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梦圆飞天
小语五下第6课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小语五下第6课《梦圆飞天》教学反思《梦圆飞天》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课的课文。
课文依照情形进展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州”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第一次飞行太空的进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妄图的非常喜悦与自豪。
全文共20个自然段,依照送行—发射—问候—梦圆,能够分为四段。
第一课时,我以课题为冲破口,让学生体味“梦圆飞天”那个题目的特点,若是让你写自己写那个题目,一样用那个四个字,你用如何表达。
有的学生说“圆梦飞天”,有的说“飞天圆梦”,也有的说“飞天梦圆”。
那作者什么缘故要把“梦圆”那个词放到前面呢?有何用意?让学生明白词语倒装的作用,明白得作者遣辞造句的用意。
从而把那个题目读得有情感。
因为文本比较长,因此第一课时我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在此基础之上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明白课文是依照情形的进展顺序写了四个场景。
第二课时,我重点抓住了第一部份(1—5)的第二末节,体会那时兴奋人心的送行场面。
在教学时,我以让学生自己去悟为主。
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一末节,边读边体会,哪些句子或词语让你心情难以安静,哪些词语让你心动了。
学生通过自读找到了“此刻。
响起来了”,我问学生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你能加上一些吗?有的学生说:“航天员的家人来了。
”我说能够,加进去读一读;还能够加什么?有的学生说:“周围的乡亲们来了。
”我说能够,再加进去读。
如此的训练让学生明白此处的省略号省略的为内容的列举部份。
接着,我再让学生读这一节,看看还能读出什么?学生从第一句话(环境描述)中读出环境的恶劣,体会出人们不畏严寒,前来送行的兴奋心情;体会出了航天员工作的艰辛。
现在,再来读“此刻”这句话,学生读得就有情感了。
接着学习第3、4、5节,抓住人物描述的方式(外貌、语言、神态)去体会航天员的意志坚决与必胜信心。
为有情感的朗诵作铺垫。
第二部份的教学,我重点抓住了发射前的紧张、发射中的壮观、发射后的喜悦去引导学生体会整个发射进程人们复杂的心情。
6梦圆飞天

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和我 们可爱的地球了! 们可爱的地球了! 小组讨论交流:从太空中看地球怎样? 小组讨论交流:从太空中看地球怎样?
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 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 海洋间清晰可辨。 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 飞行着,一会儿白天, 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 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 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 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 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 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找出文中 杨利伟的问候,谈谈你的体会。 杨利伟的问候,谈谈你的体会。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 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 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 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 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 人民的关怀! 当飞船运行到第7 人民的关怀!”当飞船运行到第7圈,距 地面343千米时, 343千米时 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 球发回了问候。 球发回了问候。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在与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 家人通话时, 地对儿子说。 家人通话时,杨利伟兴奋地对儿子说。
/programs/view/vUNRmsD-twc
想象 号腾空而起, “神舟”5号腾空而起,此时此刻,我 神舟” 号腾空而起 此时此刻, 仿佛看到了——————————,听 仿佛看到了 , 到了—————————,内心感到 到了 ,内心感到— ———————。 。
1.我国载人航天飞船记录? 我国载人航天飞船记录? 我国载人航天飞船记录
神五:2003.10.15 上午九时 杨利伟 神六:2005.10.12 晚9时 神七:2008.09.25 .晚9时 费俊龙、聂海胜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
苏教版语文下册第6课《梦圆飞天》ppt

目录
• 课文简介 • 人物分析 • 课文主题与意义 • 写作手法与技巧 • 课堂互动与讨论
01
课文简介
课文背景
01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 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 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 梦想。
02
本文记叙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 天飞行成功的重要历史时刻,表 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 比喜悦与自豪。
杨利伟
01
02
03
勇敢无畏
作为中国首位航天员,杨 利伟勇敢地接受了这项艰 巨的任务,为中国的航天 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严谨训练
在成为航天员之前,杨利 伟经历了长时间的严格训 练,具备了出色的身体素 质和心理素质。
冷静应对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杨利 伟表现出了冷静、沉着的 品质,成功应对了各种突 发情况。
课文内容概述
本文通过描述航天员杨利伟乘坐 神舟五号飞船飞天的过程,展现 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实现。
课文中详细描述了航天员的选拔 与训练、飞船的研制与发射等关 键环节,以及杨利伟在太空中的
所见所感。
课文还通过描绘全国人民共同关 注、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场景, 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自豪。
02
人物分析
个人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应该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以国家 荣誉为最高追求,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国家应该为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鼓励个人积极追求 梦想,同时引导个人将个人梦想与国家荣誉紧密结合,形成良性互动。
你认为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有何影响
科技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 产力,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其他航天员
协作精神
航天员们相互协作,共同 完成任务,体现了团结合 作的精神。
6梦圆飞天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五年级2.学科:语文3.课时:第二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①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②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课题: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6.梦圆飞天教材分析: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
“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
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教学预设中将文中激动人心的场面作为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基点是教学设计的制高点。
找准文本中煸情的几处要点是调控课堂的关键。
四、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朗读法、交流法、情境教学法等,围绕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五、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读题入情。
【百度搜索】/m?word=mp3,,,[%B3%AC%D4%BD%C3%CE%CF% EB]&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B3%AC%D4%BD%C3%CE%CF%EB&si=%B3%AC% D4%BD%C3%CE%CF%EB;;%CD%F4%D5%FD%D5%FD;;57090;;57090&lm=-1&attr=0,0&rf= zb&size=3145728&mtype=21、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6梦圆飞天

《梦圆飞天》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刘梦莹《梦圆飞天》是一篇通讯报道,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字里行间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首先以课题“梦圆飞天”入手,结合“嫦娥奔月”、“敦煌莫高窟”引出飞天,直奔主题问“梦圆飞天”是什么意思?指出“圆”是什么意思?学生畅所欲言说:“圆是圆满的意思,是圆梦的意思”。
按照事先的预设导入后,先巩固生字新词以及比较生疏的词(乳白色、执行、划破、控制、侨胞、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亮如白昼、肃然伫立、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橘红色)等。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反复朗读对于理解文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习语文其基本方式主要应当要反复朗读,熟读精思,反复的诵读还能使学生在语境中感悟语言,有助于语感的培养,语文能力的提高。
课文中按照飞天的先后顺序重点描写了四个场面,教学时,我让学生找出最令他们感动的场面说一说原因,主要以“送行——发射——问候——梦圆”几个方面来讲解,通过分段朗读的形式,体会到人们激动、期待、兴奋的心情,也感受到杨利伟必胜的信心、坚定的意志、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本课,导入环节介绍杨利伟,中国首位飞入太空的宇航员,从心理疏导介绍少年杨利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奋斗,将来定大有成就。
教学过程分为:初读、悟读、小结、指导写字、作业布置。
其实在这节课上,我犯了自以为是的错误,感觉字词内容简单学生都能学,可以把这部分学习的时间节省下来用于拓展学习。
通过这次公开课的锻炼,我自身也收获颇丰,并且已经整理好各位老师给的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会不断地学习、完善。
6梦圆飞天导学案

6梦圆飞天导学案班级:姓名一、教材简析课文是一则通讯报导。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引导学生解题是感悟全文的开始。
“梦圆飞天”即在飞天上面圆了梦。
梦——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夜里做梦的生理现象,而是指梦想,比喻幻想,是以社会和个人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尚未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千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飞天”的梦想,希望能飞上太空,遨游苍穹,探索人类未知的奥秘。
如今梦想成真,“神舟”5号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宇宙飞船飞上太空,又成功返回,真正圆了飞天之梦。
结合通讯报导的特点,按“时间、地点、事物——发射成功——点题作结”的顺序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交流,调动全体学生的豪情壮志是本课的教学关键之所在。
二、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舟”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四、自学引导(一)课前延伸1、了解“神舟号”飞船的信息。
3、借助生字读音把课文读三遍,把生字词学会认读。
(家长签字)乳白色执行计划控制侨胞4、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凛冽伫立游弋浩瀚澎湃(二)自主探究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1)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要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A.朗读课文,想想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B我通过以下词句体会到的C我的读书感悟D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文 6 梦圆飞天》优质课课件_4

( ɡē )
戈
( Уì )
弋
( 戈壁 ) ( 游弋)
找一找:
★在文中找出与“炎黄子孙” 意思相近的词语。
华夏儿女
中国人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有哪些?
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❶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 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 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❷“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 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 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 自豪。
据记载,人类第一次有记录的
“登月计划” 来自中国明朝的官
吏万户。万户在一把座椅的背后, 装上47枚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并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
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他 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他 想借火箭向上推进的力量,加上 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月亮……后来, 人们在远处的山脚下发现了万户 的尸体和“飞鸟”的残骸……虽然功 败垂成,但万户的开创性飞天还 是留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和启迪。
为了纪念万户,20世纪70年代 的一次国际天文联合会上,把月 球上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 万户被公认为是人类的航天鼻祖。
❻ 梦圆飞天
自读要求:
1.对准生字表,借助字典,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在读顺课文的基础上,想想课文主要内容 是什么? 3.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梦圆飞天的?
想一想:“神舟”5号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
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 龙的橘黄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 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 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 心,面对那个激动人心的场 面,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呢?同 位讨论讨论,然后说一说。
课下探究:
6梦圆飞天

“对个人来说,这只是一小步;对人类而言,却是 个飞跃。”这是阿姆斯特朗登月之后说的第一句话。 据说原本美国政府要求他宣布月亮从此是美国的 领土,然而,他拒绝了,并且说出了这句气宇轩 昂的话。
兴高采烈 喜不自禁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 激动人心 如愿以偿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 飞船。 神舟七号飞船由轨 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构成 神舟七号飞船载有 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 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读一读,记一记
乳白色 执行 划水 计划 橘红色 控制 侨胞 澎湃
朝夕相处 苍穹 游弋 肃然伫立 浩瀚
我真棒
近义词
反义词
白昼—— 白天
清晰—— 清楚
聚集—— 扩散急促—— 舒缓源自嘹亮—— 低沉 边缘—— 中心
伫立—— 站立
聚集—— 汇集 聚拢
清晰—— 模糊
北京时间1999年11月 21日凌晨3时41分, 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 验飞船“神舟”号在 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 后在内蒙古自治区中 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3年10月15日, 我国在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进行首次载 人航天飞行。9时 整,“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03年10月16日6时 23分,“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主 着陆场成功着陆,航 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 舱。我国首次载人航 天飞行圆满成功。这 是杨利伟出舱。
神舟六号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 间2005年10月12日上午 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 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 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 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 时间为5天。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 舟二号”无人飞船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 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 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标
我们上学期学过《莫高窟》这篇课文,在莫高窟的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都有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飞天壁画,再到万户飞天的行动,无不寄托着中国人渴望飞天的梦想。
在2005年,这一千年梦想终于圆了。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梦圆飞天。
(齐读课题)
2、理解课题的含义。
(重点在圆)
二、示标:
1、我可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乳、执、划、控、侨”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可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
三、学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生初读
(1)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本课的生字新词。
(多媒体出示)
乳白色执行划破控制侨胞橘红色澎湃
①指名读,评价正音。
(重点:划是个多音字;执是平舌音)
②齐读。
(2)课文重点词语的认读(多媒体出示文中重点词语)
寒风凛冽亮如白昼肃然伫立格外平静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戈壁长空地动山摇
深情问候茫茫太空神奇美妙清晰可辨
浩瀚的太空中国人的名字中国人的脚步
①指名读,正音。
要求读正确、流利。
②指名读,范读,合作读。
要求读好节奏,读出味道。
(3)课文内容的概括
一个难忘的日子——?
一个特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