下,送行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人多热闹)2、我们的航天英雄杨利伟即将独自一人肩负着中华民族的重任,乘着神舟五号飞船升上太空时,去实现我们千年的飞天梦。
他的表现怎样?他的信心坚定吗?他有必胜的信念吗?3、同学们读读出征前杨利伟的那句铿锵有力的话。
4、大家读得不错。
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大家也来为我们的英雄加加油,好不好?(出示课件)学生齐读5、我们下面就来学习那扣人心弦的发射场面吧,请同学们根据课件上的要求,继续学习课文。
三、感悟“发射”的激动人心。
(一)先说说火箭发射前最让人紧张的场面?生读句子,师出示课件。
1、从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3、同学们,人们的心情为什么会如此紧张呢?4、发射时:还有哪一幕让人既激动又紧张?那就是发射时的——倒计时。
(出示课件)5、让我们读好这10秒倒计时:师:“五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生:“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6、再读“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7、让我们随着倒计时,迫切地期待神五升空吧!“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二)透过影像,直观地感受神舟飞天的壮观气势。
6梦圆飞天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第二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①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②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课题: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6.梦圆飞天教材分析: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
“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
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教学预设中将文中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基点是教学设计的制高点。
找准文本中煸情的几处要点是调控课堂的关键。
四、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朗读法、交流法、情境教学法等,围绕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读题入情。
【百度搜索】/m?word=mp3,,,[%B3%AC%D4%BD%C3%CE%CF% EB]&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3%AC%D4%BD%C3%CE%CF%EB&si=%B3%AC% D4%BD%C3%CE%CF%EB;;%CD%F4%D5%FD%D5%FD;;57090;;57090&lm=-1&attr=0,0&rf= zb&size=3145728&mtype=21、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6梦圆飞天导学案

6梦圆飞天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教材简析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
“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
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四、自学引导(一)课前延伸1、了解“神舟号”飞船的信息。
3、借助生字读音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词学会认读。
(家长签字)乳白色执行计划控制侨胞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凛冽伫立游弋浩瀚澎湃(二)自主探究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1)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A.朗读课文,想想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B我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C我的读书感悟D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梦圆飞天

《梦圆飞天》这篇通讯报道了我国“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
为激发学生兴趣,我首先从嫦娥奔月的神话谈起,接着为学生展现敦煌飞天壁画,使学生知晓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中华民族做了千年的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那就是神舟”5号飞船的发射成功。
接下来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使学生了解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当学生再次读着课题时,心里已涌动着激情和自豪。
此外,这篇通讯的谴字造句十分讲究,我精心设计问题,从多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样化。
注重课堂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读,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例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课堂上播放了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然后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接下来问:“你从那些词仿佛看到了火箭升空的画面,听到了火箭升空的声音?”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变为画面进行描述,体会文字的内涵。
课文中有好几个场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有发射前扣人心弦的等待场面,有发射成功后激动人心的场面等等。
这些地方我没有过多的分析,而是引领学生反复读,从有关词句体会人们的心情。
在此基础上,设置场景,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想像“发射前倒计时假如你在电视机前观看现场直播会是怎样的心情?假如你在酒泉卫星发射现场会是怎样的心情?……”要想让学生能对课文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抓住课文语句反复朗读,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这样,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促使学生形成最佳情绪状态,情不自禁地走入文本,和文本进行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这堂课还有许多地方我未能处理好,例如:当学生用“呆若木鸡”“心跳几乎停止”来形容紧张之情,用“东奔西走”形容激动之情时,用词不够妥帖,而我未能及时的给学生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和我 们可爱的地球了! 们可爱的地球了! 小组讨论交流:从太空中看地球怎样? 小组讨论交流:从太空中看地球怎样?
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 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 海洋间清晰可辨。 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 飞行着,一会儿白天, 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 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 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 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 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找出文中 杨利伟的问候,谈谈你的体会。 杨利伟的问候,谈谈你的体会。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 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 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 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 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 人民的关怀! 当飞船运行到第7 人民的关怀!”当飞船运行到第7圈,距 地面343千米时, 343千米时 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 球发回了问候。 球发回了问候。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在与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 家人通话时, 地对儿子说。 家人通话时,杨利伟兴奋地对儿子说。
/programs/view/vUNRmsD-twc
想象 号腾空而起, “神舟”5号腾空而起,此时此刻,我 神舟” 号腾空而起 此时此刻, 仿佛看到了——————————,听 仿佛看到了 , 到了—————————,内心感到 到了 ,内心感到— ———————。 。
1.我国载人航天飞船记录? 我国载人航天飞船记录? 我国载人航天飞船记录
神五:2003.10.15 上午九时 杨利伟 神六:2005.10.12 晚9时 神七:2008.09.25 .晚9时 费俊龙、聂海胜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
2.你还知道哪些“神舟号”飞船信息? 你还知道哪些“神舟号”飞船信息? 你还知道哪些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 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 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 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 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 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人们怀 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 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 号飞船 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 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 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这声音穿过茫茫太 传到北京 北京指挥中 空,传到北京指挥中 传到游弋在浩瀚大 心,传到游弋在浩瀚大 洋上的“远望 远望”3号 洋上的 远望 号测量 传到每一个 每一个炎黄子 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 的心中。 孙的心中。
“神舟 号发射成 神舟”5号发射成 神舟 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 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 溢着澎湃的激情 澎湃的激情、 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 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用一句话说一说你的感想?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 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 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 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今朝终于成真了!
事情发展顺序
送行——发射 送行 发射——问候 问候——梦圆 梦圆 发射 问候
小组讨论,找出文中体现人多壮观的语句,读一读。 小组讨论,找出文中体现人多壮观的语句,读一读。
寥寥数字成段,为什么要这样分段写?为什么句句用感叹号? 寥寥数字成段,为什么要这样分段写?为什么句句用感叹号? 号?还有什么场面也可以用这种写法? 还有什么场面也可以用这种写法?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阎划 巨龙的橘红色火阎 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阎划 秋日的戈壁长空, 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 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 着“神舟 号飞船的火箭, 神舟 号飞船的火箭, 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 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 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 秒地逼近, 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 绷得紧紧的, 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 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五分钟准备!” 五分钟准备! 五分钟准备 “一分钟准备!” 一分钟准备! 一分钟准备 短促有力 “十、九、八、七、六、 十 五、四、三、二、一!” “点火!” 点火! 点火 “起飞!” 起飞! 起飞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 和必胜信心。 和必胜信心。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 神舟” “ 神舟 ” 5 号载人飞船即将载着中国人 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 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 。 请同学们继续读 课文, 说说其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 课文 , 刻的印象,画出来,读一读。 刻的印象,画出来,读一读。
请看西方媒体对此历史事件的评论: 请看西方媒体对此历史事件的评论: 美联社报道说, 美联社报道说,中国周三实施了首次载人航天 行动,载有一名宇航员的飞船向着轨道疾弛, 行动,载有一名宇航员的飞船向着轨道疾弛,继美 国和苏联之后, 国和苏联之后,中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三个有能力 这样做的国家。9点整,神舟五号划破中国西北湛蓝 这样做的国家。 点整, 点整 的天空绝尘而去。 的天空绝尘而去。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在发射10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在发射 分钟之后进入预定轨道。神州五号在当地时间9点整 分钟之后进入预定轨道。神州五号在当地时间 点整 从戈壁沙漠地区发射升空, 从戈壁沙漠地区发射升空,她肩负着带领中国跨入 由前苏联和美国垄断40多年的太空俱乐部的任务。 由前苏联和美国垄断 多年的太空俱乐部的任务。 多年的太空俱乐部的任务
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 杨利伟叔叔又是怎样的呢?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 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 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 总指挥同志,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 待命出征, 待命出征,请指示 !”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来自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详尽地叙述 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 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 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2003年10月15日 2003年10月15日,是一 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 日子。 日子。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说说为什么这 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 天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呢? 天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呢
神八:一艘无人飞船。 神八:一艘无人飞船。 完成与“天宫一号”在轨的交会对接实验。 完成与“天宫一号”在轨的交会对接实验。
四、小练笔 模仿课文发射场面描写,写一个比赛场 面,字数不限。
作业超市:
1、继续搜集“神 州”号飞船或我国航天 员的有关信息,把有关 的信息整理成手抄报, 在班里展示。 2、读主题丛书第二 本中的《飞天梦想》 (选自己喜欢的两篇)。 3、谈谈文中给自 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写一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