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明清小说2
第19课《苏州园林》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解析)

19.苏州园林素养目标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课文说明的顺序。
2.学习课文对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3.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学法指引说明文中某些词语能否删去 解答此类题目要从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方面做判断。
说明文以科学、严谨、准确为根本的语言要求,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答题方法:①表态;②释义,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③比较,紧扣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谨,分析词语在句中的作用,以及删除后可能会产生的影响。
答题模式:不能删去。
“××”一词是……的意思,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若删去“××”一词,句子(或语段)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或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删去。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科学的特点。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
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所写作品构思缜密,结构严谨,风格朴实,语言精练,因此他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代表作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2.背景简介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
叶圣陶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时间,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
后摄影集因故未出版,序文为《百科知识》所用。
本课的编者把它编入语文课本时,对内容进行了删减,将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改为《苏州园林》。
3.完成自学结构图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讲究花草树木的yìnɡ chèn(),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bài bǐ()。
课件19课

《早发白帝城》《蜀道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关汉卿
关汉卿
元代戏曲奠基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号已斋叟。河北安国人,一说大都人。一生所 作杂剧60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 《拜月亭》、《望江亭》等十三种。悲剧《窦 娥冤》、喜剧《救风尘》互相映衬,显示了作 家思想深度及伟大的艺术成就。《窦娥冤》在 一百多年前已译成法文。另作散曲,现存曲十 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末——男主角
净——大多是权贵、富豪、恶霸、贪官、无
赖等形象
丑——刁钻、滑稽的人物
四、明清小说
体 裁
作者
作品
生活 年代
特点
明
罗贯中 (有争议)
《三国演义》
元末 明初
我国最早的长 篇历史小说
清 施耐庵 (有争议)
《水浒传》
元末 明初
描写农民起义的 长篇小说
小 吴承恩 说 曹雪芹
《西游记》
明代 中期
Hale Waihona Puke 长篇神话小说作:《三离》《三别》
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书事》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轻阴阁小雨, 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 欲上人衣来。
王维向往山水田园间悠闲的隐居生 活,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其诗的 特点:宁静恬淡,意境深邃幽远。是盛 唐山水诗派的杰出代表,苏轼评价他的 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明清小说详解ppt课件

十娘怒沉百宝箱》等。
30
“二拍”书影(凌濛初)
“二拍”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末凌濛初编著。
其中一些篇表现出了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和揭露,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31
蒲松龄
1640~1715 字留仙 又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 世称聊斋先生 山东淄川县蒲家庄人
《聊斋志异》书影
回答: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具有一种什么倾向?
这对《三国演义》的创作有何影响?
34
《三国演义》卷头词
35
结
束
36
著名的古代文言文短篇小说集,491篇,作者清代蒲松龄。小说为作者采
集民间的奇异传闻,加上自己的丰富想象,创作而成,其内容多为狐、鬼与
人间交往乃至真诚相爱的故事。
32
连环画《蒲松龄》
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故居 山东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33 庄
学习测评
1.将以下三栏中的相关项用线条连接起来。
罗贯中
《红楼梦》
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曹雪芹
《水浒传》
中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施耐庵
《西游记》
长篇历史小说
吴承恩
《三国演义》
2.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转引他人的话说:街巷中,人
们听三这国故种事普,遍听的到刘社备会败性了,传大统家心就理不断地皱眉头,有 的制还约流着出眼作泪者。的创作,也表现出尊 尊刘贬曹 刘贬曹的倾向。
18
央视版动画片《西游记》剧照
《西游记》邮票 19
《红 楼 梦》
20
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
曹雪芹
1716~1764 名霑 字梦阮 号雪芹 芹圃 芹溪 祖籍河北省丰润县 满洲正白旗汉族包衣 清代小说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课件(1)

一课一得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明对象----抓特征-----理顺序-----析方法---品语言
课后作业
1. 读《红楼梦》第十七回,说说大观园有哪些特点, 与课文所写的苏州园林有什么异同。
2. 查找资料,了解并比较中国、西亚和欧洲古典园林 的主要特点。
3. 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强调个人独创性 的活动,其成果能给 人以审美愉悦,并且 无法被复制。
意味着有固定的程 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 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 般可以大量复制。
析方法
文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表达效果?试举 例分析。
类型
实例
作用
举例子
沼泽里养着……入画的一景。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在这里是样本的意思,是指苏州园林具有广泛的 代表性。
文中哪一句话点明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
句子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 一幅完善的图画。
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
整体感知
课文环绕着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展开说明的?
返回
深入研读
朗读课文4、5段,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段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②哪些词语照应了“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 幅完善的图画”一句? ③第4段第1句中“假山”和“沼泽”的顺序可否颠倒? ④“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其中的“艺 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分?
①这两段分别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 么说明方法?
第4段介绍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沼泽的 配合﹔第5段介绍苏州园林讲究花草树木 的映衬。第4段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引用 的说明方法;第5段主要运用了作比较、 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明清小说人物分析

水浒传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
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吴用: “智多星”智取生辰纲,智取生辰纲,智赚玉麒麟,智取大名府。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一身虎胆,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沂岭杀四虎,打死殷天锡,斗浪里白条,中州劫法场。
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押送生辰纲,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人物绰号归类一是比为动物的:玉麒麟卢俊义,白花蛇杨春,插翅虎雷横,锦豹子杨林,入云龙公孙胜,鼓上叉时迁,白日鼠白胜,金毛犬段景住;二是反映体貌的:美髯公朱仝,紫髯伯皇甫端,白面郎君郑天寿,青面兽杨志,赤发鬼刘唐,花和尚鲁智深、九纹龙史进、一丈青扈三娘,摸着天杜迁,青眼虎李云,矮脚虎王英,金眼彪施恩;三是表示性格的:智多星吴用,神机军师朱武,笑面虎朱富,鬼脸儿杜兴,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拼命三郎石秀,活阎岁阮小七,母大虫雇大嫂,母夜叉孙二娘,浪子燕青;四是体现职业的:神医安道全,圣手书生箫让,行者武松,菜园子张青;五是提示兵器的:大刀关胜,没羽箭张清,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六是标明特长的:混江龙李俊,浪里白条张顺,神行太保戴宗,神算子蒋敬,轰天雷凌振;七是直接赞扬的:及时雨宋江,镇三山黄信,百胜将韩滔;八是比做以往英雄的:小李广花荣,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病尉迟孙立。
乐乐课堂天天练六年级语文题目及答案解答

目录题目版本 (2)/***明清小说***/ (2)/***西游记***/ (2)/***红楼梦***/ (5)/***三国演义***/ (7)/***水浒传***/ (10)/***聊斋志异***/ (12)/***儒林外史***/ (15)答案及解答版本 (17)/***明清小说解答***/ (17)/***西游记解答***/ (19)/***红楼梦解答***/ (26)/***三国演义解答***/ (34)/***水浒传解答***/ (42)/***聊斋志异解答***/ (50)/***儒林外史解答***/ (58)题目版本/***明清小说***/1.下列作品中,不是取材于宋代话本的小说是()•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来源:2015-乐乐课堂-练习题型:单选题难度:容易2.下列作品中,由文言文写就的作品是()• A. 《儒林外史》• B. 《聊斋志异》• C. 《三国演义》• D. 《西游记》来源:2015-乐乐课堂-练习题型:单选题难度:容易3.下列不属于章回体小说的作品是()•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儒林外史》• D. 《聊斋志异》来源:2015-乐乐课堂-练习题型:单选题难度:容易4.(多选)下列作品属于四大名著的是()•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来源:2015-乐乐课堂-练习题型:多选题难度:容易/***西游记***/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 玄奘• B. 鉴真• C. 法显• D. 达摩来源:2015-乐乐课堂-练习题型:单选题难度:容易2.西游记的作家是()• A. 吴承恩• B. 施耐庵• C. 罗贯中• D. 曹雪芹来源:2015-乐乐课堂-练习题型:单选题难度:容易3.下列哪一个不是西游记的特点()• A. 用奇幻世界来映射现实世界• B. 讽刺现实世界的黑暗• C. 宣扬佛法的伟大• D. 赞扬了对绝对自由的追求来源:2015-乐乐课堂-练习题型:单选题难度:容易4.就分类而言,《西游记》应该属于哪一类小说?()• A. 人情小说• B. 灵怪小说• C. 历史小说• D. 神魔小说来源:2015-乐乐课堂-练习题型:单选题难度:容易5.以下几项中,哪一个不是高老讨厌猪八戒的原因()• A. 猪八戒强占了自己的女儿。
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版历史课程网

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版历史课程网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WTT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川教版历史课程网川教社历史课程网:://.chuanjiaoban./article.php?id=5403川教版历史教科书全部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第1课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第4课国家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5课青铜冶炼技术和甲骨文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七雄第8课商鞅变法与秦国的崛起第9课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第10课战国百家争鸣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第11课秦朝的统一第12课陈胜、吴广起义第13课西汉的兴盛第14课丝绸之路第15课东汉的兴衰第16课秦汉时期的文化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第17课三国鼎立第18课从西晋统一到南北对峙第19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与北方民族的交融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和书法主题活动历史学习经验交流会实验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第3课远古的传说主题活动一创办“历史角”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夏朝和商朝第5课西周的兴亡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争雄第8课商鞅变法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第9课秦朝的统一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第11课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第12课张骞通西域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主题活动二我评秦始皇和汉武帝第四学习主题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4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第15课南方的初步开发第16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主题活动三三国南北朝历史综合学习第五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上)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第18课卓越的工程第19课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第20课汉字的演变第21课活跃的学术思想第22课文学、史学与宗教第23课多姿多彩的艺术附录(一)朝代简表(上)附录(二)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上)附录(三)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1)《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第2课走向全盛的唐朝第3课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第5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主题活动四历史遗址考察第七学习主题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第7课南方经济的发展第8课宋代的社会生活第9课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第八学习主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0课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第11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第12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第13课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第14课封建帝国的危机主题活动五演讲会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第16课建筑奇观第17课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第18课唐诗与宋词第19课明清小说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第21课书法与绘画主题活动六走近印刷术主题活动七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欣赏会附录(一)朝代简表(下)附录(二)中国古代大事年表(下)附录(三)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2)《中国历史》八年级上第一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题活动一列强侵华史综合学习第二学习主题近代化的起步第5课洋务运动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辛亥革命第8课新文化运动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9课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10课国民革命运动第11课人民军队的建立第12课红军长征主题活动二红军长征故事会第四学习主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3课抗日救亡运动第14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15课国共合作抗日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主题活动三抗日救亡歌曲演唱比赛第五学习主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第18课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第六学习主题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课近代民族工业第20课近代社会生活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21课教育和科学技术第22课思想文化附录一简明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附录二历史学习资源分类推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2课新中国政权的巩固第二学习主题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3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4课“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第5课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第6课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第三学习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第8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第10课世界经济的奇迹第11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第12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3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第16课朋友遍天下第六学习主题科技、教育与文化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第18课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第19课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第七学习主题社会生活第20课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第21课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古代史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第3课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第三学习主题古代欧洲文明第4课古代希腊第5课古代罗马第6课中古时代的欧洲第四学习主题古代文明的交融第7课古代东方与西方的战争第8课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第五学习主题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第9课古代的文字与文学第10课古代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第11课古代宗教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学习主题欧美国家的巨变与殖民扩张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第13课英国的新生第14课美国的独立第15课法国大革命第16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第二学习主题工业革命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第1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学习主题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第19课美国南北战争第20课俄国农奴制的废除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第四学习主题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2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23课巴黎公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世界近代史(下)第五学习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1课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主题活动三辩论会:我看萨拉热窝事件第六学习主题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第3课自然科学的革命第4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世界现代史第一学习主题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5课伟大的十月革命第6课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第7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第9课德意日的法西斯化第三学习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第11课战争的扩大和转折第12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四学习主题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崩溃第13课“冷战”局面的形成第14课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第15课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第五学习主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6课亚洲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发展第17课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第六学习主题当代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8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第19课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七学习主题现代科技与文化第20课第三次科技革命第21课现代文学艺术成就第 11 页共 11 页。
(按川教版体系分类)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汇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九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下)

第九学习主题中国古代文化(下)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三大发明)第16课建筑奇观(大运河、明长城、赵州桥、北京故宫)第17课科技巨著与史学巨著(《天工开物》、李时珍和《本草纲目》、《资治通鉴》)第18课唐诗与宋词(唐诗、宋词)第19课明清小说(明清小说)第20课石窟艺术宝库(石窟)第21课书法与绘画(书法、绘画)一、选择题◆(2013·福建福州)6.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技术条件的伟大发明是A.造纸术 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2013·甘肃白银市)4.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主题是A.唐朝繁荣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6.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为后来欧洲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的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2013·江苏南京)5.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B.华佗制成“麻沸散”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D.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2013·内蒙古呼和浩特)3.我国古代下列发明中,直接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是①造纸术②印制术③火药④指南针A.①③B.②④ C. ①②D.③④◆(2013·山东淄博)1.小明同学上网查阅北宋时期毕升的发明成就,他查到的正确结果是()A.麻沸散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造纸术◆(2013·云南普洱)4.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口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 )A.李春 B.蔡伦 C.张衡D.毕昇Array Array◆(2013·广东珠海)47.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2013·甘肃兰州)5.“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