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上):熟语讲稿hao解析
精选 《熟语》知识点讲解完整教学课件PPT

8、 “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踏实苦干,加 快开展,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 的台阶。〞
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9、“天上不会掉馅饼 小心短信收费五大陷阱〞。
天上不会掉馅饼:白占廉价的事是不会有的, 提醒他人小心上当。
10、“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一小时发送一千万条 〞。
3熟语的来源
熟语有两个来源。
1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以谚语、歇 后语、惯用语为主,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 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 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 〔2〕来自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 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这 类熟语以成语为多,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 富于艺术表现力。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开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 所熟习、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
2熟语的特点
熟语一般具有两个特点:
〔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不能随 意更换,如“明日黄花〞不能改为“昨日 黄花〞。
〔2〕意义上的整体性,熟语的意义是特定 的,不能只从字面去解释,如“周瑜打黄盖 〞是“一个愿打,一个原挨〞之意,使用中 与“周瑜〞“黄盖〞无关。
破罐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 自流,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开展。 6、“吴敬琏:经济理论可让改革‘少交学费’〞
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 7、 “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 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3、“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 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 险。〞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 比喻解雇、撤职。
高三正确使用熟语课件 共58页PPT资料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 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 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 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 安全。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淄博七中语文组
明确高考要求:
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 “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 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 用到语境中去。
规律总结:
1、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 现的成语除个别(如薪尽火传、等量齐观、 胼手胝足、遇人不淑、白头如新、高山仰 止、头角峥嵘等)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 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不能见难 就钻,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而易错 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 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 争精神。
2019高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 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D.从文章风格看,《庄子》奇幻,《孟子》雄 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实在各有 千秋。
【答案】D【解析】“各有千秋” 指的是各有 各的存在的价值。指人也指物,用于此处比较 恰当。“不寒而栗”指的是不冷而发抖。形容 非常恐惧。跟寒冷是没有关系的。“反戈一击 ”指的是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 攻击,跟语境不相符。“广开言路” 指尽量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第一章:熟语的概念与分类1.1 熟语的定义1.2 熟语的分类1.2.1 成语1.2.2 谚语1.2.3 俗语1.2.4 典故1.2.5 惯用语第二章:熟语的来源与特点2.1 熟语的来源2.1.1 历史典故2.1.2 民间传说2.1.3 文学作品2.2 熟语的特点2.2.1 结构稳定2.2.2 含义丰富2.2.3 表达生动第三章:熟语的正确使用3.1 熟语的运用原则3.1.1 符合语境3.1.2 贴切表达3.1.3 避免生搬硬套3.2 熟语的错误类型3.2.1 望文生义3.2.2 断词取义3.2.3 前后矛盾3.2.4 语义重复第四章:常用熟语解析与运用4.1 成语解析与运用4.2 谚语解析与运用4.3 俗语解析与运用4.4 典故解析与运用4.5 惯用语解析与运用第五章:熟语的辨析与运用练习5.1 熟语辨析练习5.2 熟语运用练习5.3 综合练习第六章:熟语的语义色彩与语境适应6.1 熟语的语义色彩6.1.1 褒义色彩6.1.2 贬义色彩6.1.3 中性色彩6.2 熟语与语境的适应性6.2.1 正式场合6.2.2 非正式场合6.2.3 不同语境下的熟语选择第七章:熟语的活用与创新7.1 熟语的活用7.1.1 结构变化7.1.2 语义拓展7.1.3 语义转移7.2 熟语的创新7.2.1 基于传统熟语的创新7.2.2 全新熟语的创造7.2.3 熟语的演变过程第八章:熟语在实际交际中的应用8.1 口语中的熟语运用8.1.1 日常对话8.1.2 辩论演讲8.2 书面语中的熟语运用8.2.1 文章写作8.2.2 商务沟通8.3 跨文化交际中的熟语问题8.3.1 文化差异对熟语理解的影响8.3.2 跨文化交际中的熟语适应第九章:熟语的错误案例分析与修改9.1 常见熟语错误案例9.1.1 语义误用9.1.2 对象误用9.1.3 时代背景误用9.2 错误案例的修改方法9.2.1 替换错误熟语9.2.2 调整句子结构9.2.3 提供正确解释第十章:熟语教学的实践与评估10.1 熟语教学的实践策略10.1.1 教学方法的选择10.1.2 教学活动的设计10.1.3 教学反馈与评价10.2 熟语教学的评估10.2.1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10.2.2 教学方法的评估与调整10.2.3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六、熟语的语义色彩与语境适应补充说明:学生需要理解熟语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词组,它还承载着特定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
2009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七(上):熟语讲稿

2019年6月24日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16
10.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
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1.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2.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3.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
源。
14.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5.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2019年6月24日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7
2、既要理解成语意义,更要注意 语境(句子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和内 容)。否则,即使知道成语或熟语 的含义,也会判断错误。
3、熟语总的来说,考得极少, 而且这些熟语在各省都应是常听说 的,一般都知道意义,所以重点仍 在成语。
2019年6月24日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解析】考查熟语的使用。放在语境中动态考查。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 力,使人心情激动;B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义无反顾: 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
2019年6月24日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
5
答案:C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 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 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 浑.或飘逸.将
高考专题辅导
第一模块:语文知识
专题七:正确使用熟语
2019年6月24日
播音专业课件第七节 熟语

教学目标
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 的词汇系统。
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 熟语
课堂活动
2008年五月十二日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用成语表达下列情景: 1.形容地震强烈巨大的成语 (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天摧地塌,天翻地覆,震天动地) 2.形容地震后景象的成语 (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3.汶川地震当时人们的心情可用的成语 (惊慌失措,触目惊心,毛骨悚然,惊慌失色,大惊失色,胆战心惊) 4.形容地震后形势紧迫的成语
到了傍晚,因为假日的关系,餐厅家家鹊占鸠巢六畜兴旺,所以妈 妈带着我们孟母三迁,最后终于决定吃火锅。有家餐厅刚换壁纸,家徒 四壁很是美丽,灯火阑珊配上四面楚歌,非常有气氛。十面埋伏的女服 务生们四处招蜂引蝶,忙着为客人围魏救赵口蜜腹剑到让人误认到了西 方极乐世界。
饥不择食的我们点了综合火锅,坐怀不乱的爸爸当头棒喝先发制人, 请求为虎作伥拿着刀子班门弄斧的女服务生,快点将狡兔死走狗烹,因 为尸位素餐的我们一家子早就添油加醋完毕,就等着火锅赶快沉鱼落雁 好问鼎中原,可惜锅盖太小,有点欲盖弥彰。汤料沸腾后,热得乐不思 蜀的我们赶紧解衣推食好大义灭亲上下其手,一网打尽捞个水落石出。
火锅在我们呼天抢地面红耳赤地蚕食鲸吞后,很快就只剩沧海一粟, 和少数的漏网之鱼。母范犹存的妈妈想要丢三落四放冬粉时发现火苗已 经危在旦夕,只好投鼠忌器。幸好狐假虎威的爸爸呼卢喝雉叫来店员抱 薪救火,终于死灰复燃,也让如坐针毡的我们终饱私囊。鸟尽弓藏后, 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
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短语
熟 谚语
是人民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 义深刻的固定短语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熟语课件

D
()
A.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
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B.由于缺少必要的制约,少数干部生活糜烂,一次宴
请竟一诺千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C.如今巴以和谈的时机已生米煮成熟饭了,再无限期
拖延下去,将给双方带来无尽的灾难。
D.找工作的事嘛,目前还八字没一撇,你能不能让我
再想想办法?我也不是不尽力呀!
A项:“师心自用”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贬义; B项:“一诺千金”形容诺言的信用极高;C项: “生米煮成熟饭”比喻事情巳经做成,不能再改变。
的来源
1. 从 历 史 故 事 中 来 的 : 望 梅 止 渴 、 洛阳纸贵 、三顾茅庐、指鹿为马
2.从寓言故事中来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叶公好龙、狐假虎威
3.从神话或其它传说中来的:开天辟地、精 卫填海 、夸父追日、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4.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摘引的:游目骋怀、醉翁之 意不在酒 、高山流水、千山万水
谐音性歇后语
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掸(胆)子 宋江的军师----------无用。(吴用)。 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
寓意性歇后语
• 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得
歇后语 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惯用语
特点:
1、语意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还 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
背黑锅 穿小鞋 敲竹杠
翘辫子
比喻代人受过
比喻使人暗中吃亏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务,也比 喻用某种口实抬高价码
比喻人死
熟语的正确使用 教学课件 (共24张PPT)

校园歇后语
• 上学----再向虎山行。 星期一-----走向深渊。 星期二-----路漫漫。 星期三-----夜茫茫。 星期四-----冲破黎明前的黑 暗。 星期五-----归心似箭。 星期六-----胜利大逃亡。 做作业-----真是烦死人。 考试后-----莫斯科不相信眼 泪。 老师来了-----这里黎明静悄 悄。 老师提问-----哑女。 老师批评-----被告席上。
农业、气象谚语
1、瑞雪兆丰年。 2、春雨贵如油。 3、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社会谚语 1.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2.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4.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你逆耳利于行。 5.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 学习谚语 1.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对于熟语,我们要了解的 当然远不止那么多,在未 来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 家能够多多发现,注重积 累,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吧!
谢谢!
什么是熟语?
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 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习、一 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短 语或句子。只能整个应用,不能随 意变动其中部分,并且往往不能按 照一般的词法来分析。
常见熟语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成 语 谚 语 歇后语 惯用语 格 言
1、结构上的稳固性 2、意义上的整体性 3、丰富的内容 4、精练的形式 5、很强的表现力
•被老师赶出教室-----快乐的 单身汉。 回到家-----被爱情遗忘的角 落。 家长会后-----今夜有暴风雪。 语文-----老北京的传说。 几何-----黑三角。 代数-----R4之谜。 地理-----九州方圆。 历史-----华夏掠影。 化学-----精变。 生物-----血疑。 物理-----神奇电波。 英语-----鹦鹉学舌 进学堂不带书——忘本
初中语文熟语知识点整理

初中语文熟语知识点整理熟语是语言中的常用固定词组,具有一定的语义和搭配习惯,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熟语,用于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初中语文熟语的一些知识点整理。
1. 意义和用法熟语是由两个或多个词语组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用法。
它们在语言交流中能够起到简洁明了、形象生动的作用。
掌握常见的熟语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更加地准确和地道。
2. 根据意义分类熟语可以根据其意义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2.1 描写事物特征的熟语例如:“五彩斑斓”、“绿树成荫”、“白雪皑皑”等,这些词语组合可以生动地描绘事物的特征,使读者或听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描述的事物。
2.2 表达情感的熟语例如:“心痛欲绝”、“欢天喜地”、“兴高采烈”等,这些熟语能够准确地表达作者或者说话人的情感状态,帮助读者或听众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2.3 传递意义的熟语例如:“锦上添花”、“画龙点睛”、“杀鸡取卵”等,这些词语组合在语境中可以传递特定的意义,使得描述更加准确而生动,让读者或者听众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3. 注意使用的技巧在学习和运用熟语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3.1 熟记常见的熟语初中语文教材中常出现一些熟语,学生需要将其进行熟记。
例如:“一蹴而就”、“丢车保帅”、“鞭长莫及”等,这些熟语常出现在习题或者课文中,熟练掌握它们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2 熟练应用,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使用熟语时,学生需要确保使用的熟语符合语境,并且不要强行“凑热闹”,以免造成语言表达的错误或者引起误解。
3.3 善于运用比喻和修辞手法熟语有时候可以起到比喻的作用,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
学生可以在写作时合理运用熟语,通过比喻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趣味性。
4. 提升运用能力的方法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初中语文的熟语,以下是一些提升运用能力的方法:4.1 阅读篇章,加强积累通过多读一些篇章或者经典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熟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 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 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 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 文生义的误用。如:
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 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 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地。而例⑴由 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 而导致了使用的错误。
⑵、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 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 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 技巧纯熟。而⑵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 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3)、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 如坐春风。
“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 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命呜呼;指死(含诙谐意)。 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 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 有官可做。 暴虎冯píng河:暴虎:空手打虎;冯河:徒步涉河。比喻 有勇无谋,冒险蛮干。贬义词。
例(2)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 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 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2)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
类似(1)、(2)的误用,情况较多。 △成语中,像"生龙活虎,赤胆忠心"之类,一
看便知色彩是褒义,但还有不少褒义成语,色彩 容易被搞错。如"狼心狗肺,害群之马",一看便 知是贬义,也有相当部分不易看出。
“噤若寒蝉”,形容闭口不敢做声,并非指寒冷。
例(6) 在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 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 的特色。
"进退维谷"这个成语的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 境之中,进退两难;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 错误的.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 处。 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 地步。 不名一文:名:占有。形容穷到极点,连一文钱也没有
连篇累lěi牍:用过多的篇幅来报道。贬义词。
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坏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贬义词。
以上所谈是色彩误用,关于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三点, 一是大量中性词,像"成千上万""如虎添翼"等,在或 褒或贬语境中都可使用。二是有时为了讥讽、自嘲、 开玩笑,故意说反话,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是可以 的,不能以为错,三是应当知道一些感情色彩相反的 同义的成语。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 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 词是贬义词:
(4)、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 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2004年广西 题)
“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 头,却没有捞到好处,此处误以为是进入危险境地。
(5)、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削瘦凸起的肩胛 骨;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 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臭味相投: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 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 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 。 5.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凡是能做的 都做到了(用于坏事)。
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事有可为, 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贬词误用褒义:
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费尽心机;挖空了心思,用尽了计谋。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如丧sàng考妣bǐ:(因为损失一点利益或关系)像失去父母一样 伤心和着急。贬义词。
"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 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 精巧。 "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后常用来 称美女,不用于“各种花卉”。
例(3)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1992年题)
“巧夺天工”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 观
例(4). 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
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000年题)
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人贫穷。
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 如坐春风: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间不容发: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祸起萧墙: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一衣带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 往的阻碍。 下车伊始: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开门见山: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水清无鱼: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盲人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独步天下:天下没有第二个。 独辟蹊径:比喻独立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方法。
情投意合----臭味相投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开山祖师----始作俑者 从容不迫----故作镇静
见机行事----见风使舵 一得之见----一孔之见 再接再厉----变本加厉 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昂首阔步----趾高气扬
△近义词的褒贬辨别: 1.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 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数典忘祖: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 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遭受灾难。 别无长cháng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
“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象踩在
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强调环境 极为险恶。)
豆蔻kòu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举案齐眉: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
容夫妻互相尊敬。 折冲樽zūn俎zǔ:指在外交谈判上取得胜利。 破镜重圆:指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 尾大不掉:比喻部下势力庞大,不大听从调动指挥, 现在也指组织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粉墨登场:原指演员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多指 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椿萱并茂:指父母都健在。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 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 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如(1)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 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 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 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 的错误。
无微不至: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
缺误。 7.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褒词误用贬义: 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 定策略。 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 新、爽朗的感觉。 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 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